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4500000002

第2章 引言(2)

以上说法都有道理,但既然都有道理,就都不是决定性的。在此,我尝试提出一种新的看法:我认为白话短篇小说在文类上过于从属于中国传统小说的“改编模式”。明代的短篇小说集几乎全是对先存话本、唱本、剧本或历史故事的改写。有的研究者认为《三言》《二拍》中某些篇什是晚明人的创作,但这不能证明它们是编者冯梦龙或凌濛初的创作。晚明短篇小说的成功,或许就是短篇小说改编模式的成功。此后,短篇白话小说的读者的阅读程式,规定了他们拿起短篇小说集时,期待读到不一定是新鲜故事,而是故事新编。这样,无怪乎清人创作的短篇读者很少。

在20世纪初,作家也写短篇小说,例如吴趼人的《趼人十三种》、刘冷铁的《冷铁碎墨》。《小说大观》等刊物几乎每期都有短篇小说。但是这些短篇小说与其说是中国古典白话短篇小说的后裔,不如说是从西方输入的新式样新文类的尝试。“短篇小说”这名称就是在这时发明的,用来指这些散篇的创作。而且,这些短篇小说当时(以及今日)都没有吸引读者或批评家的注意,以至于当时有批评家认为中西小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西方小说太短,可读性差,中国小说长,因而可读性强。

许多五四作家表示他们对两种传统感兴趣:西方短篇小说,中国传统白话长篇小说。而几乎没有人提到中国短篇小说(无论文言还是白话)。

实际上五四作家很少写长篇,仅有的十来部,大部分读来很像传统小说,而不像五四新小说。其中较优秀者,如杨振声《玉君》、叶鼎洛《前梦》、张资平《冲积期化石》等,叙述方式与鸳蝴派小说相当接近。甚至一些中篇小说,如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读来也像白话写的苏曼殊式小说。可以说,1927年前无成功的长篇。

如果晚清几乎无可读之短篇,而五四几乎无有价值的长篇,那么小说从长到短本身就不是文类的演变,而是文学演变的一部分。如果在1917年到1927年十年中,“新派”作家致力于短篇,而“旧派”作家致力于长篇,那么短长之分就不是文类的区别,而是两种文学的区别。

这给本书提供了方便:我们没有必要将晚清与五四的长篇短篇分别作比较。当然,由此也可以形成一个陷阱,即把短篇与长篇的文类区别扩大成为两种文学的根本区别。为避开这陷阱,我将在本书中选择某些晚清短篇与五四中长篇进行讨论,虽然它们很难说是这两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三、分期尝试

上一节讨论本书文类范围已经涉及中国白话小说的分期问题。

中国白话小说的前历史时期——口述文学时期——从现有历史记载来看,长达六个世纪,从中唐一直延展到元末。当白话小说的书面文本开始出现后,口述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关系就变得很复杂。

中国白话小说的第一阶段从南宋一直延续到明末,虽然其起端很难确定。我们现在找不到宋版的白话小说,某些元末明初版的小说,据现有资料估猜,可能接近宋版原本。这第一阶段的特征是不断改写,文本很不固定,哪怕郭勋这样的权威编辑出版者,都无法固定《水浒》文本。不断改写的直接原因自然是作品的著作权不明,不断兴替的改编权代替了一次性的著作权。

改编阶段大致结束于《西游记》和《金瓶梅》出现之时。《西游记》的素材在中唐后600年的历史之中以各种形式进入文学。仅就长篇小说而言,根据能找到的记载,至少有两个剧本和两本小说可以说是《西游记》的前身——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西游记平话》(此即《永乐大典》所存片断之原本,很可能也是朝鲜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所存章之原本),元吴昌龄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元末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由于这些作品大都散佚,我们无法证明《西游记》从这四本书中取了多少材料,但我们唯一能肯定的是吴承恩《西游记》是这一系列改编的最后一步。这个文本的某些特征使唐僧取经故事系列无法再被进一步改写。《西游记》成了中国白话小说改写期结束的标志。

然后,紧接着,在16世纪末,出现了《金瓶梅》这部有明确著作权的长篇小说。说它有明确著作权,并不是说作者身份明确,而是说它在文本性质上开始具有非改写性。与《西游记》不同,《金瓶梅》定本前的改写史紧凑而简略。崇祯本《金瓶梅》与比它早20年的万历本《金瓶梅词话》相当不同,词话本的错字与情节脱落之多,似乎是作为未定本而出现的。二者的区别不是不同写本之间的区别,而是两种小说的区别。

《金瓶梅》之后,冯梦龙改写《平妖传》和《隋史遗文》,它们都具有吴承恩《西游记》和崇祯本《金瓶梅》那样的最后写定本品质。因此,我们可以说,以《金瓶梅》崇祯本为标志,开始了中国白话小说的崭新阶段——创作期。这个时期在18世纪中叶产生了《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巨作,使中国古典小说进入了它的极盛期。

整个19世纪中国白话小说进入了衰落期。作家们自己也感到他们无法企及前人达到的高峰。从流通方式和叙述模式上说,19世纪中国白话小说多多少少回到改写期,这时期的几部代表作品,例如《施公案》(1824年)、《三侠五义》(1879年)、《彭公案》(1892年)均有改写本。中国传统白话小说似乎走入末路。

清末最后十年,即20世纪初年,中国传统白话小说突然繁荣,这个繁荣期迅速在1905年左右达到最高点,在辛亥革命前后逐渐演变成为民初的鸳鸯蝴蝶派,余风流韵一直延续到五四运动之后。到30年代,它拥有的读者还比五四新文学作品为多。

因此,本书中所说的晚清小说既包括清朝覆亡之前的十年(1902—1911年),又包括民国初年的五六年。把传统小说的最后阶段称作“晚清期”显然是有年代错误,有的学者建议的名称“新小说”——借用梁启超的刊物名称——更不适用,每处都得打上引号以免误会。幸好,民初的传统小说只是晚清小说高潮的余波,几乎无重要作品产生,所以“晚清小说”这个通用的名称大致上还用得。

晚清与五四小说有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理论先行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有意识推动的潮流。1902年梁启超为他主办的《新小说》写的发刊词《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发动了晚清小说运动;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一般被认为是五四文学运动的起始点。

五四文学时期应当在什么时候结束?这个问题,大部分研究者结论相同:即1927年,距胡适文章十年。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很自然地以这十年作为新文学的第一阶段。一直到今天,文学史家一般都这样分期。其原因倒不一定是由于1927年政治大变动年代造成的震撼。如果1927年之后,五四作家领袖鲁迅搁下小说之笔,而主要的五四理论家沈雁冰变成了小说家茅盾,推出了他的第一批小说,那么,以1927年作为五四时期的结束就有文学史本身的根据。

胡适,《大系》第一卷《建设理论》卷的编者,在他的序言中自我解嘲说:“十几年来,当日我们一班朋友郑重提倡的新文学内容渐渐受一班新的批评家的指摘,而我们一班朋友也渐渐被人唤作落伍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最后代表者了。”

他的感觉是对的,一个新的时代已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这个时代一直延续到70年代。这个五四后时期不在本书讨论范围内:本书集中讨论20世纪初中国小说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但是,正如本书第一章将回顾中国传统小说诸特征,本书最后一章将尝试用我们从讨论中得出的研究范型,分析20世纪中、后期小说的发展进程。

划分四个时期,也就使本书基本的讨论建立在四个时期的比较之上。

除了这纵的对比之外,本书还得纳入一些横的对比——不同类型小说的共时比较。鲁迅首先提出了中国传统小说按题材划分的四个类别:讲史、英雄传奇、神魔、世情。这四种题材类型在中国小说改写期中逐次出现,而且轮番占领舞台中心。最后世情小说的出现,使改写期结束,并把中国传统小说推向高潮。或许并非偶然,在晚清,这个类型次序基本上又重演了一次——只是快速得多——最后以世情小说的商业性成功给中国传统小说送了葬。

中国古典小说的繁荣期(17—18世纪),与西方现代初期——史家称为新古典时期,或启蒙运动时期——小说兴起,时间大致上相当。除了塞万提斯(1547—1616年)稍早外,笛福(1660—1731年)、斯威夫特(1667—1745年)、伏尔泰(1694—1778年)、理查森(1689—1761年)、菲尔丁(1707—1754年)、卢梭(1712—1778年)、狄德罗(1713—1784年)、斯特恩(1713—1768年),正是吴敬梓(1701—1754年)与曹雪芹(1715—1763年)的年代。捷克汉学家普实克首先建议这个课题:对比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与“现代初期,尤其是17、18世纪的英国小说”。他自己做了一点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同时期中国小说“更为透彻,至少更为深刻”。法国比较文学家埃梯安伯尔说吴敬梓和刘鹗的小说说明“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小说比欧洲落后,有必要接受西方蛮人的小说形式”。

他们没有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深刻透彻的小说没有发展,而终于不得不引进西方小说形式来开创中国小说的新世纪。本书也将做类似的对比研究,但把讨论集中在叙述形式上,结论与普实克和埃梯安伯尔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本书将证明,“深刻”之类暂且不谈,就叙述形式而言,中国传统小说到20世纪初已不得不变。

20世纪初中国小说与以往不同的是,它直接与西方现代文学(主要是西方19世纪的文学创作和文化思潮)相接触。因此,本书又涉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另一个方面:影响研究。20世纪初影响了中国作家的西方作家,其名字组成一张惊人的长单子,包括了19世纪欧美几乎全部重要的作家。

这些作家形成了现代主义来临前西方小说的高峰,他们之间的区别很大,但对于20世纪初中国作家而言,他们的作品形成了现代小说写作的一些基本规范。在本书中,我常会提到某个时期中国小说的某个形式特征“多于正常”或“少于正常”,所谓“正常”,就是指这个西方19世纪下半期与中国五四小说所形成的基本叙述特征。

这里,就会出现“影响陷阱”,也就是把发生在中国文学中的一切现象都说成是“模仿西方”。尤其是对晚清或五四文学评价较低的论者,总把“盲目西化”作为万恶之源。本书试图用独特的分析方式证明20世纪初中国文化与文学发展,自有其内在原因,决不是西方影响所能决定的。

同类推荐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在场的魅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集

    在场的魅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集

    本书作者从方法论角度入手,选择自认为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心得堪为示范的篇什,以便读者不但可从中读出作者对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史的个性阐述,也能够窥得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需要的一些入门路径和基本方法。
  • 无边的忧郁

    无边的忧郁

    本书收录有悠悠心会、体验自卑、圣陶老人在最后的日子里、文学呼唤崇高、红桥个体世界、大学一年级等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雷达,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
热门推荐
  • 豪宠甜妻:总裁,请克制

    豪宠甜妻:总裁,请克制

    她被相恋两年的男友设计成为其他男人的女人。再转身,她跟这个男人重逢,却不料陷入了一场生死搏斗之中,她这才知道,原来这个男人居然是这个城市赫赫有名的明天集团总裁,人称五爷,并且还是前男友的亲五叔,他要她扮演他的女朋友来挡住其他女人的纠缠,却不料她深深的爱上了整天被前男友叫五婶的滋味儿,更是掉进了这个楼五爷的陷阱。他与她相爱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是一切灾难的开始,狸猫换太子,血缘关系,上辈纠葛,人间冷暖,一一在他们的身上上演。
  • 冷酷BOSS放过我

    冷酷BOSS放过我

    一个大雨滂沱的雨夜,20岁的他去了孤儿院。8岁的她,嗲嗲地一声,“叔叔。”他心中融化,将她脏兮兮的小手捏住,带回家中。她18岁生日,在他耳边轻声说,“我可以接受男生么?”他眸子瞬间僵硬,转瞬却一记漂亮的微笑,“爹地会送你一个惊喜哦!”她笑靥如花,满心期待。18岁,一场雪的订婚宴和一次粗暴的掠夺,她失去了初恋也失去了童贞。两年后,他为她披上婚纱,他深邃冰冷的眸子,勾起邪魅,“你再也别想离开我!”她灿若春花地笑,在一片祝福声中,与他拥抱,“那就一起下地狱吧!”“砰”,子弹穿透了他,也穿透了她…………….
  • 清谈墨子

    清谈墨子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拥王者的女儿

    拥王者的女儿

    《玫瑰战争》系列之一,菲利帕·格里高利代表作品,背景为英国玫瑰战争时期,主要描写在两大家族斗争中起过关键作用的女性的故事。《玫瑰战争:拥王者的女儿》故事聚焦在有名的“拥王者”沃里克伯爵的两个女儿身上,为了实现父亲的野心,两名少女的人生之路从出生之日起就注定不会平顺,在不断的政治斗争中她们象棋子一般被各方势力利用,虽然最终其中一人坐上了王后的位子,但也付出了惨痛的血的代价。
  • 冷情总裁:前妻难追

    冷情总裁:前妻难追

    三年婚姻,叶晨一直在仰望他的鼻息中度日,也知道自己从没走进过他的心里,但是,她不计较,一切只因她爱着他,如果不是那两个痛彻心扉的耳光,叶晨怎么也不会心死。呵,她从没想到她的生活里也会有小三这种生物的出现,她更没想到三年来对他冷若冰霜的丈夫,在搀扶着另外一个女人时,笑意盎然。“凌漠!”她看着他隽秀绝尘的脸,轻声笑了,笑得眼泪滚落,前俯后仰,“原来你也不是那么淡漠,原来,你也是有心的。”男人始终不语,搀在另外一个女人手上的胳膊却是蓦然用力,把她掐的生疼。女人吃痛惊呼,“漠,你怎么了?”“没什么。”男人忽然松开手,扔下身后人,大步朝前走去。凌漠是谁?没人知道他何而来,将去何处。外界只知道,三年前,他风光大娶本市副市长的女儿,从此,商路亨通;在功成名就的三年后,他毫不犹豫的和结发妻子离了婚。这个一个关于爱和恨,阴谋错综的故事,男主沉稳深情。
  • 乔木夏梦宁

    乔木夏梦宁

    暮梦宁,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不相信。那你对乔恩庭是什么感觉?额…一见钟情…暮梦宁,误打误撞来到了A中,误打误撞喜欢上了乔恩庭,误打误撞在了一起,却因为某些原因再次相遇。再见面之时,你的身边已有另外一个人,那我们的爱情还是否能再次延续…那时的他们,十六岁,时光正好,青春正在…
  • 废材逆天:财迷小狂妃

    废材逆天:财迷小狂妃

    当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萌龙宝宝长大成人,化身狼要扑倒自己之时,应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当自己确认过眼神的女人桃花朵朵开的时候怎么办?龙王大人表示很简单,见一朵掐一朵,见一朵掐一朵。当然,最简单的办法便是自己扑倒!
  • hello,龙先森!

    hello,龙先森!

    冯天莉到处跟人说钱私语眼光一天比一天差。上个月是中国财富榜中游的青年才俊,最近这个虽说纨绔了点,好歹是个潇洒富二代。现在……她居然看上个社科院里挖土掘坟的小小科员!私语想了想,决定还是不把自己男票,会飞,会瞬间转移,会N种封印的金手指以及无原则宠妻的本质暴露出来。这年头,低调是福。
  • 一步成妃

    一步成妃

    方琼竹在父亲死后,因为生计艰难被母亲卖给陈家做傻儿子的媳妇,不甘的琼竹在成亲那天大闹喜堂,陈家傻儿子因无人看管溺死,琼竹被陈家虐待,命运再次传来转机,陈家想让女儿成为世子妃,于是决定让琼竹参与进去,琼竹能否摆脱命运戏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界之歌

    武界之歌

    武衍天道,玄科双幻,道之天骄神所眷,破碎灵源厉修难。斑驳断剑锁条链,化鳞腾云武界临。云飞传说,武界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