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0900000003

第3章 小夜曲

(奥)海.顿

创作背景

小夜曲是中世纪一种抒情风格的声乐体裁形式,后来也用于器乐音乐创作。

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器乐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

小夜曲是一种常见的特性乐曲。所谓特性乐曲,就是为特定的目的创作,或是在特定的场合演出,在体裁上有鲜明特征的乐曲,例如小夜曲、夜曲、摇篮曲、船歌等。这些乐曲既有声乐曲,又有器乐曲。海顿的这首《小夜曲》属于器乐曲。

海顿的这首《小夜曲》,本来是《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因为它的旋律优美,具有小夜曲的特性,所以被单独用作表演,并冠以《小夜曲》的名字。

作者风采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JosephHaydn,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乐派的奠基人,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

海顿出身于奥地利和匈牙利交界处的一个贫穷家庭,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母亲是厨娘。但他们都很热爱音乐,这种爱好也遗传给了海顿。他六岁就离开父母去了维也纳,八岁的时候,他的音乐天赋尤其是优美的嗓音被发现,成为维也纳施台芳教会合唱团的成员。他刻苦地学习声乐、钢琴和小提琴,并开始学习作曲。但他长大以后嗓音变了,就被合唱团赶了出来,流落街头,幸好被一位歌唱家救助,才勉强活了下来。

此后的十年,是海顿一生中最艰苦的岁月,他当过仆人,送过信,擦过皮鞋,做过家庭教师,生活的打击并没有动摇他对音乐的热爱,他写过歌剧,也担任过大提琴手。1759年,他成为波希米亚伯爵莫辛的小教堂唱诗班的音乐指导。

1761年,海顿成为匈牙利保罗·安东·埃斯特哈齐王子的宫廷乐长,并在那里待了三十余年。海顿的职责主要是作曲、领导合唱团、为宫廷成员演奏室内乐、组织歌剧创作。尽管工作很多,但海顿却感觉到很愉快、很充实,因为他有大量的时间从事他所喜爱的音乐创作和实践。

埃斯特哈齐王子和他的继承人尼古劳斯大公都是音乐爱好者,他们给了海顿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1790年,尼古劳斯大公去世,他的继承人不喜欢音乐,因此解散了宫廷乐队,并让海顿退休。海顿接受了约翰·彼得·所罗门的邀请前往伦敦,加入所罗门新组建的交响乐团和合唱团。

海顿在伦敦取得巨大的成功,受到伦敦市民的热烈欢迎,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许多重要作品的创作。

由于没能取得英国国籍,海顿最终又回到维也纳,开始写作气势宏大的合唱和交响曲。完成了清唱剧《创世记》和《四季》的创作,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其他作品。

晚年的海顿身体状况很差,在拿破仑攻破维也纳后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圣麦斯公墓。海顿是继巴赫和亨德尔之后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和巴赫都被尊为“交响乐之父”。

作品欣赏

海顿的这首《小夜曲》,又名《如歌的行板》。它是一首弦乐四重奏曲,由两支小提琴、一支中提琴和一支大提琴组成。乐曲的旋律非常优美,明朗而轻快。

第一小提琴带弱音器演奏,显得非常轻柔而温存,而另一支小提琴和中提琴、大提琴一起,在钢琴的跳跃性音型伴奏下,以拨奏的形式模仿吉他的伴奏效果。

小夜曲的情绪应该有很多种类型,虽然都是爱情主题的表现,但要表现的心情并不一样,有的忧郁,有的欢快,有的缠绵,有的明朗,因此形成小夜曲多姿多彩的风格。海顿的这首《小夜曲》,情绪是明朗而略带欢快的,带有一种优雅的绅士风度。

这首《小夜曲》又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管乐合奏曲、小提琴曲、吉他曲等,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曲目。

同类推荐
  • 舞蹈与传统文化

    舞蹈与传统文化

    中国舞蹈源远流长.它和古老的中华文明同生共存。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每走一步,都有舞蹈的足迹。中国的文明因舞蹈而多姿多彩、熠熠生辉,舞蹈又以它独特的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与活力。在舞蹈中看文化,在文化中观舞蹈,作者以生动流畅的笔触,结合流传的历史故事和经典的舞蹈佳作,深入探析中国舞蹈与传统文化之间密切而又微妙的联系,从中我们既能获悉古代的乐舞风尚和舞人传奇,感知中国舞蹈的辉煌与美妙,又能领略华夏礼乐之邦的非凡风采和气象,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宏观研究,包括观念、方法论、最新观点的评析等,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阔的视野,能够把握历史主线展开丰富的描述。同时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分析,分析更具体,与作品的描写紧密结合,侧重于美学方法的使用,包括方法论的反思。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摄影入门:知道这些就够了

    摄影入门:知道这些就够了

    本书简明扼要,但又涉及到摄影知识与技巧的方方面面。若你是摄影爱好者,本书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热门推荐
  • 如果这都不算爱

    如果这都不算爱

    这是一个关于执著暗恋的浪漫爱情故事。十年守候,终于换来判爱一生。你会发现在你身边总有那样的人,像影子一般待在你身边,逃不开也躲不掉。当初你不曾相信那便是爱,然有一天你突然惊觉,原来爱可以这样,原来可以这样爱。正如作者笔下描绘:“原来,总有那种宿命,在别离多年之后,又遇到最初的那个人。不断的忆起,巧合的重逢,针锋相对的矛盾,日益加深的依恋,她无法逃开。后来终于明白,今生,只能是这个人,再多的错误也无怨无悔,南燕归时,此情不待。”
  • 萌爱娘子

    萌爱娘子

    她是生杀予夺的特工,不懂情为何物,只知道让自己活着就好。他是万年历练成人的魔宠,他用一生在等待他主人的转世。一朝穿越,她成十三岁的将军府废才二小姐一个。苦苦等待,却只守来了她,然而她终究不是那个自己等候的人。在这群魔乱舞的异世大陆,她要怎么才可以生存?墨发飞扬,血染指尖。【小白爱情有,腹黑强大主角有,修炼玄幻斗气有,萌宠天才有,强大PK有】
  • 翁母些

    翁母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妃横行:邪帝别挡道

    宠妃横行:邪帝别挡道

    她啊,本来也就是个配角小渣渣。一朝女主光环就“幸运”的砸到了她头上。什么愁什么怨啊被战神冰块脸抓着不放。“夫君你为什么一直抓着我不放啊?”她一脸天真烂漫问“因为你夺我初吻,偷我心这买卖我赔大了啊。”某男回答到“那你…”“怎么还有问题不成?”一言不合就强上啊。
  • 兄弟,爱情

    兄弟,爱情

    郭云天一直以成为极品富婆而目标而努力奋斗,却在二十八岁时遭遇“三十而立的困惑”。为了解除自己的困惑,郭云天想为自己买套住房,手里却实在没钱。听说同事孙笃所住的区域半年后就拆迁,便和孙笃假结婚,半年后再离婚,想以此套得一套住房。没想到孙笃本人虽然不错,其母却非常难搞,竟在他们“婚后”不久,就提出让孙笃的大哥前来暂住的要求。郭云天不得已答应了这个无理要求,却意外地发现孙笃的哥哥孙畅是一位帅气的公务员。郭云天对他一见钟情,准备“拼房”的同时再“拼个老公”,没想到她的梦中情人异常抢手,自己的闺蜜和他的一位酷似苍井空的同事同时看中了他,或明抢,或缓图,令郭云天压力极大。
  • 重阳真人金阙玉锁诀

    重阳真人金阙玉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兼并

    兼并

    厂长老高一宿没合眼。白天,秘书小刘神秘兮兮地问:“高厂长,听说‘光耀’要兼并咱‘精业’?”老高勃然大怒。在他看来,问题不在于兼并的本身,而在于‘光耀’不具备兼并的条件。“就凭马光明这小白脸儿,想吃了我老高?”老高身为厂长,习惯于把厂子和自己等同起来。马光明是“光耀”机器厂厂长,那么“光耀”也就是马光明了。老高是从工人一步步干上来的,省市劳动模范,不像马光明,大学毕业就到工业局去当秘书,很快又被局里派到驻日本办事处去当业务员。马光明点子特多,用公家的钱把董副市长的儿子办了出去。董副市长分管工业。马光明一回来就当了厂长,才三十几岁。
  • 天阙战纪

    天阙战纪

    一夜之间,父废母死,少年三年沉寂,一朝归来。习天帝秘典,修神魂法诀。天帝混乱,拔剑而起。通天之路,一往无前……
  • 1Q84 BOOK 1-3

    1Q84 BOOK 1-3

    村上春树创作30年宏篇巨制,一部绝爱之书、时代之书、命运之书!不管喜欢与否,我们已置身于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规则也变了。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尽快了解并顺应1Q84的规则。“《1Q84》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村上春树《1Q84》。
  • 独言

    独言

    十六岁的花季少年,是什么让原本优秀的学生走向堕落;又是什么把已成行尸走肉的少年重新变成了才子;爱情在安静的世界里生长,天使终于这段翅膀降临人间;亲情的无奈,友情的真诚,真实与虚伪的串联…… 高中四年的成长经历,爱情与人生的初次思考,没有人可以诉说,没有人可以理解十六岁的少年是如何想明白这么多事情的,只有自己孤独的在天台与湖边云山雾绕,少年成长的辛酸只能自己去孤单…… 单薄的背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那么的孤独,只有一个人,过去的已成现在,现在的还在未来,未来也即将成为过去,孤独的面对才是男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