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800000003

第3章 周朝的建立

后稷被封到邰地后,继续务农育人,深得百姓爱戴。去世后,被后人尊称‘农神’。

他的儿子不窋(zhú)继承了家族的官职。但是,由于夏后氏政治衰败,废弃农师,不窋失业,不得不率领族人四处流浪,甚至与戎狄为伍。

不窋的孙子公刘,虽然与戎狄生活在一起,依然保留了后稷的遗风,考察水土,务农种田;他还渡过渭水(今陕西渭河),伐木取材,使出行的人有旅费,居家的人有积蓄。

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转,大家对他感恩戴德,许多部落都来归附。

于是,公刘在豳(bīn)地(甘肃宁县)建立国都,也称豳(邠)国。人们在豳国安居乐业,编写了许多田园诗歌,一者歌颂美好的生活,再者纪念公刘。

在《诗经》中,有《豳风》七篇,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不用背诵。

周朝,从这时开始兴起。

公刘之后,后稷家族传了十世,掌门人的位置,传到了古公亶父的手中。按照中国的历史推算,当时已经是商朝晚期,天下走向混乱。

古公亶父是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他继承后稷、公刘的业绩,积德行义,广施恩惠;同时,他重贤任能,也开启了周文王周武王的盛世,为将来灭商,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平静美好的生活,却被附近的戎狄打断。

戎狄的薰育族,眼看豳国不断壮大,百姓生活幸福美满,于是发兵攻打,要抢夺财物。

古公亶父派人了解情况,知晓这些戎狄只是见财起意,想捞点好处。这好办,财帛,身外之物,没了可以重新创造,为此开战,把许多人的命丢了,却是伤天害理。

于是,古公亶父主动派人送给薰育族一批财物,打发走了这群不义之辈。

但是,人心不足,薰育族很快再次派人攻打豳国。这次胃口更大,直接提出,要夺取这里的土地和人口,否则就开战,让这里血流成河。

太过分了,对于这种人,难道还要讲道理吗?百姓强烈要求,拿起武器,痛击这些可恶的侵略者。

如果释迦牟尼在,或许能以身殉职,去感化这些侵略者。古公亶父很善良,却不会像释迦牟尼那样,甘愿以自己的死,去普渡众生。

他说:“民众拥立君主,是让君主给大家谋福利。现在,戎狄来侵犯,目的是要夺取我们的土地和人口。民众跟着我或者跟着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为了我而去打仗,牺牲他们的父子兄弟,我却做他们的君主,实在于心不安啊!”

此话字字充满爱心,让人敬佩。于是,他率领亲族,离开豳国,渡过漆水、沮水,翻山越岭,到达岐山,定居下来。

豳国百姓,知道古公亶父仁慈,大家扶老携幼,跟随他,也到岐山下定居;周围的一些小部落,听说古公亶父如此善良,陆陆续续也来归附。

眼看部落不断壮大,古公亶父就废除戎狄的风俗,修建城郭、房屋,把民众分成不同的区域,定居下来;又设立各种官职,管理各种事物,百姓对他歌功颂德。

大周,有了雏形。

古公亶父的正室夫人太姜,给他生了三个嫡子,老大太伯,老二虞仲,老三季历。

当时,老三季历娶了太任,生下儿子取名姬昌。这个名字是否眼熟?没错,他就是未来的周文王。一个‘昌’字,意义深远。

太任,据记载,她怀孕的时候,眼睛不看歪曲的事物,耳朵不听靡靡之音,嘴不讲傲慢无礼的言辞,席子不正不坐,食物不鲜不吃,还常常请乐师朗诵诗歌。

这大概是最早的胎教了。

太任与太姜,以及后来周文王的夫人太姒,都非常贤惠,被称为‘周室三母’。后来,人们认识到: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女人。

姬昌出生的时候,有祥瑞出现,从小就非常聪明,长大后颇有圣贤之风。古公亶父常常念叨:“我们家族要兴盛起来了,难道要应在昌儿身上吗?”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

太伯、虞仲一听,明白了,父亲这是要把掌门人的位置传给姬昌,以此振兴家族。

这让后世许多帝王,看到了选择储君的方式,在无法确定掌门人选的时候,往往品评一下皇孙。比如明成祖朱棣,还有清朝的康熙大帝。

作为嫡长子、嫡次子,太伯、虞仲,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可谓品行兼优。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他们没有贪恋权位,而是一起逃到南方的荆蛮之地,断发纹身,主动把掌门人位置,拱手让给了弟弟季历。

太伯和虞仲,在南方的荆蛮之地,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吴国。

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把吴国发展到一个顶尖的高度,演绎出一段新的传奇,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些都是后话。

两位哥哥走了,季历顺利登上掌门人宝座。他继续施行父亲的政教,广布仁义,许多诸侯前去归顺;在他死后,顺理成章把位置,传递到儿子姬昌的手中。

姬昌继承后稷、公刘的遗风,效法古公,推行仁义,敬老爱幼;对贤士谦恭有礼,有时为了接待贤士,午饭都顾不得吃。

他的所作所为,吸引了许多人才。比如太颠、闳夭、散宜生、辛甲,还有鬻子等。

前面几位人才是否似曾相识?没错,他们后来都成了周武王身边的栋梁,帮助伐商灭纣,小说《封神演义》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那位鬻子,原名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他的后人被分封到南方的荆地,建立了后来的楚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风云大国。鬻姓、熊姓、芈姓,都是楚国贵族。鬻熊,成为楚国的先祖。

姬昌礼贤下士敬老爱幼的做法,还引来两位著名的人物——伯夷和叔齐。这两位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都不愿意当国君,相互推让,最后干脆抛弃国家,一起逃离。听说姬昌仁慈,善于养老,于是投奔西岐。

后来武王灭商,这两位宁死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釆薇’段典故,就来自他俩。

姬昌在位期间,正是商朝没落,商纣王残暴无道之时,小说中,女娲娘娘已经准备灭商了。

姬昌仁义的做法,受到商纣王的嫉恨,曾经被拘禁在羑里,差点儿把命丢了。后来,大臣们想尽办法,送给纣王美女、骏马、土地,以及许多其它的宝物,才得以回国。

被拘禁期间,西伯侯姬昌有幸看到纣王的‘炮烙之刑’,太残忍了。于是,他请求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只希望商纣王能废除这一惨无人道的刑罚。

废除一道酷刑,得到一片土地,划算。商纣王就废除‘炮烙之刑’,姬昌也言而有信,把洛水以西的土地,无偿给了商纣王。

从此,姬昌的仁慈之名,更加响亮。

但是,他并没有对商王朝发动战争,而是先后征伐犬戎、密须,打败无道的崇侯虎,在沣水旁边建立周王朝早期的国都丰邑(今西安西南)。

然后,去世。

他想不想灭掉商纣王?想不想推翻商朝的统治?想不想建立自己的帝国?想,非常渴望。但是,他没有灭商。或许,他真的不想成为‘以臣弑君’的历史罪人;或许,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时间去灭商了。

总之,这个艰巨的任务,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姬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周武王。三国时期,有人劝曹操灭汉称帝,曹操笑了笑说:“如果天命在我,我就当个周文王好了。”

可以说,从古公亶父开始,历经三代,大周王朝,已经颇具规模。剩下的,需要一个有魄力的人,敢于打破传统的忠君思想,挥起大棒,去推翻残暴的商纣王的统治,建立新的王朝。

周武王姬发继位后,手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甚至还有一位八十多岁,须发皆白,深谋远虑,老奸巨猾,奇谋百出的姜子牙。

一切,根本不用他操心。他的父亲姬昌,已经为他铺平一条康庄大道,就看他有没有魄力了。

周武王掌握实权后,很快就召集天下诸侯,列举商纣王的罪状,开始伐纣灭商的大计。

灭商的过程,就不再详细列举了,各位有兴趣,可以看看《封神演义》。很精彩,比历史书精彩多了,但是,不能完全相信,那是在历史的基础上,改编的神话。

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周王朝也是历经风雨。期间,有‘周公辅政’、‘三监之乱’、‘昭王丧师’、‘穆王西征’、‘国人暴动’、‘共和执政’、‘宣王中兴’等。

传到周幽王的手中时,他不务正业,重用佞臣,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把他父亲费尽千辛万苦重新振兴的基业,瞬间一把火烧毁。

周朝,面临新的抉择。

同类推荐
  • 重生之飞将之子

    重生之飞将之子

    生子当如孙仲谋!很多三国迷都遗憾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没有儿子,若吕布有智勇双全的儿子,局势又会怎样?吕布孤傲,勇冠天下,其子又当如何?一统天下,平定天下,是凭霸道、谋道还是兵道?
  • 汉末张家记

    汉末张家记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与冲突的故事。梁旭,一名生于和平年代、痛恨侵略者、厌恶单边霸权主义的新华夏老青年,很不幸地被送去了即将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动乱的年代让他亲眼目睹到了本以为是热血挥洒和浪漫的战争的真面目,让他切身体会到战争的可怕与恐怖;后来还因为父亲的离世,使他从旁观者变成了历史的直接参与者。热爱和平的灵魂在他体内觉醒,但和平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通行吗?他能为乱世带来什么?和平与发展?
  • 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明朝末年的河南,是灾难轮番肆虐的地方,是各路豪杰争雄的战场,更是无数百姓的苦难之地。那是不堪回首的岁月,那是混乱无比的时代,可是,却有英雄悄悄在这块大地上崛起。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 ,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 历史的坏脾气

    历史的坏脾气

    本书讲述了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些名人轶事,评述了一些社会现象,对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很有帮助。
热门推荐
  • 魔有道

    魔有道

    “记住,别人可以飞仙成神,而你,永远都不可能!你注定只能成魔,成为令世间一切恐惧的魔!”“这,就是你的宿命,魔之宿命!”“这,就是你的路,成魔之路!”少年行,少年路。曾经年少成名,当之无愧的天骄,为何前路漫漫,竟是孤身成魔?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宿命?万丈红尘,盛世烟火,回首凡尘,灯火阑珊。飞仙化神如何?堕落成魔又怎样?心所执,魔有道!
  • 八十年后感受鲁迅还在

    八十年后感受鲁迅还在

    今天是二〇一七年最后一天,我知道此时此刻,中国很多地方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跨年。在这样欢庆的日子里,我们有幸请到长期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阎晶明老师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老师,来和我们大家一起“阅读”鲁迅先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跨年活动。一九三六年鲁迅在为《呐喊》捷克译本所做的序里说,“自然,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是用文艺来沟通,可惜走这条道路的人又少得很。”
  • 中华科技故事

    中华科技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灿烂辉煌,成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本书力求通俗易懂地向广大读者较为系统地介绍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创造。本书以故事为叙述主线,以时间为序,简要勾勒出中华5000年科技发展史的大致轮廓。所选故事均围绕中华科技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成就展开。
  • 守望先锋入侵美漫

    守望先锋入侵美漫

    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李唯穿越到危险的漫威世界,解锁守望先锋系统。化身士兵76与美国队长并肩作战。“我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化身半藏与鹰眼切磋箭技。“竜が我が敌を喰らう!”化身法老之鹰和钢铁侠轰炸九头蛇基地。“天降正义!”复仇者集结,奥创纪元,无限战争……这是一个外卖小哥在漫威世界搞事情的故事。(守望先锋入侵漫威聊天群:294647447)………无限流新书《我的英雄是不死的》已发!
  • 腹黑王爷俏皮妃

    腹黑王爷俏皮妃

    “素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灭他满门,你怕吗?”他问道。“你长剑所指,是我心之所向””她抬起头,义无反顾。“好,你以身相许,我以心相许,死生不负”她乃云山白兔,万年修成仙身,尘缘未了,入凡尘只为报恩。没想到却爱上了他。为了他,下到凡间斗皇帝,上到天庭斗魔君,为了他,只做鸳鸯不做仙。没想到一念之间,夫君不仅变帝君,还要迎娶别的女人。靠,你还真当我只吃胡萝卜啊。质量更文都有保证,请放心跳坑。
  • 嗜血倾城:狂妃最难追

    嗜血倾城:狂妃最难追

    当冷若冰霜的杀手重生到废物懦弱的田家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事件?在这个强者横行的世界,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杀手又会绽放怎样的光华?当强大腹黑的皇子碰上高冷的女杀手,谁又会先怦然心动?
  • 左宗棠(全集)

    左宗棠(全集)

    帝国不屈的鹰派、晚清不垮的脊梁,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赞许道,“大清帝国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的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成为清朝著名大臣。一生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定陕甘之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对待分裂,坚决打击,收复了占中国将近1/6的领土新疆。对外坚决抵抗,抗俄击法,从不妥协。在当今十面埋伏的国际形势下,我们需要左宗棠这种为了民族和国家主权的大无畏精神。这部小说与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熊召政的《张居正》、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唐浩明的《曾国藩》并称为“当代长篇历史小说五大名作”。
  • 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

    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留学时代

    留学时代

    晚清“西学东渐”之风甫开,20世纪的中国恐怕就进入到了“西风烈”(冯友兰语)的时代。且不论留学东洋与留学西洋者的差异、隔阂,甚至门户之见,单就从容闳将第一批留美幼童送到大洋彼岸开始,百年来跨洋过海的一代代学人,都在我们的文明史上先后留下过自己求学求知的足迹。从大陆到海洋,中国人在“留学时代”中,形成了新的思想变锋,如巾西之辨、传统与现代、“冲击—回应”与“内在理路”等话题,都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这里面有无数的故事,有欣喜,有悲伤,有些被记录下来,而更多者恐怕已经永远被埋入历史的尘土。
  • 陋习不陋

    陋习不陋

    原本小姑娘多斯文,落湖落得干脆利落,怎么明明在湖底死透了还又游上了岸?上岸就上岸吧,怎么一个半大点的孩子嘲讽技能这么高…“切,谁要和你们一样?明明就是猪蹄,还非得说是三寸金莲,怎么审美观这么扭曲?”小姑娘浑身湿漉漉的坐在湖边,想想一爬上岸什么都变了就火冒三丈。想想自己在华夏最痛恨的就是这种陋习!独自闯荡,闯着闯着就闯出了桃花。她一脸黑线的盯着面前浪子:“滚!一遍浪去!”一个突然出现的红眸男子,身上的气息亦正亦邪,让人想靠近却又不敢靠近。“算了,这种人还是躲远一点的为好。”某女暗暗吸口气就要跑路。一道修长的身影挡在自己面前,天神般的面孔凑近,嗅了嗅。“靠!”属狗的啊!“蝼蚁。”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