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100000004

第4章 我在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中的故事(2)

我们第三旅向位于附近的中间浮桥冲去。敌人的炮手对炮击范围非常熟悉,炮弹纷飞,炮声四起,硝烟滚滚。呼啸而来的实心炮擦着狭窄的浮桥飞过,值得庆幸的是,炮弹并没有在我们中间炸开花,却着实让我们头顶的空气异常紧张,一种难以征服和克制的本能让我们想退缩,虽然我们都知道为时已晚。在炮弹的威慑下,拥挤的队伍拐来拐去,浮桥不停左右摇晃,以致战马不得不后退,士兵几乎难以保持平衡。过桥后,我们在对面小镇的下部街道集结,士兵们被命令放下背包,留给军需官保管,之后便开始前进。其中两个团由于炮火喧嚣和人声嘈杂没有听到最后前进的军号声,滞后出发而没有赶上我们,这样我们团成了整个旅的右翼力量。路上听说我们师的另外两个旅被派去增援第九军斯特吉斯将军(GeneralSturgis)的师。上级要求我们勇往直前,于是在接下来这场没有意义的冲锋里,我们满怀忧虑目睹了兄弟部队的溃败惨状。很快,路上众多的栅栏让我们不得不从马上下来。敌人的炮火对我们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尸体四分五裂、肢体横飞,小镇的大街上、居民住宅的门庭前和花园后,一片血肉模糊。我们的士兵不断倒下,被忠诚无畏的军医和医院护工救起。这些战地医疗工作者们勇气可嘉,令人敬畏。不久,我们的队伍行至一片开阔地。透过昏暗的浓烟,我们立即发现在正对我军右翼的敌营中一个炮排正在调整炮口,准备向我们开炮。很快,他们开炮了。“上帝保佑我们!上校请负责右翼,我必须冲在最前面。”我们勇敢的团长埃姆斯上校镇静地对我说道,然后冲向了前方,冲向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为了实现下一步的战斗目标,我们艰难地穿过那铺满战友躯体的战场,奋勇向前。这些躯体有的已经僵硬发冷;有的毫无声息,任由灵魂渐渐抽离那将死的躯壳;有的因为极度痛苦而发出撕心裂肺却完全徒劳的惨叫;有的则因为精疲力竭,或因为绝望的指挥官的最后命令而匍匐在地,一动不动。那些胸膛紧紧贴在地上还活着的士兵极力劝说我们不要向前冲锋,“没用的,兄弟们,我们试过了。没有人能活着到达石墙,那里只留给死了的人。”

我们仍顽强地奋勇向前,竭力爬上一个又一个山坡。战友们的鲜血已经令山坡湿滑,多次无效的冲锋更是让山坡的土壤变得泥泞不堪。终于,我们登上了最后一座山坡,就在那堵居高临下、令无数进攻受阻的石墙前。在那里,尽管我们处于各种不利的地势,我们仍然和敌人进行了猛烈互射,直到夕阳落山,透出鲜血般的红色。太阳西沉后,一切都黯淡下来,最后四周漆黑一片。我们团从这个最靠石墙的绝望山坡稍稍后撤了一小段,退到隐蔽处后,一切陷入无边的沉默和寂寥之中,我们沉沉地睡去了。也许需要睡觉是人类的一个弱点吧。

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北风凛冽、刺骨,席卷了整个荒凉的山坡。那些因为战斗而热血沸腾、情绪高涨的士兵们敏锐地感受到了可怕的严寒。他们中的很多人既没有外套也没有毛毯,因为冲锋之前他们的背包都被丢在了小镇上。他们只得在山坡上四处寻找,从死去的战友身上借些衣服穿。骑马的军官们也都缺少御寒的外衣,战马也是一样,它们也只单单用马鞍缠绕着马背和马肚,其他部位完全裸露在外。于是我们加入了一场古怪离奇的寻找。人性的内在需求强迫我们去寻找一些奇怪的御寒工具。对于我而言,最好是在遍地的尸体中找出两具放在身体两侧,然后从脚印无数、血流成河的草地上找来另外一具横放在上面做枕头,再翻下他的衣摆盖在脸上,以抵挡住这刺骨的寒风以及战场上到处飘散的、深沉的哀怨和呻吟。和寒风相比,这更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这是一个痛彻心扉的时刻。午夜时分,我终于无法忍受,从可怕的野外营地中爬了起来,并唤起副官作为同伴,四处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受难者,看看能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深沉的声音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山坡右边和后部,在那里史无前例的激战让勇敢的灵魂鏖战了太久。我们走过那片满目疮痍的战场,那原本死寂、一体的单调逐渐化作许多不同的声音,我们仿佛听见含混不清的痛苦呻吟、对家人的亲切呼唤、对一滴水的乞求、对宽慰的渴望、愿上帝赐予力量的祈祷、对生命的渴求和因不忍痛苦而宁愿快速死去的无奈。

我们尽了我们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正在受难的兄弟们,但是在这个无边的战场上,我们的帮助显得多么微小。我们最好的帮助就是去寻找战死士兵身上的水壶,然后给那些即将死去的战士喂上几口水;或者去安抚那些被炮火炸断腿的士兵,调整他们肢体的位置以减轻他们的痛苦;或者用我们之前从军医那里学到的有限救生技术,当然也是能够置人于死地的技术,去压紧和包扎那些被炸断的动脉,为奄奄一息的生命带去生的希望。这真是一个进行最后告别的地方和时刻。许多将要死去的战士向还活着的战友留下了遗言,托他们带给远方的家人,让那些亲爱的家人不至于从自己阵亡的战场上得不到只言片语作为宽慰。即将逝去的灵魂也得到了应有的敬意和安慰,他们的价值将不会被遗忘。面对和我们有手足之情的战友们的呼救,我们显得多么的无能为力,这让我们感到心力交瘁。当我们最终透过薄暮看到救护车似幽灵般从远处缓缓驶来时,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救护车不时停下来去搜救那些可爱的战士们。救援人员蹲下身子,用半掩提灯或借助火柴的蓝色微光来判断战士们是否还活着。灯光下,一张张勇敢平静的面庞再次显现,令人心痛。一番观察方位、打望形势后我们重新回到了石墙前的阵地。这里一样到处躺着受伤的士兵,他们正接受着照料,有意思的是他们并没有

抱怨和发牢骚。他们像传统的新英格兰地区的人一样,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但却能迅速说出自己的信仰,同时对于各种敏感的事物保持沉默,不轻易暴露自己的观点和感情。这是一种值得崇敬的神秘习惯。在这样一个充满恐惧、苦难和肉体折磨的战场上,这些融入血液的习惯必然会让我们隐藏自己的抱怨和牢骚。当最可怕的灾难降临到战友身上,当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的勇士们对战友表现出一种无微不至的温柔和关切,这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我确信我对这些仁慈宽厚的灵魂保持了应有的尊敬和礼貌,同时我也确信,当我从那些坚毅、强大的勇士身上看到这份温柔和亲切后,我充满感激地回想起《圣经》中那句教诲:去传递慈妇之爱吧!

我们再次回到了那些怪异的床榻身边!对于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战士们而言,用死人作为被盖这个奇特诡异的要求仍然是非常普遍和急迫的。曾经,一只粗糙的手小心翼翼地将挡在我脸上的死人衣摆掀起来,我看到一双野蛮、盗尸者般的眼睛正打量着我,想知道我是否还活着。

整晚,寒风都在狂啸。狂风击过之处,房屋或屹立不动,或像被人类发明的机器所折断或者打碎一样。黑暗中一个令人沮丧的声音不断扰乱着我的心绪,那是我右方一栋废弃砖房的松动百叶窗被晚风吹得不停摇摆的声音。房屋凄楚荒凉,但一些胆大绝望的伤兵们仍然选择了勇敢进入。百叶窗的窗帘在窗框和墙体之间摇曳,发出诡异的节律,拨动我的心弦,唤醒我心灵深处的感官,就如同被那首永恒老歌《楼上的旧钟》的主旋律深深震撼一样,“从不——永远,永远——从不!”

时至今日,独自回忆往事时,一切仍历历在目,我仿佛还能够听到从那些弥漫着痛苦的战场上飘来让人心情黯淡的声音。

清晨一阵尖锐刺耳的射击声将我唤醒,当我从那个奇特但却也能休息的枕头上抬起头来的时候,一本非常破旧的小开本《新约》从尸体外衣的胸包中滑落下来,上面写着这本书主人的名字和家乡。我毫不迟疑地将这本书放进了我的口袋,并下定决心要把它寄回它主人位于萨斯奎汉纳的美丽河谷的家,并以此作为信物让他的家人和朋友知道这本《新约》的主人曾经信守诺言,为国杀敌,战死疆场。祈求上帝的慈悲和怜悯能够让这个愿望得到实现,能够让这个勇士饱受丧子之痛折磨的伟大母亲作为国家恩人被永远怀念。

很快,一阵风暴般密集的子弹从我们的前方和侧翼袭来,势要将我们位于最外侧山峰间的山谷中的简陋藏身处完全击垮打烂。敌人还嫌这不够,又派上了炮兵,那如阵雨般落下的炮弹穿过我们拥挤的人群,横扫狂泻。我们不得不完全平躺在地上,只有小心翼翼地扭动身体,才能够将子弹上膛并对敌人前方的隐蔽战线进行还击。过了不久,我们看到大概有两三百名敌军从那堵死亡石墙的右侧慢慢爬出来,绕到我们的左翼靠近山谷沟岸的位置,完成了对我们的包抄,利用有利地形,开始向我们的侧翼开火。

当时的形势异常危急,困难重重。我们用那些战死士兵的身体堆筑了一道低矮防护墙,以掩护我们暴露的左翼。在这堵尸墙背后,我们度过了一整个白天。一旦有人站起来,就立即被飞来的炮火击倒。我目睹有人用手和前臂撑着将头伸出了尸墙,结果是一颗子弹正中他的前额,当场毙命。

我们在尸墙下匍匐了一整天。当密集的子弹射入这座由尸体铸成的救命堡垒时,总能听到令人忧郁、让人悲伤的声音。没有救援部队敢来接近我们,我们也不奢望会有增援的部队。我们不时看到有参谋试着过来传递命令,但由于担心胯下的战马在到达我们后面的山峰时就被击中而无奈止步。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独自去面对未知的险境。

12月的寒夜又降临了,午夜我们得到命令全部撤回弗雷德里克斯堡,并在小镇上休整。我们的伤员被带回浮桥边的掩蔽所进行治疗。那一刻,尽管我们的身体已经做好了撤退的准备,但是我们的心却没有。我们战死的兄弟们仍然躺在那里。我们没有能力在撤退时将他们一起带走。但也不能任他们横尸荒野,于是决定将他们埋在这片因他们的壮烈牺牲而变得伟大的土地上。我们从遍地的刺刀和枪炮碎片中拣出一些,挖出很多浅浅的坟墓,用破栅栏或枪托做成低矮的墓头板,在小心呵护的火柴微光下刻出每个墓主的名字和家乡。

同类推荐
  •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图说世界名人: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介绍了,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体会《论语》

    体会《论语》

    今天这个时代,依然可用狄更斯《双城记》刚刚开始的几句话来描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聪明的时代,这是最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时代,这是欺骗的时代……”
  • 我的外公陆定一

    我的外公陆定一

    本书系统记述了陆定一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华彩乐章、“文革”中遭受的种种冲击和苦难,记述了陆定一同志与唐义贞烈士的生死情恋,展现了陆定一同志虽历经磨难而依旧信念不改、信心不减、追求不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 聚变情怀终不改:李正武传

    聚变情怀终不改:李正武传

    李正武,浙江省东阳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之一,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学会创始人,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等方面的研究,并领导解决了若干重大关键技术问题。80年代初期领导研制成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40-50年代期间在轻原子核反应方面完成多项实验研究,对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关系作出当时最精确的直接实验测定。提出了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方法。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鬼屋

    鬼屋

    一间奇异的出租屋牵扯出了千年恩怨的“人鬼神”之恋。外来的白领女果果本是一普通的平凡女孩,可就在那间鬼屋里,让她经受着可怕的恐惧和千年情节的折磨。于是就有了以下惊人骇俗一幕幕恐怖的亲身经历。
  • 2016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

    2016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

    《2016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由邵燕君主编、吉云飞副主编、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选编而成,选收2016年完结或已连载主体部分并有更新的作品,在参照各主要文学网站榜单和粉丝圈口碑的基础上,筛选具有较高文学性乃至经典性指向的作品。在关注大神红文的同时,特别关注引发网文新类型、新潮流的小众流行作品。我们力图开创一个不可多得的、有着范本意义的独特年选品种,它所推重的文学性和经典性,不是依据印刷文明体系下的文学传统标准,而是在媒介革命的视野下,在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和粉丝部落文化的土壤中,重新生长出来的具有网络性的文学性和经典性——这一标准尚在形成之中,该选本的选编正是重要建构实践之一。
  • 诸天终结

    诸天终结

    听着!这里,没有嗨爆的电竞帝国,没有繁盛至极的文娱盛宴,没有绚丽花死的痴迷爱恋!真的没有哦~这里,只有人手一份的系统!只有嗨爆的凶(意乱)杀(情迷)案(各种)现场!只有修炼至死!只有天选升级!只有玄幻装逼打钱飞升!所以…什么?对面那人手速超快脑子无敌?罢了,快撤!否则白花花弄你一脸!什么?你感觉很慌?莫慌莫慌!问题很大!慌也没用!乖乖站好!……欢迎来到,王者荣耀!你还有三十秒时间用来逃跑,赶快撤退!(PS1:新手司机初次上路开车不稳,但绝对靠谱!所以请放心抽!开心抽!抽完就爽了!)(PS2:本书作品相关福利卷,第二卷征文卷(与第三卷无关),第三卷正文!谢谢S~~M)
  •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军事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军事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权门盛宠:国民女神带回家

    权门盛宠:国民女神带回家

    梁音音在酒吧坑了个男人,从此后再无宁日。“我想要的,钱或是人,绝不会给它机会溜走。尤其是你——梁音音!”溜不掉,迂回还不会么。梁音音星星眼:“给你当保姆好伐,一个月后两清!”慕安南最宠谁,莫过于在那个晚上自作聪明跌进他怀里的小狐狸。抓住了,一辈子都不会放手。
  • 选择决定人生

    选择决定人生

    每一个人都有希望获得成功,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成功来于正确的选择,选择的权利就在你的手中,不要再麻木了,希望获得成功的人们,勇敢地站起来,大胆地去选择你的未来,你未来的成功就在你的正确选择之中。为了帮助那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选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本书,从多角度、多方位的阐...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爱若初见:何处不相逢

    爱若初见:何处不相逢

    婚姻中忍痛分离的爱人,聚会上重逢的初恋情人,还有一直在身边默默守候的蓝颜知己,几个男女之间的情路百折千回。是是非非,恩怨情仇后,有谁是陪秦非走到最后的人呢?
  • 六千夜

    六千夜

    小说中四位女主角,“湖边四美”:迟慧、甄美、白娇娇、华蝶,看似有相同的起点,然而在16年的时间里,有人步步逆袭,有人高开低走,有人用心巩固,有人从来只关注内心。她们的人生命运也受四位男主角:尤冠熙、秦盛、罗安楠、叶鑫佳的影响……爱情与婚姻,从来对女性命运深刻左右。同时,这16年来,男女主角的际遇也被时代的变化深深影响,有能为力与无能为力相伴;实力与运气并重;实现阶层的突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旧友

    旧友

    我的叔叔有个朋友,名叫柳濑伸司。柳濑家,如果追溯它的渊源的话,应该属于鸿嘉家族的一个分支。当然,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只留下巴掌大的一块旱田,和镇上的其他大多数人家一样,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家族了。所不同的是,他家已不再靠天吃饭,因为柳濑从大阪的一所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城里,在一家公司任职。就这样过了将近十年,三年前,柳濑带着妻子回家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