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6000000004

第4章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1)

阿成

阿成: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年关六赋》、《良娼》、《空坟》和长篇小说《马尸的冬雨》、随笔集《城市笔记》等30余部。其中《年关六赋》获1988—1989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赵一曼女士》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被称为城市贫民的声音。

进出哈尔滨,主要有四种方式:乘飞机、坐火车、坐长途汽车,再就是乘船走水路——就是那条流经哈尔滨市的松花江。选择走水路的人大多是那些居住在沿江城镇乡村的农民兄弟。我偶尔坐过,客舱里没几个人,但看得出来,他们都是极尽沧桑的乡下人,让我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对没心没肺的城里人有一股本能的抵触情绪。哈尔滨对于他们来说,既厌恶,又向往。于是,我们就那么默默地坐着。可能是湛凉的江风的作用,他们的脸上个个都显得那样冷清,有一种凝固感。水路的两岸也颇为荒凉。哈尔滨并不濒临大海。要想乘海船,需到另外一个很远的城市去,而且至少要先坐上一夜的火车。须知,那是浩瀚的大海呵,那是诗、梦、现实融合在一起的旅行啊。

两次的世界大战,使哈尔滨变成了国内外置身战乱而流亡他乡者的家园,众多的异人涌人,也使哈尔滨变成了一个文化多元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你会有一种置身温哥华的感觉,到处都是外来者。外来者多的国度与城市,就一定会有它形成的历史原因,或是为了一个梦想,或是为了生存。

哈尔滨是一个以铁路交通为主的城市。至少在二十世纪的上半叶是这样。所以,历史上的哈尔滨有“中东铁路独立王国”的称号。即使到了现在,在这座城市里,仍然纵横着许许多多的铁路干线和支线,城市也因此到处塞车。后来又陆陆续续地建了很多漂亮的桥和涵洞,但还是没从根本上解决塞车的问题。总之,进入这个城市容易,在这个城市里行走,难。

既然是“以铁路为主”的城市,就不能不提到哈尔滨火车站。

现在的哈尔滨火车站是一座新火车站。伫立在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你会轻易地发现这座火车站一共分三个部分:主楼和两翼的副楼。然而,这座新火车站曾在60年代停建过一段时间(中央的主楼部分没有建。空缺着)。从有关部门传出来的消息说,北京方面的领导批评了这座新火车站的设计,因为它酷似北京火车站。尤其是主楼部分。

记得那是我在这座城市念小学时的事。去接南来北至的客人时的哈尔滨市民,看着这座残缺的火车站,都觉得很没面子。

最早的老哈尔滨火车站,已不适用了,所以被扒掉了。不过,那座老火车站的确是一座珍贵的艺术品,它属于俄罗斯摩登风格的建筑。如果不扒,留着它供后人参观,会是一件很有风度的事。

属于中东铁路枢纽城市的哈尔滨,欧式的建筑群很多。看得出十九世纪的俄国建筑师受欧洲特别是法国建筑艺术的影响之深。这些建筑作品的外形大都比较简洁,门框、窗框和部分装饰,喜欢用比较有力的弧曲线,窗户也很宽大。也有人说这种建筑作品是受了“新艺术”的影响。这是个学术问题,我不过多涉及。总之,俄罗斯风格的哈尔滨火车站显得那样的豪华而富有气派。而且功能与形式合理而统一。

遗憾的是,最终它还是被扒掉了。

它不应当扒掉。

近些年来,我经常在这座新火车站上下车。是惨淡的写作生涯,逼得我不得不到处旅行。我的行李总是那样简单,而且也差不多总是我一个人:提着一个破旧的黑色提包,里面装着牙具、管心脏的药和一本在火车上消磨时光的闲书——我总得写点什么,家里的老婆孩子还等着我养活呢。然而,作为一个为如此庸俗不堪的目的,奔波了大半辈子的男人,不能不说是一种别样的凄凉。

一次,我照例站在站台上,看旅客上下车。突然心里想到了在二十世纪初,那个在这儿刺杀伊藤博文的异国青年。

在行进的火车上,我把这件事写了出来。对面卧铺的一个旅客问我,你在写什么?

我冲他笑了笑。

他也笑了笑。

在火车的行进当中,他继续睡他的觉,我继续写自己的东西。

1909年,哈尔滨的老火车站,那座俄式风格的建筑,还刚刚建成不久。那座时髦的甚至有点前卫精神的建筑,令很多流亡在这座城市的外国市民感到兴奋不已,使他们有一种“不是家乡,胜似家乡”的感觉。火车喷出的水蒸气从这座俄式风格的房子后面升腾出来,很像一幅壮观的俄罗斯油画。不少旅客喜欢在那里摄影留念。而且站前广场恰好有这方面的服务。

伊藤博文在这座富有魅力的火车站被刺杀恰好是这一年的十月。

十月里的哈尔滨,美丽而富有个性。被初寒的早霜打过的枝叶,差不多都变成了如同燃烧起来的红色,并在这座富有异国情调的城市中到处“熊熊地燃烧着”。本世纪初,这座城市里到处都是榆树。很像俄国的新西伯利亚,所以,又被称之为“榆树之城”,或“森林之城”。而且这里的街道也多以树命名,像“森林街”、“柳树街”、“夹树街”等等。总之,许多这样的树在簇拥着这座城市,也簇拥着这座火车站。太迷人了。

10月26日上午9时左右,日本国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的火车专列,放慢速度,正徐徐地驶进哈尔滨火车站。在而后不足20分钟的时间,他就毙命在为他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的月台上。

那个刺杀伊藤博文的年轻人,穿着黑色西装,西装外面罩着一件绅士外套,头上戴着一顶运动帽。这种打扮,在当时哈尔滨的上流社会颇为流行。

那个年轻人十分的自信,混在欢迎的人群当中,始终持着一种微笑且蔑视的神态。

就在年轻人举枪击毙伊藤博文的几分钟之前,他还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凝神地观看落在他袖子上的那只蝴蝶。

早年,哈尔滨城里的蝴蝶非常之多。据当地的土著讲,蝴蝶落在谁的身上,就可以给谁带来好运气。只是,一晃九十多年过去了,在这座城市中,几乎再也看不到蝴蝶了。到处都是摩天大楼,人在楼群的夹缝中行走。无所谓运不运气。人们的想象力枯竭了,诗意也正在逐步走向衰亡——

后来,这只蝴蝶飞了起来。翩跹在欢迎队伍的人头上。与他同时仰头看这只翻飞蝴蝶的,是一个负责警卫的中国军官。那个年轻的中国军官有一双鹰似的眼睛,似乎一直在注视着他。这个刺客显然发现了这一点。但他不知为什么,觉得那是一双值得信赖的眼睛。于是,他冲他点点头,他也冲他点点头。然后双方都把眼光避开了。

这个年轻的刺客掏枪与举枪射击的动作,不仅连贯流畅,而且也颇为潇洒。他掏出枪后,微微地向后侧身,然后举枪,扣动扳机。整个风范有点像“牛氓”。

他向日本国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连开了三枪。

这位年轻的刺客,过去只在报刊的照片上看到过伊藤博文。为了稳妥起见,他又从容不迫地向伊藤博文身边的那几个日本绅土分别开了四枪。目的是确保伊藤死在他的枪下。然后,他侧过头来,看了那个年轻的中国军官一眼。

这位年轻刺客是乘国际二等邮政车从俄国的海参崴方向过来的。他是专程到这里来迎候伊藤博文,并把他杀掉。

从海参崴通往中国的这条铁路,在中国一段叫中东铁路,与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联在一起,并成为贯通欧亚大陆的桥梁。当然,它更是俄国向中国侵略与渗透的跳板。那些来中国淘金的外国人,把这条铁路称为“金子之路”。

海参崴是俄国滨海边区一座并不大的城市,靠近日本海。十年前,我曾去过那里。靠近海滨的城市总是迷人的。城市的那条主干道平展展地匍匐在一个大坡上。街道两边的俄式建筑很普通,但那种纯俄罗斯风格还是给外来人留下了特别的印象。汽车穿过这条街,行驶20分钟,就到了阿穆尔湾了。我住在阿穆尔湾宾馆,之后,又很快搬到海滨别墅区。在这两个地方(还有一些商店),我意外地发现有许多俄国籍的韩国女服务员,看上去她们的岁数都不算小了,而且,我感觉她们的长相,连同粗糙的皮肤,都很俄国化了。她们每个人都说着一口地道的俄语。由于我不太懂俄语,当时并没有搞清楚这些韩国侨民现象形成的原因。还有,在以后几年的一个深夜,我在哈巴罗夫斯克空港下飞机准备过海关出港,记得候检大厅里的旅客挤得满满的。这让我再次感到困惑不解,我发现,在那些带着大包小裹准备出关的旅客当中,至少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是韩国人。按照我当时的理解,认为这是由于这里离韩国较近的缘故。显然我把其中的根本原因搞错了。是国内的苦难,使他们的前辈背井离乡,客居在这里……

那个年轻刺客,就是在海参崴获得伊藤将去中国哈尔滨访问的消息的。

这个年轻刺客叫安重根。

安重根是在1907年10月左右到的俄国海参崴。这离他击毙伊藤博文还有两年的时间。

安重根在他去俄国的海参崴之前,先从他的祖国韩国的镇南浦出发,到中国延边等地进行革命考察。

在中国的延边、通化、丹东、图们等地居住着大量的朝鲜族人。1998年初夏,我去长白山远足的途中,就注意到了这点。记得在偌大的长白山宾馆吃早餐的时候,就发现在我的周围有许多来自韩国、朝鲜的游客在那里就餐。

中国的长白山地区,离朝鲜很近,中间仅隔着一条不宽的鸭绿江。因此,这种民间的相互渗透,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安重根选择这些地方进行革命考察,是受一个姓金的先生的指点。金先生这个人极具个性,忧国忧民的态度,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金先生是安重根的父亲安太勋的朋友。他们当时都是一些开明也相当激进的韩国爱国志士。金先生似乎很看重安重根,他不止一次地跟安太勋说,你的儿子安重根是一个成大事的人。安太勋听了,脸立刻沉了下来,经常为此长叹不已。

我接触到一些资料表明,安重根确实出身于韩国的名门,他的祖父安仁寿,曾任镇海郡的地方长官,从六品,是有名的慈善家。安重根的父亲为进士出身,少儿时有“仙童”之称,对四六骈俪体颇有研究,而且思想开放,喜欢和开明进步的开化派人士接触,同样也热情地主张改革朝廷,并因此受到朝廷的追捕。为安全计,安太勋变卖了家产,率家丁70多口人,迁到了信川郡斗罗面清溪涧的山村隐居起来。金先生是他们家常来常往的座上客。

当时,安重根只有6岁,离刺杀伊藤博文还有25年。

安家祖传的家训是“正义”。这是我感到特别也感到非常吃惊的事。中国人的家训倘若有,最典型的大约该算是孔子与曾国藩的家训了。只是那种家训,通读之后,大儒之中,难免有一股子小家子气,以及太多的人生策略。像以“正义”为之家训的事,我还是首次接触,并因此非常振奋。

这“正义”的家训,对安重根是一个诱惑!

少年时的安重根,对那些规劝他努力学习的同学说:“古代中国的楚霸王项羽曾说过,念个书会写个自己的名字就行了。楚霸王却成了万古英雄,传世千秋。我不愿意以学问著名于世,你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我要做一个楚霸王那样的大丈夫!”

说这话的时候,距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还有15年。

安重根为了锻炼自己的霸王之气,从14岁开始,就单独一个人背着枪,到深山老林里去打猎。他坚信,胆量、冷静是志士成功的一半!

同类推荐
  • 斧凿世界(上)

    斧凿世界(上)

    小说以湘赣及萍乡地区为故事场景,生动地记叙了从一九二七年到全国解放初这个动荡历史年代人们的生活和斗争。以饱满完整向上的笔墨,写出那个苦难年代人们在生存路上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其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戏剧变化。作品通过刻画李尚明、喻雪香、王丝婷、谭淑云等人物所历经的战争、逃亡、毁灭、解放的曲折故事。讲述几个家庭以及所串起的近两百多个人物的生活场景,犹如一幅地域历史风景画,展示南方一定地域风貌、生活习俗,人与社会变革的场景及历程。通过形形色色人物的爱恨情仇,赞美善良、鞭挞邪恶。小说时间跨度长,情节曲折、埸面宏大、人物众多,描写细腻。深刻揭示不同的人生追求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是一部记述普通人历程的作品。全书分三部,本书为“上部”。
  • 爱情下一秒

    爱情下一秒

    本书延续了沈星妤情爱小说一贯华丽而不失纯净的语言风格,讲述了一个关于“沉睡”与“苏醒”的寓言,一份闯入都市人内心深处的暖爱。产品设计师李洛是一名遗传性“猝睡症”患者,自从成为睡眠治疗中心的义工后,偶然结识了另一位嗜睡症患者韩珍智。李洛每周定期负责陪伴她,尝试用各种方法将她唤醒。一本偶然被发现的私人记事本,让李洛有机会进入了韩珍智内心的私人世界。就在李洛目睹一个女人沉睡的同时,他也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内心沉睡的爱情。终于,韩珍智在一个星期四的中午提前醒来……“他(她)不会就此消失,你不曾遇见,只因爱在沉睡……”
  • 白岸闲人又录

    白岸闲人又录

    老梦儿老梦儿不老,像老鼠其实不一定老,只是一个叫法。他爱做梦,老做梦,就起了这个名?也说不定。七八岁时,和放羊汉坐在山头数羊玩耍,放羊汉闲得无聊,讲个古,白岸原先有个放羊汉,阳婆落山时听到山上有人说:天天睡在这石头里,憋屈死我啦,我要出去!一连几天总听到这句没头没尾的话,放羊汉也不管是谁,胡乱应答了一句:憋屈得不行你就出来吧,还等甚哩?话音没落,空中炸雷似的响了一声,山崖崩裂,碎石雨点似的落下来,吓得他闭不迭眼,噼里啪啦响过一阵子,再睁眼,崖头放出一片金光,像金山,山腰上空出一片场地,有个佛爷站在那儿,朝他招手。
  • 灰白色的晨曦

    灰白色的晨曦

    娘打来电话,五哥又病了。我关上电视,坐在沙发上。娘的声音很平淡,像语音客服一样,通知完我就挂断了电话。嘟嘟的忙音堵住了我还未说出口的话,在空旷的客厅里回荡着。五哥出事似乎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正月十六,娘给他做第四十一碗蛋煮酒时就嘟囔,这几十年都白过了。想想,确实五哥从三十岁起“出事”就没有停歇过。刚开始那几年无非是接连不断的相亲、被骗婚、酗酒。后头这几年就和赌博、生病沾上了边。当初分家得的好山、好土,差不多全都典给了人家。为此,娘还气红了眼,血压一高往医院里头住了大半个月。
  • 恩仇黄骠马

    恩仇黄骠马

    却说明清两代,山西平遥地方商业发达,当地大户人家多以经商而致富,大字号的分庄遍布全国各商埠码头,因而赢得平遥古城富甲天下的美誉。大清嘉庆年间,平遥城有一家姓米的粮商,老财东名叫米万山,人称米财主。米家祖辈相传专以贩卖经营米粮为业,到了米万山这一辈,已是骡马成群,积粮如山,家财累千累万。这米家虽说富甲一方,米财主也是五十多岁奔六十的人了,然而却是仗着财大气粗十分狂妄,人前人后扬言说:“天上有个张玉皇,地上有我米万山,三钱银子一颗米,我每天要吃两碗干捞饭。”
热门推荐
  • 穿越诸天的怪兽

    穿越诸天的怪兽

    新书《大佬竞技场》已发。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原书名《穿越诸天的归途》)如果迷失在时空通道,回不了家怎么办?莫铁怀揣基因系统,游走在大千世界,吸收强大的基因,变成强大的生物,只为能够打败敌人,早日踏上归途。于是他变成了吃人的恐龙、打飞机的金刚、扭曲的奇行种……他揍过没穿裤子的艾伦、胸大无脑的绿巨人、折翼的威震天……他和沈炼称兄道弟,和甘道夫一起冒险……他做过汉考克的顾问,被蝙蝠侠邀请去维护世界和平……(本书已经进入尾声,遮天世界结束后差不多就会完结,谢谢大家的阅读~)书友群181891402,欢迎一起讨论~
  • 慢性支气管炎(贴心大夫丛书)

    慢性支气管炎(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傲慢与毁灭

    傲慢与毁灭

    镜像太阳系,第四行星,我们的世界。世界已经严重污染,我们正在走向黑暗……但,也许,我们的文明将幸存,虽然幸存的方式让人难以接受——如果它还承认,自己诞生于人类文明的怀抱,如果它不打算拿走我们这些亡者的尊严,那么,我们的文明将幸存,并且,永生……然而,这都是不可能的,它必将拿走我们的一切,财富、光荣与梦想——甚至,我们的墓碑。我们不能就这样默默的走进一个没有墓碑的坟墓。我们名字将不能铭刻于墓碑上,所以,它将铭刻于你的梦魇里,永世不灭。好吧,可怜的,人类文明的孩子,你又能向谁提起我们呢?宇宙是这样的空旷和冷寂。这样吧,我们也不做你的梦魇了……你将永世孤寂,直到……宇宙的热寂。
  • 阴村禁忌

    阴村禁忌

    一锅蛇羹,害死了邻居一家。一个做不完的噩梦,带出一个尘封的诅咒。我们家姓章,老祖宗叫章一,一路下来,我叫章十三。我爷爷说,十三是个凶兆的数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本书为开卷书坊第三辑系列中的一种,为吴奔星于1980年到2002年间所作散文的结集。主要是作者对师友故交的回忆与怀念性文章,此外还有日常生活的随笔和文史小品文。文中所写所忆包括胡适、黎锦熙、齐白石、谢六逸、叶圣陶、冯至、田间、王瑶、公木、唐湜、唐圭璋、徐迟、卞之琳、臧克家等诸多名流,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面世,具有现代文学史料价值。
  • 一世人生半世妖孽

    一世人生半世妖孽

    前世的背叛,像一根针一样深深刺在她的心底。重生的疼痛,让她懂得怎样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她的心,从此不再为任何人敞开。她,手握免死金牌,腹黑狡诈;她,掌管国家经济命脉,她罩着的人,谁敢动?外人前,她是高高在上的女王,可,又有谁真正懂她...直至——他的出现,将她的心一点一点的偷走,连渣渣都不剩。将她的小性情一点一点挖出,百般宠溺。他宠着的人,谁敢碰?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历史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历史篇)

    古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很多令拥有高科技的今人汗颜。记载在史书上的文字无法将那些历史完整地展现给今人,我们只能通过现存的蛛丝马迹去按图索骥。
  • 江山尽风流

    江山尽风流

    (1对1,宠到极致,虐到暖心,强强对手戏,风起云涌卷看客。)她本是东离国嫡公主,如今,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帝家遗孤,身娇体弱,孑然一身,山中困养十六载,运筹帷幄晓天下。能下地农忙,亦能煮酒风流;能决胜千里,亦能难得糊涂。一道天旨,让她从妻变妾?她只好下山谋一个妻妾不为。帝家覆灭真相、母后枉死内幕,也要一个清白。他是九黎圣子,身份高贵,荣华一身,朝堂江湖,风云在握。能市井穿梭,亦能风花雪月;能拨弄乾坤,亦能放下自在。他说:你安分守己,我护你一世无忧。她说:你的江山你看好,我的一世自无忧。他说:帝玄凌,你欲如何?她说:纳兰胤烨,你之所愿亦是我之所欲。他们之间,隔着家仇天下,是棋逢对手的劲敌,亦是互相欣赏的知己,更是彼此一生的宿命。江山,王权,富贵,最终,他都放下,予她自在,只要她所欲,他都给,因为韶华易逝,时光不复,他终于明白他所愿不过她之一笑,哪怕负了天下又如何?
  • 冷少的限时前妻

    冷少的限时前妻

    未婚先孕,她独自抚养着女儿。一次意外,孩子身份意外曝光。她被迫和无情冷少闪婚,嫁入豪门。婚后他不理不睬,她承受多重压力。心灰意冷下,她只想逃离。可却在逃离时,被他强势圈回身边。她的身份被揭开,两家的恩怨难解,两人婚姻再度触礁。一场车祸改变一切,她失踪,他发疯寻找。再次相见,她已成他人妻,忘记过去。看着她和老公秀恩爱,他完全沉不住气,嫉妒得红了眼,展开夺妻之战。“这辈子你都别想逃离我,我们没有离婚!”他霸道地说。她害怕地往后退了几步,声音略带颤抖,“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的妻子。”
  • 美国悲剧(套装共2册)

    美国悲剧(套装共2册)

    《美国悲剧》描写一个穷教士的儿子克莱德·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杀人犯的故事,刻画了20世纪一个美国青年悲剧的一生。出身穷困的主人公克莱德步入社会后,崇拜金钱,追求情欲,为了高攀富家女,跻身上流社会,不惜谋杀原来的情人,堕落为杀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