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40

第40章 践土之盟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唐·孟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时所作,表达了自己两次落第、一朝登科的欣喜狂放之情,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当真是扬眉吐气、自由自在,说不尽的畅快。

境遇和晋文公有点像,所以我把这首诗献给刚刚取得城濮大战胜利的重耳先生。

晋文公在楚军大营胡吃海喝了三天三夜,嘴巴一抹还没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郑文公看出了晋文公的依依不舍,毕竟取得了大胜,还没举行联欢会这样的庆祝仪式便低调回家,肯定心有不甘,于是阿谀逢迎的建议晋文公学习齐桓公的做法,号召中原各路诸侯召开会盟。

晋文公一听,心头一颤,觉得郑文公的提议很好,便率领大军到达郑文公亲自挑选的衡雍(河南省原阳县西)修建会盟行宫。

刚到达衡雍不久,便有消息传来:成得臣已自缢而亡。

成得臣一死,楚国再也没有如他一般的高级将领能够进军中原,晋文公闻罢大喜,觉得这么大的事情,得叫上周天子参会才行,否则会显得不太隆重。

不管天子是不是摆设,诸侯邀请天子参会都是“非礼”。

周襄王接到晋文公邀请,心里很受委屈,上次帮助自己平定王子带之乱,被重耳老儿敲诈跑了两块土地,这次实在没脸过去,但是不去又不行,于是灵机一动,装作自己正在出游打猎(“巡狩河阳”),恰巧碰上晋文公举行会盟,这样一来,里子面子都有了,也不觉得膈应了。

五月中旬,会盟正式开始,参加本次会议的领导有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等人,天子周襄王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上,晋文公遵照周礼,设享礼用甜酒招待周襄王,并进献城濮之战的战俘和战利品,包括一千名步兵、一百乘披甲的驷马战车、兵器盔甲数十车。

周王大喜,命王室卿士尹氏、王子虎和内史叔兴父策命晋文公为侯伯,还赏赐了许多东西,其中有“大辂”、“戎辂”两辆天子级别的车辆和车饰,还有红色的漆弓一件、一百个红色箭镞、一千个黑色箭镞、黑黍酿造的香酒一坛、玉器做的酒壶(珪瓚)一个及三百名虎贲。

赏赐的同时,周襄王也做了及其重要的讲话(“周作晋文侯命”),希望从今往后,晋文公能一如既往的、恭敬地服从天子的命令,同时要安定四方诸侯,惩治不忠于王室的邪恶之人(“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

距离周襄王上一次送弓箭和车辆的葵丘之盟已经整整二十年了,只不过上一次的对象是齐桓公,这一次是晋文公,意思也很明显——风水轮流转,现在该你当霸主了。

晋文公大喜过望,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行稽首大礼,大声表态——请周襄王收回赏赐。

这个时候周天子千万不能当真,晋文公是在履行礼仪程序中的“三辞”而已,以示自己很谦虚、德才不配位的意思,天子必须坚持要“三聘”,以示普天之下非你莫属的意思。

如果晋文公忘了“辞”的次数,搞成了“四辞”及以上,那就说明他真的不想称霸。

显然晋文公还没老糊涂,“三辞而从命”,接受了周襄王的策简及馈赠,正式“称,霸伯”。

没想到老迈之年还能称霸诸侯,晋文公老泪纵横,再三感恩:“重耳谨再拜叩头,今后一定颂扬天子的旨令(‘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

进献及受封仪式完毕以后,进行祷祈除殃的祭祀环节。

周襄王与内史官等肃立在会盟祭祀坑前,各参会诸侯将玉器嘉禾等摆放好后,围着周襄王站成一圈,口中念念有词开始宣布盟约,然后快速的绕圈行走,示意践土践行履行盟约,所以本次会盟史称“践土之盟”。

践土之盟的召开,标志着第二位新霸主产生的又一次盛会,晋文公由此称霸。

称霸以后的晋文公没有请假,马上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具体内容是开始行使天子赋予的“惩治邪恶之人”的权利,在他的眼里,流浪期间没有好好招待、言行侮辱他的人,都属于“邪恶之人”。

首先是卫国。

当初没有好好招待晋文公一行的是卫文公,而他三年前就去世了,城濮大战前夕是他的儿子卫成公当政。父债子还,这都不是事,在加上当时伐曹的时候不给借道,还让晋军绕了一个大圈子,很没面子。

这两件事情必须追究。于是,晋文公指使卫大夫元咺对卫成公的“某些”罪行进行辩讼,辩讼的结果是卫成公有罪,属于“乱杀之人”,晋文公秉公执法,将其抓获到案,押送京师,幽闭于深室之中。

让卫成公领了牢饭,晋文公还是不满足,整天琢磨着用毒酒杀死他以泄胸中之气。不过这一次晋文公没有如愿,因为一个人的舍命阻拦,这个人是卫国的大夫,叫做甯(Nìng)俞。

甯俞,春秋时期有名的贤臣。

甯俞紧随其卫成公,起居必随,寸步不离,凡是饮食之类,自己先吃几口,吃饱了没事了才给卫成公食用,让晋文公无从下手,才让卫成公保住一条性命。

直到两年后,甯俞请求鲁僖公出面向天子求情,分别献给周襄王和晋文公各十对玉珏,卫成公才被释放回国。回国后的卫成公又在晋文公的阴影下战战兢兢的活了两年,直到两年后晋文公去世,才排遣了胸中的闷气。

由于甯俞良好的“忠君”表现,孔子和朱熹对他赞扬有加,说他“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意思是说国家清平的时候,没看出甯俞有什么过人的地方,而当国家有难、旁人唯恐惹祸上身避之不及的时候,他却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尽心竭力,不避艰险。

他的这种做法后人总结了下,是“不聪明”的做法,是“愚”。

但这种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却成为曹操的用人准则,他在各种场合都毫不吝啬的表扬荀攸,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公达(荀攸)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俞不能过也。”

所以说,成语“愚不可及”原来是夸奖人的,如果现在你再用它去夸奖人,是要挨骂的!

但愿社会多一点“愚不可及”的人。

接下来是曹国。

曹共公犯得事情就比较搞笑了——组团偷看晋文公洗澡,看完了还没有保密,逢人便说起此事,会声会影描述晋文公身上的缺陷,惹得听众哄堂大笑。

这件事情放到现在可不是简单的耍流氓之类的刑事案件,各国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看曹共公的笑话。

对于曹共公来说,就不是一个笑话了,一个国家领导人的隐私(没有基本)属于国家机密,泄露晋文公身有残疾等于泄露国家安全。

为了晋国的安全,晋文公一直把曹共公带在身边,百般羞辱,并不让他复国。

堂堂一国之君,像一只狗一样被晋文公呼来唤去的,连负责占卜的晋筮史都看不下去了,趁晋文公得重病的时候,把得病的原因说成是由于灭了曹国。晋文公信以为真,又不想放了曹共公,后来病情加重了才急忙放了曹共公让其回国。

曹共公的亲身事例充分证明了好奇是会害死猫的。

最后是郑国。

晋文公心里是有一本账的,不管你事后如何的阿谀献媚,清账这一程序还是必须要走完的,尤其是对郑文公这种可以左右局势的风信鸡来说,晋文公一定要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料事如神这一点上,郑文公表现得无人能力,也相当的识趣,一看形势不对,马上做出反应——亲楚。

楚成王比较犹豫,最后决定不趟这趟浑水。

对于郑国亲楚这一举动,晋文公又浓墨重彩的给郑文公记上了一笔,决定伐郑。

晋文公伐郑,是很认真的,邀请了很多诸侯国来一起攻郑,这是晋文公称霸后的第一次军事行动,各国也纷纷响应,派出军队在翟泉会面,重温践土之盟。后来由于北狄乘机攻打齐国,齐国、宋国和陈国便先行撤军回援,只剩下秦国和晋国一同伐郑。

公元前630年,秦、晋两国合力围攻郑国,以惩戒晋文公流浪时没有接待和城濮大战时亲楚的过错,并指名道姓要郑国交出郑大夫叔詹。

叔詹一看为了自己而使郑国遭遇战火,责怪郑文公当初没有听他的话早点杀了他,导致现在晋文公来复仇了(“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为了不伤及无辜,于是自杀身亡(“詹死而赦郑国”)。

郑文公将叔瞻尸体献给晋文公,晋文公对郑文公的觉悟很满意,但还是不知足,他认为郑文公立场不坚定,多次为虎作伥,必须要见一见郑国国君,侮辱他一番才离开(“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

于是大军继续前进,包围了郑国都城。

晋文公所谓的“见一见”是句客套话,按照他的性格来说,不见个三五年估计不会善罢甘休的。

郑文公很担心,担心大臣们把他绑了送给晋文公,就暗中派大夫烛之武挑拨秦穆公。

烛之武虽然是个养马的,却是个口才极好的人,他对秦穆公说道:“秦国据守函谷关内,郑国远在中原,如果你们灭了郑国,你能得到郑国的一邑一地吗?相反,晋、郑仅一河之隔,晋侯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郑国大片土地。所以说,这场战争对贵国毫无利益(‘亡郑厚晋,於晋得矣,而秦未为利’)。不如同我们结盟,秦候也多一个东路的朋友(‘得为东道交’)。”

见秦穆公还在犹豫,烛之武说了一句狠话:“晋国一旦占领郑国,秦国进出中原的崤山与函谷关将死死的被晋国掌控,等到晋国实力增强,野心不断膨胀,谁敢保证他不会向秦国下手呢?”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秦穆公拍了拍脑门,有如大梦初醒之感,牵着烛之武再三感谢,当即决定与郑国私下订立盟约,并命杞子等人留在郑国协助戍守,然后大军回撤。

盟友突然变成了敌人,让晋文公十分恼火,但也无可奈何,就这么无功而返也蛮难为情的,就同郑文公商议能否立郑公子兰为太子,同意的话就撤军,不同意的话就另行商议。

晋文公的意思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郑文公那有不从的道理,于是立即迎接公子兰回国并于晋国和好,晋军也解除了对郑国的包围,班师回国。

此后,秦、晋两国因伐郑夭折,又被郑国从中挑拨,关系逐渐疏远,直到后来的肴之战爆发,让两国彻底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干完这一切后,又过了一年安逸生活,晋文公病逝,在位九年,享年六十九岁(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四十三岁那年因受迫害而离开祖国,十九年间游历中原、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开阔眼界、磨砺性格,后终复国。

晋文公即位,勤于修政,励精图治,任用狐偃与赵衰制定国策,建章立制,“去兵、去食、不去礼”,以义、信、礼治民治国,无往而不胜。

随着国力膨胀以及政治需要,晋文公又任用先轸全方位改革军事,设立三军,士兵骁勇善战,一年勤王事于洛邑,五年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晋文公也是很腹黑的一个人,相比齐桓公的“正而不谲”,孔子认为晋文公“谲而不正”,诡诈而不正派,做的一些事也摆不上台面,但仅凭功绩来说,晋文公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为后世儒家、法家等学派称道,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他是一个身有残疾但心智坚强的一个人,对于出生入死的兄弟,他推心置腹、高官厚禄;对于敌人,他不择手段、眦睚必报;对于亲人,他一言九鼎、有恩有义。

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而不平凡的人,他的不平凡之处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团队。

同一年去世的还有我们的老熟人——郑文公。

郑文公在位四十五年,虽然他每天干的事情就是做一个望风好解的小草,但是相信我,他绝不是一个善茬。

“善茬”一词在这里用作褒义词。

同他的曾祖郑武公、爷爷郑庄公、父亲郑历公的文韬武略、开疆拓土、扬威列国相比,郑文公的国际口碑确实不怎么好,整日周旋于齐、晋、楚等强国之间,但这也确实不能怪他,要怪就怪郑国的地缘位置太差——楚国要北伐,必须经过郑国;晋国要南下,郑国是第一站;秦国要东进,郑国是门户;齐国要称霸,郑国不能丢。

中原一有风吹草动,郑国始终是政治漩涡的中心。

让郑文公带领这样一个二流国家,在强国的夹缝中求生存,既要保持国家的独立,又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许确实很难。

但是他做到了。

他的方法便是对外虚与委蛇、放低身段,使郑国免于兵灾之祸;对内安抚百姓、政治清明,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时期,郑国百姓还能安居乐业,这样的大智慧,试问谁能够做到?

郑文公唯一没有处理好的地方,就是为了国家利益不断和亲,儿子太多争储激烈,导致国内外势力盘根错节,后来郑文公发怒,把众公子一个不留,该杀的杀该赶的赶,后来又被晋国干涉内政,立了庶出的公子兰为太子。立储之事,不决于自己,却决于晋国,也挺憋屈的。

郑文公,姬姓,郑氏,名踕,一个憋屈了一辈子的人,死后谥“文”,虽实属不易,却也实至名归。

一年死了两个国君,秦穆公坐不住了,他觉得,秦国东进的机会来了。

同类推荐
  •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历史是一个片段,又是一个整体。历史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凝聚着无尽的力量。诗人雪莱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石壁上的一首回旋曲。”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感受。无能者看到的是安慰,聪明人看到的是智慧。本书挑选历史上的关键瞬间,带你去触摸历史的脉动,去感知历史的走向。
  • 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1921~1927)

    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1921~1927)

    弱小的在野党,如何打败了掌握国家资源的执政党?不拿薪饷的队伍,如何战胜了拿着高福利的正规军?全新的角度来诠释红色历史,隐秘资料首次公布,颠覆你的革命观!全书运用财富与经济的视角,对我党从1921年到1927年的革命历程进行了纪实性的叙述,展示了真实的货币与战争之间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她曾经历了长平之战,见证了数十万人的坑杀。她曾率领大秦铁骑,与六国逐鹿天下。她见过天下三分,山河破碎。也听过那袅袅的隆中琴音。贞观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华?她鲜衣怒马过,也曾羽扇纶巾。做过田舍农,也为过教书生。却没人知道,这么一个人,活了两千年。嘛,比较轻松悠哉的历史文吧,因为个人原因可能并不能做到完全符合历史,经得起考证。但我会尽力查全资料来写的。第一次写这种文章,我还是希望写的有趣一些,哈哈。最后,变身慎入哈,单身向的。书友群:239590070二群:256080940应援群:242771856
  • 明清大案揭秘

    明清大案揭秘

    《明清大案揭秘》是根据青年学者张程在CCTV-12《法律讲堂》文史版之“权利与法”专题的演讲稿改编而成,讲述了明清两朝发生的几个重大案件,如“严世蕃案”“浙江府库亏空案”“宁波平粮案”“邓尔恒被杀案”等。这些案件情节曲折,影响大,作者在讲述历史、分析案件的同时重点对中国古代司法中的“权与法”进行了解读。
  • 杞忧

    杞忧

    神门走迹,横行无边高歌亢曲,月下海烟这书慢热,但书中有诗有酒 就像好诗跟好酒,不会辣眼睛呛喉咙
热门推荐
  • 三塔主峰禅师语录

    三塔主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ugene Pickering

    Eugene Picker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荷色生仙

    荷色生仙

    上仙洛玉爱上了不会说话的师兄,不想在两人大喜前夜师兄跳楼自尽。洛玉醉酒一觉醒来,发现与徒儿光溜溜地躺在了一起,从此被其扮老虎吃兔子。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生命需要绿色

    生命需要绿色

    绿色是生命的本色。生命需要绿色,地球需要绿色,让世界处处是绿色,已成了我们所向往的生活。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我们的地球母亲只有穿着蓝白相间的衣服,才会美丽动人。可是,现在我们大家看到的却是南极上空的空洞,逐渐变黄变黑的江河湖海,一天又一天的灰蒙蒙的天空,堆积如山的垃圾,日渐频繁的沙尘暴……长此以往,我们的家还像家吗?我们人类还能生存吗?所有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大力宣传环保,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努力。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天才炼器师:嚣张三小姐

    天才炼器师:嚣张三小姐

    自爆而亡,西门绿晴穿越成一个徘徊于生死之间之人?前世嚣张无比的她,难道一穿越过来就要这么憋屈而死?被人毒哑了,经脉寸断了吗?他说:寒影,五日之内,将她治好!眼睛瞎了无法医治,体内的血全都含着巨毒吗?他说:将我的眼睛和鲜血全都换给她!于是,她说:自此时起,你便是我此生最珍视的人!今生今世,永不弃离!当他性命受胁之时,她终于暴发——谁敢夺他之命,便是与她作对!那么,她便佛挡杀佛,神阻屠神!老天若不应,她便是将这天给逆了又如何?
  • 无极真仙

    无极真仙

    魂穿异世,罗峰奇异的得到了强化能力。真气强化!肉身强化!丹药强化!武器强化!世间万物,只要拥有能量,皆可强化!于是,某人走上了一条脚踩天骄,拳轰强敌,迈向天下至尊的至强者道路。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塔罗女神探之名伶劫

    塔罗女神探之名伶劫

    占卜就是这样,把玄机藏得牢牢的,把一切归功于牌理,其实,一切均源于内心。《塔罗女神探之名伶劫》是“塔罗女神探”系列之一,黄埔江上浮尸不断,且均无人认领;繁华上海滩,女伎失踪、名角遇刺、影星自尽、豪门悲剧一再上演……过去牌,正位的星星。说明是见财起意,终导致多宗血案的发生。现状牌,逆位的皇帝与正位的力量。可见群龙无首,终导致某些人渔翁得利。这张未来牌倒也颇有意思,竟是正位的世界……
  • 圣灵之痕

    圣灵之痕

    天生患有血毒之症(卡那班综合症)的琅城少主斯洛无端遭遇偷袭,莫名其妙来到了血族的领地,结识了谢迪斯家族的大小姐克莱尔。正当两人试图寻找离开的方法时,却遭到了血族女王莉莉丝的袭击。莉莉丝抓住斯洛,打算利用斯洛的血来提升自己的力量。为了得到源源不断的鲜血,莉莉丝将斯洛囚禁起来,并向斯洛讲述了当年黑暗之神屠杀血族的历史……为了找到离开血族的办法,克莱尔只身一人潜入血族皇宫,想要救出斯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