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900000016

第16章 张宗祥:一生抄书六千卷

张宗祥有两个诨号,一个是当时还属罕见的“打字机”;一个是旧书常见用的称抄手的“文抄公”。“打字机”是形容他写字之快速、整齐;“文抄公”,可喻为以抄写技长。他的一生很多时间就用在图书馆藏书补缺、校抄,那些为常人不屑做的事。鲁迅说:“你真正是木瓜,如此宝山,何以不去开发?”

1913年冬天,三十挂零的张宗祥从家乡浙江海宁来到了北京,出任教育部视学,与在社会教育司任签事的鲁迅同事。

他们是老朋友,还常同赴京师图书馆。据张宗祥回忆,那时京师图书馆与教育部路途遥远,平时不便去,两人只有在每年祭孔日充任执事官后,能上原国子监所在地的京师图书馆。

张宗祥常与鲁迅讨论古籍、碑帖等事宜。有一次,两人正在指着排印的善本书目发表意见,被继蔡元培任教育部长的傅增湘听见。几天后,傅召张宗祥谈话,要他去办京师图书馆,编好善本书目。张一再推辞不就,傅要鲁迅前来督促。鲁迅笑着对他说:“你真正是木瓜,如此宝山,何以不去开发?”张宗祥提出要先办好两件急事,那就是京师图书馆所在地的“大方家胡同四面居民杂处,万一发生火警,无法抢救珍本,我意先做书箱一人能扛的,所有珍本存入箱内以防万一,此其一。许多古籍脱线、残破、裂口、虫蛀,如不大量修补,如何能行,我意须招至少三四个技工进馆修书,此其二”。鲁迅答应帮助解决

1919年,张宗祥出任京师图书馆主任,从此开始了他近半个世纪从事图书馆事业的生涯。

张宗祥工作勤恳,在京师图书馆工作期间,据他自述,“日拭灰尘,以求遗逸,检查旧目,修整残编,检校谬误”(《冷僧自编年谱简编》)。他还时时出入故宫博物院,参加整理大内书籍。真正做到了躬亲书海,精鉴群书。这一期间,张宗祥也完成了京师图书馆的善本目录。张宗祥有一习惯,写作从不留副稿。可是这次他却听从了鲁迅建议:“此目必须录副,私人存一部,因为付印无时,世事变迁不定,必须另录一份,他时方有依据。”他就再抄了一份。后来果然时局频繁变化,善本有所遗失,但总算还留有目录可查。这份副目也随着他赴浙江,送进了省图书馆。

“四五十年事抄校,每从长夜到天明”

顾亭林说:著书不如抄书。这里所说的抄书,其实蕴含很多图书馆治学之道,即校勘、考订。顾亭林是乾嘉以来学林公认的朴学大师,一生抄书多达千余卷,但比之张宗祥,则犹如积薪,后来居上。

张宗祥一生抄书六千卷。他的指标是手抄八千卷,拟与丁氏八千卷楼藏书相匹。由此刻有铁线篆印文“手钞八千卷楼”。

我们切不可误会抄书是抄抄写写,就像我们小学生时代抄写课文。张宗祥抄书是和古籍整理放在同一坐标轴上的。现在所知,他最迟自1915年抄的《知不知斋丛书目》,当时已是三十三岁的张宗祥,从抄校中认识到读书贵精校,须采用善本孤本。由是凡抄一书,首先是选择,然后反复审定文化价值与否,再在抄录中校勘辑佚。他后来为《浙江图书馆善本书目》作序说:“善本之旨,在于正讹脱,别异同,以征往事,非专以历年长久而宝之也。年长久而宝之,是玩好矣,奚贵乎书?”此说虽简,却说出他抄校古籍的原由。

张宗祥抄书,是深得友朋赞赏和支持的。早在京师图书馆任职时,鲁迅建议他将馆藏的明抄本陶宗仪《说郛》十二卷本和丛书堂《嵇康集》录出,并说:“你是‘打字机’,何不录出,大家来研究研究,我也急需。”张宗祥允诺两个月交卷。

这时张宗祥已养成每日抄书的习惯。他抄书的特色是:一快二清。据称每日可抄一万五千字,有时逢到急需用时,通宵达旦竟可达二万四千字,而且是小楷。他曾有诗自叙:“四五十年事抄校,每从长夜到天明。忘餐废饮妻孥笑,耐暑撑寒岁月更。”此情此景,人们稍作形象思维,很快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位长者伏案而书,全神贯注的态势。这样的坐冷板凳学者,现在是很少了。

张宗祥抄书也是熟能生巧,巧能生华。他抄写很少或者说没有错误字;时间久了,也积累了丰富的认知。有时他抄书如摆象棋谱,先自一页书的中心谱写有几个字,再自中心谱辐射四方;也有采取从一页的四角谱写几个字,然后再自四角先后引开,以至可以避一字不误,一句不漏。且张宗祥所抄录的书,也非本来面目,而是经过他的考订、校雠、传抄,将此抄本的版本源流、辑佚拾遗,写得清清楚楚。所以,凡是经他抄写的书,即整理校抄的书,远胜于原善本孤本了,均可立时付梓。诸如《越绝书》(中华书局印行)、《足本山海经图赞》、《校正三辅黄图》、《吹剑录全编》(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印行)。

他手抄的书是珍本也是镇库之本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张宗祥抄书的高峰。

1921年,这年张宗祥正好是四十岁,他决心以校抄古书为终生事业。是年刻有闲章“著书不如抄书”,且自作楹联书挂于室:“分明去日如奔马;收拾余年作蠹鱼。”此后除了抗战时期离开武汉到桂林期间,被迫停抄,先后竟长达半个世纪。

建国后张宗祥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8小时外几多时间乃用于抄书。这又是他抄书的另一高峰。

张宗祥在馆长任内,十五年春秋,于馆务多有擘划,在他手里,创办了浙江省图书馆为全国同级馆的两个“第一”,即第一个古籍修复室;第一份专业刊物《浙江省立图书馆通讯》。他还建立了研究部,在开展大众化图书工作时,也注意抓地方馆图书采购,强调要有本地文化色彩,要搜集、补充本省的方志和地方人士著述,等等。

他的业余时间不多,但仍用于校抄古籍。

当时浙江省图书馆在西湖孤山。虽然是盛暑酷寒,他只出馆在湖边楼外楼下吃碗面条,就赶回去工作了。稍有空隙就抄书。他虽年过七十,仍是勤勤恳恳,“夏日挥汗,隆冬呵手,朱墨纷阵,未敢稍辍”(《大小戴礼记合纂序》)。在此期间,校抄谈迁《国榷》稿三年,疏释《神农本草经》三年有余,编纂《全宋诗话》,又三年有余,第三次写定校注《论衡》一年有余,等等,此外如《大小戴礼记合纂》,本系20年代初就开始了的,就因精力有限,只写了序言和目录。

这些抄本,估计全部为六千余卷。那都是张宗祥自1915年到1965年,即他逝世那年亲手抄写的。其中有三千余卷,乃是抗战胜利时由当时中央图书馆运往大后方的,在返回时,不料船至三峡中途沉没,这批书也殃及而遭毁灭。张宗祥后来编订《铁如意馆手抄目录》,仅录存二千余卷了。1961年,张宗祥在继4年前将藏书宋刻本《五代史记》等1000余本赠送与浙江省图书馆后,又送去这批手抄本和校本240余种。他对女儿张珏说:“手稿送浙图,我一生精力在图书。我相信浙江图书馆。”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沈大明)

链结浙江海宁20世纪出现过不少有国际声誉的学者诗人,他们是徐志摩、王国维、金庸和张宗祥,还有一个是军事理论家蒋百里。

余思按图书馆藏书的规则,什么样的手抄本可以定为善本?

同类推荐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牛津和剑桥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热门推荐
  • 清风不留,无可奈何

    清风不留,无可奈何

    十七岁的宋奈何,十八岁的顾清风,那次不合时宜的相遇却把他们的命运攥在了一起,可老天就爱开玩笑,一次次的捉弄,一次次的伤害,她会放手吗?——清风不留,无可奈何
  • A House-Boat on the Styx

    A House-Boat on the Sty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修仙大高手

    都市修仙大高手

    三年前,他驰骋非洲,当之无愧的兵王之王;三年后,他重回都市,无车无房还麻烦不断。应聘公司当保安,不上战场入职场,低调机智有内涵,保安也会有春天。每次被人问起,为神马倒霉的总是你?雷刃常羞涩地说,只怪哥帅得太明显!……[新书《花都圣医》已上传,欢迎关注。]
  •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本书为80后回族青年女作家马金莲的短篇小说集,由《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等7部作品构成。作家从常年生长生活的西北乡村汲取创作灵感,用质朴、细腻的笔触,再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回族家庭的生活往事,深入刻画了回族女性与儿童,展现彼时家庭、家族间的亲情、生存的艰辛和宽厚忍耐的民族性格,显示出作家深厚的人文关怀。鲜活富有个性的语言通过这些细节让时光流转,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侧面和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平民的生活状态。
  • 若爱不曾离开

    若爱不曾离开

    可能她的一生就这么坎坷吧!她在这花样年华中有着唯一喜欢的人,可能她的一生岁月昏天黑地时,可能也就只有他陪伴在她左右。
  • Ninepercent之沉船

    Ninepercent之沉船

    20世纪初,一艘押送犯人的游船在途中遭遇暴风雨,使得九位少年相遇,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一场看似简单的沉船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真相。十七新作,多多包涵。 小说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混乱三国

    混乱三国

    《幻石神游记3·混乱三国》,女娲用五色石子补天遗漏的一块神石,历经千年沉睡后,化身为21世纪一个时尚、炫酷、睿智的初中二年级光头学生——幻石,他天质聪明,悟性极高,又通神仙法术,将世间的诸多知识汇集到了自己幻化出的一台万能笔记本电脑中。春雨纷纷时节,幻石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酒馆,巧遇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十个作者。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幻石一一通过名著作者,穿越到了名著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展开了无数搞笑、惊险、正义等探险旅程。原著中的人物命运会因幻石的到来改写吗?幻石进入古典原著中又会有怎么的改变?神游中,又有多少离奇惊险的情节和谜底等待我们去发现?一切尽在精彩的《幻石神游记》
  • 末世全能战神

    末世全能战神

    当全世界的人一夜之间消失99%会发生什么?暴乱,政变,阴谋,残忍。虽然末世前只是一个普通平民,但不妨碍他俯视这个世界。晶矿,传承,觉醒,一切提升实力的方法他都要得到。末世全能战神当属陆风。
  • 观察记录:母爱与死亡

    观察记录:母爱与死亡

    这篇科幻小说以现实的唐山大地震和虚拟的100年后旧金山大地震为背景,描述了不同时代下的人类家庭结构和道德底线。唐山大地震中,一位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在奶水耗尽的情况下用血哺之,最后儿子活了母亲死了;旧金山大地震中,一位名义上的母亲(其女儿用其口腔上皮细胞克隆、并通过人工子宫孕育、由机器人保姆照料)在开始的情况下为其女儿想尽办法,最后无法抵挡饥饿,在理性思考后,吃掉了死去女儿的手臂最终获救。她被救出后,“21世纪的人类社会平静地接纳了她,没有舆论的指责。”
  • 情深如期而至

    情深如期而至

    情深,情到深处。无论你是否已经准备好,如期而至。曾经再美好再厮守的情,归期未至,抵不过一纸流言蜚语,一如林泽;倾尽半生,不择手段,就算伤痕淋漓,我要的人注定就是你,如期而至,一如江叙;亲情逝去,爱情归期未有期,孑然一身,佟心未泯,一如叶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