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700000001

第1章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演变过程看词体的形成(1)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果说唐诗给人以壮美的感觉,唐宋词则给人以秀美的印象,她以千姿百态的风格和蕴藉轻灵的神韵,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幽微深隐的美感。本书基于古典诗、词、曲的比较研究,通过经典作品的阅读、欣赏与文化阐释,深入探寻唐宋词人的创作心态,品味优秀词作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审美情趣、艺术手法,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使读者能较为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唐宋词产生的历史背景、表现的内容、审美的特质和外在的形式、语言的风格,并在掌握古典诗词知识、接受文学滋养和文化熏陶的同时,以其精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借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文化修养,从而热爱中国古典诗歌,继而热爱自己的祖国。

本书共十章,另附相关研究论文两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如果从《诗经》开始,经过先秦的骚体,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等等,在形式和内容以及风格追求上,都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

一、古典诗歌的分类及别称

从广义上说,诗、词、曲都是诗歌,均属于韵文的范畴,但是,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体性,因而在我国韵文领域中成为鼎足而三的重要文体。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正是它们各自所达到的最高峰。为了说明诗、词、曲的特性,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类别和异名,然后再进行比较研究。

(一)诗

1、古体诗

古体诗,又叫古诗(指唐代以前就有的样式),是和近体诗即格律诗(唐代正式完善和发展的)相对而言的。在近体诗出现以前,我国古人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近体诗出现以后,仍然有许多诗人写作古体诗。古体诗是一种不拘平仄但讲究押韵的半自由体诗,是介于格律体诗和自由体诗之间的一种特殊诗体。它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四言——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为主的诗体,多见于《诗经》和西汉作品。东汉以后势渐衰微,但仍有佳作出现,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便是一例,其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2)骚体——又称楚辞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由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而得名。它形式较自由,句数多少不定,句子字数不等,用韵也不那么严格,多在句中或句尾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梁鸿的《五噫歌》等均属骚体。骚体诗从战国后期到西汉,流行了好几百年。

(3)乐府——又分古乐府和新乐府。乐府本是古代音乐官署。其名称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可见最初的乐府,只是指音乐机构。但魏晋六朝却将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也叫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构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后世将汉魏六朝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拟这种体裁而写的古体诗(有的标明乐府旧题,有的则不然)统称乐府。像《陌上桑》,《木兰辞》,李白的《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杜甫的《丽人行》、《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等,均为乐府诗。

到中唐,白居易等人把不用乐府旧题、即事名篇(即杜甫提出的“因事立题”)而创作的诗歌称为“新乐府”。白居易写有《新乐府》五十首,其中的《卖炭翁》、《上阳白发人》等都是久传不衰的名篇。

(4)古风——又分五言和七言两种(包括杂言),字数、平仄和押韵都比较自由。五言约产生于汉代,如《古诗十九首》。从东汉、三国、西晋、南北朝直到隋朝,一共六百多年的时间里,文人基本上都创作五言诗,诗坛上五言诗占统治地位。唐及其以后的古风也以五言居多,如李白作有《古风》五十九首,杜甫的“三吏”、“三别”等。七言古诗比五言古诗出现要晚一些。最早的是曹丕的《燕歌行》,后来的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系杂言,亦归入七古。

另外,还有一些形式很像五、七言律诗或五、七言绝句,但押韵和平仄不合格律的亦称为古体诗,如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就属五古。

2、近体诗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唐代及其以后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

(1)绝句——分五言和七言两种。每首四句。五言每句五个字,每首二十字,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七言每句七个字,每首二十八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

(2)律诗——分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五律每句五字,七律每句七字,都是八句一首,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排律又称长律,每首至少十句,句数成双,除首、尾两联外,其他各联都要求对仗。排律通常是五言,如杜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王禹偁《谪居感事》等;也有少数七言的,如元稹的《和乐天重题别东楼》等。

以上所举的各种诗体中,四言、骚体、绝句、律诗因形式上的特点较明显,不难分辨,唯有乐府和古风容易混淆。这两种体裁相同的地方很多:字数、句数都比较自由;中间可以换韵;平仄的要求都不像近体诗那样严格。不同的是有些乐府诗除标明乐府旧题外,完全合乎近体诗的要求,如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与五言绝句完全合拍,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则完全合乎七言绝句的要求,沈佺期的《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俨然是一首工整的七律。而在古风中则找不到这样的例子。

(二)词

词,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的基本句式是五、七言或四、六言。从五、七言诗发展到词,是诗体内部规律发展的必然性。关于词的起源,过去说法很不一致,现在也未成定论。词产生于什么时候?主要有五种意见:一、导源于先秦,清代汪森、徐等人以词的长短句式、合乐而歌等特点溯流而上,认为《诗经》已开其先;二、胚胎于南朝,梁武帝萧衍所作七篇《江南弄》即具词的雏形;三、萌生于隋代,隋炀帝杨广及其臣僚王胄的《纪辽东》共四首,字句声律与后来之词已无二致;四、始于盛唐,南宋黄昇《花庵词选》认为李白为“百代词曲之祖”;五、脱胎于唐人近体诗,时间约在中唐。这五种意见所持角度不一,而词的“血缘关系”与形式特征又比较复杂,所以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虽各有其见,亦难免偏颇。

关于词的起源,可参看刘尊明《词的起源面面观》(《文史知识》1999年第3期)一文。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词的起源与燕乐有关。若说词体是产生于某人的哪一首词,则是不科学的。泛泛讲,词产生于“隋唐之际”。

下面,我们主要讲一下词的类别和别称。

1、词的类别

词的类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

(1)按字数划分,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据清人毛先舒的说法,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这样规定显得过于机械,但人们对这个规定基本上还是认可的,尤其是在宋以后词曲失传的情况下,这种划分似乎更有意义。

(2)按段落划分,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和叠韵五类,而以双调占多数。

(3)按均拍划分,词有令、引、近、慢四类。

“令”,指的是令曲,它大多是短小的单只曲子,大概出自唐人酒席上的酒令。唐人在酒席宴上常依当时流行的小曲填词作酒令,“令”也就成为对短小的词曲的一种泛称,如《十六字令》、《浪淘沙令》等。

“引”是大曲正曲之前序曲中的一部分。词曲中的“引”基本上都采自大曲前头部分的某一段落,如《翠华引》、《梅花引》等。

“近”,又称“近拍”,它大概是大曲中“慢曲之后……在由慢渐快部分用的曲调”(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词曲中有《好事近》、《祝英台近》等。

“慢”是慢曲子的简称,是相对急曲而言的,指悠扬舒缓的曲调。词曲中有《声声慢》、《木兰花慢》、《长亭怨慢》等。

这种划分的依据主要在于音乐的节拍。词与音乐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刘熙载《艺概》中说:“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曲有节拍,词有韵均,因此,若按韵均来说明令、引、近、慢,还是比较恰当的。什么是均呢?沈义父《乐府指迷》中说“词腔谓之均,均即韵也”,意思是说,词曲中称为“均”的节拍,也就是词中称为“韵”的地方。曲中的“均”与词中押韵的位置基本上相同。词曲中有几均,词中则有几韵。如《十六字令》是二均词。词调《八声甘州》就是由八韵组成一曲,为八均词;元夏庭芝《青楼集》记歌伎李定奴于勾栏中曾唱《八声甘州》,获喝彩八声。前人以韵均节拍来给词分类,还是值得考虑的。不过,自南宋末词与音乐渐渐脱离关系,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失去了其所特有的音乐特质,不能演唱,这时对词曲的这种分类也就随之失去了意义。

同类推荐
  • 余华作品全集(共13册)

    余华作品全集(共13册)

    本套装收入了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13部经典代表作品。
  •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的一生著作27种,近200万字,除了散文,他的诗歌、文艺批评和学术论著等均有传世名篇。书中精选了他的散文、诗歌、教育杂文、文学批评等各类型的经典篇章,从朱自清风格迥异又至情至性的文字中,体会他的匆匆流年,清浅人生。
  •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出自艺术大师李叔同之手,他是著名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戏剧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造诣于一身,堪称全才。他的文字是美的代表。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人生领悟,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我们洗去浮世铅华,释放生命本真。《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
  • 阎连科散文

    阎连科散文

    本书收作品65篇,分为“新笔近言”、“亲人与家”、“乡村与土地”、“出行与社会”四辑。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热门推荐
  • 孤途录

    孤途录

    “别碰我,本公子此生只爱凰舞一人。”“那可由不得你了……”武功天下第一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载在一堆女人手里……
  • 寿昌乘

    寿昌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青年六种时尚生活方式

    都市青年六种时尚生活方式

    都市是森林,时尚是诱惑。面对诱惑,都市青年们千万不要抱着“存在即是合理”的人生态度,盲目地追随五颜六色的时尚生活。顺应都市青年们对命名的渴望与激情,本书解读了十种时尚生活方式,希望能够为你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提供坐标,成为你在都市中生存的秘籍。
  • 极限脉魂

    极限脉魂

    在世界的另一面中,允满着黑暗,凶魂横行。英勇的猎人在黑暗与光明中穿棱,不断猎杀凶魂,将之堕入永久的封印之中。猎魂白虎族二少逆袭就此展开。
  •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数据生物观察日记

    数据生物观察日记

    你看不见的世界里,他们等着你去发现;你触摸不到的世界里,她们等着你去拥抱;你到不了的世界里……
  • 亲爱的,Mr乔

    亲爱的,Mr乔

    我有大把的时光,却只有一个你,就如你说的“不求三生三世,但求一生一世”
  • 御天神王

    御天神王

    天生龙脉,身世成迷。他是启元门百年练气垃圾,机缘巧合拥有太古龙脉纹身。却屡遭屈辱,被赶出师门……看少年玄脉如何逆袭,异日羞辱我的人将双倍奉还…修人脉,地脉,天脉,大地之上我为王,再入仙道……终成万古之尊……
  • 恶霸皇后

    恶霸皇后

    床上翻云覆雨,皇后从床底爬了出来,细细品味了现场直播数秒,爆出一句惊人之话:“你们这动作,真它奶奶的小儿科!”话落,看了看自己的身体,顿时如晴天霹雳——shit!喝着酒也能穿越?!傲月国皇后香离笑,身体虚弱,大婚之日被贬冷宫。遭受后宫上下百般欺凌,被人害死丢在皇上和宠妃欢爱的床榻下。再次醒来,迎来的却是一位来自现代的黑道女恶霸,重情重义,豪迈大气。制服后妃,撂倒皇上,单挑太后,顺便抓抓奸,恶整小人。从此,皇宫之中,此女风彩飞扬,无人不惧。某日,皇帝被绑架,太后遭勒索。一桩自导自演的绑架勒索案,此女带着金银珠宝和手下,大摇大摆出宫,一去不回。从此,江湖上多了逍遥楼,震撼四国,成为天下第一帮。片段一:四国相聚,夜宴相斗。以某女为伍,带领着众宫女,身穿露大腿的旗袍,为众人表演一曲。“IwantnobodynobodybutYou!”一个媚眼,一个手势,这可是风靡一时的现代流行舞曲…岂料,众人震惊!片段二:一抹霸气十足的小身板,双手环抱在胸前,看着上首的男子,邪气道:“外面都是本少爷的人,乖乖的放了我娘,本少爷方可放你一条生路。”“这可是朕的地盘。”声音浑厚,霸气十足。小男孩脸色一沉,沉声道::“狗皇帝,再不放了我娘,本少爷炸掉你的老窝!”此男孩,就是某恶女的天才儿子,小恶霸!本文一对一,从皇帝和妃子欢爱的床下爬出来的恶霸皇后即将发生的一系列幽默,感人,与众不同,奇特的爱情故事。谁说女儿不敌男,女主同样可以重情重义,豪迈大气,男主先保密,绝对劲爆!结局待定!喜欢的亲记得收藏噢!****推荐朵的皇后系列文一:【纨绔皇后】强烈推荐:《女人不狠,地位不稳》十八年青梅竹马,三年婚姻,原来,只是一场戏,一个谎言。这是一部弃妇的成长和奋斗史,高干文,豪门恩怨情仇,涉及商战和职场,励志。
  • 谈判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谈判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教你如何谈判成功:谈判人员的交流技巧、通用的谈判技巧、谈判桌上的基本策略、标准谈判手段、反击对方的手段、遇到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