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1800000013

第13章 沉思录I·卷四(2)

尽量保持良好的理性状态,因为其存在的天然目的就是为了将一切事物利用起来,而不是相反。居于理性构成第三位的原则就是从错误和欺骗中挣脱出来。那么,请牢记这些原则勇往直前吧,就能够得到它所有的。

想想你即将死亡,或在当前某个时间点终结自己的生命,那么还是依循本性度过上天给你留下的剩余时光吧。

热爱降临在你身上之事以及命运为你编织的线路,难道还有比这个更适合你的吗?

面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而这些事情也曾同样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当时是何等烦恼,何等惊诧,何等激动,那么他们现在又到哪里去了呢?哪里也找不到了。那么,为什么你还选择用原来不对的方式去对待它们呢?为什么你不把这些违背自己本性的焦躁不安留给那些始作俑者和被其牵着鼻子走的人呢?为什么你不全身心专注于对那些发生在你身上之事物的正确利用上呢?唯有如此,你才可以将其充分利用起来,而它们才是你所有工作的最佳素材。唯有专注于自身,你方可在一切行动中坚决地成为一个好人,切记……

内省心灵。内心乃众善之源,一经挖掘,便可如泉水般涌出。

身体自当体魄强健,无论动作还是姿势都不要凌乱。心灵需要通过外部表情来展现理与礼,也需要通过整个身体表现出来。但是,所有这些事情都应当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就这方面而言,生活的艺术与其说类似于舞蹈者,毋宁说是更贴近于角斗士,因为他应该毅然挺立,并时刻准备迎接突如其来的意外侵袭。

对那些你希望得到其赞许的人们,你要多加观察,知道他们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心灵支配原则。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指责那些无意冒犯你的人,也不会再想得到他们的溢美之词,只要你看清了他们的观念与品位的本貌。

哲人有云,每一个灵魂都有在无意中偏离真理的时候;同样的,也会在无意中背离了正义、节制、仁爱以及诸如此类的优良品性。如果你总能将其牢记于心的话,你就能在对待一切事物时保持和善可亲的态度。

无论你面对着什么样的痛苦,都要在心中如此认为:虽然这是痛苦的,但并没有给你带来耻辱,也不会使你占支配地位的理智受创,因为既有理性又有社会性的理智,并不会因此受到伤害。实际上,如果痛苦让你无法忍受,那么你也可以想想伊壁鸠鲁说过的话,即:痛苦并非不堪忍受之物,也不会始终挥之不去。

所以,你谨记它是有限度的,而且你也不要在想象中对其夸大。你还要记住这一点,我们并没有认识到的是其他很多令我们不甚欢愉的事物,如困倦、燥热和厌食等,其与痛苦这种东西的属性完全一样。那么,假如你仍不满于这些事情的话,你索性对自己说,我屈服于痛苦。

切记:莫要用野蛮人的思维方式去感知文明人。

我们怎么知道特劳格的人品不如苏格拉底呢?因为仅仅有如下的说法是完全不足以证明的:苏格拉底的死更高贵;他在与诡辩论者激战时能够出奇制胜;更能忍受夜晚的寒冷;当他受命去抓捕萨拉米的莱昂时,他断然拒绝,并认为这才是高尚之举;他在街上走路的时候昂首阔步——对于这个事实,我们持很深的怀疑态度。

但是,我们应该继续探究的是苏格拉底究竟拥有什么样的灵魂,他是否能够满足于自己善待别人和虔诚敬神的心态,不因人们的罪孽而自寻烦恼,也不让自己屈从于别人的无知,更不把宇宙降临于他身上之事视为咄咄怪事,不将其视为无法忍受的,最后也不使自己的理智与肉欲产生共鸣。

自然在将你的理智与肉身结构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不允许你拥有自我克制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可以使你的一切都服从于你自己的支配之下。因为,成为圣人而不被认可是很有可能的。所以一定要在你的心中牢记: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实际上并不多。

虽然无望成为一名雄辩家并在自然知识领域中无所不知,但不要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成为一个自由、谦和、友善以及敬奉神灵之人的希望。

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在声嘶力竭地声讨你,就算野兽要把你这具臭皮囊撕成碎片,你也要尽你最大的能力去释放所有压力,唯有如此你才能求得心灵的最大宁静。

因为,在所有这些当中,真正妨碍我们心灵获得自身的内在安宁,对周边事物形成公正的判断并对呈现于其面前的物体进行充分利用的,就是源自于内心的压力,所以对于遭遇的一切我们所能给出的判断是:你确实存在着(一种客观事实),虽然在人们的眼里你表现出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形式。就落入手中的事物,这判断应该会说:你恰恰是我正在苦苦寻找的目标。因为对我而言,所有出现的事物始终是优良材质,可以塑造出理性和政治上的美德。总而言之,可以归于人或神所属的艺术操练。

因为,一切发生的事情都会与神或人存在某种联系,但这绝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难以处理的棘手之事,反而是十分平常但又方便运用的。

要使道德品性尽善尽美,就应该把每一天当做临死前的最后一天,既不过于激动,也不麻木不仁或做出伪善的行为。

永生的众神从不因他们要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地容忍各种恶人而烦恼;此外,众神还从各个方面关心他们。但是,作为一名注定要很快离开人世的人,你难道无法忍受那些恶人,甚至你自己也是他们其中一员?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逃离自己所犯之罪恶,这是一件荒谬的事情,不过这是有可能的,但一个人想要逃离别人所犯的恶行,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一种理性或政治(社会)能力本身并不具备理性和社会性,那么我们可以断定其根本就配不上自己的名号。

你做了一件好事,另一个人从中受益。为什么你还要像傻瓜一样去寻求额外的行善的好名声和回报呢?

对有用之物,人们当然不会厌倦。而依循本性行动本身就是有用的。那么就不要厌倦于对别人去做这样的事而得到有用之物。

归一的自然本性运动创造了整个宇宙。但是,现在所发生的一切事物,不是作为结果,就是在连续性中逐渐出现;甚至连那支配本身运动的宇宙主宰力量所指向的主要事物,也不再受到任何理性原则的支配。如果你时刻谨记这一点,那么你可以在很多事情面前表现得镇定自若。

时时保持灵魂的欢快

宇宙物质都有着温驯与忠顺的秉性,理性本身并不是任何恶行的肇因,因为它本来就没有任何的恶念与怨恨,它不会对任何其他事物为非作歹,也没有任何事物会因其而受到伤害。世间万物,均依循理性而诞生,依循理性而完善。

无论你在履行自身职责时是兴味索然还是热情高涨,是昏昏欲睡还是精神抖擞,是受人诟病还是佳评如潮,也无论你是奄奄一息还是正忙于别事,都没有实质的区别,因为这些都是生命的活动,而我们的生命也会在这种活动中陨灭。只要我们在这些生命活动中做好我们手头上的事情,那么就无愧于心了。

观察内心。不要让你错过任何事物的奇异特性与价值。

一切现存的事物都会在下一时刻发生变化,要么会转变为气体(如果万事万物均为一体),要么就全部烟消云散、无迹可寻。

宇宙的支配理性非常清楚自己的秉性,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用什么质料工作。

为自己复仇的最佳办法,就是不要变成像对你作恶的那个人一样。

在由一种社会行为过渡到另一种社会行为时,要做到心中有神灵,凡事乐在其中、内心宁静。

支配原则会自我激发与唤醒,并会自我应变。当其实现自身的本来面貌并达成自身的意愿时,其也会使发生的一切如其所愿。

只要与宇宙之本性达成一致,那么每一个事物均能功德圆满。因为每一个事物的完美与圆满无法通过与其他事物之本性的一致性来获得,组成事物的外部本性,包含于事物的内部本性,或独立于两者之外的本性也是如此。

宇宙要么是一种无序的混乱,即其中的事物呈现一种相互纠缠的散乱不堪的场景,要么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不但有序而且在冥冥中都有神的旨意的安排。如果宇宙是前者,那么我为何还滞留在这种偶然的巧合与如此无序的状态中苦苦等待呢?为什么我如此关心自己在死后如何变成一捧泥土的事情而不关心其他事情了呢?为何我如此心烦意乱?就因为无论我现在做什么,我的肉身终将消散殆尽?但是,如果宇宙是后者,那么我崇敬、坚信那位执掌一切的主宰者。

当你由于环境所迫而在某种意义上无法得到内心的宁静时,请尽快让你的思想转向你的灵魂,强制因素一旦消失你便应该马上重返正途。因为,只有不断尝试恢复内心的宁静才能让你学会如何执掌和谐的大局。

如果你既有生母又有继母,那么也应该对继母尽守孝道,但同时不能忘记你的生母。不如把宫廷与哲学视为你的继母和生母——经常回到哲学身边,并在她怀里休憩,由此你在宫廷里经历的遭遇就变得可以忍受,而且最终你还会被宫廷所容忍。

当肉食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的心中应该闪出这样一些念头:这只是一条鱼的尸体,要么就是一只鸟或一头猪的尸体;而且,这杯白葡萄酒不过是少许葡萄汁,这件紫袍也不过是由羊毛编织而成,用贝类动物的血浸染过而已——这些就是我们的印象,直指事物并深入事物的内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

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用这一方式行事,对那些看上去最值得嘉许与赞赏的事物,我们应该摘去其被人歌功颂德的光环,露出其本来面貌,看清它们只是毫无价值之物的本质。因为,外表只是理性的奇妙折射面,当你十分确信自己正在从事的事情是让你觉得可以不辞辛劳去做的一件事情,那么你此时可能已经被它蒙蔽了。想想克拉底对塞诺克拉底的评语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普通老百姓所称羡的多数事物都是最普通不过的那种,这些事物是通过内在的凝聚或自然的组织结合在一起,石头、树木、无花果、葡萄藤和橄榄树等均属此例。但是,稍有一点理性之人所羡慕的是由生命法则结合到一起的事物,这类事物包括兽群之类。而受过更多教育之人所羡慕的则是通过理性灵魂结合在一起的事物,这里讲的理性灵魂并非一般的灵魂,是对某些技艺比较熟悉的灵魂,或者在某些方法上十分精通,或者只是因为它拥有很多为其效劳的奴仆。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艺术与人生

    马克思主义箴言:艺术与人生

    《马克思主义箴言:艺术与人生》内容包括艺术与人生;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等。
  •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合作主办,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专业集刊,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中外文化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多领域文化问题(比如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领域的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世界文化思潮等。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上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上卷)

    本书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书中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
热门推荐
  • 为君剑歌

    为君剑歌

    剑侠平生愿隐情山水莲波艳无量锋血染犹见东河望烽烟隔世不相见万里龙腾竞苍天舞长剑情绛红尘安铸君三尺剑烽火江山沥肝胆还君三十年安邦乱世好江山阅千册万卷世隐功名心甘不齿愿青史宽怀欠一纸情缘时间不换此生何道声声怨言不尽经年看江湖变换回望佛门苦短
  • 母亲的花样年华

    母亲的花样年华

    再说说我自己吧。说起来有些奇怪,我母亲死后,我的“洁癖”慢慢地好起来了。我开始用一种不同的眼神去看那些我曾经以为都很肮脏的男人,我的脸上渐渐地有了笑容,我被我们医院的男医生认为越来越好看了,他们毫无例外地怀疑我真正恋爱了。恋爱这个词让我想起了那个中学语文老师,在我的回忆中一切竟然都是那么温馨和美丽。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他再次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他向我道歉说自己太鲁莽。那时候,我穿着睡衣在我们宿舍楼下接受他的道歉,但是有点冷。他要脱下外衣,我摇摇头说,不要,你也冷。于是,我第一次主动地将头靠近了他敞开的怀里……
  • 伯父死过几回

    伯父死过几回

    这一回,小潘伯父是真的死了。小潘伯父第一回要死的时候,我还没生呢。很多次,或者是酒后,也许没喝酒,父亲情真意切:“大跃进的辰光,四两米一天,一个月二两油,哪里够吃啊?我跟你小潘伯伯,就是最困难的时候在一起的。在造纸厂,现在没有了。要上夜班,夜班辛苦啊,要做不得了的事情,不吃饱了扛不住饥啊。我跟你小潘伯伯约好,我夜班,他就省二两米给我,让我当夜宵。他上夜班,我就省二两米给他,让他当夜宵。这样子扛了有年把。有人看我们亲,就讲风凉话,说,一个姓于,一个姓潘,好花不常开。试试看。我们不信邪,一直亲到现在。”
  • 赢在起跑线上

    赢在起跑线上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做到赢在起跑线上,才能从容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 二次元在末世

    二次元在末世

    末世降临,丧尸横行。话说……这个旧剑什么鬼?这个召唤英灵让我很慌啊!“好好利用这双眼,活下去,拯救世界。”但是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恩赐。人心尚不能洞察,神灵又如何揣摩。“不要目空一切,亦不要妄自菲薄。”末世,我林晓,来了!PS:宅向文,宅力不够者慎入!
  • 佛说转女身经

    佛说转女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妒记

    妒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女皇陛下万万岁

    快穿之女皇陛下万万岁

    许昭十六岁那年,终于算计死了自己的父皇和大哥二哥四哥,荣登帝位,然而登基当天却被系统抽取灵魂,过上了每天被系统欺(tao)压(hao)的生活。#贫贱不移的老师:你借我的情,我一生来还。#威武不屈的和尚:唯你回首一眼,方知这是人间。#温柔乖巧的小叔子:哪怕众叛亲离,我,依旧不悔。 【男主同一人,1v1宠文,欢迎入坑。】
  • Allan Quatermain

    Allan Quaterm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前咫尺,而今天涯

    从前咫尺,而今天涯

    一场群架因她而起,桀骜不驯的男孩韩兵在火拼时失去了最爱的哥哥,她却连他是谁都不知道。高中时帅气温和的同桌凌睿默默喜欢她,她却为了成全好友而远走他乡,一连串美丽的误会发生后,她又在大学里遇上了化名韩之风的韩兵,他眼神中的冷漠和忧伤吸引了她,当她抛下过往勇敢去爱时,却发现爱情里隐藏的秘密,伤痛过后才发现,属于她的王子一直未曾远离。在孤傲清高的女孩秦芮的生命里,韩之风降落于绚烂的时光中,凌睿守候在温柔的岁月里,她何从选择?走过千山万水,终于抵达幸福的彼岸,爱原来是彼此矢志不渝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