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300000006

第6章 中国最后一支骑兵作战部队泯灭的过程

部队驻扎在阿勒泰草原上一个叫盐池的地方。选择这样一个地名作为这最后一滴水干涸的地方,大约是一种天意。盐池草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富蕴草原。

部队的番号是7字打头的,建制和序列则叫新疆军区骑兵二团。

它曾是一支着名的部队,原来的名称叫西北野战军骑一军。在诗人闻捷《复仇的火焰》中,那个穿过嘉峪关穿过星星峡的豪迈序列中,就有它的身影。它后来缩编为两个团,骑一团驻扎在伊犁草原上,骑二团驻扎在阿勒泰草原上。

阿勒泰草原属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北缘。

这是一块由草块、草场、草原、干草原和戈壁滩、盐碱滩、湖泊、河流、雄伟的山峰组成的风景。境内有两座美丽的湖泊,这就是位于阿尔泰山深处的哈纳斯湖和袓露在草原深处的乌伦古湖。雄伟的阿尔泰山,横贯草原的南北,并且将它绵延的山脉,一直通向遥远的北方。境内除了乌伦古湖、布尔津河、哈巴河、比利斯河以外,它最着名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这是一条国际河流,它发源于奎屯山,在穿越了整个阿勒泰草原以后,流入哈萨克斯坦,后来又流人俄罗斯,然后与鄂毕河交汇,注人北冰洋。

这是一块在历史上,和平年代以游牧为耕作,战乱年代以杀戮为耕作的游牧地。生活在这块地域的游牧民族是生性温和高贵善良的哈萨克族。按照通常的说法,哈萨克族是西域古族乌孙人、塞人的后裔。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在那遥远的年代里,飘往西域远嫁乌孙王的那一缕香魂,这里该是她落脚的地方。她叫细君公主,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出嫁的年代是公元前115年十八岁,去世时是公元前110年。她活了二十三岁。

乌孙国王派出使节,前往汉王室求婚。汉武帝在皇族中选来选去,最后选定细君公主承担这和亲联姻的任务。于是这个婀娜多姿、多愁善感的小美人,便踏上了博望侯张骞新踩出的西域通途,她在短暂的五年婚姻生活中,曾先后嫁给两个男人。一个就是上面提到的乌孙王猎骄靡,一个则是猎骄靡的孙子岑陬。

猎骄靡感到自己已经老了,骑不稳马,拉不开弓,嚼不动肉了,他把目光对准自己的孙子,然后将昆莫的位子和年轻的王后一起传给他。然后自己就死了。

我们无法想象,在这个北方之北、西域之西的辽阔草原上,在那走马灯一样交替变化的西域古族大移位时期,在这荒凉的、空旷的、寂寞的、内险的、陌生的天之涯,那位柔弱的汉家王室女子是如何度过她的五年岁月的。历史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向下筛选后,惟一留给我们的一点信息是这位美人当年用一张羊皮,蘸着红胭脂,写给汉王室的一封书信。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除了留下这首诗以外,细君公主还为小昆莫岑陬生了一个儿子。如果那儿子能够健康地长大成人,并且绵延香火的话,不知道那血脉,在两千余年后的今天的哪一些草原子民的身上流淌着和澎湃着。

这样的草原啊!

我们不知道这位弱不禁风的汉家公主从遥远的长安城来到阿尔泰山脚下时,用了多长时间,在我,是乘坐了四天五夜的火车,又坐了整整四天的汽车,才到达的。而在细君之后,在我之前,清朝的林则徐发配新疆,他乘的是囚车,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而另一位清廷的戍边大将左宗棠,他是骑马打仗,则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在我从军的年代里,我还在额尔齐斯河上的一个着名渡口锡伯渡,见过一位艄公,他说他的父亲是山东人,是在不通火车、不通汽车的年代里,步行走了三年的时间,才走到这里,人赘到一家哈萨克毡房的。在细君公主的年代里,人类已经早早地跃上马背了,因此我们推断这位公主是骑马来到这里的,弱不禁风的她,这个行程,起码得一年的时间吧!

剽杆的迎亲使者扎个马步,伸出双手,卡住公主的小蛮腰,轻轻一提,于是公主像一只鸟儿一样,轻轻便敛落在马背上了。她便这样开始了她的命运,她就这样给混沌莫辨的西域史划定了一个年代。她就这样给大漠蛮荒涂上一层哀婉的玫瑰色。她就这样在西域史上深深地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她就这样开了胡汉和亲的先河。

她比后来远嫁内蒙包头九原郡的呼韩邪单于的昭君美人,远嫁后世的另一个乌孙王的解忧公主都要早。

部队是在1975年邓小平复出之后的第一次大裁军中撤销的。

撤销的原因很简单。骑兵这个兵种,已经不适宜于现代化战争的需要了。在冷兵器的年代里,它是战争之神,当骑兵成一个列阵,倒拖着马刀,从草原上急风骤雨般掠过时,它的冲锋陷阵、攻城掠寨、克敌致胜的巨大力量足以使任何对方胆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部冷兵器年代的战争史,甚至就是骑兵的历史。甚至,在步枪作为主要的单兵武器的年代里,骑兵还是有它一些用场的,夏伯阳式的短途奔袭,曾使骑兵这个兵种有过它最后的辉煌。而马步芳的马家军,骑手的两只脚分别踏在两匹马背上,那双手平端着机枪、呼啸而来的场面,也足以令这个兵种完成它最后的自豪。但是,在新的兵种和新的连发火器纷纷出现的今天,这个兵种终于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新的战争不是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而是以平均数计算,每十万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这样,当敌人的连发火器喷射着子弹,像飓风像蝗虫一样从地面上掠过的时候,无论是夏伯阳式的短途奔袭,或是马步芳式的两马一枪,就变成了一件滑稽可笑的事情了。

这是骑兵退出战争序列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更简单一些,它是军费方面的原因。

—匹服现役的军马,它一年下拨的军费,相当于三名服现役的普通士兵的军费。

我在中篇小说《马镫革》中,曾经描写了最后一支骑兵作战部队覆灭时的情景。我说,那一刻整个盐池草原笼罩在一层沮丧的、悲哀的气氛中,马儿在马厩里似乎已经有所预感,它们躁动不安、长一声短一声地发出阵阵嘶鸣,散落在草原上的那些低矮的白房子里,上兵们像被开水浇了窝的蚂蚁一样,进进出出,哭丧着脸。

连长说:“最后一次骑上我们的无言战友,再来一次李向阳过草滩吧!”

于是我们从马厩里牵出自己的马,戴了钗了,配上鞍子,上好马犹,翻身卜马。

积雪的草原像一张白色的裹尸单。骑兵像决堤的水一样在草原狂奔,马蹄扬起的积雪把大地搅得灰蒙蒙的。平日,我们是爱惜自己的马的,轻易不让它这样亡命般地在草原上狂奔。因为马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在奔驰中它从来不知道自行停止,如果骑手不勒住马钗子,它会奔跑到口吐白沫,每一根毛孔里向外喷血,倒地而死的。

“呜号!呜号!”我们呐喊着。马刀在空中做着各种劈杀的姿式,或者倒拖着马刀从地面上一路扫过。在我们的身后,那些草原的植物刺棵子、芨芨草纷纷仆倒。而在刺棵子里做窝的云雀,惊惶地飞向天空。天空中,阿尔泰山的鹰隼,吃惊地长唳着,注视着这一幕。

最后,我们回到了营区,翻身下马,湿漉漉的人和湿漉漉的马,站成一排。

队列前,指导员说,平日,我不要你们贪公家的小便宜,将这马镫革系在腰上做腰带,现在,反正这马具要匕缴的,为了纪念你们的马背牛涯,我同意你们从自己的马鞍上,卸下一条镫带。

这样,队列屮的我也从自己的马鞍上卸下来一条,系在腰里,然后一直将这马镫革襟到今天。

这些马具将被上缴这些马将结束它们的服役,尔后被装火车,运往内地,然后在某一个农村驾车或拉犁。

团史馆也将要被撤销了。瘦瘦的团参谋怀里抱着一面面记载着昨日光荣的锦旗,不知道该把它们带到哪里去。

而胖胖的许兽医呆呆地站在院子里,一手扶着一棵树,一手扶着眼镜,正在思考自己的改行问题。

一股奔涌了几千年的洪水,就这样戛然而止。

也许,我们这些最后的骑兵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股奔涌了几千年的洪水,它是不会说停止就停止的,它有一种惯性,这种叫做“历史情绪”的惯性将会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延续。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无法摆脱它,正如我在“最后一个骑兵”一节所描述的我的情形一样。

记得,我在一部叫《伊犁马》的中篇小说中,曾经描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城市的一个落雪的黎明,我被一阵马的嘶鸣声惊醒了。那是我的坐骑的声音。我披衣下床,来到街道上。果然是它,静静地停在雪地上,身后拖着一辆郊区菜农的拉粪车。它悲哀的高贵的眼神中充满了无辜和凄楚。我用一辆旧自行车的价钱将它从菜农手中买出,然后骑上它,重返草原。

“啊,草原,在没有我的日子里,你好吗?”我骑着一匹老马,像唐吉诃德一样在草原上游荡,并且轻轻发出这样的叩问。

这支部队后来经过改编以后,成为一个步兵团,开往距盐池草原不远的更为边界的一个县城驻防。

它后来的番号是3字打头的,建制序列则叫新疆军区边防四团。两千年的时候,我这个老兵曾经重返那里。这支部队认为当年那撤销了的骑二团是他们的前身。年轻的团长正是我离开时来的新兵,他要我为团史馆写一个馆名。这样,当我走进团史馆的时候,便看到了当年参谋手中那些不知如何处理的锦旗。在那一刻我双目潮湿继而热泪涟涟。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我国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城市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世界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和陆地在哪?这些问题都不能对答如流吗?读者朋友,该充电了,赶紧来补充一下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吧,这样不仅对自己生活的星球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更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快速预览地理,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 骑车去元朝

    骑车去元朝

    一个人,一辆破单车、一个二手驮包,26天,2000多公里,越过草原、荒漠、高山与湖泊,东西横跨蒙古国,追寻那已经消失的伟大民族的遗迹……文化行者郭建龙再次上路,将茫茫草原变成脚下的路途,以单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继续他的文化之旅。在本书中,他不仅用文字与照片记录了沿途所见的草原、沙漠、雪山、湖泊等瑰丽风景和动人传说,并且再一次带领读者,去一同遭遇那些在蒙古大地上存在过的、已经消失的和继续生存的民族,一起走入大草原的历史长河,享受旅途中的精彩与奇遇。
  • 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

    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

    经常有大陆的朋友跟我分享他们去台湾的旅行,我突然发现他们并没有看到真实的台湾。我去书店买了大量的台湾旅行书,结果也是如此。于是,我决定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的角度写一本与台湾有关的书。26万字,19个地方,从台北到澎湖,从城市到小镇,从热门景点到夜市、码头、老街、环岛公路、庙宇、高山族区、铁道,从台湾小吃到太平洋的风,从台湾的人到台湾的民俗,从台湾人的真实生活到台湾的小故事,从街上随处可见的现象到台湾的历史,我花了三年时间写出了我从小认识以及热爱的台湾。
  • 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传统文化、民俗色彩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构成了中国城市固有的魅力。在中国的城市中,环境、布局、景观、格调等若干元素,正以或古典或现代的面貌,展现着城市生动迷人的细节。有的城市已成为一种特有文化的载体和标志,比如人们提到拉萨,就举想到圣洁和纯净;提到丽江,就意味着浪漫和古典;提到北京,则透出中华古都的大气和雍容……不同的自然岁月、历史底蕴和生活内容,结合成色彩鲜明的文化,在城市这个容器里得以体现。透过城市的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我们可以领略到更多精彩的风景。
  • 独自之旅

    独自之旅

    《独自之旅》是一本极为打动人的旅行传记。为了感受这个世界的真诚与善意,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个世界,作者放弃在伦敦的优越生活,独自一人,行程万里,依靠陌生人的帮助横跨美国。《独自之旅》是近年来旅行传记中比较独特的一部作品,作者的旅行方式迥异常人,作品中同时传达了作者本人在旅途中的感悟和总结,带领读者在踏上旅程的同时,跟作者一起展开更多的人生思考。作者这段经历曾经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拍成纪录片,先后在146个国家播放,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作者也因此而成为国际驴友中鼎鼎大名的偶像级人物。
热门推荐
  • 为世界开一朵花

    为世界开一朵花

    有这样18位女子,她们身处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国家,她们有着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人生,她们是全世界最耀眼的18位女神,她们是女作家、女演员、女音乐家、女画家、女舞蹈家、女政治家……萨冈、香奈儿、波伏娃、赫本、杜拉斯、弗里达、戴安娜、琵雅芙、阿加莎、邓肯、贝隆夫人……她们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传奇人生,都是各自时代里的璀璨符号,但当剥去一层层神秘光环后,她们也有着同你我一样的心酸和脆弱、焦虑和无奈。每个女神都活得不容易,在人生困境中的用心经营锻造了她们独一无二的质感。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生活。愿你我能从这些顶级女神的身上,领悟某些人生真谛,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样,做一个自信、独立而快乐的质感女人。
  •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

    "曾经在陈丹青先生《鲁迅是谁?》的演讲中听到一个别致的观点,他说“鲁迅的被扭曲,是现代中国一桩超级公案”,对鲁迅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他的作品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致使鲁迅作品的层次和人格魅力被过度简化,他本身丰富优美的用字,以及风趣幽默的行文,后人常常视而不见,也许我们真的不小心错过了一个可爱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狡黠的那一面,他也对人、对动物、对乡土、对自然有着特别的情怀。若是仅仅从某一些方面去解读鲁迅作品内涵的全部,这对他是非常不公平的。
  •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变废为宝的不锈钢、“王冠瓶盖”的发明、沙滩上的“珍珠”等发明发现故事。
  • 百家姓(国学启蒙书系列)

    百家姓(国学启蒙书系列)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历代仁人志士的智慧源泉和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璀璨的瑰宝。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灵魂。国学门类繁多,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度和精神。通过阅读国学,能使孩子从中汲取思想的力量,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开发和良好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 风水大相师

    风水大相师

    养气、观气、定气、乘气、修气、问气,风水相师的六大境界!华夏九鼎守护家族、风水世家传人苏九,因为意外得到上古金色罗盘,从此走上了一条解密千年谜团之路。十指算生死,风水点富贵、六卜算尽天下事,八卦测遍世间人!看苏九解开种种谜团,掀开风水这一传承千古的文化。PS1;VIP书友群:498535691(需要全订阅粉丝值。)PS3;新书已经发布,拜求支持!
  • Hans Brinker

    Hans Brin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勺醋的爱情

    一勺醋的爱情

    闺密贼兮兮道:他如何?她一脸平静:我怎么知道?他突然插嘴:怎么不知道?我都对你坦诚相见了。这是一个隔着一道墙的邻居之间甜蜜爱情故事。
  • 入殓师的爱情

    入殓师的爱情

    年轻的入殓师遇到了美好的爱情,这爱情是短暂的,他们突然地、被迫地分开了。个中原因,读者不难想象。小说委婉缠绵,通篇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却亦不乏温馨。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爱情?一个年轻的女孩总是跑到殡仪馆来,很好奇地打量馆里的一切。她像是来找人,也像是来寻找丢失在这里的什么东西。很容易从送葬的人群里看到她窈窕的背影,她与送葬的队伍是游离的,她不戴黑纱,着素色的连衣裙,裙裾在她小步的移动中,一下一下地摇曳着。她有白皙而光滑的小腿肚,光脚穿着一双磨砂网眼、粉色鞋底的凉鞋,鞋子在阳光下有时发出一点莹莹的光。
  • 加州旅馆

    加州旅馆

    男人很年轻。事情发生在男人出差的最后一天。那一天清晨,男人醒得有些早,但他不想起来。他睁着眼睛,想起平常时候,在家,女人窝在他怀里,呼吸匀称或者不匀称。她是个爱撒娇的老婆,贪,要,不行,我还要,再来!肉胳膊肉腿,死死地环着他,不让起床。他得想办法脱身,呵痒痒,说去给她买好吃的,深深地吻她然后突然离开……花样百出。一大早,两人继续睡前的缠绵,乐此不疲。也正常,他们毕竟才结婚半年还不到。此刻,他真的有些想念女人,他伸出一只手,拔下床头柜上正在充电的手机,想着,要不要跟她打电话,会不会太早?他还在犹豫,电话响了。他笑,想都不用想,这才是夫妻。
  • 见闻琐录

    见闻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