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600000003

第3章 怎样才能做到只理不管呢(1)

人性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只理不管,管与理是两个不同的含义,更是两个不同的层次。

中国人讲脸面,面子是情,要脸面得合情合理。事情要做,要做得圆通,圆通不是圆滑,圆通皆大欢喜,圆滑使人厌恶。

推、拖、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动机和结果是区别圆通与圆滑的试金石。

我们强调的是内方外圆,要调整的是外圆要圆一点儿,要修圆它。

提到中国式管理,实际上我们都是在讲人,这是中国式管理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人性管理。

理的意思是看得起,有面子

什么叫做只理不管

管理,它有两个宇,一个是管、一个是理,两个层次不一样。比较起来,会管的人经验不够,方法不足;会理的人比较老到,比较有内涵。因为管被包括在理里面,但却没有办法涵盖理。

所以,管理者要理,但不要管,是有道理的。管理者可以管事,不可以管人。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是天大、地大,人也大,怎么能管呢?你管他,他嘴巴上说“好”、“是”,但他心里就是不服。而你管他,表示你比他大,他要听你的,那样一来,对方就很没面子。

所以,得人心者昌。管理者不要让他人心里面不愉快,一个人心里面不愉快,就会觉得没有面子。

在中国,面子和脸不一样,脸是脸、面子是面子。西方人面子就是脸、脸就是面子,两个都是face,区分不开。一个中国人不要脸,那就糟糕了;不要面子,就更糟糕。在中国人看来,要面子要到不要脸的地步,这样是对的,这是要面子要到了极致。

不要脸就是不讲理,不讲理就是不要脸,同面子一点没有关系。“不要让我没有面子”,这个跟要不要脸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如果说某人“死不要脸”,就很糟糕了。一个人一定要讲理,不讲理就是不要脸,不要脸的人,我们用另外的方法对付他。

面子是情,脸是理

中国人爱面子,从好的方面解释,是重视荣誉的表现,没什么不好。因为管理上的若干措施之所以能够收到相当的效果,关键在于使人有荣誉感。

爱面子,从坏的方面解释,则是爱慕虚荣,严重时,往往导致“爱面子爱到不要脸的地步”,那就本末倒置了。换句话说,爱面子爱到不丢脸的程度,不丢脸就合理;爱面子爱到合理的界限,才是合情合理的。

我们面对的是要面子的人,你值得我给你面子,我就会给你面子。我们做事情没有目的的情况很少,我给你面子我是有目的的:你好好给我干,这样我理你才有意思;我给你面子,你不好好干,我就翻脸了。

有些人经常翻脸,前一分钟还笑眯眯的,两分钟后,他翻脸了,比谁都凶。也就是说,我给你面子,你不好好干,我再给你面子,你还不好好干,我就翻险了。

大师名言

管理,有两个字,一个是管、一个是理。两个层次不一样。比较起来,会管的人经验不够,方法不足;会理的人比较老到,比较有内涵。

又要理他,又要不管他

掌握好管理的尺度

有人问我,管理者该如何去掌握管理的尺度?怎么能做到又要理他,又要不管他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人要翻脸,但不能翻脸太快。如果一个人翻脸像翻书一样,那所有的人都不理他了。人都会翻脸,但还是要点,点几次都不行了,再翻脸。点过对方,你翻脸的时候,他不会怨你,你就成功了。

我问一个年轻人:“你刚才挨老板骂了?”

年轻人:“是。”

我问他:“他骂你什么了?”

年轻人:“我不知道。”

我觉得很奇怪:“他骂你那么久,你都不知道他骂你什么?”

年轻人很无奈:“我就看到他的嘴巴一直叨叨叨,我什么都没听,管他呢。”

骂人是最没有用的,骂人是伤害自己的事情,对别人一点好处都没有。一个会翻脸的人不大会骂人,他只要脸色显示不好就足够了。所以,会带人的人,基本上是用脸色来暗示对方的,他不会用言语去骂对方。

中国人的眼睛一般是往上看的,日本人的眼睛是往下看的,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日本人把一个人从进公司一直照顾到死。中国人一般不会,中国人会说:“你给我好好干,我照顾你;你不好好干,什么都甭想。”我们一直认为两手策略不好,但是有些中国人会采用两手策略:我支持你,你好好干;你不好好干,我撒手不管,你掉下去了,这你不能怪我。我没有理由一定要支持你,我干吗一定要支持你?我看得起你,你就要给我好好干,你越好好干,我越看得起你;你不给我好好干,我就给你脸色看;你再不好好干,我撒手不管。你摔掉了,自己负责。

好好干→看得起你,支持你。

不好好干→点你,给你脸色看。

再不好好干→撒手不管,摔死你。

这样做合情合理。因为每个人既不可以完全依赖公司,也不可以完全依赖老板,又没有办法独立。

了解人性,合情合理

今天的西方管理学说完全不适合于中国,它是针对西方脑筋很一般的人的,而中国人的脑筋是很会拐弯的。

西方人看到“此路不通”的告示,他回头就走。我们有些人看到“此路不通”的告示,脑筋马上拐弯:那是昨天,而不是今天,今天已经通了。

为什么有时在中国宣布注意事项没有人听?贴布告没有人看?讲什么都没有用?因为很多人的脑筋会拐弯,就是不相信,而西方人会相信。多数中国人是站在不相信、不相信的立场上来相信的;西方人是站在相信、相信的立场来不相信的。二者思路的结构是相反的。

所以,我常常觉得,我们要走中国式的管理道路,否则的话是要吃亏的,而且还没有人同情——多数中国人是不同情那些吃亏的人的。与西方人讲道理,只要你讲得出来,他听进去了,道理就成立了;中国人就比较复杂,我们非常讲道理,但是你不能跟有些人讲道理,因为他绝对不会接受你的道理。为什么?因为你讲得越有道理,他越没有面子,他越是不能接受。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几乎难以改变的规律:使一个中国人没有面子,吃亏的不是对方,而是你自己。

如果中国人讲道理,又能够用道理来沟通,那就太简单了。但是这是行不通的。我们的理要拐弯,对方才听得进去的,否则他就听不进去。为什么说北方人比较吃亏?就是因为他有什么就直接讲出来。北方人讲话比较直,不会拐弯,所以北方人就吃亏。在这个问题上,道理是一样的。

很多中国人都很喜欢说:“照直说,不要这样拐来拐去。”但当你真的这样说了,他就跳起来了,他会指责你:“你怎么可以这样讲?你应该讲,但你不应该这样讲。”实际上我们是受不了这样直截了当的,但是我们又“很喜欢”听直言,这是中国人很矛盾的性格。

所以,我劝大家要真正地自我了解一下,你就会过很愉快的日子。

大师名言

多数中国人是站在不相信、不相信的立场上来相信的;西方人是站在相信、相信的立场来不相信。

事情既要做,又要做得圆通

老板跟员工说了一件事,员工可能不相信,但是他表面上会说“相信”;或者说老板给员工讲道理,员工认为没理,但是表面上却说“有理”。怎么样去面对这样的情况呢?老板应该怎么做呢?

我的经验是:不要说话,统统让对方说。中国人非常讲道理。

你问任何一个中国人“你讲不讲道理”,他都很生气地回答你:“我怎么不讲道理?我哪里不讲道理?”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承认自己不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不要脸。

没有一个中国人是不讲道理的,但是你跟有些人讲道理非常之困难,因为他们听不进去。他们不是不想听,而是根本听不进去。所以,要让他们自己讲。只要他们一章,自己就沉默了。

有个老板问我:“我们公司要不要打卡?”我不会那么笨地告诉他“要”或者“不要”。因为如果我讲“要”,他一定要讲很多相反的理由;我讲“不要”,他也会讲很多相反的理由。所以我说:“你看呢?”然后我会提醒他:“你觉得打卡有效,我们就打卡;你觉得没有效,我们就不打了。”虽然我讲了自己的意见,但是完全跟没有讲一样。

他听懂了:“我知道了。”我问他:“你知道什么?”他说:“我要看看他们接受不接受这一套啊。”本来是他要我讲的话,他自己统统讲出来了。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是他自己想到的,干吗还请你当顾问呢?

这就叫做启发,不是教导,中国人是信赖启发式的。中国人一个比一个聪明,满脑子都是智慧。只是有一点,他在那里犹豫不定的时候,你不能替他做决定,不然他就不服。“你们这些搞顾问的,就是空口说白话”,他马上会这样想。我都很尊重他们:“你看呢?”“你觉得呢?”他就会对我说“很高明”。

大师名言

中国人是信赖启发式的。

圆通不等于圆滑

我充分理老板们,我从来没有管过他们,他们就很服我。我一管他们,他们就会有种感觉:哎,我不如你啊?我不如你,我就要把你“干掉”了。那样的话,我就倒霉了。

同类推荐
  • 销售中的拒绝处理70招

    销售中的拒绝处理70招

    客户一开口就婉言谢绝,应该怎么处理?面对前台或总机的阻拦,应该怎么处理?发掘客户需求过程中的拒绝,应该怎么处理?客户对产品或者公司有顾虑,应该怎么处理?客户对价格有异议,应该怎么处理?如何预防而不是去处理客户的拒绝?……针对这些经常遇到且令人非常头疼的问题,本书精选70类实战情景进行说明。每类实战情景都提供了简单实用的话术范本,可复制性极强,上午学完下午就能用,可以短时间内快速提升销售人员的沟通技巧和销售业绩。
  • 沃尔玛零售业真经

    沃尔玛零售业真经

    沃尔玛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算陌生了。它在1990年超过位居美国折扣百货业龙头10年的凯玛特(K-Mart),成为美国最大的折扣百货连锁公司;1991年超越自二战后即名列全美第一的老百货业盟主西尔斯(Sears),坐上了全美零售业的第一把交椅。
  • 市场营销实务

    市场营销实务

    本书以营销职业岗位及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营销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为顺序,将教学内容整合成相互关联的六个项目:项目一,感悟营销;项目二,分析营销环境;项目三,调研市场;项目四,制定营销战略;项目五,设计营销组合策略;项目六,开展商务实战。每个项目下根据学习规律由浅入深设置了大家来讨论、基本知识、操作指导、案例学习、知识拓展、团队项目实战训练六个模块,便于学生思考、理解与操作。
  • 杭商故事Ⅲ

    杭商故事Ⅲ

    本书收录50余篇刊发于《每日商报》的企业家报道,每篇介绍一位杭州企业家的创业故事。这些企业家来自各行各业,从制造业、服务业、纺织业到互联网行业等等,通过介绍他们的奋斗心路和企业发展壮大历程,弘扬创新奋进的精神。
  • 挺进产权交易市场

    挺进产权交易市场

    本书概述了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和民航运输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案倒讨论了产权交易市场在民航企业重组中的积极作用,剖析了航空公司进场交易的基础及方案选择。本书对于从事民航企业发展和产权交易市场理论研究及实际运用的人士颇具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破茧仙路

    破茧仙路

    一只诡异的灵蝶带已死的楚安破界而来,在满是荆棘的漫长修仙路迎难而上,在得与失间活出自己的风采,终破茧成仙。(女主正统修仙文)
  • 晋王追妻之废材小姐要逆天

    晋王追妻之废材小姐要逆天

    她在没穿越之前,是T国的金牌杀手,穿越之后是丞相府的嫡女,还是未来的太子妃,心想:还是蛮好的。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她这个地女是个无用之才。除了父亲和祖母护着他之外,其他人都很讨厌她。太子殿下退婚,但这对她没影响,毕竟她不喜欢他。虐渣男,斗小三,比心机,比智商,样样都是她赢。但唯独对他,自己却赢不了
  • 无上神兵

    无上神兵

    以无上之神兵,斩世间一切仇敌、一切尘缘、一切因果、一切是非……方可成就无上煌煌威名!!!无上神兵,讲述一个不朽的东方仙魔神怪故事,人界、魔界、天界、冥界,法宗、兵宗、符宗、丹宗、器宗、阵宗、佛宗、儒宗样样神通!
  • 帝少的甜心老婆

    帝少的甜心老婆

    她是平凡的女子,只想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家庭。他是站在京都上流贵族最高位置,人人敬仰的冷帝。一夜过后,以为他们再也不会有交织。“别试着逃离我,这一生你只能是我的女人。”他霸道地在她耳边说道:“安心待在我身边,我能满足你任何需求……”他用着他霸道而强势的爱来宠她,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得到她的回应。可面对着这样的他,她依然想逃。
  • 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

    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

    横跨商界与学界的中国传奇女性陈春花教授的力作!陈春花,中国著名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并担任多家企业独立董事或管理顾问。本书是陈春花老师写给青年学子的一本启迪性著作。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这个现代社会意味着变化、竞争和发展;意味着学习、进取和超越;意味着为现在付出汗水,为明天奠定基础;意味着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意味着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更意味着能够融入社会并贡献价值。所有的成功都源于你如何设计自己的生活,而大学时光是人生活中最特别的时间段。因为当你拥有这段时光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具有知识的培育和知识的营养,具有开始人生征程的厚实的知识基础,因此大学时期所达成的高度,就决定着人生的高度,而这个高度就是你对社会、对人生价值的一个标志。
  • 皇家饮食调养指南

    皇家饮食调养指南

    该书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著,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该书记载药膳和食疗方非常丰富,特别注重阐述各种饮撰的性味与滋补作用,并有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它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套饮食卫生法则。书中还具体阐述了饮食卫生,营养疗法,乃至食物中毒的防治等,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和食疗专书,也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古代食谱。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

    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飞升大荒

    飞升大荒

    新书《武神空间》,7月21日上传,大家多多支持!修炼了传说中诗仙李白遗留的功法《青莲圣歌》的人间武者秦方因为一个意外,跟随着几百年来唯一一个飞升者,张三丰前往了天界大荒!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个人类盛极而衰的世界!顺则奴,逆则亡!踏古震今,登天路,逆仙行,狂歌天下!本书一群:25215910
  • 都市边缘的孩子

    都市边缘的孩子

    1997年5月,Z君在H省K市十六庙拍摄渔民的工作。这里的渔民不少来自距K市几十公里的Q市东营镇双坡村。东营镇双坡村的渔民并非天天守在十六庙,他们要“赶水流”,每个月停在十六庙的时间都是有固定天数的;此外,为生计所迫,Z君还必须得拿出一定的时间去拍广告,以维持他的最低生活标准。结果两下里岔开,Z君并非每次来到十六庙都能碰到双坡村正在这里作业的渔民们。如果渔民们正好回去,Z君便只好“信马游缰”地沿着江边往前走。Z君喜欢H省,喜欢这里的人,尽管他连一句H省话也听不懂,却仍然固执地认为这里是未受“现代文明”侵害的最后一片净土。渔民不在时,泊船的临时“码头”空空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