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400000007

第7章 父母难知我的心(3)

当然,生活不会总是风平浪静的。如果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又怎么办呢?首先,应分析一下究竟是谁对谁错。如果真是父母的问题,就应该诚恳地跟他们解释清楚。我们毕竟已经长大,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但千万不要怨恨父母对你的不理解哦!倘若是自己错了呢,就乖乖地认错,再讨好讨好他们吧。无论哪种情况,打破僵局的都应该是你,因为父母永远是你的长辈,对他们尊重是你应该的。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不妨听一听父母的劝告。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草率的决定只是一种年轻的冲动,往往缺乏周全的考虑,事后再想"早知听爸爸妈妈的了"也没用了。父母毕竟有丰富的处世经验,他们看待问题更加全面、客观。这些,只有等你经历了才能明白。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关系,永远如此复杂,烦透了的时候建议你找些全家人的照片看看或者翻翻一些童年的珍藏,你一定会重新充满信心的!家,永远是最可爱的!

★10.父母总是爱唠叨,觉得很烦怎么办

问题困扰

我被公认为对老爸老妈挺孝顺,回家后经常跑前跑后帮帮干家务,想的干的都很周到细致,左邻右舍看了也很羡慕,称赞我是个大孝子。然而,外人并不知道,我有时特别的郁闷,就是很不爱听父母的唠叨。他们唠叨起来没完没了,真不知怎么办。

分析解答

父母话多,总是对孩子不放心,而且做儿女的一定要理解。其实人做父母,话就多了,尤其在儿女面前,想倾诉一下心中的喜怒哀乐,这是客观规律。说实话,老人家的唠叨有时确实令人难以招架,多少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能翻个底朝天,一一道来。就那么一点“城南旧事”,这次说了,下次还讲,若说不烦,那是撒谎。

之所以烦父母的唠叨是因为什么?仅仅是唠叨本身还是自己赋予了其他的意义?这是要区分的。还有,父母说的也没什么错,只是多说几句而已,因为或许他们有自己的习惯或什么,也或许父母永远对孩子是不放心的;但不管怎样,你需要的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反正爸爸就是这样的,那就表面上听着,不往心里去就是;或和爸爸说说你的想法就是。或许你烦的不是唠叨本身,这只是一个借口,当然是潜意识的。

父母爱唠叨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出于关心的呵护式唠叨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爱孩子的本能。她认为这是为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孩子还小,自控力差,做事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需要大人不断提醒。有位母亲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事无巨细都会叮嘱又叮嘱:出门衣服要多穿;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吃饭不要边看电视边吃;放学了不要在学校逗留,早些回来……这类母亲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对孩子事事不放心,不敢放手让他受点苦,去经历风雨,不放心他独立做事。

(二)出于催促的命令式唠叨

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顽皮贪玩,在父母眼里看来是“不听话”、不自觉、不好管教的孩子。父母认为他需要人催促,像皮球一样,踢一下才有动一下。于是,“该做作业啦!”“到睡觉时间了,该上床啦!”“不要在外面玩得太久,8点前要回家!”的命令声在孩子耳边定时响起。

当然,这对于还没有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孩子来说,父母适当的催促是应该的,但是,当催促过多过量,孩子就算听从你的话了,也会在内心对你产生抵触或怨恨情绪,疏远了亲子关系。孩子心里长期潜着这种负面情绪是对身心不利的,不容易养成开朗的性格,宽阔的胸怀,积极的处世态度。

(三)出于习惯的批评式唠叨

在家习惯了对家庭成员比如丈夫的唠叨,自然也会对其他成员不停地唠叨。也有的和母亲本人的性格有关,她属于那种喜欢说个不停的人。这类母亲似乎一天不唠叨就不舒服,不习惯。有位妈妈似乎对孩子怎么看也不顺眼,整天对孩子唠叨不停:“你怎么又做错了,今天我不检查出来,明天本子上又一个红叉,怎么这么粗心!”“不懂的问题要去问老师,知道吗?你什么时候能让人少操心?”“这次怎么才考88分呀,平时就知道玩,说了多少次了,要专心听课,心思跑到哪儿去了?!”

(四)出于发泄的不满式唠叨

母亲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不愉快,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的不和睦(或者战火不断),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等等,都会影响到母亲的情绪,而母亲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孩子。经常看到这样的母亲,孩子考试没考好,就对孩子大发脾气:“你看你,怎么就这么笨!人家某某都比你考得好!怎么就这么不争气!气死我了!”“生你怎么就这么没出息呢,长大了去扫马路算了!

不过,自己就是厌烦唠叨,也要耐着性子去听。在我国,家庭目前仍然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老年人精神状态好坏与家庭关系、家庭氛围息息相关。家庭和睦,就会保证老年人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避免因心理刺激过大而诱发疾病。

善听老人的唠叨,是保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方面。听“唠叨”尽管有时候感到心烦,也要“逼”着自己听下去,听的次数多了,也就不觉得烦了。还应多想想,老人家辛辛苦苦把我们养育成人,已经默默承受过许许多多的“心烦”。与这些含辛茹苦的“心烦”相比,我们听唠叨的“心烦”又算得了什么呢?因此,可以说善待老人的唠叨更是一种孝敬。

★11.不知怎样面对父母过高的期望,心理压力很大

问题困扰

不知道怎样解决现在焦虑心态,我最近真想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父母为什么要给我这么高的期望呢?我真不知道该怎样面对父母过高的期望,更不知道该让他们怎样建立一个对我而言合理的期望。

分析解答

有关人士对高考前的学生抽样调查表明,76%的学生感到疲乏,64%的学生感到担心,36%的学生感到厌倦,10%的学生感到恐惧,只有20%的学生自信,4%的学生表示振奋。其实有很多青少年都有说过:“真想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的确,父母建立一个合理的期望值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一个需要家长明白的道理,而且作为考生,也要有应对父母过高期望的能力。怎样面对父母过高的期望?怎样使父母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期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学会理解父母,变对立为合力

对家长来说,“望子成龙”是十分合情合理的想法。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强,长大有出息,在社会上能够有理想的工作,有美满的生活,并且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他们往往以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告诫孩子,要把握机会,考入一流大学,进入热门专业,抢占“社会制高点”,赢在“起跑线”上。这些想法都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所以作为子女应该理解父母。平时父母对你学习上的叮咛、考试分数的唠叨,实际上都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作为子女,不应该过多计较父母的语言、态度、方式方法,而应该更多地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帮助,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父母对自己学习的态度放心,对自己努力的行动满意。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转化成与父母的共同目标。

(二)学会与父母沟通,变压力为动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出于自己内心的良好愿望,可能有时也是非常理想化的。他们更多考虑社会的需要、父母自己的需要、家庭的需要,而忽视了孩子个人的需要,较少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比如从孩子的学习基础、现有的知识水平、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来设计孩子的未来目标。他们以为目标高一点,动力就会大一点,子女会努力一点,将来成绩也会好一点,但不知压力过大就会变成阻力。父母方面的积极性只是考生的外动力,在内动力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只能成为一种压力。所以内外动力的协调,最好由考生自己来完成。当考生觉得父母的期望过高时,应该主动与父母聊天,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父母,把对实现目标的困惑转达给父母,把达到目标的主客观阻力加以分析,让父母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实际能力,客观地评价期望目标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能性。通过与父母的沟通,调整目标,变压力为动力。

(三)学会调整期望,挖潜力为实力

只有合理、合适的目标才会激发人去努力,“跳一跳摘果子”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如果不管怎么跳都摘不到果子,那么不论果子多大,也无法引起兴趣。因此,可望而不可及的期望,只会使人产生自卑和抑郁,最终选择放弃。考生应该与父母坐下来,认真分析自己现有的实力,了解期望考入学校的实际要求,如去年的招生名额、入学的分数、对专业的限制条件等等。根据自己现有的成绩基础,权衡录取的可能性;同时也需要考虑一些可能的变化因素,如学校今年是否有扩招计划,个人方面是否有可挖掘的潜力,外加一定的保险系数,即考虑不可预料的因素,如考试中的身体状况、考场发挥等。最后决定考入该校是否可以成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努力的限度保持在自信而不自满的程度。

(四)学会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实现期望目标有保障

在明确了合理的期望之后,需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来保证目标的实施。计划应该有三个月的、一个月的、一周的、一天的,也就是要非常清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什么、怎么做?一天可以完成一个“点”的问题,一周可以改变一条“线”的问题,一月可以解决一个“面”的问题,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就能使目标的实现有良好的保障。制订计划,要尽可能具体,可操作,可反馈,可修改。既要有奖励方式,也要有惩罚措施。

另外还需要明确求助方式以及支持系统,即当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谁的帮助和支持,是老师还是朋友,是父母还是亲戚。如果你的困难是无人可帮、无法逾越的,那么这个目标一定是一个“空中楼阁”,到头来只能“劳民伤财”,一无所获。随着计划的实施,还需要作两方面的调整,一方面可以调整计划本身,改进不合理的内容,或把目标放低;另一方面针对自己的行为,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情绪等作调整,使目标与行为始终保持匹配状态。所谓匹配状态,就是内心有去完成目标的激情,平时有完成目标的行动,事实上有接近目标的变化。

总之,我们不仅要与父母讨论过高期望是否可行,还要与父母共同设计合理的期望,最终在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实现理想目标。

同类推荐
  • 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求人办事。办事存在着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规则,办好难办的事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能力。凡禹、梁筱编著的《办事的艺术(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作为一本为人处世的通俗读本,从易懂、实用的原则出发,最全面、最系统地向读者讲述了求人办事的经验和智慧,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说话的技巧、办事的能力。《办事的艺术(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中的方法你一看就会,拿来就用,可以帮助你轻松应对职场、应酬、家庭、恋爱和婚姻中难办的事,成为一个办事高手。
  • 处事绝学(历代经典文丛)

    处事绝学(历代经典文丛)

    “知己,可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知人,可以让人更好地把握交往的尺度,因人而异地运用交往艺术;知己知人,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更从容自信、游刃有余!”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除具备真才实学外,均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谋略精华、处世绝学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而成功的黄金定律也已被一代又一代人实践和运用并收到了巨大成效。
  •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本套丛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完善性,是全方位展示国内外惊险作品的经典版本,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好读物和收藏佳品。
  • 合格班干部的自我培养(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合格班干部的自我培养(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合格班干部的自我培养》细致入微的介绍了中小学班干部与少先队、共青团的干部的养成,帮助学生更好的处理班级事务,增加学生的班级建设能力和组织能力,增强自身的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班级建设者。
  • 我在美国当老师

    我在美国当老师

    本书真实而全面地介绍了美国寄宿高中的情况,书中阐释了中国留学生如何申请美国高中,如何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如何快速融入美国中学的环境,如何解读老师评语、如何在高中申请美国大学等问题,为准备赴美或已经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极具实用价值的指导。
热门推荐
  • Letters Up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Letters Up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王爷捡到一只熊猫

    这个王爷捡到一只熊猫

    别人穿越不是娘娘就是妃子,夏薇薇倒好,居然穿成为了一只身高不足半米的熊猫!每日功课就是抱着冰块王爷的大腿打滚卖萌扮猫叫,最悲催的是每晚还要做他的抱枕……她还是正宗清白的黄花大闺女好不?!幸好系统能量在手,小白莲欺我?蚊子军团给我上!太后想对付我的冰块王爷?老鼠军队给我咬她!主神能量升级爆棚,熊猫也能抱得美男归~
  • 绝世帝尊

    绝世帝尊

    秦毅,从小被奸人毒害,毁坏神台,不能修武道。为了守住父亲遗留家业,为了保护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变强的心。为了找寻修复神台的神水,闯入归墟禁地。因缘际会之下,堕入归墟之地,巧遇红袍御姐。被赐予不死骨与至尊决,踏上武道,桃花运不断。从此背负责任与信念,不断迫使自己变强,最终成就绝世帝尊。
  • 弃女之邪妃惑夫

    弃女之邪妃惑夫

    慕长音,江湖冷血杀手,可笑她两世为人,却被爱情迷了心智,忘了云泥之别,忘了区区一个杀手难以匹配临国的实际帝王,倾尽了所有换来的只是天下人的耻笑谩骂以及他狠心绝情的追杀!绝望之下她以性命为代价,誓要他一生一世也摆脱不了她!岂料闭眼睁眼间竟再次重生,成了楚国忠王府平安郡主,同样的时空,却是五年之后!两国和亲,她避无可避地与他再度相遇,而此时她有着足以与他匹敌的身份,可是前世伤痛刻骨,恨意随行,她不愿再重蹈覆辙执迷不悟!此生她不再求轰轰烈烈刻骨铭心,只愿与知她懂她爱她之人相携白首!然而当她愿意放下之时,他却执意纠缠不清。楚国金銮殿上,他以五十城池为聘,两国盟约威胁,要她下嫁和亲,立誓此生不负。她却当众宣布,早已心有所属,纵使他以江山为聘也绝负心绝情!不日,她果真十里红妆嫁与他人。……风载秦他是临国齐王世子,权倾临国,不是帝王却掌帝王之权,江山社稷,万民福祉,祖宗遗训,他从未辜负,却偏偏辜负了她,幡然醒悟之时已是阴阳两隔,五年锥心苦等,却换来相见不识。待终于认出之时,她却爱意不在,可他早已爱入骨髓,如何能放手?百般谋算,步步为营,纵使毁天灭地,也定要重得她的心!……宗不寂他是她捡来的孤儿,多年来相依为命生死与共,此生最大的憾是没有及时将对她的爱宣诸于口,最大的恨是没有将她拉离那人身边让她含恨而终,好在上苍怜悯,让她还魂归来!往后时光,他定然将她圈在怀中,神阻杀神,佛抢杀佛!……秦落他是魔宫宫主,多年来传授武功,无师徒之名有师徒之实,他护她,帮她,却只是将她当做棋子,可是当他惊觉她并非他以为那人,一切便彻底改变……
  • 加缪文集2:堕落·流放与王国

    加缪文集2:堕落·流放与王国

    《堕落·流放与王国》为郭宏安译加缪文集第二卷,包含中篇《堕落》和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重点表现了作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阿贝尔·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小说家和戏剧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

    中国年轻人和日本年轻人是性格反差很大的两个文化群体,本书围绕爱情与婚姻、职业与梦想、情绪与自我展开讲述,是作者近藤大介先生在日本成长、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差异,中国年轻人与日本年轻人的区别。分析了日本人没有梦想、家庭教育失败、工作方式僵化、虚荣和贪婪冒进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日本从蛮荒之地、欧洲的弃儿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突出作用。在对比中日两国年轻人的一些迥异的同时,点出了属于两国的优劣之势,让我们更加了解青春,也通过一个异国人的眼睛参透自己应如何度过青春。
  •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八荒之唐门千金

    八荒之唐门千金

    弩变千机惊长虹,琴抚霓裳越长空。巴蜀云岭万枯烬,只为八荒苦寻兄。傀儡无情留君影,唐月汐潮塑苍穹。谁说小白不能成大神!网游里的手残少女,在虚拟江湖之中教各路大神如何做人!
  • 带着狐仙去抓鬼

    带着狐仙去抓鬼

    我是一个不幸的人,机缘巧合踏入道门,道家玄学山医命相卜实为正统,济世渡人以造功德,可我却偏偏踏上了一条偏路。盗墓?没我风水堪舆之术怎么能行?抓鬼?没我符法咒诀之术怎么能行?杀妖?等等……你说你是妖?还是狐妖?!
  • 谎言的颓

    谎言的颓

    28年前,天真的自己,任性的自我,追忆前半生的错误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