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300000014

第14章

木凯的酒意被他的话顿时惊得无影无综,但他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我的亲生母亲是谁?亲生父亲又是谁?

林亚东含含糊糊地说,母亲我不太清楚,父亲……我听我妈说,就是和你妈她们一起赶牦牛进藏的女兵队的医生,好像姓辛。

辛医生?木凯听母亲说起过这个人,难道……一种不好的感觉在他心里出现,他猛地站起来,揪住林亚东的衣服说:操你妈,别跟我开这种玩笑!你以为你喝醉了酒就可以乱说吗?

林亚东想挣脱掉,但木凯熊掐虎钳的,十个他也无法挣开,他的眼圈一下红了,任木凯拎着他,说:我为什么要跟你开这种玩笑?你以为这好玩儿吗?我难过……我听我母亲说,当时她在医院当护士,你的母亲和你的亲生母亲,两个人差不多是前后生产……可是当时条件太差了,许多母亲生下的孩子都没能养活。当时你母亲那个孩子一生下很快就死了,而你亲生母亲生下你后大出血,也死了。但是你活了下来,你母亲就把你抱回了家……

这回木凯相信了,由于完全相信而异常难受。好像突然从一场温馨的梦中醒来,发现身边一个人也没有了,自己掉在冰窟里。

林亚东终于醉倒了,倒头就睡。

木凯一个人坐到了天亮。

天亮时分,他将最后半瓶酒倒进杯里,一口气灌了下去,然后戴正帽子,系好风纪扣,拉开房门,摇摇晃晃地走出了招待所。

尽管木凯相信了林亚东的话,相信了自己的真实身世,但他却无法改变过去的感觉。那就是在他过去的感觉里,母亲非常爱他。

虽然母亲是个不善于表露感情的女人,她不会像别的中国母亲那样,把她们的孩子搂在怀里亲个没完,也不会像外国母亲那样直截了当地说,孩子我爱你。但母亲依然让他从小就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爱。那爱是从母亲的目光里流淌出来的。母亲的目光永远都流淌着爱意,那爱意带着一种深深的忧愁,而不是像别的母亲那样,充满着柔情蜜意。

这就是母亲的与众不同之处。

木凯忽然想,别的不说,有一点可以明确证明,母亲非常爱他。母亲本来一直在西藏工作,她不愿离开西藏,不愿离开部队,也不愿离开父亲。即使是大哥和大姐都去内地上学了,她仍在西藏工作。但是到了木凯上学的年龄,母亲却终于下决心离开西藏了。她带着7岁的木凯,5岁的木棉和3岁的木鑫来到了成都。虽然她仍把木凯送到了八一校住读,但每到周末,木凯就可以回家,和母亲弟妹在一起。

母亲是为他离开西藏的。

母亲为了他绝然离开了她热爱的生活。

还有父亲。用大姐木兰的话说,她惟一一次目睹父亲落泪,就是为了他。

木凯当兵的时候并不在西藏,而是在云南。一入伍就赶上了那场边境战。用父亲的话说,是运气,一个军人的运气。更运气的是,他们连一上来就参加了一场攻坚战。

但他的连长在战役开始之前接到营教导员一个莫名其妙的命令:你要给我保证一班那个新兵欧木凯的安全。连长虽然莫名其妙,还是隐约明白一些,这小子的爹肯定是个有来头的家伙。他虽有想法,也不能不执行命令,就临时把欧木凯弄来当他的通讯员,皱着眉头嘱咐他战斗打响后不要离开自己身边。

等战斗真的一打响,连长就把这事儿忘得干干净净了。他们连的战线拉得太长,仗一开始打得不顺,伤亡很大,他不能不全身心地投入到战斗中。什么欧木凯不欧木凯的,恨不能所有的兵都勇敢地冲锋陷阵,而且,他们别他妈的死掉,最好连花也别挂。而木凯也早已忘了连长的交待,炮击过后,重机枪一响,他就自己给自己下了命令,端起冲锋枪就冲出了阵地。这下好,刚刚发出两梭子子弹,他就中弹了。一发子弹滚烫地钻进了他的胳膊。

他被子弹强大的冲击力撞倒在地,枪脱了手,滑落到一边。他低头看了看胳膊,血从那里急速地涌出来,很快渗透了半个身子。他气坏了!他妈的他被别人击中了!

他嗷嗷叫着,爬起来,拾起枪,受伤的胳膊吊在一边,歪着身子单手搂火,一梭子子弹打出去,撂到了两个企图冲出坑道的敌兵。他的叫声一下把连长给惊醒了,连长突然想起了教导员的交待,急了,大喊,快把这小子给我拉下去!看住!

他被看住了,直到战斗结束也没再摸着枪。

那一仗应该说打得很漂亮。他们完成了任务,受到了表扬。但因为欧木凯受伤,连长还是被教导员训了几句。最后教导员说,算你小子运气,没让他送命,只是伤了胳膊。连长嘟囔说,那是他自己运气。伤了胳膊还那么大喊大叫的闹,要不是火力猛,子弹出膛快,早让对方两个家伙给报销了!

木凯的确运气,子弹伤在左胳膊上,贯通伤,但没动着筋骨。他马上被送到战地医院去了。木凯觉得很不过瘾,最主要是他觉得委屈,刚接火就受了伤。他还没来得及多撂到几个呢。他躺在医院里闹情绪,要求返回连队。当然没人理他。这时候连里面转来了他的家信,他才想起自己已经两个多月没给家里写信了。信不是一封,而是一摞,父母亲的,大哥的,二姐的,三姐的,还有弟弟妹妹的。每个人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听说他上了前线,要他多保重,要他时常给家里写信。

木凯就搬了根小凳坐在病床前,想给家人写信。可提起笔就觉得丧气。又没立功,跟父母亲说什么呢?负伤的事情是绝对不能说的。于是他写了几句就撕了,撕了就忘了。这样又过了半个月,连长亲自来到医院,见面就说,欧木凯,你要是再不给家里写信我就处分你!

原来母亲收不到他的信,就给连队党支部写了一封信,问其儿子的下落。

木凯听了,情绪低落地说,写就写呗。但连长一走他就把这话给扔到脑后去了。谁知那时候他怎么会那么不懂事。一直到他伤好了回到连队,连里给他记了一个三等功,他这才想起给家里写信。

而此时,母亲由于长久得不到他的消息,已经快要急疯了。母亲为此更加抱怨父亲,她说你当时明知道他们那支部队是要上前线的,非要把他往那儿分。如果他这次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你让我怎么活?

父亲嘴上说,能有什么事儿?木凯这小子从小就机灵,不会有事的。但他心里还是急了。他通过军区作战部一路查了下来,查到了营里。教导员吓了一跳,连忙找到连长,说他不是轻伤吗?连长说是啊,他好好的,没事儿。教导员问,好好的为什么不给家里写信?连长只好说他的伤正好在右胳膊上。连长把他的左胳膊换成了右胳膊,是想替他找点不写信的理由。其实连长也不明白这小子为什么不给家里写信。这倒让他有几分喜欢。但教导员还是生气,说那你们就不知道主动给他的家长说一声吗?连长的倔脾气上来了,说,我不知道他家长是谁!我就是知道了,我一百来个兵,该给谁说,不该给谁说?要说你自己去说。教导员只好自己去回话,说,人在,好好的,没事儿。

好在三个月后,木凯的信终于分别寄到了父亲母亲手中。

当时父亲还在西藏。据二姐木兰说,她正好去看父亲,父亲坐在沙发上,叫她读信。她就把那封短得只有半页的信读了。父亲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示意她把信拿给他。他就捏着那封信,坐在那儿,眼睛盯着窗外,直到一滴老泪滚落出来。

以后,木凯作为优秀士兵被送到军校去培养。他在军校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毕业时学校想把他留下来。他却提出了进藏申请。当时他一点儿没想到要和父亲母亲商量。他觉得父亲在那儿,大哥在那儿,大姐也在那儿,他进去是理所当然的,父亲母亲一定会赞成的。没想到当他打电话告诉母亲时,母亲竟生气了。她说你这孩子怎么自作主张?谁让你进藏的?你还嫌我操心不够?你给我把申请撤回来!

木凯很意外,他有些不理解母亲,她从来都是支持家里的孩子进藏的,为什么对他会是这样的态度?他不明白,便以沉默抗拒。

后来还是父亲站出来支持了他。

父亲说,让他来吧。像他这样的军人,西藏永远都需要。

父亲还说,我们得说话算话,我们必须实现我们的诺言。

这后一句话,木凯没有听见。

第二天早上林亚东酒醒了,恍惚回忆起昨晚好像聊到过木凯的身世,连忙找到木凯,说,木凯,我昨天晚上说什么了?

木凯平静地说,没说什么。

林亚东看着他的红红的眼睛,看着那一烟缸的烟头,说,不对,我肯定是说什么了。

木凯说,如果说你说了什么,那都是应该说的。我应该知道的。

林亚东说,好像我跟你谈起过你的身世。是不是在此之前你并不知道?

木凯不说话。其实早上离开招待所后他开始怀疑林亚东的话是否准确,是否是讹传。但很快他就排除了这种可能。他是十八军的子弟,他知道这样的事在十八军中并不鲜见。

林亚东非常懊悔,打着自己的脑袋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真该死!我一直以为你知道,这么多年了,我想你爸爸妈妈会说出来的。早知如此,我真不该……

木凯说,你放心,我又不是孩子,不会怎么样的。

沉默了一会儿,林亚东揽住他的肩说,其实像咱们这种家庭的孩子,是不是亲生的无所谓,真的。你看我们家这几个亲生的孩子,还没有你和你父母感情好呢。

木凯淡淡地说,这是两回事。

同类推荐
  • 蟹之谣

    蟹之谣

    小说通过老实巴交的农民于旺田养螃蟹的遭遇,揭示了底层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生存的艰辛和苦难,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农民调查”。小说贴近生活,真实地表 现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重压之下生活的沧桑、奋争与无奈。小说情节曲折、深沉厚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水平作品。
  • 两次别离

    两次别离

    在这个世界上,灾难时刻都有可能发生。《两次别离》写的是人与灾难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灾难不会结束,它发生后就会与活着的人一起生存下去,用繁复的触须拖住灾难的经历者,寄生在他们身上,寄生于经历者的话语逻辑与心理逻辑之上。反映灾难的文学作品可说多如牛毛,但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似乎并不多,问题出在哪里?这使我不由得想起著名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所说,“我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终于明白,最基本的一点是,我们得有大诗人这种悲悯的态度与情怀。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在黑洞里喝酒

    在黑洞里喝酒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流水哗啦啦

    流水哗啦啦

    林海旭拖地的时候在自家的床底下发现了一棵绿色小植物,他爬进去用电筒辨认了半天,那是一棵桃树秧子。林海旭愣住了,愣了会儿,爬出来舀了小半杯水又爬进去,他给那棵小桃树秧子细心地浇了水。袅袅回来的时候,林海旭正站在阳台上望着天空。天不空为何天空?林海旭这样问过袅袅,袅袅横了他一眼,神经病!喂,怎么还没弄饭?又在那儿呆看什么?袅袅先将坤包扔到沙发上,然后将自己扔到沙发上。累死了!这死人客户,从没见过这么精明的。袅袅,你相信奇迹吗?林海旭转过身来,神情严肃。你又怎么啦?
热门推荐
  • 帝王传说

    帝王传说

    一张太乙星图,一部天鉴秘录,指引了通天之径,纷纷扰扰的世界当中,且看一个失忆少年如何称雄乱世,万众伏诛,美人怀抱……
  • 想是不凋零的花

    想是不凋零的花

    在想象的空间里我们永远可以无忧无虑的翱翔,那些曾经的誓言,经历过的生活,游走的地方那个其实都饱含了我们怀念的青春,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的明天,以及未来的希望,在有你们的时候就这样的呈现了出来,可是当你们,从我人生的旅程上下车之后,我更加明白,无论为了谁,我也要坚强的活下去,那些苦难,如同海边的贝壳,我经历过了,就用思维的手掌把它们拾起,放进了记忆的盒子,来追寻我们的曾经......在欢乐的童年,小阳,你就是我曾经坚持甚至是生活下来的勇气,即使你不在我身边,可是我相信,只要我想你,你就还在我想的地方,你一定会感受到而且会默默的为我祝福吧!在懵懂的校园,我们都长大了,安怿,你放心,安珂现在很好,我们都盼望着你早点出来,快点儿回到我们的身边......在复杂的社会,妈妈,从来没有这样称呼过你,原来我小,有很多事情不明白,现在我长大了知道了你的苦衷和不容易,妈妈,对不起。我真的要离开这个城市,和那个深爱着我的男人去到他的国家,维尔,我们一定会幸福吧!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拥有怎么样的故事,或许我们谁也不知道,可是我愿意保留这份最美好的回忆。
  • 彼梦千寻

    彼梦千寻

    电子竞技职业联赛少年少女人生与梦想的故事。完全架空的世界观,不要纠结版本,混合型的版本,也不要去匹配战队。第一次写,水平有限,可以走进来瞧瞧。更新随缘,但是写就不会弃坑,有人看最好,没人看也会写完,因为想写,就这样。本作品纯属虚构,不涉及到任何人官方团体,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侵权自删。
  • 女人爱情全攻略:拥有爱情的女人拥有一生的幸福

    女人爱情全攻略:拥有爱情的女人拥有一生的幸福

    女人离不开爱情,从懵懂少女的青涩初恋,到头发花白携手人生路,只要拥有爱情,女人的生命就始终充满活力。然而在这个情感异常迷惘的年代,在这个诱惑丛生的社会,面对捉摸不透的爱情,女人应该如何去把握?如何才能让爱情之花常开不败呢?《女人爱情全攻略》正是以提升女性自我为出发点,从女性的言谈举止到内涵修养,从生活细节到精神世界等各个方面,为女性提供了赢得爱情、保卫爱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渴望美好爱情的女人真正找到终身伴侣,演绎出携手一生的不离不弃。
  • 北洋总管段祺瑞

    北洋总管段祺瑞

    段祺瑞品质高尚,爱国有心,同时又倾心权术,迷信武力。一生毁誉参半。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摊上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别人都在忙着坑爹,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帮爹成为三国最大军阀!
  • 我的哥哥是埼玉

    我的哥哥是埼玉

    一位叫做叶垚的青年被不负责任的主神强行传送到一拳超人世界。当他十分慌张的时刻,他居然发现埼玉竟然成为了他的哥哥。对此,他表示:怪人们,不好意思了,有哥哥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PS:书友群543768562。(求书友加入!)
  • 凤启天皇

    凤启天皇

    白汐云,21世纪杀手女王墨槿云,凤辰国摄政王一次阴差阳错的相遇前世的记忆苏醒报复的开始……
  •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本书是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代表作之一,都是经典的对人生进行思考的作品,在西方被誉为剑桥大学留给人间的精神瑰宝。本森教授本来就是个冷人生观的作家和学者,治学严谨,学术建树颇多,这本书是继其作品《仰望星空》和《丰富人生》后的又一部全新思考人生和内心自省类的深刻反思作品。
  • 凤仪天下倒追凰权

    凤仪天下倒追凰权

    (这是一部很正经的小说)她与他,没有戏剧性的安排,只是在意,只是动心,奏旨一声,她便成为他的后,“皇上,您是不是有些随意啊?”“我开心不就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