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600000009

第9章 1879~1898年:萌芽(6)

提案通过后,为统一学科,沪校的土木科调归唐校,沪校的管理科调归京校;唐校新设的机械科和京校的电气工程班调归沪校。学校改组调整工作于1921年6月完成。7月1日交通大学正式成立。9月10日京唐沪三校同日举行开学典礼。

1922年6月,交通总长高洪恩以“交通大学组织未善”,将交通大学改组为两所独立的学校。沪校改称交通部南洋大学,唐校改称交通部唐山大学;京校撤消,并入交通部唐山大学,称唐山大学北京分校。1923年,唐山大学本部划出部分专业给北京分校,同时北京分校独立,改称北京交通大学。

1926年秋,交通部代理总长兼唐山大学校长常荫槐,利用京奉铁路局历年拖欠学校办学经费20余万元,筹建交通部唐山大学锦县分校,设管理,工程,矿冶3个系。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设立大学院掌管教育。该校因在北洋政府管辖区内,仍属北洋政府交通部管辖。

1928年2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指令唐山大学改名唐山交通大学。6月15日,国民政府宣布南北统一,委派孙鸿哲接收唐山交通大学。

6月29日,唐山交通大学改称第二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改称第三交通大学;上海的南洋大学因早已在国民政府管辖区内,改称第一交通大学。

9月8日,交通部将第一交通大学、第二交通大学、第三交通大学改组为交通大学,校部设在上海。

10月,国民政府改组,增设铁道部。12月,交通大学移归铁道部管辖,唐山、上海、北平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1929年2月,在北平的铁道管理分院改称北平交通管理学院。

1930年2月,按照交通大学的统一部署,着手筹办唐山工程学院研究所,9月成立。

5月2日,交通大学公布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11月25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汉奸殷汝耕粉墨登场。冀东大片国土处于日伪铁蹄之下,惟有唐山工程学院校园仍飘扬着中国国旗,称为冀东大地上傲然挺立的一株苍松。

[附文]曲折的历程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正值暑假,学生大多回家探亲,惟1938届学生正由伍镜湖教授带领,在北京西山进行铁路测量实习。事变骤起,情势紧急,不过10日,唐山交大校园即落入日寇魔掌。

由于众多师生和校友进行了大量联络工作,唐山交大分散的学生,在亲朋、校友接济下,逐渐向上海、武昌、南昌、湘潭等城市集中。

10月初,当局组织上海、南昌两个办事处,在赣复校上课。后因战争形势,决定将学校迁到湖南湘潭。

12月15日,在战火纷飞的条件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经历了5个多月的逃难流浪奔波,自力更生,排除万难,在湖南湘潭临时校址举行开学典礼,复校上课,弦歌再续。

1938年3月下旬,教育部指令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并入唐山工程学院,改为铁道管理系。铁道管理系并入后,师生人数剧增,湘潭校舍不敷使用,学校于5月23日迁往湘乡杨家滩。

10月武汉陷落,11月初日寇进攻湘北,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弃城逃跑之前纵火焚烧了长沙城。杨家滩距长沙一百多公里,人心浮动,以为日寇朝夕可至,学校被迫迁移。迁移路上,得到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接济和资助。茅以升院长率领师生,历时70多天,行程2000余里,终于抵达贵州平越(今福泉)秀丽的藜峨山下、清澈的犀牛滩畔,继续办学。

1941年8月,奉教育部指令,该院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北平铁道管理联合学院。学生群情大哗,致电教育部提出抗议。1942年1月,教育部更改前令,将该校改组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下设唐山工程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4年11月初,日寇向桂北发动进攻。日寇在占领桂林、柳州之后,又攻占了黔南独山。平越离独山仅100余公里,国民党宪兵队宣称:平越已划为前线,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即将进驻督战队。自此月余,平越处于混乱状态,学校不得不亟谋迁移。在来不及确定迁移地点和教育部未予拨款的情况下,学校于11月16日布告全校,暂时停止上课,到重庆去集中。

1945年1月3日,罗忠忱校长到达重庆,与交大唐、平两院在渝校友会商,得知璧山丁家坳有一交通技术人员训练所可用,当即议定暂迁丁家坳复课。2月上旬,大部分师生已到,15日正式开学上课。

6月6日,教育部为开发西北,建立西北交通人才中心,指令该校于暑期迁往甘肃天水,改称国立交通大学甘肃分校。7月25日,顾宜孙校长上书教育部,力申学校师生员工不堪再迁之苦,胜利复员在望,恳请免于迁陇。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抗日战争胜利,迁陇之议作罢。

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全校师生员工欣喜若狂,当晚在丁家坳举行提灯游行,庆祝抗战胜利,漫长的流离岁月即将结束。9月上旬,学校组成复员委员会,研究制定复员计划。

1946年3月,教育部指令唐山工程学院迁回唐山原址。教务主任伍镜湖教授自重庆飞抵北平,转道唐山接收校园,并主持复员准备工作。

4月,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改组,唐、平两院恢复战前旧称,各自独立。6月,唐院复员大队出发,沿陇海铁路归唐。一路上又得到校友和群众的帮助。8月,唐院复员大队一行终于回到了阔别9年、魂牵梦萦的唐山校园。

8月14日,教育部复文唐山工程学院:经行政院审核,原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更名为国立唐山工程学院,隶属教育部;原国立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更名为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迁回北平。

8月23日,唐山工学院复员唐山。因铁道管理系迁回北平,唐山工学院只有土木工程系和矿冶工程系两个系。

复员前后,唐院师生和各地校友曾对学校的发展、调整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的讨论规划。意见大致为:恢复唐山交通大学校名;将矿冶学科分为采矿和冶金两个学科,增设建筑、机械、电机等学科。并力陈:作为独立的工学院,机、电两科不可或缺。

在师生、校友的一再要求下,教育部仅批准唐山工学院科系设置作部分调整:土木工程系依旧;矿冶工程系分为采矿工程、冶金工程两个系;仍保留矿冶专修科。新增建筑工程系。

9月,学校在上海、天津、唐山三地招收新生。11月1日,新、旧学生均报到注册,开始上课。

1947年1月,在国民党反动政府全面发动内战之后,物价飞涨,法币大幅度贬值,而教职员工的工资却处于冻结状态,生活难以维持。为此,唐山工学院全体教授忍无可忍,举行罢教,以示抗议。

4~5月,国民党政府宣布要压缩教育经费,进行院系调整。教育总长朱家骅下令上海交通大学停办航运、轮机两系,取消一个学院,并改校名为南洋工学院。上交师生坚决反对,立即奋起反抗,并组成护校委员会赴南京请愿,进行斗争。

5月初,在上交护校运动的影响下,唐山工学院班长联席会议决议成立护校委员会,提出“恢复交通大学校名,增加办学经费”的要求。护校委员会还派出代表与各地校友联系,争取校友支持。为表示护校决心,全体学生进行了罢课。

1947年5月15日是该校建校51周年、唐山复校42周年校庆纪念日。唐山工学院隆重举行抗战胜利复员后的第一次校庆盛会。纪念会上,顾宜孙院长首先致辞,后宣读教育部部长朱家骅、次长杭立武,交通部部长俞大维、次长谭伯羽的贺电。前院长、北洋大学北平部主任李书田教授讲话,建议唐院恢复唐山交通大学校名。全体学生向教授献上“万世师表”锦旗一面。

5月末,为恢复交通大学校名,唐平沪三校护校委员会开展联合斗争。唐山工学院护校委员会派代表去南京、上海与当地校友联系。南京、上海及各地校友对护校运动表示坚决支持。校友茅以升、赵祖康、朱国洗等还列举事实说明:自1937年交通大学三校改属教育部以来,受到种种限制,不利于交通教育发展。为有利于保持学校传统,有利于学校发展,应恢复交通大学校名。

茅以升等校友认为:交通大学唐平沪三校原由交通部创办,三校之所以有今日成就,归功于交通部大力扶植。为求护校运动根本问题之解决,关键在于摆脱教育部的领导。因此,护校运动应发展为“回(交通)部运动”。南京、上海两地校友迅速响应。护校运动遂发展为“回部运动”。

由于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1948年暑假前后,一些校友致函学校,建议南迁。师生中一些惑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惧怕战火的人以及部分南方籍师生也要求学校南迁。

11月11日,时局变化加剧,战事逼近唐山,迁校的呼声日益高涨,人心动荡,课程无法继续,开始停课。停课后,主张南迁的师生组成迁校委员会。随后学校收到校友来电,因顾虑师生员工的安全,催促及早南迁,有“教育部准许迁萍乡”之说。

11月17日,学校召开紧急院务会议,经过激烈辩论,通过了一条“即行南迁”的议案。一经通过,学校师生员工及家属即行分头觅取南下途径,准备南迁。家居南方的一些师生立即开始行动。大部分师生员工分成3批经天津乘船南下。最后一批师生员工200余人,于11月21日离开唐山,部分图书仪器也装箱南运。

经过极其艰难的旅途生活之后,12月6日,最后一批师生员工到达上海。先后到达的师生员工,大部分在上海交大暂住。

12月12日,唐山解放。在唐山工学院校园中仍有部分员工留守,迎接了解放。

学院南迁上海,因事出仓促,师生员工的旅费及日常生活用费、工价未予津贴。在12月初到达上海后,虽暂借上海交大容身,但吃饭问题自始非常严重。上海物价高昂,且逐日上涨。该校师生员工,既无公教人员的配给,又买不到上海市民的户口米,教育部又不拨经费。学校唯一的财源,只是校友们一时的资助,杯水车薪,但难维持久远。于是,迫不得已,又采取紧急疏散办法,由汪泰葵教授和金传炳讲师率领200多名学生于12月15日自上海乘车前往江西萍乡。

1949年1月,心力交瘁的顾宜孙院长再次请求辞职。教育部没有批准辞职,但准允他请假,并准允唐振绪以教授身份代行院务。1月11日,唐振绪代院长到职视事。

1月19日,唐院长与茅以升、赵祖康、胡博渊、朱国洗等校友举行座谈会,会商唐院南迁后的校址与复课问题。经过讨论议决:争取10天之内,在上海寻觅独立性校舍复课;如果于期限内无法实现,即去萍乡复课。

唐院长不负众望,费尽心力,为寻觅校址日夜奔波,终于商得上海交大王之卓校长同意,在不影响该校教学的情况下,借用上交的课堂、实验室等,作为唐院师生复课之用;又商得交大校友会同意,借用新文治堂作为唐院师生住宿之需。

于是唐院长于2月1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院务会议,力陈在沪复课之必要。结果会议一直通过:即日在沪筹备复课。在江西萍乡的200余名师生,得悉学校决定在沪复课,于2月中旬返回上海。

3月12日,教育部准允顾宜孙教授辞去院长职务,正式聘任唐振绪为国立唐山工学院院长。

3月28日,在学校的运筹指挥下,全校师生员工经过艰苦紧张的筹备,终于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借上海交大校舍恢复上课。对此,上海交大给予很大支援。

上课未及1个月,时局发展急转直下。因国民党反动当局搜捕学生和强迫学校疏散,因而课业无法继续,不得不宣告停课。

4月27日,上海警备司令部发出命令,勒令上海15所大专院校紧急疏散,限令3天内退出原址。“倘逾期犹未完成此项疏散工作,则由警察局等机构派队前往,强制执行。”唐山工学院被迫停课。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从上海交大搬到启明新村。

在唐山,此年3月,华北交通学院自石家庄迁至唐山校园。该院是华北解放区1948年8月创办的高等专科学校,隶属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

未随学校南迁的罗河教授等员工,于此年4月自平、津等地回到唐山,组成复校委员会,组织修复遭到破坏的校园,以迎接上海解放后将要返回唐山的师生员工。

此年初,为支援人民解放战争,修复铁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铁道部,唐山工学院归其接管。6月,该部派顾稀为接管唐山工学院的军代表。顾稀已于3月先期到任。

5月30日,该校在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决定派王效通和邓洋两位同学返回唐山,尽快与唐山取得联系。6月初,王效通和邓洋到达唐山,向顾稀汇报上海的唐院师生情况。顾稀旋即派接管联络员赵锐和李泳携款前往上海,迎接唐院师生员工返回唐山。

6月19日,唐振绪院长率领该校大部分教职工及家属和学生共600多人,与上海交大等高校师生依依告别,自上海启程北返。经过8天8夜的艰难行程,于6月27日回到唐山。

7月8日,军委铁道部决定:国立唐山工学院、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华北交通学院合并组建中国交通大学,下设唐山工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7月13日,中国交通大学正式成立,由校友茅以升任校长。唐振绪任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在唐山工学院内,增设机械、电机、化工等系,这些系的骨干教师大都是上海交大校友。

8月20日,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筹建研究所,负责完成部属各单位委托的技术研究任务。1950年3月1日,铁道部铁道技术研究所在唐山校园正式成立,所长由唐山工学院院长唐振绪兼任。随后研究所迁至首都北京,即今中国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8月,中国交通大学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仍下设唐山工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52年下半年,教育部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这次调整涉及一百多所高校,主要是把一些大的学校分解为一些小的学校。

北方交通大学建制撤消,其主体唐山工学院的建筑系,调部分教师到北京铁道管理学院,后调整到天津大学;矿冶系部分调整到新组建的北京钢铁学院,部分调整到原北京地质学院、中国矿业学院;化学工程系部分师生调整到天津大学;材料工程系调入北京铁道学院;电机系电讯组调整到原哈尔滨铁道学院;土木系水利组调整到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铁道学院、重庆大学铁道工程组部分师生则调入唐山工学院。

自此,唐山工学院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成为专门培养铁道工务、机务及电务、电机等铁道建设人才的高校。

20世纪50年代初,该校在北京潭拓寺建立唐山铁道学院北京分校,后成为铁道部党校。

同类推荐
  • 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集结蒋晓云博客及专栏散文近六十篇,从小说到散文,从虚构到纪实。曾经忧于交心的作者终于写下自己的真实生活。上海的灯火流离,台北的淫雨霏霏,加州的阳光明媚。逝去的父母,离散的朋友,拆去的旧城墙。梦里不知身是客,此时何处是故乡。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冬郎元是月中身,憔悴三生碧海邻。一样名香惆怅句,不如侧帽照词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享有鼎盛的词名。 纳兰容若的一生,仿佛一出华丽而悲情的戏剧。本书以纳兰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向您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
  • 思远道

    思远道

    本书是女学者的一部文化思想随笔集。文章多以人物带学理,内容涉及置身于墨侠、儒、道、释四种传统文化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特征,以及书与人关系中人格与文格的契合,从中探究文化流脉中民族思想生息传承的人文线索,以文化求道途。书中还附有代表性人物图片,以结构理辨与实证。
  • 孤臣无力可回天

    孤臣无力可回天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然而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李、伊二人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这样悬殊的结果,难道真的是南桔北枳、水土不服?还是真如李鸿章所抱怨的,只怪“君臣朝野人心不齐”? 生前身后 命运迥异 甲午战败,1895年4月,天朝首辅李鸿章枉驾屈尊,赴“蕞尔”小国日本马关乞和。议和期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访。
  •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这是一本女性文学读物,主要介绍了老上海二三十年代以张爱玲、苏青、阮玲玉为代表的一批为当代人所熟知的文艺界、演艺界等比较知名的女性。该书情感细腻,以动人的笔调介绍了老上海知名女性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等,宛如小桥流水的叙述风格使人们对那个时代的上海的知名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该书把主人公们刻画进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中,富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阅读这本书,读者将从老上海的知名女性的经历中感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妃扬跋扈:天价妖妻

    妃扬跋扈:天价妖妻

    早有传言“妖瞳现世,天下皆乱”。和亲,将错位的爱恋,变得更加难堪。梦醒时分,换来的不止是一碗红花,还有锥心刺骨的背叛。是谁,为她印证了“天下皆乱”的传言?却不知,倾尽天下,乱世繁华的背后,不止是无尽的哀歌。这场爱恨情仇,究竟是错的太多,还是爱的太晚?一朝穿越,妖孽重生,血眸再现。他说:以天之价,换你怀中挚爱,你可会将她让与我?他说:若你能放下她,本王将天下拱手相让又何妨?且看,飞扬跋扈的妖女,如何演绎不同的人生……
  • 光芒纪4·星芒

    光芒纪4·星芒

    叶深深在服装设计上屡创奇迹,在时尚界打出了巨大的名气,更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以“中国力量”拯救了巴斯蒂安品牌,巴斯蒂安深受感动,帮助叶深深创办“深叶”。在事业上大获成功的叶深深,也逐渐感动了顾父,争取到了自己与顾成殊的爱情。一批国外品牌为狙击叶深深的品牌在欧洲市场扎根,使得叶深深四面楚歌。顾成殊和叶深深不屈不挠,向对方展开还击。在远赴美国拿到了破历史纪录的全球最佳设计师大奖之后,终于成功扭转了局势。此时叶深深受邀为众多首脑设计出席大会的衣服,然而郁霏与坏人勾结,破坏了服装,危急时刻,叶深深与朋友成功地赶在最后一秒将完美的成衣交出,拯救了叶深深的设计师之路,更维护了国家形象,展现了中国风采。
  • A House-Boat on the Styx

    A House-Boat on the Sty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年书剑在津门

    少年书剑在津门

    故乡是一部读不厌的书,那页页行行,写着我和俦侣们的青春——它经历的路程,它焕发的风华,它遭受的苦难,它蕴含的情怀……《少年书剑在津门》是一部随笔集,也可看作是作者周汝昌的一部自传集。《少年书剑在津门》分为四大部分:沽水年华、津门忆旧、沽湾琐话及地杰人灵。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比如四书五经,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
  • 巴金选集1:家

    巴金选集1:家

    小说描写了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的没落,其中以觉新、觉民、觉慧等几个年轻人为代表,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并通过他们的生存状态批判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
  • 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

    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

    《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作者以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发展及组织间关系为逻辑主线,运用调查、文献、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城市开展体育休闲活动、提高体育休闲品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一番有选择性的探寻。书中对英、美、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重点介绍,对发达国家的体育休闲架构和运作方式也做了介绍。作者以杭州为主要调查对象,以点带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现状,在中外比较的基础上,参照借用生活质量理论、现代组织理论和善治理论,比较全面和深入地审视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如何才能促进体育休闲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最后做出八点结论性意见并提出四点对策性建议。
  •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前世她是铁血手腕的帝国集团总裁,却被心爱之人设计,魂归天国。再次睁眼,眼前的三间茅草屋,一对小瘦猴。就算是她定力再强悍,在他们喊出那声“娘”的时候,还是让她差点没跳起来。前世活到28还是清白如兰,一个穿越就让她勉强算是B的身材,孕育出一对儿女?当然,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她丫的居然是未婚生子,这在现代都遭人白眼的事情,那个天杀的能告诉她,这个身体的原主,是不是太牛叉了,居然没有被浸猪笼。只是,当这对瘦的皮包骨的小包子在她跟前,肿着两对眼泡忍者泪花跑前跑后,就算是她再不想面对现实,也无法坐视不理。既然让她再次重生,她势必要左手挥舞锄头,右手执笔算盘,带着一对可爱的包子,发家致富。购田地,建豪宅,买下人,顾长工,一切都再朝着让她满意的方向前进,而那些眼红嫉妒之辈,完全都是她业余之时的消遣,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个道理她明白,却没想到那鞋子会湿的这么快,面对那个如同妖孽般,表面谦谦公子,风华无双,实则腹黑狡诈,怎么坑死她怎么来,还让她有火没处发。~~~~~~~~~~~~~~~新文推荐:【媚卿之妖娆嫡妃】苍龙大陆风起云涌,豪杰辈出,多年的征战,让四大王朝满目疮痍,她的到来到底是带来毁灭还是希望。将军府内,暗潮涌动,亲爹不疼亲娘早死,懦弱的云蜜就成了继母的眼中钉。表面温良,内里歹毒的继母。娇蛮跋扈,专门以欺凌她为乐趣的继妹。整日吃斋念佛却眼神诡异的老太太。一切的一切,都在考验着她无上的定力。斗继母,斗继妹,斗祖母,斗渣爹。风生水起的人生,将在这架空的朝代继续上演。据说,某位王爷好像是楠竹。巡视旱灾月旬刚刚回府的某爷一进门就看到一妩媚生姿的绝色女子,衣衫半解,肌肤似雪,若隐若现。“爷,蜜儿好想你。”娇美的声音如同上等的媚药,蛊惑着男人的理智。爷的眸子顿时眯起来,不过却壮似不在意的直奔书房。“本王有折子要处理,爱妃先回房休息吧。”妖女美眸一眯,闪身拦住他,俏鼻凑上去,全身360度无死角的嗅了嗅。“对本王妃没兴趣?外面的女人把你喂饱了?”爷的脸色当场就冷了,强有力的手臂一把拦住妻子的纤腰,运足轻功直奔两人的寝室。抬脚踹门关门,动作一气喝成。一整夜,前后左右,某爷将妖女翻来覆去的修理了一顿。“你说爷到底是饿还是饱?”他冷声道。妖女双颊酡红,看着爷的表情如梦似幻,差点让一身冷气的某爷破功。
  •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亚圣”绝不仅仅是个称号:“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史莱姆研究者

    史莱姆研究者

    这是一个漫漫黑夜即将过去,而启明星尚未升起的时代。这是一个神灵威光开始黯淡,而人类自身价值尚未被充分认知的时代。这是一个法师已走下神坛,而科技依然被称为炼金术的时代。刚刚入职的年轻警员,用饱含深情的稚嫩目光打量在王权与神权重压下挣扎的芸芸众生,而命运女神的目光,同样落在他的身上。神秘的炼金术,诡异的未知生物,光怪陆离的城市……面对这一切,试图扭转命运之轮轨迹的年轻人,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坦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