登陆注册
1533100000005

第5章 趁火打劫:带血的改制样本(2)

随后频频传出郑煤机将与国外煤机巨头合作的消息,其中不乏德国EEP公司、俄罗斯伊尔玛公司这样的世界级大公司,但最后均宣告失败。

重组无果,郑煤机只有上市融资一条路可走。郑煤机副总经理王新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产权改制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引进战略投资伙伴——“投资者是国际、国内的都可以,但引进国际投资,应该是我们控股,国内的谁控股都可以”。

于是,从2008年开始,郑煤机加紧了上市的步伐,而清理职工持股则是上市的第一步。

2008年6月8日,百斯特公司与上海立言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12家PE(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及焦承尧等26位自然人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持有的郑煤机有限股权全部转让,转让价款合计7.43亿元。而这部分被清退的股权正是2006年公司改制时职工参股的部分。

据媒体报道,当初职工参股时公司定了标准: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不超过80万元,销售主管、财务主管、技术主管为10万~15万元,中层正职为5万~8万元,一般职工1万~2万元。2008年,公司当时提出的退股比例大约是1∶9,即1万元入股最后返还约9万元。

资本点睛:

事实上,1∶9的比例并不是最高的,按当前A股煤机行业平均20倍的市盈率计算,如果郑煤机上市完成,职工曾持有的49%股权的市值将高达近百亿元。这意味着12家PE和26位自然人给出的7.4亿元的收购价将翻近15倍。

四、突击上市

虽然郑煤机的招股说明书上多次强调这次改制合法、合规,但是中介机构的评价却值得玩味。

潜入的PE似乎等不及了,为了克服上市要求的连续运营3年的障碍,郑煤机对公司进行评估调账还原。

据郑煤机的招股说明书称,2007年9月21日,郑煤机将2006年改制时资产评估增值的1884万元冲回,调整到2006年清产核资的审计值。

2009年12月,公司还原2006年评估调账后的财务结果,将2007年评估调账冲回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还原。

有会计资深人士向媒体表示,如此做法,目的是为了“抢时间报材料,在2009年后,由于2007-2009年这3年的业绩可以连续计算了,又恢复了2006年改制时的评估增值”。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郑煤机要等2009年的年报出来之后才能申报上市。如此一来,估计要到2010年年底甚至2011年才能上市。

对此,郑煤机的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给出的保荐意见是“2007年冲回评估调账虽履行了一定程序,但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既然该机构明知郑煤机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为什么还让其顺利过会?

同样,郑煤机发行律师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在对郑煤机的下属子公司综机公司的改制出具的法律意见也让人难以理解:“综机公司此次增资程序虽有违国企改制的相关规定,但鉴于河南省国企改制联席办公会及河南省煤管局对此次增资均予以了确认,上述问题不会影响本次改制的实施结果以及综机公司主体资格的存续,因此不会对发行人本次首发构成实质性障碍。”

调账,指会计处理中的一个内容,即在会计处理中通过调整账务以达到预期的或规定的结果。

公司IPO、公开增发、重组都需上报证监会审核,证监会组成专门委员会开会讨论,如创业板是临时7名委员开会,5名同意算通过,即“过会”。

资本点睛:

改制时,职工花了3955万元获得了公司49%股权,不到两年,就以7.4亿元的价格卖给了PE和26位自然人。而在改制完成后的一年零一个月里,郑煤机就实现净利润23507万元,平均单月实现净利1808万元。一个净资产仅有8070万的公司却创造出了2.35亿元的年净利润,这究竟说明了什么?

保荐机构对郑煤机甚至给出了“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评价,而发行律师事务所给出的改制法律意见中更是有“综机公司此次增资程序虽有违国企改制的相关规定”这样的表述,而郑煤机却上市成功了,这一切都让人难以理解。

第四节 10年“去国资”

企业重组过程中的MBO是改制的一种,另外一种是企业IPO前的改制。

2010年8月,准备挂牌交易的国腾电子(股票代码300101.SZ)自过会之后就被众多券商热捧为“北斗卫星导航终端应用的龙头企业”。其在酝酿10年之后终于登陆创业板,再次点燃了37位自然人股东的暴富梦想,而隐于其后、身家过亿的女掌门何燕也再次被推到前台。

国腾电子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成都国腾微电子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成都国腾电子集团。发行新股后,该集团持有国腾电子38.33%的股份,而何燕通过控股国腾电子集团51%的股份从而间接控制了国腾电子,其持有的国腾电子的股份高达1358.64万股。在国腾电子股东名单上,除了何燕还有37位自然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为国腾系高管。国腾电子发行1750万股新股后,他们合计持股30.95%。

这意味着国腾电子上市之后,以创业板当时平均50倍的市盈率计算,这37位高管都将加入百万富翁的行列,而其女掌门何燕的身价更是暴涨过亿。

事实上,何燕这位亿万富豪早在2001年就被列入《福布斯》杂志中国富豪排行榜第82位,个人资产大约7000万美元,当时约合人民币5.8亿元。2002年,胡润给她标定的个人资产增加到了9000万美元,合人民币约为7.4亿元,2006年,她又以9亿元人民币的资产排名位列2006年胡润IT富豪榜第35位,成为四川IT首富。

一、曲线MBO“流产”

国腾电子图谋上市的路从未停止。这家在四川早已名声大噪的国腾系企业可谓是曲折潜伏10年。

国腾系最早起于1995年成立的成都国腾通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国腾”),由何燕和几名电子科技大学的技术骨干发起。其中,中储成都公司占62%股权,四川省电信规划设计院(以下简称“规划院”)和倍特软件公司(以下简称“倍特”)分别占30%和8%的股权。1997年,中储成都、规划院和倍特软件将其合计24%的股权转让给了商地置业公司。

之后,国腾系开始错综延伸。到2009年12月,与何燕有直接控股关系的公司已经有19家,其中成立于1998年的四川华威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华威”)是国腾系图谋上市的第一个据点。

四川华威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大股东为成都国腾,占67.6%,另外两家股东是四川粮油公司和中储成都,分别占有20%和3.4%,性质为国有企业。

而正是这家公司的成立,引来了之后历时6年的涉嫌“非法侵占巨额国有资产”罪名的调查。与成都国腾产生股权纠纷的正是之前持有成都国腾24%股权的商地置业公司。

1999年4月,由何燕控股51%的四川道亨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道亨”)成立。而在其成立后两个月,四川华威等三家国有股东全数退出,四川道亨以40%的股权成为四川华威的新任大股东,其余股东也皆为民营资本。

接下来的便是几次让人眼花缭乱的股权转让。至2000年3月,何燕个人在四川华威的持股比例达到55.8%。2000年6月,以何燕为首的四川华威股东将所有股份转让给以何燕为法人代表的ShiningTechnologyLimited(BVI),至此,四川华威由最初的国有企业变身为一家外资企业。

何燕将其演化为外资公司的目的正是为了寻求海外上市,但因涉嫌“非法侵占巨额国有资产”罪名被调查和股权结构复杂而上市未果。外资上市搁置,国腾系只好图谋在国内A股改制上市。1999年11月,由四川华威代出资、由30位自然人组成的四川国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国腾”)成立。2000年,又由原先成都国腾的股东——中储成都公司、规划院、四川华威以及莫晓宇等8位自然人以其在成都国腾49.85%的股权出资,按比例置换到四川国腾,以期与商地置业彻底决裂。然而,商地置业拒绝在股权转让协议上签字,这次上市再次告终。

二、“蛇吞象”式的资本腾挪

在数次上市未果后,2000年7月,成都国腾、四川华威、四川道享等公司联合起来,组建了成都国腾通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国腾集团”)。

此时,成都国腾的业务也从IC卡业务发展到卫星定位、微电子、软件、教育等领域。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通信”)于1999年10月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成都国腾为其第一大股东,出资比例为65.5%,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三十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及四川华威分别占24%、5.5%、5%。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的高速发展,国星通信的北斗终端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从2006年起,北斗终端的生产数量和销售数量同比增长392.68%和259.3%。与2007年相比,2008年更是增长了90.1%和116.27%。

然而,到了2007年,这头“现金奶牛”被国腾系选为资本运作平台的国腾电子看上。2007年11月7日,国腾电子与成都国腾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接受后者持有的国星通信1248.5万元的股权。同时,为了增强对国星通信的控制力,国腾电子分别与何燕、莫晓宇等7位自然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收购该7位自然人所持有的国星通信310万元的股权。

上述股权收购完成后,国腾电子持有国星通信50.27%的股权,之后,再经一系列的增资、股权激励等资本挪腾,到了2009年7月,国腾电子持有国星通讯56.84%的股权。

三、“现金奶牛”

从二者的业绩来看,2007年,国腾电子的营业收入才6273万元,净利润为1641万元,但在国星通信并入了之后,其2008年的营业收入猛增至13718万元,净利润达4100万元。2009年,其营业收入为17569万元,净利润为5359万元。

同类推荐
  • 有效动起来:绩效考核的5大运动

    有效动起来:绩效考核的5大运动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致力于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提供一套考核员工的整体解决方案,分别从认知考核、构建绩效考核体系、实施考核、考核反馈、考核结果应用五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五步绩效考核运动,使企业的绩效考核真正有效动起来。
  • 燕京天下

    燕京天下

    本书以燕京啤酒为坐标,以行为业大画史为背景,真实再燕京25年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式基业长青的本土化企业经验,并阐述这样一个事实;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燕京啤酒也在改变着整个中国啤酒行业的天下。
  • 商用三十六计

    商用三十六计

    本书结合当前的商业事例,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了三十六计所蕴含的内在哲学思想。包括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
  • 领导学

    领导学

    本书集MBA(工商管理硕士)理论之精华,系统地阐述了领导科学的各类实质性和实务性问题,内容全面具体,结构严谨有序,语言通俗易懂,对新时期领导者加强自身修养,提商领导能力,汲取领导经验,探求领导方法提供了可资依循的理论指南和行为范式,是各级别各行业领导者集中培训学习的最佳读本和首选教程。
  • 小吃店,大学问

    小吃店,大学问

    《小吃店大学问》就开“小吃店,大学问”这一话题展开,就特色小吃店的开店调研、店铺选址、店铺装修、人员聘请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且详细的阐述,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创业的大戏已经开锣,谁甘寂寞?行动起来。开一家小吃店,让它成为我们梦想的起点!在众多经营项目中,小吃店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吃店投资不多,只要有特色,赚钱很快。基本不存在赊账欠款。为了帮助那些想开或正在开小吃店的人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不入歧途,作者编写了本书。
热门推荐
  • 仙境攻略

    仙境攻略

    穿越成沧浪派痴傻少女修士。有精明厉害的师父小气仙姑,男神师叔。有忠厚土豪亲师兄,美貌冷酷远房师兄。还有系统风月小仙这磨人的小妖精。等修行积分够了就可返回现代?我修行少,乃不要骗我啊。
  • 一品寡妇

    一品寡妇

    年轻俊美的大将军出征西南,生死不明。安顺王爷深明大义,坚持把婚约已定的女儿顾心然出嫁。…古代的顾心然悬梁自尽。……她能蹦能跳的怎么会是先天性的心脏病?这玩笑开的大了。……不嫁不成?那就嫁吧!那儿养着不一样。寡妇要钱不要是非!瞧,衣服漂亮吧?那是!有机会看一眼,人更漂亮!大将军没有成亲,却有个六岁大的儿子?将军府里一大家子热闹非凡?公公,婆婆,小叔子,小姑子,人多找不到寂寞啊。……一年半后,大将军没死?没死的大将军,带回个心上人?!……推荐新文:《盛世桃花》
  • 脚气集

    脚气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诛剑
  •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使您与他人的交往变得顺利。也许,还能由此成为游刃有余的社交高手。不仅如此,您还会发现以前未曾了解的真实自我,从而进行自我启发。
  •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1650),陕西榆林人。本是明朝大同镇的总兵官,在公元1644 年历史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年,他先投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后又投降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攻杀农民军。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这本埃·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文学名著。全书以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眼光,从10月开学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学年结束。记载的多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肺腑的“爱”。这种“爱”大至国家、民族、家园,小到父母、师长、同学、亲友甚至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是一部及具爱心与教育性的读物,已成为各国中小学生的成长必读书。
  • 良缘

    良缘

    作为一个散养大的乡下小丫头,皎月有青梅,也有好几只竹马。不过有一只不太一样!时人都说颖阳侯冷冽傲慢,可对媳妇那真是宠得没边儿了!皎月哼道:“咱俩谁宠谁,这事得论道论道。”
  • 大清官赵舒翘

    大清官赵舒翘

    过大清门,穿棋盘街,越江米巷,上下中御河桥,从刑部衙门回家,员外郎赵舒翘都耷拉着脑袋,一直到进院门。这让管家赵虎很是奇怪。往常时候,赵舒翘总是扬着头走进门,再走进书房,坐下,看书,等待夫人招呼用饭。那时他年轻,正三十出头,而且仕途平坦,春风得意。赵虎想主人可能是摊上什么事了。他这样想着,便朝东厢房走去。那里,赵夫人正在准备晚饭。见赵虎进门,赵夫人抬右手,用手背抹了抹额上细汗,问,老爷回来了么?赵虎说,回来了。不过,小的见老爷今天有点不对劲儿。
  •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本书将沸沸扬扬的“ 棱镜门”事件进行了完善的整理和深入的发掘,到底“棱镜门”是个什么样的计划?美国政府为何如此,又能从中看到什么?美国的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在这个计划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除了斯诺登之外,还有哪些追求公平、正义、理想的告密者?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