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72

第72章 季札

自古以来,王位继承都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烧脑难题,这个难题同样也难倒了楚共王。

楚共王一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招、次子围、三子比、四子皙、五子弃疾。

按照常理来说,太子的选择性有很大的余地,关键是这五个儿子有一个共同身份——庶出,没一个是正室生的。

按照宗法制来说,庶出是没有资格做太子的。

让楚共王更为难的是,楚王室显然没有严格的“嫡”、“庶”之分,也不看好王后有生儿子的命,照样围绕五个庶子争储,各方势力也在暗中角逐,就连尚在襁褓的五子弃疾都有势力追随。

但楚共王还是很有信心的,还在等,等嫡出来。

楚共王在立太子一事上优柔寡断的作风,让大臣屈建实在忍受不了,借机给他讲了一则寓言:“当一只兔子跑到街上时,会有很多人想抓住它。一旦它被某一个人逮住了,剩下追它的人也就散了。”

见楚共王听得好奇,屈建接着说:“兔子落在谁身上还没确定,所以一只兔子就能让所有的人趋之若鹜。而一旦兔子有了确定人选,剩下的人即使想得到那只兔子,也知道这样做不合道义、不讲道理了。”

最后点题——“太子,是国家的根本,百姓的希望,为了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应该早点定下来,否则,祸乱将生,就跟那个没主的兔子是一个道理。”

楚共王恍然大悟,但让五个庶出去追“兔子”显然太过激烈,于是想到一个办法——天选!

手心手背都是肉,既然自己无法抉择,那就请神仙帮忙选择。

具体做法是派祭师拿着玉璧,祭遍国内名山大川,让玉璧吸取天地之灵气后,帮忙从五个庶出中选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庶出来“主社稷”。

然后,楚共王暗中将这块玉璧藏于宗庙的拜垫下,召五个庶出按长幼之序进入祖庙祭祖,看谁能接触在玉璧上,谁就是天选之子,同时告诫持有怀疑态度的人:“神所立也,谁敢违之?”

吸取天地之灵气的玉璧仿佛有了生命,感受到了楚共王的焦虑,一下子给他选了三个——长子招率先祭拜,膝盖跪上玉璧;次子围胳膊肘压住了玉璧;最神奇的是只有两岁的老五,两次跪拜,都压住玉璧。

三子比和四子皙压根没有接触玉璧——出局。

毫无异议,老五公子弃疾触碰次数最多,应该由他做太子,大家也都送去了美好的祝福,宗庙里洋溢着幸福的欢声笑语。

只有一个人不开心——楚共王。

这一刻,他又犹豫不决了。

汉武帝刘彻曾经说过一句话:“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虽然楚共王不认识刘彻、吕后,但他绝对不想老五重蹈自己“少主社稷”、或者楚成王“主少母壮”的悲惨经历,天选的也不行。

从这一点来看,楚共王也是一位极具政治远见,能防范于未然的君主,但由于当时的局限,他也想不到其他诸如“去母存子”这个腹黑手腕。

于是,他又郑重告诉诸大夫天选的不算数,他准备按照中原“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惯例来选定接班人。

诸大夫对于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也是相当熟悉,无异议,只希望他快点从五个儿子中选一个出来当太子就可以了,这个人是谁不重要,只要是亲生的。

于是,楚共王将长子昭立为了太子。

当我们评价一个君主时,有一个不得忽视的标准——权杖交接时,要干脆利落;转身离开时,身后不能一堆乱帐。

许多人一世英名,却还是跌在了最后一米,楚共王拍脑袋的决定,导致身后乱账一堆,最终让楚国受到无妄之灾。

别灰心老五,三十年后,你将夺回属于你的东西,并将其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公元前560年秋,在位三十一年的楚共王去世,其子熊招继位,是为楚康王。

在楚国大丧、楚康王新立之际,反应最积极的便是他的老邻居——吴国代君主,诸樊。

在楚共王去世的前一年,吴国国君寿梦去世,立其子诸樊为王。

与楚共王相比较,吴王寿梦在立太子一事上也犯过难——其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

和楚共王有所不同,吴王寿梦的四个儿子都已成年,并且相当懂得谦让,其中四子季札最贤德,寿梦也最想立他继位,但季札谦让不应承,于是就立了长子诸樊,代理行政掌权。

提前剧透下,楚共王和吴王寿梦的接班人也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三个儿子相继继承了君位。

唯一不同的是,楚共王三个儿子的君位是弑君杀子抢来的,而吴王寿梦三个儿子的君位是互相谦让来的。

诸樊这个人,看名字都感觉是个鲁莽之人,事实上他也是,东汉赵晔说他“骄恣,轻慢鬼神”,是个不迷信的人。

代理国政后,诸樊第一把火就烧向了楚国,因为他觉得楚国处在大丧期间,是绝对想不到自己会突袭楚国,趁虚而入抢夺地盘的。

当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国遵循的“闻丧不伐”的战争规则,如果否则有违礼法,是会遭天谴的。

但诸樊不迷信,他认为打仗就是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不是牛鬼蛇神、妖魔鬼怪,于是率领大军,西渡长江进入楚国境内。

凡事也有例外,这一次,诸樊彻底低估了楚康王能力——与楚共王犹豫寡决相比,楚康王明显是个强毅果敢的人,他也不是个迷信的人,在得知吴国来犯的时候,楚康王迅速平复了丧父之痛,立即做出决策,命令大将养由基“奔命”拒敌、司马子庚领兵设伏。

两军交兵后,楚军诈败后撤。

吴军继任新君,士气正旺,认为楚国大丧,不堪一击,见楚军后撤,便乘胜追击,一直尾随至庸浦(今安徽无为南长江北岸)。

而庸浦,正是司马子庚设伏之地,埋伏于该地的三处伏兵猛攻吴军,吴军猝遭突袭,溃败而逃,大败,吴公子党也被俘虏。

楚国在新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旗开得胜,举国欢腾,一扫先君驾崩之丧,反之,吴国偷鸡不成还蚀把米,让诸樊灰头土面,非常恼火,准备找机会雪耻。

不久,机会来了。

庸浦之战次年(公元前599年)春,晋中军佐士匄(gài)召集齐、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大夫在向地(今安徽怀远西)议事,诸樊得知消息后,马上派使者赴会,请求联盟共同伐楚,以报庸浦之仇。

作为楚国最大帮凶的秦国,一直是晋国的心头大患,如今楚国被压制,消除秦国威胁便是晋国第一要务。

很显然,向地会盟的主要议题自然是商议如何伐秦,对于吴国提出伐楚要求,各国均表示没兴趣,不参加。

作为向地会盟的组织者士匄,他更急于出兵攻秦,也不好明面上推辞吴国,于是借口批评庸浦之败是因为吴国触怒了上天,以联盟不能“不吊昊天”为由,拒绝了吴国。

本想发个牢骚找个外援,没想到又在联盟上碰了一鼻子灰,垂头丧气的诸樊只觉继位以来万般不顺,万念俱空之下准备正式让位与四弟季札。

季札,姬姓,寿氏,名札,吴王寿梦少子,因受封于延陵一带,又称“延陵季子”,春秋时期著名的“儒家的先驱”、“中国文艺评论的开山祖”、“周末第一文化大使”。

如果你对季札这个人不熟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尤其是在儒家学说,是需要“存孔而斥异”的。

而季札又与“存孔而斥异”有所不同,他被历史所埋没的原因是他的言论有动摇孔子之尊位的。

世人可以接受师襄作为孔子的老师,因为师襄是一名古琴家。

世人可以接受苌弘作为孔子的老师,因为苌弘是一名政治家。

世人可以接受老子作为孔子的老师,因为老子是道家创始人。

世人也可接受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无常师的博大胸怀,但唯独不能接受孔子把季札当做老师这一事实,因为季札和孔子一样,也是一名儒学家,一位比孔子大二十五岁的圣人,圣人没有引号。

但在儒学的世界里,没人能够超越孔孟,如果有,就让他消失。

但,季札没有消失。

在苏州,季札在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中排名第一。

在常州,季札在淹城博物馆暨武进名人馆1546中排名第一。

在江阴,无论在古代的乡贤祠,还是在现在的名人馆中,第一的位置永远属于季札。

在江南各镇,都不约而同把季札列为第一先贤。

因为他,使江南的文明史大大提前,提前到与孔子齐名的时代。

在孔子面临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追慕上古三代,梦想复兴圣王年代,但在当时,又有谁能符合礼乐标准呢?

普天之下,唯有季札,没有之一!

季札的一生,将礼乐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为孔子传播礼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事实依据。

在孔子眼里,季札就是礼乐的化身。

行于礼——

季札从十六岁开始,三次谦让王位,与先祖太伯一样,“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三十三岁起聘问鲁、齐、郑、卫、晋等国,与齐国晏子、郑国子产、晋国赵武、魏舒、韩起等人多有交往,并与之高谈政事,评论时势,使中原国家了解、通好吴国。

公元前544年,在他二哥余祭当政的时候,季札出访齐国时,劝说晏子弃官缴邑,使其在栾、高二氏相攻杀的祸难中得以身免。

季札出访郑国时,与子产一见如故,断言子产日后必当政,嘱咐其当政之后要小心地以德、礼治国。

子产谨遵其言,后来郑国中兴。

季札出访卫国时,发现卫国有许多贤明之士,卫君也很开明,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如预料一般,卫国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一直是平安无事。

季札出访晋国时,非常欣赏赵武、魏舒、韩起,预言晋国政权将要落到这三家。又对羊舌肸(xī,申公巫臣与夏姬的女婿)说:“你为人刚直,会得罪很多人,将来一定要慎思如何免于祸患。”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羊舌一氏被灭族,韩、赵、魏三家分晋。

季札出访徐国时,徐君对他的佩剑非常喜爱,季札有意与之,但因自己还要出访列国,不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徐君已死,季札在徐君墓前,慨然解剑悬冢。

侍从不解。

季札解释道:“我内心早已答应把佩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

此事传为千古美谈。

观其一生,识时务,辨人情,有对策、谦恭礼让、谦让敦信的儒家风范,犹如历史的长空中高悬的明星,闪耀不绝。

司马迁著《史记?吴太伯世家》共3853字,其中写季札便有1333字,约占篇幅三分之一,足见司马迁对季札的敬佩之情怀。

观于乐——

季札熟习儒家礼乐,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评能力,这种鉴评不是如《某某某声音》中的评委空洞乏味、陈词滥调的点评,而是从儒家观点对艺术做深刻的解剖与赏析。

还是在同一年(公元前544年),季札到鲁国聘问,屁股还没坐热就要求欣赏一下周乐,于是鲁国乐人拿来了一部诗歌总集,从中节选了一些章节来演奏。

这部诗歌总集的名字我们很熟悉,叫做《诗经》。

首先挑选的是《诗经》中的“风”,又叫国风,地方乐调的意思。

乐人演奏《王风》,季札听了大呼“美哉”,赞之其情虽忧而不惧,一定是周王东迁以后的诗。

乐人演奏《郑风》,季札听了大惊,直截了当地指出,该歌声细琐,其国政令苛细,人民难以忍受,只怕不久就要灭亡。

乐人演奏《齐风》,季札听了大呼“壮哉”,赞之曲调弘大深远,有“泱泱乎大风也”,一定是姜太公的遗风,国家的前途无可限量!

接着挑选的是《诗经》中的“雅”,指的是宫廷正乐,分为大雅和小雅。

乐人演奏《小雅》,季札叹息:“满怀忧思,但而无叛离之意,‘周德之衰乎’?”

乐人演奏《大雅》,季札欣然:“声音和乐,委婉而又正直,‘文王之德乎’?”

最后是《诗经》中的“颂”,既宗庙祭祀之乐。

季札听得心旷神怡,大呼:“达到音乐的极致了!正直而不至于倨傲,委曲却不至屈服,节奏快时却无窘急之嫌,节奏缓时却无割断之弊,变化丰富而不淫靡,回还反复而不厌倦,表现悲哀时不显得愁苦,表现欢乐时不流于放纵,其音如圣,广用而不匮,如圣人之德,宽弘而不侈,如圣人之理,施惠而不耗费。音乐休止时不陷于停滞,音乐前进时不虚浮于无根。五声和谐,八音协调,节拍尺寸整齐,旋律遵循法度,象征着所有圣德之人的风度啊。”

……

细数下来,乐工们一口气给他演奏了《周南》、《召(shào)南》、《邶(pèi)风》、《鄘(yōng)风》、《卫风》、《豳(bīn)风》等22首《诗经》曲目,针对每首曲目,季札都把相关的典故、人物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和人物的美德说了出来,其学识之渊博,乐理之深厚,众人听之,如痴如醉,交头赞叹不已。

在这些赞叹不已的人中,还有一个儿童也听得瞠目结舌,惊为天人,他的名字叫做孔丘,时年八岁,后来世人尊称其为“孔子”。

在礼乐崩坏的年代,孔子对季札“听乐明理”、“礼以载道”儒家思想深深震撼,此后,在其幼小的心里,早早种下了励志以儒治国、复兴周礼的滥觞,最终“集上古三代圣人功业与思想之大成”,被后人尊奉为“天纵之圣”。

这是孔子第一次见季札。

第二次见季札已是二十九年之后,三十七岁的孔子携弟子在嬴、博两地之间,出席六十二岁的季札循礼葬子仪式,情不自禁发出“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的赞叹。

而季札本人,也因为其在儒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而被后人尊与孔子齐名的圣人,世人谓之“南季北孔”。

季札死后,孔子亲自在季札墓碑上手书“呜呼有延陵君子之墓”十字。据称,孔子手书的文字只有两处,另外一处是比干墓碑上的“殷比干墓”四字。

整整少了六字。

既然是当世的圣人,季札面对诸樊让其王位之举,百般托辞不下,最终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同类推荐
  • 求生三国

    求生三国

    在乱世能白手起家吗,世人会认可一个无名之人吗?现代高中生周易穿越到三国成为周仓,他会怎样求生,又会改变哪些人的命运?历史还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运行吗?
  •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罗友枝,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足,专攻中国明清的社会史和经济史。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研究者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本书提出的问题很吸引人,也很重要。通过艰苦的档案搜集工作,罗友枝发掘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的专著是一个里程碑,代表了研究中国的新历史学的开端:本书是对远比我们以往所知更为复杂的和更具文化多元性的帝制中国的精深研究。
  • 汉世尘

    汉世尘

    重臣之子不学无术为人烦,一朝明悟痛改前非刮目看;入得江湖化虎化豹心难安,风起云涌锋芒毕露绝内患;子承父业镇守皇朝四敌暗,龙城守将傲然天地汉永存!
  • 大唐承包王

    大唐承包王

    在大唐,凡是商户,无不满怀憧憬的来到长安城外的一处乡野之地,只求一见那传说中承包天下的楚王。
  • 贵知行

    贵知行

    本书关于贵州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的人文散记。全书分三编,第一编“自在之道/在边缘上演绎中心”,主要围绕贵州的历史展开,以历史遗迹、名人、事件串起了贵州从史前时期到21世纪的历史;第二编“知行聚合在智慧里穿越历史”,主要围绕红军长征和八年抗战展开,通过战役遗址、会议遗址展现贵州的现当代历史,突出贵州在新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第三编“锦绣黔程/在坚守中绽放价值”,主要介绍了贵州与全国各省的人文、地理联系,并对贵州的自然风情、民族人情进行了简述。
热门推荐
  • 管人与用人(小故事大道理)

    管人与用人(小故事大道理)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书,滋养无数的心灵。如是您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那么本书一定会给您帮助:一直为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苦恼。组织里常常留不住优秀的人才。总有一些人在执行中打折扣,与你的指令背道而驰。自己常为自身的现状和条件而担忧。……阅读本书,将让你得到一些启示,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让你受益非浅。
  • 天厚净土

    天厚净土

    眼前漆黑一片,直至前方,出现了一个修长的身影,他犹如救世主……似曾相识……又如此的陌生和遥远……我依稀看见他英气逼人的面容,一眼望进了他那双如大海般幽深的双眸。这双眼睛里流露出的内容,让作为演员的我无法形容……跨越了漫长的过往,划过恒古的年轮。……
  • 快穿之金牌炮灰

    快穿之金牌炮灰

    一个像是生来就要当做他人背景板的十八线小龙套苏念筝,意外在系统101的带领下为各个同病相怜的炮灰们逆袭,从刚开始毫无演技的一次次失败,到后来因为炉火纯青的演技获得三千小世界的各个路人心。年华已逝,佳人依在。谁曾想,大名鼎鼎的金牌炮灰撩动众人心的原由只是愿得一人心……当她踏碎一地心,重返二十岁,那个她年少最心心念念的人,究竟会不会因为她重生后的灼灼光华怦然心动?【本文无cp,cp在不可抗力的缘故下被狗吃了。最终结局可能是最精彩的部分,所以绝不会太监。大纲已拟好,欢迎可爱的小天使萌跳坑2333】
  • 佣兵狂妃:逆天七小姐

    佣兵狂妃:逆天七小姐

    她,22世纪的佣兵女王,一朝穿越成废材,没有灵鼎、不能修炼武魂的废材七小姐。未婚夫带新欢上门挑衅,势要退婚。天之骄子岂容尔等渣男贱女放肆!没有武魂又如何?她有上古龙珠,以作墟鼎吸食天地间的灵气化为己有,没有显赫家族又如何,大陆最高掌权者甘愿做自己的小弟,一朝翻身,叫那些欺辱无视她的人知道什么叫打脸!
  • 一路美丽更年期

    一路美丽更年期

    送走前半生的风风雨雨,迎来生命的新契机。女人40,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负重时期,被无数责任压身的你是否对精彩生活充满了渴望?其实,是时候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因为日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也想用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身心来欣赏沿途的美景吧?趁这个转机为你的健康和美丽做一个长期储蓄吧。
  • 谍血世家

    谍血世家

    《血线》是一部惊险刺激的侦探小说,它围绕着一个温馨的家庭展开,当一个简单的入室行窃案件最后被证明实际上没那么简单,罗恩·格兰杰必须舍弃他宁静的乡村生活,回到中央情报局。在他杰出的妻子瓦莱莉和足智多谋的女儿丽希的协助下,罗恩迅速作出决断。与此同时,嗜权的对手正竞逐着能够永远改变现代战争形式的技术。但当丽希被绑架后,罗恩和妻子必须在完成任务和解救女儿中作出两全之策。时间飞速流逝,罗恩明白了一件事:当你不能信任任何人时,那么相信你的家人。
  • 奥特曼穿梭系统

    奥特曼穿梭系统

    普通的高中生陈昊在莫名中进入了一个神奇的空间之后,根据指引找到了一座巨大的巨人石像,并意外地触发系统,从此展开了神奇的奥特曼时空穿梭之旅。
  • 传授三坛弘戒法仪

    传授三坛弘戒法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本书正是以“你在为谁工作”为切入点,从员工的角度,逐层分析“工作是为了自己”这一简单的工作哲理,并且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如何去“为自己工作”的工作方案。希望能对所有读者,尤其是陷入工作泥潭、正在寻找工作意义的读者带来帮助,找到自己的职场位置,拥有一个快乐、充实、成功的职业生涯。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一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情景融汇、可读性强的游戏散文。《西游漫记》作者缪俊杰长期在新闻岗位工作,访问和游历过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埃及、加拿大,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朝鲜的部分二十多个国家,遍览各国名胜,访及上至政府首脑、财团领袖,及至异国民众、山寨土著,将所得第一手材料,汇于一炉。读者将同作者一起回望历史风云,欣赏世界之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