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000000003

第3章 紫苏(3)

二月的长江,江水初平,那些芦笋,才从沙地里拱出来,两三寸长,周身是凉浸浸的绿。二月,虽是采得早了些,可是这一见,终是不舍,总要贪一点欢吧,哪怕这缘分极短极浅。所以,拿了铲或锹,二月采芦笋,其实是挖笋。不用力的,铲子贴着芦笋,按下去,铲尖只轻轻一撬,砰的一声,玉白的笋根断了。仿佛玉郎对面伸手来,只盈盈一握,他啪地禁不住,笑了,这样的初欢喜!弯腰拣起来,这厢细细来端详,那笋根卷轴一般粗细,极白极嫩,不忍心掐的,一掐,尽是汁水。

采满一筐,回去,剥去外皮,倒进开水锅里焯一趟,捞起来,略略冷一下,然后放进备了清水的桶或盆里,养着吧。刚刚焯过的芦笋不可以当菜来吃的,它总有一点涩,和诸菜同盘,主角或配角,味蕾上总是别扭着。

一日换一次水,待到青涩吐尽,真味呈现,便是佳肴了。养了一两日,捞起来,用手指或剪刀将它从中间掰开,莹白的笋根仿佛象牙的挂饰,矜贵,雅致。掰开后,清水里再略略洗一次,它不脏,它只一点涩,淋去了就可。洗好后,滤一下水,然后叠放在白崭崭的瓷碟里,终于翩翩一少年立在眼前,羽扇纶巾,好不儒雅,叫人向往。

得去寻和它配戏的女一号了,谁呢,韭菜,春后第一刀韭,只有它才配得起。冒着无边丝雨,割一刀鲜嫩嫩的韭菜回来,洗尽了,切得比芦笋略短一点点,韭菜总不宜太长吧,怕的是这一对小夫妻后面要磕磕绊绊。切好后,打火,锅里放植物油,再挑一点猪油,猪油只是凑个热闹,不要多。待油在锅底开始冒一点烟气时,将芦笋和韭菜一并倒进锅里,兹啦——锅铲子赶紧来翻,你侬我侬,嗅觉和听觉里,那个欢啊!其间,半空里撒点盐,还略略撒点白糖,待韭菜稍稍软了腰身,补添几粒味精下锅,翻匀,起锅,盛在白的浅的碟子里。没有太多的作料,没有太烦琐的工序,这一场姻缘,是平民的,不显赫,不盛大。翠绿的韭菜,莹白的芦笋,韭菜的清香,芦笋的脆嫩,这是男耕女织,相得益彰。舒婷的《致橡树》写道:我如果爱你……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一次,韭菜和芦笋,在最好的年华里,相依相衬,平等地爱在一起。

也还有另一种吃法的,沧桑了一点。去年冬天腌了一串腊肉,挂在房梁上几个月了,其间腊肉配着绍兴的霉干菜烧过了三两回,也配着黄花菜烧过,都吃得腻了。芦笋是一样的洗法切法,备在白碟子里。咸肉温水里过几趟,切成薄片。作料有,葱、姜少许,切成末,还有黄酒一汤匙,说着说着有了醉意。打火,少许植物油下锅,葱、姜下锅,薄薄炸一点香味出来,然后咸肉下锅,翻炒三到五分钟,加黄酒和盐,添一点水红烧约三分钟,熬出油来,然后倒进芦笋,翻炒,转小火焖。待咸肉的油熬进了芦笋的肌理里,油头光面,清俊的芦笋终于有了几分阔少的习气,添鸡精少许,翻匀,关火起锅吧。这一次,盛在深的白碟子里,陈年的最后一刀咸肉,配新年的第一叠芦笋,这是一段忘年恋,像法国杜拉斯的那最后一场恋情。于咸肉,等过,熬过,到底有了这与芦笋的一遇,当惜,所以,那碟底的汤汁,也是浓情厚意。

三月的芦笋长有尺把高,采的时候已经不用挖根,根老了,只平地一掰。焯之前,还要狠狠折掉一大截的稍子。吃的时候,口感稍显粗砺,已经快中年了!过了三月,芦笋尽管往高处窜去,这时候,只能看了,吃不得。秋天,站江堤上看去,它们如林如墙,有隔岸的远意,少年子弟江湖老,爱不得了,只远远地怀念吧。

独 活

独活这味中药,早早就喜欢上它的名字——该是植物里一个绝情的女子,穿着黑色的风衣穿过飘着梧桐叶的空旷街道,一个人孤绝地生活,独活。冰冷的女子,坚硬的内心,她爱过,青枝绿叶红花灼灼地爱过,但是,此后不再爱了。抱着肩膀,抱紧姿态,独对西风残阳。

我想到了张爱玲,张爱玲是一个具有独活气质和独活勇气的女子。当年她与胡兰成分手时,她说: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也不至寻短见,也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话尽凄凉。聪明如她,已经预见自己此后岁月将难再有采茶扑蝶一般的热闹了,红尘于她,便是一条幽深的暗道吧,那头凉风阵阵灌来,她孑然一人向萧瑟处走去。

事隔多年,张爱玲来到美国,在文艺营里结识落魄作家赖雅,一个大她近30岁的老头,彼此相爱,但我总是疑心这爱里,最初是掺杂了太多奔走异乡时,于仓皇无着间抓住一根精神稻草所折射出来的落魄与可怜。这个嫁了男人的女人生活依然艰难,丈夫多病,需要钱治,于是她只好别夫奔赴于台湾和香港,挣钱养家,给丈夫治病。那些奔走的长路上,她孤身一人,不知心里可揣着多少难言的辛酸。我想到中药独活,它性味辛、苦,微温,它可以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春二三月,独活发芽长叶时人们采集其根,回来晾干切片;另一个采集时间是秋天,叶落果成时也挖其根,洗掉泥沙晾制成药。张爱玲原也是这样的一棵植物,少年时父母离婚,人生最稚嫩无邪的时光里也是寡欢;中年以后,为了丈夫为了家,为了人世间的那一点情爱与暖气,辛苦写作,频频遭遇退稿,饱受生活的熬煎。“人生,是在追求一种满足,虽然往往是乐不抵苦的。”单从张爱玲的这句话里,我们已经掂出了她身苦心苦的分量来。是的,她身上的根根叶叶,是苦的,悠悠长长的苦,缠她一世,这个独活的女子。

独活,应是人世间极稀有又姿态极艳丽的奇女子吧,人世却以一副晚娘的心肠对她,于是,她们只有选择独自生存,无依无傍。

我于是找独活这种植物的图片来看,叶子疏朗,没心没肺朝阳光一层一层搭起绿檐来,只是生着一副细细长长的紫色的茎杆,忧郁的紫色,像含着怨气一般。还有一种软毛独活,怕冷似的,周身覆着一层短短细细的柔毛。它绿叶绿茎,开着白色的花朵,碎碎的一朵朵,像小蜜蜂凑成一群,展开翅膀搭成碗口大的白蓬子,撑开在夏秋的风日里。这就是独活!我惊了。太平常太普通,我房子前的香樟树下,我日日散步的马路边,长在砖石泥土间,长在河沟边幽暗的草丛里,一株两株,一片两片,各自生长,各摇各的风。它们的身影不艳,不是我一厢情愿想象出来的张爱玲那样的植物,不是生在悬崖绝顶。

它近在咫尺,近在寻常烟火边,普通得像那些淹没于碌碌琐事里的平民女子,无惊世的才华,也无足以乱世的容貌。它兴许就是那个住在姐姐家隔壁的女子,丈夫已经不爱她,也没离婚,却住回到娘家,像棵老青菜一样日日在工厂的白班与夜班之间来回炒,无油无水地炒,炒干了,炒黄了,偶尔招来叹息,更多时候被人遗忘。在灰尘飞扬的下午五点钟时的马路边,偶尔能看见一个清瘦的女子,穿着蓝色的工厂制服,黄着头发黄着脸,回去,赶着到弟媳的锅里掏口饭吃。她多像一棵素淡的软毛独活,在晚风里独自摇曳。

独活其实是那些孤独而坚强地行走在生活边沿处的寻常女子,太多,太多,她们不适合拿来写进戏里,因为虽然太寂寞太辛苦,但是太卑微,人生的故事松散得凑不成一个完美的情节。

不管有没有气质,有没有勇气,总得活下去,这就是独活。

和气萝卜

读“出淤泥而不染”的句子时,忽然想起萝卜。

萝卜出身于泥土,但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它,却是洁白如玉。秋霜里收萝卜,去了叶,去了茎,清水里一趟濯洗,便现出它清白而细嫩的容颜来。汉字里,那些玉字旁的字,其实也是可以用来镶嵌在它的名字旁。如琼、琚、琬……。

可是萝卜又是多么寻常啊!寻常到走进任意一个菜市场,你都可以看见菜贩的案板上萝卜堆积如城墙。秋冬时候,再怎样艰难的人家,那热气腾腾的饭碗边都还可见萝卜在安静陪守。我总疑心,萝卜是汉魏甚至先秦时期的公主小姐,她长于金玉诗礼之家,却在频繁的战乱中流落民间,成为市井小民。绫罗当掉,素服上身,就这样与一个普通的男人一起来应对冷暖,繁衍子孙,从此忘记旧日身份。

萝卜,骨子里有贵气,懂风雅,却又这样不言不语地直抵烟火深处。

腊月的农家,腌菜是件盛事。记得幼时,还住在瘦长的小河边,冬日暮晚时候,年轻的母亲围着蓝色围裙在砧板上切萝卜,当当当,那声音咯嘣清脆如泉水溅落在岩石上。白生生的萝卜条上水汪汪的,像一弯弯小月牙,从湛蓝的天底生出来。腊月萝卜赛过梨,母亲挑一个最大的白萝卜,切去外周,单留一块方形的萝卜心塞到我嘴里。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母亲说。我嚼一口,又凉又甜,还有一丝隐约的辣味。

一大筐萝卜被母亲切成了一弯弯瘦月亮,薄薄撒上一层盐,翻拌揉压,它们就要成为佐粥的小咸菜。记得那时,我心里隐隐替萝卜叫屈,总觉得那么白润如玉的萝卜是应该成为娇贵的水果,享受礼遇的,而不是低头委身作了小咸菜。冬日早晨上学,路过一家家门前,看见那些芦席上摊开待晒的萝卜干,白花花的一片,白如瓦霜。到黄昏,看芦席上的萝卜干,已换作昏沉的米黄色,一副垂老模样。心下忍不住怅惘,为萝卜的命运。

因为萝卜,母亲在冬日成了真正的巧妇,她的厨房也因此而庄严隆重起来。萝卜烧肉,油亮亮的酱色,那时弟弟在萝卜里寻肉吃,可是常常寻错。偶尔,母亲会端出一钵排骨萝卜汤,白融融的汤啊,浓稠如奶汁,一片片萝卜沉在汤底,舀在勺子里,香气扑鼻,白如满月。什么菜都不要,只这样的汤,一碗饭便顺顺当当进了肚子。排骨的味道全被收纳进这萝卜和汤里了。午饭后,踏着泥泞和残雪去上学,田野上北风呼啸,肚子里的那个世界,乾坤安定。

待我成年,成了一个为孩子衣食筹谋的母亲时,一个人在厨房里侍弄一道鲫鱼烧萝卜的菜时,看着锅底突突翻滚的萝卜,忽然感慨不尽。萝卜怕是蔬菜里极具中和精神的一种菜了,它太舍得放下自己,太能低下身姿去成就一道美味佳肴。它不像那些煮不烂的铁豆子,桀骜不驯坚持自己不松手。红烧肉里它几乎要成为荤菜了,排骨汤里它娴静温和如年轻美丽的小母亲。它打开了自己的小宇宙,一片一片拆砖拆瓦,重新建筑,委身于其他荤的素的菜的檐下,成为另一座建筑的一部分。

《本草纲目》里说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说得通俗些,就是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等功能。想起早年,自己为萝卜的境遇感到委屈,觉得萝卜应该胸怀郁郁不平之气才是——那么美,却那么卑微。现在看来,它不仅抚平了自己的内在,而且,它还能给有病的人去理一理腹内不平气。

冬来腌咸菜,路过菜市场门口那些小铺子前,看见有专卖制作五香萝卜干的配料:花椒粉,桂皮,茴香,明矾……但我什么也没卖。我也制萝卜干,但我只用盐腌两个日夜,然后铺在竹筛上细细翻晒,吃时抓一小把用温水过两趟,滴几滴芝麻油。质本洁来还应洁去,不舍得让那些红红黑黑的配料去糟蹋萝卜。实在不舍得。

亲亲我的桃

初夏的时令,各色的水果仙子还没有鱼贯而入、齐整地列于水果摊前,桃暂且唱了回主角。

其实,樱桃也是这个时候上市的。小小的,晶莹剔透,宛如着红装的小家碧玉,没有殷实的家底,故而嫁得早些,从浓密的枝上走下来,开始堂前庭外地待客理家。但这种水果只在山区丘陵里见得多,山泉里濯洗,绿篾箩里摊开来,盈盈的水光晃动。倘能一夕瞥见,回家隔了一夜,心底里还惦记着。只是在我生活的这块江北平原,难得见的。

街头巷尾也能见到荔枝,谣传说是福尔马林溶液泡过,远远地从火热的南方过来的。于是翘着兰花指,嘬着双唇象征性地尝两颗,不敢贪多。像对异族的人,伸长脖子拿脸颊和人家的耳朵碰一回,作友好状,其实心底里总要习惯地设上几道防。

去年的苹果在水果摊或装潢考究的水果店里都能见到,但是,是再不肯买了。费了半天的劲削皮,一口下去,是酥松,又粉又面的那种感觉,可以当饼干了。那口感,是一位老太太在儿孙前兜露了千百回的往事,已经嚼不出零星半点的新鲜劲。于是故事听不到一半,各自撒欢去了——垃圾桶里总有吃不掉的大半个好端端的苹果。

这样一琢磨,就挑桃了。

桃和樱桃一样,都属于平民家的水果,没听说有吃不起桃的穷人。住在平原上的人家,宅前屋后多半有一棵或几棵桃树。春天里路过,远远看见一大团燃烧着的粉红的火,近了,人从花下过,百转千回,还是掐了一枝走。主人家走出来,脆生生甜蜜蜜地叮咛一句:夏天来吃桃啊!于是当真惦记着,当真在梦里千百次回眸。夏天也当真来了,自己伸手摘,拿到水边搓一搓软软的桃毛,再坐到树底下吃,偶尔和主人家话话桑麻之事。桃让你和一些最平凡朴素的人走近,亲着。

也有玲珑的小媳妇,或者面善喜笑的阿婆,扁担上歪斜地勾着两支竹篮,里面是新摘的桃,肥嘟嘟,新崭崭,像刚被关进教室的一群小学生,憋着一肚子的叽叽喳喳,里里外外都是新下枝的鲜嫩。这样的桃,只管放心地买——自家的桃挑出来,无非是,阿婆为着农闲牌桌上的手头活络,小媳妇大约惦记着街角某个铺子上的一块花布料。芸芸小民掐指过日子,在属于平民阶层的桃上可见。

同类推荐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

    程浩的生命日记:这个少年,曾这样认真努力地活过……程浩去逝后,母亲给他整理的文字中,有一部十余万字的日记。日记写于2009年一次濒临死亡的状况后,记录了程浩十六岁到二十岁的生命光影。日记中少有鸡毛蒜皮、人生琐事,多为对生命、对人世的反刍与思考,记录了无数让他内心激荡的段落和时光。之中有少年维特般的烦恼,有对人性的感慨,有对命运的嘲讽,有对自己严苛的鞭策……他在几年间,迅速成长成熟。本书几乎按照原貌收录了这部分内容,希望呈上一个完整的生命印迹。
  •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对文化、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由熊召政的20篇演讲集结成册,主讲作者对文人、文化的理解和体悟,其中以湖北楚文化为重点,多篇都有涉及。本书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讲文人,第二章讲作者自己对文化、生命等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第三章以楚文化为主题,也有篇章讲其他地区文化和中外文化对比。
  • 试飞英雄(一)

    试飞英雄(一)

    中国空军试飞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英雄的群体,他们承担着中国最新式、最尖端的军用航空器的试飞任务。蓝天试剑,勇者无畏。一代代试飞员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创造了一个个堪称经典的蓝天传奇,为一代代中国新型战鹰赋予了灵魂和生命。他们忠于使命、勇于担当,把梦想和激情大写在祖国的蓝天上……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一致推崇的传世美文。
热门推荐
  • 千金房东

    千金房东

    一段寻梦之旅,一段心酸历程,租房引发的种种情愿,一个千金房东,一个落魄房客,究竟何去何从!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约写于1596年。剧中描写威尼斯一位身无分文的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为向富家嗣女鲍西娅求婚,向好友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因货船尚未到港,只好向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并被迫立约:如不按期偿还,就让夏洛克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巴萨尼奥与鲍西娅一见钟情,但安东尼奥的货船却遇险未归,债务到期他将被罚割下一磅肉。鲍西娅毅然扮作律师,去威尼斯营救安东尼奥。在法庭上,鲍西以惊人的才智,驳倒夏洛克,打赢了官司。
  • 迷踪之绝密计划

    迷踪之绝密计划

    说话时,那人的脸上此刻也不免升腾起几丝得意的神色。彪子侧过头看了眼前这个被自己称作大哥的人一眼,也许是被此刻眼前人脸上诡异的神色...谜案追踪,故事的主角是几个少年。结果如何,满树和你一起拭目以待。
  • 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

    本书选入了作家王昕朋2011—2012年在《特区文学》发表的中篇小说《风水宝地》、《十月》发表的中篇小说《方向》、《朔方》发表的中篇小说《村长秘书》等三个中篇。其中,《风水宝地》被《作品与争鸣》转载;《方向》被《作品号争鸣》转载;《村长秘书》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转载。《风水宝地》关注农民对土地的情感,关注农村土地流转这一时代性话题。《方向》则从一个家庭大门改建的朝向问题,揭示了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改革与阻挠改革的深刻主题。《村长秘书》写的是大学生村官的现实生活和工作。此篇小说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正在拍摄之中。
  • 希冀影

    希冀影

    一群青年人在一场聚会中集体消失,当天露希回到了她的高中,见到了读书时期的自己。后来在得知太爷病危的消息时,她赶回了老家,在太爷去世那晚见到了他最后一面,弥补了十年前的遗憾。当晚她在阁楼发现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中出现了聚会中消失的其他六人。他们怎么会出现在露希太爷家中的照片上?他们和露希的家族有什么联系?他们几人究竟去了哪里?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 月朝直播间

    月朝直播间

    刚准备结婚的王正宇,忽然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似乎是唐朝。没有金手指,没有生存技能,万念俱灰之下掏出手机,发现居然还能上网。未婚妻给他发了一条消息,问他在哪。很快,全世界都知道他穿越了,普通人觉得很新奇,学者和政界人士也十分关注。甚至不少人要求他自杀,避免引起蝴蝶效应,改变这世界的此时格局。
  • 天涯海角也要抓住你

    天涯海角也要抓住你

    陈穗没想到小小一个“星火”行动,点燃了她的生命,她的理想,她的爱情,她的信仰他是她的欢喜冤家,一腔深情抵不过命运的无常。他是她围追堵截的目标,情爱纠葛敌不过心中的信念。说白了就是一个卧底小马甲看什么时候会掉的小故事。
  • 我穿到了蛮荒社会

    我穿到了蛮荒社会

    我想和你一起闯进森林潜入海底我想和你一起看日出到日落天气我想和你低空飞行我想和你在一起-她,一介粉丝数百万的吃播主,只想做一个万千宠积聚一身的网红,却在一场豪华邮轮拍摄中意外落入了太平洋的深海,更意外是,竟然直接穿越到了蛮荒的兽世界。时空轮回,画面直接大转换。这里土著不仅拥有原始习性,还有上古莽荒的魂兽之力。新世界大门开启,一场兽世奇遇记被解锁!一入兽世界误终身生——“谣谣,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哪怕你不需要我。”一阵一阵来自远古的呼唤,她的姻缘命运从那一刻改变!(侧重软妹子风+男主羁绊+冒险风=全书人物皆为主角)
  • 慕少你离我远远远点

    慕少你离我远远远点

    【宠文~宠文~宠文】恶魔校草摇身一变,突然变成了她的未婚夫。“乔溪,你被禁止告诉任何人我们俩的关系。”“乔溪,这只是暂时的,你别妄想。”可不知哪日起——“谁敢欺负你,我有一百种方法让她从人间蒸发。”“她是我的未婚妻,谁敢动她?”乔溪:不是说过这是暂时的了吗?不是说好了不告诉任何人吗?她以后还怎么解除婚约,怎么找对象啊!慕凌辰:你就别想着逃了,不可能,慕家女主人的位置已经打上你的烙印。
  • 家具里的中国

    家具里的中国

    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取景广泛,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家具中的精湛的技艺与文化。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