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400000005

第5章 新闻追踪:内地学生掀起去香港上大学热潮(4)

香港中文大学也是最早(1998年)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之一,到2004年已招收500余人。加上2005年、2006年两届,在该校学习的内地生已远远超出1000人。据香港中大招生办公室梁小姐对媒体说,其录取办法与清华、北大等内地重点高校一样,但对英语要求更高。她说,如果英语考试满分为150分,那么考生英语成绩必须在110分以上。梁小姐还说,中大将为100名内地优秀学生每人提供50万港元奖学金,以保证他们4年在港学习的所有费用。她还表示,内地学生学习勤奋,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积极。中大校方认为,他们被纳入全国高校统一招生,使学校挑选学生的范围更广,有助于招收更多的优秀学生。

香港城市大学2005年计划招生120人。由于报名人数超过预期,录取名额增加到193人。此年香港城大招收的193名内地生中,各种奖学金的发放率达到75%。

从2005学年起,香港教统局把非本地生入读香港资助大学的比例提高至一成(10%),教育部更容许港校自来年起在内地20个省市招生。

在2005年的高考中,陈秀野,北京状元,以687分的高分曾被清华大学录取,再三权衡之后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刘扬,广东状元,放弃复旦大学,投奔香港科技大学。李洋,海南状元,因高考移民身份被清华拒之门外后,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

据《新京报》2005年8月16日报道(记者郭少峰)。当天是清华大学新生报到唯一的一天。在该校接待处,人们并没见到今年北京理科第一名陈秀野。据悉,这位高考状元接到了两张大学录取通知书——香港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记者从香港科大驻京办事处了解到的情况是,该大学新生报到截止日期为8月27日,陈秀野极有可能选择香港科大而放弃清华。

陈秀野对记者说:“选择香港科大,纯粹是出自学术和个人发展的考虑。”她得知,香港科大的生化专业有位很不错的老师,而生化专业是她的最爱。

记者在联系陈秀野时,她和家人正在成都游玩。陈秀野父亲表示:“陈秀野最后到底上哪一所大学,我们目前还没有确定。”

记者随后联系了清华招生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6日是清华唯一的报到日期,清华要求所有新生必须在该天之前来校报到。“如果新生不能前来报到,事先就要和校方联系请假。如果既没有请假,又迟迟不来报到,我们会按照相应学籍管理具体规定来处理。”

而《清华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条例(试行)》中的入学与注册部分上明确规定,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逾期报到者,将取消入学资格。

(本书作者注:陈秀野最后确实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

四、香港各大学在内地招生的发展趋势

据统计,2006年香港8大高校录取了1300多名内地生,人数之众及生源质量均创历年新高。这也是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大规模“轰炸”的一年,招生热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香港8所高校的校长明确提出,有必要提高港岛高校10%招收非本地生的上限,校长们将就此问题与香港有关部门进行磋商,明年他们在内地的招生总人数还会大有提高。看来“狼”的胃口确实不少。

据《南方都市报》2005年6月10日消息(特派香港记者唐洁、付可本报记者樊卿),“泛珠地区教育可优势互补,香港教育统筹局称正与有关部门研究放宽入境限制以吸纳内地学生。”

“我们正积极与有关部门研究进一步放宽入境限制的建议,以容许更多非本地学生,尤其是内地学生来港在不同院校修读不同类型的课程。”香港教育统筹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通过人才及经验的交流,可以让泛珠三角“9+2”地区的教育事业优势互补。

为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教育领域的合作,香港教育统筹局局长与国家教育部部长于2004年7月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有了此学位互认机制,院校便可以掌握有关申请人的学历资料,方便它们考虑学位以上程度的入学申请,从而推动两地学生的交流。

通过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等渠道,特区政府与内地政府亦会定时探讨两地的教育合作事宜。香港教育统筹局认为,这些措施将促进香港政府进一步扩大香港高校内地招生数量。目前,教育统筹局正积极与有关部门研究进一步放宽入境限制的建议,以容许更多非本地学生尤其是内地学生来港在不同院校修读不同类型的课程。

从这个趋势来看,在未来的一年甚至两年、三年里,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规模必然会越来越大,录取的学生总数会越来越多,录取方式、相关措施与做法会越来越成熟、合理、科学,产生的热潮会越来越高,内地的学生、家长、教师对香港和香港的高校会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乐意接受,对内地高校与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香港每年招收大学本科生约14500人。港府教育统筹司曾规定,1998年香港高校招收的非本地生总额不得超过学生总数4%。这一规定在1999年有所放松,达到8%。今年又进一步放宽,达到10%。据说未来几年里,这个比例将上升到25%左右。“在非本地名额中,只有少数是海外留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内地生。”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说。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内地学生事务处朱力径老师在接受上海《新民晚报》(2006年7月12日,实习生蔡子祺、本报记者李玮)采访时表示:“总有一天,我们将打破北大清华的神话!”不管这句话是戏言还是招生广告词,它道出了香港名校觊觎内地优秀生源的莫大“野心”。

随着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影响力的扩大,有学者和媒体提出,港大、港科大、港中大的吸引力已超越北大和清华,双方在每年的高考后争夺最优秀生源已是必然。

对此论断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香港高校的招生人数不会无限制上升。

香港大部分高校都想在未来几年把非本地学生的比例从目前的10%提高到25%。“但25%是上限,”香港某高校招生负责人说,“招收内地学生是为了增加生源的多样性,我们总不希望整个学校都是内地学生。”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流生源,谈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今年,香港几所高校在内地的招生数量虽只有1300多人,但已对北大、清华带来了心理上的很大冲击。按照著名旅美学者薛涌的观点,如果这个数字再扩大几倍,那就是实实存在的竞争。以现在的形势判断,香港高校在内地扩招是必然的。

另外,与北大、清华多年养尊处优、“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势相比,香港高校的宣传攻势也不容小觑。他们不惜巨资抢夺优秀学生所产生的新闻效应,会使他们在与内地高校的竞争中确立品牌优势。而对于一所大学来说,知名度是一种难以估量的资产。

或以极具诱惑力的奖学金招揽人才,或以良好的就业前景吸引考生,或以留学深造之便捷感动学子。有些大学甚至利用“现身说法”,让往年招收的考生及其家长以“过来人”身份,向未来的师弟师妹们宣讲、推介。“过江猛龙”的亲身说教,犹如魔弹;招才动员大会的战绩,自然不俗。

同类推荐
  • 不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思路

    不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思路

    假使“不可能”已成为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的口头禅,习惯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这注定其在竞争的大潮中难有辉煌,并最终被那些不说“不可能”只专注找方法的人或企业所淘汰。本书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成功实践,从个人成长、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和团队建设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39种成功者素质训练和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案,倡导把“不可能”这个极其消极的字眼从我们的“私人词典”或“企业词典”中永远删除,将注意的焦点永远集中在找方法上,而不是找借口上。
  • 有事就联系,没事各忙各的

    有事就联系,没事各忙各的

    2016年天湖小舟的作品《有事就联系,没事各忙各的》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十点读书、慈怀读书会全国2000多家媒体转载,此文他的公众号阅读量超过了100万,全国总阅读量超过50000万。此后,他的多篇文章不断被各种媒体转载,成为网红作家。着眼生活点滴,发现生活之美,天湖小舟用文字记录着他所能感悟到的一切美好。从爱情,到友情,再到亲情,他的视角独特,触觉灵敏。读小舟文章,从他的此书《有事就联系,没事各忙各的》开始吧!
  • 这都不叫事儿

    这都不叫事儿

    这本半回忆半玩笑的新书主要以延参法师与弟子的对话写成,它选择了一个“卖萌”的方式展开,从最爆笑的对话,到不留情面的自黑和神补刀,口头禅、流行的人和事,到寻常的喜怒哀乐惧,大到时间、生命、轮回,都被化解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和文艺有爱的小哲理,传播着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本意。
  •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给小读者的50封信。作者以温情的笔触,续写“爱与成长”的主题,在娓娓动听的叙谈中,与小 读者们分享人生的感动与经验,让小读 者们在爱的阳光中,成就丰富而高贵 的心灵。
  • 办好难办的事

    办好难办的事

    你想让那些难事不再难,你想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办事高手吗?那就赶快准备一册在手,关键时刻拿出来参详一二,天大的难事说不定就会迎刃而解,你的人生便由此改观,你的前途将由此充满无穷希望!
热门推荐
  • 重生一不嫁豪门前夫

    重生一不嫁豪门前夫

    【已完结】三年痴恋只换得身死,情灭重生,她与他擦肩而过。【她】她是一个富家女,追求她的富二代、官二代有一卡车那么多,可是她偏偏就是死心眼,认准了他。他拥有无数财富,但是所给她的,就只有一张薄薄的注册结婚的小红本而已。包二奶,包三奶,他甚至很少回家。她爱他,全心全意为了他,却唯独抓不到他的心。因为爱,她放下了自尊,甘愿卑微。三年的时间,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当她终于支持不下去,想要见他最后一面的时候,他在陪伴他的情妇做人流。三年,是他们之间的终结,也是她一世的终结,她终究是对他死了心。所以,当她重生在一个小她三岁的女孩儿身上的时候,她决定,要为自己好好活一次。【他】他什么都不缺,唯独缺的,是爱。那个在他身边守护了三年的小女人,他以为他可以不屑一顾,但是当他抱着她冰凉的尸体的时候,他发现他错了。当他看着她三年来日记中记录的字字句句时,他不自觉的掉下了眼泪。他越发冷酷起来,没有人再能走进他的世界。当她像是一束阳光悄悄出现时,他的灵魂都为之震颤了。可是,她和他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再见”?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好文推荐】【叛-情】-潇湘尚帝【盗种妈咪】-夏日寒阳【迫嫁豪门】-恋上你的香味【王牌逃妻】-临窗纱【新婚不宠妻】-逃爱【总裁好强大】-秋如意【誓死不离婚】-裴歆【教授真禽授】-裴歆【任家五小姐】-如小果【重生一黑道女王】-翼妖【重生—暗夜征服】-杖小竹【重生—黑道千金】-神圣祭祀【重生之顶级蜜宠】-邪魅书生【重生之名门大小姐】-金小邪【重生之老公六个半】-月莲花【重生一豪门大小姐】-九尾鸢【头牌团最新出品强势好文传送阵】【誘妹】-头牌莲【猎妻游戏】-头牌云【狠绝前妻】-头牌然【最强皇女】-头牌烟【重生之风华】-头牌城【重生之豪门少夫人】-头牌花【重生一不嫁豪门前夫】-头牌肉
  • 主权债务危机和经济可持续性

    主权债务危机和经济可持续性

    我们一直认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理念创造了全球经济繁荣,以及提高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奇迹,尤其是四十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的经济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在一个全球化和商业化的时代,作者怀疑,我们是否还能继续享受这一理念所带来繁荣,特别是当债务缠身的西方国家发现维持这个繁荣假象越来越困难时。作者不仅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想法,利用市场原则产生公共财政收入来维持现状,还在本书中强调,除了采取新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措施以外,西方国家还应该采取一些规范市场经济的措施。
  • 刘宾客嘉话录

    刘宾客嘉话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高的病

    老高的病

    同学拍拍老高的肩膀,笑道:行了行了,这也是个教训,今后啊,能不管的闲事尽量别管。再说了,行有行规,家有家法,医院不能给患白血病的孩子免费治疗,肯定有他们的难处,你对医疗行业一窍不通,不能轻易说人家不合理。老高抬眼瞪着同学,想说什么,又把话咽了下去。同学说:破财免灾,破财免灾。老高说:你怎么和我老婆说一样的话?哎,这就对了。这说明我和你老婆不是一根筋,这里很正常。同学边说边抬起一只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 格古要论

    格古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微微一笑俘获我心

    微微一笑俘获我心

    七月本应艳阳高照的时候,风鹊帝国却下起了雪,而且这雪也着实怪的很,竞是紫色的,一时间引起了百姓的热议。
  • 异界之无敌奶爸大宗师

    异界之无敌奶爸大宗师

    当孙天宇从冥界回来发现自家老窝太一门都被人端了之后……人皇:“孙大圣,我错了,我不该窥视您的太一门的,我愿奉上一百粒真·菩提子……”孙天宇:“艾玛,我是那种小气的人么?徒孙们听见没,还不直接把这一片药圆和菩提树搬回家去?”魔君:“孙大圣我也错了,我愿意奉上一千天赋最好的天魔族女子……”孙天宇:“别别别,我像那种爱计较的人么?徒孙们,还不把所有魔族女子全带回山门去暖被窝?”妖帝:“孙……”孙天宇:“你啥也别说了,我们曾经是最好的战友和兄弟!徒孙们饿了没?师祖宰头妖帝给你们解解馋!”
  • 荣耀从军录

    荣耀从军录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他,是一名留守少年,通过网友介绍的穿越大法,来到另一个类华夏的古时代。无意中发现,《王者荣耀》寄居在脑海里,也跟着穿越了。于是,别人发梦的时候,他可以躺在床上玩游戏,好像还可以……(封印中)异世界,一样的刀光剑影,不一样的儿女情长。温情脉脉的背后,透着冷酷与铁血。原以为穿越者无敌,谁知世上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他,叫王明东。
  • 重生之商女为后

    重生之商女为后

    年少无知,空有美貌,错付痴情,嫁与伪人,她倾其所有助他夺嫡。然而,为了蛇蝎表姐和她万贯家财,他回报她一柄屠刀,斩尽慕氏一族三百余口!死不瞑目,一朝重生,夹杂着风雨欲来的狠厉,她誓要仇人万劫不复!背叛她?那就去死!欺辱她?那就别活!跟她玩心计?将计就计虐死你!跟她比狠毒?送你全家下地狱!跟她装无辜?凤眸微睁,你算老几?斗白莲花,战绿茶婊,打渣男脸,拆恶人台,一代骄女只手遮天,她要让这个天下再无人可撼动她要守护的东西!等等,那个死皮赖脸粘上来的腹黑五皇子是怎么回事?又是从哪里冒出个谪仙一样的师父?!还有那个阴险神医居然也来凑热闹,说什么非卿不娶?
  • 复活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最杰出的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是歌颂人类富有同情心的最美丽的诗,给读者强大而深刻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