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000000005

第5章 虔有一颗虔诚心,你会更洒脱(4)

第二,严戒好言善辩:“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受人诽谤尚且不必急于辩解,何况平日无事,更无须与人争辩。但是有的人偏偏好逞口舌,喜欢辩论,只要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只要一讲话,就口沫横飞。但是好言善辩的人,往往令人退避三舍。因为善于狡辩,乍听之下好像有理,但是经常狡辩,常常言过其实,自然别人心里有数,也就对你敬而远之了。所以,如果你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就应该严戒好言善辩。

第三,待人宽大厚道:胸襟宽大,待人厚道,条条都是大路;心量狭小,对人刻薄,处处都是荆棘。做人宽大厚道,宽则得人,厚可载物;做人尖酸无情、得理不饶人,容易树敌。所以宽恕别人,其实就是释放自己。所谓“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一个宽大厚道的人,在道业上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间能够广结善缘,在事业上更能得道多助,所以厚道才能成事。

第四,重视基本礼仪:人和人之间,不要以为“熟不拘礼”,其实所谓礼者,就是要合乎道理,合于伦理。《三字经》说:“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在家庭中,夫妻有夫妻之道,父母子女有父母子女之礼,君臣之义更不可废。乃至平日里,邻里之间、朋友之间、长官部下之司,彼此见面了,一句“你好”、“你早”,甚至点个头、问个讯、合个掌,都是做人应有的基本礼仪,都能给人一个心意上的尊重,都是人与人之间不可少的交流。

爱惜自己的福报,就是珍惜自己的现在,广结人间的善缘,就是丰富自己的未来。当一个人遭遇逆境、挫折时,只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因,并且广结人与人之间的善缘,就有美好的未来。

因缘乞丐

人因缘而成佛,万物皆有佛性。

有一个乞丐,总是躲在寺庙的一个角落里静静地合掌念佛。然后就去乞讨,每当有人施舍的时候,他总是面露喜色,不停地说:“因缘!因缘!”小孩子用石头打他,他也只是说:“因缘!因缘!”因此,人们称他为“因缘乞丐”。

晚上,他没有住的地方,就在别人的屋檐下过夜。一个寒风刺骨的晚上,一个书生因为天黑没有看见他,竟在他头顶上小解,乞丐醒来,喃喃地说:“因缘!因缘!”

书生大吃一惊,不停地道歉,乞丐急忙说:“不敢当,不敢当,都怪我睡错地方,吓着了你,这也是你我的因缘。你向一个乞丐道歉,实在是让乞丐不安!”书生被他深深地感动了,立刻向他许诺说:“只要我死在你的后面,我一定厚葬你!”

没过多久,因缘乞丐就在一户人家的屋檐下死去了。书生信守诺言,为乞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然后将其火化。但是奇怪的事发生了,乞丐居然在火焰中获得了重生,他浑身散发着耀眼的金光,向书生说道:“感谢你将我的肉身超度,剩下的东西算是给你的补偿。”然后就消失了。

后来,书生在乞丐的骨灰中发现了几十颗水晶般透明的紫色舍利子。

处处有佛性,人人均是佛,切莫以貌取人。

医生难医命尽之人,佛陀难度无缘众生。佛陀面前,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只要与佛有缘,佛陀就会度他,佛门慈悲,不会舍弃任何人。

缘来缘去都是福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都出去化缘,后来就只有悟空天天出去化缘了。原来,悟了发现龙山下的缘十分好化,随便到山下走走,就能化到很多,悟了就把化来的钱买很多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存放着,其余的时候就在寺庙里睡懒觉。悟空就劝悟了,让他不要虚度时光,要出去化缘。

悟了听了很烦,说:“出家人岂可太贪?有吃的就行。你看我有这么多的粮食,足可以让我吃上半月,何必出去奔波劳累?”

悟空念了声阿弥陀佛,说:“师弟,你化了这么多年缘,还没有参悟到化缘的妙处和真谛啊?”

悟了听了,就讽刺悟空,说:“师兄,你倒是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可你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你化的缘呢?”

悟空说:“我化的缘在心里。缘自心来,缘也要由心去。”

悟了听得一头雾水,说:“不明白不明白。”

后来,悟了化的钱物越来越少了。这让悟了很苦恼,原来化一次缘可以吃上半月,现在只可吃上几天。但悟空依旧天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但悟空天天都面带微笑。悟了想挖苦师兄,说:“师兄,你今天收获如何?”

悟空说:“收获多多。”

悟了说:“收获在哪里?”

悟空说:“在人间里,在人心里。”

悟了感觉自己一时很难参悟师兄的话,决定明天一起跟悟空去化缘。悟了说:“师兄,我悟性太差,我想明天跟你去化一次缘。”

悟空点头同意。

次日,悟了要跟悟空去化缘了,悟了又拿了那个他出去化缘用的布袋。悟空说:“师弟,放下布袋吧。”悟了说:“为何?”悟空说:“你这布袋里装满私欲贪婪,拿出去,是化不来最好的缘的。”

悟了说:“那我们把化来的东西装哪儿?”

悟空说:“人心里。人心无所不容。”

就这样,悟空和悟了就上路了。悟了跟悟空每到一处,就会有很多人认出悟空。悟空还没来得及说话,他们就主动拿出东西给悟空。有的还说,幸亏悟空大师上次施舍,才使我们渡过难关。悟空大师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啊!悟了在心里想:“不让我拿布袋,看你一会儿把东西往哪里搁。”他们继续往前走,他们化的缘也越来越多。悟了看到今天收获不少,满怀欣喜。恰在这时候,从远处走来一个农夫,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边走边哭。原来农夫的孩子得了重病,他拿不出钱来给孩子看病。悟空就走过去,把化来的财物全部给了农夫。他们继续前行,除了温饱外,他们一路化了就舍,舍了再化。悟空问悟了:“师弟,跟我出来你化到了什么?”

悟了苦笑。

悟空说:“师弟,你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看天地间,自然万物为何如此美丽,天地万物都在循环啊。师弟,风水、日夜、四季,哪一样不是在循环?光知道缘来之福的人,那只是片刻的欢愉,时间久了,就是一潭死水。我们之间的区别就是,你把化来之物放在了充满私欲贪婪的布袋里,我则把化来之物放在人心里循环,让善良和爱在人间、在人们的心里循环。”

悟了听到这里,低下了头。悟空念了声“阿弥陀佛”。

学佛的最根本课题,是自我突破。如何突破?就是看破红尘,突破心灵束缚,就是彻悟“空”字。什么是空?难舍能舍,看得破,放得下,即是空。空是自在安详。

一片菜叶值几何

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一天黄昏里,他们走在河边,眼看着天色慢慢暗下来,三人商讨着,今晚要到哪里投宿呢?其中一人发现前方有炊烟升起,料想上游必有住家,于是三个人沿着河岸往前走。忽然水面上漂来一片青青的菜叶,雪峰禅师一看,心中不悦,向同伴表示不愿意到那户人家投宿,因为他不惜福爱物,这种人大胆粗心,微妙的佛法是流不进他的心田,不值得我们去度化。

正当禅师们议论纷纷,一个满头大汗的居士,快步奔来,问他们说:“三位师父,你们有没有看见河面漂流的菜叶子?”雪峰禅师说:“你问这片菜叶做什么呢?”居士回答:“因为我在洗菜的时候,一不小心一片菜叶滑落,我沿着河边,追着菜叶。”雪峰禅师感动他对一片菜叶都这么珍爱宝贵,于是欢喜地前往投宿,并且为这户人家讲经说法。

一片菜叶值几何?凡夫的心用少许铜钱去计量,圣贤的心则以无尽的因缘去爱惜。人的“福分”,像银行的存款,即使家财万贯,任意挥霍,终究散尽败落。一生的困乏亨通,点点滴滴都是有因有缘的,当遇到困难时,应当思考,是不是昨日种下的因缘。

万事万物皆因缘生

一次,舍利弗有事进王舍城,看见一个人,披着袈裟在街上走,态度从容,威仪严肃。觉得很奇异,就跑过去和他谈话。

“先生!你的服装像是一位宗教师,而雍容肃穆的态度,表现着很有修养的样子。请问你的大名叫什么?你所信奉的是什么宗教?”

“我叫阿说示,我们信奉的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你们的老师是谁?”

“本师释迦牟尼佛!”阿说示合掌恭敬地答道。

“呵!就是那位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出家成佛后所创立的佛教吗?我倒听见人家谈起过的。那么,请教你们的教义说些什么?”

“佛陀太伟大了,佛教的教义也广博渊深极了!我修学的日子短,不能知道得那么多,只是常常听见本师说:‘万有皆从因缘生’,这就是佛陀的中心理论了。”

“很好!但是可不可以请你把‘万有因缘生’的道理,替我说得详细一点呢?”

“可以的!我们就拿这棵树来说吧。”阿说示手指着路边的一棵树说道:“这棵树的来源,最重要的,先要有一粒树种子,这就叫‘因’。同时必须有土壤、肥料、水分、温度、空气种种条件,帮助种子生长,这叫‘缘’。由于因缘的凑合,才能使一棵树生起与存在,这叫‘因缘所生’。水土等的缺乏,因缘条件的离散,或者遇到相反因缘的打击,这树就要干枯,终至消灭。所以万有的消灭,也还是由于因缘的。”

“树是这样从因缘生起的,其他一切万有也都是这样从因缘生起的,宇宙间没有一件事物,能够逃得出这‘从因缘生’的定律以外的。就是我们一个人的苦乐贫富,智愚贤不肖,也都是由于过去思想行为的业力为主‘因’,现在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为助‘缘’,才造成功的,也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阿说示说得高兴了,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

“有些人,不懂得因缘的道理,以为人生的贫富智愚,都是偶然这样的,或者自然而然会这样的,并没有什么原因。这是抹杀因果的‘无因论’。其实,何曾有过一棵没有种子水土的因缘,而凭空生长的树呢?又如这是一棵娑罗树,一定要从娑罗树的种子生起,绝不会从别的种子,或者从毫无关系的石头瓦块生起的。我们一个人的遭遇也是一样的,是自作自受的,从自己的业力(因)和环境(缘)造成的,并不是由于另外的什么神的主宰赏罚。再如这棵树,不但要有好种子,土壤的肥瘠,水分的多寡,空气温度充不充足,都足以影响到这棵树的成长。由此可见一个人的遭遇,固然许多是由于过去的业力决定的,但是现在的努力,是更要紧的。所以有些人,以为现在的一切,都是在冥冥中已经注定了的,这是抹杀了现在行为价值的‘定命论’。这两种,都是错认了因缘的‘邪因论’。”

“能够知道万事万物皆从因缘生,把握到正确而必然的因果关系,纠正了‘无因论’和‘邪因论’的错误,就可以确定自己行为的价值,而知道怎样去努力、去创造光明的前途!”舍利弗听了阿说示的这一席话,立刻解悟到佛的真理,欢喜得直说多谢。于是回去邀同目犍连,带领了200个学生,一同来从佛出家。后来,他俩成为佛陀门下智慧第一与神通第一的两个大弟子。

缘起性空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能,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有一天,弥兰陀王向那先比丘问道:“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笑,回答道:“不是!”

弥兰陀王再问道:“耳朵是你吗?”

那先比丘再回答道:“不是!”

“鼻子是你吗?”

“不是!”

“舌头是你吗?”

“不是!”

“那么,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

“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

“那么‘意’是真正的你?”

“也不是!”

弥兰陀王经过这些问答,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你在哪里?”

那先比丘微微一笑,反问道:“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愕,勉强回答说:“不是!”

“门是房子吗?”

“不是!”

“砖、瓦是房子吗?”

“不是!”

“那么,床椅、梁柱才是房子吗?”

“也不是!”

那先比丘悠然一笑道:“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也不能代表这个房子,那么,房子在哪里?”

弥兰陀王恍然大悟!

弥兰陀王悟了什么?“缘起性空”,大地山河,宇宙万物,那是因缘和合的存在,没有因缘,就没有一切!世间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皆因缘而生,一切来自性空。

同类推荐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崇尚自然无为的天道、秉承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追求返璞归真的精神气质、修炼隐逸之士的人文关怀,这是千百年来道家思想不变的文化基因,也是今人为人、处事的行动策略。本书从深邃的道家文化中摘取精髓,从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道家文化中找到生存的智慧,从深刻而浅显的道家文化中找到快乐的源泉,从而明晰人生的航向、把握生存的本质,并为心灵提供滋养。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热门推荐
  • 历史:鱼胶的气味

    历史:鱼胶的气味

    有很多年我都接受这一点:我儿时所熟知的那个城市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在那里的东西属于别人。纳扎拉里·巴克什当年做了我出国穿的衣服,但是早就不再是圣文森特大街上的一个名字了。然而,朝原来他的裁缝店所在的地方看看那些毁掉的废墟,就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怀念他。马路对面,那座维多利亚时代的哥特式警察总署大楼——他那时候给他们定做警服——有一侧从里面炸掉了。那灰色的外墙还伫立在那儿,但被熏得一片漆黑;浓烟从那尖顶的拱廊里冒了出来。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都市之极品仙官

    都市之极品仙官

    新书《我能横推一切》已经发布,欢迎书友们前往观看。当手握通往地仙界以及仙界的天门之后,江山咸鱼翻身,惊动世间。管你什么仙佛神魔,想要上天得先问过我。好处不拿到手软,一个也比想离开,就是这么霸道。
  • 首席挚宠冒牌妻

    首席挚宠冒牌妻

    她是被人调教后假扮的豪门千金“柳甜心”,被迫着去接近他。他是性格冷冽、多金的阎家二少,他在复仇的道路上遇见了她。她以为自己装扮得天衣无缝,岂料他早就识破了她的身份。她每日在尽心引诱他,他却在恶整她的时候爱上她。
  • 涩涩的青春

    涩涩的青春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生在贫困山村的美丽女孩韩青青的青春成长历程。从她贫穷的童年开始,韩青青一路成长遭遇了各种各样的不幸,她在这些磨难中不断成长,成熟,青春对于她,是苦涩的。她也明白,苦涩的才是真正的青春。
  • 裁员先裁什么人

    裁员先裁什么人

    《裁员先裁什么人?》主要内容:职场路上,不进则退。面对残酷的职场生存法则、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如何才能成为团队里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不被团队所淘汰?如何才能让自己与各种各样的“裁员风暴”绝缘,让自身的存在价值与工作资历同步增长?这是每个员工都应该正视的问题!这本尽职、敬业职场最佳员工培训读本,为我们介绍了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胜劣汰法则。
  • 云仙杂记

    云仙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传说的年代

    传说的年代

    凌子寒等人去给母亲拜年,忽然发生强烈地震,导致他们集体穿越到未来一个遥远的年代。银河帝国与共和国联邦互相争战,斯帕克斯自治领与来自古老地球的原生教暗中勾结,在两边同时展开种种阴谋,企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夺得银河霸权……在这个非同寻常的世界里,凌子寒他们一开始便被视为叛乱分子,只得伪造身份,远离地球,航向帝国首都奥尔丁顿……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里,他们一展所长,再度创造新的传奇。
  • 云山燕居申禅师语录

    云山燕居申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柳暗花明有你真好xy

    柳暗花明有你真好xy

    “那么恭喜你”“也恭喜你”他结婚那天,她来到了婚姻现场,想给他最好的祝福,也因此喝下了最烈的酒,并且发誓以后她和他再也没有交集……“你是疯了吧?”“不!就算是疯了也是你们把我逼疯的!”她分手那天,他放下一切工作来到酒吧找到了她,原本不打算在相信爱情了,而他要和她做最好的朋友,她没有拒绝反而说要条件来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