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800000330

第330章 断案风波

蜀地之盟,以楚国的胜利告终,但是,晋国没有什么实质损失,只是暂时被压制了风头。会盟结束,楚军撤退,却把各小诸侯扔在中原。

公元前588年春,晋国率领宋、卫和曹国,讨伐郑国,目的就是报仇。‘邲之战’已经过去了十年,楚庄王、荀林父、孙叔敖、先縠、士会等许多主角,都已命归黄土。

但是,耻辱仍在,仇恨仍在。

虽然失败主因在于晋国内部矛盾,外因,则是郑国临场叛变,把晋国给卖了。

十年来,郑国一直提心吊胆,提防着晋国。他们多次希望与晋国和好,但是,这么深的仇恨,作为霸主的晋景公,岂能忍气吞声?

这次晋景公亲自带队,宋、卫、曹三国国君积极响应。宋文公、卫穆公都刚刚去世,没来得及下葬,新君也没有正式登基,继位的宋恭(共)公、卫定公不得不投入战场。

晋景公率领联军,驻扎在伯牛(不详),从东部侵入郑国。

郑国人早已探听明白,公子偃率军抵御,在鄤地(今河南荥阳境内)设伏,把联军打败。这次小规模的伏击战,历史文献不多,一般认为,打败晋军的偏师,主力只好撤退。

本想复仇,没想到雪上加霜,被郑国咬了一口。晋景公无功而返,回去后,当年冬季建立‘六军’,隐有比肩周王的意思,吓得齐顷公亲自拜访,要尊他为王。

郑国之所以敢跟晋国对着干,除了自身实力,背后也有楚国支持。胜利后,郑襄公派皇戌去楚国献战利品。作为中原诸侯,向楚国献战利品,丢人。

本来,这是喜事,但是到了夏天,一件意外,打乱了两国的关系。

许国,好久没有登上历史头条。当年的郑庄公,差点灭掉许国,迫于‘道义’的压力,放过许国。郑庄公死后,许国得以死灰复燃,但是,只能勉强保住宗庙,实力却越来越差,还长期被郑国打压。

多年以来,许国都城被迫东搬西迁,勉强维持一点国家的尊严。自从被楚成王收服后,历任许君死心塌地的跟随楚国,基本就是个附属。

郑、许两国的老大都是楚国,作为邻居,原本应该和睦相处,但是,他们之间却出现了裂隙。

诸侯之间,也是一个金字塔,就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个道理。

春秋时期,许国与郑国基本成为世仇,凭借楚国的关系,从不朝拜郑国,这让郑襄公很不舒服。虽然都是小弟,那也分个远近亲疏,借着刚刚打败晋国的机会,郑襄公派出子良率军攻打许国,并且侵占了一部分田地。

这两个小国,本应坐下来彼此谈谈心,互相体谅一下。毕竟都是受压迫者,都是弱势群体,都在夹缝中生存,不应该互相残害。找几个政治高手,坐在一起协商,完全可以和平解决。

然而,一个不服,一个不饶,双方矛盾越来越深,终于兵戎相见。

公元前588年夏,郑国派遣子良(公子去疾)伐许,战果如何?没有介绍,估计夺取许国一些土地。

公元前587年春季3月,郑襄公逝世,他儿子姬费即位,就是短命的郑悼公。

这位郑悼公虽然短命,却在春秋时期掀起一片波澜。

他子继父志,冬季11月,派出军队,去划定郑、许之间的边界。那意思,虽然以前是你的,但是被我夺过来,就是我的。纯是强盗逻辑!

许国虽小,也是个国家,军事实力不强,不等于没有还手之力。他们不甘心就这样被欺负,搞了一次突袭,把傲慢不设防的郑军打得大败。

战场上胜负难料,郑国能打败晋国,许国也能打败郑国。

这下可痛了马蜂窝,郑悼公一怒之下亲自带队,占领了许国鉏任、冷敦的田地。

两个小鬼的打闹,引起了晋国的注意。一点儿机会,也要把握住,立刻以拯救许国为名,由栾书率领中军,讨伐郑国,并且占领一些土地。

此时的郤克,或者病重,或者去世,没有了消息。栾书从下军将,一下子提拔为中军帅,快赶上当初的先轸了,可谓一步登天。

郑国跟随楚国许多年,许国更是长期跟随楚国,关乎晋国屁事儿,显然就是故意找郑国麻烦。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楚国立刻做出反应,派司马子反(公子侧)率军救郑。

这次南北对峙,两个大国似乎没有真正开战的意思,史书也没详细记载,结果不了了之。估计晋国听说楚国出兵,很快就撤退了。就好比两个绝世高手,彼此试探一下,就知道各自的功底,没必要真的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

子反率军赶到,还没开战呢,却迎来两位喊冤的——郑悼公和许灵公。作为两个国君,竟然跑到楚国的臣子那里讨公道,请他秉公执法帮忙断案。

‘君不君臣不臣’,实在太丢人。

其实,这件事明摆着,就是小国欺负更小国,谁有理,谁无理,大家心知肚明。郑悼公派大臣皇戌当代言人,皇戌能言善辩,把许灵公说得哑口无言,有理也成了无理。

子反当然不傻,他没有当过法官,没有审过案,没有干过那些黑心的勾当。但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他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一句错误,就可能导致天翻地覆的变化。

俩人都是一国之君,而且都是楚国的小弟,这让子反很为难。要说郑国是受害者吧,显然违背良心胡诌八扯;要说许国占理,那就得罪郑国,万一郑国背叛,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郑国,不能随便得罪。作为中原要冲,郑国至关重要,得郑国者得诸侯,这是南北争霸的关键。如果从战略角度看,宁可昧着良心得罪许国,也不能得罪郑国。

子反不是那种龌龊人,琢磨来琢磨去,实在不敢乱下结论。最后,他委婉说道:“我不太了解你们两国的是非。如果您二位能屈尊前去问候我们的国君,相信寡君和他聪明的大臣们,一定能秉公执法、明辨是非。”

一句话,把是非对错推到楚共王那里。

这事一直拖到公元前586年的夏天,许灵公一纸诉状,把郑悼公告到楚共王那里,必须走法律程序。6月,郑襄公亲自去往郢都,两个国君,终于在楚国碰面。

由楚共王作为审判长,一群大臣作为陪审,分清原告被告,就开始唇枪舌剑的辩论。

这件事,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明明知道真假对错,但是还必须审判,必须走个程序,必须让大家心服口服,然后宣布审判结果。

这种场面就跟现在的法庭审判差不多,各有各的律师团。明明知道是非曲直,明明知道罪犯罪大恶极,明明杀了人,还要给他进行无罪辩护。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恨的是,有些犯罪分子还真的能无罪释放,比如精神病、抑郁症等,都能在外面活的像个人样;或者凭借昔日的功劳,警告记过,因功减刑,坐几年牢狱就成为自由人。

不说了,说起那些能逃脱惩罚的罪犯,就让人生气。

为了能打赢官司,许灵公吸取教训,准备的很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郑国的官员驳斥的一无是处。

显然郑国是欺负人的,无理;许国是被欺负的,有理。身为楚王,不能当着众臣之面,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那不是好榜样,影响太恶劣。

楚共王挺公平,判定许灵公胜诉,郑悼公败诉,同时抓了郑国的两个代理大臣(相当于现在的辩护律师)——皇戌和子国。

这位皇戌,就是‘邲之战’前鼓动晋国开战的那位使者,嘴皮子挺厉害,但还是掩盖不了真相;子国是郑国的贵族,他是个一般人,但却有个非常著名的儿子——公孙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子产,几乎与管仲齐名。

估计楚共王一定也考虑很多,想到了得罪郑国的后果。但是,他必须这么做,必须让楚国的臣子明白,做个正直的臣子,做个爱国的臣子,要坚持真理。

作为楚王,他不能偏袒,不能颠倒黑白,不能给臣子们做反面典型。

诉讼失败,两个大臣被抓,这让郑悼公颜面扫地。楚共王并没有为难他,国君都有豁免权,归国之后,郑悼公立刻派公子偃去联络晋国,请求结盟。

晋国一直想得到郑国,没想到兵不血刃,郑国主动投怀送抱。

当年8月,郑悼公和晋国的赵同,在垂棘(一般认为在今山西潞城附近)结盟。赵氏家族,距离灭亡的日子,越来越近。

不费一枪一弹就得到郑国,让晋国收获意外之喜。郑国地处中原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多少次大战,都是因为郑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这么说:晋楚之争,就是对郑国的争夺。

为了许国,楚国失去了郑国,有点得不偿失。但是,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依然认为,楚共王的做法,失去的是一个郑国,得到的是天下人心。

案子断完了,故事却没有结束,一切只是刚刚开始。郑、许的恩怨,将延续十年,最终,引发了晋、楚的第三次大会战。

由于郑国的反复,中原再次战云密布。

同类推荐
  • 我欲扬唐

    我欲扬唐

    大唐盛世可以开启更强盛的模式,李密宁愿做一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也不要做那天可汗,不要虚名,只要能让大唐不断变强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攻伐,分化,瓦解种种手段只为了不断减弱潜在敌人的实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量世界之物力、人力结大唐强盛之果。大唐不落之太阳,缓缓升起照耀世界。群友交流群:109507993
  • 隋唐大猛士

    隋唐大猛士

    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读者交流群:六五六一一八四八八
  • 四川袍哥史

    四川袍哥史

    翻开中国的史书,我们可以找到沙场的断戟,后宫的裙裾,宦官奸臣的龌龊与肮脏也屡见不鲜,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翻云覆雨,浴血寝骨,令人扼腕长叹的袍哥却被淹埋在历史的烟云里。透过滚滚尘沙,才能看到他们仓皇而依稀的背影,这不能不说是史学上的一大憾事。是的,他们是遥远的江湖,他们中的一些人物及事件多以“匪”、“盗”等让人憎恶的字眼记录在清代、民国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档案里面,而他们中的多数只不过是芸芸众生,那些在刀口上舔血、在凌辱中讨生活的袍哥,甚至还来不及搞清楚发生了什么。
  • 银床淋沥青梧老

    银床淋沥青梧老

    传闻傅家三房的二姑娘性子最好,可生在深府,怎能能是朵小白花呢…
  • 南明副榜举人

    南明副榜举人

    明末四川,人类历史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在经历张献忠之乱,蛮清大杀戮之后,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风云突变,斗转星移,杨轩深陷其中。面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奋发图强,以只手之力阻挡鞑子强盗强加在民众身上的枷锁,改变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煤山之后再无华夏的历史,开创中华第三次复兴之大门。这就是《南明副榜举人》,正本清源,带你回到明末四川大杀戮的现场,演绎那场在这个世界已经被遗忘的历史。欢迎加入书友群:207902080
热门推荐
  • 征服者

    征服者

    当蒙古骑军的铁蹄踏遍全球后,成吉思汗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闷闷不乐。他模仿汉人修建了皇宫,整天在宫里,无聊地拨弄着地球仪。他的马鞭和弓箭扔在一边,侍从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他时常望着地球仪,喃喃自语:“我的成就无人能够比拟,我的帝国版图覆盖全球,每一块土地每一片海洋都插满了我的旗帜,每一个黄种、黑种和白种人都向我臣服,我的名字混杂在风里,吹遍了这颗星球。而我才只有四十七岁。
  • 九天神皇

    九天神皇

    【玄幻至尊爽文】战神大陆,天骄无数,一路杀伐果断,横扫九天,成就无上神皇。……【叶之凡出品,必属精品,已有640万字火爆完本老书《七界武神》,信誉保证!】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包法利夫人(化境文库)

    包法利夫人(化境文库)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发表的长篇小说,被喻为浪漫主义的终结、现实主义的肇始,是具有文学史里程碑意义的名作。福楼拜以细腻的笔触写了一个受过教育的农家女孩嫁给乡医,却心比天高,向往更奢华、浪漫的生活,在经历了两次出轨,面对其虚荣带来的累累负债,不得善终的故事。福楼拜通过对法国省外生活的工笔描写,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腐朽堕落的社会生活和小市民的鄙俗与猥琐。另一面,福楼拜也探讨了当婚姻并没有满足对爱情的期待,当新奇的魅力褪去,裸露出情爱永恒单调时的那些遭遇。
  • 弃妇也疯狂

    弃妇也疯狂

    【天涯相思阁出品】虽然穿越了~虽然穿成了一个弃妇~虽然穿成了一个带着拖油瓶的弃妇~但是,偶也不是随便将就的主。前夫,闪一边去~将军,考虑一下~皇子,偶誓死不为妾的说~~~嘿嘿,年轻有为的庄主~貌似是个金饭碗!!且看,芯影的不一样的弃妇故事!!!
  • 地狱入口的记忆

    地狱入口的记忆

    没有人敢夸口不患癌症,癌基因潜蹑于人体细胞,随时伺隙攫人性命。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恶性肿瘤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居世界首位,癌症患者发病率为5‰~10‰。年发病例数160万,死亡人数130万。这组数字仍以每年3。1%的速度在增长。当夺命灾星突然降临的时候,惊魂失魄,束手待毙吗?还是生寄死归,医患同德,重新点燃如红花怒放的火炬,演绎出一个个奴隶角斗士起义般获取自由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人所处的绝境,很多情况下,都不是生存的绝境,而是一种精神的绝境;只要你不在精神上垮下来,外界的一切都不能把你击倒。
  • 男神太子是女生

    男神太子是女生

    穆言黎月,天道的亲闺女,从小跋扈成性,被当成男生养。堂堂天凤,三界的宠儿,就是那么傲娇。只不过因为那个总是与他爹地作对的魔影殿,三界也不是十分太平。他,是冥界霸主,一代邪帝,只为她倾颜一笑,万年冰山就此融化。“媳妇...别撩妹了,撩我好吗?...”哪个神通来收了这个妖孽吧!“媳妇,我只要你收!”说好的高冷人设呢?“遇到媳妇后就没了!!!”(不喜勿喷谢谢)
  • 颜元集

    颜元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运势500问:手相100问

    人生运势500问:手相100问

    “摊开你的掌心,让我看看你的玄之又玄的秘密。”无印良品演唱的《掌心》就是希望从掌心中获取爱情的信息。双手还是一本隐藏个人密码的“宝藏”,形状、颜色、线条、纹路等,皆是解开密码的关键之钥,伸出双手、仔细辨识、人生即可尽握掌中。
  • CIA超强阅人术

    CIA超强阅人术

    阅人术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是每个CIA特工上任后的必修课,它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与神情细节,快速地判断出对方的品行、能力,从而做出相应的对策调整。本书以大量生动的案件作为实例,并结合CIA特工多年的实践经验,为读者讲解CIA特工的超强阅人技巧,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学习先进的阅人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分析他人的内心世界,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当中,更好地把握他人的心理,从而在社交中游刃有余,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做到知己知彼,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