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9200000015

第15章 煽动与纷扰

治理国家的人应该知道国家动乱的征兆;通常当人民已无上下之分时,动乱的征兆就最为明显;这就好像自然界的暴风雨在昼夜交接的时候最大一样。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国家将有大动乱之前也是这样。

“暴风雨知道前兆,

祸起阋墙有暗争。”

对国家的诽谤和放肆的言论如果太多而无所顾忌,流言四起,损害国家利益的歪曲报道,都是暴乱的征兆。罗马诗人维吉尔说,流言女神是巨人家族中的姐妹之一:

“大地之母因为怀恨诸神,

生下一女起名流言;

她是巨人家族中最年幼的一个,

她是巨人西亚斯和安塞拉多的妹妹。”

流言好像是过去煽动的残留物,实则是未来煽动的前奏。不管我们如何明白辨别,暴乱的煽动与流言的煽动都是如同兄弟姐妹般平行的事;国家的良好政治和合理的措施本可令人满意的!”但一经流言的打击,恶意的中伤,便成了百无是处,正如塔西托所说:对于政府的不满如果普遍存在,则好的政治与坏的政治将同样遭到攻击。切勿认为流言只是骚乱的象征,只要加以压制就可以补救,只有不轻信流言才是制止流言之上策;如果不断地压制,反而会使流言传播得更久。塔西托说顺从自然也不是部下对长官那种俯首从命的服从,一而是要有所辨识地顺应。纷争、辩论、对命令不满,都是摆脱束缚的方法、不听命令的表现。尤其,当台上的人以温文畏缩的态度发言,而反对者却以大胆放肆的态度讲话时,不服的表现更是明显。

主张权谋的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弗利说得好:国家应为民父母,如果有所偏袒,便会像一条载重不均的船倾向一边去,例如法国亨利三世起初介入消灭新教徒的联盟,不久又倒戈,自己反受攻击。假使国君成为某种运动的同谋,而当其他方面的势力大过国君时,国君的名位已就名存实亡了。

假使纷争公然兴起,政府的威信便会失去。政府最重要的行动应该是像行星在天体中的运行,每一行星都是由一主动力推动而迅速前进,自身的运转却是缓慢的。假使大行星运行过猛,塔西托则说:“太放任了,以致有违服从(顺从自然)的原则。”这也表示整个轨道已经出了毛病。威信像是上帝赐给国君的束腰带,可随时放松,维护政府的四大纲领:宗教、法律、议会和财政,如果发生了动摇或减弱的征兆,人民就会祈求清明政治,就像祈求一个晴朗的天气一样:我们暂且不谈这些,先来谈煽动的因素,再来谈谈煽动的动机,进而再谈补救的办法。

关于煽动的因素是值得研究的事。如果时间允许的话,防止煽动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消灭煽动的因素。例如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要熄灭那星星之火。煽动的因素有二:极度的贫穷和不满。当然,如果大多数的财产被吞没了,大多数的人便会赞成骚乱。罗马诗人鲁肯描写罗马内乱以前的情形说:“财产因高利贷而被吞没,信用动摇了,许多人因战争而获利。”

“许多人因战争而获利”的投机取巧心理,就是国家将乱的必然征兆。假使较有名望的人都遭遇了贫穷的处境,平民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则危险就会紧迫而扩大,因为饥饿而生的叛乱是最激烈的。至于,民众对于政府的不满,如同人体内的体液很容易发高热,以致皮肤肿胀一样。做国君的不要以民众不满的情绪是否正当来判定危险性的大小,因为这样会作出过于理性的估计。其实,他们的不满往往伤害自己或损害自己的利益。也不可拿造成不满的痛苦来衡量危险的大小,因为民众的恐怖心理大于痛苦的感受时,他们的不满会更加增大。这是说,“痛苦是有限的,而恐怖却不然。”并且,当政府对民众的压迫太重时,那种被激起的不耐情绪可能变成勇气,恐怖的情绪则不然。同时,不要因为不满的情绪常常发生,并且时间闹得很久,都不曾引起什么乱子,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并不是说烟云一定会变成暴风雨,暴风雨也未必会骤然而至,可是最后或许会出乎意料地涌现。正如西班牙俗话说:“吹灰之力可以断弦。”

煽动的原因和动机是宗教改革、重税、法律和风俗的改变、某种特权的丧失、一般的压迫、不公平的升迁、起用愚庸或陌生者、饥饿、散兵游民、激烈竞争,以及其他惹起公愤的事都足以使得民众团结起来从事革命运动。

关于补救的办法,有一些基本的预防法,至于适切的补救办法,必须对症下药,这项工作与其说是统治者的事,不如说是议事者的事。

第一种预防就是除去一切足以引起叛乱的本质上的因素,那就是国家的贫穷问题。为了消除贫穷,就得使贸易平衡、培植工业、消除游荡与懒惰的习性、以法律节制浪费、改进耕作土壤、调整物价、节制税收的浪费等等。一般说来,我们必须预先筹划,使国内的人口数目不超过生产总量所能负荷的程度。人口的计算也不要单以数目来作限制,因为人口少而消费量多时,反比人口多而生活较节约、储蓄较丰富危险得多。所以,贵族显要的增加和平民的比例过高时,国家必然贫乏。僧侣增加过多也是这样,因为他们对生产毫无补益。饱学之士过多也会发生同样的弊病。

我们也要记住:某国的收入就是另一国的损失(因为一处有所得,另一处就必有所失),只有三种东西可以从甲国销售给乙国,一是天然产品;二是工业制造品;三是交通工具。所以,如果这三个生产的轮子转动起来,财富就会源源而来。经营和运输较物品本身更有价值,更易充实国库,这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例。荷兰在这方面的成绩就很卓著,他们把最佳的矿产善加经营和运销而带给国家财富。

最重要的是政策的运用要最佳,使一国的财富不要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不然的话,即使有大量的生产也会有饥饿的现象。金钱好比肥料,除非散开,否则是没有用的。要达到这个目的,主要的办法就是对于高利贷的剥削、货物或某些事业的垄断,以及大牧场等应加以控制。

为了清除不满的情绪,我们必须明了一国之内有两种国民,即贵族(或类似贵族者)与平民;如果他们之中只有一部分不满,危险性就不会太大。因为平民的情绪没有贵族的激动,它是非常迟缓的;并且广大的平民如果不自动发出不平的呼声,贵族的力量也是很小的。当贵族等待着平民方面不满的怒潮掀起时,那么危险性就大了。所以诗人(荷马)曾杜撰了神话来警示我们:天神周比德听说众神有叛意,便听从智慧女神派拉丝的意见,派人去召唤百手巨怪布莱阿鲁斯来协助,否则,天神早就被众神缚起来了。这个寓言自然是讽刺一国之君若想安安稳稳,必需要得到平民的拥戴才行。

对于民众的痛苦和不满的情绪,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让他们发泄出来,这才是一个安全的政策。人体内的体液如汗水等如果不让它排出,或是受伤的淤血倒流体内,就会有生疮或恶性肿瘤的危险发生。天神周比德处置埃匹米修斯,对于普罗米修斯在预防不满这一点来看是很适切的,这是防止不满的最佳策略。当痛苦和罪恶的病菌从盒子里飞出来的时候,埃匹米修斯把盖子关上,却把“希望”留在了里边。的确,用熟练的政治手腕培养希望,把人们从这个希望转到另一个希望,可以说是防止不满毒素的惟一良药。当一个政府不能使民众心满意足时,却能以希望来取得他们的拥护,这也是贤明的政府。政府在祸患来临时,利用一线希望妥为安排,这个策略做起来并不困难,因为不论个人或政党,都容易以希望来自我安慰,或至少会故意装出不相信有祸患来临的样子。

政府方面一定要使民间没有适当的祸患中的首脑人物,使那些不满现状的群众无所依靠。这种未雨绸缪的办法是大家熟悉的,也是防患于未然的最佳做法。我认为一个适当的作乱事件,首领应该是个伟大而有声望的人物,他是获得不满者的信任与人民的拥戴者,但他对于自己的一切也是不会满意的。这种人可以用迅速而诚恳的办法加以笼络,使之与政府妥协,或让他和他的同党互相倾轧,这样就可以达到分裂的目的。一般说来,分离反对党,使他们不致过于亲密而保持距离,或说至少使他们互不信任,这种办法并不坏。如果执政者意见分歧、党争频仍,而反对者却协同一致的话,则局势就变得极为凶险了。

我曾注意到国君发表机警而锋利的演说,而抬高了叛乱者的气焰。凯撒说:“西拉不学无术,所以不知如何称霸世界。”这句话闯下了大祸,因为他把人民的希望击破了,以为他只知独裁,不知其他。迦尔巴说:“我不收买士兵,而是征用士兵。”他也惹来杀身之祸,因为这话使士兵们失去了获得犒赏的希望。同样,普洛巴斯说:“有我活着,罗马便不需要军队。”这话使士兵们大为失望。这类事情不胜枚举。国家在动荡不安的时候,国君出言不能不慎,尤其是像刚才提及的演说言辞,虽短短几句,却比长篇大论更引人注意,那有如飞矢不胫而走,激起了他们的心声。

最后,为了应付一切事变,国君必须有一个或更多的骁勇之士来保护他,压制煽动,防患于未然。否则,纷乱一起,朝野震惊,一发而不可收拾,这种危险就像塔西托所说的:“一般人的性情是这样的,少数人喜欢恶作剧,多数人爱看恶作剧,而大众却会承认恶作剧是事实。”在军事方面的人物须有信誉,不可喜爱争端,不可讨好群众。另外也要与政府的其他官员保持友好的关系,否则,正如不当的补药,反而比疾病对身体更为有害。

同类推荐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眨眼之间

    眨眼之间

    我们在一眨眼之间做出的决定,比三思而后行,或许更具大师级的水准。只是,直觉背后的内涵,远比表象来得深刻。生活中的决策无论好坏,我们到底是如何做成的?在本书中,格拉德威尔阐述并解答了这些问题。他通过多样化的个案,诸如快速约会的过程、流行音乐的运作以及无辜黑人遭警方枪杀的疑案,彰显了一项重大发现:人们在一眨眼间做出的决策,其内涵远比表相来得复杂。格拉德威尔援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影响决策优劣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能够快速处理多少信息,而是在于我们全神贯注的专注力。格拉德威尔在各个例证之间纵横挥洒,再度展现了他的精湛才华。他告诉我们在家庭关系、职业生涯到日常生活中,如何成为更成功的决策者。
  •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既是一部论述哲学和神学问题的经典名著,也是文学史上的伟大篇章,以散文与诗歌交替的形式描述作者在狱中绝境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涉及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等重大问题。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I(第19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I(第19卷)

    本卷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第I卷,从经典作家和学者们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收录文章。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是对一些学者在学术研究和探讨中提出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人类未来的观点的介绍性或者研究性文章。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热门推荐
  • 盛唐烟云6:补天裂

    盛唐烟云6:补天裂

    王洵在京畿道附近,打了叛军一个措手不及,有效遏制住了对方攻势。各地唐军受到鼓舞,纷纷发起了反攻。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安禄山命令麾下大将崔乾佑不管长安,直接进攻灵武。灵武朝廷派遣房琯等人迎击,被崔乾佑打了个溃不成军。关键时刻,王洵带领骑兵赶到,用巧计逼退了崔乾佑,为郭子仪回援灵武赢得了时间,也为安西军赢得了各方豪杰的尊敬。被打散了的大唐将领纷纷来投,令安西军实力迅速发展壮大。渐渐成为大唐朝廷的支柱力量。
  • 星河武帝

    星河武帝

    星空武帝吴风,渡“九珠连星劫”成功飞升之后,却因为倒霉的迷路,灵魂困在“永恒黑洞”三百年。三百年后,他重生到了法尔星系,一个立志要做社会寄生虫,能一拳被打到吐血的弱小高中生身上。在学校靠青梅竹马的美女施舍食物,在家靠弟弟拚命打工支撑家计。而他这堂堂武帝再生,遇到的第一个麻烦,竟然是傲娇的美女班长劝他退学……现在,他要绝地反击了,从召回当年肆虐星河的光脑“残影”开始,新的霸主之路启航!
  • 大侠上位

    大侠上位

    何为佛?何为魔?一念为善即为佛,一念为恶即是魔。林沐鱼得系统加持,智慧升级,内力升级,武力升级,主宰佛魔系统,开启最强主角人生。
  • 烈血焚天

    烈血焚天

    一块玉佩,一个少年,一场入侵,一次守护。“我杨烈,愿为大陆血战到底,誓要让入侵之敌血染青天。”“我辈武者,战天伐地,有畏死不战者,退立一旁,待天寇奴役尔等万世千秋。”“其余诸位随我荡尽天寇!”“荡尽天寇!”“荡尽天寇!”“荡尽天寇!”
  • 绝世修真

    绝世修真

    一个父母双亡的十二岁孩子在陌生的修真世界该何去何从。平凡弱小的他经过一系列生死离别,因此锻造了坚韧的意志!仙人的级别分为七层:仙人——下仙——次仙——上仙——金仙——灵仙——神仙。真元球的层次:白色——绿色——黄色——红色——蓝色——青色——紫色——银色——金色——混沌之色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96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在喜剧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乐观主义是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的基调。在他的喜剧中,蕴含着人文主义者的美好理想,以及对人类光明前途的展望。本书收选朱生豪先生翻译的莎翁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怕羞的木头

    怕羞的木头

    赵小穗怕过白天。白天的课太少,研究生嘛,一周也就那么几节,导师讲完课,列出必读的书目和要求思考研究的几个问题,将备课簿和书本往手提包里一划拉,便匆匆地走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学生自己在宿舍或去图书馆读书思考。但赵小穗怕的正是大白天回自己的寝室。有那么两次,开锁推门,见李韵床上的帷帘密密地罩合着,那张本来挺结实的双层铁床竟像颠簸在崎岖山路上的旧式大客车,嘎吱嘎吱地摇,帷帘里还传出压抑着的呻吟和喘息声。
  • 灵海山

    灵海山

    灵海山。支持正版,支持作者。正版授权作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