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300000006

第6章 纸盒里的人耳朵(2)

从那一瞬的神情中,我知道他已有了重大发现。我也仔细看了看库辛小姐的侧面:头发是灰黄略带弯曲的,便帽很干净,戴着金色的小耳环,面容很温和,这些都很正常,我没看出什么不同。

“噢,对不起,小姐,我有一两个问题想问你——”

库辛小姐很不耐烦地说:“我讨厌问题。”

福尔摩斯说:“我知道你有两个妹妹!是吗?”

“是谁和你说的?”

“没人和我说,我们进来时,看见桌上有张三人合影,其中一个是你,另外两个和你有点像,不用想,肯定是你妹妹。”

“对。她们是我妹妹,一个叫玛丽亚,一个叫萨拉。”

福尔摩斯不紧不慢地说:“我手边的这张合影,是你妹妹在利物浦拍的吧?和她合影的那个男人,从肤色和服装上看,是海轮上的一个海员吧?他们那时还没有结婚吧?”

“对,都对。你为什么能说这么准,太出乎意料了。”

福尔摩斯微笑着说:“你过奖了,小姐,这是我的职业。”

“你说得很对,没结婚时照的那张相片,但不久,他们就结婚了。我妹妹嫁给了照片上的那个布朗先生,他那时正在南美洲的航线上工作。为了更好地照顾她,结婚后,布朗就主动申请调回利物浦—伦敦这一航线,这样便可经常回家。我觉得他太爱她了。”

福尔摩斯问:“是在‘征服者号’上工作吗?”

“大概不是!上次我好像听他说在‘五朔节号’上工作。布朗还看过我一次,他那时很好,也不喝酒。

“可不知怎么,他喝酒了,并且喝得很厉害,经常喝醉酒并撒酒疯。从这以后,他们的日子就难过了。一开始仅是不和我交往,这也没关系。可后来就是和萨拉吵闹,我也不清楚他们究竟吵什么?你看,现在我也见不到玛丽亚的信了。玛丽亚不给萨拉和我写信,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也不知布朗和玛丽亚现在怎么样?”

说完这些话,库辛小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看来这话题她很有感触。她和许多单身生活的人一样,刚开始时,说话很拘束,还有点害羞,说一会儿,就很健谈了。因此我们顺利地交谈了起来。

她给我们讲述海轮上那个当服务员的妹夫的各种情况,我们仔细听着,后来,她又说起医学院的那几个学生的各种怪癖,谈了很久,最后把他们的详细住址和姓名给了我们。我们一直都很认真地听着,福尔摩斯偶尔问几个问题。

“你那个妹妹萨拉怎么不和你一起住呀?你们都未婚,没有不方便的吧!”

“假如你了解萨拉的脾气,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不在一起住。我刚来马丁伊登街,曾试着和她一起住,可住了两个多月,就不得不分开。我也不是背后说坏话,我的确忍受不了她的爱管闲事。”

“你是说——萨拉和在利物浦的那个亲戚吵过架?”

“对,一开始他们很合得来,甚至他们有一段时间还特别亲热。萨拉去他们那儿本来是为了和他们亲近,更好地相处。可后来,不知怎么,布朗和萨拉闹翻了,回来不说一句好话,并且一说到他,萨拉就说他爱喝酒,另外是用各种手段欺骗别人,别的什么也不会了。我后来猜想,肯定是布朗知道了她爱管闲事,因此俩人便吵了起来,并且闹得如此尴尬。这也许就是事情的原因。”

福尔摩斯站起来,礼貌地点了一下头说:“库辛小姐,你告诉我这些,太好了!你说你的妹妹萨拉在瓦林顿新街住着,是吗?我们打扰你这么久了,真不好意思。为了一件和你没多大关系的事而费了你这么多时间,非常感谢你。再见。”

福尔摩斯叫住了车。我们来到了大街上,恰好有辆马车过来,福尔摩斯叫住了车。

福尔摩斯问:“这里距瓦林顿新街多远?”

“不远,就半英里多。”

“好,华生,快上车。尽管此案简单,可我还得知道某些细节,知道了这些细节,也就破了案了。车夫,到电报局门口请停一下。”

福尔摩斯在电报局发了个简短的电报,接着就上了马车,靠在椅座上,拿帽子挡着太阳。到了瓦林顿新街萨拉的住宅,我们抬头一看,这宅子的构建和刚才那一家基本一样,福尔摩斯让车夫等一会儿,说马上就出来。我们去敲门,刚举起手还没敲,门就开了,出来一位年纪不大的绅士,他穿着黑衣戴一顶新帽子,个子不高,面无表情。

福尔摩斯问:“先生,库辛小姐在吗?”

这个男人严肃地说:“她在,但不能见客。她得了脑病,我刚为她诊断完,谁也不能见,先生,对不起!”

“小姐什么时候病的?”

“昨天。假如你想见她,十天后再来吧。”医生说完话,谁也不理就走了。

“行,行,不见就不见。”没想到福尔摩斯听见这更高兴了。

我此时什么也不明白:“可能她给你提供不了线索。”

“我一开始也没打算从她那儿得到消息。知道她病了,就已足够,我已全知道了。行了,就到这儿吧!华生,咱们吃午饭吧。送我们去一家饭店,车夫。咱们吃一顿丰盛的午餐,再去见雷斯瑞德先生。”

我们在一家饭店吃了饭。吃饭时,有关案件的事,福尔摩斯一点也不和我说。除了小提琴,他别的什么也不谈。

他和我说他如何费心思才买到斯特拉地瓦利斯提琴。他说这小提琴最少值五百多畿尼,可他向一个犹太人买的,只花了四十五先令。接着,他从意大利的这把著名小提琴说到十八至十九世纪意大利小提琴手帕各尼尼。我们边喝红葡萄酒,边说着这位小提琴手的轶事。

我们吃了一个多小时,夜幕即将来临,炎热的太阳滑向西山,满天都是晚霞,好绚丽的图景啊。

在如此美丽的傍晚,我们坐车来到警察所,远远就看到雷斯瑞德警长在门口微笑着等我们。“你的电报,福尔摩斯先生。”他边说边递电报。

“回电!”福尔摩斯仅扫了一眼电报,便将它揉成小团放入了口袋。

我的朋友说:“这与我的猜想相符!”

“你查出什么了?”

“全查明了,包括案子的各个细节。”

“什么?不会吧!”雷斯瑞德警长睁圆了眼、张大了嘴,惊奇地问:“你不是和我开玩笑吧?”

福尔摩斯严肃地说:“你别和我开玩笑就行。这案子又简单又惊人。”

“谁是罪犯呢?”

福尔摩斯听了这话,取过他手中的名片,在背后写了几个字,递给了雷斯瑞德。

福尔摩斯说:“这就是罪犯。请别着急,我看最早也得明晚才能捉到他,那时他的轮船会到这儿。”

“先生,太谢谢你了。”

“警长,假如有人提到此案,你千万别说我参与了此案,我想侦破非常难的案件。华生,咱们走吧!”

我们走回了自己的住处。吃完晚饭,我和福尔摩斯坐在沙发上,边抽雪茄烟,边聊白天发生的事。

“此案实际很简单,和我们曾接触过的‘血字的追踪’这类案件相似,我的侦破方式和那些一样,是从结果推测原因。我已经给雷斯瑞德写了信,让他抓住罪犯后,让罪犯说出详细的过程。”

“他能抓住罪犯吗?”

“能。别看他推理能力不行,但抓罪犯是非常在行的。一旦他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就会像个忠于主人的哈巴狗努力去工作。因此,放心吧,他能顺利抓获罪犯。也就因为这,尽管他没才能,但仍能在苏格兰警署身居高位。”

“那你完成此案了?”

“大体上完成了。从众多证据中,我得知这罪恶事件的制造人是谁,尽管我不很清楚谁是受害者,可这根本不影响我的推断。华生,你有自己的看法吗?”

利物浦海轮上的服务员吉姆·布朗

“我想库辛小姐的妹夫,利物浦海轮上的服务员吉姆·布朗就是你的怀疑对象吧?”

“岂只是怀疑。”

“根据库辛小姐所说,我们仅知道一点细节,哪能确定谁是罪犯呢?”

“华生,我不这样想。现在我告诉你我的推断步骤。你肯定知道,咱们一开始插手此案时,心中没一点底。由于咱们根本不了解此案,可这通常对咱们是有利的,这样就能任意推测,而不掺杂任何感情,华生,是吗?

“因此咱们到了马丁伊登十字大街,知道库辛小姐是个温柔可爱的女人。从她的表情看,她不会隐瞒咱们。和她说话时,我一下看见了她们三姐妹的相片,我认为这盒子是寄给另两个中的一个的。

“可我马上推翻了这种想法,由于此想法可能对,也可能不对,仅是一种猜测。后来,咱们去花园看了那盒子,还有别的东西,华生,你没忘吧?”

我说:“我记得很清楚,你还闻了一下那根绳子。”

“当时,我认真研究了一下那绳子,它是海轮上缝帆工人用的一种绳子,我又闻见一股海水味。你还记得那个结打得很精致,一般人肯定不会打那种结,那是水手常用的打结的方法。

“装耳朵的盒子是从港口寄出的,盒中男人的耳朵戴过耳环,而且水手中穿耳环的比陆地上的人多。

“因此我认为,此案中的男人,肯定要从海轮的海员中找。

“咱们又仔细看了包裹外的牛皮纸,写着S库辛小姐收。这个包裹寄给三姐妹中的老大,她的缩写名字是这样的,但另两个姐妹的缩写名字也可能是这样呀。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咱们必须重新开始调查。这不是给老大寄的,因此我想见萨拉小姐,想问清楚。

“此时我和库辛小姐说,你还记得吗,这也许是个误会,但我马上停止了。”

我说:“我记得很清楚。”

“我那时恰好看见了一种东西,这东西让我既惊讶又高兴。我在库辛小姐的侧面看到了她的耳朵,这耳朵为我提供了线索。

“你是名医生,你肯定比我更清楚,人身体上的哪一个部位也没耳朵的差别大,人们的耳朵都不相同。你肯定看过去年我在《人类学杂志》上写的有关这方面的短文。

“我仔细观察了盒子里的两个耳朵,我仔细辨别这两个耳朵各自在生理解剖学上的特点。我将这些都记住了。

“我后来看见库辛小姐的耳朵时,十分惊讶,原因是她的耳朵和盒中女人的耳朵非常相似。耳的轮廓基本一样,弯曲度也相似,并且耳内旋圈状的线都非常相近。从外表看,这两个耳朵好像出自一个人。

“当时,我一下就明白了库辛小姐和受害者有血缘关系,并且是十分近的亲戚,因此和她说起了她的姐妹们,正好库辛一点也没有隐瞒地告诉了我们一些情况。

“首先,说到了她的妹妹萨拉。两人不久前还在一起住着呢,刚分开不长时间,因此,这包裹是给她妹妹的,而不是给她的。到这儿,我也明白了许多。

“后来,我们知道相片上的那个男子是海轮上的服务员,和她另一个妹妹结婚了。另外,就是萨拉和那个海员曾好过。并且,萨拉和他们一开始处得很好,可后来由于她太爱管闲事,吵架后不得不分开。

“这几个月他们没有互相联系,那个海员不知道萨拉搬走了。因此,他办完事后,寄到S库辛小姐的旧址。

“现在基本都知道了。吉姆·布朗是个服务员,此人爱酗酒,很爱感情用事,易冲动,莽撞。为了照顾他的妻子,竟然放弃高薪工作,调到此航线上仅当个小海员。

“我推断他的妻子玛丽亚被害了。并且有另一个男人,咱们假设他也是个服务员,也被一起杀了。这就是他们的两个耳朵了。

“那个海员为什么要杀人呢?目的是什么?很可能是由于嫉妒。但是,我们下一步将要解决的是:罪犯向萨拉·库辛小姐寄耳朵是为什么呢?也许是想叫她心痛。由于她和布朗夫妇曾一起住过,并且和他们争吵,才造成这种悲剧。不然,咱们要见萨拉小姐时,她怎么会病了?

“此案假如是布朗作的,那么必须证明包裹是他寄的。‘五朔节号’航线,我调查了,在都柏林和特福斯、贝法斯特等地停靠。那么,他就可能在第一个码头上岸寄包裹。

“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布朗夫妇被杀,可我觉得这不可能。假如是一个失恋的情夫或情妇杀了他们,那男人的耳朵就布朗的。要是这样,杀人者为何非要将证据寄给库辛小姐呢?这不可能。

“为了证明我的推断,我给在利物浦警方办事的朋友利尔加拍了个电报。让他去问问玛丽亚在家吗,布朗先生是否乘‘五朔节号’已外出了。

“后来,咱们就去拜访萨拉小姐。我着急去的原因,是想看一看她的耳朵和她姐妹的耳朵有多相似,如果一样,我的推断肯定正确。那是玛丽亚的耳朵。

“并且,我还想问她些别的问题,她也许会给咱们提供重要消息,可我也没太指望她能说什么。她即使知道,也不会和咱们说的。”

我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咱们到的前一天,人们就全知道此案了,她肯定也知道,并且她更清楚包裹是给谁寄的。假如她想协助办案,早就报警了,不会沉默的。

“另外,咱们去的时候,她正好病了,并且是在寄来包裹时病的,这是个证据,而不是巧合。这包裹对她的打击太大了,因而得了脑病。要想弄清此案,可以从她那儿知道,可她病了,只有等她好了才能清楚。

“即使她不帮忙,咱们也能找到答案,咱们到警署时,我朋友利尔加的电报已到了。

“电报上说布朗太太走了三天多了,大概到南方探亲去了。在轮船办事处,他已问清了,布朗先生已坐‘五朔节号’走了,并说船将到泰晤士港口。他一到那儿,就会碰见等他的雷斯瑞德先生,后者能捉到他,我们那时候就会知道一切的。”

我们结束了谈话。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3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3中篇小说卷

    吴义勤主编的这本《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3中篇小说卷》共收中篇小说九篇,包括铁凝的《对面》、陈建功的《前科》、王安忆的《“文革”轶事》、毕淑敏的《生生不已》、叶兆言的《人类的起源》、刘醒龙的《暮时课诵》等。每篇小说后都有精短点评。
  • 当爱情只剩残骸

    当爱情只剩残骸

    没有性感撩人的身姿,也没有万众宠爱集一身的环境,但她有一颗豁达开朗的心,一个天使一般美丽的笑容。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短篇小说卷》选取了2015年优秀短篇小说二十余篇,包括铁冯骥才、邱华栋等作家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平。主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最值得阅读的小说,每篇附有专业的、精彩的评论。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成绩的梳理,更是为读者带来美味可口的文学盛宴。
  • 黑网(二)

    黑网(二)

    九月初,吉利公司与八十多家住户的房屋拆迁纠纷,被省法院发回市中级法院重新审理。根据法律规定,市法院更换人员另行组成了新的合议庭审理该案。主办案件的审判长私下里告诉周子坤,因为有省法院的批示,市中院院长王新民对案件把关很严,要求大事小事都得向他本人汇报,合议庭根本做不了主,请周子坤另想办法。根据多年闯荡江湖积累的经验,周子坤首先想到了以权压法,他通过省里的关系,多次向王新民打了招呼。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案件始终没有进展。周子坤想,可能是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到家吧。
  • 上海行

    上海行

    过一天,志杰接到老马组长从深圳打来的电报,说考察组即日返回东北,望他尽快回大虎山。志杰再三考虑才下了决心回老家。晚上,婶知道了依依不舍地拉着他手,一再要留他在上海,说像他这样的人才在上海好好坏坏总是能找到工作的,让他不要着急。但他决计要走了。好在婶新的老伴下个月就要过来一起住了。志杰见过他两次,人很和善,身体也好,志杰也放心了。他祝愿婶的未来幸福。
热门推荐
  • 无爱女法医

    无爱女法医

    在二十一世纪,她是一个常和死人打交道的女法医!被一个疯子杀死后,灵魂俯身在了一个无名女子身上。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她,被一个帅哥一脚踹下了万丈悬崖!屡次破掉一宗一宗的悬案,只为帮人打抱不平。为了帮人申冤,上京告御状。结果才得知她就是那个杀了皇帝宠妃的恶毒皇后。火爆王爷小叔子老是动不动就给她来一掌。。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变态行为,最后终是看不过去,给他下了点药。。从此伟大的皇帝就多了一个‘不举’的绰号。。。她真是服了他们这几兄弟了,一个比一个变态,幼稚。。【精彩片段】------------------------------------媚药所致,她强行玷污了一个绝世美男,最后才得知他就是她丈夫皇帝的弟弟,天啊,我居然强了小叔子,你打个响雷劈死我吧!而这小叔子貌似一心只想着把她打死,总是用着仇恨的目光看着她,我说小叔子啊,欺负你的人是以前的朱凤,不是现在的曹梦好不好?你不要总是想着把我打死好不好?------------------------------------妖孽皇帝阴狠的看着她:“缘儿死了,你就当她的替身!你的验尸手法如此厉害,留下你,定会有用!”她愤恨的看着他说到:“呸!老子希望能给你验尸!”“不知死活的东西,来人!掌嘴!”眼里露出的尽是狠毒。脸上不断传来的刺痛,她却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你去把凶手找出来,文武大臣都消失了好几个了!”皇帝用着恳求的眼神望着她。“呵呵!现在知道来求我了?不过我告诉你,人命大于天,你不用来求我,我也会自己去查,还有你不要老是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看到你就很烦!”她冷漠无情的说到!------------------------------------【前面的可能看着很乏味,不过前面是为了给后面的垫铺的,希望亲们有耐心的看下去!后面的案子里,会出现第一个案子里的人物,当然男主登场都在‘恶贯满盈’里,不喜欢啰嗦的亲们可以从恶贯满盈看起!】另外推存一下小喜自己的文【肥婆皇后】【废弃狼妃】【无爱侧福晋】【黑道女教师】朋友的文文【冷后】【傲风】【试婚记】【十岁宠妃】【冷妃侍君】【王爷奴家有了】连载文【特工老婆混黑道】连载文喜欢的朋友就收藏、投票推存!谢谢你们的支持!
  • 隐婚前夫请签字

    隐婚前夫请签字

    一年前,她设计阴谋将自己送上他的温床,从此一纸婚书步步深陷。一年后,当她准备全身而退的时候,他却圈她入怀,“云念离,谁都可以走,唯独你不行!”云念离一直以为,冷厉南对她恨之入骨。事实上,他的确对她恨之入骨!当她拿着孕单向他报喜的时候,他怀中另有佳人,“云念离,把孩子打掉,从今往后我不想看到你!”
  • 天城记事集1天城传说

    天城记事集1天城传说

    龙行的第一部书目前仅在QQ阅读投放不定期更新,避雷预警
  • 武侠故事

    武侠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姜少,你老婆又跑了

    姜少,你老婆又跑了

    合法的丈夫不能人道,还丧心病狂地为别的女人把她卖给姜少换取好处!这种恶心的男人不离婚难道还留着过年用吗?可她没想到买了她一夜的姜少竟然还会找上门来!他说:“离婚,跟了我。”她气急败坏,谁不知道姜大少心里有个白月光,她才不要给人当替身!谁料这个霸道的男人竟然布下天罗地网让她无法逃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送隐者一绝

    送隐者一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跟鞋

    高跟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独爱缉捕:瘾上亿万少夫人

    独爱缉捕:瘾上亿万少夫人

    从六岁开始,时溪追在容司景后头跑了十几年。她让他做她男朋友,他乖乖照办,她让他跟她结婚,他没有异议。可当她想跟他离婚时,‘乖巧听话’的男人突然变了脸。他说:“时溪,你欠我的,要用一辈子来还。”她无语又有点生气:“我对你千般好万般好,要欠也是你欠我好不好?”没想到男人一把将她压在了床上,暧昧低语:“我还,拿一辈子来还。”
  • 妾不如妻

    妾不如妻

    在某所大学里,某个宿舍住着4位即将毕业的大学MM,她们按年龄排列,称为4朵钻石花。何谓钻石花,是因为她们觉得如果叫4朵金花,“金”字太俗气,而“钻石”珍贵点,所以就……老大——叶青,个性沉稳,做事认真,考虑周全,最想成为一个“白骨精”型的人。老二——晨杨,爱钱爱的要命,在当今“有权就有钱”的影响下,理想就是当个大官,天天有数不完的钱。老三——聂圆圆,花痴级人物,喜欢看……
  • 新中国的孩子

    新中国的孩子

    《新中国的孩子》是宁青的长篇小说。诞生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的新中国第一代孩子,是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具有标志性的群体中的主体:他们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是雷锋精神诞生之初学习雷锋精神群体中的主体;他们是新中国产生的规模最大的艰苦奋斗的群体——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群体中的主体;他们是改革开放初期汇入振兴中华洪流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人才群体中的主体。新中国的第一代孩子,作为一个时代群体,透出过纯洁的时代风貌,经受过艰难的时代磨砺,展现过光荣的时代价值。其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出的“纯洁、艰难、价值”的三者合一,将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恒久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