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800000003

第3章 神秘的半山之灵(2)

那是通往峨眉半山的路。过了报国寺,城市渐渐远离,脑子开始清醒。沿盘山公路一路上行,公路两旁的葱绿逐渐加深,随着山势的变化,那层层叠叠的林海逐渐展开,像一张巨大的墨绿色地毯,铺展开来,绵绵延延,不张扬不浮夸。看似轻描淡写而成,其实却蕴藏了亿万年的天造地设之精华。

这样绕山而行,车是不能停的,车速放得很慢,正适合静观。无论多少次地踏入,无论每次带着怎样的心情,仍然回避不了一种迫切的冲动,总想伸出手去抚摸窗外浓得化不开的绿色,哪怕只能碰到一片叶子,也能立刻触及那亘古的久远。

这是峨眉山系不可分割的一分子,它是亿万年岁月的累积,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落叶都沉淀到土壤里,新的覆盖旧的,旧的化成了沃土。森林是那样的浓密深邃,密密地织成一片辽阔的“海洋”,它是3700多种植物的家,是2300多种野生珍稀动物的王国。你可以去猜测、去遐想那林中深藏的秘密和故事,却不可以轻易介入,更不可以破坏了它们和谐的相处。外来的任何动静都会让它们惊恐,不要有声音,让它们自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吧。

在这样的半山森林,远远地看去,人和车都像是一只只小虫,或者一只只蜗牛,缓缓地爬行在一根纤长的细绳上,盘旋而上。

越是深入那片绿色,身体的每一部分就像是上过油的零件,越发地畅快灵活。记得有一回,绕行至一大片的松树林,正是早春时节,除了浓墨重彩的深色,还间杂了深黄偏红的暖意,最惹眼的正是那一大片笔直得犹如军人的杉木林:标准的站姿,凌云的气势,风雨吹打练就的坚实的外表,还有沧桑却又坚毅的脸庞。它们站成了岁月的姿态,构筑成生命长绿的根基,让人类能自在地呼吸。我情不自禁在心里深深地拥抱了它们……

雅杉

七里坪的木材品种繁多,以雅杉最为知名,其树身笔直端正,木质坚硬,树心红润,芳香浓郁,耐腐防蛀。明嘉靖三十六年修皇宫三大殿,评峨眉洪雅所贡之木材“为诸郡邑先,其材量亦异”,雅杉遂名播京都。今日半山森林广袤,绿海扬波接天碧,雅杉葱郁千山秀。

我听植物学家讲解半山森林里植物树种的构成,据说有特别珍贵的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桫椤,有著名的峨眉冷杉、桢楠、洪椿,还有许多名贵的药用植物和成片的竹林。据统计,峨眉山植物种类的数量相当于整个欧洲植物种类的总和。或许在穿梭森林时它们和我擦肩而过,却是相遇而不相识,不过没有关系,只要它们存在着,不湮灭,不消亡,积日月光芒之精华,吸大地母亲之乳汁,哪怕只剩下一粒种子,也在生生不息地传承。这就是人类最大的欢欣。

峨眉半山的森林是四季常绿的,特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样的气候和复杂的土壤结构成就了它四季不变的秀色,独特的生态环境让各类生物尽情地繁衍生息。十多年前去九寨沟,一路看见大卡车装载着被砍伐的林木,源源不断地被送出大山,我的眼睛一次次地被刺痛。好在,几年后这一幕终于停止。而这一片静静的林海,可曾有过被砍伐的痛?还是它顽强地生存着,战胜了一切劫难?庆幸那些有着百年千年年轮的老树,能带着它们的子孙活到如今,并毫无私心地提供丰富的负氧离子、洁净的空气,将大地包围,将身心融化。

打开生命之门

千百年的宛转与轮回,年复一年的代谢和重生,使得海拔800米到1500米的峨眉半山地区,在最适合动植物生长的北纬30度,隐藏和聚集了无数珍稀生物。那里有会说话的花,有会飞翔的叶,有数亿年不灭的蕨类,还有长胡子的青蛙、会唱歌的鸟、世界上最大的蚯蚓……五年来,频繁往来于峨眉半山,也机缘巧合地见到过一些奇特的生物,在这里所展示的,相较于峨眉半山博大的动植物王国,仅仅只是沧海一粟。不妨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去领略这些生命的奥秘吧。

会飞翔的“鸽子树”:珙桐

珙桐是大自然的留声机,记录了亿万年的沧海桑田。珙桐属落叶乔木,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四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存活下来,成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是中国独有、世界著名的珍稀植物。

我曾见过峨眉半山的珙桐枝叶繁茂,叶大如桑。那青葱的枝叶脉络分明,还残留着恐龙时代的温热心跳。纯白的花苞悠悠垂下,形似鸽子展翅。当珙桐花开时,朵朵白色的花苞在绿叶中浮动,犹如千万只白鸽栖息在树梢枝头,振翅欲飞,有象征和平的寓意,故称会飞翔的“中国鸽子树”。

历经沧桑的“国宝”:桫椤

桫椤是现存极少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可制作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院观赏树木。

在距今约1.8亿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它身形高大,与恐龙一样同为“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多数被深埋地下化为煤炭,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 桫椤为半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多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在半山七里坪,有心的花艺师巧妙而不经意地摆植那么几株,穿插在七里坪百草园里,既朴实无华,又孤傲一方,默然无语。

会说话的“花西施”:杜鹃

杜鹃花为峨眉半山“四大名花”之一,又叫桫椤花。乍暖还寒的初春,峨眉半山便悄然迎来花的世界:红梅和报春花早早地开放,带来春的信息,玉兰花、油菜花、梨花、桃花闻言竞艳,簇簇丛丛,彩妆宜面,向游人吐露芬芳,最惹人的莫过于从春到夏花开不败的杜鹃。作为峨眉半山的一大特色,峨眉杜鹃从4月开始次第绽蕾,黄、紫、白、蓝、粉红、深红、玫瑰红各色缤纷,姹紫嫣红,艳似朝霞,美不胜收。其中不乏珍稀品种如波叶杜鹃、长蕊杜鹃、黄花杜鹃、腺果杜鹃等,可以说真正进入了一个杜鹃的海洋。当地人习惯将杜鹃同佛联系在一起,称其为佛而开。清人彭元吉有诗云:桫椤本是佛前花,开遍峨眉灿若霞。不信佛身常住世,见花如见佛无差。在七里坪,各色杜鹃最是繁盛,其中不乏珍稀品种,只看你是否有那慧根,能解花语。

形似枯叶的“精灵”:枯叶蝶

各种色彩斑斓的珍稀蝴蝶丰富了峨眉半山的天空,如枯叶蝶、帝王蝶、柑橘凤蝶、三尾褐凤蝶、虎斑凤蝶等等。当数十种稀贵的蝴蝶在林间上下翻飞时,它们就像花间的精灵掠过绿树枝头,飞飞停停,美丽的身影令人陶醉。

其中中华枯叶蝶是峨眉半山蝶类中最名贵的一种,蜚声中外。它的翅膀宛如一片褐色树叶,翅面闪烁着黑蓝色的光泽,其前翅中部金黄色的“绶带”酷似叶脉,故而得名枯叶蝶。从暮春到初秋,在花枝间、草丛中、曲径上,很容易就能看到枯叶蝶随风飘舞的身影。枯叶蝶喜欢单独长途飞行,时飞时息,采食花蜜或树液。一旦遇有“敌情”,立刻疾速地飞落在树枝上或草丛中,伪装成一片枯叶,静悄悄地躲藏起来。依靠它这种特殊的自卫能力,枯叶蝶代代相传,直到今天。

世界上像蛇一样的大蚯蚓

有一回在去七里坪的路上,长年奔波于峨眉半山的张总对我说:“你信不信,这山上最长的蚯蚓有一指粗、一米长!有几次,长长的蚯蚓爬到了公路上,我们还误以为遇到了山蛇。后经山民证实,说是蚯蚓。”车上的美女小刘头点得像啄木鸟,以证明这些话一点都不夸张。

我虽未见过,但七里坪半山的大蚯蚓却有记载可查。它学名秉前环毛蚓,是世界上最大的蚯蚓。整体外形像一光泽发亮的软管,一般体长30厘米,长的可达80厘米,体宽1~2厘米,全身由160个环节组成,肌肉发达,伸缩力强。每节生有短而坚硬的刚毛,具有行走的功能。感觉器官虽已退化,但头部有肉唇状的前叶,伸张时可摄食、钻土,兼有感知功能。身体后部多具有感光细胞,能分辨白昼和黑夜,常于夜间或暴雨后出动觅食,过着穴居生活。寒冬腊月,能钻入1~2米深的土层避寒,故当地叫“透山龙”。峨眉山大蚯蚓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具有改良土壤、净化环境的功能;入药性寒、味咸,有清热、定惊、利尿等疗效。

像男人一样长胡子的青蛙

在海拔700~1800米左右的峨眉半山地区,生活着一种形态颇为奇异的珍稀蛙类,学名峨眉髭蟾。因雄蛙发情期的上唇缘长有如男性胡须的锥状角质黑刺,故名髭蟾,山区习称“胡子蛙”。峨眉髭蟾是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刘承钊首次发现和定名的,他认定这种胡子蛙是峨眉半山特有,并专门将其划归为髭蟾属。

胡子蛙在非繁殖季节极难得见。白天多隐藏在山地溪流附近的草丛、树洞、石缝等处,夜晚才出外活动觅食,捕食昆虫、蜗牛等。繁殖期时,雌蛙钻到溪水的石块下去产卵。卵块呈圆圈状,每个卵块有卵200多粒,1个多月后,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形体较大,最大全长在10厘米以上。特征是体尾交界处的背面,有一淡色的“丫”形斑。它们发育很缓慢,在水域中至少要越过两个冬天才能完成变态。峨眉髭蟾已濒于绝灭,严禁捕捉。

娇小如黄蜂的小小蜂鸟蛾

峨眉半山不仅是花草树木的宝地,也是各种珍稀昆虫的天堂。有这么一种昆虫,号称昆虫世界中的“四不像”。它像蝴蝶,和蝶类一样拥有长长的口器、膨大的触角和色彩缤纷炫目的翅膀;它像蜜蜂,在夏秋时节飞舞穿梭于百花丛中,以花蜜为食,并发出清晰可闻的嗡嗡声;它又像蜂鸟,白天活动夜晚栖息,时而在花间盘旋,时而在花前疾驰。它就是蜂鸟蛾,学名小豆长喙天蛾。

由于它和蜂鸟大小相近,样子类似,连生活方式也几乎一致,因此常常被误认为蜂鸟,尤其在飞行状态下,更是连动物专家都难辨真假。但实际上蜂鸟仅分布于西半球,中国是不存在蜂鸟的。蜂鸟蛾原本也只生活在北美地区,数量极少,非常珍稀。这样一种珍贵罕有的昆虫,是怎样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峨眉半山的呢?或许,它们是被半山繁盛的百花所吸引、陶醉,心甘情愿地停留并爱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吧?

叫声如婴儿啼哭的大鲵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一种鱼不仅叫声独特、有足有尾,还能爬树。这种奇特的生物就是大鲵。大鲵是峨眉半山珍贵的两栖动物,也是我国独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已被划为国家二级保护对象,严禁捕杀。大鲵一般体长60~70厘米。背面棕褐色,有无数大黑斑,腹面色泽较淡,周身皮肤润泽光滑。头宽而扁,口大,鼻孔和眼极小,无眼睑(眼皮)。身躯粗壮而扁平,尾长侧扁,四肢很短,前肢4趾,后肢5趾,趾间有微蹼,犹如婴儿的手掌,叫声似小儿啼叫,本地习称“娃娃鱼”。

《本草纲目》载,大鲵肉富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白嫩鲜美,味香可口。肉和胆又是良药,可治贫血、胃病、霍乱、痢疾、癫痫、痔疮、血经和小儿嗝食诸症。但由于生存环境、栖息地遭受破坏,大鲵濒于绝灭。峨眉当地民众出于慈悲心,常常从捕得大鲵的渔人手中救下其性命,并交由法师住持放生于禅院水池。

峨眉半山的松鼠个头很大,有的甚至有好几斤重。它们白天在树林间自由穿行,夜间有时潜入寺庙,踏得楼板噔噔作响。

半山地区的野山鸡是神话中“凤凰”的原型,高贵典雅的姿态、七彩斑斓的羽毛为七里坪增添了许多靓丽的色彩。

神奇的“黑”土地

2013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些,柔暖的阳光十分眷顾巴蜀大地。在峨眉山地,尽管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域还是冬雪未消,但海拔1300米的峨眉中山区却尽显翠绿之色,春意盎然。

经历了严冬后,万物复苏,各种植物开始蓬勃生长,而动物们也开始变得异常活跃。此时正是寻找和发现半山生物成长奥秘的最佳时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天尚未亮,七里坪的村民王大姐便早早地下地干活了。因有预约,我不得不起床跟随她来到地头。王大姐说,天气暖得早,比往年提前这么多,正好可以早点翻土,让即将来临的春雨好好地浇灌冻了一冬的地。王大姐要翻挖的地是她家的菜地,她预备了各种时令蔬菜的种子,就等着播种。

翻挖好的土地在王大姐身后渐次展开,肥厚的土壤在清晨慢慢升起的太阳照射下,散发着柔润的体温,不时有蚯蚓在土里钻进钻出。王大姐说,如果不是因为这么好的土,又从不需施化肥,她可能也不会一直守着这些地耕种。好在,现在城里人都喜欢无公害无化肥无农药的生态蔬菜,她种的菜值钱了,地也变成宝贝了,而且她的这些地已被七里坪公司圈定为有机蔬菜基地。

英国著名史学家巴克尔认为,有四个主要自然因素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这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地形。在峨眉半山,这四个因素相辅相成,搭配完美,并孕育出半山三宝:堪比阿尔卑斯山的薄荷空气、天然回甘的山泉水、经岁月沉淀而成的肥沃土壤。土地,是中国人的精神之根。中国人生来便有浓厚的土地情结。即使在城市生活,也总忘不了一亩三分田的耕种之本。是啊,生命怎能离开空气、水和土地呢?

峨眉半山七里坪的土正是千百万年各种生物不断腐化沉积所形成的不含重金属的天然腐质有机酸土,呈炭黑色。由于受降水充沛、植被丰富、野生动物众多等影响,土壤淋溶作用较强,土壤盐基高度不饱和,使得这一大范围的土壤均呈酸性或弱酸性,非常有利于各类植物生长。在此土地上种植蔬菜水果无须施肥,其生产的粮食蔬果是当之无愧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记得那一年,七里坪度假区项目地刚刚开建,“金杯”老总带我实地了解项目规划,我跟着他边走边看,开挖的道路尚未填平,一堆堆的黑土码在路边,我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这些土是黑色的?他自豪地说:“这你就不懂了吧,这些土可是宝贝,是要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在国内,这样的土也是稀缺之物,那些喜欢种植兰花等奇花异草的人才会买来培土,以确保这些挑剔的花草能够顺利成活。你看,在七里坪,掘地三尺都是宝。正是这片肥沃的土地养育了一方生灵,留下了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养生之地。”

同类推荐
  • 有情菩提

    有情菩提

    “菩提十书”之《有情菩提》:林清玄的“菩提系列”是为人间的一切有情而写,希望从唤醒有情的觉悟开始,一步一步走向有情的圆满。佛法,是在有情人间,将一切的美串连起来,走向生命的大美。佛道,是绝美,以绝美的心跨越痛苦,绝美的心体验更深刻、广大、雄浑的生命。《有情菩提》是以情感的净化,在人间确立,以大爱与解美来澄清心性,永保明觉。“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 去边境走私风景

    去边境走私风景

    在中国,没有比彩云之南更魔幻现实主义的省了;在彩云之南,没有比普洱和版纳地区更像地标的地区了;具体到普洱和版纳,应该没有人会像杨镇瑜那样“不惜笔墨,吐尽肝肠”的写作和旅行了。这是一片神秘野性、有着迷人热带风光和神秘文化的土地,不仅有孔雀开屏傣女善舞的曼妙身影,也有金三角秘密交易和少数民族的诡异旧俗。曾经驻防云南四国边境的高大威猛中尉,带你进行一场“鬼吹灯”式的云南四国边境探秘,一起领略边境的魔幻与神奇,走进人类早年的记忆,触碰人类自身无法忘却的灿烂辉煌与隐秘伤痛。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是一本构思精妙的书。首先,妙在一个“跟”字上。和顺风光集太行壮美与古韵秀雅于一身,若以世俗之见,必是哪里人多去哪里,何处有名说何处,而世芳却绝不随波逐流。他借古发今,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循着古人的思路,以幽幽的古人情怀,追随着古人的足迹,开始进行了一场不会也不可能有终结的历古、访古、探古、思古、鉴古、述古的大旅行。
  • 我想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想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它曾让你深爱,让你迷恋,也让你被狠狠伤害、抑郁流泪;放下过往,来到远方,一切清零,江湖往事不再谈论。不再有令你牵肠挂肚的人,不再有令你突然沉默的场景,你又重生了,换一个灵魂,换一种心态,活出另一个自己。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最好的生活,在别处。独自上路去看看这个世界,你终将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热门推荐
  • 故事会(2016年3月下)

    故事会(2016年3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陪伴孩子成长的历险探秘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历险探秘故事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古往今来,它的浩瀚无穷让无数的学者为之苦苦探索,辗转难眠。那么,宇宙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呢?它的浩瀚无穷,到底来自于哪里……
  • 战狼寇

    战狼寇

    齐鲁长城,巍峨耸立。日寇来袭,野狼来欺,看我齐鲁豪杰,磨刀迎击。泰山余脉,章丘大地,烽烟四起,金家人掏狼窝、战贼寇、抗天灾,谱英雄传奇。章丘之南,垛庄山地,民众皆铁血御敌。金家儿郎,挥旗雄起,持枪卫国,谱英雄传奇。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 愿不负韶华不负君

    愿不负韶华不负君

    【1v1绝世古风宠文】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 绑定终身:冷少的迷糊女佣

    绑定终身:冷少的迷糊女佣

    他说:能够遇上你,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她说:遇上你,是我这一生最大的不幸,我是倒了八辈子才遇上了你。他是H市权势滔天的冷少,只要他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却唯独她!妃璃鳕本该自由自在享受美好的时光,却被突然告知她自小定了一个娃娃亲,天!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娃娃亲?秉着新时代良好的思想,妃璃鳕对此不屑一顾,却不想回家路上遭绑架,这还不算,竟让她堂堂林家大小姐给他当女佣?自此惹上了一匹腹黑奸诈,披着羊皮的狼!传言他高冷,不言苟笑?可是这个厚颜无耻的男人又是怎么回事?叔可忍婶不可忍,妃璃鳕奋起一脚,踹开了某男:混蛋,不要得寸进尺!
  • 逆天神女:扑倒妖孽师父

    逆天神女:扑倒妖孽师父

    古人有云:不可随意开棺。可是云筱莜偏偏不信这个邪,结果嘞,开出一个超级无敌的美男子,可是这货居然要当自己的师父!!!还说:“乖徒儿,想要成为绝世天才吗?”
  • 太阳神的荣耀

    太阳神的荣耀

    一个拥有了太阳力量的生命,穿越到了漫威世界的故事。神话中的太阳是掌控时序交替,万物生长的伟大存在,是一切黑暗邪祟的克制者,是光明和火焰的掌控者。而现实里的太阳,是恒星的一员。宇宙里最伟大的天体。更是磁力引力交汇的终极存在。当这些力量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会发生什么。——原名漫威之太阳神驾临
  • 职场人都得看甄嬛

    职场人都得看甄嬛

    电视剧《甄嬛传》因紧促的剧情和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受到热捧,剧中女主角甄嬛也历经各种挫折,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本书分析了甄嬛身上具备的阳光品质,即使面对误解,构陷,也能积极心态去看待生活。内容惩恶扬善,鼓励积极向上的做人做事风格。
  • A Radiant Life

    A Radiant Life

    A Radiant Life presents the unequivocal voice of Nuala O'Faolain tackling a vast range of subjects from Catholicism to feminism, from Sinatra to Africa, and from Irish American culture to Islam and the West. Curious and funny, tender and scathing, O'Faolain's columns were never less than trenchant and were always passionate. "I was blinded by the habit of translating everything into personal terms," she writes apologetically, but this is the power of her journalism. Through the prism of casual, everyday encounters, O'Faolain presses her subject, reaching beyond the prompting of the moment to transcend topicality. The result is a cumulative historical narrative, an inadvertent chronicle of a transformed Ireland by one of its sharpest observers and canniest wkkk.net for A Radiant Life:"This book is a gift." -The Boston Glo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