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5600000002

第2章 罗大佺散文集序

浩然

罗大佺的散文集即将出版了,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农村的庄稼地里,又走出一位“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的作家,我们又增加一支“写农村真情事,说农民心里话”的笔杆子。

我和罗大佺是1996年7月里,经人介绍在三河泥土巢相识的,这之前已经在报刊上读过他写的一些散文作品。那时的罗大佺虽然已经走出了瓦屋山,被借调到《中国林业报》社做文学副刊编辑,但还是和我想象中的农家孩子一样:朴实、厚道、腼腆、寡言少语。尽管这几年我的身体不太好,但是对待如他这样的上进青年,尤其农民出身的青年文学作者,还是很关心的。那一天我就文学、生活、工作等一些有感想的问题,跟他讲了许多。

罗大佺出身在四川省瓦屋山下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贫,初中毕业以后就被迫辍学务农。小小的山村物质匮乏,交通闭塞,但无法困囿他对文学的酷爱。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罗大佺拿起笔来,抒发着一个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泥土的挚爱。1983年在县文化馆主办的小报《群众文化》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首小诗《梦》,从此他就一直热情地坚持不懈。白天参加田间的生产劳动,晚上在没有电灯的情况下,在煤油灯的照亮下仍进行写作练习。寒冬腊月进城去,宁愿打着光脚板,也要把钱省下来买书。他勤奋好学、刻苦写作的精神,全村人都知道,甚至传为美谈。他的名声传到县城里,文化馆就聘用他参加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搜集整理工作。罗大佺并不把每月四十五元的工资看得有多轻有多重,他最为珍惜的是这个学习和练笔的好机会。那丰富的民间文化知识开拓了他的视野,艰苦的搜集工作使他得到了锻炼。“三套集成”工作结束以后,罗大佺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开始在省市公开的正式报刊上发表作品。1992年被周围的文学爱好者们推选为当地文学社团负责人以后,又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张文学小报。报纸上的文章立即被国家、省、市的报刊转载。这些推动文学创作繁荣的事情,在当地引发极大反响。1993年春,洪雅林场党委发现了这位有志气、有才气又勤奋刻苦的文学青年,及时把他聘到县林场工作,很快就招工、转干,并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县政协也推选他当了政协委员。

罗大佺到洪雅林场工作以后,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以及林业工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给了他更多的创作灵感。他利用业余时间写出的散文、小说不断地在《人民日报》《四川文学》《中国林业报》《北京晚报》等报刊发表,引起读者的关注,多次获得乐山市人民政府和眉山地区行政公署的嘉奖。由于创作上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他已被四川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亦当选为眉山地区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眉山地区文联委员。这期间,罗大佺还自学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全部函授课程,获得了大专证书。

罗大佺的散文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自我反思见长,无论是抒发乡土情绪的纪实小品,还是回忆童年往事的叙述文章,字里行间都跳跃着年轻作者的情感火花,读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久久回味,如《游子吟》《第一次远行》《放牛的日子》等等。在读着这些朴实而真挚的文章的同时,我们被作者的情感深深打动了。

另外一些文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瓦屋山旖旎的风光和改革开放给边远山区带来的可喜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令人忧患的生态自然问题,如《蜀地新景瓦屋山》《燕子崖》《森林的启示》《一个被传说证实的村庄》等等。说明作者随着生活的积累和思维的开展,思考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厚度,创作正日趋走向成熟。

罗大佺是一位对生活有着执着追求的年轻人。虽然他的散文充满灵气,可是有些篇章在语言技巧和文字功力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当然他还年轻,刚刚临近而立之年,文学创作也刚刚开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从农村庄稼地里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小伙子,只要他坚定自己所追求的目标,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奋斗,一定能实现他的远大抱负。

1998年9月20日泃河湾

原载《苍生文学》1999年春刊

(作者系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北京文学》主编、全国著名作家)

同类推荐
  • 郭沫若集

    郭沫若集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主任。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著,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均有重大建树。本文集选录他有关历史学、古文字学和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四十八篇,分为上下两编。 编为历史学和古文字学,下编为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
  • 我宁愿失去全世界也不愿意失去你

    我宁愿失去全世界也不愿意失去你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但是有时候我们情愿为了一些东西,失去全世界,甚至是生命,因为我们执着于我们的爱。
  •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收录了叶延滨最重要短诗作品,主要包括《干妈》、《环行公路的圆和古城的直线》、《囚徒与白鸽》、《寺中扫帚声》、《蜜月箴言》、《时间到了》、《最后的年轮》、《现代生态学》、《月族》、《石碑与青藤》、《一个人在城外》等百余首,供文学爱好者欣赏。
  •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本书主要围绕“语言”和“存在”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书中,著者将“语言”和“存在”这两个不可分隔、相互依存的范畴称为新诗之“根”,并以之作为透视新诗诸种问题的切入点:在分析新诗语言时隐含对现代人生存状况、文化处境的关切,在探讨新诗的存在主题时多从语言层面入手。这样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前二辑论文中,分别着眼于新诗语言及相关问题的总体论述,和诗人个体、诗歌文本的具体剖析。
  •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热门推荐
  • 第一夫人给女人的24堂成功课

    第一夫人给女人的24堂成功课

    本书结合24位第一夫人的经历,从事业、爱情、家庭、心态、人脉、魅力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剖析,将她们的成功奥秘全方位地展示出来,让女人在汲取力量的同时,也能冷静也剖析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
  • 末世君邪子筱

    末世君邪子筱

    地球忽然出现了一种怪物!谁也不清楚它的发源地在哪儿了,被这样的恐惧所替代。他们像是传说中的吸血鬼,但是他们没有俊美的躯壳;他们像是传说中的吸血僵尸,但他们没有僵硬的躯体。他们是感染了病毒的人类异化后的生物,拥有人类的躯体却嗜杀任何血肉的怪物!
  • 落影含霜:王爷,我不嫁

    落影含霜:王爷,我不嫁

    喜获名校录取的成落影,乐极生悲被车撞了。一朝穿越异世,变成了个命运悲惨的十二岁小姑娘。娘早死,爹渣渣,自小定亲的未婚夫伙同当朝公主谋她的命。要不世子不嫁了,换嫁公主的皇叔?想要活着怎么这么难?且看她握紧小拳头怎么在异世打拼?……作为先帝唯二幸存的皇子,五王爷盛星启手握重兵,功高震主。唯一让众臣和属下忧心的就是:不想成家不想当皇帝。新登基的五王爷:想让朕安心坐在宝座上,尔等就替朕求娶影落王朝的皇太女为后!众臣:皇上啊,那影落王朝只有个皇太子,没有皇太女啊……新帝威武:求不到影落王朝皇太女成落影为后,朕就把这江山送到她手上!此话一出,满世皆惊,两国震动。某悲催滴娃:我还小呢,能不能先不谈嫁人这件事?某帝:朕从你十二岁等到十八岁,而今朕都从王爷变皇帝了,你也该从皇太子变朕的皇后了吧?某女:你个恋童癖!难怪我才十二岁你就开始爬我窗户!某帝:朕不是恋童癖,朕只恋你……(本文男女主身心双洁,全文正剧,虽偶有点小虐,但总体不会太过虐心,轻松和谐是主旋律。)
  •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内容简介: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一种幸福。万古江山一壶酒,千年岁月现行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读。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历险故事

    历险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An Unprotected Female at the Pyramids

    An Unprotected Female at the Pyrami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道启灵师

    天道启灵师

    苍生无罪,天帝不仁,十年观天,一朝画道......天道启灵图,拨乱反正!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解放生命

    解放生命

    国已经进入“银发时代”,这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平添了老龄化的新变量。养老问题涉及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本书从生命信托的理论创新和业务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从当下中国养老的混沌现实出发,本书对信托与生命的契合性、生命的信托本质、养老信托存在的法理基础、发展的市场需求等进行了逻辑探微和客观分析,在深入研究中国现实国情和制度基础的前提下,作者以崭新的视角,宏观的视野,在两大层面进行了原创性的理论创新,深入探寻养老问题全新解决模式和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