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800000280

第280章 问鼎中原

鼎,实际就是煮东西的一种器皿,一般三足两耳。现代人把它简化,就是我们常用的锅。

‘周礼’中,鼎的应用,有严格的规定。无论祭祀还是陪葬,或者宴享,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超出规格,就是叛逆,罪无可赦。

但是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大家甚至都不把周王放在眼里,谁还遵循那些死教条的规章制度。

不过,这里所说的九鼎,不是一般的鼎。

中国人都知道,古时候有九鼎。这九鼎到底怎么来的?到底有多重?现在藏在哪里?很多都成了难解之谜,吸引着后人去寻觅。

据《左传》记载,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终于平息水患。帝舜看他辛苦为民,深得众心,于是把帝位禅让给他,这也是最后一次真正意义的禅让。

禹在治水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域,把天下划分为九个部分,即豫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雍州、幽州,合称九州,这成了中国的一个别名。

后人对九州的确切分界线争论很多,但九州代指中国却没有任何异议。

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国力强盛。然后,他命令九州之长进贡大量青铜,找能工巧匠铸成九鼎,把九州的山川河流、珍禽异兽刻画在上面。

《史记封禅书》则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

九鼎历代相传,逐渐成为镇国之宝,也成为至高无上的王权象征。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夏桀,残暴不仁,被商汤所灭,九鼎也就迁移到商朝;商朝最后一任国君,就是著名的商纣王,也是凶残成性,坏透顶了。

最后,商纣被周武王所灭,后来的小说《封神演义》,就取材这段历史,距今三千多年了。

这两位末代帝王,被后世合称‘桀纣’,成为暴君的典型代表。

武王灭纣之后,他的儿子成王修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把商朝的九鼎迁到那里。当时还找高手算了一卦,结论是:周朝的九鼎,能传三十代,七百年。

后世的儒生很不满意,认为他贪图前朝的宝物,为此发牢骚埋汰他几句。

西周时期,九鼎一直陈列在洛邑,没有人敢染指。

到了春秋时期,王权衰落,霸主迭出,齐桓公想封禅,晋文公来请隧,明显都是野心勃勃。但是,他俩没有一个敢询问九鼎的情况,这是大忌,不可问,不可问。

他俩不敢问,不等于所有人都不敢问。春秋中期,终于有人第一个站出来,打听九鼎的重量——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楚庄王芈旅。

大棘之战,郑国捡个大便宜,大败宋国。一场战役的胜利,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因为宋国的背后有老大晋国撑腰。

此时,晋灵公刚刚被杀,新即位的是晋成公。他在位时间较短,没有太大作为,算是合格生吧。但既然当了国君,绝不甘心在自己手上失去霸业,伐郑称霸,成为必然。

公元前606年春,晋伐郑。楚国救援不及,郑国只好服软求和,又投靠在晋国麾下,士会前去订立盟约。

没办法,夹在两个争霸的大国中间,太难了!

紧接着,楚庄王出手了,他并没有攻打郑国,却把兵锋指向陆浑之戎。

对于这支戎人,史料有限。据《左传》记载,陆浑之戎为允姓,原是四岳的后代,与姜子牙是一个先祖,所以也称姜戎;他们原本居住在瓜州(今甘肃敦煌一带,产瓜著称),后来迁移到秦岭以北,黄河以南,属于阴面,也称阴戎。

当时,秦穆公贪图瓜州的土地,晋惠公贪图瓜州的人口,于是两家合伙,在公元前638年,把姜戎诱骗到伊川居住(今河南省嵩县陆浑村),充填那片不毛之地,史称陆浑之戎。其详细过程,怎么诱骗的,并没有流传下来。

现代考古,发现了不少关于陆浑之戎的遗迹。

古代人口稀缺,一方面抢占土地,另一方面,就是掠夺人口。秦国得到了土地,晋国得到了人口,皆大欢喜。崤山之战,姜戎也参与攻打秦军,作用不小。

前面说过,周平王东迁的时候,太史辛有(董狐的先祖)曾路过伊川,见到一些人披头散发,在野外祭祀。古代的太史,都兼职算命先生,他预言:用不了一百年,这里就会变成戎人的居住地。

陆浑之戎迁到伊川后,越来越壮大,难免惹是生非。后人分析,楚国发生饥荒的时候,陆浑之戎曾经参与伐楚,导致这次楚庄王的报复。

实际上,楚庄王要想北上争霸,也必须铲除这一障碍。

公元前606年春,他向北打败陆浑之戎,不过并没有彻底消灭。直到公元前525年,陆浑之戎才被晋国的荀吴灭掉。现在河南伊川还有个陆浑水库存在,依稀能看到一点当年的影子。近代考古,也发现不少陆浑遗迹。

打败了陆浑之戎,回国吧,不,楚庄王真正的目标,并非这些戎人。目标是谁呢?王室。

为了跟晋国争霸,年年攻打郑国,有什么意思?打一次,服一次,签个盟约发个誓,该叛还是叛,耗费钱粮,枉损战士。我直接找周天子去,只要天子服软,晋国还有什么可说的?

楚庄王另辟蹊径,率军长驱直入,直奔洛邑王城。

梦想了许多年,今朝,终于率军来到王城脚下,眺望那雄伟的城墙,巍峨的宫殿,不禁感慨万分。楚国称王几代了,却远居南方,今天终于大开眼界,跟真正的王城相比,郢都不值一提。

作为臣子,至少派个使者,礼貌点儿,去王城朝拜一下,说几句客气话。不,楚庄王竟然在周天子管辖的土地上,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观兵于周)。

面对高耸的王城,楚军盔甲林立,旗帜鲜明,一声声战鼓,震耳欲聋,城墙都要震塌了。

这要干什么?不像是来请领导检阅的,分明是要挟,是示威,是恫吓。

如此军容,列阵郊区,让王室胆战心惊。

南蛮之人,不讲礼仪,什么事都可能干得出来。周定王刚刚即位,楚庄王就给他来个下马威,这让真王非常难堪,也非常恐惧。懂不懂‘礼’,天子脚下,禁止大声喧哗,太野蛮了!

生死抉择时刻,周定王派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物——王孙满。

各位还记得这位神童吗?七八岁的时候,就预言了秦军的崤山之败。如今过去了二十年,他已经长大,不再是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大家早已对他刮目相看。

周定王派他来慰劳楚军,名义是慰劳,实际就是来探探虚实。你楚国大军压境,耀武扬威,到底想干什么?有没有王法?懂不懂规矩?

他坚信,王孙满,一定能超额完成任务。

此时的楚庄王,意气风发,根本没把王孙满放在眼里。小时候聪明,人间烟火吃多了,大了未必聪明。

闲聊几句后,楚庄王直接切入正题,问道:“我率军来此,就是想看看九鼎的大小什么样?轻重如何?”

成语‘问鼎中原’,就来自这里,比楚武王有魄力。

如果这个问题,从一个老百姓的嘴里说出来,那就好比农村人进北京,想看看故宫什么样。全当他没见过世面,图个新鲜,大不了成为茶余饭后的一句笑谈。

不过从楚庄王嘴里说出来,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不是国家博物馆,谁都可以进,想看什么宝物,随便。

这是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普通人想都不敢想。京畿重地,你现在率领大军来到这里,就是想看九鼎那么简单吗?居心叵测。

九鼎到底有多重?王孙满也不知道,临时派人秤一秤,不现实。但是,面对嚣张的楚庄王,决不能说不知道,必须另辟蹊径,慷慨陈辞,打掉他的嚣张气焰。

王孙满小的时候就是神童,如今已经长大,岂能被楚庄王的问题难倒。

他张口既来:“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从前夏朝有德,把远方的东西画成图像,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青铜,铸造九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螭魅魍魉这些鬼怪,因而能够使上下和谐,以承受上天的福佑。夏朝的末代君王夏桀,昏庸暴虐,九鼎迁于商,大约六百年;商朝的末代君王商纣,残暴无道,九鼎迁于周朝。

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虽然小,重压千钧;如果奸邪昏乱,鼎虽然大,也是轻如微尘。上天赐福给明德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郏鄏(rǔ),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所命令的。今天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天命并没有改变。鼎的轻重,不可询问。”

这里,首次出现了成语‘魑魅魍魉’,比喻各种各样的坏蛋。

洋洋洒洒一通长篇大论,说白了,周朝天下能延续到如今,是‘以德服人’,不是以鼎压人。你军队再多,武力再强大,没有德行,不讲道义,是没有资格拥有九鼎的。

在王孙满面前,楚庄王就像一个小学生,认真听了一堂历史及思想品德教育课,深受启发。

德,太重要了!想称霸,必先注重德行啊!

真是‘三寸之舌,重于九鼎之郭’,一番大道理,说得楚庄王心悦诚服,真想把王孙满请到楚国,每天聆听教诲。如今远离国都,不知国内如何,他马上回心转意,客气送归王孙满,然后下令——撤退。

虽然没有见到‘九鼎’,但是,楚庄王问鼎中原的举动,震惊诸侯。昔日强悍威风,充满霸气,令诸侯胆战心惊的楚国,又回来了,而且更加可怕。

回军过程中,顺便到郑国边境骚扰一通,作为警告。冬季,郑穆公病逝。

这次楚庄王问鼎中原,发扬了楚国‘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勇气可嘉,也让他大名远播,震惊诸侯。楚庄王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我就是要称王,就是要称霸,就是要去洛邑询问一下九鼎的重量

试问天下诸侯,谁敢争锋?

看看这几位成名的霸主,齐桓公——封禅,晋文公——请隧,楚庄王——问鼎,一个比一个牛。他们的内心,隐隐约约都想灭掉王室,自己取而代之。

其实,要想称霸,就必须有野心。不过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对于他们而言,相同的是野心,不同的是结局。

九鼎逃过一劫,得以继续陈列在王城洛邑。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夺九鼎,又生出许多精彩的故事。据《战国策》记载,运送一鼎,需要九万人,虽然有点夸张,鼎的轻重大小也可见一斑。

再后来,九鼎逐渐成为传说。

《汉书》记载,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的泗水之中,后来秦始皇曾派千人打捞无果。

《史记》记载,公元前255年,秦灭周,秦昭襄王将九鼎运往秦国,就没有了下文。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秦国并没有得到九鼎;他曾下令在泗水打捞,无果而终。

也有传说,周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周赧(nǎn)王,由于债台高垒,为了还债,偷偷把九鼎融掉铸钱了。如果真这样,实在太遗憾了。

关于九鼎,从此再无踪迹,传说也越来越神秘。

之后历朝历代,凡统一天下,都希望能找到九鼎,振兴国运。唐朝的武则天,宋朝的宋徽宗,都曾派人到三山五岳寻找九鼎的下落,终究没有踪迹。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他们重新铸造九鼎,以了却自己的遗憾,虽然都是赝品,如今也算国宝。

九鼎从铸造到现在,大约4000多年,身在何处,已经成了历史之谜。如果还隐藏在某个地方,恐怕也锈迹斑斑了。

同类推荐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三国之烽烟万里

    三国之烽烟万里

    九曲黄河,万里烽烟。重生韩遂之子,立志争霸三国。各位看官,若是本书可以勾起您的三国情怀,哪怕就一丝一毫。那老九斗胆请您收藏拙作,感激不尽。
  • 我真的不想造反

    我真的不想造反

    专业搬砖工小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以后再也不能搬砖了。他爹潘仁美不让,他姐更是为了不让他搬砖,让皇帝下了一道圣旨!
  • 重生东汉之君临四海

    重生东汉之君临四海

    某音简介:大家好,我是刘协,今天天气真好,一不小心我穿越了,来到了东汉,还做了皇帝,哈皮那什么带兔诱,真好!正式简介:收天下志士,纳乱世红颜,逆天改命,成就最强帝王霸业!(QQ粉丝群:561781537)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圆梦攻略

    快穿之圆梦攻略

    非攻略文,无CP,成长型女主。青葱校园?八零求生?丫鬟要自由?将门骄女?小强不要怂?周扒皮的数钱人生?地震危情?煤灰成人记?一个也不能少进行中.........更多精彩,收藏,票票点一点,总有适合的一款。各位君,点一下呗!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遗落仙境列传

    遗落仙境列传

    这是一个被修仙者遗忘的大陆,种族林立,祭师称雄!一个偶然的机会,火阳族少主玄鸷无意之中得到了一件上古秘宝,并由此招致灭族之祸,无奈之下只得奔走他乡,踏上复仇之路……接着仙家功法、美女佳人接踵而至!靠时运,靠天命,玄鸷一路拼杀,终成一代至尊!
  • 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100个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故事,每则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每则故事后都配有“精彩哲思”、“慧语箴言”,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挖掘和阐述,帮助青少年领悟生活真谛、人生哲理。
  • 正邪天下(6)

    正邪天下(6)

    一段师门恩怨引出一场天下动乱。武林之争始于绝世奇人空灵子所创“天平六术”。空灵子六位逆徒横行江湖,扰起一场血腥风雨。两位神秘少年便在这风雨江湖中同时崛起,各凭绝世智谋在武林中卷起一股狂潮,心怀圣意者,却魔缘不断,而心怀邪念者,却机缘连连,更统一邪道与正道相持不下,然而,自古正邪不两立,他们终因不同的信念而决战武林。
  • 夫君大人请息怒

    夫君大人请息怒

    本是所向披靡的女将军,却因功高盖主被皇上猜忌,最终死在了沙场之上。本以为这一生就要这样结束,幸得上苍怜悯,给了她重活一次的机会,只不过,这怜悯是否有些过了头?本是孤家寡人一个,现在无缘无故多出来一个丈夫,而且还赠送一个儿子?这让她一个黄花大闺女情何以堪呢?既来之则安之,儿子乖巧懂事又听话,可这丈夫嘛,啧啧啧。男人嘛,不听话训训就好了,曾经十几万的大军她都能驯服,如今,就一个男人还能把她难倒了不成?欲知成效如何?呵呵!“刘景烨,我脚冷。”“来,放我怀里,我帮你捂捂。”“刘景烨,我饿了。”“好的,我马上就去做,凤尾鱼翅、八宝野鸭、金丝酥雀、佛手金卷,你想吃啥?”看吧,男人,可比十万大军好驯多了。
  •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先觉宗乘

    先觉宗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宫

    “那年你对我说,人生最难的事情是‘坚持’,你还说,如果我有灵魄,就来到你身边,生为男子就助你夺天下,生为女子就成为你的妻。这一世,我是男子,帮你得到了安稳的天下,下一世,我要成为你的妻,和你比翼双飞……”
  • 异界之机战天下

    异界之机战天下

    罗德,一个普通的宅男,爱吹牛,爱打游戏,却不料意外收获一台神秘的机甲,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世神”之路!来到异界大陆,他凭借发明机甲的逆天技能成为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而面对国家与国家、贵族与平民之间血腥而残酷争斗,他又该如何逆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