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0700000014

第14章 新时期文学形式演变的趋势(1)

一一对一种复杂文学现象考察的提纲

一、从文学史看文学形式演变的根据和意义

过去,由于人们较多地注意到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受内容制约这一方面,而且或多或少地受到“质胜于文”和“先质而后文”这种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因此对文学形式问题往往重视不够,对文学形式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美学形态也研究不够。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内容的形式或没有形式的内容,都是不能存在的”。(别林斯基:《论人民的诗第一篇》)形式固然离不开内容,是为内容所决定的,是内容的载体,但它又不是消极地表现内容的,它对内容具有积极的反作用,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它不仅同内容相表里,而且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可以作为作家美学观点的一种表现形态来研究。诚如周扬同志所指出的:“各类艺术的形式,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的连续性,是多少年延续下来的,形成了群众一定的欣赏习惯,这些习惯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一部文学史、艺术史,可以说就是艺术形式的发展史。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是各类艺术形式适应时代和思想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历史。时代前进了,艺术形式也不能不有所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也不能脱离它原来的历史联系。不研究艺术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就不能探讨各个时代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的变化,也探讨不出艺术发展的历史规律。”(周扬:《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在这里,周扬同志对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研究艺术形式变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了精辟的阐述。而只要对我国的文学发展稍作回顾,对此就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这里,我无意系统地描述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文学形式演变的过程;那样做,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我只想举出文学史上的两个例子一魏晋南北朝文学和五四新文学运动,即可以看到文学形式演变对文学发展的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从经史中剥离出来,也可以说是从作为经、史的附庸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经国之大业”和“不朽之盛事”。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第一次取得了独立的地位,促使文学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七言诗的诞生和流行,还有乐府诗的发展;沈约等人对声韵格律的潜心研究为唐代盛行的近体诗打下了基础;陚由铺陈状物的大赋而抒情言志的小赋的演变;散文中的文与笔之分,文体林立;小说中志怪与志人两大类别的确立,等等。这一切,让人感到眼花缭乱。但是,应该看到,这种重视文体的意识和文学形式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不错,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中的确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但是把重视文体的创造统统斥之为形式主义,看不到文学形式的演变对文学发展的意义,也是片面的,至少是不公允的。再来看看五四新文学运动。当然,把这次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运动仅仅看作是文学形式的革新运动是片面的,是对这一文学运动的贬损,但是也不能低估其文学形式变革的积极意义。打破旧诗格律的镣铐,以生动活泼的口语入诗及以散文入诗的新诗体的诞生;话剧(文明戏)的引进;以《狂人日记》等作为开端的白话小说的盛行;还有迟到三十年问世的报告文学一这种文学形式上的剧变是具有革命意义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种与文学内容变革相适应的文学形式的变革,五四新文学运动就不可能是全新的,也不可能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从魏晋南北朝文学和五四新文学运动来看,文学形式变革或演进的根据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学观念的变化,尤其是作家这个创作主体审美观念的变化,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或者说是主观的根据。第二,内容与形式的不相适应,或者它们之间矛盾激化,例如,五四新诗运动的发生,新诗体的诞生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新内容与旧形式矛盾尖锐,不能相适应,于是需要创造一种与新内容相适应的新诗形式。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是推动文学形式不断演变的动力。第三,外来文学形式的影响,给作家们提供了文学形式创造的更广的参照系,这也是推动文学形式变化的一个客观因素,或者说是外因。在某种情况下,这种外因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至于说到文学形式演变的意义,除了新的形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表现新的内容外,就文学形式本身来说,不断地变化和创造,也可以使某种文学形式更加丰富、更加完美起来。文学形式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连续性的,周扬同志关于“一部文学史、艺术史,可以说就是艺术形式的发展史”的论断,讲的也正是文学形式演变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文学形式的演变,虽然没有呈现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文学形式那种剧变的态势,而是采取一种渐变的形式,但是其变化仍然是很大的,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形式也是相当丰富多彩的。可以说,这十年中文学形式的变化大大超过以前几十年间的变化,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史上文学形式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这固然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诸如文学观念的开拓所带来的文学创作主体意识的加强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外来文学形式的影响和被吸收融化,文艺方针调整后给作家们带来的更加广阔和自由的创造的天地,各种文体或各种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和融化。这些,都使新时期的文学形式有可能发生更大的更深刻的变化。在回顾新时期文学所走过的十年的历程时,不能不注意到文学形式的这种较大的变化,并总结其已经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评论界有些同志正在呼吁并致力于文体学的研究,虽然成绩还不够显著,却是对新时期文学形式演变研究的开始,是值得注意的。

二、新时期文学形式演变的三大趋向

总观新时期文学形式演变的趋势,其中有三种主要趋向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传统文学形式的继承与改造。

在考察新时期文学形式的演变时,人们也许较多地注意到对外来新的文学形式的采用和吸收,注意到一些所谓“先锋性”或“探讨性”的作品,这当然有其道理。但是,我以为还是要首先考虑一下对传统的民族文学形式继承和改造的情况。这方面容易被忽视,却是忽视不得的,因为这方面的确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新的趋向,并取得了新的成就。

关于文学的民族形式的继承与改造问题,鲁迅早就指出:“旧形式的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他又说:“这些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鲁迅在这里强调的是,对旧形式(民族形式)在采取也就是继承时要注意“删除”和“增益”,并由此创造出包含民族形式精华的新形式。继承中有变革和创造,这才是对待民族形式的正确态度。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强调文学形式的民族化,也出现了诸如四十年代在解放区问世的赵树理的小说这样被公认为具有民族形式的作品。但是,我认为,在对待民族形式上,往往是继承多,而改造和变化则不够,于是,鲁迅所希望的那种经过“删除”和“增益”的新形式也就不多见了。而新时期的文学,在对待民族形式上则注意到在继承中的变革与创造,注意到将民族形式的精华“溶化于新作品中”,于是“化”出了初步的结果。

小说创作中民族形式的继承与改造的成果似乎突出些,这方面人们首先注意到这么两类作品:一是继承自《世说新语》直至《剪灯新话》、《阅微草堂笔记》等明清笔记小说这一民族形式的“新笔记体小说”;一是从宋元话本直至明清章回小说吸取艺术养料,并对艺术形式加以改造的“民俗小说”(或者传奇小说)。

在被称为“新笔记体小说”的作品中,人们谈论较多的是汪曾祺以他的故乡苏北高邮地区为背景的“高邮系列”,例如《受戒》、《大淖记事》,以及稍后的一些人物素描式的小品如《故里三陈》、《异秉》、《岁寒三友》等,这种人物素描式的小品更具有笔记小说形式上的审美特征,因而更是“新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此外,林斤澜前几年回到故乡温州写出的以温州地区变革时代为背景的“矮発桥系列”,贾平凹这些年陆续发表的“商州系列”中的短章,何立伟的“绝句式小说”,还有寻根作品的一部分,如郑万隆的《异乡异闻》、韩少功某些表现寻根意识的短篇,都被列入“新笔记体小说”。其实,就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而言,陆文夫短篇小说中属于小品的一类,例如《圈套》、《秋风起》、《放羊》、《天时地利》以及《围墙》等等,也可以视为“新笔记体小说”的代表作。那么,这种“新笔记体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哪些审美特征呢?汪曾棋在《桥边小说》的《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这段话,可以看作是汪曾祺“新笔记体小说”的艺术宣言,也很能概括这类小说的文体特征。如果粗略地说来,新笔记小说大致有以下特征:不太注意情节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只写一个人或数人的片段,或对某一个人物作粗笔勾勒的素描,或写某些生活场景;篇幅短小,也不注意结构的缜密和完整;大多借题发挥,言近旨远、微言大义,具有诗化、散文化或哲理化的特点;语言简洁洗练、富于幽默感,或淡泊疏朗,或含蓄调佤,显得潇洒自如,有的语言还融入文言成分,追求一种典雅的美,如贾平凹的一些作品,等等,可以看作是“新笔记体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共同的审美特征。

同类推荐
  • 虎爪案

    虎爪案

    虎,自古人称“兽中王”,威风凛凛,势不可挡。虎在生物科学中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其头大而圆,二目灼灼有逼人之光,体长约1.4米至2米多,尾长1.1米左右,整体呈淡黄色或褐色,间有美丽的、闪光的黑色横纹。它的“横扫乾坤”的尾巴上,有奇特的环状花纹;背部的颜色较浓重,其唇、颌、腹侧和四肢内侧均呈白色。
  • 余华作品全集(共13册)

    余华作品全集(共13册)

    本套装收入了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13部经典代表作品。
  •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汇集的十七篇文稿,是何为近几年关于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札记。
  •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是一本随笔集。作者整理了自己2006年至2010年期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时写的文字,记述了他在外企工作时与国外同事相处的感受,在酒吧、茶馆、咖啡馆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图书向读者展示了在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以及对现实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本书是小说家乔叶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深夜醒来”、“咬文嚼字”、“吟游四方”3辑共39篇文章。内容涉及对逝去亲人的回忆、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对旅行意义的哲思,语言通俗清丽、感人肺腑。
热门推荐
  • 龙之渊源

    龙之渊源

    默默栖身在角落里的她,从不招惹是非,却还是有人看不惯她,只是这些不痛不痒她都没有放在心上,于她而言,不重要的人和事,她向来不会太过在意。只是高考结束后,一份奇怪的offer让她脱离了原来的生活,也让十几年前的真相浮出水面……身负远古龙族的皇者血脉,于她究竟是福是祸?经历过抛弃,欺骗和背叛后的她,原谅与否?忘记与否?最后的最后她又该何去何从?前方茫茫,当一无所有的她迈入绝望深渊,就要成为龙族血脉的傀儡之际,一双冰冷的手臂却在此时强势的将她带离,并狠狠地拽她入自己怀中。“傻瓜,你忘了吗?你还有我,我一直在你的身后,从未离开。”
  • 雨季先生

    雨季先生

    在这坐城市最高的地方,是我们故事开始的地方你问朋友:“我有没有说过我是颜控”朋友回答:“没有-_-||”“那我有没有说过我是声控”“没有?_?”“那我有没有说过……”“停,你说过,你就是单纯的好色”“←_←”别人问你:“你以后的梦想是什么”“我想拥有一个花店”别人问他:“你以后的梦想是什么呢”“帮助别人实现梦想”有人在朋友圈写过,不开心的时候,麻烦给我一颗草莓味的棒棒糖“手伸过来,快点”看着手里的棒棒糖“……”“我不会包粽子”“我教你”她看着窗外“下雨了”“笨蛋,我想你了”(双向一见钟情)
  • 一吻成婚:天价小妻宠入怀

    一吻成婚:天价小妻宠入怀

    被亲小姨设计得声名狼藉,后又被逼入狱。看着跟在自己身后的男人,盯着他,她笑得邪恶,“穆先生知道我伤了别人哪里才入狱的吗?”穆先生挑眉,“想活守寡你就试试。”她不信爱情,可这男人打不走骂不走,还硬要帮她虐渣?!
  • 当爱情遇上科学家(全集)

    当爱情遇上科学家(全集)

    他是传说中的科学家,是全校女生梦想的老公,也是她眼中无处不变态的博士生导师。眸光微垂,她尽情腹诽他的一切,却不知眼前这个手把手教她做试验,陪伴她彻夜不眠做功课的男人,正在极力瓦解她的心房,瓦解她的抵抗,让她如同温水中的青蛙,慢慢溺死在他的温暖中。为了从他的魔爪中逃出来,她决定先下手为强!“杨老师……”凌凌一步步蹭到杨岚航的桌前。在目光接触到她的一瞬间,他的表情呆滞了几秒,随即掩口轻咳了一声,淡然问:“有事吗?”她深情款款地表白:“杨老师,我暗恋你很久了!
  • 一本书练好口才

    一本书练好口才

    在日常交往中,口才总是以人际交往的形态,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各自的愿望和目的,相互接触,相互了解和表达,彼此都需要有一个友好祥和的环境。如果每个人在平时都能讲究礼仪、注重口才,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无疑有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三百六十行,行行要口才。社交的得心应手,求职的轻松过关,推销的业绩倍增,职位的直线上升,谈判的无往不利等都有赖于一张会说话的嘴。西方的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间有一种途径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可,那就是优秀的口才。”
  • 田园商女:妖孽世子农家妻

    田园商女:妖孽世子农家妻

    穿越古代成农女,父亡母弱,家徒四壁,大群亲戚欺上门,指着鼻子骂她浪。顾心表示这算什么,看她的!拳打极品,脚踩渣渣,闲来整治绿茶女,顺手收拾白莲花——欺负人,她是专业的。“犯我顾心者,虽远必诛!”发家致富,她也是专业的。种田,采药,上山打猎,绣花,酿酒,下厨开店……从一贫如洗到家财万贯,小小农女,走出锦绣繁华路!要说人生还有什么烦恼……就是那个一贯清冷,不苟言笑的世子爷,为什么见了她就一改冷面,甚至化身禽兽?“姑娘,本世子掐指一算,你命里缺我。”“夫人,温故而知新,春宫册上三十六式,是时候从头温习了。”“孩儿他娘,耕田一天累不累?晚上,换我耕……”——一对一暖文,打脸虐渣渣,发家奔小康~~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锦绣田园之农女要发家

    锦绣田园之农女要发家

    新文《田园醋香悍妃种田忙》连载中【分隔符】又名《乡村爱情故事》震惊!名牌大学毕业生、入职两年即为名企管理层的她,竟然辞职回老家创业,原因竟然是……秦嘉:全tm扯淡!名牌大学毕业的秦嘉放着大好前途不要,辞职回农村老家创业,只是因为她有一个梦想——成为十里八村第一富婆于是她辞职回家,开淘宝、卖山货、漫山遍野种花果,挖池塘、养鱼虾、红红火火农家乐,带着贫穷落后的下巴村父老发家致富奔小康。只是秦嘉没想到……隔壁村的初中同学竟然暗恋自己?时隔多年再次相见,昔日的腼腆内向班草竟然进化为依然腼腆内向的皮皮系村草,秦嘉表示:这感觉有点酸爽!【一句话简介:这就是一个女主带领贫穷落后的家乡父老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被一只暗恋自己多年的忠犬扑倒的故事~】本文一对一,男女双洁,无小三,无生死大爱,欢迎小可爱踊跃跳坑~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 窈窕醉

    窈窕醉

    戏文中常写,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十有八九是白头偕老的好戏。叶盼香却道,自古钟意之事难全,她肩负着难以言说的使命,背井离乡,隐姓埋名,活在别人的故事,他人的伏笔里。她走着早已望得见尽头的黄连路,心如止水,却不想枯萎的早泽繁花竟还能萌芽出青涩别扭的爱恋。芳心暗许,情投意合,她觉得既羞耻又曼妙,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却不知早已落入了他人的圈套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平凡二字,其容易不如其名。PS:矫情文,侧重生活,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