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1000000003

第3章 书画篇(3)

最初,大家普遍认为“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是指清明时节,而画卷上所描绘的则是在清明节那一天城市里以及城郊人民的种种活动。最明显的是,图上描绘了一些清明节的风俗特征,比如说上坟和探亲的情节,还有在轿子上插有柳枝,大店铺上还装饰了“彩楼欢门”等。明人李东阳曾在画卷上题诗,指明画卷描绘的是清明节时的景色。在明人李日华的着作《味水轩日记》中记载,《清明上河图》上面不但有宋徽宗的双龙小印和瘦金体题字,而且还有题诗,其中有一句“水在上河春”可以说明画卷上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也就是说“清明”的也有一些学者不同意此种说法,他们认为“清明”并不是特指清明时节,而是指“清明坊”。画面上的扇子、西瓜、木炭和服饰等并不是春天应该有的,而是秋景,所以“清明”并不是指“清明节”而是指“清明坊”。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当时的东京城共划分为136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为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画面上临河的一家酒店门口所插的条子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这表示画卷所画的是中秋节前后,而不是清明节。因为根据资料记载,两宋时期并没有清明节卖“新酒”的记载,而《东京梦华录》却有“中秋节前卖新酒”的记载。《东京梦华录》中还记载,酒店装饰的“彩楼欢门”并不是清明节特有的标志,而是永久性的。

而且画中的“城门楼”很可能是东京宋门外东郊的“蜘蛛楼”。《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在坊巷中有北宋政府专款修建的“军巡铺”和“望火楼”的设置,有些是借“蜘蛛楼”来用作望火楼的备警。照此推断,《清明上河图》上描绘的便是从清明坊到虹桥这一段上河的景色。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清明”既不是指“清明节”,也不是指“清明坊”,而是一种颂词,意在称颂政治清明,太平盛世。因为画面上所描绘的景物《清明上河图》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并不局限于郊外一个点,而是涉及了沿河数里好几处街道。在描绘打谷场的场景时,有碾谷用的农具,意思是象征秋收在望。

在《后汉书》中也有用“清明”一词来代指太平盛世,因此《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一词也是想要表达歌颂盛世太平的意思。当时在汴城八景中,“汴水秋风”居于首位,而汴城又以汴水两岸最为繁华。

因此,张择端为了反映汴京的繁华,就特意选取了汴河秋景,而且画中店铺林立,酒店茶馆中的顾客熙熙攘攘,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纸马店门庭冷落,没有顾客光顾,这也正好符合了张择端想要描绘汴河的升平景象,歌颂政治清平,盛世太平的寓意相符。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虽然《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气势磅礴的繁盛景象,但是,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画中也描绘了乞讨的乞丐,街上跑着的猪,还有在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这些都是与太平盛世景象相悖的。如果作者是想歌颂盛世太平,那这些景象又该如何解释?

另外,《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多种说法。《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清明上河图》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句话可以推断,汴河由西北到东南方向为下水,反之由东南到西北就是上水。

因此有专家学者推测,“上河”就是指在汴河上逆水行舟的意思。不过,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根据明人李东阳曾经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跋的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从这句话看来,“上河”应该是“上坟”的意思。然而,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则认为“上河”既不是“汴河上逆水行舟”的意思,也不是“上坟”的意思,而是专门指“御河”。

虽然到目前为止,关于“清明”和“上河”的含义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谜团都会一一解开的。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是北宋着名的画家。他早年在汴京游学,后来学习绘画,宋徽宗赵佶时期在翰林图画院供职。他的作品大都遗失,只有《清明上河图》和《金明池争标图》留传了下来,现在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张择端虽然供职于翰林图画院,却喜欢描绘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但是不知为什么,在北宋年间所编的《宣和画谱》中却没有张择端的名字。

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历代帝王图》,又称《古帝王图》,长为51.3厘米,宽为531厘米。在《历代帝王图》上共画有从汉朝到隋朝的十三位帝王的画像,他们分别是: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加上帝王旁边的侍从共有46人。十三位帝王共分为了十三组,每一个帝王再加上身旁的一两名侍者为一组,其中,只有陈后主陈叔宝的身旁只有一名侍者。在十三位帝王中,有的帝王站着,旁边是侍者;有的帝王坐着,侍者穿插在左右。在每一位帝王的旁边都有榜书,有的还记述了其在位的年代以及他对佛道的态度。画家还试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神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比如说开国之君,都呈现出非凡的“王者气度”;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则表现得委琐庸腐。

《历代帝王图》作者之谜

观点:《历代帝王图》是一幅没有题款的画,因此关于它的作者是谁,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是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画,有人认为是北宋画家朗余令所画,还有人认为作者不详。

私人收藏的,但是在南宋的时候被朝廷收去,从此以后就被历代皇室秘密收藏,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宝。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难以计数的奇珍异宝和历代典籍被大量掠到海外,《历代帝王图》因为存放在皇宫,所以侥幸得以保留。1924年,溥仪通过古董商等各种人物搭桥将故宫内的大量珍宝偷偷卖出,这一次《历代帝王图》没有幸免,被悄悄卖到了民间。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历代帝王图》流落到了美国,被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至今。

因为《历代帝王图》上没有落款,所以千百年来关于它的作者的争论就从没有停止过。最早收藏《历代帝王图》的是宋代名臣富弼,而且他在此画卷上题识此画为唐阎立本所画,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此画的作者就是阎立本。富弼之后,这幅画又辗转流传到了宋代的周必大手中,他在画上的题《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局部识为:“笔势尤奇,绢亦特敞,是阎真迹无疑……”再加上阎立本生活于初唐,曾做官到右相,还曾经为唐太宗李世民画过《步辇图》类题材的历史画,因此他很有可能是《历代帝王图》的作者。因此长期以来,《历代帝王图》都被认为是阎立本所创作。但是有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此画的作者不可能是阎立本,因为《历代帝王图》描绘了唐代以前的十三位帝王,其中包括了阎立本的外祖父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其他帝王比起来,北周武帝宇文邕被画得粗野蛮横,上面还题上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十八年,五帝共二十五年,毁灭佛法,无道。”这种举动显然是大义灭亲了,可是这在封建社会的初唐是不太可能的。

也有学者认为《历代帝王图》是初唐画家郎余令所画,因为郎余令的绘画才能在当时也很有名,他曾与薛稷画鹤、贺知章草书一起被时人所称颂。而且《历代名画记》中也记载:“郎余令有才名,工山水、古贤。撰自古帝王图,按据史传,想象风采,时称精妙。”意思是说郎余令曾经画过历代帝王图,并说他根据历史传记的描述,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了各个朝代的帝王,他还在每个帝王画像旁边留下了榜书,对有的帝王记载了在位年代和对佛教道教的态度。虽然《历代名画记》中的这段文字提到了《历代帝王图》可能是郎余令所创,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资料有过类似的记载。

美国一些专家在仔细研究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历代帝王图》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历代帝王图》现在被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一些美国专家对画中所用的朱红颜色做过化学图中为陈宣帝陈顼阎立本,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县)人,汉族,是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他出身贵族,其父阎毗是北周驸马,兄阎立德擅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阎立本的绘画艺术,先承家学,后拜师张僧繇、郑法士。他善画人物、车马、台阁,尤其擅长于肖像画与历史人物画。他的作品线条刚劲有力,色彩古雅沉着,笔触细腻,人物神态刻画得十分细致,被时人列为“神品”。他曾经为唐太宗李世民画过《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作品有《步辇图》、《职贡图》、《萧翼赚兰亭图》等流传于世。

分析后,认为此画的作者可能不只一个人,因为此画很有可能是由数段拼接而成的。画中以陈宣帝部分最早,出自唐人之手,其余的则稍晚一些。这个结论虽然没有能够直接指出真正的作者,但也证明了此画不是阎立本的作品,至少不全是,不过这种说法也有待于考证。《历代帝王图》到底出自何人之手?到底是一人所作还是多人所为?这个答案可能短期内还不能明确,需要专家们继续考证。

《雪景寒林图》作者之谜

《雪景寒林图》是一幅绢本水墨画,长为193.5厘米,宽为160.3厘米,现在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画面构图严谨,用笔苍润浑厚。《雪景寒林图》生动地描绘了秦陇山川的磅礴气势和雪景风貌,同时又成功表现了关中地区严冬时节的沉静安谧,全画不但构图严谨,用笔也十分浑厚,撼人心魄。

《雪景寒林图》意在描绘北方冬日雪后山林气象,画面下方的水面宽阔而平静,没有一丝波纹,只是在靠岸的地方用较深的墨色渲染,突显出水流的宁静。在河岸上有密集的树林林立,即使在岩顶上也布满了枝桠。在巨石后有若隐若现的屋舍,似乎有人正在门口张望,可能是在等待亲人归来。再往后,有渐渐隆起的群山,以及隐秘在山中的寺观,堆满积雪的屋顶分外耀眼。

近处的巨石上白雪皑皑,远处的山谷中云雾缭绕,隐隐透出些逼人的寒气。画面上的山峰盘桓高远,水面平静冷凝,树林深郁寒峭,这样恢宏的场景和磅礴的气势,在宋画中也难得一见。清代书画鉴藏家安岐着录的《墨缘汇观》曾这样评价《雪景寒林图》“宋画中当为无上神品”,称其是极难得的稀世珍宝。

根据记载,《雪景寒林图》在宋代时曾经收藏在宣和内府,到了明末清初时被天津的大盐商安仪周所收藏。安仪周死后,他的子孙将此画变卖给了当时的直隶总督,他购得此画后,又将它呈献给了乾隆皇帝,后来一直存于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并掠夺了大批的珍贵文物,《雪景寒林图》也在劫难逃。庆幸的是,《雪景寒林图》被外国士兵拿到书市上拍卖时,被清工部侍郎张翼发现,他以重金将其买下后便秘密带回天津,并当成了传家之宝。张翼死后,此画由他的儿子张叔诚收藏。

张叔诚自幼受父兄影响,笃好文物,毕生致力于文物的鉴赏、搜求和抢救,在1981年将此画捐献给了国家。

画面上没有明显的落款,只是在一丛树干中隐约刻着“臣范宽制”四字,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字迹已经模糊得很难辨认。因此关于此图是否为范宽之作,有人提出了质疑。范宽生活于北宋前期,是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据说范宽本名中正,因为他性情温和宽厚,所以得名“宽”,后来人们逐渐以绰号相称,而他自己也在画上署名“范宽”。但如果说此画是范宽所作,则有些不合情理,因为范宽只是一位民间画家,而不是宫廷画师,图中的“臣范宽制”的称呼就有些说不通了。如果是皇帝叫范宽作画,范宽也不用躲躲闪闪地称臣,更不会将落款隐于前景树斡中。清代鉴赏家安歧在《墨缘汇观》中并没有记载有此名款,因为《雪景寒林图》是其珍爱的私藏,必然会反复地把玩观赏,应该不会出现未发现署款这样的疏漏。由此可以推断,该图在安歧收藏时还是无款之作,款为后世所加。不过他们认为《雪景寒林图》虽然不是范宽作品,但也不是后人伪作。因为该画所表现的水平的确不是明清以后的画师所能达到的,很可能是一幅被后人题名的范派中出色的宋代山水画作品。

但是有的学者坚持认为该画就是范宽的作品。他们认为画中的落款比较隐蔽,没有被收藏家发现也是有可能的。

因为落款与画本身的墨色相同,并且还是在不显眼的树干上,再经过岁月的洗礼,的确不容易辨认。但是这样的落款手法,在宋代画家中并不是首例。而且就画风来说,《雪景寒林图》和范宽的其他传世作品,并没有不符的地方。

既然画风相符,落有名款,那就很难否认《雪景寒林图》是范宽的作品。

《雪景寒林图》是否为范宽真笔,鉴赏家尚有争议,但说它是宋画中代表范宽画派的重要作品,则是大家公认的。

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出现,关于作者是“范宽”还是“范派”的争论可能还将持续下去。

同类推荐
  • 定汉

    定汉

    一朝穿越,魂归汉末,风云突变,化茧成龙?刘平穿越成为了一个落魄的汉室宗亲,面对即将到来的乱世,刘平应该何去何从?是安安分分做一介升斗小民,还是成就一番宏图霸业,且看定汉,刘平如何在汉末乱世顽强生存,搅弄风云。
  • 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

    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

    “拉丁美洲的良心”用《镜子》映衬出世界史上的荒谬和不公。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善于从体制的边缘发现让人生疑的蛛丝马迹。他从散落民间的口头记忆中寻找受辱者的尊严,从被冷落在纸堆里的记录中搜求被劫持的良知。这一次,他开始动笔书写一部倒转的世界史,撬动令思想窒息的体制磐石,唤起被麻痹的基本知识,恢复被蒙蔽的正常思维。六百个故事,就是六百面镜子。谎言不攻自破,恶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这里面,有人看到的是骄傲,有人看到的是屈辱,有人发现了过去,有人遇见了未来。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5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5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如意小郎君

    如意小郎君

    21世纪双料硕士,魂穿古代。没有戒指,没有系统,没有白胡子老爷爷,连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都没有……贼老天,开局什么都没有,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这让我怎么玩?腹中饥饿难耐,心里郁闷透顶,唐宁忍不住抬头竖起中指:“贼……”有一物从天外飞来,正中额头。抱着大红绣球,晕倒之前,他只想问一句:“哪个杀千刀给绣球里塞了石头!”再睁开眼时……有丫鬟笑靥如花:“姑爷,小姐有请!”有女子眉眼如画:“相公,妾身有礼!”
  • 三天读懂五千年黄金传奇

    三天读懂五千年黄金传奇

    跌宕起伏黄金历史,错综复杂财富传奇。黄金历史发展脉络、趣闻故事、黄金开采冶炼过程等奇闻异事,让您从历史、文化、宗教、生产、生活诸多方面领会黄金的魅力,了解真正的黄金时代。
热门推荐
  • 邪帝追妻:倾城魔女太嚣张

    邪帝追妻:倾城魔女太嚣张

    前世她一心修炼,不问世事,却被最亲近的人追杀致死重回十几年前,她变异灵根,身怀异宝,逆天改命,祸乱天下渣姐来袭?滚一边去,姐一会收拾你。前任渣男?姐看不上你,哪凉快哪待着去。渣爹被抓?还出卖她?喂,你们几个绑匪记得撕票?!不过一直缠着她的这个男人是从哪冒出来的?某男看着旁边抢宝的某女:“丫头,你想要什么?本尊送你。”某女:“本姑娘想要你死!”某男勾起嘴角:“本尊更想与你欲仙欲死。”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从古至今,学术论著不知有多少华章,然思考的世界的且影响今日的又有多少呢?本书收集了中外一百篇思考世界的学术论著,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壮景,让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瞻望未来的辉煌!
  • 绝强修真高手

    绝强修真高手

    一株莲花从天而降,从此宁潇再也不是别人眼中的废物。这是一个卑微懦弱的人向盖世强者的蜕变过程……
  • 奴婢小香肠

    奴婢小香肠

    【爆笑穿越】她没了白花花的肠子:咸鱼神医骗妞丢肠子、骗妞腰牌,害妞被恶霸欺负!半路遇个混血小王爷,踹了他倒地,抢了他的珠子,卖身误成他的奴:这是怎样一个被欺负的哈皮小宠啊
  • 星武战神

    星武战神

    十年寒窗,一朝功成,临了却换得欺君罔上,永世为奴。有志难伸,有才难施,没落少年意外遭逢绝世败家女,咸鱼翻身,借势而起,修星武,研星纹,创神通,御美女,凭至宝星罗万圣图,掌运星河,武御苍穹。
  • 怪医神探诸葛诺(第一季)

    怪医神探诸葛诺(第一季)

    民国初年,苗疆蛊婆妄图借夜郎古国末代王妃后裔的身份,率领活死人军队逐鹿军阀混战的中华大地。怪医神探诸葛诺与女入殓师叶灵,莫名的卷入了这场乾坤大对决当中。他们破奇案扶正器,最终达成使命。
  • 雄兵连之宇宙纷争

    雄兵连之宇宙纷争

    是由超神学院动漫续编,讲述着雄兵连与侵略者战争的故事。
  • 筋门

    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贼之蒙奇家的小姐姐

    海贼之蒙奇家的小姐姐

    原名《海贼王之守星成月》,因为太中二就改了(捂脸)女主穿路飞亲姐,暂无cp“姐姐,我要当海贼王!小花居然笑话我!”路飞包子脸。第二天“姐姐,小花呢?”“哦,大概是被海怪吃掉了。撒,吃饭吧。”“嗯!”是弟控无疑了
  • 仙路争霸

    仙路争霸

    屿轩,无意中获得了修真界高手的元神,元神传他至高修仙法决,凭着这法决,屿轩修成至高神功,最终达到至高点,成就不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