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300000001

第1章 序

冷的边山热的血

周政保

我写序的伎俩只能是:写一点儿读作品的真实思想,以及由此而生发的种种关于文学与创作的议论--如果序的对象是小说,那更多的当然是对小说问题的议论。我一向认为,序也是文学批评的散文方式。

我本想用活泼诙谐、轻松随意、甚至是玩笑一般的语调来写这序的文字,但当我读了这部小说之后,我的心情变得严肃而沉重了。我觉得玩弄与故作矫情地驱使文字,是一种悠闲墨客的可耻行为……我是在北京至乌鲁木齐的69次特别快车上读完这部小说的:那时,列车正穿越漫长的河西走廊,正横跨一片荒无人烟的茫茫大戈壁,灰朦朦的、铅一样的云层沉重地笼罩看这被称为大西北的土地;三月的漠风轻拂着那些早已枯了的骆驼刺与芨芨草,显得弱小而坚强……列车的隆隆声与气苗的隅尔鸣响,使这空旷的戈壁升腾起一种争人惆怅的悲壮--“冷的边山热的血”,读这小说的题目,也使我感到那种难以诉说、但又是那样强烈地滋生着的苦涩、辛酸,那种遥远的迎地从戎的生命骚动与寂寞中的灵魂闪光。但无论是冷的边山,还是热的血,这里是无名的,因为这里没有战争。一却都是默默的奉献,象小溪流入那广袤的戈壁;是牺牲但又不是牺牲,是命运但又不是命运……

我在悲哀肃穆的亢奋中思索着,并衔接着我自己的种种生活体验而回忆着、追踪着,于是那孤独沉稳的铁舰山,那戈壁中的流着一缕清亮泉水的红树口,那终于重新转动了的“铁旗”,那边山的暴风雪,那年复一年的单调苦寂,那充满了恩恩怨怨、但又时时爆发着夺目的思想火花的小集体,那另一种文化背景所无法体味的烦恼与喜悦,以及那从各种各样的灵魂深处袒露的脆弱与坚毅,甚至是挟隘与博大……都一幕幕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而且似乎都是我所熟悉的,也是我所可能理解的。特别是那只获得了新生的美丽的玛祖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并以一种象征的方式飞翔在我的思维空间;就如忘不了小说中的那些人物一样,也永远忘不了那弱小而承受了冷寂苦旱的生灵。“玛祖鸟”的结局是美好的,但也许正是这美好的结局,给这部小说的思情深度蒙上了一种难言的遗憾。当然这是文学的遗憾,而不是理想的遗憾,因为我何尝不指望这小小的生灵能自由地飞翔馀天空;但天空毕竟是严峻的现实,不然这生灵就不会被称为“玛祖鸟”了。

我初读《冷的边山热的血》的时候,也真的为李镜这位大西北的军旅小说家惋惜过,因为作品中的某些人物似乎使人又撞见了天山深处的“大兵”,或者是又见到了“沉默的冰山”,但实际上这是一部颇为独到的作品。尽管出于大西北军旅作家的生活印象及现实体验的某种无法避免的相似,可无论如何,因作家审视眼光与观照世界的观念的差异,他们的作品是不可能相似的。

李镜之于他的那个想象的但又是现实的描写世界,他感受到了“冷的边山热的血”,那种寂默与沸腾,那种苦涩与崇高;而作品之于我,我还感受到了作者的一种真诚,一种与人的灵性息息相通的“同情”,一种讴量的悲哀与把自己的心奉献给那块土地的情怀。他写下了这些容易被人淡忘的士兵们的命运--他们的偶然而又必然的人生轨迹,他们的渺小而又伟大的理想,以及种种希望的幻灭与幻灭之后的新的升华……这样,也就使人想到了生命的道路,想到了人的存在,想到了人性与文化背景及具体生活环境的绝不可能割断的联系。士兵的高尚,也是人的生存状况的一种特殊体现;离开了人的概念、人的印象、一切关于人的体验与理解,我想是难以写出士兵的灵魂的:无论这士兵是属于边山,还是属于荒漠,或者是属于南疆的红土地、世界屋脊的莽莽高原……

诚实地说,我并不喜欢刘清涧这个“士官生”;这倒不是他的艳遇因缺乏现实意味而令人反感(更不是嫉妒,要是生活真是这般模样,那祝福还来不及呢),而是他的内心世界失落了一种艺术的分量,即透过他的全部思情轨迹,人们可能感受到一些怎样的审美启迪呢?他的存在大不了只能起到某种结构方面的勾织或网络作用。我不想责怪这个人物,因为他去军校深造,以后又回“冷的边山”;他的继承父辈的一腔热血;甚至他当副连长,他爱那位可以作为照片在书报亭出售的女明星,等等,都是无可非议且值得讴歌赞颂的。我要“批评”的是小说家李镜;你的这位如此重要的人物,被你抹上了过于浓厚的理想色彩,以至于那种与冷的边山失调的浪漫气息淹没了这个人物应该具备的思情容量及审美方面的意义;他作为一个观照目光中的形象,显得太单薄、太苍白、太肤浅了--我这样说,或许与流行的序言目标相违背,而且也苛刻了一些,但我相信我所说的……是诚实的,是发自生活在同一时空--大西北的朋友的肺腑之言。我想我的朋友会同意的。

我十分喜欢小说中的蓝禾儿、郝黑子、冷春、韩五一--当然不是喜欢他们的性格走向,而是喜欢小说家对于他们的那种充满苦心与匠心的刻画,那种经由他们而使人感觉到的意蕴,那种体现了相应文化背景与现实透视的复杂而丰富的艺术个性的扎实内涵。他们都是农民,但又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军人,而且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如果说,我们在刘清涧那里见识到的是一种幻想式的浪漫主义,那在蓝禾儿、郝黑子、冷春、韩五一那里,则领略到了一种真正的、严格地把握了社会生活真谛的现实主义。当今小说界,现实主义如中山装似的不那么时兴了,但这里的事实却说明,现实主义不仅不丑陋,而且还具备生命力,还可能固执地爆发可能爆发的美学力量,甚至是升腾起一种严肃的意味,一种至少在现阶段最大可能地征服社会读者群的强大魅力。这也是文学估测的一种。

蓝禾儿是值得同情的,郝黑子与冷春、韩五一也是值得同情的--这种“同情”表明了小说中的人物与读者心灵的沟通或吻合,表明了人物的坎坷际遇唤醒了一些我们记忆中的模糊的或沉睡着的意识与情感。无论是世俗生活中,还是艺术欣赏的精神领域内,人生的命运内容是最富有诱惑力的;它既无主宰,但又不是那样随心所欲,人生命运的神秘性(其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往往令人们百思而不得要领。但命运与文学却是如此亲密,以致于小说的行家里手们不得不面对人生的命运(甚至是人的命运、人类的命运)而凝神结思终身。命运所可能包孕与容括的那种审美的“量”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无法穷尽,就象海水一般不会枯竭,不会见到那深邃莫测的底!

蓝禾儿的命运是可叹可慨的,不过也是无须哀怨与怜悯的。他的命运似乎早就被安排好了的;他从土地来,还得回土地去;他也注定得不到那个可怜可恨的姑娘,而只能走“合房”的道路;他一辈子只能当排长而跨不上副连长的位置……他显得很不幸,特别与那位“士官生”相比,他是寒怆与终生遗憾的--但正是在他的那种被称为命运的描写与表现中,我们窥见了一个人心的世界,一种特别文化背景熏陶的果实,一幅极为现实、也极富有思考意味的画面,而这一切,又不仅仅属于蓝禾儿的:其中不仅仅展示了一种军人戍边的艰辛的人生道路,而且体现了一种人的道路,甚至是每一个人的生命形式的生动影子。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实世界的一种面貌。当然这种面貌并不呈沮丧状志,而是充满了与苦涩、与人性的另一面搏击与奋争的力量,充满了期望与饱满情感的涌动而沉着的鲜亮气息。这,也许就是“冷的边山热的血”的真正含意了。如果说,我仅仅在这里褒赞这部作品讴歌了戍边士兵的使命感、献身热忱与他们的青春价值,那就真是从文学意义上无情地贬低了这部苦心经营的小说的价值。我仍然固执地认为,一部卓越的描写士兵生活的小说,它的价值显现肯定不是仅仅讴歌了士兵;其题旨寓意必定具备更出色、更博大、更宽阔、更深邃、更富有审美魅力的去处……是不是这样?我想只能让小说本身与是否承认小说生命的时间与空间去印证、去作最后的结论了。

我们不必怀疑这样的事实:一个真正而富有人格力量的军旅作家,总是挚爱自己的描写对象的--一定会以十二分的由衷之情来表现自己笔端的那些可爱的士兵。没有对士兵的热忱与爱,就不会产生我们所说的军旅文学。但什么是真正的对于士兵的爱呢?或者说,怎样的爱才是大爱呢?在我看来,这部小说对于蓝禾儿、郝黑子、冷春、韩五一的描写与表现就是大爱:爱得深切,爱得透彻,爱得不得不袒露他们的各种形态的心灵,爱得不仅赞颂了他们的品格与风貌,而且艺术地剖析了他们的精神世界的那一部狭小与脆弱;也正是出于那种深沉的爱,作者才清醒地把他们与生养他们的那块土地叠合了起来--即没有忘却他们的过去,当然也没有漠视那种可能的理想的寄托。作品写出了他们应该欢乐的欢乐,也写出了他们不应该苦恼的苦恼,更写出了他们的辛酸与喜悦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爱之寄寓于他们的命运,而命运的描写却造就了一曲真正的热爱士兵的歌。不言而喻,这种对于士兵的大爱,必定基于作者对于士兵的熟悉与理解。

倘若不是如此,那也只会产生“冷的边山”而不会感受到“热的血”了。不难看出,作者对于蓝禾儿他们要比“士官生”刘清涧拥有更多更深更丰富的理解与把握,这大约也是在人物的描写与表现方面呈显差别的重要原因。

理解是一桩人世间最难的事:理解“冷的边山”不易,理解“热的血”更不易。理解需要付出代价,需要自身的体验,需要人与人的心心相印,需要阅历与智慧,需要作家的感受力与相应的把握才能,需要信念与坚定不移的充满了时代气息的观照眼光……失却了或稀释了这些,那理解就幻化为空中的浮云,而思想的丛林也只能是戈壁大漠的“海市蜃楼”。我们可以凭借想象力的驰骋而去对一个戍边士兵的心态与情感世界作出“合乎情理”的“理解”,但这种“理解”往往只能被严峻的预想不到的现实击得粉碎。当我们涉足荒漠的时候,当我们翻越大坂的时候,当我们登攀雪线的时候,当我们接近边境线的时候,我们当真理解了眼前的一切了吗?事实恰恰相反:还差得远呢。这就象我们以一个作家的身份与一个战斗英雄谈了一番话之后,我们就真的理解了这个战斗英雄的全部心境与全部精神世界了吗?显然差得远呢,也许仅仅才触及了一点儿皮相的东西。人心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当代军人也是如此。我曾搭一辆军车从“古格王宫”的扎达回阿里首府狮泉河,一路大坂,一路险途,一路风尘,海拔五千米的高山公路,就连卡车也免不了高山反应……面对那车窗外的蓝得恐怖的天空,那延绵到天际的白皑皑的崇山,那一棵草也不长的山岩与冻土,年轻的司机告诉我(而且是那样推心置腹),他的心愿是当一名志愿兵。那需要长年累月地在这条翻越昆仑的世界上最高的公路上奔波呀,不觉得苦吗?他说他可以习惯,没什么。我望着那抖动的方向盘,那上面是一双抖动的手,我说什么呢,我只能默默地承认,我不理解这个汽车兵;在这个从农村来的而现在奔驰在世界屋脊的小伙子面前,我是个无知者……于是我再一次感到,理解一个士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可以以某种流行的省便推导而奏效的。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有志于描写与表现当代军人的小说家,却必须全身心地去理解自己的对象,那对象就是来自祖国的各个角落的、因而具备着各种文化心态与精神个性的士兵!当你真正理解了士兵,也就一定理解了人的存在,理解了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每一个士兵都是社会结构中的一员,他不能不与这个世界相通,而且与你与我都相通:就看你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合适而独特的通道(那怕是一座桥)。

《冷的边山热的血》应该说是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的:小说的作者理解了或正在理解。当然,这种理解不仅属于生活,而且属于文学--生活与文学都在如列车似的行进,那我们的理解也应该向更广远的地方行进。

以上作为序,既献给小说的作者,也献给诚恳的读者。

1987年4月乌鲁木齐雪后

同类推荐
  • 龙飞三下江南

    龙飞三下江南

    这是张宝瑞“文革”时期手抄本原创小说《一只绣花鞋》的续篇,也是当时流传甚广的手抄本小说之一。风流妩媚的女特务,诡诈异常的内奸,歹毒阴险的手段;计上计,案中案。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震惊世界的暗杀事件将发生于瞬间……中共优秀特工、第一神探龙飞临危受命,二上北京,三下江南,潜楚宅,巧施妙计,化险为夷。我之间盘根错节的残酷斗争,隐秘战线的神奇惊险,杀奸除恶的艰难壮烈,令小说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 冰血

    冰血

    冰面上的人皮面具,吊死鬼岛无头女尸,33具尸体的特大案件……本书是一部记述在东北公安干警、边防部队与罪犯进行殊死对决的短篇推理、悬疑小说集,书中描述了七个影响重大、离奇诡异的刑事重案的侦破过程,情节跌宕起伏,可读性极强。本书内容根据办案公安的回忆以及办案档案,刻画具体、真实,所有血腥、暴力、残酷的细节均为真实内容。因真实而寒彻骨髓,因简单而毛骨悚然!恐惧源于真实!挑战你的心理底线!
  • 情伤海南岛(下)

    情伤海南岛(下)

    这一晚上他们没有去听歌,廖云天也没有回去,一个情场高手将一个渴望滋润的女孩抚慰得如痴如醉。林丽终于落入了他的情网。云天养殖公司投放种鳖之后,廖云天近一个月时间吃住都在公司里,他与场长游洋如影随形,并且限制弟弟廖云海也不得外出,他口口声声说是不能让游场长太累,大小事儿都要帮着一起干。而实际上,他一方面是担心这水里的价值近两百万元的王八出问题,另一方面则想迅速掌握游洋养鳖的那一手绝活。游洋虽然敦实,这一点他还是看得出来的,因而在关键的技术上他总是故意磨蹭,趁两兄弟不注意时赶紧把活儿做完。
  • 百魅夜行

    百魅夜行

    细思恐极的小故事,人艰不拆的大世界。知名媒体人 才女作家刘颖的惊艳之作,开启轻阅读时代的“微悬恐”小说书写。以优美锐利而又意味深长的小故事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从《所谓爱情》《我们的生活》《上班,上班》《你的钱,干净吗》《貌美如花》《美味佳肴》《物化》《动物君》《未来》等几个部分洞见人性。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曲折缠绵,细节生动巧妙。
  • 穷乡书记

    穷乡书记

    湖东村的大堤没有炸,洪水是在赖崇明倒下之后十多分钟渐渐退下去的。赖崇明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听小田一说,就要爬起来去乡里看看。小田按住他,说你还挂着水呢!赖崇明叹口气,说全乡损失这么大,我愧对几万人民啊!小田劝道,赖书记,天灾人祸谁也挡不住的。你又何必内疚呢!稍时又告诉赖崇明,张乡长在这里看你一天一夜了,他嘱托我醒来告诉你,他说他对不住你。赖崇明一听乐了,这个老张真有意思,他怎么对不住我的呢!小田说,反正我也说不清楚,我见张乡长当时的表情很复杂,也很动情,后来吴县长、李秘书他们来了,他就没说下去。正说话,赖崇明的父亲挎着一篮子鸡进来了,小田急忙走到走廊上,让他们父子俩说话。
热门推荐
  • 大雁

    大雁

    八年前的一个深秋的夜晚,月光满地。黄大发去村南的坟地里逮黄鼠狼,半路上,拣了一个孩子,一个尚未满月的孩子,粉嘟嘟的,胖乎乎的,在襁褓中蜷成一团,睡着了。这是一个男孩,美中不足的是,他长了一副“兔唇”。这是谁家的孩子?为什么将他扔了?这些对黄大发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快50岁的人了,一直打光棍,这回却白捡了一个儿子。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他高兴的事呢?该给这个孩子起个名字了,黄大发想啊想,用了三天时间,给他取了个名字:满仓。
  • 异能校霸之全能明星

    异能校霸之全能明星

    盛京学校转来个低龄的高材生,年纪小,长的娇,家世好,一转眼还能在电视杂志上看到她,真可谓是天命之女。但谁又知道,其实她来自农村,高中毕业,一辈子碌碌无为,父母早逝,好不容易有了个高帅富的男朋友,美梦却瞬间又变成了噩梦。苦苦痴恋五年,等来的却是被换做其他女人的条件,成为他人身下人,却不知道到底有谁谁谁,有多少个,对她伸出了魔爪,哪里还有脸活着?一手抓起玻璃做的水果盆就朝着自己的头上撞去,因为沉重,在碰撞的那一刻,麦莉听到了自己脑子里面传出了:“嗡~”的一声耳鸣,之后便是头疼欲裂,也不容麦莉去感受到底是脑袋的哪里疼,“哐嘡”一声就直直摔在了地上,但睁开眼,却发现自己毫发无损,这是怎么了?身形巨变,化生萝莉,她进入了从来没敢奢望的生活,预谋进入富豪之家,却意外有了陪伴自己长大的父亲,发现了更多报仇的筹码,她努力她奋斗,吸引着男主们的眼。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感情:鬼屋一失足,养料贡献掉,结果自己变成了别人的口中餐。完蛋了!这是麦莉心中第一个想法,果子,你千万不要,乱来啊,深吸了一口气,别过他不放过自己的视线,麦莉有些生气的问道:“夏兼统,你要干嘛?”久久的沉默,忽然,耳边传来了一句淡淡的“我想你了!”带着一点奢靡的气息,明明很轻,在这种嘈杂的环境里,却听的那么清楚。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打压:你看我穷酸?看着从奢侈包包里面掏出十万的女人,麦莉勾嘴一笑,本不想理会,却忽然来了一通电话,之后麦莉深吸了一口气,从穷酸的牛仔裤口袋里摸出一张闪花人眼的金卡‘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是不会开,但车我要了!一次付清!”完全不享受女人那张色彩斑斓的脸,把卡递给了石化的服务员。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同类:别墅之中,布满了尸体,占着鲜血的诺菲惊讶的吸了一口气,:“原来还有第二期的变异者!”麦莉看了一眼躺在床上,毫无知觉的他,深吸了口气,:“你要和我抢人吗?”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问:此文一对一吗?答:是的,一对一,根据设定,她必须选最精良的那个。
  • 金角庄园:海桀中篇小说选

    金角庄园:海桀中篇小说选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五部中篇小说。《金角庄园》与《牌和一张》,不仅是好看的推理小说,而且具有别样的叙述形式。其悬念设置丝丝入扣,逻辑推理严谨缜密,疑云迷雾神奇孤绝,人物命运意味深远。《莫日根》借一个东北鄂伦春族老猎人的遭遇,描述古老民族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文化困境。《矮旋风》通过复原荒谬的真实,逼近人性的本相。《老羊皮》借小人物在生活中的追求、焦虑、失重和取舍,将生活中被忽略的精彩,通过对人物本性的挖掘和心灵的探访展示出来。
  • 墨杀

    墨杀

    一本动作推理小说,通过“七宗罪”式的连环杀人案,挑战你的神经和脑力。是杀人狂魔,还是侠隐巨子?是变态的杀戮,还是正义的匡扶?恶性连环血案.让一个安逸的城市瞬间变得腥风血雨。一桩”七宗罪”式的离奇大案,引出一个沉默两千年的中华旧学――墨家。警界传奇英雄临危受命,但随着案情的深入,他却走入一个错综的迷局,最终不得不让他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去转圜危局!反转再反转的结局,让读者过足瘾,飙足泪!
  • 把一切归于科学

    把一切归于科学

    所谓的丹田不过是类似于电池一样的生物细胞组成的能量储存装置罢了。 所谓修炼者的晋升,不过是提高了电池的相对容量,毕竟激光炮和激光灯是不同的。所谓的筋脉,也不过是另类的生物电线。 修炼者需要天地灵气来修炼,那么灵气就是机器的燃料,而所谓灵根,就是不同效率的内燃机。修炼是吸收能量根据不同的反应机制使用储存能力,类似螺旋桨飞机和喷气式飞机的区别,这便有修炼体系的划分。 而一些小零件,是可以改造机器,提高机器的效率的,于是功法就有了等级。 灵石是天地灵气的压缩,是燃料,是类似于石油的东西,它给机器提供能量。 人可以造机器,机器同样可以造人。
  •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作者是伟人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一位较有影响的实力派作家。他的散文气势雄奇,语言精炼,笔力遒劲,条理明畅,颇具特色。收入这部《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的55篇散文,总计近14万字,反映了作家厚积薄发的创作状态。这是他直面现实又特别深刻的力作,证明他始终恪守着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
  • 糊涂先生糊涂账

    糊涂先生糊涂账

    闲来无事做,随意写两三。花前月下语,随赠有情人。
  • 嫡女惊天下

    嫡女惊天下

    岁月弹指而过,只能说穿越也个技术活。她无意争权只为夺利,却在阴差阳错之间被封为大齐国的护国公主。回过头去,看看曾走过的路,心有余悸,不堪回首;转过头来,前路渺茫,生活中的情感,朝堂中的战争,江湖中的腥风血雨,纵横交错。一任时光流转,无奈青春的流浙。
  • 美味萌师

    美味萌师

    本书讲述的是一位看上去很“美味可口”的师父和一位有点呆萌一根筋的女弟子之间充满欢乐的古言欢萌故事。林妙言发誓一定要替师父苏风辛挡尽天下桃花,师姑请让道,师姐靠边站,就连郡主大人也不例外。因为在无意间听到了师父和黑衣人无非的对话,知道了师父的真实身份,林妙言时时刻刻担忧着师父的安危,可是她没想到自己一个当掉玉佩换经费去救师父的举动,却引发了一系列江湖传言,也因此给自己引来了一波接一波的祸患,幸好关键时刻总能化险为夷。同时她也知道了自己真正的身世,她和师父之间竟然还有一段无法回避的“家族恩怨”,万幸的是,最后两人都在武林大会后全身而退,继续欢欢喜喜“仗剑走江湖”。
  • 闪婚之一生所依

    闪婚之一生所依

    唐依依在领结婚证那天被人放了鸽子,一怒一伤心之下,喝高了。不幸的被一直潜伏在她周围的灰太狼捡到,这样那样过后,他们领证结婚了。一个呆萌别扭的女人和贱萌固执的男人开始了他们逗比的婚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