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47

第47章 问鼎中原

陆浑,是西周末年与申侯一道杀了周幽王的犬戎的别部,也是西北戎人中强大的部族之一,其部族本在瓜州(甘肃敦煌西)一带,后来由于若干问题便向东迁徙,进入秦国境内,给秦穆公增添了不少麻烦。

对于陆浑这个骁勇善战的部族来说,是秦穆公西征路上一块难啃的骨头,既然打不赢他们,他们也不同意招安,秦穆公就想把他们赶走。

公元前638年,秦国和晋国关系还很铁的时候,一起给陆浑首领做工作,让他们搬迁到中原地带休养生息,陆浑首领一听这个建议不错,地段很好,风水不错,组织族人整体迁徙到今河南嵩县和伊川一带。

此地位于熊耳山东麓,伏牛山北麓,嵩山西麓,三山环绕,伊水竞流,应该说这个地方还是不错的,地缘优势相当好,关键一点是此地离东都洛邑很近,北上不到一天路程,让邻居周天子时刻都受到戎人的威胁,也不知道当初秦晋二国是何居心。

“灭庸而楚内乱夷矣,连巴秦而楚之外援固矣”,楚国内修外和,楚庄王也有了更多的精力放眼中原,对于秦晋迁戎的做法,楚庄王很是不放心,时刻担心天子安危。

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春,楚庄王以“勤王”名义亲率大军,北上攻打陆浑之戎。

大军行至洛水的时候楚庄王突然按兵不动,秦晋两国都不敢惹这个彪悍的陆浑,楚庄王也没准备碰他们,所以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构想——“观兵于周疆”,将精锐部队开到了东都洛邑和伊川之间的郊外,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

谁也摸不清楚庄王阅兵是震慑周王室还是震慑陆浑,但是却把刚即位不满几个月的周定王给吓住了。

由于前几任天子的任意挥霍,此时的王畿(国都附近的地区)已缩小不足百里,王室财政一贫如洗,周定王的爷爷周襄王去世的时候还是找鲁国借钱安葬的。俗话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看见周王室有难,各方诸侯也都当没看见一样,任由楚庄王耀武扬威。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晋国是非常希望楚国将周王室动一动的,因为历代楚王觊觎中原的野心是丝毫不加掩饰的,灭庸之后的楚庄王更是猖狂,如果楚国将周王室吞并,天下大小诸侯将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楚国,到时独木难支的楚国一定会覆灭,晋国也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楚庄王的这种霸气果然让周定王定不住了,平常嘘寒问暖的晋国也不见踪影,各国也都不哼不哈,让周定王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楚庄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便派善于沟通的王孙满以慰劳楚军的名义去了解情况。

王孙满不姓王,姓姬,名满,同周定王一样也是周襄王孙子,曾经见秦军狂妄自大就断定秦军必败,结果就有了秦被晋胖揍一顿的殽之败,所以他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见识和思辩之材。

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寒暄几句后也不啰嗦,劈头就问传说中的九鼎长什么样子,有多大,有多重?

古时夏禹取天下之铜而铸九鼎,来代表自己统治的九州,同时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和后世的传国玉玺一样,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把九鼎作为王权世代相传的象征,意寓天子的尊严神圣而不可侵犯,是不容许任何人过问的。

楚庄王有意问王孙满九鼎大小轻重,就好比问天子宝座坐着舒不舒服一样,大有想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

王孙满也是聪明之人,楚庄王口一开,便“知其有窥觎周鼎之志矣”,也明白了楚军洛水阅军的目的是“欲逼周取天下”,于是含蓄的表示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在德不在鼎”),阐述的是想要征服天下,仅靠武力还是不够的,还要靠德,靠人心相向的观点。

楚庄王智商和王孙满显然不在同一频道,听不懂“在德不在鼎”所表达的深层次含义,见王孙满顾左右而言他,便直截了当的向王孙满表示楚国铜很多,折下的箭锋(“折钓之喙”)都足够能铸成九鼎了,言外之意就是说楚国的实力非常强大,战略物资非常丰富,就算你不告诉我九鼎的大小,楚国也能铸成九鼎,甚至九十鼎,与周共争天下。

见楚庄王未明其意,王孙满继续为其解惑:“夏初实施德政,收集天下之铜铸造成了九个鼎,并在其上铸出九州的神物和怪物,这样一来,百姓就可以按图索骥,在山川林泽就可以逼凶趋利、化险为夷,因而能够使国家上下和谐、政通人和,这就是造九鼎的目的。后来,九鼎也就成了国家昌盛稳定的标志。夏桀昏乱,九鼎就迁到商朝;商纣暴虐,九鼎又迁到周朝。所以如果一个国家善行德政、美善光明,鼎即使再小,也是重的,没人能够撼动它;如果一个国家奸邪昏乱、背离德行,鼎即使再大,也是轻的,会自行随德而去。”

一席话说的楚庄王茅塞顿开,心中暗道:“难怪我们攻伐郑国、陈国和宋国时,他们当面臣服我们,待我们一走就又同晋国讲和,不是我们楚国不强大,是因为我们缺德啊。”

看见楚庄王一直在沉思,王孙满担心自己的表述让楚庄王又出现差异化理解,认为现在的天子没有德了,从而进攻洛邑迁走九鼎,自己反而成了帮凶,便急忙以退为进的劝诫道:“上天赐福给明德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比如周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郏鄏(jiá rǔ,洛阳东),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已经定好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天命并没有改变(‘周德虽衰,天命未改’)。所以,鼎的轻重,是不能随便询问的。”

王孙满迷信而又故作严肃的一通劝诫,令楚庄王深信不疑,心中盘算:周朝从周武王开始到现在的周定王,才传世二十一任,还有九任才算享国结束,即使现在攻取东都洛邑易如反掌,但是会违例天命,不仅不能称霸于诸侯,相反还会令中原诸侯群起而攻之,细想之下后怕无穷,当即惊出一身冷汗,回过头马上对王孙满的提醒表示感谢,并护送其回国。

楚庄王与王孙满的对话,是为“问鼎中原”。

“问鼎中原”一事对于楚庄王来说,就如同四百年前周武王的孟津会盟一样,是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一种武力威慑,也是一种军事试探,但让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中原国家对此态度冷漠,对周王室的存亡置之度外,各诸侯国该怎么闹腾的继续闹腾,一切照旧。

但王孙满的造访不仅让他失去了吞并周王室最好的时机,也放弃了仿效郑庄公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好机会,但幸运的是,这种机会不会为楚国带来任何的红利,因为楚国的一切目的仅是实力强大导致对外扩展的一种态势,是失“仁”而无“德”之举。

何为“德”?除了仁义道德这种狭隘的理解外,其广义是为尊“周礼”,在礼乐制度的笼子中行事,其行为便为“德”。

人性本恶,在自然界中,人是最残忍的动物,相比其他动物为了生存而活,人还是一种为了欲望而活的动物,如果没有古板的、近似苛刻的、共同遵守的同一种约束(现在叫做法律),也就谈不上人性了,更没有文明秩序可言。

“德”不会为你带来任何的好处,不会为你封疆拓土,不会为你锦衣玉食,也不会成为你统治别人的工具,但是尊“德”会为你增添一份光环,这种光环叫做“认同”。

几百年来,周朝的统治除了建立之初的鼎盛强大以外,还有自导自演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准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从日常问候到改朝换代,无所不及,这套体系就叫做“周礼”。周礼就像精神蒙昧时代的火种一样,深深的扎根每一个人的思想之中。

这套准则经过慢慢演化,形成了一种文化。

相同的个体文化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对本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可和肯定,造就了群体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是中国自立于乱世的一种伟大精神力量,也使得周王室在激烈的诸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论各国诸侯的势力再强大,他们也都或多或少恪守周礼这一文化认同,如果违背周礼行事,其行为视为异类而被排斥。

“文化认同”需要“文化排斥”,如果没有排斥,任何的外来文化都可能摧毁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瓦解一国的政治体系。一个民族或是国家,也需要“文化自信”,不能因外来文化的某个片面优势,而否定这个凝聚自身共同体的精神纽带。

中原“文化认同”的特点就是“文化排斥”,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有着与生俱来的趋避,在中原人眼里,他们绝不接受不尊周礼的民族,比如楚人。楚人就如同未开化的野人一样野蛮、愚昧,楚国前期不断发生的弑君丑闻,也被中原作为铁证。

诸如《吕氏春秋》这样的史书也乐得以楚人为主人翁,来编造一些诸如“刻舟求剑”、“循表夜涉”等这样的故事,以寓言的形式来讽刺楚人的愚昧无知。

由此可见,不尊周礼的国家,不管发展的有多强大,千百年来也从不被周天子承认,不被世人承认,更不被历史承认。

相反,如果楚国遵守周礼,中原诸侯便如同一个大家庭一般,接纳你的一切,包括你的过去和未来,让你无缝融入中原文化,其身份也会得到诸侯的认可。

很奇怪的是,对于楚国来说,楚文化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包容文化,是具有大山一般胸怀的文化构架,面对外来文化的侵入,楚文化像钢筋铁胃一样全盘消化并吸收其文化的精髓,外来的和尚再会念经,念着念着就被楚文化文化所吸收,成为构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从此以后,楚庄王大胆引进礼乐制度,“以礼化楚”,从个人修行到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都以中原文化为楷模,积极学习、吸收以周礼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后来连孔子都评价楚国是周礼保存最好的国家。

对于王孙满此行的功绩,唐代诗人周昙作诗一首:

九牧金熔物像成,辞昏去乱祚休明。

兴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

同年夏,楚庄王从洛水撤兵,途径郑国的时候,认为郑国没有给楚军提供后勤保障,怀疑又倾心晋国,率领大军入侵郑国,打到一半突然想起王孙满说过要立德的话,急忙放弃攻击直接班师回朝。

郑国国君郑穆公本无二心,这一次挨打纯属冤枉,被楚庄王气的一病不起,没挨到过年就去世了,其子公子夷继位,是为郑灵公。

次年(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楚庄王为表歉意,顺便祝贺郑灵公继任郑君之位,派人送了许多的美味给他,其中就有一只大甲鱼(“鼋”,yuán)。

中原地区水产贫乏,楚国送来野生美味让郑灵公十分高兴,当晚即用大甲鱼宴请宾客,结果僧多粥少,公子宋没有分到甲鱼,直接跑去郑灵公碗里用手剜了一大块吃,吃完还“啧啧啧”的回味,让郑灵公十分生气,扬言要杀死公子宋。

郑灵公本来是句气话,结果公子宋当真了,心里害怕,决定先下手为强,过了几个月便将郑灵公杀死了。

这件事情和宋大夫华元分羊肉一样,再次告诫我们请客一定要公平,要么人人都有份,要么自个享独食,千万别拉下一人,虽舌尖之欲,但放纵它也会酿成杀身之祸的。

继位不满一年的郑灵公死的冤枉,但是他的弟弟郑襄公确实一个有性格的人,在对外政策上比起郑文公和郑穆公还是有点硬气的,也更加狡猾。

郑灵公还有一个妹妹很出名,嫁给了陈国的司马夏御叔为妻,因而称为夏姬,是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一,如果这都不能引起你的兴趣,那么夏姬还有一个传奇,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也就是这个夏姬,间接的拉开了楚国衰落、吴国崛起的序幕,使吴国走向了春秋争霸的舞台。

此乃后话,以后再表,因为楚庄王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蒍贾不见了。

同类推荐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晚清犹如危房,轻轻一踹,就会轰然倒塌!面对这危急局势,各色人等,在神州舞台上展开了大PK!李鸿章为洋务运动费尽心机,却为何换来累累骂名?康有为携凛凛杀机高调入京,又被谁逼得仓皇而逃?大头兵袁世凯不学无术,每被弹劾一次就升官一次,岂非怪事?慈禧太后蹬腿之前,因什么纠结得几乎不想咽气?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孙中山真曾落魄得在美国刷盘子?众人你吵我嚷,时光飞逝,历史一不小心滑?了辛亥年!黑暗中,刀出鞘,枪上膛,一场巨变,即将登场!大风云时代,热血横飞,诡计频出,怎一个复杂了得!复杂源于简单,乱变自有头绪,请各位温上一壶热酒——听“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生猛解读一段风云激荡的大历史!
  •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21世纪历史系大学生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群雄汇集的三国时代,变成了江东之主孙权,此后,凭借着这个身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 端州风物

    端州风物

    端州是广东肇庆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是肇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本书稿以记述了端州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风物人情,图文并茂,语言生动,趣味良多,充分展示了端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是了解和解读端州历史文化的一幅生动画卷。
  • 三国之龙图天下

    三国之龙图天下

    神州烽火,诸侯纷起!武将争锋,谋士扬名!苍茫乱世,谁可为皇!北魏东吴,牧明为尊!锦绣河山,舍我其谁!——牧氏龙图。————————————————————本书群(514260688)拾字营,喜欢的书友,可以来转悠一下!
热门推荐
  • 合欢树

    合欢树

    我跟兰姐在网上聊得火热的时候,父亲打电话来说有人正在拆的治安亭,让我快帮忙想想办法。兰姐是我门对门的邻居,有个接近白痴的网名,迷惘。有人要拆的治安亭?我电脑都没关,飞也似地跑了出去。物业管理公司的几位保安在拆治安亭,指挥的是肥队长。这位肥队长与我倒是有点交情,几个月前朋友请喝酒,他刚好也在;之后,我们在小区内遇见就停下来互表景仰之情,敬支烟什么的。治安亭和旁边的合欢树都长一块了,树冠几乎把整个治安亭都包裹在里头。亏了这一左一右两棵合欢树,在大热天的时候,在这个一半铝合金一半玻璃的治安亭里头呆得下去。
  • 掌欢

    掌欢

    骆三姑娘仗着其父权倾朝野,恃强凌弱、声名狼藉,没事就领着一群狗奴才上街招惹良家美少年。对清阳郡主来说,这种人敢在她面前撒野,她伸根手指头就让她消失了——直到她睁开眼,发现自己叫骆笙。
  • 同志时代

    同志时代

    《同志时代》是作家韩少功的文学作品,记录了同志时代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今天,社会和文学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行进;写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趣味日趋多样;文学的娱乐功能受到重视;各种文学潮流兼容并包、各行其道。此时,全面系统地总结上述一批作家三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对当代文学事业,对作家、读者和文学工作者,对当前的图书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冠心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冠心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本书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类型的冠心病食疗谱:冠心病寒凝气滞型食疗谱、冠心病痰瘀闭阻型食疗谱、冠心病心气虚型食疗谱、冠心病心阴虚型食疗谱、冠心病气阴两虚型食疗谱、冠心病心阳衰弱型食疗谱、心病瘀血阻络型食疗谱、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食疗谱、冠心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食疗谱、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食疗谱等。
  • 魔帝他苏炸了

    魔帝他苏炸了

    她是23世纪的超级雇佣兵,一朝穿越为君家的废材小姐。废材从此崛起,戏渣姐,惩渣男,翻手反排命格,覆手复立乾坤!只是一个不留神,她却陷入某无耻魔帝精心编织的恢恢情网之中,无处可逃。世人都道魔帝御煌嗜血冷酷,心狠手辣。可是他一生的铁血温柔,全都给了她。
  • 女配重生记:少师大人靠墙站

    女配重生记:少师大人靠墙站

    穿越重生有风险,没看她空间异能样样有,可是却被别人得心应手;逆袭翻转有惊险,她就只差上天入地了;抱大腿傍大款……不!傍男主有凶险,各种阴谋阳谋,那都不是个事儿!都说跟着主角有肉吃,为嘛她家的女主变成了男主?她不就是想当个有用不被炮灰的女配吗?怎么忽然间,就要跟男主成亲了?可是最起码,她还不至于傻到被人卖了还得帮着数钱吧?男主厉眼一扫,怎么你还以为你有多聪明?不带这样瞧不起人的,你就是少师大人,也给我靠墙站好,我不伺候了…………爱谁谁爱谁谁!本文正式开始激烈的阴谋论。
  • 观手识人

    观手识人

    本书作者是英国的手相书畅销作家,书中体现了作者20多年来对手相的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来自实践的种种经验,并分成24章,每个小时一章来讲述。这些内容包括怎样通过大脑与手相之间的内在关系、手指、掌纹等等来更加高效地与人打交道。其中1、2小时讲述手相总论;3~10小时分别讲述各个手指和指纹的表现及其规律;11~19小时讲述各种掌纹及其规律,最后几个小时告诉读者的是结合指纹和掌纹来识别他人的方法以及手相术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种种规律。
  • 清虚杂著补阙

    清虚杂著补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叔你有血光之灾

    大叔你有血光之灾

    菜鸟驱魔师初涉江湖就几度遇上Boss级人物,被鬼吓跑,被妖吓尿,对千年僵尸跪地求饶?幸好有面瘫大叔一路保驾护航。????卜卦时,她说:“大叔,你有血光之灾,今天不宜出门。”????面瘫大叔:“哦。”????过了一会儿,苏锦言呼吸急促,心跳加速。面瘫大叔舔了舔被咬破的嘴唇,“血光之灾,真准。”????
  • 霸天武魂

    霸天武魂

    他是资质平庸,出身卑微的乞儿。靠着坚韧不拔、不甘平庸的精神拼命修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觉醒了这个世界上早就灭绝的太古武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犹如彗星般崛起,踏上了霸绝天下的修炼之路。从人尽可欺的乞讨者开始,他步步生辉,步入这个宗门林立、天才无数、万族争雄、人类英雄豪杰不断涌现、浩瀚壮阔的混乱时代。他要凭借霸天武魂,打造属于自己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