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500000002

第2章 傅斯年的教育理想和实践(1)

傅斯年(1896-1950)

八字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

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时,剩下三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一个理想的大学,应该办平淡无奇的教育。

傅斯年,字孟真,1896年3月16日生于山东聊城北门里路的相府大院。聊城傅氏是当地名门望族。早在明代,傅家就有诗书传家的门风。傅斯年的七世祖傅以渐,在清兵入关后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清王朝的第一个状元。从此,傅家在科场上获得功名者不下百人。他们或是在朝为官,或任封疆大吏,因此相府大院有“状元及第”和“圣朝元老”的金匾,聊城傅氏也有“开代文章第一家”的美誉。傅斯年的曾祖父傅继勋,官至安徽布政使,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丁宝桢都出自他的门下。但是傅斯年的祖父傅淦因却无意仕途,终生没有参加科考。傅斯年的父亲虽然中举,却未曾入仕。为了养家活口,他担任东平龙山书院山长,以教书为生。在世人眼里,傅家好像是走向衰落,但这未尝不是他们恃才傲物、洁身自好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对傅斯年影响很大。

傅斯年是傅家的长子长孙。他三四岁时祖父就开始教他识字,并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他还不到五岁,祖父又把他送入私塾。不久,他的父亲病逝,祖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因此对他的学习更是严加督促。尽管如此,祖父还是在他完成作业之后,带他上街散步,或到郊外领略自然风光。傅斯年的母亲在丈夫去世后,既要抚育两个年幼的儿子,又要侍奉年迈的公婆。她经常带领孩子回乡下娘家小住,使傅斯年对农民生活有所了解。傅斯年热爱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同情下层社会,憎恨贪官污吏,与这样的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

1908年,傅斯年在父亲学生侯延爽的资助下,赴天津求学。侯延爽原是店铺学徒,傅斯年的父亲见他酷爱读书,十分感动,便让他免费进入龙山书院。后来侯延爽考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为了报答老师的知遇之恩,他发誓要把傅斯年兄弟培养成才。

第二年,傅斯年考入天津府第一中学堂,开始接受系统的新式教育。

191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后升入本科国文门。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刻苦读书,一方面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的影响下,他和罗家伦、杨振声、顾颉刚、俞平伯等同学创办《新潮》杂志,成为与《新青年》并驾齐驱引领潮流的刊物。

五四运动以后,傅斯年考取山东官费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主攻实验心理学,并选修自然科学课程。1923年,他离开伦敦去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在那里,他先后遇到陈寅恪、赵元任、徐志摩、俞大维、金岳霖、何思源、毛子水等人。他们在一起讨论问题,切磋学问,为日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6年冬,傅斯年学成回国,受聘于广州中山大学,担任教授兼文科学长。为此,他先后聘请鲁迅、施存统、许德珩、容肇祖、俞平伯、赵元任、罗常培、汪敬熙、杨振声等人前来执教。为了提高中山大学的学术水平,他于第二年秋天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1928年春,蔡元培筹办中央研究院,邀请傅斯年担任该院语言历史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聘请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分别担任历史组、语言组、考古组主任。从此,傅斯年一直担任这个职务,为中国现代学术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

“九·一八”事变后,傅斯年基于书生报国之情,在撰写《东北史纲》的同时,还与胡适等人一同创办文人论政的同人刊物——《独立评论》。在此期间,他写下《教育崩溃之原因》《教育改革中几个具体事件》《改革高等教育中几个问题》等文章,围绕教育独立和改革教育体制等问题提出系统的意见。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建议将北大、清华、南开合并。西南联大成立后,他一直兼任该校历史系教授。抗战后期,他代表国民参政会访问延安。抗战胜利后,他代理北大校长,为重建北大、平息学潮做出很大贡献。随后,他多次抨击行政院长宋子文贪污腐化,至今传为佳话。

1949年初,傅斯年出任台湾大学校长。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为了把台湾大学办成学术中心,他积劳成疾,不幸于1950年12月底逝世,享年54岁。傅斯年担任台湾大学校长虽然不到两年,但是却展现了一个既充满个性而又忘我工作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为此,他获得“五百年名世奇才”、“三千学生痛失良师”等赞誉。时至今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傅钟”及其独特的21响,仍然是台大精神的象征;由他制定的“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的校训,铭记在每一个学生心中。

傅斯年去世后,胡适的一段话可以为他盖棺论定。胡适说:“孟真是人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他的记忆力最强,同时理解力和判断力也最强。他能够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功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人,同时也是最能办事又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

他集中人世许多难得的才性于一身。有人说他的感情很浓烈,但认识他较久的人就知道孟真并不是脾气暴躁的人,而是感情最热,往往带有爆炸性,同时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的人。像这样的人,不但在一个国家内不容易多得,就是在世界上也不容易发现有很多的。”

一 反思文化传统

傅斯年的领袖才干,早在北大读书时就已经表现出来。据说当时有一位姓朱的教授是章太炎的弟子,在课堂上讲解《文心雕龙》,让傅斯年挑出许多错误。于是全班同学签名上书校长蔡元培,结果朱教授被辞退。相反,当胡适刚刚登上北大讲坛,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讲述中国哲学史时,有人想通过闹事把他赶走。傅听了胡适的课以后,对大家说:“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于是,他成了胡适的“保护人”。

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傅斯年的才华得到进一步展现。他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文章后,被胡适认为“是最能了解当时新思潮新文化运动的人”。随后,他又在《中国学术思想界之误谬》中,列举了中国学术的七大“误谬”:其一,中国学术,以学为单位者至少,以人为单位者多;其二,中国学人,不认个性的存在,而以当别人的奴隶为天职;其三,中国学人,不管时间的存在,不顾形势之转移;其四,中国学人,不知分工的原理,只想“以其道易天下”;其五,中国学人,好谈致用,其结果是一无所用;其六,中国学者,联想多而思想少,想象多而实验少,比喻多而推理少;其七,中国学术,重形式而不管精神,有排场而不顾实在,只有一种空洞的间架。这些观点,在当时就一针见血,到如今仍然让人感到切中时弊。

不久,他和顾颉刚等人创立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据说这个想法是他们在宿舍聊天时产生的。大家认为,“我们将来的生活,总离不了教育界和出版界”,因此在学生时代“必须有自动的生活,办有组织的事件”,只有这样,所学所想才不至于枉费。于是他们首先想到办杂志是“最有趣味”、于学业最有补益的事。然而当他们把办刊申请送上去的时候,陈独秀因为傅斯年是黄侃的高足,便怀疑他们是想与《新青年》作对。幸亏蔡元培和胡适对他们的想法非常支持,这份杂志才得以问世。该杂志由傅斯年担任主任编辑(主编),胡适担任顾问,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影响,赢得很高声誉。

在主编《新潮》的过程中,傅斯年不仅是删改稿件的高手,而且写了许多惊世骇俗的文章。为此,他的老同学罗家伦回忆说:“当时我的文章,虽然也有人喜欢看,可是我总觉得不如孟真的厚实,这使我常常警惕在心。” 在这些文章中,有许多是反思教育和文化传统的。

比如他在《万恶之原》(一)一文中说:

在中国,破坏个性的最大势力是家庭。中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 就教他如何做父母的好孩子,而不是做一个独立的人。这其实是一种“极力地摧残个性”的做法。为此,傅斯年讲了华盛顿和达尔文的故事。

——华盛顿小时候砍了园子里的几棵树,当他父亲生气地问他时,他承认是自己干的。于是父亲转怒为喜,原谅了他的错误,表扬了他的诚实。傅斯年说,如果是中国的父亲遇上这种事,必然会因为心疼这几棵树,把儿子教训一顿。至于诚实不诚实,在他们眼里并不重要。

——达尔文小时候不肯在学校念书,常常跑到河边去摸蛤蟆。长大后也不肯听老师讲课,而是“整日里在城外弄花、弄草、弄虫儿”。傅斯年说,如果达尔文是一个中国人,“他家庭一定觉得他是个永不堪造就的顽皮孩子”。因为中国式父亲对待孩子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教他服从社会,好来赚钱。(至于)什么叫作‘个性’,他是全不明白”的。这其实是“戕贼人性”的教育。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不可能有华盛顿,也不可能有达尔文。

又如他在《社会—群众》中说,中国社会不是一个细密的有活力的组织,而是一盘散沙,乌合之众。他指出:“十个中国人,所有成就,竟有时不敌一个西洋人。这固然有许多缘故;也因为西洋人所凭托的社会,是健全的,所以个人的能力,有机会发展;中国人所凭托的社会,只是群众,只是有名无实,所以个人的能力,就无从发展。”这些话提醒我们,傅斯年之所以成为难得的天才,与他考取北大之后的时代环境有关。同时也让我们想起前些年中国科技大学办少年班的事。以宁铂为代表的天才少年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显然与傅斯年分析的社会原因有关。

再如他在《中国狗与中国人》中写道:他见到一位北京警犬学校的人,便问对方:“你们训练的狗,单是外国种呢?或者也有中国狗?”对方回答说只有外国种,没有中国狗。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方解释说:中国狗虽然比外国狗聪明,嗅觉也很灵敏,但如果“教它做一件事,它每每在半路上,碰着母狗,或者一群狗打架,或者争食物的时候,(就)把它的使命丢开了”。由于中国狗“太不专心了,……所以教不成材”,这番话让傅斯年颇有感触。他说,为什么中国狗与中国人如此相似呢?这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地带,同一个社会,受到同一个环境支配的缘故。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做事手段卑鄙、没有责任心,简直是达到极点了。这显然与长期的专制制度有关。因为在专制制度下,中国人只需服从、不要负责,就像满街的狗一样,“不负责任地活着,自然没有活着的生趣”。他指出,在这种文化传统的熏陶下,中国人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往往是斗争过分、手段过度。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把读书当作官场的敲门砖,把做官当作敛财的手段。至于社会进步、民族前途、国家利益,都可以置之脑后。所以他认为,五四运动不仅是爱国运动,更是一场“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在这里,傅斯年把中国文化传统中不负责任的劣根性揭露得淋漓尽致。

有人做过统计,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傅斯年公开发表了54篇文章。

人们认为,这是他思想最活跃、感情最激进、兴趣最广泛、写作最旺盛的时期,其内容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 留学不要学位

1919年,傅斯年考取山东官费留学资格准备出国深造时,曾在《〈新潮〉的回顾与前瞻》中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第一,要“切实的求学”;第二,毕业后再到国外留学;第三,不到30岁不在社会上服务。此外,他与美国公使座谈时表示:出国后要以学者的态度悉心研究西方近代学术,并以此作为“考察中国问题的资助”。他希望留学归来后,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中国大多数人得到一种全新的生活,“然后可与世界诸民族同浴于同一文化之流”。这就是说,他出国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国家与民众。

傅斯年在北大时是学文科的,但是进入伦敦大学后,他却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兴趣。他除了主修实验心理学之外,还选修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课程。他在写给胡适的信中表示,当年在北大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应该补上。对于傅斯年的这一转变,老同学罗家伦分析得很透彻。他说:

“这看上去像是一件好奇怪的事”,但实际上他是想从自然科学中得到有效的方法和训练。

1923年,傅斯年转入柏林大学,选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新兴的比较语言学。在德国,他先后遇上陈寅恪、赵元任、徐志摩、俞大维、金岳霖、何思源、毛子水等人,与他们相互砥砺,切磋学问。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说:“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他们说只有孟真和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

有意思的是,尽管如此,无论傅斯年还是陈寅恪,都没有获得任何学位。陈寅恪的侄儿陈封雄说:“寅恪叔被人们尊为‘教授之教授’,而他本人终其生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他在国内的学历是‘吴淞复旦公学毕业’,那时(1909年)复旦公学还不能算正式大学,也不授予学位。”他还说,抗日战争后期,他曾经问自己的叔叔陈寅恪:“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先生回答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陈先生还说,他自己20岁到了德国后,就立志要尽量多学几种语言文字。为此,他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知识找资料方面。对于能不能获得学位,并没有放在心上。这种情况在德国大学里面非常普遍,大家认为,“只要能得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后来,陈封雄把这件事向自己的姑父俞大维提起,俞先生认为陈先生的想法是对的,所以他能成为一个大学问家。

俞先生还说:“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学位,但我的学问不如他。”

1926年冬,傅斯年学成回国,到广州中山大学担任教授,兼任文学院院长和国文系、历史系主任。傅斯年到校后,除了聘请一大批具有新思想和学有所长的教授之外,还特别关心学生,强调学以致用。他对自己的学生说,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有系统的专门知识和能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而大学就是为此而设立的。与此同时,他还批评把上大学当作敲门砖的思想,认为上大学混文凭是没有出息的表现。

为了提高中山大学的学术水平,傅斯年创办了语言历史研究所,并开始招收研究生。1928年夏,中山大学应届毕业生请他为《同学录》作序。

为了勉励自己的学生,他写下这样的话:“读书也只是一种路径,一种手段,一种资助,并不是一种目的,因为书是供我们研究的材料,或者是别人研究的结果,也是我们做研究的工具。

我们为扩张知识,因而扩张能力,然后借读书为法子,并不是为读书而读书。”基于这一考虑,他要求大家千万别有“一旦毕业就谢天谢地”的思想,应该把上大学当作进入社会的准备。

同类推荐
  • 情志蓝天

    情志蓝天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李天院士的成长过程。李天院士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首席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多年来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研究工作。他谦逊谨慎,执著求索。严谨求实,艰苦创新,为航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于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实现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他一心扑在新机设计、试验、计算和研制工作上。在飞机气动力基础研究、风洞试验、国际合作,以及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主动控制特别是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等国家重点课题预研上做出了天创性的突出贡献。
  • 大明名相徐阶传

    大明名相徐阶传

    他历仕嘉靖隆庆两朝,死后毁誉参半;他是张居正的恩师,张居正却对他诸多不满;他对海瑞有大恩,却几被海瑞家毁人亡;他是严嵩的对头,却手下留情严嵩终老;他砍了严世蕃,却引来世人无数诟病;他知人善任,却被高拱逼出内阁;他情深意笃,青丝白发一生相随;他生于斯葬于斯,充满宿命轮回。他就是大明名相徐阶。历史的尘埃湮没不了他的光辉,一生的是非功过任凭他人评说。本书是第一部翔实记录徐阶生平的人物传记,第一部全景展示大明历史的扛鼎之作!
  • 吉祥起名一本通

    吉祥起名一本通

    本书内容包括:起名:人生事儿;人与姓名,一生相伴;姓名命理与人生福运;好名伴一生,福运益终身;起名文化与风俗演变;起名方法微言大义,各有千秋等。
  • 情系毛泽东

    情系毛泽东

    本书精彩再现了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中政治思想及指导政策、长征途中的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最后日子的情况等。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月球黑洞

    月球黑洞

    在未来,战争和能源危机让地球进入了黑暗时代。一种奇迹般的能源卢迈特在月球上被发现,结束了这场危机。艾吉,因为一次大爆炸而拥有一双紫色的眼睛,如今成为月球有限公司的吉祥物。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个囚犯矿工丹尼,却在随后遭遇了一系列诡异的事件。为了找出真相,她潜入禁区,在远月面找到了一个隐藏的人造黑洞,无意中得知自己竟身陷一个巨大的谎言和阴谋当中。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竟是自己最为亲近和信赖之人。真相与谎言,利益和良知,爱情与阴谋,忠诚和背叛……每一个决定都是如此艰难,而艾吉必须作出抉择。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 西征随笔

    西征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一丫鬟:绝色美女是我的小姐

    第一丫鬟:绝色美女是我的小姐

    【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一段穿越时空的爱恨情仇,一个关于爱与离开的故事。是非纠葛,花开花落缘起缘灭十几年,直到故事的结局,也没人能说得清楚。遗落异时空的公主回归变成江湖绝色美女骆清清的丫鬟。并不漂亮的她遇到了放荡不羁武林盟主之子汐云夏之后,会有一段怎样感天动地纠葛十几年的爱情故事?【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2011魅力奈瑞儿,第二届网络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http://m.wkkk.net/m.wkkk.net?mid=245
  • 特别清凉

    特别清凉

    本书从作者雪漠的作品中精选一些具有励志作用的名言警句分类编排,并配以书法和绘画小品,内容包括认识生命、认识自心、了解生命人生的真相,保持心灵的纯洁,不执着于个人得失,超越个人的局限等方面。
  • 冷情少女:我不会爱你

    冷情少女:我不会爱你

    她冷漠,她冷淡,她做事不留情面,进入夏英的第一次,被冷酷帅气的景爷牵走,引起全校女生的惊呼。扬言说要保护她。却让她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她不需要任何的的保护,她冷漠的回绝他,无视他。她与他家族联手合作,她却慢慢地习惯他的存在,但她,不会爱他。
  • 优陂夷堕舍迦经

    优陂夷堕舍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转南北院

    中转南北院

    就是随便写写,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反正很随便的写写。
  • 余生莫余情

    余生莫余情

    爱的死心踏地,因某人的一句“我们分手吧!”原来爱是那么的碎弱,碎弱的,就因为一句“我们分手吧!”让对方的心碎了,她逼自己忘去那段回忆,她生活渐渐接入正轨的时候。他终于明白原来他爱的是她。“浅浅,你还爱我吗?”
  • 名门老公轻轻爱

    名门老公轻轻爱

    “只要你好好念书,毕业后,我娶你。”她就为了心爱的哥哥这一句话远渡重洋四年,每分每秒盼着毕业,回到哥哥身边讨要那份承诺,却迎来哥哥要订婚的消息,而新娘不是她。她爱的哥哥成了别的女人的专属与唯一,得知哥哥结婚的真相后,她的身体像是丢进了冰窖里,瞬间失去了温度。看着他们盛大的婚礼,她转身,喝醉,掉进泳池,抱错男人,像傻瓜一样泪流满面的声声质问。“与其在这里哭泣,不如找个更好的男人或者一份稳定的工作。”男人温柔地擦去她眼角的泪水,鼓励她道。之后她就开始相亲,四处应聘,桃花转运,不仅遇到富家公子的追求,还接到了工作面试的通知,可谓事业爱情两得意,让她措手不及。精彩片断一:一夜醒来,他竟然睡在她的枕边。“你说你喜欢我,要对我负责,要嫁给我,和我结婚,还要在前面加个期限是一万年。”男人面对她的质问如是说。“有吗?”她怎么不记得她有说过这样的话。“听说现在结婚很便宜,只要九块钱,我们结婚去,我请你,怎样?”他向她求婚,“摇头我立即走人,点头我们就去民政局。”“和你结婚我有什么好处?”她挑眉问他。俊魅清朗的男人眼底滑过狡黠的笑,细细道来:“跟着我好处多多,银行卡,公交卡,房产,车子通通告诉你密码,让你不用奋斗在家当米虫,又拥有完全的自由,没事你就上上网偷偷菜,约朋友逛街买衣服,做美容SAP…最重要的是我不会伤害你,而你也正需要一个像我这样的男人不是吗?只要你愿意我可以给你一个盛世婚礼。”听着这些好处,她似乎有些心动。精彩片断二:“老婆,喝水。”“老婆,吃饭了。”“老婆,衣服收好了。”“老婆,洗澡水放好了。”“老婆,今天发工资了,统统上交。”…这个男人真的疯了,他的火热攻势让她害怕,退缩,却又滋生出甜蜜:“你到底想怎样?”“老婆…关灯睡觉了。”“下流!”“那我就下流一次。”他封住了她嫣红的唇,深吻几许。P:1、这是一个外表优雅清冷内心闷骚深情的腹黑高干男和外表美丽脆弱内心强大可爱的职场女的婚后恋爱史,绝对宠爱,绝对缠绵。叶子重新上路之作,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肯定,绝对惊艳!2、请喜欢的朋友收藏+留言+票票+鲜花+钻钻以示支持,我就会很有动力,祝大家看文愉快!3、不喜欢的请移步找你喜欢的文,如果侮辱谩骂或是恶意诋毁、有攻击性的留言一律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