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300000001

第1章 引子(1)

从在洁白的稿纸上落下第一个字起,我的笔就沉重而又迟疑。

这是一个无比悲壮又无比惨烈的故事:

两位身处最基层的女性,因为反对“文化大革命”锒铛入狱。她们遭受的残酷折磨和恶劣境遇,却并没有随历史黑暗的那一幕落下而结束。以中国之大,容纳下了昔日如山的苦难和冤狱,也容纳下了那两年举世几乎摇动天宇的欢呼与憧憬--“粉碎四人帮,人民得解放!”却容纳不下她们,甚至没能让跌扑于松林之下的她们有一具完尸……对此,在江西,除了孩子和二十来岁的少男少女们,凡亲身经历了“文革”的,大抵都有风闻。

1986年秋天,我与大学同窗张胜友写作《历史沉思录--井冈山红卫兵大串连二十周年祭》一稿时,似神呼鬼唤,又似电石火花,这风闻榫头般一下扎进稿里,来得及斟酌的只是地名与人名,地名为江南某省,人名为黎莲,因为这毕竟只是风闻……此后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获悉了这风闻的不确。不确之处并不在于内容,而且内容比起前者来更加细微因而要更加惊心,弄错的是主人公,犹如把一丛带血的铁荆,从另一位主人公头上戴到了她的头上,可她身上披的也从来不是锦缎裘皮。因之,我有了发掘并写出这个故事的打算,一来为了摒弃不确,正本还原,二来也为着让自己每每念及此事便难以平静的心,能有稍许的平静……

虎年岁末,我去北京开建国后的第三个“青创会”。那年,北京寒冷而又多雪,会议开得乱糟糟的,偌大的一座京丰宾馆,往日里与大门口日夜设岗的解放军战士一样严肃,那个星期,却恍如大风雪来时炸了营的羊厩。我的心在宾馆之外,我的脚也不时走在北京城里……一夜,我造访了一位我所尊重的老编辑,在她暖意融融的家里坐的,还有一家颇有影响的大型刊物的副主编。也许是眼下涉及到文学界的众多话题都是那么敏感,也令人茫然,在一阵寒暄过后,大家都陷于沉默。不知为什么,此刻我有了强烈的冲动,讲了这个故事里另一位女主人公的遭际。他们认真地听着,房间里静得几乎能听见一瓣瓣的雪花洒落在窗棂上的微音……

约讲了近两个钟头吧,老编辑的眼里晶晶润润,像在压抑着什么,而副主编则直愣愣地看着我,恍如我是一部历史,一部异常苦涩的历史。尔后,他讲了几句话,几句字字铁靴般踩在我心上的话,以至于今天它们仍在我耳边回响:“胡平,你刚才讲的这一些,已经远非文学所能包容。应该告诉读者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的这一切。可我又没有勇气将这一些推给我们的读者,连转述的勇气都没有,我就不想让我的妻子和女儿知道……”

暖气开得足足的,心却冷得发紧。我告辞了,北国的冬夜,苍凉、寥寂。走在雪冻得发出幽蓝光泽的路面上,犹如走在极地的冻土层。我想,也许不该再提这些了,刨开历史的冻土层,哪里没有屈死的骨架呢?

次年菊香蟹肥时节,我去苏州开一个报告文学笔会。会上发言里,我谈到了自已在井冈山金丝面附近的山峰上寻觅红卫兵墓地的情况。1966年冬天的一场流脑,再加上为探寻红军作战遗址而迷路未归的,一场大串连下来,井冈山上,大约新添了十几座红卫兵的坟墓。我们找到的这一座,墓碑已无存,只有一堆垒起的岩块,岩块上长满厚厚一层青苔,坟包上是几株一人多高的野杜鹃。年深月久,风剥水蚀,岩石有的裂了缝,有的碎成片,坟包上好几个洞眼,隐约可见那棺木已烂成了铜锈色……我还谈起了如血残阳之下,瑟瑟秋风之中,伫立于墓前,我心里所漫起的一股痛彻全身的悲怆感……

就此,一位写了不少颇有新意文章的年轻的评论家评论道:

“刚才胡平讲了报告文学应该有的‘历史意味’,和他站在井冈山上当年死去的红卫兵墓前的那种感受。可能当时是深深地感动过他,但我认为这种判断已经过时了。今天再来谈这些感受,心态就如当年的抗日英雄作报告,在报告里对抗战岁月不自觉地留恋和怀念。我以为,这种心态可以概括为‘红卫兵情结’。他始终认为红卫兵的事迹十分悲壮,还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感觉。你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与五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大致受的是苏联文化的影响;不管是系统还是不系统。所以,在你们的思想里就有如俄国十二月党人的心态。拿责任感来说,如写小说,为艺术而艺术,追求小说形式的完美,这算不算责任感,是不是非要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等才算责任感?另一方面,你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正如金观涛写过的一句话:‘我们是残留的却是不死的理想主义者’。这是说你们的责任感无论如何起不了什么作用了,但这一批知识分子,却是中国最后一批理想主义者……”

如果说,并没有为中国这艘古船艰难地驶进一条新航道做些什么的我,都能被划归于“理想主义者”之列,那么我打算写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则更是“理想主义者”了。我与他们是同一代人,似水流年之中,不觉我们的价值判断已经蒙上了条条皱纹,并不为新的一代人所认同了。

我思忖良久。

眼下,中国人的心态曾被刘再复先生归纳为一种“世纪末心态”。应该是历史的进步,对于那些僵死的、曾大字报铺天盖地一样糊住国家的教条,中国人终于不买账了,终于懂得人必须有人的生活,必须有个人利益,又像是该生的未下地,该死的却回光返照:熙熙人海,皆冲利来,芸芸众生,皆奔禄往。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不拿白不拿,不玩白不玩……1988年时,流行于民间的顺口溜自然有几分夸大,可毕竟也有几分真实--

中央首长忙改革,

省上领导忙组阁。

地区领导忙出国,

县里领导忙吃喝。

跟着宣传部,

越跟越糊涂。

跟着组织部,

年年有进步。

跟着统战部,

有吃又有住。

十亿人民九亿倒,

国际友人来指导,

海外侨胞帮着倒,

还有一亿学着倒。

十亿人民九亿商,

一起糊弄党中央。

十亿人民九亿赌,

还有一亿在跳舞……

在一个仿佛是灯红酒绿,轻歌漫舞的年代里,再要讲“中国最后一批理想主义者”的故事,也许真犹如要从今天的少男少女手里夺过琼瑶、亦舒、金庸等人的作品,而代之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不是过于天真,就是显得迂腐,抑或是表现一下自己“起不了什么作用”的“责任感”?

再说,“红卫兵情结”一词挺吓人的。它远没有抗战干部的“情结”那般自豪,那份光荣。沧海桑田,“红卫兵”这三个字,一度是举国仰慕欢呼的对象,是远征归来的凯撒、拿破仑;曾几何时,它又成了魔鬼、动乱、打砸抢的代名词。好些年来,当年戴过红袖章、在天安门广场上喊哑了嗓子、拍肿了巴掌、泪糊了眼帘的人们,像躲避麻风病、艾滋病一样地躲避它,而当年梦寐以求想戴上红袖章、终究未能戴上的我,今天何必沾上它呢,何况还加上“情结”两字,这能够给人以多少复杂、阴晦的联想……

于是,我又一次剿杀了发掘、写出这个故事的念头。

然而,这念头,却如春日里沿一棵伟岸的大树迤逦而上的青藤,你掐一寸,它长一尺,你掐一尺,它长一丈。被剿杀的不是它,相反,它似长了一排细碎、密集的利齿,趁着外界的什么响动,或是无需外界什么,干脆长驱直入,将我的心撕咬得一回回剧痛……《历史沉思录--井冈山红卫兵大串连二十周年祭》在《中国作家》1987年第一期发表后,《文汇报》驻京记者,也是复旦同窗的陈可雄告诉我,他的一位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朋友,读完拙作,竟彻夜抱头痛哭!

他简单地讲了个中缘由,我仍不甚清楚,直到《收获》1988年第四期上发出署名“唯明”,并写于1987年初春的一篇散文《寻觅回来的哀痛》,我才知晓--

……其中的一段文字,竟解答了一个我十余年来一直思之念之、难以解怀的悬案。

曾经深深地印入心田,为之惦念,为之动情的一位女子的命运,在这里意外地得知了。这么些年,只要我想起这件悬案,想起这位女子,我的内心便难以平静。是同情,是忧郁,多的是良好的想象,在那腥风血雨的昨天过去之后,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这一悬案,不应有那公正的、已经在我们今日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的结局--平反吗?这一位受冤屈的女性,不应该在明媚的春日里重开美丽的笑靥,洗却心灵沉重混浊的泪么?这么些年来,我时时刻刻这般想象着,也曾经向许多人打探着,然而,都不见回音。久而久之,我也就释然了。是啊,在恶梦已经消散的时候,为什么我还要时时怀疑它的存在呢?那一位女子的恶梦般的昔日,早该结束了,有如浩渺大海中的一滴水,繁花茂林中的一片绿叶,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过着今天普普通通的生活,人们怎么还会记得呢?历史毕竟大步前进了呵……

可是,这篇报告文学的下面这段文字,却令我震惊了,我无意中寻觅到了她的生命的终结,我无意中寻觅回来了无边的哀痛……不知何故,作者隐去了当年这位女中学生的真名实姓。然而,我却要写出她的真名实姓。为了她,为了我的深沉的哀痛,为了我这么些年的思念和想象。她叫李九莲,江西省赣州人,六六届高中生。

同类推荐
  •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 一个人,也可以好好吃饭

    一个人,也可以好好吃饭

    “暖情小天后”夏不绿全新力作,用直抵内心的文字,真实而感人的情感,讲述了一段段独立行走的美味故事,也记录了一个个品味快乐的幸福时光。平凡美味的食物,有超乎想象的治愈力量,能填饱你的肚子,更能治愈你的孤独。24位平凡的普通人,用美食的力量,陪伴一路独自行走的你。
  •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沈阳的战役中,前苏联红军不但把东北交给了国民党军队,而且还向中共发出了最后通牒。抢地盘蒋介石空降十几万大军,摆脱逆境毛泽东转攻东北中小城市。三年磨砺解放军终于强大起来,林彪最终打败了杜聿明……
  • 谁的奋斗不带伤

    谁的奋斗不带伤

    本书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纪实佳作。在如今的浩瀚书海中,能够让人读来欷歔动容、潸然泪下的书并不多,而这本《谁的奋斗不带伤》却是个例外。作者赵美萍用她细腻感性的笔触,将自己从一个小学毕业的山村采石女、到知名杂志编辑、再到大洋彼岸的人生奋斗历程娓娓道来。在当今许多人绞尽脑汁地粉饰自己高贵的出身与辉煌的学历时,她却平静而从容地展现着自己卑微低下的出身与不堪回首的苦难。
  •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其实,人这一生就如同做一篇文章一样。一篇好的文章,每个章节里都应该有好的、鲜活的细节,让这些鲜活的细节打动人。我们一生每个年龄段里,也应该有让我们终生记忆的细节。善良的待入,宽容的看待生活,对事业、对亲人、对朋友多份责任和爱心,人生就丰富了。日日年年,积攒到人生的后半段,再回望自己的一生时,便会发现自己这一生一世写了一篇满意的文章。
热门推荐
  •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技术的发展时常出于偶然,而天才的创意往往来自于对于现实生活的洞见。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那些真正改变经营形态、商业模式甚至全世界的时刻,是在人们将那些看似并不十分神奇的“新”技术放入到现实场景中的瞬间。技术与现实、用户之间,正在以更加充满想象力的方式结合与关联,下一个“iPhone”般的革命性创新或许正孕育于其中。这场变革带来的冲击波将会对当下的商业形态产生强烈的震动,但幸运的是我们身在其中。
  • 金竹密语

    金竹密语

    他将她捧在手心,只因一句“上辈子我欠你的,这辈子我来还。”他对她百般的温存,在她动心的一刹那却说:“我的人,我的心都是你的,但是,请别对我动心。”他冷漠,对世事毫不关心,其实却在心底默念:“真正不想失去的东西,就该远远避开。”他心思单纯,面对她时却感叹,“爱,究竟是什么呢……”……她穿越回前世,却不得不在暗潮汹涌中生存。只向往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却终逃不开与他百般纠葛的命运……************新书《清夜谣》已上传,喜欢的朋友可以移步去看看~
  • 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

    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

    徐丽梅等编著的《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投融资体制和经济环境的限制以及现有融资模式的局限性。原有的地方投融资平台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有存在的必要,但也同时存在着缺陷和风险。《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在考虑目前法律框架的前提下,探讨了创新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做法,包括改革依据、基本特性、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等内容;其次,对于债务融资模式,分析和探讨了“准市政债券一市政债券”的发展路径,并对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市政债券融资的方向提出建议。
  • 帝尊驾到:世子,很倾城!

    帝尊驾到:世子,很倾城!

    她是凤倾凰,神魔之子。破命运之轮,浴火重生。
  • 我的笨儿子,感谢您伴我成长

    我的笨儿子,感谢您伴我成长

    记录一名智障小孩与父亲共同成长的过程。因为爱您,一切都变得容易。
  • 错位的相亲

    错位的相亲

    当一个单纯的女孩代替她好友去相亲却把对象搞错了,且真正的相亲对象——尹浩轩却因为种种原因跟女孩有了很深的交集,但她阴差眼错的相亲对象——皇甫辰却对她一往情深,当面对两个优质男,她该如何抉择呢?这一段错位的相亲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当尹浩轩五年前失踪的女朋友突然归来后,他们又会有怎样的纠葛呢?
  • 金牌皇后

    金牌皇后

    内容简介她叫欧阳羽彤,欧阳家的十三小姐,嫡母所生,却排行十三。自打出生,家里就祸事不断,长兄身亡,父亲瘫痪,姨娘病死。自打出生,她就背上“扫把星”的骂名。人家出嫁,凤冠霞帔,八抬大轿,她,一道圣旨,许给恶名昭著的平阳王为侧妃,一身“孝服”,一顶寒碜小轿从后门入,嫁入夫家。还未洞房,就被夫君默许,被正室乱棍打死。她叫尹政君,美国哈弗大学毕业,计算机和金融学双博士学位。回国后她顺利接掌家族企业尹氏娱乐有限公司的博彩业务,旗下酒店、地产、航运公司多不胜数。她是商场上的风云人物,她也是众人眼里的豪门闺秀,她更是“皇家赌场”里令人闻风丧胆的赌场女皇。这样一个女子竟也遭遇了离奇的穿越事件。看商界玫瑰、赌场女神尹政君穿越到十八岁的懦弱少女身上,又是如何的一段辉煌故事。从此十三小姐华丽丽地蜕变了。恶名昭著的平阳王,切,什么东西,本小姐要休就休,一纸休书,遍贴京城,你,独孤城,是本小姐的弃夫!你喜欢女人是吧,全城所有青/楼本小姐买下,叫你无处寻/欢。你喜欢银子是吧,全城所有银号本小姐收购,叫你钱无所归。你家大业大是吧,全城独孤商号本小姐吞并,叫你家破财破。心肠歹毒的二夫人,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我整死你。给我下毒是吧,我叫你毁容。想欺负俺娘是吧,我叫你给俺娘提鞋、倒马桶。===传闻:京城有女,姓氏欧阳,背离家门,自立门户,不到半月,家财万贯,京城十三街,街街有商号,京城九九路,路路有当铺。年年十二月,月月三五七,门口排长龙,皆是提亲郎。某女定下规矩,曰:金牌十二道,金山十二座,珠宝八百箱,绸缎三千匹。缺一不可,少一不见。非富不嫁,非贵不嫁。=========================东方璃,东楚帝君,从来说一不二,野心勃勃,一心想开疆扩土。“这女子才能非一般男儿所及,得之则得天下。要么杀之,要么娶之。传朕旨意召她入宫,赐予皇后位。”南宫云轩,堪称天下第一美男子,身世扑朔迷离,本是南岳皇子,为南岳、东楚两国联盟,入住东楚,封为辽王,生性冷血,残酷不仁。“你若一天不嫁我,我便屠城一天,你若两天不嫁我,我便屠城一月,你若三天不嫁我,我杀光天下所有男女老少。”本文女强,女主亦正亦邪,在宫里斗智斗勇,在宫外叱咤商界,艳福多多,YY多多,结局一对一。==========================
  •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出自艺术大师李叔同之手,他是著名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戏剧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造诣于一身,堪称全才。他的文字是美的代表。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人生领悟,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我们洗去浮世铅华,释放生命本真。《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
  • 残枪

    残枪

    这是著名红色军旅作家石钟山,继《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又一长篇小说力作。抗战时期,好友杨槐和伏生分别在八路军和国民党部队当狙击手。香草与杨槐真心相爱,但为给母亲治病,最终违心嫁给了当国军致富的伏生。杨父失望之余,为杨槐娶了邻村的女孩小凤。末过门,小风和香草就被鬼子抓进了炮楼。最后,香草得救了,小凤却不堪凌辱自杀身亡。内战爆发后,国民党节节败退,杨槐说服伏生参加了解放军。在东北剿匪时,为救杨槐伏生光荣牺牲,杨槐于是承担起照顾香草母子的重任……小说通过三个男女的感人故事和情感纠葛对友情、爱情、战争、人性作出了全新的诠释,堪称军事文学的一大突破。国共两个狙击手的战场较量,三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悲欢。
  • 邪王帝妃:极品逆天驯兽师

    邪王帝妃:极品逆天驯兽师

    【已完结】花痴纨绔是表面,精明腹黑是本质,坑蒙拐骗是本能!某狂女曰:“天下灵兽尽在我手,谁与争锋?干死算逑!”神器=断刀一把?死蛋一枚?烂书一本?兽宠=吃货懒猪?嗜财色蛇?傲娇丑怪?抢她兽宠?靠之,灭掉!夺她神器,嗯哼,干掉!毁她灵药,嗯哼,砍掉!娶她当妾,嗯哼,阉掉!噬魂鞭一挥,灵兽排排站;逆天鼎一出,谁与争锋?肆意张狂,我本轻狂!某帝君曰:“冷酷寡言是包装,闷骚邪恶有内涵,横批:来睡我吧!”“……滚粗!”新文:【控鬼小天师:妖孽鬼王掉下坑】希望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