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200000004

第4章 秋瑾:灰尘中也开花(1)

绍兴以秋瑾为荣,中国以女侠为荣,但绍兴和中国也应以秋瑾为耻,而且这个耻也应该永远延续下去,倒不一定刻在脸上或变成城雕,但应该像鲁迅在桌上刻一个“早”字那样,铭在我们的心中,否则我们还是没有希望的。

始信英雄亦有雌

老家绍兴,现在连我女儿都愿说她是绍兴人,这像我三十年前,填籍贯时会在杭州和绍兴之间选择后者。现在人们对籍贯一词已经越来越淡漠了,我想这大概是属于血脉里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年轻时好讽人,在挖苦别人的同时也不忘时时嘲讽自己,为人又有点中庸的个性……凡此种种,于我,不知算不算是与生俱来?还有爱给人做策划却不愿多跑腿脚,也想挣钱但又不会讨价还价,这不知是不是性格中多少有些师爷幕僚的基因在?还有我那个老家孙端,因是鲁迅的外婆家或者还有某些民国老人的关系,让我多少有些莫名的骄傲,两千多年前,据说陈胜已经发出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疑问,而我却还相信文脉总是要有所延续的吧。

那时舅舅的家离秋瑾故居和畅堂才三分钟的路,所以时常会去那里转转并发呆,那是在过年的时候,那时也不要门票,现在经过一阵洗牌之后也不要门票了吧。那时我总觉得过年是一件很孤独而无奈的事情,就像穿行在绍兴城里那狭长的弄堂里。那时早知道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名句,但走到轩亭口也会默想一下,那时的轩亭口已是车水马龙,但是跟现在一比那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站在喧闹的轩亭口(我想北京的六部口也是这样吧),要想到杀头这样的事情实在也是有点难的。那时我也开始会玩点小穿越了,比如会想,秋瑾要是生在今天,比如她是百年后的七零后吧,那她现在在做什么呢?是不是在周日也带着儿子或女儿去上培训班呢?这样的想象于我实在是一种打发时光的功课。是的,我们无法改变史实,只是在不断挖掘史实。民国前辈的轶闻故事,现在无一例外地是靠进口材料,比如对沈定一(玄庐)的研究,我们得靠美国人萧邦奇的《血路》一书,而研究秋瑾,得靠当年服部繁子夫人的回忆录以及一个涂料专家永田圭介的《秋瑾——竞雄女侠传》。所有这些资料,虽然还是非常有限,但都在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秋瑾是一个人,是一个女人,而不是神和女神。我现在有时也犯糊涂,怎么一个百年前的英雄,还不如一千年前的杨贵妃武则天们谈资多呢?这个里面我们一定是出了问题了的。

实际上穿行于绍兴城内的小巷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冷不防你就看到了大通学堂,看到了土谷祠,看到蔡元培先生的故居,不过如果仅仅是名人故居,是那些紧闭或敞开的台门,那也没什么,更重要的是乡音乡风,尤是冬天,那些腌鱼腊肉挂在窗口或廊檐下和天井里,那种感觉就是一个亲切。

现在据说绍兴也想要造地铁了,这是好事。秋瑾当年去日本,日本还没有地铁。在秋瑾为理想捐驱一百年之后,一个城市有了现代化的念想,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只要那些人力三轮车还在,绍兴黄酒还在,臭豆腐还在,乌逢船还在,小桥流水还在,那么我想,如是这般,秋瑾和鲁迅的味道便还在空气里存在,或许这就是精神因子,是冥冥中的花开花谢吧。

想到鲁迅先生的《药》,再想到谢晋导演的电影,好像是李秀明演的秋瑾,总觉得跟张瑜演小凤仙是一路的感觉——形神皆不像。至于说要怎么才像,我也说不出个谱来。当然西湖边也有秋瑾,西湖本来跟秋瑾关系不大,但人们已经习惯了秋瑾和西湖站在一起,西湖便也因此沾了一点侠气,而不只是白蛇和苏小小们的气场了。

秋瑾,在一个秋风秋雨的时令里,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又一次站在了我们面前。实际上只要她一站着,我们大约都是仰视的,但这种仰视也带来了误读,也有焦点不准的问题。

绍兴以秋瑾为荣,中国以女侠为荣,但绍兴和中国也应以秋瑾为耻,而且这个耻也应该永远延续下去,倒不一定刻在脸上或变成城雕,但应该像鲁迅在桌上刻一个“早”字那样,铭在我们的心中,否则我们还是没有希望的。因为秋瑾是被绍兴的官吏砍了头的。如果我们从人文地理的角度看,秋瑾无疑是那个时代见过世面的人。这种见世面,先是被动的,后是主动的。

先说被动。因为祖父和父亲都是为官的,注意那时有作为的人的父辈,基本都是读书做官的,否则你连机会都没有,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什么官二代和富二代,其实完全不在于官和富这两顶帽子,而是如那句闽南歌唱的那样——爱拼才会赢,至于你把拼唱成了“嫖”那是你的问题了。是啊,关键就看你自己会不会拼了。父辈且是宦游福建,所以秋瑾是生在厦门的(也有大而统之说闽南的)。一百多年前的厦门也不过是个渔村的概念吧,但因为跟着祖父和父亲,或者说吃多了海鲜,那一定比同龄人多了些见识的,因为有一种说法,她还去过台湾,然后因为祖父的退休,而于15岁“回”到了绍兴。到此为止,她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官宦子女的教育,诗词和女红,是必备的功课,据说秋家倒也甚为开明,她也接触了一些进步的报刊书籍,但再怎么开明,女子裹脚这一关还是要过的,所以能骑马会射击且佩短刀的女侠,其实是个小脚女人,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今天只看到过不少穿超高跟鞋女子的,但无法想像小脚女人走路跑步的样子,而且秋瑾后来爱着男装,但整个身体的比例,一定是陀螺形状的。本人小时候还见过外婆小脚的样子,放在老太太身上还是颇为相称的,但如果是放在一个所谓英姿飒爽的女人身上,还是有点滑稽的。

其实秋瑾也不是一开始就英姿飒爽,从她的诗中可以得知,一开始她的诗还是蛮婉约的,如“一湾流水无情甚, 不送愁情送落红”;“陌上烟轻莺边语, 廉前香暖燕双飞”;“窗外草如烟, 幽闺懒卷廉”。这也都是那个时代常见的闺怨诗,其实那个时代的诗人,比如说苏曼殊等,都不单纯以诗名著称,而更多是以此人的行为而著称于世,所以要想真正成为李清照还是困难的。只是说她的诗后来愈来愈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感,且看——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

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

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

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

还有一首咏物的《残菊》也写得很是动人——

岭梅开后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关键是嫁个什么人;同样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就看你自己是否中意了。缔结婚姻关系,在那个年代主要还是看门当户对的。我们知道秋家是跟湖南湘潭的王家联姻的。王家是商贾之家,跟曾国藩还多少沾亲带故的,如果照传统的观点,商人跟文人官人联姻,那算是高攀的,但要知道那也已经是19世纪末了,如果从现实的角度看,那是衣食无忧的,用今天的说法,那是官二(三)代嫁给了富二代,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清楚,秋瑾至少比王廷钧大了3岁(有说是4岁)的,所谓女大三抱金砖,也正是那个时候,好多男的还有纳妾的喜好,所以倒完全不必多虑男女生理上的需求。怎么说呢,女的大了三四岁,在今天看来这是一种姐弟恋的格局,但有没有恋起来,我们是不得而知的,如果真是秋瑾18岁结婚的,那王兄也只有15岁吧,但不管恋和不恋,三年中秋瑾为王家生下一儿一女,作为王家的媳妇,一开始秋瑾也是称职的吧,相夫教子、侍奉公婆,日子也就这样过着。这个时候谁也想不到,她后来会轰轰烈烈,这起因还是缘于丈夫王廷钧进京做官了。

丈夫爱做官,这是男人要进步的表现,自古皆然。尤其是在多子多兄的家庭里,有了钱之后,一个家里有个当官的在,那是很能撑住台面的。好多人避而不谈当官的好处,只说为民服务或实现理想,我以为只说对了一半(即使他们真能做到!)。当官实际上可以体面的拿钱,但前提你得真做公仆啊。今天有所谓跑官之说,而古代则有捐官之举,即可用钱来买个官当当(今天也还有)。当然我还不清楚除了出钱之外,还需不需要笔试和面试,需不需要考策论一类的,哪怕是走过场的。湖南的生活,有没有让秋瑾学会吃辣,这一点史料是不会记载的,但于我看来,秋瑾后来的表现倒是有一点辣妹子的感觉的,从她福建—浙江(绍兴)—湖南—北京这么一路走来的人生轨迹看,这实在是一个见过世面的小脚女子。当然,下一站,还有日本,还有上海。

同类推荐
  • 中华将帅故事

    中华将帅故事

    战争造就将帅。将帅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勇敢勇猛,冲锋陷阵,用血与火书写了威武雄壮而又残酷血腥的篇章。中华历史上的有为将帅,大多是杰出的军事家,有的还是军事理论家。《中华将帅故事》从众多将帅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十三人,采用故事形式,真实地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中华将帅故事》展现将帅的风采,讴歌将帅的功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从中吸取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军队,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战斗,哪怕流血、献身也在所不惜!
  • 看穿莫言

    看穿莫言

    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意在看穿中国文学与中国当代生活的历史诉求、现实期待,并建设一种融入世界文学潮流的中国式表达及中国文学的现代精神。
  • 来不及好好告别:三毛传(典藏版)

    来不及好好告别:三毛传(典藏版)

    她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她只给世人留下了一个背影,然后背起包走向远方,义无反顾地流浪。她一生流浪过五十四个国家,经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经历的传奇故事。有人说:“三毛的一生,抵别人过好几生。”
  • 布什家族:主宰美国政治版图的豪门世家

    布什家族:主宰美国政治版图的豪门世家

    在美国诸多的政治世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四大家族。按照时间排列,分别是: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相比肯尼迪族男性成员命运多舛、人丁衰落,布什家族显然强势得多。布什家族从政至少可以往前追溯四代。第一代塞缪尔·P.布什是钢铁石油大亨,曾担任过全美招商协会的会长、胡佛总统的顾问。第一个在政坛站稳脚跟的是塞缪尔·P.布什的儿子普雷斯科特·布什,他先经商后从政,当联邦参议员多年,结识了艾森豪威尔总统,为后辈从政打下了基础。
  •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诗圣”的“诗史”一样的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十三绣衣使(全集)

    十三绣衣使(全集)

    宛州,方圆十二万拓,山原富庶,水系通达,九州大地上财力的渊薮,华族社会中商人的乐园。以淮安为首的十大名城,历来实行商会自治;唯利是图的人心为金铢银毫插上翅膀,俗世的繁华一飞冲天。星流五千五百年,这是大燮朝立国第二百一十个年头。传说中象征财富的星辰填阖,从未如此时这般明亮。星流五千五百年,欲望昂贵万金,道义轻贱如尘。二十七岁的江子美登上淮安城头,就任宛州商会领袖。俯瞰这个连梦想都有标价的地方,他做出了颠覆传统的决定:设立特职“绣衣使”,持牌执法,监督十城商业秩序。星流五千五百年,每个宛州人都有个黄金颜色的梦。绣衣使是繁忙商路上仅剩的异端——他们不会被任何价格买通。
  •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文白相间,新旧质素交融,叠置着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承下来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和宋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现存各本的异文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了宋至明清的语言演变,为汉语文白演变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言实录。
  • 喜欢和爱之间

    喜欢和爱之间

    本书主要描述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故事,探究情感世界中的爱与喜欢。
  • 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

    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秋去春归

    秋去春归

    四季花,谢又开,秋又春,燕去归。而你,归否?
  • 江山谣:夺权罪后天上来(完结)

    江山谣:夺权罪后天上来(完结)

    太可怕了!一面从地摊上买回来的镜子,竟然扰乱了我的生活。那时不时出现在镜子里的是什么?她怎么可以把我关进镜子,鸠占鹊巢的?!取而代之成为了我不说,还歹毒的把我扔进了大海。天下还有没有天理的?!一觉醒来,我才发现世界已经变了模样。难道我千辛万苦从镜子里逃出来,为的就是被虐待吗?!能剩下恨吗?还有这个口口声声叫我丑奴的男人又是打哪儿冒出来的?为什么总是为难我…………=================================================================亲们,茗香的新文《王后的复仇笔记》开始上传了,请大家支持啊!http://m.wkkk.net/a/208517/简介:莫名的罪责,她被他亲口赐死,并亲手埋葬…噬心的背叛,他为她变成了嗜血残暴的帝王…十年情意,毁于一旦;亲手将她葬入黄土之下的瞬间,他封心绝爱,只留下半块带血的玉佩;而深埋皇陵之外的她,却被盗墓贼救出,从此善良的‘棋子’摇身化作冷洌的妖女;为了族系的存亡,为了远在深宫的妹妹,她步步为营,等候复仇的时机;知晓真相的他,无力回天,除了恨意只有报复;谁料当再次相遇,他竟只有三个字:杀无赦!但,谁又能知晓,深埋于泪水与鲜血背后的,不是恨,而是融入骨髓的真爱……=================================================================亲们,王后笔记大虐,不喜勿入啊。各位路过、走过、闪过的亲,请去看看。留下你们的票票和花花,还要有留言啊,(*__*)嘻嘻……大家多多支持香香啊!!!
  • 九幽天帝

    九幽天帝

    【火爆玄幻】为夺有望冲击神境至宝万物之源,一代强者九幽大帝陨落,重生为一名叫石枫的少年。且看石枫如何凭借苏醒的前世记忆,扼杀各方天才,夺天地造化,踏着累累白骨,回归大帝之位!创了个书友群:14865773。
  • 天衍五行道

    天衍五行道

    这是一个关于阴阳五行的修真时代。这个时代的修士,炼气犹如草芥,筑基贱如走狗,虚丹多如牛毛……有人说从来都看不见,有人说想不见都难。
  • 隐婚蜜爱:盛宠影后鲜妻

    隐婚蜜爱:盛宠影后鲜妻

    前世她出身低微,忍辱负重,只为了保自己和弟弟一生平安,却被人诬陷,含冤而死。再次睁开眼,她成了京中权贵千家的大小姐。她以为自己的重生应该是拍戏、虐渣、拿大奖,然而现实却是吃饭、睡觉、上头条,而且还全是绯闻头条。最过分是国际电影节上,那个尊贵如天神的男人亲自上台为她颁奖。众目睽睽之下,他竟然抓着她的手不放了。趁着今天人多,不如把我们俩的事也公开了?”
  • 怂遍诸天

    怂遍诸天

    张朝:“系统,方便告诉我你为什么叫怂遍诸天系统吗?感觉这个名字好皮(挫)啊,我以后遇到其他穿越者,别人都是什么终极杀戮系统,以力证道系统,他们问我是什么系统,难道我要告诉他们我的系统是个怂,很难为情的,死鬼。”系统:……起初,张朝以为,怂就是懦弱,觉得系统是笑话。后来,怂——心上两人,一人曰恶念,一人曰善念,心为执念,分别是恶念之尸、善念之尸、执念之尸,斩三尸证道!最后,怂道修心,怂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羁绊,我怕死,怕从此见不到你,更怕你见不到我伤心。第一卷《龙与月匈之歌》第二卷瓦罗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