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000000006

第6章 别把父母当“保姆”

现代的父母,把儿女培养成人,给儿女筹办婚事,看到儿女成家立业之后,本应尽享儿女的孝敬,可更多的,却是他们难得见一次自己的儿女,总算高高兴兴见到孩子的父母又成了面对油盐酱醋的火头军,但是他们还是毫无怨言,宁愿累并快乐着。难道做儿女不能让父母只有快乐吗?

爱,其实是一种正面能量,它能激励孩子不断成长,滋润年轻人积极上进,鼓励老年人享受生活。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们在真山真水间幸福的生活,陶醉于美景之中,利用其资源之时,是否忘记了爱护他们的美丽。一个好的家庭生态环境,需要我们的努力,植树造林,涵养水土,否则等到山地荒芜,寸草不生的时候,我们也就不再快乐。王振军来北京四年多,事业起伏不定,每天忙于生计,很多记忆已经在不经意间布满青苔。对于儿时的记忆在脑海中已经渐渐淡忘了,父母曾在他身上受的苦也早模糊了。他甚至以为父母在自己身上的付出是应该尽的义务。自从成了家,一切都改变了,现在办完事他就想着赶快回家去。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从做了父亲,从一把屎、一把尿中真切体会到父母当初养活自己的不容易。他九岁时就没有了母亲,所以就把丈母娘当成了自己的亲妈。自己的亲妈嘛,自然他也没有什么顾忌,也不拘于什么小节的。

无论是自家妻小,还是高堂老父,人到中年,再也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他再也潇洒不起来了。他发现自己渐渐胆子变小了,做事也开始有所顾忌,瞻前想后的。妻子说,他那叫成熟了。振军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压得他无心于其他娱乐生活,更忽略掉了什么情感沟通。他总算有了工作外的闲暇时间,便成了不折不扣的懒汉,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电视,睡觉。把一堆的家务,摊给妻子和“亲妈”。她们倒能体谅振军的“借口”,也不与他计较什么。

振军年幼的儿子,开始懂事了,男孩好动的天性开始显露出来,哭着,闹者,非要到外边的世界看看。于是,振军便再找不到犯懒的理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他带上儿子和妻子,去大自然中呼吸,把“亲妈”一个人留在家里,继续她永远做不完的家务。看着儿子奔跑嬉戏,振军和妻子携手在安闲的环境中,心灵也得到了涤荡与净化,这才猛然意识到,自己这几年确实离玩味与绿色太远了。孩子缺少同伴儿,一个人很快就玩腻了。听见“没意思”三个字从儿子嘴里脱口而出,振军就有意地和孩子玩耍追逐起来。

儿子一天天长大,振军发现独生子女不是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他们自幼生活在一片情感单调的世界里,造成许多性格上的不足,如自私、狭隘等等。就他而言,目前自己还年轻,笔杆子还能拿得起。可多年后,自己老了,笔杆子也锈了,而社会正处在一个老龄化的社会。两口人要承担赡养两家四位老人的重任,还要扶养自己的孩子,真觉得他们负担沉重。于是振军和妻子又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孩子都与姥姥很是亲近。

前些时,流行“下海”,看着家里有点基础了,振军和妻子毅然决定开店做生意去。他们的繁忙,使得两个孩子全部交给了“亲妈”照顾。自从小女儿来到家里,儿子虽已进幼儿园,却一反常态,居然撒娇争起宠来,晚上非要跟振军的妻子睡在一起。小女儿就成了姥姥的“孩子”。

终有一日,振军的“亲妈”接孙子回家,昏倒在大院门口。那时,他和妻子正在店里忙活,大院门卫给他们打来电话说:“907的王先生,你家的保姆病倒了,请您速回。”“保姆?”当时他愣了,没回过神来,对方又说:“我看她带着您家的孩子。”振军这才恍然大悟,和妻子马上赶回家里。他让妻子在家负责照顾孩子,自己带“亲妈”去医院。妻子却有些不放心,他对妻子说:“我去,你有啥不放心的,那是我“亲妈”!把“亲妈”送到医院,医生说老人是疲劳过度,睡眠不足,造成身体虚弱,血压偏低。打上一针葡萄糖,回家要好好休息调养。振军带亲妈回来的时候,住了几年的小区,门卫多少有些脸熟,和他寒暄说:“您这老板真不错,对自家的保姆也这么好!真有人情味……”“亲妈”听保安说话,身体虚弱自是不予理睬。他却没好气地说:“你这兄弟不知道,别瞎说!这是我‘亲妈’!”门卫一愣,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对不起!”眼睛里却分明写着:这怎么不像你家的老母,经常见她带孩子,和别家的保姆有什么区别?振军没再说什么,心里惭愧不已。

那夜,振军整晚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保安那种疑惑的眼神。那眼神阵阵刺痛他的每一根神经。第二天,他毅然决定“开除”亲妈这个“保姆”。

同类推荐
  • 孔子大讲堂

    孔子大讲堂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仁”为其核心,“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论语》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无可置疑的作用,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
  •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旨在揭示和分析老庄意境,以便自觉地扬弃和借鉴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马雷沙尔无神论著作选择》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对欧洲近代哲学和法国大革命史、法国大革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有一定文化程度,希望整束精神的读者。马雷沙尔,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哲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投入巴贝夫阵营,也是雅各宾派党人,是《平等派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的著作以揭露专制主义,批判社会不公平现象为主,用唯物主义观点反驳上帝和教会。
  •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本书从哲学本体、哲学流派、哲学术语、哲学名家、哲学名著、经典命题、名家名言、哲人轶事八个方面普及与哲学有关的常识。《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将指导读者爬上思想阶梯,从异彩纷呈的哲人流派中体会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力图给读者提供一部了解中西哲学的基础常识,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畅游哲学的乐园。
热门推荐
  • 媚骨生香,王的二嫁妖妃

    媚骨生香,王的二嫁妖妃

    有一款香,可覆国家,倾天下,但炼制之时需取将军最爱之人的心头血。有一款香,点燃之后可以使灵魂出窍,穿越异世。“皇上将一个先帝的遗妃赐婚于你,这是在侮辱你,你没看出来吗?”“皇上这是用你在侮辱本将军,你没看出来吗?”一夕穿越,她明里是入宫三日便死了夫君的被贬至尼姑庵的晦气太妃,暗里是技艺倾天下的调香师;他却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播的镇国大将军。一场权利的谋杀,京师四大尼姑庵,两庵相继被灭,她楚楚可怜的紧紧拽住他的衣角:“将军一定要保护哀家。”“将军,世间除了我,没人能帮你夺得这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荒古奇源

    荒古奇源

    风雨袭来声满楼,吾身如山不动色。四面楚歌锐难挡,神梦剑舞绝天华。孤芳只为自由生,奈何六荒一剑尘。林长与海心心连,万年之后又万年。
  •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华夏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本书旨在普及国民的文学常识,尤其是培养青少年的文学素养、增加国学知识,系统地汇编了课本内外的文学常识,从上古时代的神话到先秦诸子散文,从两汉辞赋到魏晋风骨,从大唐盛世到元代戏曲、杂剧和明清小说,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在扩展阅读的同时,又可作为辅助国学学习。
  • 天界觉浪盛禅师语录

    天界觉浪盛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途末路:总裁老公太危险

    婚途末路:总裁老公太危险

    那年春寒,她被陌生男人蒙住眼睛,绑在阴冷地下室。数月后,丈夫找到她,看着她隆起的肚子,厌恶地问:“那个男人是谁?”容城第一家族蔺家大少蔺瑾谦坐拥亿万资产,却吃斋念佛,无人知道他隐婚多年,都说蔺先生心里住着一个女人,岁月深埋,无可取代。穆黎不禁冷笑,时隔五年,她依然忘不了分娩那天,蔺先生抱了一个女婴对她说:“是个死婴,正好,也省了我亲手掐死这个孽种。”为了完成母亲遗愿,她不得不重回婚姻的坟墓,却发现他身边多了一个可爱粉嫩的女孩儿。那小姑娘一见到她便伸手要抱抱,“妈妈,你来看我了?”蔺瑾谦却说:“她不是你妈妈,你会有新的妈妈。”一场绑架揭开了真相,过往千疮百孔,不忍直视……
  • 醉梦大唐

    醉梦大唐

    一个不自知的穿越者,搅动了大唐五十年的风雨。
  • 我,神明,救赎者

    我,神明,救赎者

    这是一个被繁多神明所注视的世界,各式各样的教廷坐落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传教在这个世界变得花样多彩。美食之神的神官会举办美食品评会,音乐之神的神官会开演唱会,工匠之神的神官叫卖着他们的手工神器,旅行之神的神官绘制着绝美的风景画……望着自家破败的小小教堂,再看着别家教会花样繁多的传教姿势。爱德华毅然决定将自家教会的经历搬上了“大银屏”!热血澎湃的末世战争引得无数人精神激荡,黑火药与神秘的对撞刺激的人头皮发麻,天使与凡人交汇感动了无数少女,人类与魔兽少女的绝恋牵动了超级魔兽们的泪腺……不知什么时候起,西比亚大陆发生了新的变化。“什么?!古亚神教发布了新的电影?!走走走!看古亚神教的新电影去!”
  •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侯府生活记事

    侯府生活记事

    郁郁而终后穿到侯府主母身上,有爹疼,有兄长爱,重要的是,老公还是个高富帅。再拐了前世女儿做儿媳,世界就完美了!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