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800000008

第8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

一纸调令,丁晓兵从基层到了机关,摇身一变,从指导员变成了宣传干事。

“丁干事,你从基层来,应当尽快熟悉机关工作。我们宣传股主要工作有三大块,一是教育,二是文化,三是宣传,你负责新闻报道工作,有什么困难吗?”股长征求他的意见。

丁干事?这是在叫我吗?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称呼,丁晓兵觉得很别扭,他要像适应这称呼一样适应全新的工作。“困难肯定是有,但我能克服。”丁晓兵表态说。“搞新闻报道对你来说是一个新战场,要打铽这一仗,靠的不是枪杆子,而是笔杆子。你是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英雄,在这个不流血的战场上也希望你能成为英雄。”股长鼓励说。

从指导员到新闻干事,这个新的工作岗位对丁晓兵来说的确是一次新的考验。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是新闻五要素,上任之初,他茫然不知。

他买来新闻学、采访学、新闻史、现代传媒、新闻标题制作等业务书籍,边学习边实践,一篇篇新闻稿发出去了,等啊盼啊,到头来,泥牛人海无消息。自己真的就不是这块料?他犹豫过,彷徨过,可他始终没有放弃。

搞新闻报道工作,丁晓兵也有自己的优势。这些年,他‘义有硝烟的絰场一直是新闻焦点人物,采访过他的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的记者很多成了他的好朋友。媒体的朋友多,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他的确是这么想过。无锡日报,新华口报,人民前线报,他不停地前去送稿,前去拜师,每次去都会受到记者朋友的热情款待。热情归热情,可对稿件他们却是铁面无私。

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篇“处女作”。采访、构思、写作,他挑灯夜战,写了一篇千字文,诚惶诚恐地寄到报社。

几天后,一位朋友从报社打来电话,“丁晓兵,你的大作明天见报,请留意报纸。”

辛勤播种后的第一个收获给丁晓兵带来一个莫大的欣喜。丁晓兵按捺不住满心的喜悦,回家告诉妻子说:“陶婉珠,为我祝贺吧,我的大作明天就要见报了。”“是真的?”“当然是真的。”“不会是豆腐块吧?”

“什么豆腐块,是豆腐王。一篇一千多字的大文章。”第二天,报纸来了,夫妻俩瞪大眼睛满篇寻找,从一版到四版,越看越纳闷,那“豆腐王”哪儿去了?丁晓兵失意地扔下报纸,在默默地自嘲。

“丁晓兵,快来看,找到了。”妻子惊喜地叫着,她有了重大发现。

丁晓兵凑到跟前,才发现自己的“大作”竟然变成了一篇只有61个字的短讯。太可怜了吧,可他依然感到无比欣慰,从无到有,这就是人生的一大跨越。

过去是接受别人的采访,连篇累牍宣传的是自己的“英雄事迹”,现在来了一个大换位,自己是采访者,宣传的是别人的先进事迹。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怎样发现典型?怎样总结经验?丁晓兵在重新审视自己,一切从头开始。

搞新闻报道,看起来很风光,其实是一个苦差事。工作有成绩,有目共睹,有名有利,上上下下是一片赞扬声。反之,就会被戴一顶“不称职”的帽子而被淘汰。检验成绩的唯一标准是稿件见报的数量和质量。

搞新闻报道和带兵打仗不一样,带兵打仗靠的是整体素质,搞新闻是单枪匹马,靠的是个人素质和能力。带兵打仗用的武器是枪,打新闻仗用的武器是笔。这是两种不问的武器,用拿枪的手拿笔,一点也不轻松。

在新闻战线上,丁晓兵是个新兵。在战场上,一个瞬间的伟大壮举可以使一个新兵成为英雄,可在新闻战线上,“新兵”和“英雄”之间却有着很长的距离。这里是一个特殊的战场,这个战场挑战的是自我。

“丁晓兵,在战场上你是英雄,在新闻战线上你还能成为英雄吗?”丁晓兵无数次地问自己。

作为新兵,丁晓兵从打基础幵始,学新闻理论,学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边学习,边采访,边实践。

勤能补拙。丁晓兵给自己写了这样一句箴言,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用以自勉。

腿没少跑,脑没少用,稿没少写,可成功率依然很低。他找一来《人民前线》报的合订本,一篇一篇认真看,慢慢地看出了门一没有销烟的战场道,知道什么是导语,什么是结构,什么是背景材料,什么是新闻要素,仆么是新闻体裁。

慢慢地找到了感觉,他开始模仿着写。春节到了,写拥政爱民的稿件,八一节到了,写发扬光荣传统的稿件,教师节到了,写尊师爱教的文章。一年算卜来,大大小小的节日几十个,如果能赶上“时令”,一定大有所获。他当时这样想。

结果并非如此,尽管丁晓兵有了新闻“敏感”,尽管他也为此做了很大努力,可他的稿件还是很少见报。

看似容易成则难!丁晓兵深深地愤得了这句诂的内涵。自己失败的原因在哪里?是能力不够还是工夫不到?他在寻找原因。

《新闻与成才》上的一篇文章给他启示:新闻靠的是“新”新事物,新内容,新经验,新角度。如果是一味地模仿,永远也走不出新路子。丁晓兵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求“新”上下工夫。

曲径通幽,经过艰难地跋涉,丁晓兵一路走来,登上了理想的高地。两年里,他先后在《解放军报》、《无锡日报》、《人民前线报》等军地报刊发表各类文章上百篇,被军区评为“先进新闻工作者”。

真的没有想到,丁晓兵竟然还是一个“文状元”。这是扎扎实实的工作成绩,白纸黑字,令人刮目相看。

“丁晓兵,论贡献,你是响当当的英雄;论工作,你做出了有口皆碑的成绩;论职务,和你同期入伍的都走在了你的前孓,你为何不去活动活动呢?”常常有人这样为他“打抱不平”。对此,丁晓兵~笑置之。

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丁晓兵深有感触地说:“对于我身体的缺陷,我从不怨天尤人,相反,我感谢上帝。因为,正是由于这种缺陷,我才认识了我自己,才开创了我的事业,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在黑暗面前,信念是光在饥饿面前,信念是粮在严寒面前,信念是火在敌人面前,信念是枪倍念之光领跑者的姿势有人说,乱世出英雄。有人说,战争出英雄。有人说,磨难出英雄。

远离了“群雄逐鹿、天下纷争”的年代,远离了“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还有英雄吗?英雄在哪里?有人断言,在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那种铁血英雄已经不口能出现了。另有人断言,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英雄精神已经贬值,**、焦裕禄巳不再是人们崇拜的英雄偶像。就在人们感叹播扬生命斗志的英雄已经远去,人们的精神王国里“英雄无多”的时候,丁晓兵向我们走来了,他独臂擎起信念的旗帜,他的英雄行为向人们昭示:时代需要英雄!

从炮火硝烟的战场上走来,丁晓兵成了当之无愧的英雄。在和平时期,如何保持英雄本色?丁晓兵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严肃的人生话题。

英雄是什么?是一次惊人的壮举?是凝聚成军功章的荣誉?是一劳永逸的功劳簿?都不是。英雄是榜样,是旗帜,是燃烧的生命,是青春的火焰,是不变的信念。

丁晓兵在一篇日记里写道: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率领和引导群众朝一定方向前进的人。当领导的人始终要站在领跑者的位置上,永远当一名排头兵。

从军区领奖冋来,正准备在新闻战线大干一场的丁晓兵,又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生大转折。一纸命令,把他调到二营任教导员。

从基层来再到基层去,这一上一下对丁晓兵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八连是全军“出名挂号”的先进连队,二营却是全闭最差的单位。组织上为什么总把自己放在这风口浪尖上?在这种考验面前是进还是退?

“丁晓兵,在先进单位不好干,到后进单位同样不好千。别人干不好是能力问题,你不一样,人家把你当英雄看,干不好就箅不上是真英雄。”

“丁晓兵,你已经适应了机关工作,而且有了出色的成绩,干吗还要到基层去?仅仅是为了提升职务吗?”

“丁晓兵,你刚刚打了翻身仗,在机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干吗还要搞这种高风险的‘投资’呢?演碰厂你想过后果吗?”

朋友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如果一个人做事总是患得患失,他永远也走不出个人主义的小圈子。

调丁晓兵到二营任教导员,领导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样的军营一样的兵,二营差,差在哪里?差就差在“一把火”和“一口气”上,而丁晓兵身上恰恰有这么一团火和这么一口气。

“丁晓兵,调你到二营去,是让你去改变二营的落后面貌,带出一支过硬的队伍。你愿意挑起这副电担吗?”领导找他谈话,是信任也是给他压担子。

丁晓兵没有讨价还价,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丁晓兵上任是在一个冬天,那年的冬天格外的冷。部队正在冬训,训练场上却冷冷清清。

走进营区,大喇叭里播放着一首风靡的流行歌曲一一“冬天里的一把火”,这把火烧得很旺,人人会唱,唱得沸沸扬扬。

部队训练这把火怎么才能烧起来,部队的士气怎么才能鼓舞起来?丁晓兵在想。

二营是全训部队,训练成绩一直徘徊不前,部队士气不振,疲疲沓沓,长期和先进无缘,领导当得窝涣,兵也当得窝袅。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们练的是什么?练的不光是技能,更重要的是吃苦精神。同样是练,同样是吃苦,别人练出了好成绩,受了表扬,我们为什么不能?从今天开始,我和大家一起参加训练,一起参加考核,如果你们发现我不出操,你们可以不起床。除单双杠以外,如果我的训练成绩不达标,你们可以不训练。”冬训动员会上,丁晓兵给全体官兵点了一把火。

教导员不会是吹人牛吧?他真的敢这么“叫板”?几百双眼睛在看着呢!

他丁晓兵能做得到,就没有人做不到。人就怕较劲,二营官兵和厂晓兵较上了劲,丁晓兵和自己较上了劲。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每次当你悄悄走近我身边,火光照亮了我……”

训练场上的一把火燃烧起来,每当看到训练场上那个挺拔的背影和那截空荡荡的袖筒时,战士们的训练热情就会陡然髙涨。

丹阳湖清淤工地,彩旗猎猎,口号连天。

“为人民哪,嘿咗嘿咗!筑大堤哪,嘿咗嘿咗!”寒风中,官兵们脱掉棉衣,甩开臂膀,在大堤上开展了场别开生面的劳动竞赛。

这是丁晓兵开设的第二训练场。

丹阳湖是驻地附近的一个内陆湖,每年雨季,水满为患,洪水危及湖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部队年年抗洪,年年筑堤,丹阳湖始终是一个无法根治的隐患。

时值冬日,湖水干涸,正是治理丹阳湖的最好时机。丁晓兵适时把部队拉到大堤上,挖河泥,筑大堤,在丹阳湖上摆开战场。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官兵们始终能看到厂晓兵的身影。他小能卜湖挖土,只能和战十们一起抬大筐。和挖土相比,抬大筐是重体力活,一百多斤的大筐压在肩上,既要爬坡,又要登髙,一步也不能偷懒。

丁晓兵用的是左肩,搭档用的是右肩,看上去别扭,走起来更别扭。儿个回合下来,丁晓兵的左肩磨破了,鲜血染红了扁担丁晓兵走在前面,走着走着,突然觉得肩上少了些分量,回头一看,是身后的战士做了“手脚”,悄悄地将重心向后转移了。这个细微的动作是在默默中完成的,这默默的举动让丁晓兵格外感动。

“小同志,你今年多大了?”“20岁0”

“20岁,在父母面前还是个孩子,你在家里吃过这种苦吗?”

“没有。”

“今天你表现很不错,还能主动地抢重担,可我对你不满意,你别瞧不起教导员!教导员打过仗,没有吃不了的苦。”丁晓兵半开玩笑地说。

“教导员,20岁时你已经成为英雄了,和你相比,真的很惭愧。”

“你真的崇拜英雄吗?”

“是的,我崇拜教导员这样的英雄,脚踏实地带着我们一起干,看到你,我们心里就烧起一把火。看到你,我们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那个冬天,丁晓兵的“一把火”烧旺了二营。紧接着,他淬火加钢,带领二营打了一个翻身仗。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却知道你为了谁……”每当听到这支熟悉的歌,官兵们就会想起淮河抗洪抢险那段难忘的经历。2003年7月10日,淮河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安徽寿县瓦埠湖堤坝出现特大管涌。专家预测,如果8小时以内不能堵住管涌,寿县古城就面临灭顶之灾。淮河在告急!寿县在告急!

部队参加抗洪抢险的命令是当晚下达的。救水如救火,刻不容缓!紧急动员,紧急集合。

丁晓兵带领850名宫兵连夜朝瓦埠湖抗洪现场开进。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急行军。跨省区作战,大部队行动,车辆不能出问题,人员更不能出问题。坐在指挥车上,丁晓兵手捏着对讲机,同时也捏着一把汗。

抗洪现场风高浪急。头上大雨如注,脚卜泥泞不堪,管涌在继续扩大,大堤危在旦夕。面对大自然的挑衅,围在大堤上求生的百姓手足无措。

“武警来了!救命恩人来了!”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走上大堤,大堤上滚过一个巨大的声浪。

管浦呼啸着撕裂大堤,像喷发的岩浆冲出地壳,不可一世地逞着淫威。谁都知道溃堤的可怕后果,可面对这个面目狰狞的魔鬼,焦虑的人们却在避而远之。

堵管涌!跟我来!丁晓兵广声令下,带领由党员组成的“敢死队”跳到漩涡激流中。

这是一次以牛命作代价的征服。大堤上所有的目光都在这里聚焦。

这里没有敌人,寸这里同样是战场,这里没有炮火硝烟,可这里同样有牺牲。

官兵们义无反顾地跳进激流中,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唱着军歌,喊着号子,用血肉之躯和管涌这个恶魔进行殊死搏斗。堵管涌的场面蔚为壮观,激流冲走了沙袋,官兵们用人体在抗洪前线筑起一道冲不垮的堤坝。

丁晓兵手拿着半导体喇叭栺挥部队堵管涌,看他是个当官的,一位老人塞给他一‘把雨伞悄悄地离幵了。

雨伞是多余的,手中的喇叭也是多余的,在这种时刻,任何豪言壮语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行动才是最好的语言。

丁晓兵扔掉手中的雨伞和喇叭,加入了运土扛包的行列。别人背两锹上,他要求背四锹,别人背着沙包在走,他背着沙包在跑。

一位记者向他走来,想请他说几句豪言壮语,他拒绝了。这里是战场,分分秒秒都关系到人民的利益。

抢险工作的难度超乎想像,一名新战士的脚被钉子穿透了,他自己竟然不知道,洗脚的时候才发现,他忍痛拔出钉子时,伤口巳经开始腐烂。

人有非凡的潜力。正常情况下,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只能坚持一小时,可那天堵管涌,官兵们在暴风雨中苦战了十五个小时,直到最后完成任务。是什么精神力量使部队保持着昂扬的斗志?笔者:丁晓兵同志,你和正常人不一样,不能那么拼命。当时,你完全应该坐在大堤上休息一会儿吧。丁晓兵:部队也在玩命啊!

笔者:可你和他们不一样,你是指挥员,兵不可无帅,你不能倒在大堤上。

丁晓兵:我宁肯倒在大提上,也不能坐在大堤上,干部就是一面旗帜,周围有那么多双眼睛在盯着我们啊!战士们在盯着,老百姓也在盯着。我不能炼石补天,可我多扛一袋土,多背一袋沙,管涌提前一分钟堵上,老百姓就早一分有了平安,对我们也就多了一分信任。尽管我自己能力有限,但我站着,表明的是一种姿态,更是无声的命令。

整整18天,丁晓兵一步也没有离开过抗洪现场。

笔者:丁晓兵,你经常讲,平时要忘我,战时要忘死,这是人生的大境界,追求这种人生境界,你是用什么样的精神来支撑的呢?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兵圣:韩信》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兵圣韩信传奇的一生。
  • 李嘉诚传

    李嘉诚传

    李嘉诚是全世界华人商海扬帆的成功典范,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越来越多的人在探究他成功的原因。李嘉诚的成功是否能被复制?从没有知识,没有金钱的下层穷苦孩子他是如何成长为拥有庞大资产的华人首富?阅读完本书,相信你会得出自己的结论。《李嘉诚传》以时间为轴,用大量详实的资料描绘李嘉诚的成功之路,从他出生、童年、逃难香港,到做塑料花起家、1979年成功取得和记黄埔控制权、建立地产王国;再到介入卫星电视及电讯领域,以详尽的资料展现了李嘉诚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残宠

    残宠

    红鸾星动,国之将乱。乱世繁华,谁主沉浮。当铅华洗尽,尘埃落定,睥睨天下时。远处那一抹红色的身影,是否将永远只存于记忆之中。*************楚红鸾,她是大楚国唯一的公主,深受皇宠。楚夜冥,他是大楚国最小的皇子,在深宫中任人欺负。儿时,她救下他,他像是蔓藤颤上了她,只因为她的温暖。可是慢慢长大之后,父皇的一道圣旨,他登上了皇位,她成了别人的妻子。他忽然变得暴虐,伤害她唇边的微笑,伤害她仅剩的自尊和亲情。一个白衣公子在她几乎要崩溃的时候带走了她。之后……为什么儿时的快乐渐渐转变,究竟是什么让他的心变得如此冰冷。对着曾经深爱的人,他忽然变得疯狂,变得冷血,一直不断地伤害她,究竟是什么样的真相让他变得犹如凶兽,变得不再珍惜她的快乐可是当重重迷雾解开后,他错得一塌糊涂,原来的仇恨竟然要让他陷入万劫不复。而再次相见,曾经被伤害的她已然成为……再次隆重感谢花花为偶做的视频,欢迎大家去看看啊!视频地址:&pstyle=1宣传专区:跨越时空跨越地点跨越梦想和现实我们聚在一起黎明的梦想需要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如果有一天你在穿越马路的时候希望你撞到你的人是你在潇湘认识的作者那就来加入我们我们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也更加欢迎每一个人的到来隆重推荐我们的圈子——君醉红颜阁圈子地址:http://m.wkkk.net/g/zmyl2推荐专区:◆◆◆◆推荐【君醉红颜阁】精彩好文◆◆◆◆【红鸾】薄唇醉【雪倾情】蔓妙游篱【景王妃传】瑜玥【异能异世】冥洛【独傲天下】薄唇醉【冷心弃妃】蔓妙游篱【弃妃要出嫁】瑜玥【黑道至尊女王】冷爱月【恋上恶魔情人】蔓妙游篱好友链接:【占宠】果玖傲香【女皇聘夫】北滕【弃妃招夫】清萌【绝色皇子太狂妄】可妍【夫君个个很极品】可儿【悍妻的极品夫君们】影宿【莜莜的亲亲夫君们】莜兔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星月菩提

    星月菩提

    “菩提十书”之《星月菩提》:在这匆忙混乱的时代,要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月已经不易,要开启心中的星月就更难了。天上星月在黑夜中照耀我们,心上星月则让我们在人世的幽暗里有恒久的光明。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三部,处处流露自性芬芳,在微细的爱里观照动人的智慧;时时体现星月光明,在微尘与毫端,探触无量的有情世界。“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 瑾空

    瑾空

    生在皇家,有些事总是身不由己。皇帝陛下有二十七个孩子,但都是公主???本应作为第二十八位公主出生的宇文玟瑾,阴差阳错成为了太子?!“我会把你培养成最优秀的帝王!”皇帝的话语,覆水难收。也许正因为如此,玟瑾将成为推翻这个世界规矩的存在。那片紫色天空下孩子的传说是否会成真?本宫玟瑾!是女子!也是太子!
  • 女魂墩

    女魂墩

    匡劲风明白汪大才的暗示1940年的农历腊月,天寒地冻。深夜,巴城镇像沉睡了一样寂静,只有冷北风扫过街头,发出尖厉的呼啸声。突然,传来女子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居民都被惊醒了,大家知道,“狼”又来了!年轻的汉子看着吓得蒙住头的妻子,悲愤填膺,紧握拳头,却又唉声长叹。年老的妇女披衣坐起,双手合十,连念阿弥陀佛……“狼”是日本鬼子的一个曹长,叫田久一郎。“八一三”后到了中国,更加肆无忌惮,一路上烧房屋杀良民,还经常蹂躏妇女,是个作恶多端的魔鬼。鬼子占领巴城后,田久一郎带了一个小队鬼子兵驻扎在阳澄湖边的龙王庙。
  • 金融街

    金融街

    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幢幢高楼耸立于金融街,形形色色的投资家、投机客云集于金融街。S市的金融街,其实是改革时代中国金融界的缩影。《金融街》是国内第一部全方位、全景式描写金融领域的长篇小说,读来惊心动魄,意味深长。
  • 九转纤诺传

    九转纤诺传

    神女穸湮,九转大陆的赋予者。终究逃不过劫数。第一滴灵泪,“太后,小东子的命是你的,我愿永远追随!”第二滴灵泪,“小诺,都是我的错,你醒醒好不好,只要你愿醒来,我以后就是你的哥哥,我再也不会丢下你了。。”那滴泪,“无论何时何地,我永远等着你,你不来,我便一生不离,直到本座白发人寰。”背叛泪,“纤诺,你为什么要背叛本宫,为什么!你难到就如此狠心!”殊不知,被点名者在悲寂的黑暗中自责而哭泣,她没有办法。......历经此劫,她尝遍人生苦短,悲欢离和,成为无与伦比的神尊。不死不灭却成了她的痛苦。樱花树上,那个少女坐在树枝上,笑若粉黛,“喂,你为什么那么好看?”【不喜勿喷】
  • 史上最牛软饭王

    史上最牛软饭王

    励志成为史上最牛软饭王的墨漓凡,觉得吃饭饭并不可耻!什么是软饭王?吃最香的软饭,泡最靓的妞,睡最强的女人。这就是最牛软饭王的目标。
  •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貌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貌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