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400000011

第11章 留学美国(10)

从茅以升以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又改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名)毕业生去美国康奈尔大学作研究生时,特许不用再经过考试就可直接入校。自此,唐校来康奈尔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该校也因而同康奈尔大学的关系很好;唐校的一些教学、研究方法,甚至还受到康奈尔学校的影响,以至于唐校此后有“中国康奈尔”之称。

茅以升攻读的是康奈尔大学桥梁工程系。建造一座坚固的大桥,是他儿时的梦想。这个梦想,源自于他10岁那年的一场事故。他的家乡在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看比赛的人都站在文德桥上,因为人太多,把桥压塌了,砸死、淹死了不少人。茅以升因为生病,没有去,而幸免于难。但是,这场事故让他难过了很久。此后,茅以升只要看到桥,总是从桥面到桥柱看个够。茅以升上学读书以后,从书本上看到有关桥的文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遇到有关桥的图画,就剪贴起来,积累了许多桥梁方面的知识。

后来他上了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秋,孙中山先生亲临学堂,在演说中谆谆告诫同学们,中国革命的成功,决不是仅仅需要一支武装大军,而是同时需要武装和建设这两路大军。从那以后,茅以升确定了自己要当中国桥梁专家的理想。

边工作边攻读博士

所以,来到美国后,茅以升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专业学习。他所在的桥梁工程系主任贾柯贝,是美国建筑界著名的桥梁专家,也是茅以升的导师。贾柯贝看到茅以升在学习方面的禀赋和求学的执着,非常器重他,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位桥梁专业的精英,于是花了很多心思培养茅以升。他常常把自己的著作赠送给茅以升,并给他讲述自己著作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贾柯贝还常常邀请茅以升到自己家里做客。茅以升怕耽误老师的宝贵时间,常常坐了一会儿,便谦恭地起身告辞。

每当这时,贾柯贝总是亲切地再三挽留:“密斯特茅,再坐一会儿,再坐一会儿,和你谈话,我感到非常愉快。你告诉我这些关于中国的事情,使我开阔了眼界。”

在这位优秀导师的带领下,茅以升仅花了1年时间,就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桥梁专业的硕士学位。贾柯贝邀请他留校做助教,茅以升却推辞了这个令人艳羡的机会。他告诉教授,他不想留校,只希望多掌握一些桥梁方面的知识,自己要回国为贫弱的祖国造桥。

面对茅以升的婉拒,贾柯贝教授却更加喜欢这位学生了,也感动于他对梦想的执着。他以自己在桥梁方面的专家经验指导茅以升,想要真正建造大桥,光学习理论是不够的,实践是工程的基础。于是,他推荐茅以升到匹兹堡桥梁公司去实习。

茅以升喜出望外。这个公司,无论在桥梁工程的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实力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自己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很快,茅以升开始了在匹兹堡桥梁公司的工作。他从绘图、设计学起,又到工厂做了一年半工。金工、木工、油漆工他都干过;只要是与造桥相关的技术,他都希望能够了解。他经常穿着工作服,在桥梁工地和工人们一起劳动,还结识了不少青年工人。就这样,他在理论的基础上,又练就了很强的动手能力。这些,为他后来修建钱塘江大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就像海绵一样,不知厌倦地在这里吸收着知识。

茅以升又发现,匹兹堡的加理基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有夜校。他便去申请读该校的博士学位,因其必修课程可以夜间上课。学校规定,若攻读博士学位,除论文外,还需要选修1个主科、2个副科。茅以升主科自然是读桥梁,副科自然科学选了“高等数学”,社会科学选了“科学管理”。此外,还要通过除英语外的2门外语,茅以升除了中文外,又选了法文。

面对如此繁多的工作和学业,茅以升只好充分利用每一点滴的时间。他白天在桥梁公司的工厂实习, 晚上又赶到加理基——梅隆理工学院桥梁系去上夜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每天很早就需要起床,赶火车去上班,并抓紧在火车上的时间来练习法语。中午,在匹兹堡桥梁公司那短暂的工地休息时间,他刚放下工具,又马上拿起纸笔,演算夜大习题。为了可以随时把对学业的感受记下来,他甚至练习吃饭时改用左手拿饭勺,让右手可以拿笔随时记录。从夜校回来,一直学习到深夜才休息。

他这样的勤奋学习,让房东太太很感动;觉得他学习和工作得太辛苦,就特意每天早上起来给他做早饭,还精心准备好午饭可以让他带到公司去。其实,茅以升每月的房租、伙食费并不多。可房东太太没有计较这些,热心地支持他的学习;甚至还常帮茅以升把放在房间外面的鞋子擦好。

连她家前后搬迁了3次,都带着茅以升一起。这个房客已经成为他们家庭的一员了。后来茅以升结束学业回国,房东一家人更是依依不舍地帮他收拾行装,一直把他送到火车上。

1919年10月,茅以升以《桥梁框架之次应力》为题的博士论文顺利获得通过,他成了加理基——梅隆理工学院的首名工学博士。他在论文中提出的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对于建筑和桥梁工程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康奈尔大学又授予他“菲蒂士”金质研究奖章——这是每年颁发给全校特别优秀的研究生的。

同年12月,茅以升登上远洋轮船,返回自己阔别多年的祖国。

【大师小传】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他主持设计建造的浙江杭州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茅以升从小好学上进,善于独立思考。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留学美国,入纽约州康奈尔大学,1917年获硕士学位;1919年成为匹兹堡加理基理工学院首名工学博士,其博士论文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获“斐蒂士”金质奖章。

茅以升学成回国后,先后任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工科教授兼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工学院院长兼教授、江苏省水利局局长、交通部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中国交通大学校长等职。

1934年,茅以升受命开始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正式通车。1937年12月23日,由于日军已经占领杭州,茅以升奉命被迫炸毁大桥。抗日战争胜利了,茅以升又受命组织修复钱塘江大桥。1948年3月,全部修复工程完成。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参与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07年1月9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颗小行星,这一天恰好是茅以升的诞辰纪念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茅以升星”。

吴宓:捍卫中国文学,却要以西洋理论证明

在风行全盘西化的年代,他被人讽刺为孔子的门徒;而他却是不折不扣的西洋文学家,在西洋文学领域卓有建树。他的梦想,是要以西方的理论知识来证明,中国传统文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那个年代的大师们,无一不是学贯中西。倡导西化的都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守旧捍卫中国文化的却都对西方文学了如指掌。辜鸿铭如是,陈寅恪如是,吴宓亦如是。

良师与益友

吴宓是1917年由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派往美国学习的。起初吴宓被分配到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学习新闻学,插入文科二年级;在比较文学系获得学士学位后,1918年暑假,他转入啥佛大学文学院,师从白璧德教授,攻研西洋文学和哲学。

白璧德是哈佛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美国著名批评家,新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卢梭与浪漫主义》等。他认为,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过于强调“物的原则”而损害了人文艺术的“人的原则”。因此,他主张应回到人的本源立场上来,崇尚人的道德想象和人文理性,反对功利主义的审美观。他先后曾教授过梅光迪、汤用彤、吴宓、梁实秋等中国学生。他的思想通过《学衡》杂志传入中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思想界、文学界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白璧徳对吴宓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奠定了他一生的学术思想方向。正是由于恩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彻底消失的忧虑,吴宓之后才走上在当时汹涌的西化浪潮中,艰难的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

吴宓对白璧德的理论如痴如醉,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理,就开始了认真的学习和钻研。良师益友兼得,实在是人生至幸,吴宓就是这样的幸运之人。刚刚有了白璧德这个良师,益友也随后就出现了。他认识了来哈佛大学学习哲学的俞大维。正是俞大维,给他介绍了自己一生的挚友兼师长陈寅恪。

俞大维后来成为著名的数理逻辑学家、弹道学家,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署长、军政部次长等要职。深厚的文学修养,是两人成为好友的媒介。很快两人就成了莫逆之交,于是吴宓就常常从俞大维口中,听他称道他的姑表兄长、江西义宁的陈寅恪之博学多识非常人可比,以及陈氏游历各国求学的经历。在久闻陈氏的大名之下,吴宓也就对他产生了几分好奇。

很快就有了这个机会。1919年2月,陈寅恪也来到了哈佛大学,两人终于得以相见。于是,吴宓常常去拜访陈寅恪,两人的话题很广泛,中国文学、国际及国内的政治形势等。吴宓发现,陈寅恪果然名不虚传。其学识之渊博、洞察政治社会的实质,都远胜于自己。一直很自负的吴宓不得不甘拜下风,甚至把陈寅恪当做自己的师长看待,觉得自己从他那里获益匪浅。

其实吴宓有些妄自菲薄了,他的学识也并非等闲。当时在哈佛的留学生中,就以他和陈寅恪、汤用彤最为出色。因为3人的才华超群、成绩卓著,引起中国留学生的瞩目,一时有“哈佛三杰”的美称。可见,吴宓不仅才华横溢,心胸更是豁达,遇到比自己学识渊博的陈寅恪,并未有“文人相轻”的情况,反而推崇备至,诚挚地向他求教。

早在1918年11月,正留学哈佛的吴宓,突然接到清华留美同学陈烈勋的来信,欲将自己的妹妹陈心一介绍给吴宓为妻。信中说,陈心一毕业于杭州的浙江省女子师范学校完全科,现年24岁,为浙江定海县一位小学教员,心气很高,择婿特别苛严。陈烈勋在信中明确指出,其妹在家中曾多次听他谈及吴宓,后又阅读过《益智杂志》、《清华周刊》中吴宓的诗文;尤其是看到《清华周刊》上吴宓的照片,遂萌发爱慕之情,愿嫁吴宓,侍奉终身。

吴宓于是托另一位留学同学朱君毅的未婚妻毛彦文,帮自己打听一下陈心一的情况。因毛彦文与陈心一正是同学兼好友。得到准确的消息以后,吴宓征求好友的意见,就答应了这门亲事。然而,这本来看似美好的姻缘,却埋下了诸多波折。吴宓后来虽然与陈心一结婚,却竟然爱上了毛彦文,并苦恋了她一生。

痴迷《红楼梦》

吴宓对《红楼梦》可以说痴迷到疯狂的程度,认为此书是古今中外第一本好书。他对林妹妹尤其热爱得无以复加。有一次,曾经因为一个餐馆老板给自己的餐馆取了“潇湘馆”的名字,吴宓认为一家餐馆竟然敢用林妹妹住所的名字,太过亵渎佳人了;劝说无效,他就用手杖到餐馆里一顿乱砸,吓得老板只好改为“潇湘食堂”。他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以宝玉对所有女孩的爱惜为榜样。

他从上学时期开始,就在关注和研究《红楼梦》了。在哈佛大学求学的时候,他还做过一次关于《红楼梦》的演讲。这次演讲还把他和陈寅恪的友情推进了一步,可以说是“林妹妹”拉近了他们的距离。

那是1919年3月,吴宓应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的邀请,做了一次关于《红楼梦》主题的演讲,题目是《红楼梦新谈》,主要是“用西洋小说法程(原理、技术)来衡量《红楼梦》”。论证的结果,是该书处处都无可挑剔。结论是:“《红楼梦》是一部完美的小说!世界各国文学中没有可以与其比肩的!”

这篇演讲稿后来在《民心周报》第1卷第17-18期发表,并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专辑》第3辑。此文可以算是第一次在西方系统地介绍了《红楼梦》,并指出其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吴宓对《红楼梦》研究的进展,功不可没。

当吴宓正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地在讲堂上演讲时,刚进哈佛大学1个月的陈寅恪,在俞大维的陪同下前往就听。他见吴宓摇头晃脑地沉醉其中,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景象、隐语暗线、转承起合,皆说得有声有色、头头是道,故而对对方的才学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流露出钦佩之情。于是,他作了一首题为《红楼梦新谈》的诗送给吴宓,来表达自己对《红楼梦》的感想:

本是阎浮梦里身,梦中谈梦倍酸辛。

青天碧海能留命,赤县黄车更有人。

世外文章归自媚,灯前啼笑已成尘。

春宵絮语知何意,付与劳生一怆神。

吴宓收到这首诗后非常激动,在当天的日记里便记述了认识陈寅恪的庆幸,为陈氏的渊博学识和高洁品行钦佩不已,也为他对《红楼梦》的深刻理解而感到得遇知己。此后,两个人的友情就更加深厚了。

也正是得益于陈寅恪的鼓励与帮助,吴宓所学专业日渐精进,在“红学”的研究中深得神韵,终于成为开宗立派、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为此,吴宓深为感激,并多次提及此事。

效法陈寅恪

许多年后,对于陈寅恪的学问与人品,吴宓仍不无感慨地说道:“1919年1月底2月初,陈寅恪君由欧洲来到美国,先寓康桥区之街,由俞大维君介见。以后宓恒往访,聆其谈述。则寅恪不但学问渊博,且深悉中西政治、社会之内幕……其历年在中国文学、史学及诗之一道,所启迪、指教宓者,更多不胜记也。”纵观吴宓一生为人为学之品性,此说当为其郁结于心灵之感慨,发自肺腑之颤音。

吴宓极喜欢陈寅恪的诗作,见到必定抄录下来,细细欣赏、保存。而陈寅恪信服吴宓的文学鉴赏力,每有新作品,都拿给吴宓品读。之后,陈寅恪往往就把诗稿揉成一团扔掉了,自己并没有保存。但是,吴宓记忆力非常好,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很多陈寅恪的诗句,他看过之后都可以背诵下来。结果,后来整理陈寅恪的作品时,大多都是从吴宓处收集到的。

吴宓有写日记的习惯和毅力,也是日记高手,行文优美,议论独到,内中充满了真性情和对世事的深邃见解。在他的日记里有很多珍贵的资料,记录着这些大师们当年的风采。

陈寅恪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吴宓。这种影响,不只是人生、学问的大命题,还反映到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之中。陈寅恪一到哈佛,就主张大购、多购、全购书籍。受其影响,也为了“我今学习世界史”这一志向的缘故,吴宓毫不犹豫地把英国剑桥出版的《剑桥近世史》十余巨册从书店搬回;后又续购《剑桥中古史》约十巨册,使成完璧。

同类推荐
  • 蒋廷黻回忆录·增补版

    蒋廷黻回忆录·增补版

    蒋廷黻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和身份的“重要人物”,其回忆录有着较为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本书系作者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1979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引起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蒋廷黻一生经历复杂,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以学者的眼光与头脑进行观察思考,有人所未道之处。加之长期身处高位,回忆录中披露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事,更是研究近现代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是该书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出版该书的着眼点。
  •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那个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到嘉庆、道光时期,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转向焦躁愤激,许多诗歌反映了现实。本书就是对乾隆时期诗学、乾隆嘉庆之际诗学、嘉庆道光时期诗学的研究。
  •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绵绵:我只是不想和大多数一样

    绵绵:我只是不想和大多数一样

    “我们怕和别人一样,于是我们努力让自己和别人看起来不一样。因为当自己看起来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也许就是你能记住我的时候。为了让自己被人记住,我们一次又一次在内心塑造一个不像自己的自己。比别人更坚强,比别人更能伪装,比别人更能委屈自己,也比别人更柔软。直到有一天,遇见一个人,他们说:不要太辛苦,做你自己就好。你会有突然被戳中的感觉,一切的较劲都被这句话给卸了力。每个人都会经过“我只是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的阶段,渐渐你会发现,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样全力以赴追逐梦想,一样在迷茫中成长,一样承受孤独看荒芜的世界,一样受伤也伪装坚强。”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埃斯库罗斯悲剧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埃斯库罗斯悲剧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热门推荐
  • 傲世神尊

    傲世神尊

    武者,自当立于天地而不朽!一个从三流世家走出的普通子弟,怀揣一块玉璧,立志要在强者如林的大陆上,亲手写下属于自己的不朽传奇。大道三千,武道当先,苍天之下,楚元龙仰首一笑,他要踏上万界巅峰,成为万界之中,最闪耀的一颗星。
  • 偏偏喜欢你

    偏偏喜欢你

    命运之于爱情,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存在。有时候,我们会爱上不该爱的人,也会跟无法分开的人分开。洛辰和熙蕊从很小的时候就相互喜欢,并约定以后要一辈子在一起。
  • 桃花蛊

    桃花蛊

    前十七年,她是翩翩少年郎。前二十年,他是江家三公子。她与他桃树下结缘,相识亦相知。风吹桃花,页翻过。少年转罗裙,公子变皇子。花轿、红烛。挚友结鸳盟,不知碎了多少草心,芳心。“不过是桃花蛊,帮你引了就是引了,不需要你负责。”她口是心非。
  • 国有企业严抓“四风”学习读本

    国有企业严抓“四风”学习读本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还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国有企业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辅导读本,本书正是从这一现实需要出发,为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党务工作的同志编写了学习材料,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参考。
  • 我是大科学家

    我是大科学家

    牛顿三大定律研究经典力学的基础。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颠覆十九世纪人类的认知。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质量和物质运动之间的联系;广义相对论则建立了空间、时间是随着物质分布和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一直被大科学家们所引领。下一个世纪,影响人类未来的理论会是什么呢?我是大科学家,让我为你揭露。PS:群号:58964764欢迎加入,(本书纯属虚构,请勿带入。)
  • 梧桐雨落

    梧桐雨落

    乾盛王朝财阀景家少夫人与小叔私通生下的女儿,流云寨寨主——元湛之妻。少夫人当年在景家势力大,只得把女儿放在民间寄养,不敢联系。寄养的人家在洪灾之下死去,景歆然被山贼所救,山贼头子是绝顶高手,把景歆然也养成了决顶高手。后来少夫人势大,掌控了整个景家,接回景歆然。景歆然从小养在山寨之中,性子火辣,英气逼人,不拘小节,武功高强,想事情不自觉的握紧左手用指甲戳手心。在江湖时爱说,本姑娘高兴怎样就怎样!很是鄙视书生的软弱,后来渐渐变得能够沉心静气,城府逐步提高,能把所有事情处理妥当,却再也没有当年的欢乐……
  • 走狗

    走狗

    天生万物,皆为走狗。命理无常,自当反抗。
  • 云天尊

    云天尊

    峰巅之上,一袭白衣少年,银丝飞扬,目若惊雷,颈戴佛玉镇邪珠,手握风雷真龙逆天刃,骑坐在一头数丈之巨的金芒雷瞳巨吼之上。他抬头仰望无尽苍穹,双眸之中竟不时有着雷芒,冰寒之光浮闪而过。人间之下,视为鬼域,人间之上,视为天域,天域之上,视为神界,神界之外,视为魔界,魔界之临,视为妖界。苍茫人间古界,犹如浮萍一般,摇摆不定……
  • 万古至尊剑圣

    万古至尊剑圣

    北府王三公子刘锁华肩负永泰青松家族中兴大任上山学艺,艰苦修炼历经磨难,持着一颗善良乐于助人的心行走天下,面对敌人的算计一次次化险为夷,仙机谷历练遭算计被困仙机谷数年结果练修为大进,得知百年前仙机谷的秘密,历经千险离开仙机谷。而后匡扶皇室,即便得知已经被逐出师门也在师门有难之时拼死相救,兽族大乱为天下苍生抵御兽族入侵
  • 爱你到时光尽头

    爱你到时光尽头

    都说爱情如蜜饯,岑安安自始至终能体会到的都是刻骨的疼痛。直到为了那人一无所有,满身伤痕。她才知道,那一直向往的爱,是毒药,是枷锁,蚀骨灼心,却无一丝暖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