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400000008

第8章 修养(4)

报告这样写到:“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袁永松主编《伟人毛泽东》(中卷),红旗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225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117页。)

4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957年6月的一天深夜,中南海派人来接冒广生(鹤亭)去见毛泽东,舒湮奉命陪父亲前往。当时在座的有李维汉、胡乔木、吴冷西。毛泽东看过冒广生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对目前整风的一点意见》,于是话题便从整风开始。毛泽东说:“老先生讲得好啊!你讲,如果共产党没有偏差,那何必整风,正如你所说,是‘爱人以德,相见以诚’。”冒先生回答:“老朽生年八十有五,经历几个朝代,从未见过今天的政治清明。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共产党员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圣人的吧?我对主席提出的‘双百方针’起初怀疑会不会把思想搞乱。后来一想,各人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自不能强人以苟同。国家有道,则庶人不议。人民敢说话是好事,不因其语近偏激而以为杵。只要以国家为前提,而不以个人为目的,那就叫争鸣也好,叫和鸣也可。”听到这里,毛泽东郑重地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个方针一定不变。”接着,毛泽东和冒广生又谈到了一些诗词格律方面的问题,谈得都非常融洽。冒广生起身告辞的时候,毛泽东亲送到走廊上,边走边问:“冒老先生今天来,可有一言相赠?”冒先生说:“现在党内正在整风,我是经历了几个朝代的人,共产党能够把中国搞这样强大,譬如一头雄狮,身上也不免长几只虱子。古人云:虮虱虽小,为害亦大焉。可得提防呀!”毛泽东听后,连声说,“讲得好,讲得好,我一定记在心里。”最后,毛泽东送冒先生上汽车,还亲自用手遮住车门的上沿,怕冒先生碰到车顶。

( 王守柱、李保华编着《毛泽东的魅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22?123页。)

43.站得越高,跌得越重。

1958年8月13日,大跃进的高潮中,毛泽东去天津新立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同志和社领导汇报说,亩产10万斤。

毛泽东摇头撇嘴,表示不相信。他说:“不可能的事。”他指着一位领导同志说:“你没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这是放大炮。”“新立村的同志们用电灯为水稻照明,用鼓风机朝水稻里吹风。说可以亩产10万斤。”毛泽东仍然摇头,说:“吹牛,靠不住。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有些人为了证明亩产10万斤,让小孩子往水稻上站。毛泽东摇头说:“娃娃,不要上去。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

(山岚编着《红墙内的秘书们》(上册),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294页。)

44.头脑要热又要冷。

1958年,毛泽东到武汉视察。李达到毛泽东下榻的东湖同毛泽东见面。李达人座后就说:“润之,我要单刀直人。”毛泽东并不知来由,愕了一下,接着便诙谐地说:“是不是鸿门宴呀?”李达非但没有笑,反而挺认真地说:“我问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弄清了这个口号的来历后说:“凡事都有两重性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是讲人有主观能动性,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李达认为这个口号现在不能谈两重性,在现在的形势下谈两重性就等于肯定这个口号。毛泽东见李达认真得很,也认起真来。便反问李达:“肯定怎么样?否定又怎么样?”于是两个人又就肯定、否定争了起来。

李达说:“现在人们不是胆子太小,而是太大了,头脑发烧。主席脑子发烧一点,下面就会不得了,就会烧到40度、41度、42度。这样中国就会遭难,主席信不信?”这时,毛泽东虽然激动,但却尽量控制自己。他缓和语气说:“你说我发烧,我看你也有些烧了,也有华氏百把度了。还是我在成都会议上说过的那句话,头脑要热又要冷。”“头脑要热又要冷”。在“大跃进”期间,毛泽东曾经反复地说过这句话,但是由于受当时历史环境所限制,人们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头脑发热的危害。毛泽东说:“头脑要冷又要热,又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冲天干劲是热,科学分析是冷。在我国,在目前,有些人太热了一点。他们不想使自己的头脑有一段冷的时间,不愿做分析,只爱热。同志们,这种态度是不利于做领导工作的,他们可能跌筋斗,这些人应当注意提醒一下自己的头脑。另有一些人爱冷不爱热。他们对一些事,看不惯,跟不上。对这些人,应当使他们的头脑慢慢热起来。“

(谭振球《毛泽东外巡记》,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149-150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1999年6月版,第457页。)

45.天下事有真必有假。

1958年11月21日开始,中央在武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把秘书田家英和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找来谈话,目的是通过《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记者进行宣传,压缩空气。毛泽东说,现在宣传上要压缩空气,不要再鼓虚劲,要鼓实劲,自己不要头脑发热,更不要鼓励人家头脑发热。接着,毛泽东引用历史上一些说假话的故事,来说明讲假话的危害。他说:“天下事有真必有假。虚夸古已有之。赤壁之战,曹营号称八十三万人马,其实只有二三十万,又不习水性,败在孙权手下。不单是孔明借东风。安徽省有个口号,说:‘端起巢湖当水瓢,哪里缺水哪里浇’,那是作诗,搞水利工程不能那样浪漫主义。”

(李景元主编《听毛泽东讲古今故事》,红旗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50页(原载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109页)。)

46.没有我中国照样前进,地球照样转。

1961年9月23日晚上6时半,毛泽东在武汉东湖会见了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会见之前,毛泽东和工作人员一同探讨蒙哥马利此行的目的,并谈到继承人的问题,毛泽东说:“这位元帅不了解,我们和苏联不同,比斯大林有远见。在延安,我们就注意这个问题,1945年‘七大’就明朗了。当时延安是穷山沟,洋人的鼻子嗅不到。1956年开‘八大’,那是大张旗鼓开的,请了民主党派,还请了那么多洋人参加。从头到尾,完全公开,毫无秘密。‘八大’通过新党章,里头有一条:必要时中央委员会设名誉主席一人。为什么要有这一条呀?必要时谁当名誉主席呀?就是鄙人。鄙人当名誉主席,谁当主席呀?美国总统出缺,副总统当总统。我们的副主席有六个,排头的是谁呀?***。我们不叫第一副主席,他实际上就是第一副主席,主持一线工作。***不是马林科夫。前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改名换姓了,不再姓毛名泽东,换成姓刘名少奇,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来的。以前,两个主席都姓毛,现在,一个姓毛,一个姓刘。过一段时间,两个主席都姓刘。要是马克思不请我,我就当那个名誉主席。谁是我的继承人?何需战略观察!这里没有铁幕,没有竹幕,只隔一层纸,不是马粪纸,不是玻璃纸,是乡下糊窗子的那种薄薄的纸,一捅就破。我们没有搞‘抽样调査’,英国元帅搞了,一搞发现了问题。中国一些群众也没有捅破这层纸。这位元帅讲了三原则,又对中国友好,就让他来捅。捅破了有好处,让国内国外能够看清楚。什么长生不老药!连秦始皇都找不到。没有那回事,根本不可能。这位元帅是好意,我要告诉他,我随时准备见马克思。没有我中国照样前进,地球照样转。”表示了毛泽东一贯的谦虚谨慎的革命作风。

(谭振球编《毛泽东外巡记》,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138-139页。)

47.人贵有自知之明。

1966年,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别墅里休息,从6月18日到6月28日,毛泽东在这里一共住了11天,思考了许多问题。28日离开滴水洞来到武汉,8月7日,在武汉给江青写了一封长信。又说到这句话:

“我曾举了后汉人李固写给黄琼信中的几句话:蛲蛲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后两句,正是指我。我曾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读过这几句。人贵有自知之明。今年四月杭州会议,我表示了对朋友们那样提法的不同意见。可是有什么用呢?他到北京五月会议上还是那样讲,报刊上更加讲得很凶,简直吹得神乎其神。这样我只好上梁山了。我猜他们的本意,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毛泽东对江青不知天高地厚的脾气是比较了解的,1974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给江青的一封信中再一次写道:“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你积怨甚多,要团结多数。至嘱。人贵有自知之明。又及。”

(谢柳青编着《毛泽东家书》,中原农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0-428页。)

48.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搞固结,不要搞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1970年8月23日,中共中央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庐山召开,9月6日闭幕。从会议之前,到召开的过程中,乃至会议之后,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篡党夺权的行径得到了充分的暴露。在毛泽东巡视各地的专列上,毛泽东总是利用一切机会,教育广大干部,对林彪的阴谋行为开展坚决地斗争。毛泽东和刘丰在回忆中央苏区五军团的情况时,感慨地说:“我七老八十了。你们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搞团结,不要搞分裂,不要搞宗派主义;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是对林彪一伙提出的严重警告。接下来,毛泽东还饶有趣味地和大家共同唱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唱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时,毛泽东说:等一等,这一条很重要,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步调不一致分成两派,怎样能得胜利呢?

1975年5月3日,毛泽东再一次强调了“三要三不要”的原则,对江青一伙提出严正警告。在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开门见山地说:“要安定,要团结。无论什么问题,无论经验主义也好,教条主义也好,都是修正主义,都要用教育的方法。现在要安定团结。”毛泽东的思维是跳跃式的,从教条主义的危害、王明、忽地又谈到了“鸡蛋”问题:

“教育界、新闻界、文化艺术界,还有好多了,还有医学界,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害得我两年不能吃鸡蛋,因为苏联发表了一篇文章说里面有胆固醇。后来又有一篇文章说胆固醇不要紧,又说可以吃了。月亮也是外国的好,不要看低教条主义。”毛泽东幽默犀利的谈话引起了委员们的笑声。大家笑过之后,毛泽东正色道:“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搞团结不要搞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为什么照样搞呀?为什么不和二百多的中央委员搞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

(吴直雄着《毛泽东妙用诗词》,京华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210页;叶永烈着《江青传》,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520页。)

49.偶尔爬一下,人们还承认你是人,如票一生却在爬,为了个人的名眷、地位爬个不停,人们就怀疑你是不是人喽。

一天,孟锦云值班,毛泽东坐在沙发上,与孟锦云聊起了《红楼梦》和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毛泽东戏谑地说:“真是无巧不成书,两个书名的第一个字都是‘红’,可见东西方都有‘红学’。”接着,毛泽东与孟锦云自然而然就聊起了《红与黑》中的主角于连。

小孟说:“我看那个于连是个胆大包天,无事生非的坏蛋,不值得一点点同情。他不安于职守,还想人非非,无耻地勾引市长夫人,破坏别人的幸福家庭……”看到小孟讲完了,毛泽东才慢慢地,但十分自信而肯定地说出了与孟锦云完全不同的看法。

“你说于连胆大包天,我可不这么看。于连有些胆大,可还没有大到包天。你看他只敢在小桌子底下摸夫人的手,还是在夜晚没有人看见的时候,这点胆子称不上包天,我看这也不是什么坏事,男子汉总该有点胆量嘛,总比胆小如鼠好吧?我看那夫人是欣赏他这个胆量的。”孟锦云听着毛泽东的侃侃而谈,眼睛睁得大大的,感到新鲜又惊奇。

“那么,您是说于连是个大好人?”“说于连是坏蛋,这要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去看,角度不同,结论也不一样,站在这边看看是个坏蛋,站在那边看看,也许又是个大大的好人。”毛泽东又接着说:“你还说于连破坏别人的家庭,还是个幸福家庭,帽子好大呀。真的幸福家庭是破坏不了的,破坏了,可见不幸福。那个家庭是有压迫的,当然就有反抗。这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我看于连是个帮助夫人进行反抗的解放者。”……孟锦云被毛泽东学术式的探讨吸引了,又不甘心自己的观点被否定,于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于连把人家的家庭搅得四分五袭总不好吧?”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说道:“不破不立嘛!”孟锦云仍然不甘心,说:“于连到处钻营,一心往上爬,简真不择手段,不像个男子汉,不像个堂堂正正的人。”毛泽东收起了了笑容:“照你的看法,男子汉、堂堂正正的人,就不应该往上爬,而应该往下爬。人往髙处走,水往低处流,关键是不要爬,那是动物的一种动作。狗爬、猴子爬。人嘛,可以走,可以跑,但有时也要手脚并用地爬一下,如上山也叫爬山。但人只能偶尔爬一下,不能一生总在爬。偶尔爬一次,人们还承认你是人,如果一生都在爬,为了个人的名誉、地位爬个不停,人们就怀疑你是不是人喽。”

(孙宝义编《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162页。)

同类推荐
  • 给女人的第一本人际交往书

    给女人的第一本人际交往书

    作为一名女性,如果你不懂得人际交往,即使容貌出众、精明能干,也可能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如果你拥有完美成熟的社交形象、圆融通达的社交手法、淡定从容的社交心理、恰到好处的社交分寸,你就可以在职场中运筹帷幄,在生活中左右逢源。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一些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策略,以期帮助你迅速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避免挫折和损失,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进而使你成为人际关系的大赢家!无论你是花季青涩的少女,还是历经风雨的成熟女性,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获得幸福的秘诀。
  • 别让时间偷走你的钱:穷忙族财富倍增的自我管理高效法则

    别让时间偷走你的钱:穷忙族财富倍增的自我管理高效法则

    时间就是人生,时间就是金钱,只要你紧紧地抓住了时间,那么你就抓住了人生,抓住了金钱和幸福!本书旨在让读者认识时间、珍惜时间、高效地利用时间,甚至是利用某种方法和技巧创造时间,以此来让穷忙的你实现高效的自我管理,使你的财富倍增。
  • 一幽一默,人生无难事(中文版)

    一幽一默,人生无难事(中文版)

    幽默,几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活离不开幽默。幽默可以使你在出现错误时被人所谅解,可以使你在众人之中被亲切地接受和认同,可以使你的公司形象不败,可以使你的商品轻易地进入顾客的购物袋,可以使你找到欢乐同享患难与共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在人生纷至而来的困惑中,它会帮你化被动为主动,以轻松的微笑代替沉重的叹息。
  • 关于教育的格言

    关于教育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知识放出的异彩。而知识则是从积累而得,从教育中获取,本书涵盖了教育各方面的名人名言,让读者获益匪浅。
  • 沟通的艺术

    沟通的艺术

    卡耐基从1912年开始在纽约基督教青年会讲授演说术,后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完成了此书。本书不是一本教您如何发出悦耳之声、如何说出优美之句的手册,而是教你如何建立自信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如何通过有效的演讲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它将让你步入幸福的生活,迈向成功的职业生涯。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学到:有效说话的基本要素;演讲、演说者与听众;有备演讲与即兴演讲;沟通的艺术;有效说话的挑战。
热门推荐
  • 圣光的命运

    圣光的命运

    同人作品,自娱自乐,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 傲娇总裁宠妻狂

    傲娇总裁宠妻狂

    苏博恒紧紧的拉着叶小晴的手,眼睛充满血丝的说着:“小晴,跟我在一起!不要和顾逸辰走,跟着他只会让你痛苦……”顾逸辰眯着眼,微微的勾起嘴角:“女人?你以为你能逃掉我的手掌心?”
  • 网游之最强神豪

    网游之最强神豪

    三战过后,人类开发了史上第一款全息网游《命运》!但谁也不知道,《命运》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在《命运》网游,人类可以从中进化成为暗力者。不光如此,还有一种叫‘命运点数’的东西,会让所有人发狂,因为积累一定程度的‘命运点数’,那么可以对《命运》光脑许下一个相对应的积分愿望,这一刻光脑就是主神,它能实现你付得起任何积分点数的愿望,包含现实!时间轮回,重返十年之前....深陷豪门恩怨派系斗争漩涡中的宸洛,该如何抉择.....
  • From This World to the Next

    From This World to the Nex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宅在游戏当大侠

    宅在游戏当大侠

    穿越到平行世界,黄昏感受到来自整个世界深深的恶意···本来以为在平行世界当个文抄公还是不错的,可是当他了解这个世界还有五个无耻、下流、卑鄙、不要脸···(此处省略N个字)的“前辈”的时候,黄昏明白了什么叫做关上一扇门后,上帝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防盗窗!
  • 华阳博议

    华阳博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先生

    地先生

    术道上的每一种称谓都有特殊的含义:盗墓的叫土夫子、无门无派的叫白先生,给尸体缝头的叫补天姥姥……我们这行叫地先生。鬼顶香、剥皮煞、啄目蛊、九人窟……我接手的每一桩生意都波云诡谲,危机四伏,杀过去,才能神惊鬼惧,笑傲术道,杀不过去,就是尸骨无存。一路走来,我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实就是一个能给我收尸下葬、烧纸上香的人……
  • 兽王·雪原狼王

    兽王·雪原狼王

    一个在瘟疫中幸存的男孩兰虎,因为彰显出不同寻常的能力而被路过的一对善良的夫妇给救出带走。兰虎被带到一个温暖的家庭,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这对夫妇告诉兰虎,他其实并非普通的人类,而是拥有暗能量的新人类少年。一年后,年满十五岁的兰虎被送到古亚洲大陆的宠兽学校去学习。这是一所与普通人的学校绝不相同的新人类学校,在这里老师们将会教新人类孩子们怎么善用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专长,驾御各种动物,摹仿它们的能力,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兰虎面前……然而,一个巨大的危机正悄悄逼近宠兽学校,黑暗势力试图控制这所新人类学校,进而借助学校的力量实现他们称霸世界的野心。
  • 只盼着一世相依

    只盼着一世相依

    十年,是一个很漫长的词,对于顾悠咛和陆琅谌来说,更是漫长。他和她相爱过。或许不是过,是仍然还相爱着。可是他们却没有办法走到一起。一个逃,一个追。这是一个很甜宠的故事,微微带些虐。“妈咪,他就是爹地么?”小女孩儿顾兮问。“不,他不是,你爹地回月球了。”“哦。陆叔叔,妈咪说你不是我爹地,我爹地在月球。”陆琅谌磨牙,顾悠咛,你这个小混蛋!
  • 朝暮与卿

    朝暮与卿

    前世今生都被命运的枷锁牢牢捆绑在了一起,她想寻找真正的自己,他想做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