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5600000013

第13章 三宝垄

六月二十二日,下午六点,桑蒂斯号终于到达了她的第七十六次航行的终点站,三宝垄港。作为中爪哇省首府,这个被华侨称作“垄川”的城市是爪哇岛上第二大港口,也是荷印第三大港。在爪哇岛上,像巴达维亚、三宝垄和泗水这样的华人下南洋最早的落脚地,有差不多四成的人都是华人,事实上这三个城市的中心区几乎全是华人。

这些日子以来,借着和桑蒂斯号上中国水手们攀谈的机会,尹正纲很是了解了一些关于爪哇岛和三宝垄的情况,对这里的风俗习惯也不再陌生,因为华人大量定居的缘故,这里的风俗习惯跟国内几乎没什么分别。

下船的时候终于遇见了周全德,他带着几名中国水手,要去三宝垄市区里采购一些生活用品,顺道也帮人生地不熟的兄妹俩寻找住处。

走上舷梯的时候,看见码头上一群衣着光鲜的人气势汹汹而来,尹正纲不由有些担心,这些人看打扮就跟船上还关押着的义兴会打手一模一样,很显然,来的是本地义兴会,他们找鲁德曼交涉来了。

“他们是义兴会的人?”尹正纲紧张地拉着周全德,低声问道。

“没事。”斜眼看了看这些一脸横肉的家伙,周全德浑不在乎地笑道:“在爪哇这块,这些小鱼小虾还动不了咱们。”

“别忘了咱老鲁是美利坚人,呵呵!”另一个水手也大大咧咧地笑道。

“还是美利坚牛仔。”另一个年轻的水手比划着手势,装作从腰间拔枪的样子,逗得大家都是一阵哄笑。

看着这群人毫不在意的轻松样子,尹正纲也放下了心,他相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南洋,洋人这个身份都能给鲁德曼提供一把无形的保护伞。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下了船,和搬运工们互相挤着穿过码头,一路上都看见水手们在不停地打招呼,看起来他们不仅跟那些衣衫褴褛的码头苦力们熟识,而且关系还不错。

“毛三,你还没死啊,晚上喝酒去?”

“德哥,你回来啦,这趟辛苦?”

“喂,汪老七,悠着点,当心闪了腰,晚上办不了事。”

“德哥,我又添了个丫头。”

“嘿!肥罗,你小子办什么事都不勤快,就生孩子勤快。”

“哈哈……”

……

水手们乐呵呵地跟远远近近的苦力开着荤素皆有的玩笑,这让尹正纲觉得很是亲切,在异国他乡的三宝垄,中国人之间那种浓烈的乡情,让他仅有的一点离家万里的愁苦也消失无踪。

三宝垄是爪哇岛上最早的中国人定居点之一,自明朝三宝太监郑和来到这里起,三宝垄就几乎成了华人在南洋的第二故土,不仅因为这里曾留下华人征服南洋蛮夷的光辉历史,还因为这个地名本身,也能让背井离乡的华人有一种打心底升起来的自豪。

尽管荷兰人的统治已在三宝垄延续了两百多年,三宝垄无论是建筑还是人们的穿着都倾向于西式,但某些印迹,某些属于中国的印迹还是顽强地保留了下来。沿街的店铺外面立着西式的柱子,却加出了中式的屋檐;有的屋宅是全西洋样式,但廊柱上却刻着龙凤呈祥,门口蹲着或汉白玉或绿蝴蝶石雕刻的辟邪;大街上的中国人,尽管身着洋装,手拿文明杖,脑后却拖着编得十分整齐的辫子,与熟人见面,依然是打千作揖而不是握手拥抱;更有的人,一身打扮中西结合,一头短发,脚下是铮亮的皮鞋,但身上,却穿着国内随处可见的长衫。

看到这些,尹正纲不由想起了在教会学校时,一个洋人牧师说的话:也许中国的土地能被掠夺,但中国人的精神却永远也无法被掠夺,因为这种精神来自五千年的传承,五千年的生命,已足够让这种精神根植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之中。

而今天,就在眼前,尹正纲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这位牧师所说的正确性,先不论这种精神体现出来是良还是莠,但至少它是顽强地,是不可被掠夺的。

洋牧师说,这话是一个叫辜鸿铭的大学者说的,他还说,这位有着英国人血统、会九国语言、有十三个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写了一本书,叫《春秋大义》,里面以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向全世界阐述了这种精神。

以前在教会学校的时候,尹正纲醉心于西洋的天文地理、格物算数,根本没有兴趣去读这样一本鼓吹国学的书,但现在,到了异国他乡,他却突然生出阅读这本书的渴望。这种渴望是那样的急迫,他甚至开始恼恨自己为何离开家乡的时候把祖父那几本不多的藏书全都卖了,而不是带在身上。

进了市区,周全德打发其他人去采办,自己一个人带着两兄妹去找住处。三人七弯八拐地走了几条街后,终于找到了一间客栈。客栈名字起得好,叫“云来客栈”,中式风格,前面是酒楼和茶馆。走进茶馆,老杨木桌子和吱吱嘎嘎作响的竹椅处处透着家乡的味道,盖碗茶的清香和小二的吆喝让尹正纲不由自主地吞口水。

“怎么样,尹老弟?”周全德颇有些自夸地笑着,领兄妹二人穿过大堂,沿着回廊来到酒楼的正堂。

尹正纲憨笑着道:“这地方好,多亏周大哥,费心了。”

“兄弟初来,又是寻亲,专门给你找了这个地方,这里人来人往,打听消息也方便,老板的是杭州人,我认识,人耿直实诚,住在这里你尽可放心。”周全德说着,绕开上菜的店小二,把两兄妹往柜台上领。

“哟,德哥来了,有些日子不见了。”

“老周,来喝两盅。”

……

不想这酒楼里竟还有周全德的熟人,见他出现,一个个都来打招呼。

“今天免了,船刚靠岸,事情还多,改天,改天。”周全德一路拱手还礼。

“全德兄弟。”柜台里一个身着福寿衫、头戴瓜皮小帽、眉目清癯的中年人向周全德拱手打招呼:“好些日子不见了,这几月又跑哪里了?”

“邱老板。”周全德露出万年不变的憨厚笑容,拱手道:“带了个小兄弟来找住处。”说着,领兄妹二人来到柜台前。

云来客栈老板叫邱云来,据说还是个曾经在国内中过秀才的读书人,邱云来十六岁就跟着双亲到了三宝垄,从一间小小的杂货铺做起,二十多年奋斗下来,不仅开了这诺大一间客栈,城外还有几十亩茶园和几十亩的烟园,在三宝垄的华人里,怎么也算得一个小小的富翁。只是这位富翁生性实诚敦厚,虽擅长经营,但不擅阴谋伎俩、攀结洋人,在商海里再也难进一步。

听说尹正纲乃是周全德的朋友,又是刚来南洋,这位老板二话不说,当即让小二打扫出了一间空房,房间算不得好,但胜在价钱便宜,且邱老板还看在周全德的面子上,给兄妹俩打了折扣,这又让尹正纲好一阵感激。

他身上带的钱本就不多,付了船票钱还剩下二十多块,在船上几天的伙食几乎全是林涣英掏腰包,他几次要付账,都被林涣英拒绝,那二十多块钱一分没动,但即便这样,这点钱也不够他和安安花费多久。兄妹俩安顿下来,千恩万谢地送走周全德,尹正纲这才能冷静地考虑起自己的处境来。

他身上还有二十六块龙洋,刚才在柜台上跟邱老板兑换了三十多块荷兰盾,这三十多块钱也撑不了多久,不但一日两餐兄妹俩要花费五毛钱,还有三毛一天的房租,这样一算,两人最多还能坚持四十来天便要断炊。

找爹娘当然是大事,但现在既然到了三宝垄,倒也不急在一天两天,尹正纲思量一番,便打算先找一份工,一边做事一边打听,这样定下来后,吃过晚饭,他便来到了邱云来位于客栈后院的办公房里。

听完尹正纲的来意,邱老板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但只是一闪即逝。

“这个好说,大家都是同胞,理应相互照应。”

尹正纲知道他这话说得并不心甘情愿,但为了生计,他也不得不厚着脸接受这份好意,便拱着手诚恳地道:“在下带着小妹来到南洋,实为寻找父母,无奈身上盘缠已经不多,所以才想找一份工养活自己,在下知道掌柜有难处,也实在不好意思让掌柜的为难,所以在下想,能有一日三餐即可,工钱什么的,却不敢奢求。”

他这话说得邱云来心里舒服,暗道这后生懂事,但嘴上还是道:“尹老弟这么说就不对了,所谓工钱工钱,既然做工,肯定得要拿钱,邱某虽然不富裕,但也不能坏了规矩。”

“掌柜的……”尹正纲知道这么说下去,自己怕是又要欠下一份人情债,虽然他不知道邱云来因什么原因不愿招自己这个小工,但强人所难也违背了他的做人原则。

“邱掌柜请听在下一言,方才所说实是出自在下真心,出门在外,能遇到掌柜这样的好心人在下已经觉得幸运了,又岂能得寸进尺。”

邱云来听得他的话,看着他绝不像做作的诚恳表情,足足愣了半晌,一言没发。

“也罢!”良久,他才叹了口气,道:“尹老弟是个坦诚人,我也不妨跟你实说,这大半年来,生意很是萧条,不光是小店,南洋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各店都在尽量裁撤雇员,减少开支,像本店这样的,能回本已经不错了,哪还敢再招人,但我见老弟你是个踏实诚恳的人,又是千里寻亲而来,这份孝心让我感佩!”

至此,尹正纲才明白邱云来的苦处,虽然对传说中赚钱比捡钱还容易的南洋为何会突然出现这样的萧条局面不甚了然,但从邱云来的语气和表情当中,他能体会到这种萧条给云来客栈带来的困境。

“这样吧。”邱云来拍了拍面前的桌子,下定决心一般,抿着嘴道:“你就在厨下帮着洗碗刷地,除去包你兄妹食宿外,另支一月五块钱工钱,可好?”

“不好。”尹正纲慌忙拱手,对邱云来道:“只需包食宿即可,工钱在下万万不能要。”

“你这是……”

“掌柜的,还是那句话,在下兄妹背井离乡,能在异国他乡遇上您这样的好心人已是福分了,在下真的不敢再奢求工钱,这是在下的真心话。”尹正纲说着这话,脸上带着十二万分的真诚。

“唉!”邱云来愣了愣,又是一声叹息,摇头道:“看你言谈举止,也是读过书的,若是换个年成,像你这样懂事沉稳的后生,我怎么也得高薪相聘,只可惜……算了,这些话说出来没啥意思,就按你说的吧,只是这样,可委屈你了。”

“哪里谈得上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要是在国内,要想求个安稳日子都难得,更不要说食宿不愁了。”尹正纲笑着道。

邱云来抬起头来,再次认真地打量着眼前这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脸上带着些微笑意,透露出他对尹正纲的好感。

“明日一早开工,我让人把后院的杂物房给你们兄妹腾出来,那房间虽然有些杂乱,但胜在安静宽敞,一则你妹妹年纪小,正是好动的时候,二则,闲来你也可以读读书。”

这话让尹正纲很是感动,他默立片刻,朝邱云来深深一揖。

“多谢邱掌柜。”

同类推荐
  • 靠近

    靠近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十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十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反攻宜昌(非虚构)

    反攻宜昌(非虚构)

    一九四一年初,日本乘英、美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机,积极谋求南进,与英、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美国也希望利用中国抗战拖住和消耗日本,因而加强了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强烈感到,自己在远东进行的战争实际上是以中、苏、美、英为对象的,因而处理中国问题必须和解决南方问题、北方问题综合考虑,作长期打算。因此,日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大东亚长期战争指导纲要》和《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这两个文件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十六日大本营会议上获得批准,并在御前会议上由天皇裁定。
  • 你就是凶手:爱伦·坡佳作集

    你就是凶手:爱伦·坡佳作集

    本书为爱伦·坡代表性小说作品集,侦探小说的首宗棘手案件《莫格街凶杀案》,站在尸体上张着血红的独眼《黑猫》,让国王大臣自动受缚、上演血淋淋的人肉烧烤记的《跳蛙》,一进入爱伦·坡的惊悚世界,想知道结局的着迷者往往不能等上一秒。爱伦·坡以繁复的笔法,渲染出诡异的气氛,勾勒出离奇的情节,以及那个亦真亦幻的惊悚世界。
  • 平安夜的苹果

    平安夜的苹果

    我生活在一座西北小城,弹丸之地,民族地区,但在千篇一律的城市化面前,这座小城也没能幸免。12月下旬,满大街都是圣诞节的味道,铺天盖地,似乎要将一种畸形膨胀的狂欢推送到极致,就连我念小学的女儿也缠着我要钱,为老师和好朋友买苹果相送。我开始思索那一颗忽然身价翻倍的苹果和隐藏在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我也喜欢站在商店门外看橱窗里的那些新鲜的装扮,同时久久咀嚼、回味这种陌生而怪异的感受。曾经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两个进城务工的年轻人,站在生产圣诞礼品的车间里,他们穿裹得严密而封闭,在漫天飞扬的泡沫和肮脏的车间环境中,他们面对着枯燥的假苹果,五彩的饰品,其中一个女孩戴了顶圣诞老人的大红帽子,面对镜头木然而无奈地站着。
热门推荐
  • 代嫁贵妻

    代嫁贵妻

    她穿越到一个封建的家族里,本应该是好好的官家小姐,却被打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好不容易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前世所学的医理知识捡回条命,却要面对亲娘的落井下石,嫡母的一再陷害,还有嫡姐再而三地抢她的好姻缘。泥菩萨都要被激出三分火气。是见招拆招,还是一一还击回去?当然是巧计连连,要一步紧跟一步的还回去!但是毕竟人单力薄,敌不过整个封建制度,当她被逼要嫁给一个快要死了的老家伙冲喜的时候,她不得不违心地选择代替妹妹嫁给安平候府三公子——一个患了怪病的哑巴。成亲当天,候府世子爷仍顶着那张迷死人的笑脸来替弟迎亲,终于熬到洞房的时候,世子两眼放光,拿起称杆就想挑了盖头对新娘子的美颜先睹为快,孰料一只杯子横空飞来,热水烫得他手指立即起了泡。回头一看,他的哑巴弟弟穿着大红喜服正笑嘻嘻地大摇大摆走进来,一把挡在新娘子前面,斜着妖娆的眼睛对他说着唇语。“既然是大哥为我做的媒,就应该知道规矩。若是大哥也喜欢她,总也得要等我死后才能将她转房不是?”
  • 从外围接近鲁迅

    从外围接近鲁迅

    鲁迅“外围”,即与鲁迅“本体”(鲁迅的生平、创作、思想性格和精神特质等)研究相关的周边话题,如鲁迅的文化背景、鲁迅和同时代人、鲁迅的国内外影响等。这是走进鲁迅“本体”无法忽视的重要存在。本书选择与鲁迅本体关联的多个外围对象,采取散点投视的方式,依据可靠史实和第一手材料,从不同角度切入这些广泛而复杂的话题,展开平实细致的学理讨论和实证研究,多方印证鲁迅思想的影响力和鲁迅精神的恒久性,接近真实的鲁迅。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 超级强化天师

    超级强化天师

    老天爷开个玩笑,把一件不知来历,却具有强化功能的异宝万宝炉赐给了关天养,看他如何凭借万宝炉走上世界之巅?百分百强化法宝,强化丹药,强化灵兽,万宝炉在手,天下我有。无人能抵挡关天养前进的步伐。
  • 巷说百物语(全集)

    巷说百物语(全集)

    日本知名作家京极夏彦的妖怪小说代表作,其中《后巷说百物语》获第130届直木奖,《西巷说百物语》获第24届柴田炼三郎奖。巷说百物语系列文字典雅婉转、细腻妖娆,看似写怪力乱神,实则以鬼魅写人心。夏季夜晚,人们身穿青衣在暗室聚集,点燃一百支蜡烛,轮流讲述骇人怪谈,每讲完一则便吹灭一支蜡烛。相传,蜡烛全部熄灭时将引发异象,唤醒妖物。书生百介游历各藩国,收集妖怪传说。旅途中,他偶遇三名奇人:又市人情练达,极富魅力,人称“诈术师”;艺伎阿银妩媚婀娜,长袖善舞,精于操纵木偶;治平出身海盗,行事老辣,擅长乔装。百介开始卷入一连串鬼影绰约的怪事。他隐隐察觉,这些怪事都与三位新朋友紧密相关……
  • 热忌

    热忌

    清冷温软人间仙女X炸燃坏性偶像哥哥(全文无白莲/绿茶,轻松小短文)(啰嗦晚晚的随笔小说,希望大家喜欢)十四岁去临城三年的京城云家大小姐回来了,本以为回来之后糟心事情会排着队来,谁知道全被隔壁奶奶家的宝贝孙子给拦下了,这倒让云在月不免清净不少,对那位许少爷另眼相看。放着家族企业不干,跑去娱乐圈当偶像这事儿估计只有京城那位许家小少爷干的出来,在他周年演唱会上看到一位身穿白色棉裙的女孩时,目光里盛满了温柔。
  • 成都,今夜你将谁遗忘

    成都,今夜你将谁遗忘

    白富美让我给她拍写真,还给我很多钱。可我们是专业的摄影师就算是再漂亮的模特,都不能泡的。除非,她不给钱……
  • 异能种田奔小康

    异能种田奔小康

    谁说穿越一定要穿成公主王妃,就算成为一个小小的农民,咱也能称霸天下。衣食住行,咱笼断了食,照样想怎样就怎样。穿越成没爹没娘的孩子孩子多口粮又少亲戚不管事只凭嘴上说弟弟又太小,只能靠自己幸亏咱有异能,种田种花一手抓“那菜,赶紧长啊,还指着你们去卖钱呢!”司徒木莲双手叉腰,手指一点。场景一:“丫头啊,你家没有大人,这有了钱财二叔帮你保管。”司徒颖笑眯眯的说道。司徒木莲也是笑眯眯的回答:“二叔啊!咱人虽小,但钱财还是能够保管好的。倒是二叔你家的钱,要是相信我的话,我倒可以帮你保管,要不然也是给别人花。”司徒颖听到木莲的话,气得七窃生烟,自家钱财哪能让外人管。场景二:“莲姐儿啊,城东李家的儿子长得那叫俊啊!和你般配得不得了呢!”木莲的姑母,盘腿坐在炕上,磕着瓜子边吐瓜子皮边笑着说道。“那可不是,城东李家的儿子,到现在都分不清爹娘是哪个,媳妇儿讨来是用什么的。姑母啊,我想我是等不到他七老八十了,要是你愿意的话,可以考虑考虑。”木莲悠哉的拿着书讽刺道。场景三:“只要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东方祺看着眉目如画的人儿,眼角眉梢都荡漾着温柔的笑意。“只要一生一世人,与你并肩看太阳升起落下,与你就这样偕手一起共白头。”木莲看着紧握的手,眉眼弯弯的笑道。推荐好友文:掳妃司徒平安我的妈咪不好卖: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鲙残篇

    鲙残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