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600000008

第8章

这个会议,原来是在作协内部六十多位十三级以上党员范围内进行;从第七次会议起扩大吸收文化部、部队、文学研究所和音、美、剧、舞协及其他方面党员负责同志参加,同时邀请茅盾、老舍、郑振铎、臧克家等党外作家和有关同志参加,共二百多人。

有关1957年中国作家协会反右派斗争的详情以及大小人物的表现,此前不少文章颇多披露,我不累述。十年动乱时,舒群讲:反右时,作协领导人把罗烽1943年在延安中央党校整风审干时的《思想自传》中评论舒群的一段话拿给他看,意在离间、瓦解,使其反目成仇。即使这样,舒群还是揭不出罗烽什么反党言论,只说过去对罗烽认识不清。为了表示罗烽一贯反党--铁证如山,人赃俱获,竟然也从这份《思想自传》里,断章取义挑出几句在大会上宣读示众,以便煽起群众的激愤。于是新案加陈案,历史加现实,顺理成章地在被批判者的脊背插上“反党”加“老手”的招牌,问成死罪!这回不再是“叉出衙外”而是“推出午门”了。

在历数罗烽反动言行的材料中有一条:1935年出狱到上海与胡风关系密切,和党的关系很不正常。问其如何密切?回答说胡风日记中有你的名字。

二人的关系究竟如何?爸爸在“文革”写给造反派的交代材料中说,1935年秋,经萧军介绍认识当时与鲁迅先生关系十分密切的胡风。通过和胡风的接触并未解决他想解决的党的关系问题。大约两个月后,经舒群介绍认识上海文艺界地下党的领导人周扬,并通过周扬恢复了党的关系并参加“左联”。1936年爸爸办“夜哨”小丛书,选题计划有文学理论译文两本,拟请周扬和胡风翻译。胡风答应译苏联作家罗森达尔的<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胡风因为没有按时交稿到爸爸家表示歉意。同时,谈到“两个口号”的论争,谈到鲁迅先生的态度;爸爸征得周扬的同意,想在两派之间做些调解工作,并约好周扬和胡风到爸爸家谈谈。但届时胡风准时来而周扬未露面;1937年秋冬,在武汉,爸爸与聂绀弩、丽尼创办文学刊物《哨岗》后,听聂说胡来汉,并约共办《七月》杂志,爸爸未同意;1939年春,爸爸在重庆听说胡风生活颇狼狈,新生儿的鼻子被老鼠咬坏,约欧阳山、草明一起去胡家看望;1940年春夏之交,由周恩来副主席主持在曾家岩举行四大刊物联合编委委员会,胡风代表《七月》、爸爸代表《文学月报》参加。1953年5月,爸爸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央宣传部组织的朝鲜归俘工作组组长,其中成员有胡风,胡风因事只参加二十多天后方(扶余)的小组访问活动,未去朝鲜前线;1953年冬,作协党组扩大会研究决定胡风、谢冰心等党外作家的统战工作专人负责制。会上决定张天翼负责谢冰心、爸爸负责胡风。不久,胡风迁新居,电话邀爸爸、妈妈、丁玲、陈明去新居,并吃中饭。

他们的交往不过如此。爸爸去世后,胡风夫人梅志在谈到胡风和爸爸的关系时笑着说:“反正罗烽没整过胡风确是事实。”也许,毛病恰好出在“罗烽没整过胡风”上。

1957年6月21日,“反右”前夕,针对总支《关于1955年肃反运动中批判舒群、罗烽、白朗三同志某些思想问题的处理情况的通知》征求意见草稿中所做的“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罗烽同志在被捕中的问题是:‘是否在敌人面前犯有错误,而不是自首或叛变的问题’的提法仍然不同意”,爸爸不承认那是审讯他的记录。他给总支和审干办公室负责人杨雨民、黎辛写信:“把我的指纹印在下面,以备你们对证敌人的档案时参考。”

人人都懂得“审讯记录”必定要有本人签字画押的。但是,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在以后没有发现任何新事实、新证据、新证人和新理由的情况下,在整风“转向”后的7月,又给他扣上“自首变节”的血污帽子。

爸爸对枉加给他的罪行坦然处之。在当年处理罗烽问题的档案中留有一份始终没有本人签字的“历史结论”以及爸爸的书面声明:关于我被捕的历史结论(草稿)我已看见,因为我在敌人面前没有任何“自首”行为,因此,我不能同意这个自首的结论。我愿以党籍担保上述申明。

我恳求党再进一步调查研究,慎重复查。并请允许我保留向上级党组织申诉的机会和权利。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的批判规格逐渐升级,参加人数不断扩大。8月24日,几百人的党组扩大会上,火药味浓烈。起初,罗烽还耐着性子听别人的批判。当听到崔×再次提出他1934年哈尔滨被捕有自首行为,×××说了一句“叛徒”时,罗烽忍无可忍,霍地站起,拍着桌子,大声喊道:“我不同意!”

他连夜赶写《历史的申辩》,并在8月31日的发言中提出关于他的历史问题,要求保留向上级党组织申诉的机会。

9月12日又写《关于历史问题的申辩》。

11月26日给作协审干办公室并转中国作协总支、中宣部党委信,再一次申诉。

往事如烟。当年一幕幕场面,或许今日早已被人淡薄忘却。然而,罗烽“士可杀,不可辱”的气度犹在。三十多年后,1989年春,他在接待华东师范大学林伟民采访时说:“我,其他什么都可忍,唯独这件事决不能容忍!”

1957年9月4日《人民日报》和9月8日《文艺报》分别刊载《罗烽、白朗串通丁、陈向党进攻》和《文艺界对丁、陈反党集团的斗争深入开展--李又然、艾青、罗烽、白朗反党面目暴露》的文章。声势浩大的二十五次党组扩大会后,一9月16日和17日进行总结,出席会议者千余人。会议由作协党组书记邵荃麟作总结报告,中宣部副部长周扬以《文艺界的一场大辩论》为题作重要讲话。17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讲话。这些长篇讲话都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为把丁玲、罗烽等人彻底批倒批臭,1957年8月下旬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将他们15年前发表的旧作《三八节有感》(丁玲)、《野百合花》(王实味)、《论同志的“爱”与“耐”》(萧军)、《还是杂文的时代》(罗烽)四篇文章搜集、整理出版单行本《“三八节有感”“野百合花”及其它》。这本小册子在出版“说明”中写到:这里收集的四篇文章,都是发表在1942年同一时期的延安《解放日报》上,《三八节有感》、《野百合花》、《还是杂文的时代》三篇是由丁玲发表在她主编的《解放日报》的副刊《文艺》上。

这些文章发表以后,立刻受到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欢迎,很快地大量翻印、散发,用作反共的宣传材料。这里作为附录翻印的国民党特务机关出版的一本反共宣传小册子,就可以证明。丁玲的《三八节有感》并被当时西安的特务机关编成剧本上演。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批驳“还是杂文时代,还要鲁迅笔法”这种论调的一段话,就是针对罗烽的《还是杂文的时代》这篇文章的。

这里附录的这本小册子是1942年统一出版社编印的“统一丛书”之一。统一出版社是国民党特务机关的一个出版机构。这个小册子得自胡风的家中,扉页上写有“陈守梅”(按即阿垅)字样。

在今天全国整个思想战线上开展激烈的反右派斗争的时候,特别是文学界正进行着反对丁、陈反党集团斗争的时候,重新来阅读这些文章,对认识丁玲等人的思想面目和他们的一贯反党罪行是有帮助的。

几个月后,对于丁玲等人的批判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更加猛烈的批判高潮。1958年元旦刚过,中国作家协会机关刊物《文艺报》编辑部准备一篇对上述文章再批判的编者按语,经党组主要领导人同意,送毛泽东主席审阅。据当时的党组成员黎辛回忆说:毛主席复信给《文艺报》说,我刚从南方视察回来,你们的材料看晚了,迟复为歉。“对王实味《野百合花》、丁玲《三八节有感》及其他再批判”只有“再批判”三个字就够了。

“毛主席把这个长框标题抹得只剩下‘再批判’三个字。毛主席的复信还说,你们是文化人,文也不足,标题太长,用语太硬,批判不宜引起读者同情。”“《再批判》按语全文,毛主席也修改很多。”

由毛泽东亲自修改“编者按语”的这批文章刊载于《文艺报》半月刊1958年第2期上。继之,《人民日报》(1958年1月27日)以《奇文共欣赏毒草成肥料王实味、丁玲、萧军、罗烽、艾青等文章的再批判》为大字标题,“介绍改版后的《文艺报》”。文章说:刚出版的《文艺报》1958年第2期有一个《再批判》的特辑,刊登了十五年前的延安《解放日报》的文艺副刊和文艺杂志《谷雨》上发表的一批反革命的文章: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丁玲的《三八节有感》和《在医院中》、萧军的《论同志之“爱”与“耐”》、罗烽的《还是杂文的时代》、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

这些作者的名字对于读者来说,是相当熟悉的。……

1942年,这是革命处于最艰苦的年月。在国际上,希特勒匪帮正在猖狂地进犯苏联,苏联红军还没有转入攻势;在国内,日寇和蒋介石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两面夹攻。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就处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封锁下,粮饷断绝,革命队伍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困难。党中央和毛主席发出了响亮的号召--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整个边区展开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忠诚的革命者,这时都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奋发有为地在艰苦中锻炼自己,克服困难。而在这样的历史环境里,文艺界的反党分子却利用党和革命人民的困难,配合国内外反动派对革命的“围剿”,对党、对人民展开了反革命的思想攻势。王实味和丁玲用他们的阴暗的眼睛和阴暗的笔,运用杂文和小说等文艺形式,把革命圣地延安描写成漆黑一团,阴森可怖,简直是一个黑暗的封建王朝;萧军的《论同志之“爱”与“耐”》、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更从革命的同志关系,革命文艺工作的领导关系上,进行了肆无忌惮的诽谤;而罗烽的《还是杂文的时代》,则起着号召反党的作用。他号召反党分子们起来,用“使人战栗,同时也使人喜悦的短剑”--杂文,来暴露所谓革命的“阴暗面”。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反党联盟,这个联盟是以文章“讨伐”革命作为他们共同的基调。

反动派看到了这些反革命文章,真是如获至宝。国民党特务机关在白区把他们的文章当作反共宣传的绝妙材料,给予“义务”出版,大量印发。而对于延安的革命者,这些文章的反应又是怎样呢?正像《文艺报》本期所载“编者按语”中所说的:“上述文章在延安发表以后,立即引起普遍的义愤。延安的文化界和文艺界,针对这些反党言论展开了严正的批判。”可是,这些反党分子,并没有从这次严肃的思想斗争中吸取教训,在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正当社会上的右派分子利用党的整风,对党、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展开猖狂进攻的时候,他们以为有机可乘,就又结成反党集团卷土重来了。可怜的是,蜉蝣撼大树,他们的进攻只是使他们自己遭到了失败,一直掉进了右派分子的泥坑。但是,人们也不是一下子就能了解这群反党分子的来龙去脉和他们的真面目的。因而,再发表和再批判,对于深入开展文艺思想上的斗争,就有了重大的意义。“编者按语”特别着重地阐明了这种意义。

1957年,《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丁玲的《三八节有感》。其他文章没有重载。“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许多人想读这一批“奇文”。我们把这些东西搜集起来全部重读一遍,果然有些奇处。奇就奇在以革命者的姿态写反革命的文章。鼻子灵的一眼就能识破,其他的人往往受骗。外国知道丁玲、艾青名字的人也许想了解这件事的究竟。因此,我们重新全部发表了这一批文章。

谢谢丁玲、王实味等人的劳作,毒草成了肥料,他们成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教员。他们确能教育人民懂得我们的敌人是如何工作的。鼻子塞了的开通起来,天真烂漫、世事不知的青年人或老年人迅速知道了许多世事。

在这一期上,和发表这些毒草的同时,还发表了批判它们的文章:林默涵的《王实味的(野百合花》),王子野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批判《三八节有感》),张光年的《莎菲女士在延安》(批判《在医院中》),马铁丁的《斥(论同志之“爱”与“耐”>》,严文井的《罗烽的“短剑”指向哪里》,冯至的《驳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这些文章分析了当时的环境,有力地驳斥了这些反党分子对于党、对于革命根据地的无耻诽谤,具体地解剖了这些反党分子的灵魂,都有助于读者认清他们的反动面目,值得大家阅读。

这个《再批判》是文艺界1958年深入思想斗争的信号之一。“编者按语”中还说:“我们希望文艺界利用这个材料,在各地的文艺刊物上发表深刻的批评文章,给读者以更多的帮助。”这个《再批判》,一定能推动文艺思想大辩论的进一步开展……

至此,丁玲、罗烽、艾青、白朗等反党分子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同类推荐
  • 美国奴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人生自述

    美国奴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人生自述

    本书是美国众多奴隶叙事作品中最优秀和最著名的作品。书中,道格拉斯记载了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血淋淋的事实,抨击了奴隶制惨无人道的本质,描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最终,他成功逃离了奴隶制,走向一条新的道路。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是美国十九世纪废奴运动的领袖,杰出的演说家、作家和人道主义者,更是第一位在美国政府担任外交使节的黑人。他生下来就是奴隶,切身体会到奴隶制的残暴。他在成功逃亡后,积极投身于废奴运动,不仅创办报刊加大对反奴隶制运动的宣传,还以实际行动帮助奴隶逃亡。在晚年,他分别担任了圣多明哥委员会秘书、哥伦比亚区法院执行官和记录员以及美国驻海地公使。
  •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图说世界名人: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摧毁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他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他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震撼欧洲的“小个子”:拿破仑

    震撼欧洲的“小个子”:拿破仑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读物。书中具体生动地记述了法国近代最伟大的人物拿破仑惊心动魄的一生。拿破仑由一名普通的下级军官,屡建战功,逐渐成为中级指挥官、军团总司令、终身执政,最后当上了法国皇帝。他称雄欧洲,远征埃及,多次打败强敌,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滑铁卢之战失败后,被流放孤岛,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书中还介绍了他个人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 迈克尔·杰克逊: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抑或天才?

    迈克尔·杰克逊: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抑或天才?

    弗兰克·薇黛拉通过对迈克尔·杰克逊的职业分析,对"天才"这一术语的敏感本质提出了质疑。有一项科学研究证实,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们,或极富创造性,或聪颖国人,或偏执己见,或性格多变,每一种特质都通过对潮流明星职业的研究而得到了分析。基于这项研究,他们提供了答案来回复以下问题: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还是个绝对的天才?你会发现,答案是一场充满热情的讨论。
  •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身处黑暗,光照世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秀才娘子的锦绣年华

    秀才娘子的锦绣年华

    “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挣钱养家。”这是未成亲前,苏夏至对闵岚笙说的话。“闵秀才貌美如花,娶的娘子是个傻瓜。”这是山下村的街坊邻居之间偷偷咬耳朵的话。秀才娘子大名苏夏至,是个重口味穿越人士。自打她的灵魂依附到了那具臭哄哄的身体上之后,她就被所有的人嫌弃了。尤其是哥哥娶了嫂嫂之后,家里更是容不下她。穿越到一个傻子身上,苏姑娘并不觉得悲哀,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而当她见到闵岚笙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亮了!虽说,男人生的俊俏当不了饭吃……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虽说,已经当了自己相公的秀才从来不给自己一个好脸色……但是!苏夏至依旧云淡风轻地说道:“作者君有句名言,日子是睡出来的,睡多了就好了……”此处作者君不得不捂脸插嘴:“俺说的明明是日子是过出来的好么?怎么好好地一句话到了你那里便进化成了这个样子?”**═—═—═—**═—═—═—**鸡毛蒜皮没小事,小门小户从清贫到富足的温馨生活。看色如春花的老实秀才如何被顶着傻子名头的娘子一步步蚕食吃掉。看一个孤独的灵魂如何在陌生的异世寻一份久违的温暖。**═—═—═—**═—═—═—**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狗血!
  • 家园故事

    家园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战族传说系列(七)

    战族传说系列(七)

    小草拥着自己的双膝,道:“其实,以我的武功,并不会那么轻易受伤,当时我的受伤一半是真,一半是假,至于为什么将四颗药丸留存,其理由与你为何要保存苦叶儿的方糖。”顿了一顿,又轻声道:“也许,还不仅因为这一点……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帝尊武魂之超凡入圣

    帝尊武魂之超凡入圣

    前世,他是一位册封帝位的王者,奈何天地不容于他,企图掌控他的命运;今生,他发誓要执掌自己的命运,将天地踩在脚下,超脱凡人之体,修得无上圣体。当宇内最强规则本源加身,注定这个世界再无敌手,天域大陆、八荒世界、封圣台,且看帝尊一路强势镇压,铸就万古传奇!
  •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百岁口述传记”、 “记忆的碎片”、“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 我和语文现代化”等几部分,自述性质的序言、后记、谈话等也都一一辑录,酌情编入。本书系周有光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罗友枝,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足,专攻中国明清的社会史和经济史。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研究者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本书提出的问题很吸引人,也很重要。通过艰苦的档案搜集工作,罗友枝发掘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的专著是一个里程碑,代表了研究中国的新历史学的开端:本书是对远比我们以往所知更为复杂的和更具文化多元性的帝制中国的精深研究。
  • 潘子求仁录辑要

    潘子求仁录辑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陵记

    剑陵记

    我守护不了剑陵,我只想守护我在意的人。古剑湛卢再世,绵延四百年的望江剑陵传说重新被人注意。一个秘密正在被人从坟墓里被挖掘出来。二十年前道佛齐力围剿千年妖王,魔教联手血洗仙山青城,是巧合,还是因果报应?正派收养的雪妖遗孤,二十年习文不习武。雪妖之子长大成人之后,在恰逢多事之秋时跟随同门参加品剑大会。因缘际会,他结识了性格身世迥异的朋友:相濡以沫却互为仇敌的爱侣,暗中保护自己的仙女,和自己命运纠缠的贵公子……抽丝剥茧,他的身世似乎并非妖王之子这么简单,自己竟然和望江剑陵有错综复杂的联系。乱世之中,平静的湖面下往往暗流最汹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锦宫词

    锦宫词

    夫君,曾经我也只愿陪你半生缱绻逍遥度日,怎奈人心似海,纵使妾心愿如古井不起波澜,也抵挡不住她们日益陷害与暗斗。我不愿看着自己的好友被人欺凌侮辱,亦不愿自己在深宫里幽幽独居,我有要保护的孩子,有要保护的家族,唯有自强才能守住一切属于我的东西!且看我荣辱一生,如何在后宫叱咤,翻手为云覆手雨,蓦然回首愿夫君依旧,我们斜倚余晖望落花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