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80900000004

第4章

“好呀,你终于获得学士学位,学成归来了,”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忽而拍拍阿尔卡季的肩膀,忽而拍拍阿尔卡季的膝盖,说,“可等到这一天了。”

“伯伯怎样?身体好吗?”阿尔卡季虽然激情满怀,像孩子那么高兴,但他还是想转换话题以平息激情,谈点儿日常的事。

“他身体好好的。本打算和我一起来接你,不知怎么后来改了主意。”

“你等好久了?”阿尔卡季问。

“约莫等了五个小时。”

“啊,多好的爸爸!”

阿尔卡季转脸在他父亲的面颊上亲了个响亮的吻。尼古拉·彼得罗维奇笑了。

“我为你备下了一匹很出色的马!待会儿你就能见到,你房间的墙也裱糊过了。”他一一地说。

“另有房间用来安排巴扎罗夫吗?”

“也能为他安排的。”

“爸,你要多多关照他。我难以言表我多么看重我们的友情。”

“你们早就认识了?”

“不太久。”

“怪不得去年冬天我在彼得堡时没见过。他读什么专业?”

“主要研究自然科学。他什么都懂,他明年打算考医生执照哩。”

“哦,他原来是读医学的。”尼古拉·彼得罗维奇说。

他沉默了一会儿,抬手指着问道:“彼得,那边赶车的是我们农场的吗?”

彼得顺着老爷所指的方向看去,见几辆小车,由卸了马衔的马拉着,轻快地走在乡间小道上,每辆车上都坐有一两个农民,一律敞着羊皮大袄。

“没错,老爷。”彼得答道。

“他们这是去哪儿?进城吗?”

“模样儿像是进城。去酒馆呗!”他轻蔑地补了一句,说罢探身向前,仿佛想要指给赶车人看。赶车的是个老派人,对新人新事根本没兴趣,只是端坐不动。

“今年农民给我添了不少麻烦,”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对儿子说,“不肯交租,简直拿他们没办法!”

“那么,雇工呢?你对他们满意吗?”

“是的,”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好像是不愿说这话,“但本地人在嗾使他们干坏事,把轭具也弄坏了。不过,地耕得倒还不错,他们舍得花气力。是呀,好事往往多磨。怎么,你现在对农事感兴趣?”

“可惜咱们家没有一块阴凉地方。”阿尔卡季没有回答父亲的询问,换了个别的话题。

“我给朝北敞廊加上了个很大的遮阳篷,”尼古拉·彼得罗维奇说,“现在用餐也可以在户外了。”

“这么一来,不像别墅了吗?不过,那也好。这儿的空气新鲜极了!我觉得世界上哪儿的空气也不如咱们这儿洁净!就说这天空……”阿尔卡季说到一半突然收住话头,朝后瞧了瞧,不再作声了。

“当然喽,你是在这儿出生的,觉得一草一木都……”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应道。

“才不呢,爸爸,不论出生在哪里,反正都一样。”

“不过……”

“不,反正都一样。”

尼古拉·彼得罗维奇从旁边看了儿子一眼,默默地走了半俄里,又说道:“我不记得是否在给你的信上提过,你以前的保姆叶戈罗芙娜已经去世了。”

“真的吗?可怜的老人!普罗科菲伊奇是不是还活着?”

“还活着,一点儿也没变,还是那么喜欢唠叨。总的说来,在玛丽伊诺村,你看不出有多大变化。”

“管家还是原来的?”

“要说有变化,就是管家换了人。我决计不留用已获自由了的家仆,至少不再让他们担当重要职务。(此时阿尔卡季以目示意:彼得在跟前坐着哩。)Il est libre,en effet(注:法语:是的,他是获得自由了的。),”尼古拉·彼得罗维奇转而压低嗓门儿,“但他只是当个跟班听差。现在我的总管是个市民,人看起来还算正派,我给他开两百五十卢布(注:卢布:10.97个卢布约等于一元人民币。)的年薪。另外,”尼古拉·彼得罗维奇说到这儿用手捋弄额头和眉毛,像他每当犹豫不决时做的那样,“刚才我说,在玛丽伊诺你会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其实也不尽然。我认为有责任事先告诉你,虽然……”

他突然顿住了,过了一会儿改用法语说道:“严厉的道学家也许会指摘我的坦率不合时宜。但从一方面说,这事要想隐瞒也隐瞒不了;从另外方面说,你也知道,在父亲对待儿子的态度上,我有自己特有的原则。自然,你可以责备我,在我这样的岁数……总而言之,这个……这个姑娘,关于她的事你大概已听说了的……”

“费多西娅吗?”阿尔卡季满不在乎地问。

尼古拉·彼得罗维奇一下子红了脸。

“别这么大声提她的名字……是的……她眼下住我那儿,是我让她搬来住的……给她安排了两个小间。不过,这事可以改得过来。”

“何必改呢,爸爸?”

“你的朋友到我们家做客……不方便……”

“你说巴扎罗夫吗?完全不用担心,他可没有那种世俗的偏见。”

“当然,你有住的地方,但给客人住的小厢房太简陋了。”尼古拉·彼得罗维奇说。

“怎么说这样的话,爸?”阿尔卡季忙拦住他的话头,“你倒是像赔不是了,这多不好!”

“我当然应该惭愧。”尼古拉·彼得罗维奇的脸愈来愈红。

“得啦,爸爸,得啦,求你别再多说啦!”阿尔卡季笑着亲切地安慰父亲,“有什么好赔不是的!”在他心中倏地升起了一股对和蔼而软弱的父亲的柔情,而在这怜悯般的柔情中,掺杂着某种私底下的自负感。“别再多说啦!”他重复了一遍。他为自己有这样的开明态度而自鸣得意。

尼古拉·彼得罗维奇还在抚摸额头,这时从指缝儿间偷偷地看了儿子一眼,蓦地心像被揪了一下……但他立刻责备起自己来。

“从这儿开始,便是我们的田地了。”经过很长时间的沉默,他又开口说话了。

“瞧那前面,是我们家的林子不?”阿尔卡季问。

“是的,是我们家的,但卖出去了,今年要来砍伐。”

“干吗卖掉它?”

“缺钱用。再说,这块地就要分给农民了。”

“就是不给你交租的那些农民吗?”

“交不交随他们的便,不过,他们迟早会交的。”

“砍掉那片林子多可惜。”阿尔卡季边说边环顾周围的景物。

他们走过的地段谈不上美丽。平原接着平原,起伏绵亘直到天边,间或点缀着些小树林和长有稀稀拉拉的、低矮的灌木丛的曲折沟壑,就像叶卡捷琳娜时代老地图册上描绘的一样。小河和它塌落的河岸,小不点儿的池塘和它失修的闸门,小小的村落和低矮的、屋面半破的农舍,倾斜的磨坊和荆条篱笆墙,磨坊旁空空的谷仓和那张开嘴似的大门,泥灰剥落的教堂,荒凉的坟场以及东倒西歪的木制十字架,这一切都使阿尔卡季看了心里难受。而又仿佛是故意似的,他遇见的农民身上一概穿着破衣烂衫,胯下是可怜巴巴的驽马,连路旁的爆竹柳也都缺枝少叶,没有了树皮,就像蓬头垢面的乞丐,而那些瘦弱不堪的、全身肮脏的、饿坏了的母牛贪婪地啃着沟边的草尖,好像刚从可怕的魔爪之下挣扎出来似的,在美好的春天里这些疲惫的牲口显得分外可怜,使人又想起寂寥而漫长的冬日和漫天风雪……

“不!”阿尔卡季想,“这是个穷地方,人不勤快,日子又不富裕,不能,不能让它这样下去,必须进行改革……但怎么改,又从哪儿改起呢?”

阿尔卡季一路沉思默想……但在他沉思的当儿,春天却在展示自己的绰约丰姿。周围的一切——树啦,灌木丛啦,青草啦——都是绿油油的,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都在轻盈地摇荡,轻柔地呼吸。到处都播撒着云雀的歌唱。凤头麦鸡忽而在贴近草原的低空盘旋呼叫,忽而又默默涉足于沼泽草墩。踯躅在春小麦地里的白嘴鸦,使一片葱绿平添了几颗优雅的黑痣。然而,它们又钻进了开始变白的裸麦田,偶尔在雾霭般的麦浪中露出它们的小脑袋。阿尔卡季看啊,看啊,感到懒洋洋的暖流淌过心胸,把他那思绪淹没了。他脱去大衣,高兴地、像天真无邪的孩子那样瞧他的父亲……于是父亲又拥抱了他。

“就快到了,”尼古拉·彼得罗维奇说道,“只消登上土岗,便能看见我们的宅院了。我们可以在一起舒舒服服地过日子,阿尔卡季你也可以帮我照料农事,如果你不厌其烦的话。现在我们应该贴得更近,彼此了解得更深,你说是吗?”

“当然啦,”阿尔卡季回答,“今儿天气多好!”

“是为了迎接你的到来嘛,亲爱的儿子。是呀,现在正是最好的仲春时节,我完全同意普希金写的——你记得《叶夫根尼·奥涅金》吗?”

春呀,春呀,恋爱的时光!但你的来临,却使我惆怅。

……

“阿尔卡季,”从四轮马车里传来巴扎罗夫的声音,“请递一匣火柴过来,我没有点烟斗的了。”

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停止了吟诵。在一旁聆听的阿尔卡季正既感喜悦又感同情和怜悯的当儿,听见叫唤,忙不迭从口袋里掏出银质火柴盒,命彼得给巴扎罗夫送去。

“你要雪茄吗?”巴扎罗夫问。

“给我一支。”阿尔卡季回答。

彼得拿回火柴的同时还带来一支粗大的黑雪茄,阿尔卡季立刻把它点燃并抽了起来,老烟叶子的辣味儿使得从来不吸烟的尼古拉·彼得罗维奇不由得悄悄地——为了不使儿子感到委屈——掉过脸去向着别处。

一刻钟后,两辆马车已停在红铁瓦、灰木墙新宅的台阶前。这就是玛丽伊诺,又名新村,但农民则称它为“穷庄”。

同类推荐
  •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

    1720年,敏豪森出生于一个最古老的贵族家庭。他喜欢行侠仗义、喜欢探险,曾经在俄国军队服过役、跟土耳其人交过战。他的眼睛会冒出火星打野鸡,他可以骑着炮弹飞行、在鲸鱼胃里跳舞、自拉辫子出泥潭……他的足迹遍布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大陆,他还到过人迹罕至的北冰洋,并遇到过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本书主要记录了安妮·弗兰克遇难前对密室生活和身心成长历程,首篇写于1942年6月12日,末篇写于1944年8月1日。在被压抑和恐惧气氛笼罩的密室生活中,安妮虽然有时像大人一样情绪低落,但始终心存希望。她把日记本“吉蒂”作为假想的收信人,以写信的方式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日记中既记载了安妮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母亲)的好恶、对密室内部争论的分析和对战争的看法,甚至涉及对女性社会地位问题的见解,也记述了安妮对理想爱情的憧憬与渴望、对人性与人生的深刻探索……安妮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鼓励下,逐渐独立和自主。
  • 优等生学习法

    优等生学习法

    《优等生学习法》从学习的方法、习惯、能力、兴趣、各科学习的特点和具体办法及应试技巧等方面,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习方法和具体纲节进行了阐释和归纳,并为希望成为优等生的你量身打造实用锦囊,让你在吸收他人学习经验的同时,找到属于自己的办法,从而使你的学习成绩有一个赝的飞跃。
  • 儒林外史(上)(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儒林外史(上)(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的长篇讽刺小说,以写实主义风格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守护人性,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热门推荐
  • 八云家的出逃者

    八云家的出逃者

    天生怯懦的结日沐,以及性情乖张暴戾的八云沐。幻想乡八云家的出逃者,一直追寻着自由的人。本书就是某个永远七十七岁的大妈放养自家弟弟的故事~请放心入坑
  • 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乐府凄凉曲

    本书内容包括1999年后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印象记、对话录、后记、著作目录、大事年表、影集、手迹、小传等内容。
  • 重生魔道仙侠

    重生魔道仙侠

    正在做首席弟子,晋级副掌门任务的陈雨,在任务快完成的时候,居然穿越了!“该死,我居然穿越了,我得赶紧看看,我投生的是不是有矿家族!”“坑啊,怎么又是地狱级难度?”陈雨没办法了,只能走上抢夺法宝的套路了。何为正邪?入魔也是正!蜀山类游戏。收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谢谢了!
  • 清水出山

    清水出山

    青泉村的先民都是逃荒过来的,经过几代人的垦殖与生息,渐渐就显现出高低错落来。李家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户,可突然之间,李家的男人们好像感应到了什么,发了邪疯似的,比赛着吃喝嫖赌抽,很快就把田产败光了。唐家始终以李家为追随的榜样,勤勉躬耕,省吃俭用,还做了几单山货生意,手上有了几个积蓄,就把这些田产买了下来,取而代之,成了青泉村的头排。哪想到世事犹如击鼓传花,这边花刚刚传到手上,那边鼓就停了,土改时老唐头就成了地主,而邻居老李头就成了贫协主席。这真是一出让人啼笑皆非的大幽默,很有意思很有意思。
  • 明月照君来

    明月照君来

    她以为她是他最爱的皇后,直到被剖腹取子,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烧死,她才知道,那不过是她自以为是的一场梦……
  • 一瞬集

    一瞬集

    为什么古人要说,“人之百年,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其一,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老师,你粉丝又犯病啦!

    老师,你粉丝又犯病啦!

    【独宠】√【日更】√【不坑】√1V1身心干净校园文,温柔老师VS非典型学霸,宠到爆炸!绝对不虐!什么?!YY知名男歌手居然是数学老师?还是自己直系的???身为数学渣and重度音控的唐馨表示不能接受这个设定!路老师:真的吗?你确定?唐馨:QAQ,你别说话!我们都好商量!路老师:乖~顺毛**注意**:本文涉及部分YY唱见、网配圈配音CV,网游。不过这方面不了解的也可以放心入坑啦~因为没有多少篇幅,而且文中有解释哒~
  • 星云大师向左,圣严法师向右

    星云大师向左,圣严法师向右

    这是一本关于禅的书,能带你走进禅的世界。书中每个故事,都仿佛佛陀手中的一朵莲花,其中总有一朵,会让你在欣赏之后如摩诃迦叶般露出会心的微笑,拨开云雾见青天,在刹那间领悟到禅的真谛。
  • 你的勇气,价值连城:励志系列(套装共8册)

    你的勇气,价值连城:励志系列(套装共8册)

    所有的美好,都是因为你的坚持与勇敢!只要我们愿意,就没有我们不敢做的事,没有我们过不上的生活。人生就是这样,百转千回后,你慢慢学会了背过身流泪,转过身微笑;学会了将心事悄无声息地尘封和隐藏。一个坚强的人,会勇敢地面对人生,让自己不动声色地强大!你的勇气,价值连城;心若向阳,无谓悲伤;你光明,世界就不黑暗;纵有万般心碎,也要笑得甜美;做最好的自己,上天自有安排;做心底明媚的女子:心优雅,自芳华;请相信,你配得上世间的一切美好;做一个优雅独立的女人:林徽因的魅力哲学。
  • 长在中原十八年

    长在中原十八年

    《长在中原十八年》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录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包含了一百多篇散文作品。这卷基本上可称为“故土亲情”卷,作家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年少往事、乡土亲情,以及求学当兵的种种人生感悟,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家周大新从一个乡下少年走向成熟作家的命运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