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135

第135章 晋悼公(下)

晋悼公:“每个诸侯都有定霸中原的梦想,我也不例外。

以声振寰宇的姿态进入青史,是一件功成名遂的幸事,在这方面我很佩服‘抚有蛮夷,奄征南海’的楚庄王,天赋异禀,雄才大略,当真伟略,可惜无缘一睹风采。

但蛮夷终究是蛮夷,华夏圈子不是披着羊皮就能混进的,必须经过几代人对周礼的吸收、消化和传承,并且中原还有一条不成文规定——压制楚国,是获取霸主资格的试金石。

邲之战之后,楚国已在中国称霸半个世纪之久,降郑服宋,叱咤中原,老牌霸主晋国竟然不敢敌。

此时,楚共王又趁着晋朝新定、无暇中原的机会,联合郑国攻下宋国朝郏、城郜、幽丘、彭城(今江苏徐州)等邑,并将流亡于楚的桓氏一门复入彭城,并派三百乘战车驻防。

宋告急于晋。

虽然我也很兴奋与楚国金戈铁马的大干一场,但初次执政,对战争懵懂不知,又惧于楚国的实力,便向新任中军将韩厥征求意见。

韩厥比我还激动,一双老手不停的颤抖:‘欲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强,自宋始矣’。

一句话说的我热血沸腾,男儿当横戈跃马驰骋疆场,当即下令亲征——兵发彭城!

楚国万没料到晋国在大局未稳之际,集结兵力远征作战,随即调整部署,命大军北上,想同我过过手。

两军在彭城附近的靡角之谷遭遇。

估计楚军见我军气势如虹,竟然主动退兵!

至于原因,到现在都没搞清楚。

第一次军事对决,晋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以胜利告终!我决定吹响复霸号角,也让各诸侯重拾归晋之心,当即表态:‘彭城不克,我誓不归!’

一个月后,我命栾黡为将下军,率鲁、宋、卫、曹、莒、邾、滕、薛等八国联军围攻彭城。彭城得破,宋国最大的隐患业已消弭,由此坚定意志,追随晋国达七十年之久。

首战大捷,晋国声望渐有回暖之势,我复霸的信心更足了。

攻克彭城只是牛刀小试,郑国的归属才是霸主的风向标,才是晋、楚之间孰强孰弱的标杆。

打铁要趁热,打仗要趁势。距彭城之战仅仅不到百日,我令韩厥、荀偃起中军伐郑,又令栾黡率联军移师郑国,势要郑国改门换庭。

但我碰上很有骨气的郑成公。

我携两路大军猛攻郑国,在澞水取得大捷,又陷其外城,郑军顽强,退入都城死守,拒不投降。

我猜测郑成公可能对局势不甚明朗,不肯轻易易帜,觉得很有必要让他认清局势,及早弃暗投明,于是合兵一处,驻于鄫地,令韩厥猛攻楚国边邑,达到杀猴骇鸡的目的。

楚国仍旧消极应对,紧缩兵力,闭门不出,我军趁势在焦、夷二县耀武扬威,大张旗鼓的劫掠一番扬长而去。

郑国仍旧不投降!

我问郑成公为何?答曰:‘在鄢陵一战中,楚王为救郑损其一目,现在让寡人叛楚,寡人于心不忍!’

我很感动。郑成公能在国破之际不忘誓约,足以窥其人忠义仁信,占尽了礼数,这样的国君恐怕是战胜不了的,即使以武力迫其就范,也为天下所不齿。

我决定退兵,静待来日。

虽然郑国坚持忠于楚国,但楚国的失势和晋国的威慑让郑国局势动荡不定,郑成公十分沮丧,不久便忧虑成疾,大病不起,溘然长逝,死之前还留下一份让我气恼万分的遗嘱:‘誓忠于楚!’

面对郑国的冥顽不灵,我组织宋、鲁、卫、曹、邾等国代表再次会盟,商讨征服郑国的办法,其中,鲁国代表提出的方案切实可行——在郑边境的虎牢筑城,然后陈兵其内,持续对郑国施压。

该方案很快得到与会国家的支持。不久,三座军事城堡在虎牢拔地而起,互成掎角之势,大批的联军进驻其内。

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半年后,战战兢兢的郑国经不起联军在边境的持续骚扰,终于废弃郑成公遗嘱,向晋国投诚。

中原又一次团结起来。

福无双至,就在郑国归附不久,南方又传捷报——楚攻吴惨败,令尹羞愧致死。

南风不竞!此时再不伐楚,更待何时?

于是,我再一次组织诸国首脑在鸡泽会盟,顺便将伐楚有功的吴国纳入华夏组织,共商制楚大计。

各诸侯本来以为此次会盟只是一次热情洋溢的表功大会,但万万没想到一个人的归附,彻底改变了会议的性质——陈国卿大夫,袁侨。

在楚国接连失利的形势下,陈国釜底抽薪背叛多年的主子归顺于我,说明了一个事实——晋国俨然已取代楚国,成为众望所归的霸主!

这一年,我十七岁。

毕竟陈、郑二国近楚远晋,对于他们的归附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我向来不抱长久计议。不出所料,在鸡泽之盟四年后的鄬之盟上,与会的陈哀公畏楚,最后竟不辞而别。在我看来,陈又已附楚。

无妨,陈国的归属对于中原形势影响不大,关键是郑国的态度,而郑国的态度一向十分明朗——望风驶舵。

不幸被我言中,一年后,郑国经不起楚国经年累月的敲敲打打,也迫于晋国方面的施压,终于置道义于不顾,放下所有的尊严和原则,制定‘牺牲玉帛,待于二境’的小国之道。

谁来攻,就盟谁——晋来攻,就求盟于晋,且告急于楚;楚来攻,就求盟于楚,且告急于晋。花钱消灾,谁也不得罪。

坐山观虎斗,这是一招杀手锏。

为争夺郑国的归属权,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晋、楚二国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甚至有时候我军前脚刚走,楚军便来争郑。

针对这一情况,我果断采取荀罃的‘三驾疲楚’方案,四军三分,以逸待劳,消耗楚国的国力。

同时,我灭偪阳赐宋,盾构同吴国联络通道,支援吴国在东线对楚作战,又给楚国造成极大地震撼和威胁。

这个方案很快奏效,两线作战使得楚军疲于奔命、狼狈不堪。

当然,晋国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疲楚战略节省了大量资源,但也使得国内民生紧迫、步履维艰。

打仗打的就是钱,这话一点都没说错。

好在晋国上下一心对外,所有的官员都将自家积蓄拿出来救济国家,集中一切可用资源用于战争,共克难关。

于此同时,我借机在国内推行祭祀改用财币代替牲口、待宾只用一种牲畜、不再更制新的器用、车马服饰按需分配等政策,仅一年时间,晋国便恢复饱满之姿。

晋国情况如此,我想楚国也好不到哪去,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果然,到第三年第三次拉锯的时候,楚国终不堪重负,对郑国不再有任何动作,退出争郑行列。郑国也彻底背楚亲晋,以拥护晋国霸权为己任。

自此,郑国彻底回归中原版图,长达五十六年。

为纪念这一伟大时刻,我亲自主盟,与宋平公、卫献公、鲁襄公、郑简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宣公、滕成公、薛献公、杞孝公、小邾穆公、齐储君光等十二国首脑盟于萧鱼,复晋文公之霸业,史称萧鱼定霸。

晋国重立于巅峰,掌控天下,这一年,我二十五岁。

对了,我忘记给周天子打报告了。

无妨,我帮周室绥安中原,想必天子也不会怪责与我。

说起周灵王,也是无比的痛心,自从太子晋去世后,无心政事,对诸侯的朝聘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导致部分诸侯荒废宾礼,使王室贡赋不足,赤字严重。

是我,在关键时刻,组织各路诸侯在邢丘会盟,正式确立朝聘之礼,充实了周室府库,树立了天子权威,列国来朝。

所以,有人中伤我越王畿而不朝天子,那是不对的,归根结底只是我年少气盛,不通世故,更无心学齐桓、晋文去讨要、接受天子册封;也无意如楚庄、夫差争取九鼎、百牢徒招敌视。

我只是有点清高而已,对天子还是很尊重的。

我记得将偪阳赐予宋国的时候,宋平公在楚丘设宴招待我,并大奏殷商《桑林》乐舞。

我十分清楚该曲是给天子演奏的舞曲,而我只是一方诸侯,于礼不当。当《桑林》乐舞奏起时,我默默的退入后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对于众人的推戴,我很感激,但作为一位有理想、有信念、有手段的政治家,尊王攘夷才是我永远不变的政治纲领。

但有一件事情,让我对王室失望之极。

萧鱼定霸后,周灵王唯恐晋国一家独大,对自己名存实亡的共主造成威胁,于是暗中培植势力,同齐灵公眉来眼去,还要求齐灵公学他太公辅助周武王一样,以勤王事。

难道我看起来那么不顺眼?

刚好齐灵公又是一个昏聩不明、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见王室倾心,顿时光环加身、野心汹涌磅礴,马上受命自立,矛头一转,不再听从晋国号召。

不仅如此,齐灵公还纠合邾、莒二国,亲自率师伐鲁,我辛辛苦苦构建的中原秩序,再度陷入乱炖。

齐之背晋,让我突然意识到,霸业之崛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仅仅靠武力、靠会盟、靠尊王攘夷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它缺少一种必不可少的力——拱卫王室的向心力。

天子再弱,也是天下共主;王室式微,也曾周礼发祥;京畿弹丸之地,也是精神朝圣之处。

礼乐文明的时代里,君有君纲,臣有臣纲,大家勠力同心,维护华夏的社会环境和阶级秩序,霸权政治也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但在这个礼制败坏、信仰丧失的时代里,天下不武、人心不古,君不君而见弑,臣不臣而见诛。郑人向我俯首称臣后还是郑人,鲁人会完盟后还是鲁人,待我撤军后,齐人还是那么猖狂。

时局之混乱,霸途之艰难,甚于桓、文。

现在我才明白,虽然王室已失去威严,但没有得到王室的册封,是多么不靠谱的一件事情。

但让我去请封,我的自尊不允许。

周灵王的貌合神离,让我心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假天子之命,行天子之实?更或者取代天子?

但这样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否显得太冒失、太嚣张、甚至太不合情理?

如果不这样做,争霸是否还有意义?攘夷是否还有价值?

再说了,杞孝公、宋平公、鲁襄公每次觐见我,都施以天子之礼,这是否表示他们已尊我为王?

焦心劳思,我病了。

也许我不该有忤逆周室的想法,以致上天降罪,连续两年天象异常,是极煞之兆,也是对我的报应。

我病势沉重,预料到自己很难熬过寒冬,便将中军佐士匄招至榻前,准备将其提拔中军将,位列正卿,在我死后他能辅助太子,延续霸业。

中军将、中军佐的位置虽说只有一字之差,其权力、地位却是天差地别,我想士匄一定会感激我,但没想到士匄拒绝了。他向我推荐另一个人——上军将,荀偃。

我不解,士匄难道就不想做中军将吗?与中军将的位置失之交臂,这对范氏家族造成的损失可是无法预估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突然想起另一件事:上军佐韩起谦让新军将赵武、推举其做上军将一事。明面上看,这是诸卿大夫之间互相礼让的融洽,但明眼人都知道韩氏和赵氏两家关系。

士匄让贤荀偃,答案很简单,范氏和中行氏结盟了。

如果不出意外,栾氏和魏氏也会很快组成另外一个联盟。

我现在才彻底明白,在我以为拿捏的死死的六卿任免这一块,出问题了。也可以这样理解,在争霸战争相持不下、国内财政状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对卿大夫人事任免完全做不了主了。

掌控六卿的六个家族,就此构成了三个相互独立而牢靠的政治集团,可以想象,今后几十甚至上百年,晋国政治格局的主旋律,也就在这三者之间展开了。

我突然想起士燮曾一再提醒我:‘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在这个威望鼎盛的时期,我耗尽心力去调整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解决侈卿专权、实现君权复兴的问题上,终告失败。

假之天年,也会如此。

我曾经以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想,以后列国之间的争霸,也只能是一个笑话了。

公元前558年冬,我长眠于夜,霸业戛然而止。

那一年,我二十九岁,年仅逾弱冠耳。”

评委:“历史上对于晋悼公的赞誉可谓层峦叠嶂、层出不穷,他的老师单襄公就赞之:立如苍松,目不斜视,听不侧耳,言不高声。论敬必及上天;论忠必及心意;论信必及自身;论仁必及他人;论义必及利益;论智必及处事;论勇必及制约;论教连及明辨;论孝连及神灵;论惠连及和睦;论让连及同僚。

这样一位天纵之才,值得大书特书。

总的来说,晋悼公英明练达,极善驭下,长于谋略,精于纵横。

对内,强化公族,分化侈卿,权谋无痕。开明伟岸,惩乱任贤,以公族为股肱,以贤臣为谋主,平衡各方势力贵族;严军纪而恤民力,治律历而行礼法,晋宗谐睦,举国大治,戎狄亲附,惠及中原。

对外,固盟华夏,同化戎狄,打压不庭。和戎睦华,得安内攘外之法;通吴制楚,行远交近攻之事;鸡泽陈归,贤于齐桓之盟贯;萧鱼服郑,比于晋文之胜楚。高居绛都,运筹帷幄;兵发彭城,以靖外难;驭千乘之家,治万乘之国;经略中原,居中国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据虎牢则争天下。故三驾以著威、五会以著信、九合以著霸。史载凡晋之盟:‘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故华夏尽附。

对下,勤政爱民,重视农耕、奖励征战。服郑即止,未尝暴骨原野,残民锋镝而霸业铸成。反观二十年后的楚灵王、四十年后的阖闾、六十年后的夫差为了争夺所谓霸主的虚荣,穷兵黩武,造成巨大动荡,无一例外,极武而亡。

对上,架空天子,孤立周室,制衡诸卿。矫天子之命,僭天子之尊;明定朝聘之礼,实则重赋诸侯,否则斥为不庭;踞虎牢而不朝天子,灭逼阳而不禀王庭。对待周室法制上尊重,礼制上僭越;形式上拥护,政治上孤立;道义上认同,经济上制约。僭礼乐而谋周,不务虚而处祸——这就是他唯一的问题。

国势鼎盛,军治万乘,晋全盛于悼公,其才能、品行、仁信、城府、权谋、胆略、成就,无人如此之贤,也无人如此之霸。然年未三旬而薨,实为可惜!

聪慧务实,卓尔不群,虚怀雅量,气魄宏伟,兼君、相之才。我想,这是对天选之子最大的赞誉吧。

综合评分:

德:★★★★

能:★★★★★

勤:★★★★

绩:★★★★★

廉:★★★★

好,我们有请下一位,吴王阖闾。”

同类推荐
  • 盛金王朝

    盛金王朝

    曾经我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很低调,从不告诉别人,不过,已经没有机会了,直到有一天,有个人告诉我,可以接班封建社会,我该答应吗?
  • 贞观祸害

    贞观祸害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书友群:640299482
  • 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

    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

    《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是畅销十年的白话宋史口碑之作。全新修订精华版,潜心打磨,去芜存菁。写尽宋朝三百年的兴衰变革与历史谜团。自北宋立国之始,辽宋便处于对峙状态。宋太宗继位后,平定南方,国力因之大盛,一改之前对辽守势,出兵灭了北汉,挥师伐辽。高粱河之战是辽宋主力首次正面交锋,却成为两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1004年秋,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大有一举灭宋的架势。但最终两国议和,订下著名的澶渊之盟。此后一百二十年间,辽宋不曾兵戎相见。北宋进入繁荣期,出现了宋朝三百年间的盛世——咸平之治。其后,皇后刘娥摄政的天圣朝、脍炙人口的仁宗朝相继来临……
  • 战神赵子龙之横扫千军

    战神赵子龙之横扫千军

    “张翼德在此,子龙兄可敢一战?”张飞双眸璀璨,身形暴起,快若雷霆,暴发出强大的气息,双拳之上散发着恐怖的光芒。“大人,奴家愿陪你一生一世!”穿着粉色薄裙的少女,挎着花篮,从暗处走出来。身材窈窕,瓜子脸,皮子白,水汪汪的大眼睛,故意衣襟半开,雪白一片。“哦?”天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流星陨落,从天而降了一位少年,他目光犀利,气势磅礴,颇有大将之风,挥舞着鸿蒙魔神刀,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魔神降临,可横扫千军!毁灭万物!“记住,老子是赵云,不要学我装逼,我装可以,但是你们如果装的话,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
热门推荐
  •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可以帮助父母们解决下列问题 :·如何避免宝宝经常出现的饮食问题, 如偏食、挑食以及一系列因为吃得不 当导致的疾病,为宝宝一生的健康打 下基础。了解宝宝0~6岁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并 获得最实用、最有效的建议,而不至于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误导。 提供最新的食物营养信息,帮助父母 了解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学会每餐的食物搭配,让宝宝吃得开心,吃得 健康。 当你的宝宝喜欢吃一些没营养的食物 时,你要学会一些特别有用的技巧。
  • 逆仙武帝

    逆仙武帝

    九州大陆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每隔一万年,都会有一位大帝出世,秉承上天意志,统御世间万载。新的时代开始了,万族林立,群雄并起,争夺那至高无上的大帝尊位。纷乱之中,少年横空出世,逆天而起,不仅要做那统御世间的无上大帝,还要做那打破天命约束的第一人。“我告诉你,我苏阳可是江南第一纨绔子弟,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事情是我干不出来的。”
  • 腐朽不朽

    腐朽不朽

    一缕风吹过来,细手高雅地举起一杯白激咖啡中央是一个米白色笑脸,瓷杯略倾倒了一下,咖啡中的笑脸也浑然间散开了。今日的陌笙果真没有带包给自己压气场,但她眉目间毫无紧张之色。
  • 漫威世界里的英雄联盟

    漫威世界里的英雄联盟

    史上最良心店铺开业啦!走过的路过的,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咯!“嘿!那位铁人先生,我推荐您来个法师套装,面具,帽子,在加个卢登的回声,秒了灭霸不再是梦想。”“绿巨人先生,要是您的话我就推荐出坦克套装了。荆棘之甲,狂徒铠甲,振奋盔甲。从这一刻开始,您是无敌的!”“这不是洛基先生吗,俗话说的好,不想当刺客的法师不是一个好法师。要不您买个巫妖之祸,德拉克萨的暮刃,再加个岚切,任何脆皮都是一套带走。”一秒一千真实伤害无视魔抗无视护甲还能回血的泉水防御塔很牛逼吧?李义告诉你,像这种东西,他还有一百个。
  • 怕老婆故事

    怕老婆故事

    本书汇集的怕老婆故事,有古代代表性作品,更多的是描写当代人的怕老婆故事,具有现代怕老婆色彩。作品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市民、官员、群众、干部、知识分子、穷人富人,老才青都有。怕的行为,离奇古怪;怕的动机,五花八门。
  • 蝼蚁也

    蝼蚁也

    蝼蚁嘛,活的卑微,但是从未想过活成鲲鹏,无非坚毅,聚沙成塔。
  •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敌霸者

    无敌霸者

    大道三千,吾以吾道逆苍天!作为一个坐着,躺着,站着,甚至是战斗着,只要意识清醒,就可进入修炼状态,功力无限增长的男人,强者之路必然尸骨铺垫,我欲成神,天下共鸣!
  • 重生之千金要复仇

    重生之千金要复仇

    她的人生咋就那么悲惨了,不仅遭遇丈夫、妹妹的联手背叛,还痛失腹中孩子,让父亲万年凄凉。重活一次,她一定复仇,把他们建筑在她身上的痛苦十倍的讨回,让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渣男贱人,让他们统统下地狱,痛扁让她爱的人尊荣一生!
  • 辉煌灿烂的世界中古史

    辉煌灿烂的世界中古史

    本书向大家介绍了辉煌灿烂的世界古代史,本书包括了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波斯战争、阿拉伯的对外扩张战争、收复失地运动、欧洲大学的兴起、十字军东征历程、英法百年战争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