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800000412

第412章 巧言

晋国组织的多次会盟,孙林父都作为卫国的代表参加,而且多次在戚地举行会盟,为晋国提供许多方便。

说实在的,作为卫国官员,孙林父与盟主的关系,比卫献公还近。长期抱着这条大腿,让孙林父越来越霸道,当年敢不敬卫定公,对小辈卫献公自然也不放在眼里。

他的做法,引起卫献公强烈不满,双方矛盾日渐激化。

但是,由于孙林父家族势力强大,而且有晋国这个强大靠山,卫献公也不敢动他分毫。

公元前559年,‘迁延之役’后的某一天,卫献公突然心血来潮,要做东宴请孙林父和宁惠子(宁殖)。

本来,闲暇之余,君臣同饮共乐,宴席上谈论一下国家大事、芝麻琐碎,借机也弥补一下矛盾的裂痕。结果,宴会不成,却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当时,俩人挺高兴,穿戴得整整齐齐,早早在朝堂上等待。但是,直到日落西山,也没有人出来招呼他们,俩人饿的肚子咕咕叫,也不敢乱跑。毕竟是国君邀请,万一前脚走,卫献公后脚到,那可是大不敬。

最后实在没法等待下去了,一打听,原来卫献公在后面的园林里射雁。

孙林父与宁惠子饥肠辘辘,又不敢违命溜走,只好亲自去林子里报到。眼看卫献公射鸿雁的兴趣正浓,根本没请客的意思,俩人急忙前去拜见,提醒国君,今天是您请客饮宴的日子啊!

射猎,有专门的戎装,要戴着皮帽子。按礼,卫献公应该摘掉皮冠,然后再跟大臣说话,表示对大臣的尊敬。

但是,卫献公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拿着弓,也不脱下打猎的皮冠,直接就跟他们交谈。不外乎,‘不好意思,忘记请客的事了’,‘让两位久等了,改天,改天补上’。

不仅没有摘掉皮冠,连请客的事情也推辞了,这不是愚人节,没这么干的。

很明显,这次‘请客事件’,就是卫献公一手炮制的策略,是警告,是蔑视,是侮辱。让他们好好反省一下,谁是国君,谁是臣子,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卫献公的虚情假意,让俩人很生气,怎么这样当国君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啊!

孙林父知道卫献公戒备自己,甚至准备灭了孙氏也有可能。他不敢留在卫都,急匆匆回到自己的封地戚邑,随后派儿子孙蒯去朝堂听命。

对于孙林父的做法,卫献公心里清楚得很,就是让他害怕,让他恐惧,让他好好反省。

孙蒯到了都城,面见卫献公,以年老多病为由,替父亲遮掩。卫献公岂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这是派儿子来探听口风,如果应对不好,他真要造反啊!

于是,卫献公请孙蒯饮酒。这次是真的设宴,甚至还准备了歌舞。宴席上,借着醉意,命令乐官唱《巧言》中的最后一章。

《巧言》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末章的部分内容比较好理解:

彼何人斯,

居河之麋。

无拳无勇,

职为乱阶。

大致意思就是:

那是个什么样的人?

居住在河岸的水草边。

没什么力量和勇气,

只晓得谋乱和造反。

成语‘无拳无勇’,就出自这里。

这首诗,本身是讽刺那些谗言祸国的人。后来孔夫子冒出一句‘巧言令色’,再后来什么‘花言巧语’‘甜言蜜语’等,引申出一大堆。

卫献公让乐师在大庭广众之下唱这首诗,明显是唱给孙蒯听的,是警告,是恐吓,是赤裸裸的威胁。你父亲敢造反,我就敢灭你满门。

当时的乐官认为,朝堂之上,唱这首诗不适合,不利于国家安定团结,请求换一首。

这位乐官叫什么名字?史书没有记载,实在可惜,否则我真想给他留下一席之地。一个小小的乐官,都知道内部要安定团结,国君却不知好歹,招引祸害。然而,乐官一番好意,却被当时的师曹阻止了。

师曹,卫国的宫廷乐师,似乎并非盲人。

当初,卫献公有个宠妾,长得如花似玉,貌如天仙,就是缺点儿内秀。于是,卫献公派师曹教她弹琴,希望这位宠妾能内外兼修,十全十美。

遗憾的是,这位宠妾天资有限,无论怎么努力,弹琴的水平也没有进展。

说实在的,琴,不好弹,讲究太细腻,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朝一夕,难有效果;不像弹棉花,一个动作从头做到尾,没那么多复杂程序。

学琴,除了用心,还要天赋。

有些人,虽然自己水平很高,但真不一定适合当老师;个别的,虽然水平一般,教出的徒弟,就能成为世界级。

师曹属于严师类型,容不得半点沙子。为了这个美女徒弟,他简直要抓狂了,见过笨的,没见过这么笨的。一怒之下,竟然用鞭子把这位美女打了几下。

即使他眼不盲,心也盲,不懂得怜香惜玉。

先不论这位美女的后台如何,师曹打人就不对。美女不是仙女,一教就会,她需要慢慢地学,慢慢地领悟;再者说,女生不比男生,脸皮薄,爱面子,怎么能动用鞭刑呢?

结果可想而知,美女哭哭啼啼,要死不活,添油加醋的,一状告到卫献公那里。

卫献公听得怒火中烧。让你教美人,你却动用鞭子打,真是枉为师表。必须给你个教训,加倍偿还,故而当着美姬的面,直接命人把师曹鞭打三百。

这不是加倍,估计是百倍奉还了。

有国君的命令,执法者没有手软,噼里啪啦三百鞭子,让师曹皮开肉绽,卧床很长时间。我只是象征性的打两下,也没有用力,却遭受如此无妄之灾,懂不懂尊重老师?太过分了,师曹记恨于心,总想找机会报复。

但他一个搞音乐的,手无缚鸡之力,哪敢反抗,甚至连一句怨气都不敢表达。

这次卫献公宴请孙蒯,要求歌唱《巧言》,师曹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复仇机会。借助唱《巧言》,以激怒孙林父,再借孙林父的手,替自己报仇。

他心里所想,就这么简单。

于是,卫献公命师曹唱《巧言》最后一章。师曹在朝堂之上,配合音乐,大声唱诵了一遍,听得孙蒯汗流浃背,心惊胆战。

回到戚地后,孙蒯就把宴会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诉了父亲。

孙林父老奸巨猾,知道卫献公非常忌恨自己。原来是君臣关系,见面还能客客气气,现在已经摆在明面上,水火不容了。

他平时傲慢霸道惯了,什么‘君君臣臣子子父父’,那些礼数都是欺骗庸人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才是真理,如果不先动手,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他暗中把居住在卫都的家中老小和贵重财物,都送到戚地。

一场杀戮,即将开始。

安排好退路后,孙林父孤身回到卫都,首先拜访了贤臣蘧伯玉。

这位蘧(qú)伯玉,此时正值中年,贤名播于诸侯。后来著名的孔夫子(现在还没出生呢),与他成为忘年之交,孔子流亡到卫国的时候,长期住在蘧伯玉家里,俩人成为一生的挚友。

孙林父对蘧伯玉说:“国君暴虐,您是知道的。我害怕国家颠覆,您准备怎么办?”这话,隐隐透出要谋反的意思,就是想探听蘧伯玉的口风。

蘧(qú)伯玉是高雅君子,‘周礼’的教诲深入其心。如果国君让他死,他绝不会多活一秒钟,更不会去干那谋权弑君的大逆不道的事情。

面对孙林父的询问,蘧伯玉回答道:“国君掌控国家,臣下岂敢冒犯?谋害旧君,重立新君,谁敢保证新君比旧君贤明?”说完,他急匆匆的,在最近的关口离开卫国,逃往鲁国去了。

他不想介入弑君阴谋,更无力阻止这个阴谋;但既然已经听到了,就难以置身事外,所以,只能逃亡。

孙林父的一举一动,逃不出卫献公的眼睛。怀疑,一切只是怀疑,没有确切的证据,不能随便污蔑人家谋反;而且,孙氏势力强大,有晋国为后台,与他翻脸,后果严重。

为了稳住孙林父,卫献公派遣三位公子前去结盟。

结盟?傻瓜才相信盟誓。谋反已成定局,成王败寇,在此一举,孙林父可不希望自己被突然袭击。

他早已下定决心一反到底,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此时此刻,他已经红了眼,不顾一切,残忍地把三位公子全部杀死,竖起了反叛大旗。够狠的!

公元前559年4月26日,公子子展(不是郑国的子展)逃亡到齐国;卫献公逃亡到鄄地的时候,心有不甘,又派遣一位公子前去请求和解。

已经踏上不归路,岂能再心慈手软?结果那位公子又成了刀下冤魂,真是比窦娥还冤!再也没人敢去求和。

杀四个公子,不是目的,关键要杀死卫献公,他活着,孙林父的心将永远不得安宁。

卫献公明白,这是一定要自己的命啊!逃吧,必须逃出卫国,等候东山再起。

从此,卫献公开始了自己十二年的逃亡生涯。

同类推荐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实行两都制,大都是首都,上都是陪都、夏都。两都是元代的政治中心,皇帝每年来往于两都之间。本书对元代两都的建造、城市布局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述。大都的建造为今天的北京奠定了基础,上都则是中国古代具有典型意义的草原城市。对元史、蒙古史、中国都城史以及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盛世中国:秦汉卷

    盛世中国:秦汉卷

    万里长城(2007年7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在北国边疆轰然矗立,巍峨如险峰,蜿蜒如巨龙,东起辽东,西临洮,形象庄严,气势磅礴,构成一道坚固、高大的藩篱,隔绝了境外的猎猎风尘和滚滚狼烟、凛冽寒潮和刀光剑影……
  • 我认罪:日本侵华战犯口供实录

    我认罪:日本侵华战犯口供实录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要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针对日本否认战争罪行的系列举动,此书整理日本战犯或战俘被审判时的口供和笔供编辑而成。《我认罪——日本侵华战犯口供实录》一书,以这些战争亲历者讲述日军在中国杀人、强奸、屠城,用毒气、细菌……
  • 饮马百川

    饮马百川

    生逢乱世、结交豪杰、广筑城寨、多积粮草,抗金、拒蒙,马踏四夷,建不世之强国,开太平之盛世。
热门推荐
  • 成人礼

    成人礼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

    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片云,有雪

    这片云,有雪

    北山靶场。贵宾射击室。戈武放下枪,启动控制器,靶牌向他滑来。“九十九环,退步了。”旁边的人说。“最后一枪就是奔九环去的,刚才那儿趴了一虫子。”戈武边说边换上新靶帖。“吹吧你就。”“那你出题吧。”“有本事打出个造型给我看看。”戈武什么话都没说,举枪连射十枪。“看看靶帖吧。”戈武边说边装子弹。旁边的人将戈武面前的一张靶帖滑过来,哈哈大笑:“兄弟,就算你十枪全中十环,也不叫造型啊?”戈武还是面无表情:“你看看两边的九个靶帖。”
  • 七彩的分光

    七彩的分光

    应用光学家王大珩,讲述自己从事光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地的秘密、祖父的丹桂、16岁的私塾先生、驻日公使寻访穷留学生、学业荒芜两鬓丝、八旬老父自题挽联抱憾而终、踩着板凳上黑板、鸡兔同笼的教益、小圣人挨板子、水碗中弯折的筷子、一个人得了两块银盾、“抠门儿”老子、考上了三所大学、最崇敬的老师、与钱三强莫逆相交70载、南下逃难等等。
  • 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

    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

    一本送给高中生的绝佳礼物!史上最牛的高考作文猜题法。讲高考作文的书浩如烟海,但没有谁想到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我们能将所有高考作文题归纳为三道题。
  • 剩女爱情路

    剩女爱情路

    幼玄是个特别的女孩子,她只想要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剩女。剩女的生活就是整天被人念叨着催着去相亲。过年前答应奶奶回老家的幼玄,在回家后就碰见了高中时期爱恋的林屹,林屹高中时期可是学校里的公认男神,碰见后居然主动过来追林幼玄,两个人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展呢?看书
  • 诱宠傲娇小尤物

    诱宠傲娇小尤物

    “乐医师,辛苦了!”边走边脱着防菌服的副主刀医师,朝扶着墙一步三晃的女子投去激赞的一瞥,并盛情地邀请她。“听说青峰路有一家本帮菜不错,特别是那道盐酥鸡翅,绝赞!乐医师愿不愿意一起去尝尝?”盐酥鸡翅……鸡翅……乐师师直接想起了刚才的那场手术,连忙摆手,“不去了,我有点累了,想回办公室休息。”不是她摆架子,论谁经历三场大型外科手术,近四十个小时奋战在手术台前,累也是……
  • 想把我唱给你听

    想把我唱给你听

    父亲是教育局局长的林安从小就被学校格外优待,毫无意外地被培养成品学兼优的乖乖女,只是越大林安就变得越是沉默,学校领导的格外关照以及周遭同学的冷眼给了她无形的压力,林安将这份压力沉默地埋在心底。原本以为自己会平静过完高中生涯的林安,却遇到了在意料之外的同桌舒豪。初中时班上叛逆的男生宋洋辍了学,林安便反反复复跟着那人,一直劝说他,也被那人带着跑偏,只是幸好,身边一直有阳光向上的舒豪,一直做着小超人,保护她,救赎她。
  • Rose O' the River

    Rose O' the Ri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水100问(人生运势500问)

    风水100问(人生运势500问)

    对于“风水”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对于中国人来说,好的居住环境是一个家庭能够长久兴旺的根本基础。从上古时期的原始人选择山顶石穴为宅,到后来通过罗盘定位寻找最吉利的房屋坐向,风水学从单纯的地理环境选择发展成为一门结合天文地理知识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学科,其内涵和意义都极为复杂多变。风水,顾名思义就是“风”和“水”,这两种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事物带动着万物的生长,风好水好的地方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一些隐晦荒凉的地方就少有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