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200000007

第7章 需卦

需卦,由下乾上坎组成,卦形作“”,象征“需待”,就是“等待”的意思。上卦“坎”为水,代表“云气”;下卦“乾”为天:上下卦拟象云气上集于天,待时降雨,喻示“需待”之义。全卦阐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当耐心待时的道理。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译文需卦:真诚地信守此道,前程光明而亨通,行于正途而获吉祥。利于涉越大河。

《彖传》说:需,意思是等待,因为前面有艰险。乾性刚健,勇于进取,而又能不陷入险中,其意义就在于避开穷途和困境。需卦象征等待,真诚地信守此道,光明而亨通,行正而吉祥,这是因为九五居于天位,处于正中。利于涉越大河,向前去能够建立功业。

《象传》说:需的上卦为坎,表示云;下卦为乾,表示天。云浮聚于天上,待时降雨是需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可以宴饮安乐,待时而动。

解读需卦乾下坎上,乾为天,坎为水,在上则为云。云气升到天上,尚未成雨,只有等它下雨,所以需卦有等待之义。君子观此天象,想到在做事业的过程中,也有不得不等待的时候。这时不宜急于有所作为,更不必过于紧张,不如用饮食来保养自己的身体,用娱乐来陶冶自己的精神,轻松自如地养精蓄锐,等待机遇来时再大干一场。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初九:在郊外等待,利于保持恒心,这样不会有过错。

《象传》说:在郊外等待,说明初九并不冒险犯难而行动。利用保持恒心,不会有过错,说明初九没有失去常理。

解读古人所居之地称为邑,邑外称为郊。“需于郊”,说明初九刚刚离开所居之地,走到郊外,知道前面有坎水之险,就停下来等待了,所以《象传》解释说:“不犯难行也。”不过初九既是阳爻,就有阳刚之性,很容易冲动。它虽然懂得待时而动的道理,但是能不能持之以恒地等待下去,还是个问题。因此,不仅要能等待,更要紧的是要能“用恒”。需而用恒,才是善于等待。刚健之人,或为才能所使,或为意气所动,或为形势所激,或为利益所诱,很容易失去理智的控制,常常在时机不成熟时就犯难而不顾,把事情弄糟。这就是虽能需而不善于用恒,所以卦辞中特别提出告诫。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译文九二:在沙地上等待,稍微有过错,最后还是吉利的。

《象传》说:在沙地上等待,沙地柔软难通行,将有延误事机之失,这过失在自身。虽然稍微有过错,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

解读此爻为需卦第二爻。沙上难行,“需于沙”指人处于艰难之中;但沙虽难行,却不致深陷,只要能坚持,最终就会走出困境,所以还是有吉利可言的。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译文九三:在泥淖中等待,招致强盗到来。

《象传》说:在泥淖中等待,泥淖污秽,环境险恶,灾难就在附近。由自己招致了强盗,但郑重谨慎,随机应变,就可不受损伤。

解读从需卦的上下二体看,乾在下为内卦,坎在上为外卦。九三虽然位在乾之上,逼近坎险,毕竟没有直接陷入坎险中,灾祸危险仍然在外面,只要不去招惹它就不会自己来。这时要注意不要自找麻烦,即“致寇”,否则的话是咎由自取。就是说,即使在逼近危险的情况下,灾祸的形成也是自己招致的,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祸由自招,咎由自取,不必怨天尤人。所以韩愈《原毁》开篇就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周易》正是教人以自身反省的智慧。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译文六四:在血泊中等待,从陷阱中逃脱。

《象传》说:在血泊中等待,冷静、顺从地听命于时势。

解读《周易正义》说:“血者,杀伤之地;穴者,险陷之所。”六四虽已在坎险之中受伤,极其危殆,终于因它本身阴柔而得正(以阴爻居阴位),即使在血泊中仍能冷静地等待脱险的时机。顺应形势,听从变化。能够如此行事,终究会化险为夷,从险陷中脱出。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里,镇定自若,静待形势的发展变化,还潜心研究八卦,据说六十四卦就是他在狱中演成的,最后终于获释。这种气度,非凡人所能及,可以说是“需于血,出自穴”的范例了。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译文九五:在饮食宴乐中等待,守持正道可获吉祥。

《象传》说:在饮食宴乐中等待,守持正道可获吉祥,说明九五居中而得正。

解读九五已入坎险的中间,本来是最难自拔、最堪忧虑的。但这并不妨碍九五刚健中正而自尊自信,故能处变不惊,履险如夷,不改常态。爻辞中的“需于酒食”,并不是贪图享乐,更不是醉生梦死,而是在困境中仍能自得其乐,这当然是洞明事理的结果。这样的酒食之乐当然是正而不邪的,所以爻辞说“贞吉”。在险困中饮食自乐,安然自处,以待时变,这才是处险待时的大境界。没有大胸襟、大气魄、大智慧是很难达到这地步的。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译文上六:落入陷穴。有不招而至的三个客人来访,恭敬款待,终将会得到吉祥的。

《象传》说:不速之客来了,恭敬地接待他们,结果是吉利的。因为全卦阳刚过甚,逼压阴柔,但是上六处阴位,位置合适,所以有惊无险,没有大的损失。

解读陷入困境中无法自脱时,只有等待外援,当地位低下,但是勇武有力的“不速之客”同来增援时,一定要“敬之”,不能显示出丝毫“贵族”的派头和架子,如此上下才能契合,吉星高照。遇险者得以脱困,虽说是得力于救援,也多亏它采取诚敬待援的态度。这是需卦始终强调的基本思想。卦辞指出,遇到危险,要心怀诚敬,守正待时,切忌躁进,在险外,不轻进;在险中,静守待援。处险的基本态度是沉着谨慎,守正待时,这正是需卦的精神实质。

同类推荐
  •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本书便是通过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砥砺人生。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和南怀瑾一起读《老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老子》

    老子之道,高深精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所谓一百个人读《老子》,便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感悟,因为每个人都在著述中寻找着自己的人生痕迹,无论是《老子》的原文,还是南怀瑾先生的解读,细细品味,语有回甘,掩卷而思,幡然有悟。本书作者在南怀瑾先生解读《老子》的基础上,融会儒佛之道,结合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进行拓展,在博大精深的道家学说中领悟处世智慧,解决现代人心灵空虚、灵魂无所归依的困惑,为我们开辟了一块心灵栖息地。
  •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是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白沙创立的新的心学哲学形态。白沙心学以“自得之学”为核心价值,以心与理的关系为基本内容,强调心自得于道,自得于理,形成了“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内外合一、心理合一的新哲学思想体系。它是明代哲学发展链条中新的心学思想路线。白沙心学“内外合一”的新“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超越了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思想体系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对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的综合与创新,从根本上体现了白沙心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特色,奠定了白沙心学在明代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无限战场

    网游之无限战场

    徐楚对天发誓,他买VR眼镜的目的仅仅是更好的观摩老师们的动作大片....下载了好几个G的种子竟然是火爆的游戏文件,进入游戏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说好的大美妞呢……说好的长发妹呢……说好的水果老师呢……徐楚抓着一卷卫生纸,在游戏世界里猥琐前行。
  • 我送孩子上北大(2):31位北大新生家长的家教手记

    我送孩子上北大(2):31位北大新生家长的家教手记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优等生,考上理想的大学。要想成为一个优等生,除了学生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培养,还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送孩子上北大》收集了四十多位已考上北大的学生的家长们撰写的如何培养自己孩子的家教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这些优等生的家长们介绍了他们教育孩子的不同的理念、方法、要求、心得体会,以及从家长角度观察总结的孩子的理想、做人、学习方法等,对其他家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苍穹修仙记

    苍穹修仙记

    莫闲意外身亡,却穿越苍穹大陆,成为一个外门弟子。莫闲独爱种田。在各大长老都为一棵人参争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莫闲在拿人参喂羊。在各大内门弟子为了一株灵芝上生死台的时候。莫闲在拿灵芝拌饭。就在宗主路过莫闲的房前被吓得心脏病突发仙逝之后。各大人物纷纷过来求莫闲交换灵药。莫闲嘴里嚼着人参果默默说道:“天级以下功法不要,传功十年起步。”
  • 石川啄木短歌

    石川啄木短歌

    史航在接受一次读书采访时说:“虽然你觉得我推荐了很多次石川啄木,但是我想说,更多的时候我是强忍着没推荐的。”石川啄木,日本诗人,曾做过教师,新闻记者,因贫困多病,去世时仅26岁。《石川啄木短歌》收录石川啄木《一握砂》的551首短歌,根据1962年周作人译《石川啄木诗歌集》和1962年岩波文库《啄木歌集》双语典校,完整还原周作人译作的石川啄木。石川啄木的短歌对日常生活,四季变化,政治局势,亲友孩童均有独特的描写,并以细腻敏感的思绪对生活中的得到和丧失做出记录。作为年少病逝,在文坛短暂一现的诗人,石川啄木的诗歌无论是创作水平,还是对生命超出时代的体悟,都展现着无可替代的价值。本书比起市面大多数石川啄木诗歌集,果麦版本独特地采用中日对照版,使用经典周作人译本,以最朴实,遵从事实的翻译还原石川啄木敏感而悲悯的灵魂以及卓越的文学才华。
  • 老人与海(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

    老人与海(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

    海明威的作品很多,我们这个选本,除了《老人与海》之外,还收录了另一篇“硬汉风格”作品《不败之人》,以及他的“意识流风格”代表作《乞力马扎罗的雪》,后者并不好读,但能够反映海明威文学风格的另一面。
  • 贵族校草萌萝莉

    贵族校草萌萝莉

    她是学校的呆萌萝莉,他是学校的校草明星,帅到人神共愤。她不懂爱情,只是懵懂跟着他一路走下去。他帅,帅到所有女人都爱他,却独独对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呆萌萝莉上了心,摸了摸下巴,看着这萌萝莉的眼神满是邪肆,既然上了心?那就拐走吧!
  • 八月飞雪

    八月飞雪

    一片戈壁,原本没有人,因地下发现了石油,来了许多人。许多人,都在做一件事,让地下的石油,跑到地上来,再跑到各地去,跑到各种机器里。石油没有腿,不会自己跑。要让它跑,离不开人。于是,一大群人,围绕着石油,干起了不同的活。有钻井的,有采油的,有运油的,还有炼油的。这件事,从一开始做,做到了现在,做了半个多世纪。第一代人,做到了老,做不动了,退了休,轮到第二代。第二代干到了这会儿,也不小了,差不多也都是五十岁上下了。眼下,主要干活的,已经是第三代了。第三代人,不但长大了,各种油田的工作,已经主要是他们在干。自然一些故事的主角,也就成了他们。
  • 神的神秘之书

    神的神秘之书

    编号:九;职业:傀儡师;目标:成为时空管理员。不过玖表示,我只想找个地方好好看书养老……算了,带着小狐狸接着上路吧。走遍无数地方,去了解各种他人的故事与人生。(单人向轻小说,不写打打杀杀,但有快意恩仇,就想写个真实又或不真实的异世界)
  • 下次街口

    下次街口

    青春里的你就像一到光,照进了我平淡无奇的生活就像三月里的芳菲冬日里的热茶温暖了我整个青春但我知道结局知道最后是分道扬镳……
  • 夫君是只妖

    夫君是只妖

    上古武魂、紫芝血脉、上品炼药的体质,为避免杀身之祸,出生后就被母亲封印,只能女扮男装,背负起云家少主的重任。她无意间捡到一只超萌的小奶猫,好心收留,吃饭沐浴都带在身边。可……忽然有一天,小奶猫竟然变成了一个大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