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0800000030

第30章 秦汉六朝传记散文(2)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译文】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大概是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在陛下身上报恩啊。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的遗德,发扬有抱负的人的志气,不应该随便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言进谏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官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善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该有偏袒和私心,使内宫和外府刑赏之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所以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实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常常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败绩,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贤明,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激动。

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赏析】

诸葛亮写这篇《前出师表》,一则是为了促使后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得力的措施,以保证前方顺利进军,二则也是为了表明自己忠贞死节之心。

诸葛亮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他“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贰的品格。

由于本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文字真切得如同从作者的肺腑中直接流出一般,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此外,本文语言率直质朴,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在六百余字的篇幅里,诸葛亮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恳切之心,显而易见。文中还有不少词经诸葛亮的提炼,后来都用为成语,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等,也正因如此,这篇《前出师表》,一直为人所乐道。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3)(一作321-379),字逸少,号澹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兰亭集序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祭礼仪式。很多著名人士都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有高峻的山岭、茂盛的树林、修长的竹子,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柔和,温暖舒畅。仰望宇宙空间的广大,俯察万物种类的繁多,因而纵目游览,舒展胸怀,完全可以尽情享受眼看耳闻的乐趣,实在是很快乐啊。

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有的人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人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他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格也有安静浮躁的不同,但他们都高兴于自己所接触的事物,对于自己暂时所得,高兴满足,竟没有想到老年将要到来了。等到他们对所爱好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所喜欢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变为陈旧的事物,还不能不因此而产生感慨。何况寿命长短,跟着自然界变化,终究要走向结束。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难道不令人悲痛吗!

我每次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都像符契那样完全相合,未尝不面对文章感叹悲伤,但不能从内心理解它。我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作相等是荒谬的。后人看待我们今天发生的感慨,也会像我们今天看待古人发生的感慨一样,不能从内心理解,可悲啊!所以我把与会的人一个一个地记下来,并且把他们所作的诗抄录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也两样,但是人们产生感慨的原因,那情景还是一样的。后代阅读的人,也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

【赏析】

《兰亭集序》诞生于一次浪漫的聚会。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公元353年4月21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了一次聚会,大家饮酒赋诗,汇集后请王羲之作序。王羲之乘着酒兴,提鼠须笔,一气呵成了这篇序。妙的是,王羲之酒醒后再看这篇奇文,自己亦深感惊异。

《兰亭集序》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生动而形象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和乐趣。既写出了兰亭环境的清幽,也写出了与会者的雅情。后半部分抒发了盛事不常、人生短暂的感慨,情绪颇为忧伤;但紧接着通过对“一死生”“齐彭殇”的批判,又表现出了一种达观精神。

全篇语言清新优美,如诗如歌。吟来如沐春风之清新,似饮甘泉之甜美。不失为一篇千古绝唱。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注:这儿的步在古代是一个计算单位,并非是现代的一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野花野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地的地方到头了,就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亮。渔人于是安置好船,从洞口进去。刚开始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很悠闲和快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便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一一地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问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经历过汉朝,更不必说三国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这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人说啊!”

渔人出了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到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了解到这件事,他就非常高兴地前往,但没有找到,不久就病死了。之后也就没有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赏析】

文章开端,先以美景——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世外桃源。继而在写出那里的人们生活祥和、幸福美满。在那儿,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钩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

然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却没有明说,一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却似乎又向读者透露了原因隐情:原来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作者的简洁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此外,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直接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结尾的“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迷不得路,又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全文首尾相接,表意完善,实在是一篇上乘之作。

同类推荐
  •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凄惨寒切的秋夜,时候已经在十一点钟以后了。繁华的沪埠的S字路上,人们是一个个地少去了他们的影子。晚间有西风,微微地;但一种新秋的凉意,却正如刚磨快的钢刀,加到为夏汗所流的疲乏了的皮肤上,已不禁要凛凛然作战了。何况地面还要滑倒了两脚;水门汀的地面,受着下午四时的一阵小雨的洗涤之后,竟如关外久经严冬的厚冰到阳春二三月而将开冻的样子。空间虽然有着沐浴后的清净呵,但凄惨寒切的秋夜,终成一个凄惨寒切的秋夜呀!在街灯的指挥之下,所谓人间的美丽,恰如战后的残景,一切似被恐吓到变出死色的脸来。
  •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 沈从文散文

    沈从文散文

    《中华散文珍藏版:沈从文散文》是“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丛书之一种,精选了沈从文经典散30篇,如:《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箱子岩》《常德的船》《云南看云》等。所选作品代表了作者不同时期散文创作的风格与特色、成就与辉煌。为读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提供了一部极有价值的阅读与欣赏范本。
  • 心生愉悦

    心生愉悦

    本书是一本行吟散文集。这些年来,作者走过很多地方。作者一路走一路看,活泼泼地借景抒情,表达着自己即时的感受,然而文字时常浸着诗意。
  • 马瑞芳说聊斋

    马瑞芳说聊斋

    蒲松龄在讲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时,用主人翁的特殊人生告诉读者,在荆天棘地的社会中,人如何生存?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人如何发展?怎样面对人生逆境,置于死地而后生?怎样把人生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怎样飞黄腾达?怎样发财致富?怎样对待“爱情”、“财富”、“地位”三个永恒的人生难题?聊斋人物的人生阅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对现代人仍有启发借鉴作用。
热门推荐
  • Alonzo Fitz and Other Stories

    Alonzo Fitz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符后无双

    符后无双

    姜倚舒本以为,自己穿越的这个身体,只是个身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娃。可没想到……什么?我有一个天仙娘亲,天仙娘亲的身份还不一般!什么?我那渣爹的身份也不一般!什么?我捡来的男人其实本质里是个美男!他的身份同样不一般!姜倚舒表示,有靠山的感觉,真爽啊!某男真情语录:倚舒,我爱你,愿你同我在一起,可我更愿你活着。倚舒,你便是我的道。倚舒,你是我的一切。倚舒,别怕,我会保护你。倚舒,你没事便好。倚舒,没了你,你让我怎么办?倚舒,我会守着你,陪着你,永远……
  • 卿本骄妃逆天下

    卿本骄妃逆天下

    凤若倾很倒霉,被废了灵根,还好有美人师傅帮她复活。没有实力?还好天赋绝佳。帝都人都嘲讽她?没关系,姐一手翻云覆雨,把你们全部秒杀。但还能不能好好过了,这没完没了的大魔王是什么鬼?“帝尊上,你能不能放过我?”某女楚楚可怜的揪着某男衣袖。帝北尘一下把她壁咚在墙,“可以啊,你找人打败我,我就放了你。”去你大爷的,说的跟自己多厉害一样!……从此以后,凤若倾被某尊上纠缠,他追,她躲,他撩,她跑,过上了非人的麻烦生活。
  • 神庙门徒

    神庙门徒

    在很久以前,古老的星道上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许多和尚在终日诵佛念经,他们功德无量,斩妖除魔,受万民敬仰。庙也被尊称神庙。漫长岁月后,那座山破碎了,神庙也消失无踪。从此,人世间不见佛踪,妖魔横行……。释小山,这个喝水都能长肉的肥胖少年,可能是神庙唯一的门徒了,愿诸天神佛庇佑他吧……。
  • 天才权妃

    天才权妃

    佛门五年禁闭,她重返王府,锋芒毕露。太妃恶毒?巧计送你全家陪你赴黄泉。正妃伪善高高在上?撕开你的美人皮让你跌入尘埃。王爷求助?可以,一纸休书换你权倾天下。本想低调做人,谁料刚出王府,又入宫墙。那一天,她跪在他的脚下苦苦哀求,365天的强行相爱,终换得离宫的机会。离宫之时,他对她说:“朕以朕的生命,以及朕对你的爱之名,给你自由。”她重回母国,登基称帝,成为一代女皇。
  •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当炸弹飞过头顶,当AK47指着肚皮,当狙击手瞄准脑壳,他仍然沿着炸弹的轨迹奔跑。《完美风暴》作者荣格尔的悲惨人间之旅,在死亡中体验生命,在生命中体验死亡。他是一名战地记者。他热爱和平,却总在寻找着战争和灾难。他在炮火现场,以生命为赌注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将战场上的流血与牺牲、杀戮与灾难直接呈现给远隔万里的人们。他雕刻着人们对世界、战争和自身的认知。他的伤亡概率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
  • 我大概是个假魔王

    我大概是个假魔王

    当玄幻世界、魔幻世界、科幻世界,三种风格融入一片大陆时……所以这画风该歪到哪儿去?
  • 附体人偶师

    附体人偶师

    几百年前,一块不明石头的坠落,导致整个世界的政治四分五裂,这块石头导致整座黎欧大陆充满着各种异能,无论是善良邪恶,这个世界究竟是被消灭殆尽,还是会焕然新生呢?
  • 唯爱之我的奶茶

    唯爱之我的奶茶

    唯爱:唯一的爱人,一生只为一个人。他深爱着她,却在一次偶然的车祸中失忆。她感到茫然无助,却不愿意就此放手。那么深爱着他的男子怎么可以变相着把她抛弃?于是她对他开展了细雨绵绵却无孔不入的回忆之路,她要让他再一次爱上她。他恍然,记忆中的片断的非常模糊,但是他仍然在苦苦追寻着梦中出现的女孩,他心里深刻的意识到她对他的重要,可是最后却将她的妹妹错认。最后,他要结婚了。女主绝望了。在他要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女主还能用什么方式把男主的回忆找回?可是,女主茫然了,她不知道他是否真的爱上了她的妹妹,还是只把她当成自己的替身?是什么样的一首歌,改变了最终结局?男主又会用怎样的方式向人们表达他心中如烈焰一般的爱意?这是飘儿第二次写作,保证对比之前有很多的进步,希望喜欢的亲们多多收藏,您的收藏,就是飘儿写作的动力。本文主要诉说李伊然与奶茶大亨张浩宇的故事,男女主身家清白。套一句老作者的话,亲们放心跳坑!精彩情节:李伊然“他失忆了没有关系,我会负责把他找到,除非他记起一切以后,亲口对我说他不再爱我,否则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离开。”张浩宇“你到底是谁?为什么还不回来我身边,你知道我失忆了吗?”李程“为什么?你明明知道伊然的内心有多脆弱,为什么还要逼他嫁给自己不爱的人?”王伟“为什么?为什么她会是我的妹妹?妈妈,你看,老爷天也觉得我们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李伊然“我们玩一个游戏怎么样?我们假装成对方的男女朋友,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做对方寂寞的替身,可以为对方随叫随到,但是不可以越过底线,不可以限制对方的自由,如果有一方找到了爱情的另一半,那么另一对方就要无条件放手。总之呢,就是假扮男女朋友。”张浩宇邪笑着反问“我为什么要答应你?”李伊然肯定的回答“因为我们都不想相亲。”“成交”黎姿“李伊然,浩宇是我的,你只是一个从孤儿院出来的孤儿,有什么资格和我抢。”李伊然“花落又花开,匆聚又别离,三年了。张浩宇,我受够了扮演你生命中的路人。你还要我等到什么时候?”张浩宇“别人怎么说跟我有半毛钱关系吗?我只知道我张浩宇爱的是你李伊然。”“你,张浩宇,要是说的那个人是你老妈呢?“”我会告诉她我认定你了,给她一个期限,如果她不答应我带着你私奔。”“不要脸,私奔。我答应你了吗?”…玩感情游戏,装无辜,看伊然如何把男主唤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山野妖事

    山野妖事

    关于末世和山野的那些事,最终的秘密,谁能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