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1700000004

第4章 教典之二:凤凰涅槃,在磨难中成长成熟(1)

开创一个崭新的产业,创造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是一件充满风险充满挑战的事,其开拓者注定要经历许许多多的磨难和痛苦。在马云的创业之路上,不管有多少损失,多少委屈,也不管有多大打击,多大压力,马云都扛下来了。“打碎了牙咽到肚子里”,马云从小练就的抗击打能力,在残酷的商战中得到了不断提升。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经受住了一次次磨难的考验,不断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

【创业大讲堂——马云和他的团队艰难创业之路】

如果你没有在创业路上摔100个跟头的准备,你不要创业;如果你没有无数次被拒绝甚至被嘲讽的准备,你不要创业;如果你没有做好“被全世界人抛弃”的准备,你不要创业。所以,创业路上,苦难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夸夸其谈,这是马云在历尽坎坷、备尝创业艰辛之后的真情告白。

创业从来都是艰辛的,开创一个崭新的产业,创造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是一件充满风险充满挑战的事,在一片蛮荒之地进行开拓式创业就更加艰辛。其开拓者不管是成为占尽先机的成功的英雄,还是成为异常悲壮的失败的先烈,他注定要经受磨难和艰辛的锻造,有句歌词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在1995年的上半年,草创时期的中国黄页步履维艰。那时,中国还没有开通互联网,人们对互联网还一无所知,中国政府还没有决定是否加入这个信息高速公路。

草创时期的几个多月里,马云几人兜售的实际上是一种在国内还看不到的商品。

几份美国寄来的打印纸和一个美国电话,并不能让所有的客户信服。有人怀疑这些打印纸是马云他们自己在电脑上制作出来的,并不在网上,于是有人怀疑马云是个骗子。

尽管马云是真诚的,尽管马云在老老实实做生意,尽管马云在不辞劳苦地义务宣传互联网,但他还是不能被人理解,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当成骗子。也许是因为马云太超前了,也许这就是一个网络先锋、一个互联网开拓者必须付出的代价。

马云被当成骗子从一开始就是误解和猜忌的结果,但马云被骗从一开始就是残酷的现实。在一个信用缺失的年代,被骗几乎是每个企业家的宿命,是其必经的磨难。

由于资金匮乏,公司举步维艰。为了寻找资金,马云费尽了心机。1995年下半年,五个深圳老板主动到杭州找马云,说愿意出资20万元,做黄页的代理。马云一听感激涕零,立刻将公司模式,技术支持和盘托出,老板们听完说还没弄明白,马云便派技术人员到深圳,昼夜不停地为其建立系统,老板们终于满意了,通知马云三天后到杭州与黄页签合同。马云苦等了三天,音信全无,再催,得知老板们刚刚开过新闻发布会,拿出来的东西与黄页的一模一样。此时马云才知道受骗了。“当时真受不了,但我还是把它扛下来了。”事后马云这样说。

在创建中国黄页的几年中,马云至少被骗过四次。骗他的不仅有商人,有企业,有机构,甚至还有媒体。

到了年底,经过8个月的苦苦打拼,公司的账目已经接近平衡,营业额也已突破100万元。

到了1996年初,几乎一夜间冒出了好几家堪称强大的竞争对手:“东方网景”、“亚信”、“西湖网联”等。新生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竞争骤然激烈起来。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从此不再寂寞,而中国黄页也从此不再孤独。

西湖网联隶属于杭州电信。这是家门口的对手,而且两家实力悬殊。西湖网联财大气粗,中国黄页势单力薄;西湖网联有政府背景,中国黄页只有民间身份;西湖网联垄断着网络技术平台,中国黄页只能依靠海外服务器。在杭州老百姓眼里,西湖网联是正规军,中国黄页是游击队。正规军打败游击队是没有问题的。但竞争的结果却是中国黄页占了上风。连杭州市政府都承认,中国黄页做得比西湖网联好。

1995年12月,马云北上失败,把新闻、体育、文化装进中国黄页的计划泡汤,把中国黄页变成中国雅虎的壮志落空,也使把中国黄页总部放在北京的计划根本无法实现。

在1996年初,马云的中国黄页的一时取胜,并不能化解公司面临的危机。资金匮乏,资源匮乏,信息匮乏。身处杭州的黄页要想完全摆脱西湖网联的阴影也是不现实的。

为了生存,为了长远发展,为了得到资金支持,也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马云决定中国黄页与西湖网联合资。

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人民币60万元,占30%的股份;西湖网联所属的南方公司投资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在合资后的股份公司中,马云仍出任总经理,但大股东肯定是南方公司。

对于10万元人民币起家长期患资金饥渴症的中国黄页来说,140万就是个天文数字。有了资金支持的中国黄页业务扩展大大加快,到了1996年年底,中国黄页不但实现了盈利而且营业额突破了700万。

可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马云带人到外地拓展业务,等再回到杭州一看,情况大变。南方自己又注册一家自己的全资公司,名字也叫“中国黄页”。

为了利用中国黄页已有的品牌声誉,南方公司建立了一个“chinesespage.com”网站,和中国黄页的“chinapage.com”相近,而且中文名字都叫中国黄页。于是杭州有了两个“中国黄页”。

新黄页利用老黄页之名开始分割老黄页的市场。两家黄页一个套路,同城操戈,自相残杀。做一个主页,你收5 000,他就收1 000……悲愤至极痛苦至极的马云,为了保住黄页,为了迫使对方关掉新黄页,愤然提出辞职。

直到这时马云才明白,西湖网联并无合作诚意。“因为竞争不过你,才与你合资,合资的目的是先把你买过来灭掉,然后去培育它自己的100%的全资黄页。”两年多来,马云带领黄页团队左突右杀、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打出一片天地,到头来却不得不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黄页为别人所主宰、所掌控,而却无能为力,个中的痛苦滋味,是一般人所无法想象的。

其实,与美国的网络先驱比,马云创建中国黄页的时间也并不算晚。然而两年之后,雅虎如日中天,亚马逊闻名遐迩,而中国黄页却面临分崩离析。再次品尝失败苦酒的马云,不得不正视残酷的现实。

虽然遭此重大挫折,但马云从不因失败而掉泪。创业以来,他承受的各种白眼和闭门羹难以计数,“这些事太多太多。每次打击,只要你扛过来了,就会变得更加坚强。我又想,通常期望越高,结果失望越大,所以我总是想明天肯定会倒霉,一定会有更倒霉的事情发生,那么明天真的有打击来了,我就不会害怕了。你除了重重地打击我,又能怎样?来吧,我都扛得住。抗打击能力强了,真正的信心也就有了。”

1997年10月,马云偶然认识了外经贸部的王建国。不久,久闻马云大名的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诚邀马云加盟,共创大业。

马云考虑再三决定二次北上,毕竟外经贸部这棵大树比杭州通信粗多了,但真正使马云下决心再次北上的原因,还是EDI的业务与马云的电子商务情结之间的联系。

离开黄页对于马云来说,不啻于自断其臂。毕竟中国黄页曾是他的所有事业和未来,是他的全部希望和梦想!

这一次,马云把他的部分团队带到了北京,可谓移师京城易地再战。

这次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只待了一年零两个月。他们做成了许多事:成功地推出了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站点。其中,外经贸部站点成为国内部委中最早上网的政府站点,也是1999年中国“政府上网工程”的推荐优秀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是中国政府首次组织的互联网上的大型电子商务实践,被当时的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称为“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同时,马云还与雅虎杨致远合作,使国富通成为雅虎在中国的独家广告代理。似乎一切都很成功。

马云团队的北京二次创业,业绩是很明显的:国富通和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站,都是当年创建当年盈利,而且纯利高达287万元。北京的二次创业似乎是成功的。新公司和新网站势头不错,工资很高,团队很团结,大家很开心。

但这次马云还是失败了。他最后还是放弃了北京。1998年年底,马云突然向大家宣布:我要回杭州了!

阿里巴巴十八位创始人之一,团队里的老大哥楼文胜后来回忆说:“也许是因为年龄太保守,我总是最后一个改变现状的人。回杭州我是最反对的一个,北京做得挺好,为什么这么快抛弃刚创业的东西?当时不知道是自己的短视。”

同为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执行董事谢世煌当时的反应也很激烈:“从终点又到起点,不断创业,不断漂泊,这是为什么?”

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原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淘宝网总裁孙彤宇心里也很郁闷:“从业务上业绩上,从任何角度看,我们都干得不错,没有任何理由一定要重新开始从零开始。”

不管多么反对,多么不理解,但到做抉择时,大家没有任何犹豫,也无需三天时间考虑,五分钟后抉择就出来了:全部跟马云回杭州!

同类推荐
  • 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

    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

    本书内容包括干得好的永远是有头脑的、看得有多远,走得就有多远、细节之中藏着大生意、守候机遇,乘势而发、蛮干不如巧做等。列举了如“章光101”、“江西果喜集团”以及美国“可口可乐”等众多知名企业成功经营的事例,围绕在别人“盲点”中获利的立意,阐述致富的生意经。《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的面世给正在创业和征战商场的人们提供借鉴和帮助。
  • 责任与忠诚

    责任与忠诚

    本书是一本关于企业职工职业道德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责任与忠诚——择业的奠基石,工作着就意味着责任,让敬业成为一种习惯,工作精神直接映射忠诚度等。
  • MckinseyQuarterly建设世界级的中国企业

    MckinseyQuarterly建设世界级的中国企业

    本书以建设世界级的中国企业为主题,文章包括:对标世界一流 打造更强更优的中国企业、通过运营转型和管理提升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五个最常见的全球化误区、全球型企业的人才困境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道德经与无为管理

    道德经与无为管理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国学巨著,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出了“道”和“德”的思想,体现了深邃的管理哲学,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无为管理和人尽其才的战略,促进人性和谐,提高个人修养,促使人发挥潜能和自主精神。从而获得非凡的团队协作效益。
  • 执行力组织

    执行力组织

    “落实企业执行力,创造永续价值”不只是另一个热门议题,事实上,这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企业成功关键。对于价值这个向来难以捉摸的议题,本书提出当今最彻底的组织结构设计要领,告诉你如何评量组织绩效与奖酬制度的实施;如何透过决策权的分派,创造和掌握企业价值,以及在追求价值中怎样制订公司整体战略的方向与规划。更确切地说,这本全方位的书不只着重在单一方面或战略,而是详尽介绍会影响执行力付诸行动,尤其是组织结构对于价值创造的所有关键。
热门推荐
  • 宋乱

    宋乱

    喵星人们,回归吧!最新作品,求支持!《天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莫停杯,与尔同销万古愁。北宋末世,内忧外患,朝堂六虎,方腊之乱,梁山起义。西有西夏蠢蠢欲动,北有猛虎大辽虎视眈眈。值此春秋,一名小人物忽然回到了这个时代,本该早已注定了的天下大势霎时间风云变幻,暗潮汹涌。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不反抗,就只有死!生于斯,长于斯。生当为人,我们无从选择。————漂流的猫
  • 刺杀李鸿章

    刺杀李鸿章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与阴影构成的。1896年,李鸿章应邀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此行实为商谈《中俄密约》,达成中俄联盟,以遏制日本在远东势力的过分膨胀。临行前夕,李鸿章做了一个恶梦,梦见自己深陷狼群,四面楚歌。大清外交官陆云起受命先行前往俄阔,为恩师李鸿章扫除危险与障碍,却不幸遭人嫁祸,陷入绝境,受到狼群与俄国警方的双重追击。在他逃亡与追逐的途中,各方势力交错对抗,一个隐藏在西伯利亚深处的狼人帝国,一个刺杀李鸿章的阴谋赫然浮现。
  • 愤怒青年

    愤怒青年

    翡翠别墅是S市最奢华的五星级宾馆之一,顶级套房高贵奢华,而此刻却笼罩在死亡的恐怖中。“尸体是今天一早被发现的。”勘查现场的警员汇报说,“死者名叫陈乐天,男,24岁,演员,死亡时间是昨天晚上12点左右,死亡原因是失血过多。”“莫岩俯瞰着床上那具光着下身的尸体问,“你觉得是同一伙人干的么?”“从案发现场的血浆浓度和布局来看,十之八九是同一伙人所为。”专案组的心理学顾问欧阳涛说着,目光从床垫上大片被染红的印迹,转移到墙上,“和作家林凡以及房地产大亨张斌的被害现场一样,凶手都用被害人的血在墙上留下一段文字。”
  • The History of the Telephone

    The History of the Teleph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三国当地主

    我在三国当地主

    背景:三国;内容:言情生活流,主角和“所有”三国“美女”,发生的一段段缠绵缱绻、荡气回肠的伟大爱情故事,无雷、无泪!主角金手指:空间
  •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是一部经典童话,主要讲述的故事是: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要好的朋友——忠厚善良的鼹鼠、机灵热情的河鼠、狂妄自大的癞蛤蟆、老成持重的獾。他们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刺激的冒险故事,游山逛水,尽享大自然的慷慨恩赐。一次,癞蛤蟆偷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装成洗衣妇逃出监狱,历经险情和磨难,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蛤蟆宫,从此改邪归正。
  • 女兵方队

    女兵方队

    作者包光寒用其细腻的笔锋描绘了一群美丽勇敢的女兵的成长故事,在《女兵方队》里带领我们走进一群女兵的世界,一起关注她们青春的成长。
  • 渤海国记

    渤海国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凡人

    凡人

    不过四年前,还在头悬梁、锥刺股为高考搏杀,好不容易过关斩将抢到了一顶“天之骄子”的高帽,这下却成了滞销商品的标志,要自己到人才市场上兜售拍卖、降价处理,只差插一根蒿草贱卖了。林冬和华芬也汗涔涔地挤在一群毕业生当中。一家合资公司要招一名高级文秘,这不,光是抢着要表格填的手,就在眼前挡成了一道怎么也难突破的白墙。林冬泄气地跑到大厅一角,掏出手绢擦汗,愤愤地想:今天不该来。哪晓得是这架势?分明都是名牌大学才华横溢、目空一切的毕业生,如何到了“人才需求会”上就成了马路上清仓大处理时不顾一切的家庭主妇?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世上没有不转弯的路,人的思路也一样,它需要面对不同的境况和时代不断地进行转换,循规守旧就会停滞不前,最后被时代淘汰出局。在思路上会转弯,是对颓丧、失意的自我否定,不固守旧框架,不封闭新出路,这样才会在生活上、事业上有好的前程。假如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窘迫之路,也不要灰心丧气,在迷茫困惑中及时转弯,会转弯思路才通畅,会转弯才会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