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400000002

第2章 新闻追踪:内地学生掀起去香港上大学热潮(1)

一、2006年9月香港各大学新学期开学了

2006年9月1日,香港各大学相继开课,内地学生陆续赴港入学。内地新生于8月底、9月初已陆续抵达香港高校,即将开始他们新的大学校园生活。与此同时,2006年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录取热潮也终于尘埃落定,告一段落。他们也许是要养精蓄锐、稍事休整,待等来年更高、更强、更大、更热的又一场“刀光剑影”。

据《京华时报》2006年8月28日报道(张灵/文)。8月28日,北京西站出入境联检大厅迎来今年首个赴港学生高峰。近百名港校新录取的京籍学生由此检票出境,搭乘T97次北京西—九龙列车赴香港高校报到。

今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何旋也出现在这些启程的新生当中。

当天中午11点半,距离T97次列车开车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西站出入境联检大厅外早已挤满了学生和家长。由于香港高校不提供床上用品,新生报到需自带被褥,几乎每个学生都拖着大行李箱,兴冲冲地排队等候检票。今年本市文理状元都已确定就读香港科技大学。当天,文科状元何旋在妈妈陪伴下踏上了南下的列车。临开车前,活泼的何旋就拉着妈妈在车厢前拍照留念。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去香港,觉得既兴奋又不舍。兴奋的是自己即将开始新的大学生活,在陌生的环境接受挑战;不舍是因为要离开已生活了10几年的北京,告别老师和同学。

“对我来说,大学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成绩和荣誉都属于过去,现在我要抛弃一切轻装上阵。”何旋说。她选择去香港求学,是因为自己喜欢在外闯荡的感觉。到香港后,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我就是一个喜欢在挑战中寻找乐趣的人!”她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记者了解到,今年参加内地统招的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两所高校在北京各录取32人、28人。此外,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6所在京自主招生的港校都录取了不少高分考生。保守估计今年赴港读书的北京新生约有300人。

香港城大新生黄韵宜一通过检票口,就掏出手机与大厅外送行的妈妈打电话,母女两人隔着玻璃窗轻声地聊着。“到了那边要照顾好自己!”此刻,母亲的嘱咐和不舍都通过电话传给一窗之隔的女儿。

黄妈妈告诉记者,黄韵宜这次是跟13名香港城大新生一起去香港报到的。此前学校已为新生举行了联谊会,大家熟识后就相约一起出发并统一订了票。当记者问她是否放心让女儿一个人去香港时,黄妈妈爽快地说:“那有什么不放心的,她还要在那里呆4年呢。让她一个去就是先锻炼锻炼。”记者注意到,像黄韵宜这样一个人去香港的新生并不多,多数新生都有家长拿着大包小包陪同一起去。一位前来送行的往届生家长感慨,往年在这个站口送行基本上看不到几个学生,现在去香港的学生越来越多。

据中新社香港2006年9月1日电。经过数星期的迎新活动,香港中文大学于2006年9月1日举行了新学年度的新生入学典礼。香港中大校长刘遵义教授在欢迎辞中介绍了学校今后的发展,包括成立两所新书院,为“三改四”(即本科学制由3年改为4年)后学生人数增加做好准备。他也提到今年香港中大的收生成绩非常理想,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并勉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

香港中大表示,他们一向致力缔造多元文化的校园环境,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互相学习,扩阔国际视野。今年该校共录取了300名非本地本科生。他们除来自内地20个省市外,也有来自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毛里求斯、英国及美国等地。

9月1日,香港理工大学也为其新学年的4500多名新生举行了开学典礼。新学年第一天,香港理大学生事务处为新生们设计了极具意义的坐台月历,鼓励他们好好计划大学生活。在赠送给新生的月历内,那色彩缤纷及充满校园气息的插图,均由该校旧生绘画,并写上鼓励的言语,显得别具心思。

据新快报讯(记者陈晶晶)。9月30日(星期六)上午9时30分至下午6时,香港理工大学在其香港红磡校址举行大型教育资讯日。今年该校首次邀请内地学生与家长出席活动,通过开放日获取内地学生赴港升学资讯,并参观校园设施和学生宿舍等。香港理大2006年度内地招生计划广受学子欢迎,报名情况热烈,最后录取了250名成绩优异的内地学生,其中65名更是获得40万港元全额奖学金,现已于香港开始了为期4年的本科学习。应届高考同学可在香港理大的教育资讯日了解该校2007年的内地招生安排,为接受国际化的大学教育做好准备。

香港理大位处闹市中心,邻近红磡火车站,交通方便。学生及家长可于9月30日参观该校的实验室、教室、图书馆、学生活动设施、饭堂,以及宿舍等。学校于当日下午1时至2时45分举办升学讲座,介绍内地招生计划,各学系还安排了老师解答学生对学科的查询。

中央电视台《直通香港》记者走访内地新生入学

在2006年新生入学时期,中央电视台《直通香港》记者9月4日特意走访了香港部分高校,采访了众多内地学生。

记者(下为记):来自青岛的内地学生李晶,到香港后的第一站就直奔香港大学的学生宿舍。她说,之前她已通过网上了解到新生入学的程序,到宿舍报到是最省时省力的途径。

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李晶(下为李):李晶。

老师:这是健康表,这是注册表,你填了以后,有没有带相片,带了就在相片后面写上你的学生证号码。

记:为迎接新生,校方还给予了相应的提示和安排。

港大文员助理黄京燕:因为他们刚来,就是一个要银行开户头,还有一个就是办手机号,所以这些都要给他们有一个地址证明。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先填一个地址证明,填完了以后,他们就可以拿这个地址证明去办一切手续。

李:早听说香港高校非常锻炼人的独立性,初来乍到就让我有了切身感受。

记者:这个跟你想像的一样吗?

李:差不多。

记:你想像应该是什么样子?

李:想像应该在网上是全英文的,然后一开始去一个像事务处的地方,他会给你一些资料,然后阅读,一边阅读资料,一边按资料给你步骤来网上注册。

记:这个大学给你第一印象是什么啊?

李:我觉得和内地大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这边校园非常小,但是楼都非常高,设备都非常好。

记:在内地学生眼中,新的环境处处都充满着新奇。不过,除了环境之外,这里独特的校园文化也令内地学生欣喜不已。社堂文化是港大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刚来的新生都要在一周内进行一个完全封闭式的训练,而训练的组织者完全是学生自己。其目的就是要学生更快地熟悉新的环境,并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记:你是哪里的?

女生一:我是成都的。

记:你呢?

女生二:我是浙江的。

女生三:我是新疆的。

记:啊,新疆的!喜欢这个活动吗?

女生三:喜欢,很喜欢。

记:喜欢什么地方?

女生三:很有激情,很热烈,很有那个集体观念。

女生一:很能激发人的创作力,培养我们的团体精神。

记:尽管热热闹闹的舍堂活动让新来的内地学生感到兴奋;但是他们也表示,对新的环境同样感到了一些不适应。

港大学生陈如宏:可能最大的不适应就是广东话吧。因为我从内地过来,不是很会讲广东话,然后这边的人就告诉我,院系的老师可能都会跟你说普通话或者英语。但是要是生活方面,你可能说食堂啊,或者小卖铺这些方面,可能他就说广东话的比较多一点。

记:今年前往香港上大学的内地学生呈现较高增长。仅港大就在内地招收了近300人,比去年提高了近5%。有些内地学生甚至放弃了北大和清华,选择到香港高校就读。

港大学生胡坤:我想港大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那种国际化吧。比起内地的大学来说,给你那种交换的机会,或者是进一步去申请那种国外的大学的机会会更多,或者是机会更大一点。

港大学生沈丹妮:因为当时我也被保送去北大了,但是后来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我觉得港大除了在学术上面的吸引之外,香港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还有就是港大一些除了学习以外的大学生生活也很吸引我。

二、2006年内地学生掀起去香港上大学热潮

报考热潮

2006年中国高招,最大的热点莫过于香港高校内地招生之进行得如火如荼。据《财经时报》记者说法是“热情空前高涨”。有人称之为“‘狼’行天下,‘孔雀’南飞”。对内地高校来说,香港高校是“狼”,让人恐慌。但是对内地考生来说,“狼”是受欢迎的,众多“孔雀”因“狼”而舍弃北大清华“高枝”纷纷南飞。

今年是香港8所主要高校(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在内地招生最多的一年,也是内地学生报考最多的一年。

“一石激起千层浪”。香港高校内地招生,成为内地社会的热点话题和本年度重大的教育事件。今年暑期内地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此。从6月份内地高考开始一直到7月中旬香港高校陆续发榜,多日来内地各大媒体不惜大篇幅报道这一新闻,讨论相关现象。如果用“香港高校内地招生”这8个字进入Google搜寻,会一下跳出34700多个相关条目。百度一下(百度是最大的中文搜索网站),更达到36400个条目。(作者注:这还是多日前的数字。)

一段时间以来,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推介会每到一地,便会在那里形成“冲击波”。据各地媒体介绍,招生计划说明会几乎场场都是气氛热烈、座无虚席,被挤得爆棚;有些地方,前来咨询的考生家长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竟造成会场外马路塞车。

早在3月份,香港浸会大学便抢滩登陆,在四川成都、陕西西安连开两场教育展览、升学讲座。在接下来的1个月里,他们又兵分数路去北京、南京、杭州、上海、济南、天津、福建等地,连开了七八场“招贤会”(或曰内地招生咨询会)。

其实香港高校早在1998年就开始在内地招生,但一直不为人关注。而今年声势浩大,招生规模也远远超过往年,众多内地考生也趋之若鹜,导致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高分生大大减少,从而引发了一场“狼来了,清华北大将沦为‘二流大学’”的恐慌。客观说,这几匹来自南方的“狼”对内地高校确实存在很大“威胁”。

内地学生对香港大学趋之若鹜,正在颠覆着国内考生的传统观念。据《北京考试报》2006年4月25日一项调查显示,65.53%考生和家长更倾向于到香港读书,香港高校吸引力超过内地名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受关注的程度更是直逼北大、清华等国内知名学府。虽然内地考生报考香港高校必须通过内地普通高考、香港高校英文笔试和面试等三关,三方面的成绩都要求非常优秀才能被最终录取,而且学费和食宿费价格高昂,可谓门槛很高;但是考生及其家长仍然愿意作出这个选择,从而掀起一场赴港求学的热潮。

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06年7月10日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同时被香港知名大学和内地顶尖高校录取的话,71.2%的人更愿意选择香港的大学。与此同时,有59.5%的人认为,与20年前相比,内地高校的竞争力正在下降。

2006年4月25日,《北京考试报》编辑部曾做过“上大学,报北大清华还是选香港高校”的调查,短短半周时间内吸引3100多人参与投票。调查数据显示,2052人认为香港高校要好于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超过投票总人数的65%,比选择北大、清华的人数高出近31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在考生和家长心目中,香港高校的吸引力已远远超内地名校。此外,45.17%的调查对象认为香港高校“教学理念先进”,是其占有优势的主要原因;另有23.42%的人认为香港高校全英语授课,外语环境好;12.91%的人认为在香港上大学将来更容易出国深造。

而那些选择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的考生,58.29%的人认为内地知名高校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实力雄厚。仅有15.96%的人认为内地名校优势在于费用低廉,7.68%的人选择内地名校是因为学习、生活环境比较熟悉。

调查结果还显示,如果去香港读大学,面对40多万元的学费、生活开支,59.41%的投票显示需要申请学校奖学金;家庭基本能够负担的仅占24.53%,家庭经济条件足够负担的占11.68%,需要向亲友筹集的有4.39%。由此看来,去香港读大学,远远高出内地高校的费用仍是大部分家庭面临的挑战。

北京学生报考港校人数最多,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市和广东省,当然最终录取的也是这些地方的考生最多。今年北京市报考香港高校的人数大幅增加,其中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报名人数都达到1600人。港大本次原计划招收160人,选择了700多名学生参加面试,他们都是学校依据高考成绩综合选定的,最后录取了270人,远远超过原计划。全国有1.2万余人报考了港大(其中近半人争入热门的经济学、金融学、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会计及财务工管课程),即录取率仅不到1/40(今年申请哈佛的比例大概是1/18);香港理工大学更是高达1/48,是8所港校中最高的。

报考香港各大学的内地学生共达3万人(其中至少有7000名内地生争读香港商科,占报考总人数的近1/3,其次如香港岭南大学的翻译文学、社会科学,香港浸会大学的传理和理科,香港教育学院的英语课程等专业也很热门),各地的面试人数约占当地报名人数3至5成。香港理工大学在整个内地收到的入学申请约9600份(约3000人角逐会计及金融和金融服务,但学额不足20个),是去年的3倍。香港科技大学在全国招生150多人,报名人数有6000多,录取比例近1/40;光是北京地区的报名申请就达到1600份,全国进入面试的一共有800多人。香港科大内地招生负责人曾表示,该校去年招去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后,在内地的知名度直线上升,今年招生的目标是内地最好的考生。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把香港作为一个未来的选择。上海中学高三年级组组长胡老师告诉记者(《南方周末》2006年6月1日),“今年来开成绩证明的学生明显比往年要多”。

而香港中文大学则专门为贵州省准备了4个全额奖学金名额,总计达200万港币。

同类推荐
  • 人生那点事儿:人生中不可不想的9个问题

    人生那点事儿:人生中不可不想的9个问题

    由清扬主编的《人生中不可不想的9个问题》这本书从九个方面逐步阐述了人生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解读了人生的内容和经历。《人生中不可不想的9个问题》的九个方面分别是:生存与死亡,家庭与婚姻,魅力与缺陷,欲望,心情,心态,交际,成功与失败,过去、现在与未来。
  •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

    本书通过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成功案例,教会经理、营销人员、工程师、会计等各行业的人如何避免情绪烦躁,如何即刻消除工作中50%的焦虑,如何善加利用别人的批评等的好方法,让人们立即采取行动,调整心态,给人们带来平和、快乐。拥有更加开阔、幸福的人生。
  • 嫁给比尔·盖茨:美琳达与比尔·盖茨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

    嫁给比尔·盖茨:美琳达与比尔·盖茨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美琳达与比尔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对于我们有哪些启发和借鉴呢?
  • 再苦也要笑一笑(大全集)

    再苦也要笑一笑(大全集)

    人生在世不过数年,要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名利如云卷云舒般坦然才能无意。生活中不乏酸甜苦辣,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应该学会一笑置之。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人生的浅显而又深刻的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踏上新的征途。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心灵力量的书,如果你正在寻找你所能想像到的最幸福、最圆满的生活,那么,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本书中极为重要的文字。本书必定能给予你心灵上的启迪,它会让你的人格更伟大、更优秀,让你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去改变你的现状,拓宽你的视野,丰富你的内涵,并最终实现你的理想,书写人生灿烂的华章。
热门推荐
  • 幸运小妻,老公超完美!

    幸运小妻,老公超完美!

    姚菍从没想过和楚聿衡这尊阎罗有任何交集,一场醉酒乌龙怎么就一生都和他绑上了?*一夜春风,不仅让她错失男友,也打破了他迎娶相处五年未婚妻的计划。奉子成婚,先婚后爱。姚菍,妖孽!名副其实!九岁之差,代沟挖了不只一条。在家上上房揭揭瓦也就算了!居然还酒吧热舞、浓妆艳抹!于是,一向淡定的他这次不淡定了!外套一罩,肩上一扛,果断打包扛回家!*谁说萝莉有三好,体柔轻音易推倒?我顶你个肺啊!撞见他陪前女友进出产检室,走廊转角处她暗暗的攒紧妊娠43天的单子……*姚菍就不明白了,当年搞外遇的是他,想要离婚的是他,现在死缠烂打的还是他!月黑风高的夜晚,这个高龄大叔飞檐走壁的跳进她家窗户是想怎样!
  • 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大全集)

    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大全集)

    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智慧、揭示幽默的技巧.告诉大家: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
  • 太古帝诀

    太古帝诀

    (三万字签约,大家放心收藏)没落的古家岭,就连护卫都想离去了。这天,古风终于炼化了体内的灵魂...古家岭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241920568本书交流群)
  • 霍格沃兹的留学生

    霍格沃兹的留学生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的名字是罗岚·斯卡曼德,在伊法魔尼魔法学校念完了一年级。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我来到了这里生活,我的梦想是开一所魔法生物主题公园,可以让巫师们更好的了解哪些可爱的动物。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加入霍格沃兹这个大家庭了,希望和大家能够成为朋友。ps:新书求收(雷鸟与拉文克劳的巫师们集合啦!)
  • 报告有条狐狸爱上我

    报告有条狐狸爱上我

    新书:重生之相亲女王要翻身,开坑了,欢迎入坑腹黑蠢萌的小狐狸初遇天真烂漫少女,从此踏上漫漫追妻之路。夏雪眼里的他:他是无赖,是流氓,但是他的绵绵柔情又让自己深陷其中。狐小样眼里的她:我媳妇儿是天下最好,天下最美,跟个小仙女似的,他爱的痴迷,爱的着魔。
  • 处事绝学(历代经典文丛)

    处事绝学(历代经典文丛)

    “知己,可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知人,可以让人更好地把握交往的尺度,因人而异地运用交往艺术;知己知人,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更从容自信、游刃有余!”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除具备真才实学外,均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谋略精华、处世绝学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而成功的黄金定律也已被一代又一代人实践和运用并收到了巨大成效。
  • 继父的承诺

    继父的承诺

    小敏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可是父亲因车祸丧生,家庭遭遇重创,生活一落千丈。母亲的病倒,相邻的欺负,小敏和弟弟的还未成年,逼得小敏的母亲只能走上了改嫁的道路。为了小敏和弟弟能很好的接受教育,也为了能尽快的还掉外债,继父程木匠来到了小敏的家。小敏的心理对程木匠是难以接受的,可为了母亲的幸福和弟弟的未来,她被迫接受程木匠的到来,但她宁可失学也不要接受继父对自己的帮助。在外面的当保姆的生活,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好过,她受尽人间冷暖,继父和母亲不远千里接她回家重新上学。继父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早起晚归,视小敏和弟弟为己出,终于完成了他的承诺,小敏和弟弟也对这个继父满怀感激之情。
  • 去相亲吧爸爸

    去相亲吧爸爸

    本来杨小光是准备给四岁的女儿找个妈,却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女儿给自己找老婆。-----“老爸,你今天的相亲对象是我的老师...”杨小光脸色大变:“朵朵,爸爸可不是这种人!”
  • 是你捡到了我的小心心吗

    是你捡到了我的小心心吗

    姜瑶麻利地把食品货架上的袋装零食补全,随手抹了一把脸,一看时间,快下午五点了。中午还是艳阳高照,这会儿也不知道从哪儿飘来几朵乌云,遮天蔽日的,颇有些黑云压境的感觉。便利店生意不忙,老板托着腮眯着眼睛追剧,后知后觉地察觉天阴沉得厉害,忙招呼姜瑶:“那谁,别忙活了,赶紧回吧,你看这天阴的,一会儿该有暴雨了……”“行”,姜瑶乐了,一边说,一边脱掉套在外面的工作服,“正想找您请假。”“这天变得也是快,我跟你一起走,顺道儿送你,你住哪儿来着?”
  • 豫章漫抄

    豫章漫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