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3000000008

第8章 两汪瞳孔:蕴蓄无尽的潜意识语言(2)

对于初次见面的人,若是出现一面谈话,一面闪躲目光的情况,就应当对他们加以关注。这种现象表明这个人内心另有隐情,他们或者是在隐藏自己的情绪,害怕别人关注自己,是害羞的表现;或者有愧于心,内心藏有秘密,所以害怕与别人的目光相遇。

而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例如舞会、酒吧等,当异性之间第一次相遇时,其视线目标就可能关注在对方的不同部位。据科学分析,女性的周围视野较为宽阔,因此她们能够一眼就看遍男性的全身,而由于男性是管状视野,如果想要打量女性,目光就会上下移动得特别明显。所以,一面谈话,一面扫视对方身体的多是男性,人们做这个动作同其本身的性格都有关系。但是,频繁地做这种动作,则难免带有挑逗的意味,会给对方某种特定方面的暗示。

至于一面谈话,一面注视对方下半身和脚,这种动作通常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因为这样让人们联想到行为不检点的人,或者思想肮脏者。人们对下半身的保护感通常很强,即使是无意的瞥见,也会令人反感。

同别人谈话时做出东张西望的动作的人,一方面,可能说明他对眼前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差,讨厌和他继续谈话,本能地想要向其他地方看,以寻找逃避眼前人的方法。另一方面,他可能在同你谈话时,有自己的心事,正心不在焉。而东张西望,恰恰反映了他关注的人和事并不在眼前。

探寻你目光的“落脚点”

心之所想,不用言语,从目光中就会找到答案,这是每个人无法隐瞒的事实。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口头上极力反对,眼睛里却流露出赞成的神态;有些人巧言令色,可眼神却表现出分明是在撒谎。

在我们和别人交谈时,有的人会带给我们舒服愉快的感觉,有的人则会令我们局促不安,甚至还有一些人会让我们觉得不可信赖。这些感觉的产生都是从眼神开始的,而且往往取决于对方注视我们的时间有多长或者面对我们注视的目光,对方有着怎样的反应,等等。

英国的迈克尔·阿盖尔先生是一位研究社会心理学和肢体语言技巧的先驱,他发现欧美人在彼此交谈的过程中,平均约有61%的时间里目光会保持着注视对方的状态。所以,透过人的视线,可以窥探出人的内心活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果内心有什么欲望或情感,必然会表露于视线上。因此,如何透过视线的活动了解他人的心态,对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的心理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社交场合中,在不同的地点,针对不同的对象,眼睛会落在对方面部或身体的不同部位,从而导致交流的不同效果。

当一个人的视线落在对方眼睛水平线下方,其凝视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对方双眼和嘴部之间所形成的三角地带时,就会形成一种典型的社交气氛。普通社交活动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将目光投向这个区域,据专家测算,大约有90%的时间里,人们的目光都投向这一社交交谈中的基本注视区域。可见,这种注视方式是使用得最广,也最为常见。常用人群有普通大众、老板、员工、经理,以及经商人士等。以这种方式注视对方,不会让其产生压力或有不舒服的感觉,能让双方都感到安心,从而更有利于双方在一种亲切、友好、宽松的氛围中进行交谈。

如果你将目光投向于对方前额正中的三角地带区域,这不仅会使气氛变得紧张、严肃,更能对对方心理产生威慑作用,带给人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一般来说,只要你把自己的目光定格在此处,你也就能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或牢牢控制住对方了。此种注视方式多用于较为严肃和正式的场合之中,一般出现在老板和员工、老师和学生、上级和下级或者相互较量的对手之间,以及其他一些人群中。如果是在同职位比自己低的人交谈,这种注视会让对方感觉很有威严感,但如果是同职位比自己高的人交谈,则无疑会引起对方的强烈不满。

在一些特殊场合,例如,宴会、酒吧里,单身男女若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就会迅速扫视对方的脸至胯部之间的区域以确定对方的性别,然后再次打量对方来确定自己对对方的兴趣有多高,并将凝视的重点集中在眼睛、下巴,以及腹部以上的部位。如果双方的距离较近,那么双方彼此凝视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眼部和胸部之间的亲密区域之内。此种注视方式使用得较为广泛,常见于陌生或熟悉的青年男女,或是亲人、密友之间。一般来说,这样的目光并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青年男女往往就是用此种注视方式来表情达意的,而且如果对方对你也有意,便也会把视线投到你身上相同的区域,回报以同样的注视。

除了落脚点外,一个人的视线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了解。其一,对方是否在看着自己,这是关键;其二,对方的视线是如何活动的,直盯着自己或视线一接触马上撇开,其心理状态是迥然不同的;其三,视线的方向如何,也就是观察对方是否以正眼瞧着自己,或以斜眼瞪着自己;其四,视线的位置如何,是观察对方究竟是由上往下看还者是由下往上看;其五,视线的集中程度,这是指观察对方是专心致志在看着自己,还是视线飘渺,不知究竟是在看什么其他地方。这些表现所代表的意义是各不相同的。

此外,我们还要特别提出一些注视中的“潜规则”。从上文可以看出,注视表达了一种关注,被关注的人会因体会到不同的感受做出不同的反应。而在不同含义的注视中,还存在着一些潜规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 要清楚他人拒绝注视的原因

正常的注视,通常是双方开始交谈的前序。人们在注视后开始对话,并在交谈中,不断查看对方的反应。如此反复,可以达到良好交流的效果。若对方持续移开眼睛,就应当考虑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例如,当某个人对说话者持有异议,或者心情不佳,对谈论话题不感兴趣,感到害羞拘谨,内心有所欺瞒的时候,都会拒绝注视交谈者。此时,为维持交谈,发言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形,适当调整谈论的内容。

2. 要规避注视中的强弱势表现

当两个人在交谈中,目光进行接触时,应当避免在注视中体现出强势和弱势的情绪。因为长时间紧紧注视别人的人,试图表达自己的优势地位。而相对弱势的一方会因为长时间的无语言交流而感到不安,从而移开视线。这也就是说,保持注视对方的姿势具有挑衅的意味。

不过,在职场上,你在对上级的看法不赞同时,为了不明确说出来,避免尴尬,久久地注视对方,能表达出自己持异议。当然,这种招数要“适可而止”,否则你将因屡次挑战老板的权威而砸了自己的饭碗。

3. 要留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注视

以中美两国的注视为例,美国人通常在公共场所,例如,街头、商店等不打算搭话的场所相遇时,他们会使用“礼貌的无视”。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下如果熟视无睹,毫无反应,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中国人通常会从很远的距离就注意对方,并寻找将讨论的话题。因为相互注视就意味着开通了了一个交流的频道。但往往美国人之间具有较严格的不成文规则,所以只要他们同他人的距离在2.4米左右,都会坚持“礼貌而正确的无视”。说白了,就是对方进入视线范围也不去“注视”和“凝视”。一方面是必须尊重别人的人格,另一方面也是不想侵害别人的私生活。

为此,要避免与陌生人目光相遇,最多不过“一触即离”。不过,这样做有时比较困难,比如遇到服装异样者、身体异常或有残障者,乃至貌似名人者,尤其如此。大人或许已设法偷看了几次,而对孩子却大多要教导:不能盯着看啊,那是不礼貌的!

在电梯中的行为是有意识采用“礼貌正确的无视”的典型范例。大多数人一进电梯,与他人照面,就立即面向梯门,也不相互交谈,或者望向天花板,或者看着地面,或者读着说明书,或者看着显示楼层号的电光板。偶尔,同乘者之一与自己的目光相遇时,则浮现出表示信赖和善意的微笑,进行两三秒种的相互注视。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较长久地看着对方,那么,不是表示非难或疑惑,就是表达想要搭话的欲望。

在美国的街头、机场、购物中心等处与他人偶遇且要擦肩而过时,有着严格的不成文规则,规范着目光的使用方法。若是大城市的白人,在接近对方到能够明确识别的距离(大约4.9~9.8米之间)时,就要“相互注视”。如果是陌生人,那么大体上仅瞥视一下即可;而如果是友人或熟人,那么不打招呼,就会伤害对方的感情。然而,若是大城市的黑人或小镇的居民,则没有友人和陌生人之别,有一律问候的倾向。

在日本和一些南美国家,如果长时间盯着对方的眼睛,将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考虑礼貌和各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应当根据主人谈话时的目光来进行同样的回馈,注视的时间既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下“注视”与“瞥视”之间的区别。

“注视”是心理上的积极行为,具有试图判断对象的意愿,目光的焦点明显涵盖了对象的所有部分。因此,“注视”与“观察”有近义关系。女性一旦向警察报告说“某人用他的眼睛剥掉我的衣服”,就是认为好色之徒的注视侵犯了自己的人格。

与此相对,“瞥视”是心理上的消极行为。例如,游泳池畔穿比基尼的姑娘们往往希望被小伙子们“瞥视”一下,如果未被所喜欢的小伙子“瞥视”一下,恐怕就会有“失落感”。但是,男性要是“注视”或“观察”她们,却是一种绝不允许的行为。因为按照社会的一般规范,男性遇到女性时,只能一次、两次,最多三次,短暂地“扫视”,而不能长久地注视。

看,还是不看

关于视线接触与否,心理学上也得出了不少有趣的结论。

当我们在等公共汽车或站在影剧院卖票口排队买票时,多为背向后面的人,这种表现为人们所司空见惯,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往前进,也是为了避免同不相识的人视线相交。

但也有面对面者,这些人多为朋友、夫妻、亲人、恋人等。这些人会彼此默许自己的隐私权受到某种程度的侵犯,因此,他们偶尔会视线交错,便于相互言谈,心理沟通。综上所述,相识者彼此视线相交之际,即表示为有意进行心理沟通。

但若是这种情况发生在女人之间时,则具有不同的意义。因为,当女人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传递给对方时,多半会产生凝视对方的行为。心理学家艾克斯·莱恩等人曾做过人们对视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事先指示受测者“隐瞒真意”,在受测中,注视对方的比率,男人会降低,女人则反而提高。男人在未接到指示的情况下,其谈话时间内有66.8%的时间在注视对方;但得到指示后,却只有60.8%的时间在注视对方。至于女人方面,在接受指示之后,居然能提高到69%的时间在注视对方。因此,当在公开场所遇见女人注视自己过久的时候,不妨认为她可能心中隐藏着什么,要注意她言不由衷的真相。

对方是否在看着自己,亦即有无视线接触,说明对方是否对自己有好感或兴趣等。但是,如果对方不敢或是不肯直视你呢?那代表什么?

如果对方完全不看你,便是对你不感兴趣或无亲近感。想想看,当我们在路上行走时,发现陌生人一直盯着我们,必定会感到不安,甚至会觉得害怕。因为我们并不希望他们对我们感兴趣。

所以,不相识的人,彼此视线偶尔相交之后,便会立刻移开。这是由于人们觉得,一个人被别人看久了,会被看穿内心或被侵犯隐私权。

同样地,注视与移开视线也有其心理学上的意义。

一般认为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其性格较为主动。另外,谈话中,有意处于优势地位的人,认为一个人是否能站在上风,在最初的30秒即能决定。当视线接触时,先移开眼光的人,就是胜利者。相反,因对方移开视线而耿耿于怀的人,就可能胡思乱想,以为对方嫌弃自己,或者自己谈不来,因此,在无形中乃对对方的视线有了介意,而完全受对方的牵制了。正因为如此,公关专家提醒,对于初次见面就不集中视线跟你谈话的挑战型对象,应特别小心应付。

不过,同样是撇开视线的行为,如果是在受人注意时才移开视线,那又另当别论了。一般而言,当我们心中有愧疚或有所隐瞒时,就会产生这种现象。

一位名叫詹姆士·薛农的建筑家曾经画过一幅皱着眉头的眼睛抽象画,镶于大透明板上,然后悬挂在几家商店前,其原意是想借此减少偷窃行为。果然,在悬挂期间,偷窃率大大减少。虽然并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对那些做贼心虚的人来说却构成了威胁,他们极力想避开该视线,以免有被盯梢的感觉,因此,便不敢进商店内,即使走进商店里,也不敢行窃了。

在交往中,如果面对异性,只望上一眼,便故意移开视线的人,大都是由于对对方有着强烈的兴趣。譬如,在火车上或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所有人的眼光几乎都会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轻的男性往往会很快把脸扭向一旁。他们虽然也非常感兴趣,不过基于强烈的压抑作用而产生自制行为。假使兴趣欲望增大时,便会用斜视来偷看。这是由于想看清对方,却又不愿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缘故。

另外,行为学家亚宾·高曼通过研究认为:对异性瞄上一眼之后,闭上眼睛,即是一种“我相信你,不怕你”的体态语。所以,当看异性时,并不是把视线移开,而是闭上眼后,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复,就是尊敬与依赖的表现。尤其当女性这样看男性的时候,便可认为有交往的可能。

还有一种不敢直视对方的情况。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在工作单位中,当上司与属下讨论问题的时候,上司的视线必定会由高处发出,而且会很自然地投射下来。反之,为人属下者,虽然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亏心事,但是,视线却经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软弱无力,不断移开。这是由于职位高的人,总是希望对属下保持其威严的心理作用。但是,也有例外。这与地位的高低无关,就是内向的人容易移开视线。

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理查·科斯博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很腼腆的小孩与陌生的大人见面,来观测他们注视大人的时间长短。将大人眼睛蒙上和不蒙的情况相比较,发现小孩注视前者时间居然为后者的3倍。这就是说,眼光一接触时,孩子的视线会立刻移开。由此可知,内向的人大都不会一直注视对方,而经常要移开视线。

最后,我们给出一些实用的小技巧,以期能够帮你一眼洞察对方的性格或心理:

一直盯着对方的女性,心中可能有隐情;

在言谈中注视对方,表示希望引起对方对自己所谈内容的注意;

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表示希望处于优势地位者;

被对方注视时立刻移开视线者,大都有自卑感或缺陷;

看异性一眼后随即故意移开视线者,表示有着强烈的兴趣;

斜眼看对方者,表示对对方非常有兴趣,但又不想让对方识破;

翻眼看人者,表示对对方存有尊敬与信赖;

同类推荐
  •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职场心理健康大讲堂

    职场心理健康大讲堂

    现代职场健康调查显示:由于上班族压力过大,及对生活现状的强烈不满,导致近半数的职场人士有明显的亚健康征兆,其中大部分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不会自我调适心理,就无法享受工作的乐趣,心理产生疾患,就无法实现人生的理想。本书从多重角度,列举事实,分析原因,提供方法,帮助职场人士梳理心绪,呵护心灵,调整心态,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向上、身心健康、事业腾达的优秀职场人士。
  •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technium)一词是凯文·凯利(KK)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力的整体。KK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技术元素”博客专栏里,他说:“我会将我不成熟的想法、笔记、内心论争、草稿以及对其他文章的回应上传到这儿,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技术元素》一书便是基于此专栏编撰而成。相比于KK之前的著作,本书将更通俗易懂,文章中涉及到的领域、所举的事例都更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体验。
热门推荐
  • 是谁失去了记忆

    是谁失去了记忆

    现在,我终于可以直起我一直佝偻着的肩背了。这样,我的视线就突然一下子开阔起来。在此之前,我们走了一段不算太长的路。途中还坐了汽车,不过,因为佝偻的肩背,我所能看到的只是被人们弄成各种样子的大地,以及在上面匆忙行走着的各式各样的脚。说实话,在面对着这个一脸倦容的女医生之前,我的被隔夜黏液模糊着的双眼,率先看到的是那些有着些微光泽的方形地砖,因为,它们正含糊不清地反映着我臃肿拙滞的身体。我想,这些地砖倘若更清晰一些的话,我看到的就将是一张毫无表情的脸。无数的皱纹和老年斑将所有的表情都掩盖到很深很深的地方去了。
  • 宠卿入骨:奸佞妖妃狠撩人

    宠卿入骨:奸佞妖妃狠撩人

    身为大魏国女扮男装的黑化祭司大人,苏郁卿表示只想做佞臣,不做忠臣!然,这新上任的皇帝为何总要盯着她???难道是她佞的太明显了?陆寂白孤傲冷清的眸子睨着苏郁卿,道:“掰弯了朕,还想拍拍屁股走人不成???”前世为荣国公府的贵女千金,被人陷害,亲眼见着被诛了九族,三千多人的血汇聚成河,重活一世,成了当朝女扮男装的祭司大人,然天不亡我,为何不要仇人之血,祭奠我荣国公三千亡魂!!!
  • 这个女配很毒辣

    这个女配很毒辣

    作为一个女配,她也很无奈。既然是女配,她就好好做一个狠毒女配,欺女主,秀修炼,秀灵宠。但是,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男人:“不愧是我看中的女人,够毒辣!”
  • 品藻

    品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跟你借的幸福

    跟你借的幸福

    苏静忆,一个靠吃百忧解生活的都市女子,如果说女子是花,那么她内心无疑有伤。心底无法释怀的往事,那个叫夏南的男子,在她的记忆里反复出现却扑朔迷离。而初至的林淮无疑是一个不速之客,却因此而使她的生活一点点的起了微妙的变化。他帮她打开心结,帮她在寻找中忘却,他内心的阳光照亮了她心里的阴霾,他们一路走来,获得的回忆这样多,可是这样的遇见的背后隐藏的,竟然是一个谎言,而别离时,他们究竟应该何去何从?他借给她的幸福,是不是终究如海市蜃楼般的飘渺,是不是终究要她倾其所有的归还……
  • 超凡贵族

    超凡贵族

    一个小人物穿越到强者为尊的世界。什么才是决定命运的力量?超凡?还是平凡?
  • 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

    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

    能说,会说,说中客户需求;能讲,会讲,讲出高效业绩;正确,错误,对比才知有效;心到,口到,订单轻松拿到。乔拉拉编著的《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从多个角度展现了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许多销售情景,针对每个情景,分别提供了销售人员需要掌握的沟通技巧与方法,将情景对话与技巧说明相结合,是销售人员提升沟通能力的实务工具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你通过本书掌握了相应的口才理论与技能后,就需要在销售实战中去运用它,去不断地完善它,因为你的说话能力是能够通过不断实践而炼就的。
  • 迷你恋人

    迷你恋人

    谁是天使镇史上最倒霉的人?樱雪高中的女生静纸音全票当选。月星汐校园摇滚剧,顶级乐手沦为贴身“男保姆”,草根女生化身“掌上明珠”。最尴尬人经历,最幸福的结局!
  • 照镜解闷

    照镜解闷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莆田文人有强烈的著书立说的欲望,文学创作十分活跃。杂文作为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莆田这块沃土上,同样开得醒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杂文创作持续繁荣,已拥有一支一定规模的杂文创作队伍。
  • 盗心记:别喊捉贼

    盗心记:别喊捉贼

    她是天下第一大盗,拥有倾城倾国的容貌,绝无仅有的武功,唯独缺的,不过是一个贴己之人,一个知心爱人。从第一次相遇到最后相识相知相爱,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可是在得知一切之后,她宁愿人生若只如初见,“姽婳姽婳,我看你就是鬼话连篇。”那时候的他眉眼生花,多么好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