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0500000006

第6章 为政以通下情为急

本文发表于《光明日报》,20090915。

——清代政治文明杂谈之五“政通人和”历来是我国理想的政治理念之一。清人论政,极重求“通”。清代的一些谈论政风吏治的作品中,往往对“通”字给予很大的关注,并且赋予了相当丰富的内容。例如,陈宏谋的《从政遗规》和金庸斋的《居官必览》,都曾引用过“为政,通下情为急”这句话。袁守定的《图民录》则强调:“凡上下之情,通则治,不通则不治。”(卷3)还有人说:“善为治者,贵在求民之隐,达民之情,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为不可者不必强。”所以“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彭忠德、李正容编:《居官警语》,146页)。这里所说的“上下之交”而不“隔阂”,其核心内容也还是一个“通”字。

在当时,这些议论,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封建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尊卑悬殊,上下隔绝。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深刻揭露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君与臣隔,大臣与小臣隔,官与绅隔,绅与士隔,士与民隔,而官与官、绅与绅、士与士、民与民又无不自相为隔”。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既无心“询察疾苦”,老百姓也无处“陈诉利病”,举国上下,层层相隔,当然是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可言,整个社会就不能不呈“乌合兽散”之势。(《壮飞楼治事十篇》)康有为则更一针见血地指出:封建专制政治“如浮屠十级,级级难通;广厦千间,重重并隔。譬咽喉上塞,胸膈下滞,血脉不通,病危立至”。他得出结论说:“考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生,皆由体制尊隔之故。”(《上清帝第七书》)清代官德丛谈为政以通下情为急既然君臣之间、官员上下之间乃至官民之间的相互隔绝是由政治体制所决定,那么在封建专制政治体制的框架内,这种状况当然是无法根本改变的。清代政治伦理中所以大力宣扬通下情、尊舆论、顺民心的重要,正是力图通过政治道德的提倡和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去弥补、抵冲政治体制的弊端和缺失。这也正是这一政治伦理的积极意义所在,同时又恰恰是它的局限性的集中体现。

官民相隔、下情不通的最大弊害,是主政者井蛙观天,孤陋寡闻,视世情则管窥蠡测,察时势则如坐云雾。既摧残了民气,压抑了人们的政治活力,又堵塞了当权者的视听,杜绝了政治进步的通道。以这样自我封闭的态度去治国理政,犹如盲人骑瞎马,没有不出乱子的。所以有人把这看做天下最大的忧虑:“天下大虑,惟下情不通为可虑。昔人所谓下有危亡之势,而上不知是也。”(金庸斋:《居官必览》)如果不通下情,就不能及时察觉、处理与化解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还会使各种矛盾不断积聚和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形成严重的社会危机,造成“危亡之势”。这就把“通下情”提到了维护政治稳定的高度,在清代,不能不说是一个颇具卓见的认识。

封建政治的一大通病,是上下欺蒙,许多贪枉不法之事,往往由此而来。雍正时当过直隶总督的李绂在《与泰安各属书》中说:“居官大戒,第一蒙蔽。盖上下内外,非蒙蔽无以行其奸欺也。蒙蔽之在内者,有官亲、家人;蒙蔽之在外者,有猾书、蠹役。内外勾连,鬻情卖法,则为官者孤立无与,而坐听声名之败裂,其亦危险矣哉!”(徐牧、丁日昌:《牧令书辑要》,卷1)不幸的是,这种“上下相蒙,只图苟免,全无后虑”的状况,已经成为到处皆然的官场陋习。“通下情”则正是打破欺蒙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是因为,蒙骗只能施之于闭目塞听之辈,却难以奏效于耳聪目明之人。只要主政者能够博闻强识,洞烛幽微,宵小之徒就无所行其奸。陈宏谋《学仕遗规》中有一段话讲得十分透彻:“欲兴治道,必振纪纲;欲振纪纲,必明赏罚;欲明赏罚,必辨是非;欲辨是非,必决壅蔽;欲决壅蔽,必惩欺罔;欲惩欺罔,必通言路。所言虽未必可尽听,而人人皆得尽言,庶奸贪之辈,虑人指摘,不敢肆行无忌也。”(卷2)不通下情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政情扞格,政令不行。尽管封建政治充斥着尖锐的官民对立,但作为一种政治理想与政治追求,还是提倡施政应以民为本。所谓“民之所乐,我则遂之;民之所苦,我则除之”(金庸斋:《居官必览》)。“事关民生,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蒋士铨:《官戒诗》)有的甚至提出“官必好恶同民”,“凡百姓所利,官亦曰利”,“百姓所苦,官亦曰苦”(袁守定:《图民录》,卷4)。可是,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根本一条,就是要了解与体察下情。只有真正懂得了老百姓的苦乐好恶,是非利害,一个关心民瘼的官员才有可能施惠民之政,行益民之举,这样的政治举措也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所以,《图民录》强调:“当官无他术,只务合人情,事之顺民情者可行,咈民情者不可行也。”“凡地方行一事,博采舆论,舆论可则可行,舆论不可则不可行。若咈众独断,则民必违犯,而事终柅矣。”(卷4)在“贵贱有等,上下有别”的等级观念及等级秩序的支配下,真正要做到“通下情”、“察民隐”,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需要有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勇气,放下架子,走出官衙,到“村镇篱落”、“穷乡下邑”,不论缙绅儒生、耆老隐逸,渔樵耕读、贩夫走卒、村姑童稚,都延访求教,“使民隐上通”。颇受雍正皇帝赏识的田文镜在所撰的《州县事宜》中发过这样的一段议论:州县官名曰知州、知县,顾名思义,必定要对一州一县的风土人情、物产生计、民生疾苦等“知之周悉,而后处之始当”。“故凡四境之内,毋论远近,或因公务出赴省郡,或缘命盗往来乡村,途次所经,必随事随时,详加体访。”“若深居简出,高坐衙署,使百姓难于见面,于一切物理民情,茫然无知,判然隔绝,不几负此设官之名乎!”(《官箴书集成》,第3册,682页,合肥,黄山书社,1997)陆陇其在《莅政摘要》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正德年间任南、赣、汀、漳诸州巡抚时,曾经把官员出行时的“肃静”、“回避”牌去掉,另举二牌,一个牌上写“愿闻己过”,一个牌上写“求通民情”。他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肃静欲使无言,闻过则招之使言;回避欲其不见,通情则召之来见。”据说效果还不坏,“当时不闻以先生为亵体”(卷下),也就是说舆论肯定了这种做法,并没有人认为这就亵渎了封建官僚体制。其实,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没有十分坚实的依据,但人们乐于流传这个故事本身,就反映了社会的一种意念,一种冀求。应该承认,在官员仪仗中去掉“肃静”、“回避”牌固属不易,要在头脑中取消让老百姓“肃静”、“回避”的观念,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对于老百姓的话,不但要能够去听,还要真正能听得进去,才能达到“周知民隐”、“体察民情”的目的,否则,就不免仅仅是一种政治作秀。所以大家都强调“通民情”的关键在一个“虚”字,就是必须虚心。“不虚则蔽”,“虚则生明”。觉罗乌尔通阿在《居官日省录》中说:“先哲云,官府政事繁多,下情阻隔,全在虚心体察。倘任其聪明,恃其刚介,挟其意气,种种皆能枉人。”“是以居大位而不虚心,则事坏;从政不虚心,则政坏;为学不虚心,则学坏。何也?意气太盛,虽有嘉言在耳,简册在前,不复潜心研究,惟凭私智臆见,谓操纵一切而无难,于是疏略偏蔽,百病交集,害有不可胜言者。”如果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趾高气扬,固执己见,“自视地位高于人,才识无不高于人,自是之见渐习渐惯,其尚能低首下心,勤学好问也哉?”这个警告,确实很值得深思。

同类推荐
  •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

    本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为出发点,遵循继承与创新、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现实分析与历史分析、逻辑分析与价值分析的统一,从理论考察、现实条件、经验总结、路径选择、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形成了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规律的初步认识。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的附录是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速记记录,该会议于1920年9月1—8日在俄国巴库举行。由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起。参加大会的有来自37个民族的1891名代表(包括7名中国代表),其中共产党员1273名。季诺维也夫当选大会主席,列宁和托洛茨基为名誉主席。主要目的是向东方各民族宣传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的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运动的策略。
  • 话说小康

    话说小康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国内外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或者叫热门词汇。2003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江西一家生产灯笼的工厂在灯笼上写上“幸福小康”四个字,因为反映了大家的心声,生意特别好。元旦戏剧晚会上有一幅春联的横批也是“全面小康”。一位离休老干部写诗赞道:“小康企盼数千年,华夏今朝初梦圆;更把蓝图全面绘,人民一步一重天。”“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凝聚起亿万人民火热的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强大生机!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本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理论,说明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大理论原则。同时,本书也论述了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重视和贯彻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在实践形式上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推动建设事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法宝所在。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Ⅳ(第14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Ⅳ(第14卷)

    本卷是经典著作研究第IV卷,收录关于经典作家民族学笔记以及相关著作的研究文章,展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民族学笔记和相关著作本身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对民族学笔记和相关著作中包含的理论和观点进行的专题性研究。
热门推荐
  • 此去共浮生

    此去共浮生

    十几岁的年纪,会那样喜欢一个人,又那样恨一个人吗?顾屿不知道,他只知道作为私生子,他尝尽了世间的人情冷暖,米沉是第一个走进他的世界,情之所起,此生便不能再忘。黎岸舟不知道,他是恨米沉的,一夜之间家破人亡,这都是米沉父亲的杰作,可是手握米父受贿证据的他,却害怕这个他从小喜欢的女孩和他一样没有了家。可最终他仍将这个用骄傲守护的女孩推入了深渊……当青春落尽,那些被压抑、被伤害的昨天,是否会让他们遗失了彼此?
  • 凤倾天下:邪帝,别惹我

    凤倾天下:邪帝,别惹我

    她是二十一世纪王牌杀手,任务中盗取“七色琉璃珠”,却不料带着好友离奇穿越,是意外?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在异世她凤凰涅槃,袖手乾坤,步步为营只想回到自己的世界,却被人人闻风丧胆的邪帝缠上。某邪帝:“灵儿,你不乖,竟敢偷看本帝以外的男人,该罚。”话毕,某腹黑狼倾身而压,美其名曰“处罚”。苏月灵怒发冲冠,给了某邪帝一掌“如来神掌”(一巴掌),“泥煤的,老娘偷看谁了?那是我哥,我哥。”“原来灵儿已经迫不及待想为本帝生猴子,当娘亲?好,本帝允了。”某邪帝再次发挥他的不要脸技能,压下跳脚的小女人。“……”说好的高冷禁欲呢?骗砸,她要退货,她要回家。【本文1v1,男女双强,欢脱爽文,欢迎跳坑】
  • 爷是病娇得宠着

    爷是病娇得宠着

    父亲总是说,徐纺,你怎么不去死呢。因为她6号染色体排列异常,不会饿不会痛,还不会说话。萧轶博士却常说:徐纺,你是基因医学的传奇。因为她的视力与听力是正常人类的二十一倍,奔跑、弹跳、臂力是三十三倍,再生与自愈能力高达八十四倍。周边的人总是说:徐纺啊,她就是个怪物。她是双栖生物,能上天,能下水,咬合力不亚于老虎,体温只有二十度,生气时瞳孔会变红。只有江织说:阿纺,原来你吃了鸡蛋会醉啊,那我喂你吃鸡蛋好不好?你醉了就答应嫁给我行不行?江织是谁?他是帝都的第一病美人,三步一喘,五步一咳。都说,见过江织,世上再无美人。周徐纺只说:他是我的江美人。后来他们在一起了,周徐纺总是担心一件事:“我们以后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会健康吗?”江织缠着她:“什么样的都无所谓。”“我会不会生一颗蛋?”毕竟,她和鱼一样,能在水里呼吸,跟猴一样,能一蹿十米高,生个蛋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江织就会耐心地哄她:“我江织的种,就算是颗蛋,也是世上最金贵的蛋,阿纺,你尽管生,我给我们的蛋造个金窝,绫罗绸缎地孵着,让它做世上最幸福的富二蛋。”PS:互宠甜文,双洁。
  • 同月同日差三岁

    同月同日差三岁

    卷一:差三岁的青梅竹马。姐弟养成。卷二:多年后大学再会,才知游戏里是cp。卷三:都市言情……霸道总裁爱上我?
  • 光芒纪1:微光

    光芒纪1:微光

    侧侧轻寒继《簪中录》后的首部时尚言情励志之作。女版《中国合伙人》+中国版《时尚女魔头》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星的话,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尽自己所有的力量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叶深深,这个初入社会的新人,仅仅因为乱穿马路,丢掉了工作,被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有人,企图扶她登上时尚界辉煌王座,但前面是万丈深渊;有人,希望带她走向服装界光辉世纪,但前面是重重迷雾。偶像成为她人生中重要的对手,而携手同行的闺蜜,在渐行渐远中成了可怕的敌人;但这一切,终将让她在世界舞台上迎来属于自己那光芒万丈的人生。
  • 书法少年

    书法少年

    小学丑字大王尚志远无意中唤醒书法仙人赵孟頫。小发明家易铭致力于发明自动书写毛笔以取代传统书法。书仙深感有责任在如今这书法史上的黑铁时代宏扬书法之道,使圣贤之道沛然于后世,阻止易铭的邪恶发明。志远在书仙的帮助下,踏入书法之门,但是征途并不平坦:在校兴趣小组被师兄奚落,升级A组遭到连串打击,差点儿落选市中学生书法大赛,在比赛中三连败,被易铭的自动书写毛笔羞辱。灰心丧气的志远渴望回到丑字大王行列。易铭自动书写毛笔的研发获得发明家爷爷大力支持,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在校内、市里扬名,被誉为百年一遇书法奇才。野心膨胀的易铭扬言颠覆千年传统,挑战书仙,赢尽天下。
  • 总裁猎猛女

    总裁猎猛女

    自荐新文:《霸上辣妻》欢迎光临轻松搞笑文,黑中有善,虐中有乐......★他,齐擎,青云集团总裁,青帮未来的掌门人,英俊帅气得不象话,阴鸷冷傲得吓死人。女友之死使他变身复仇王子,如噬血山猫,伺机报仇。★她,米琪,聪明伶俐,调皮搞怪,爱憎分明,号称快乐猛女“米老鼠”,有些防身小怪招啦,比如:打、咬,逃,诨,扰......★一生缘,因孽起。她与他的邂逅并不美丽,注定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残酷猎捕。设计陷阱,逼迫她、刁难她、玩弄她,成了总裁捕猎的乐趣;伤了心、失了身、破了家、害了父,甚至卷入上一辈的爱恨情仇,是猛女躲不过的劫难。★恨就恨了,痛就痛了,为什么爱也来凑热闹?当发现自己最在意的人竟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情何以堪?★这是一场强与弱的较量,这是一场恨与爱的角逐。快乐“米老鼠”迎战噬血“山猫”,谁是终级赢家?到底是齐擒了米,还是米迷了齐?★一切尽在文中,精彩等你看!********花絮一:“为什么一定要我去……”米琪嘟哝。“别人可以不去,你必须去!”齐擎沉声下令,霸气横生,仿佛眼前这丫头是他手中的一颗小卒子,只能由他摆布!冷言,刀眼,怒容,仿佛全都在威胁恐吓小丫头:违令者死!威逼加强迫?她米琪虽非王者,但也算猛女,她有她的尊严。“别人都可以去,我就是不去!”米琪的傲劲被激起,声音牛高。********花絮二:看米琪在自己怀里挣扎,听她无可奈何地嚎叫,再看她的脸腾起红云,齐擎突然有一种别样的快感。看样子,她还是一只不谙情事的小雏鸟。他意念一转,来了新兴趣,他倒要看看小雏鸟在老鹰利爪下还能有什么防御力。这样的报复,感觉也不错。齐擎的俊脸一点一点逼近米琪,温热的气息喷到米琪脸上,痒痒的,米琪不得不将头一点一点向后挪……他乌亮的黑瞳深不见底,刻意将米琪的魂儿吸了去,令她呆滞了,失了灵动。齐擎猛地攫住米琪的后脑,向她温软的唇瓣发起了强攻……********花絮三:“米琪留下,翁少可以走了!”齐擎悍然地说。“哼,米琪得跟我走!”翁泰鑫不动声色,声音温和,语气里却是坚定不移,拉着米琪继续向前。“不要逼我!”齐擎冷冽的声音从后面传来,阴森可怖。翁泰鑫向米琪投来一个询问的眼神,米琪肯定地点点头。得到了米琪的答案,他了然地点点头,放开米琪,拳头握起,“准备战斗!”又一群手持棍棒的黑衣人倏然而现,穿过枪手,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
  • 走西口

    走西口

    2009年CCTV 1开年大戏《走西口》同名小说,演绎一代晋商传奇,一部山西人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历程。小说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山西祁县年轻书生田青因家庭变故和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走西口的故事。他在历经数劫后终于在包头站住脚,但终因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使他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真正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 野蛮甜妻不好宠

    野蛮甜妻不好宠

    某日,有人采访莫绍霆和温陌。采访者:请问莫太太,如果有人欺负您,您会怎么办?温陌一脸淡然:干翻他。采访者:……采访者:如果有人欺负您朋友呢?温陌:毫不犹豫的干翻他。采访者:如果有人欺负莫总呢?温陌倪视一眼坐在一旁的人:当然是保护他啊。一直面无表情的莫绍霆抬眸深深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勾。采访者趁机问莫绍霆:莫总,莫太太这么厉害,那莫总肯定更厉害,不知道莫总平日里都干什么呢?莫绍霆:温陌。采访者:啥?莫绍霆邪邪一笑:温陌。采访者:……她好像听懂了。温陌:……
  •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本书介绍了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包括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变得坚强而独立;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的优势,让孩子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