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104

第104章 孙武(下)

但我还不死心,我不能颠覆从小学三年级就在同学中率先知道孙武其人的优越感,不能否认《孙子兵法》作者就是孙武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

既然《史记》说孙膑是孙武之后,在其之前的很多史料都出现孙膑其人,那么,我们就从孙膑入手,顺藤摸瓜,期待闪烁不定的草蛇灰线。

首先一个问题:孙膑叫什么?

你可能会有疑问,孙膑不就叫孙膑么?

“膑”作何解?

用作名词,“膑”为胫骨、膝盖骨。

用作动词,“膑”为古代一种酷刑——膑刑,即断足之刑。

就算孙膑父亲没有文化,他也不会给儿子取“膑”这样一个不吉利的名字,也排除他父亲有未卜先知的超能力。

所以,“膑”不是孙膑的名。

他可能叫孙文、孙武、孙坚、孙策、孙悟空……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司马迁怎么说。

司马迁曾经给友人任安写过一封信,叫做《报任安书》,他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其中有一段话,借古喻己的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从“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中,我们可以读到两层意思:

一是证实了孙膑本名不是“孙膑”,在被庞涓“膑”后,世人根据他的遭遇称其为“孙膑”;

二是“孙子”被“膑”后,“孙膑”发愤开始撰写、或者整理兵书,他的作品按现在的说法,叫做《孙膑兵法》。

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结尾处太史公还曰了一段话:“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

显然,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我们可以不假思索的判定,此“孙子”便是指孙膑无疑。

我们能否大胆假设:“孙膑”是否就是我们认为的“孙武”,是同一人呢?

钱穆也说“孙膑之称,以其膑脚而无名,则武殆即膑名耳”,他认为“孙膑”即“孙武”。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二人所著《兵法》入手。

1972年4月,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了一批西汉竹简(以下简称汉简)七千五百条,其中,《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一起显现于世。

考古发掘的资料,使得不少人推翻钱穆之前的论证,认为《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两部作品,由此推断孙武和孙膑也是不同的两个人。

但事情没那么武断。

银雀山发掘的汉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只是考古人员便于区分而人为的分类,竹简上并没有书名,只有篇名。

发掘的汉简除了能够对应传世本《孙子兵法》的十三篇、四篇对应《孙膑兵法》外,其余各篇的“孙子”并不能确定是谁。

具体来说,考古人员根据汉简内容及风格,将《吴问》、《四变》、《黄帝伐赤帝》、《地形二》、《见吴王》等五篇佚文暂时认定为《孙子书》;将其余《篡卒》、《月战》、《势备》等未能与传世本《孙子兵法》相合的、属于兵法类的篇目的,暂时认定为《孙膑书》。

由此可见,汉简的出土说明了一件事情——汉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如同一本书的上下册一样,完全可以视为同一系列作品。

无独有偶,传世本《孙子兵法》尽管有一些语句涉及到吴越战争,但整体反映却的是战国时的军事思想,如言用兵数动辄就是十万;言战事多旷日持久;言战术多为深入敌后的运动战,等等这些皆为战国時战争特征,非春秋時代所有,从这一理论推断,《孙膑兵法》似乎也是《孙子兵法》,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这似乎验证了钱穆的说法——孙武就是孙膑。

似乎可以盖棺定论了。

但事情突然有了重大转机。

在考古人员整理汉简的过程中,有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现了《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后半部分的残简。

虽然残简上的文字极其残缺不全,但有一句话似乎是天意一般的完整——“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曰知孙氏之道者,必合于天地”。

这是孙膑弟子记载孙膑和田忌对话中孙膑的原话,“明之吴越”,结合下文意思,是说“孙氏”运用此种军事理论于吴越;“言之于齐”,是说孙膑以此种军事理论言之于齐威王。

因为孙膑弟子在记录中将孙膑记为“孙子”,只能称另一个“孙子”为“孙氏”,所以毫无疑问,“孙氏之道”也就是指《孙子兵法》之道。

汉简这一重大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孙子兵法》系列确实发端于春秋吴王阖闾时的“孙子”,兴起于战国齐威王时的“孙子”。

说明“孙子”一个是孙武,另一个就是孙膑。

似乎钱穆的说法立不住脚。

但后来又发生一件事,否定了之前所有的推断。

汉简《孙子兵法·用间篇》里面出现了一句话——“燕之兴也,苏秦在齐”。

既然孙武和吴王阖闾、伍子胥搭过伙,那就应该是春秋后期人,而苏秦则是战国中后期的人,孙武居然知道苏秦?难不成是穿越?

经过史学家考证,“燕之兴也,苏秦在齐”这句话只是《孙子兵法》的注文,不是正文,是当时抄写汉简的人的笔误造成的,但这件事给我们一个启示——《孙子》系列的创作经历了长期编撰过程,未必要锁到特定的人身上。

在当时,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

根据专业人士的考究,先秦兵书典籍从西汉至《汉书·艺文志》著录前,至少经过了张良、韩信的序次兵法、杨仆的捃摭遗逸、任宏的纪奏兵录等三次整理,或增或减、或真或伪、或优或缺,没法说了。

又如东汉曹操,他也整理过《孙子兵法》系列,但曹操拿到手的要多得多——一共有八十二篇,并且各篇成书年代都不相同。

说好的“十三篇”,怎么变成八十二篇了?

曹操很纳闷,但这难不倒他。

为了保持原著声韵协调、文字优美的韵味,他将《孙子兵法》的众多篇目仅仅抽出十三篇精华作注,而将余下的编为《续孙子兵法》。

依托流量明星曹操的捯饬整理,声韵协调、文字优美的《孙子兵法》十三篇焕然一新、名声大噪、流传至今,但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很明显——《孙子》其他的“兵法”系列,如《孙膑兵法》,逐渐淡化、消失。

所以,目前我们要讨论的关键在于——《孙子兵法》蓝本作者是谁?

也就是说,《孙膑兵法·陈忌问垒》中“孙氏之道”的“孙氏”是谁?

汉简已非先秦原样,我们再次将目光放到到孙武头上。

于是回到最初的问题,“孙武”其人到底是否存在?

既然西汉之前文献没有“孙武”其人,那么这个人物是否和当时现有的人物有关系?

我们再次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下被春秋历史奉为圭臬的《左传》。

《左传》的编写笔法是非常有原则的——非天子、诸侯,公子、卿大夫这些上层贵族不记,甚至影响不大的次卿都是不与记载的。

翻开《左传》,大半在晋楚之间,详于贤者、褒抑于礼,如果孙武入吴而没有得到卿、大夫的官职,只以他国公孙的身份暂为吴国客卿、或者只是客居吴国军师偏将一类职务,左丘明是不会记载他的。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就算孙武取得不世功业,被记载在王公贵族功劳簿里也不足为奇,在任何朝代乃至现在,这种本位主义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在当时的客卿制度下显得尤为正常。

包括田忌的客卿孙膑,如果左丘明在世,也不会记载。

于是,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吴行人伍子胥身上,因为孙武与伍子胥有太多的共同点——都从异国而来,统帅吴军破楚;都讲军事策略,帮助吴王阖闾练兵。

这样一来,我们又有两个假设——孙武就是伍子胥,或者孙武是伍子胥的客卿。

先看第一个假设:孙武就是伍子胥。

当时伍子胥死前,将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为王孙氏”,之后“王孙氏”家道式微,简化为“孙氏”。

百年之后,孙氏后人孙膑被“膑”后,忍辱负重,开始着手整理先辈伍子胥兵法十三篇。

直到桂陵、马陵之战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被称为《孙子兵法》或者《孙膑兵法》,《孙子兵法》实际上就是伍子胥的作品。

这个假设是强行建立在“王孙氏”简化为“孙氏”基础之上的,无佐证,不靠谱。

再看第二个假设:孙武是伍子胥的客卿。

孙武为齐国田(孙)氏庶出,奔吴后写出了兵法十三篇,在伍子胥被杀前后,孙武或者儿子又回到齐国,后世出孙膑。孙膑被“膑”后,忍辱负重,开始着手整理先辈孙武兵法十三篇。

直到桂陵、马陵之战,“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被后人称为《孙子兵法》或者《孙膑兵法》。

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吴破楚入郢之后,孙武建议吴王阖闾干了一些不地道的事情,这些背弃礼法的暴行,让素有礼仪的中原各国感到匪夷所思,即使是被中原各国一向轻鄙的秦国君臣,也甚为不齿。

对于周游列国,致力于“礼”和“以礼治国”的孔子来说,孙武及兵法十三篇的出现,是开启“兵者,诡道”的“失仁丧德”之源,是引发礼崩乐坏的毕方之火。

(毕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神鸟,是大火之兆。)

站在孔子恪守礼仪的角度,《春秋》必然会剔除孙武。料想《左传》以及先秦时期的史料也做出如此考虑。

时过境迁,华不再扬,谁又说得准呢!

查阅浩如烟海的典籍,逻辑严丝合缝的推断,我的结论是——不知道。

用了很大的篇幅,得出的结论让人很不满意,是因为现在史料太少的缘故,不止孙武查不到,甚至连司马穰苴在《左传》中也不见其人。

但你不能就此认定他们不存在。

我写历史不会用“等”字来替代所涉及到的每一个人的姓名,因为他们在历史中出现过,哪怕微小的瞬间,哪怕下一页便不见其名,也值得被写下。

他们也许辉煌过,也许给过我们教训,重要的是他们和我们一样,在这个世界呼吸过。

由于没有更多史前资料的佐证,仅仅靠推断是不足以拨开历史的迷雾,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也许很快解密,也许会永远尘封。

这也是历史的有趣之处,她如同你指腹为婚却尚未见面的媳妇,任何人都有可能与你携手,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只有在掀开面纱的时候,才真相大白,也许你欣然接受,也许你心如死灰。

孙武是谁?孙膑?伍子胥?潦倒没落的贵族?

已经显得不是很重要了。

重要的是《孙子兵法》这一千古流传的著作,在冷兵器结束的时代,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养分,仍能延续传奇,成为一本世人皆知的经典。

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个体能力的积累,而是历代武学先驱智慧和经验的升华,是他们不断的增补、做注、完善,才有了通古博今的巨著。

它就如同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辉的恒星,永不泯灭,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散发能量,温暖黑暗的尽头,照亮精神的方向。

它的传承和发扬,代表了中华民族一种文化自信、一种精神信仰,它如同利刃一般,劈裂了混沌的迷茫,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头。

当我们提及它的时候,过去、现在和未来,仿佛和时空一起对话,没有间隙,不曾遗忘。

重要的一点,《孙子兵法》不会教你如何去打仗,反而会教化给你最古朴质实的“反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同类推荐
  • 大唐信仰

    大唐信仰

    晴天一声雷响,白无忌闪亮登场……这么俗气的穿越,看来老子穿越的打开方式不对啊……没有绝世武功?没有无敌系统?靠,那还怎么玩,劳资要从来,我不要学李白。
  • 一本书读完生物进化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生物进化的历史

    崔佳编著的《生物进化的历史》是“小故事,大历史”系列之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世界文明源远流长,如何在短时间内清晰地了解和感悟人物众多、事件纷繁的世界历史?最简洁的途径莫过于读懂细节。细节可以反映历史,撷取历史长河中的点点细节,勾连起来,即是一种解读历史的方式。一书通古今,开卷知天下。本书看点:全书体例新颖,选材精当,表述生动,图文并茂,使你在轻松阅读中,尽览历史风云,汲取历史智慧。
  • 探寻碑林名碑

    探寻碑林名碑

    本书运用历史学、考古学、金石碑帖学、艺术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论述了探寻碑林名碑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收集了一百四十余幅珍贵的图片。
  • 血宋

    血宋

    宋朝,一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朝代,避战求和的皇帝,忠奸互斗的臣子,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被血侵染过的河山,愤怒与绝望并存,战斗与信念共进,还我河山!多少忠贞义士为此血染疆场!多少的等待多少的奋战,一切都将慢慢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浮出……
  • 英雄恨之西楚霸王

    英雄恨之西楚霸王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战与巨鹿,悔于霸上,困于垓下,恨于乌江!一生征战几人言,带你重回那个爱恨交加的时代!
热门推荐
  • 吾乃小妾:王爷夫君请绕道

    吾乃小妾:王爷夫君请绕道

    一朝穿越沦为小妾,估计这是她最背的一次吧!什么?王爷夫君居然是个冰块,她可不想被冻死,于是继续作死:王爷夫君可是在等奴家?偏偏某人就是不肯给她一纸休书,于是她就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哎哎,你那什么表情?”某女警惕地抱着自己。可是某人根本就没有理她的打算:“爱妃不要误会,不把你盯紧点只怕你又不见了!”某女欲哭无泪啊!看来她此生与那逍遥的生活无缘了!读者讨论群:544707180
  • 霹雳天下之异世侠踪

    霹雳天下之异世侠踪

    异界传说染九州,霹雳群英动尘寰!是风云?是荒烟?只闻异世又一章!书友群:620522957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揭露农奴主的残忍,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在每一个笔记故事中,除了“猎人”的形象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对于大自然的描写,无论色彩、音响和气息,都表现出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听力和细腻的感受力。无怪托尔斯泰断言,在自然景物描写上,屠格涅夫以后的作家是无人敢动笔了。
  • 一见你就甜

    一见你就甜

    (1V1,宠文)集制药毒,古武,驯兽,美貌于一身的宋明月死了,死得不明不白,却魂穿到一个胖成球的女主持人身上,还多了个帅得让她移不开眼的未婚夫。什么?体型太胖?软弱可欺?大仇难报,被未婚夫不喜?肥可以慢慢减,未婚夫也可以慢慢撩到他主动来追,但那些害过她的人,她若不能把他们都整得鸡飞狗跳惨不忍睹,她就不是宋明月本魂。——非正经片段顾侨堂:“你那有治相思的药吗?”宋繁星:“没有,这种病药石无医。”顾侨堂:“那你让我抱一下吧,我觉得与你抱抱能好。”宋繁星:“???”拥抱嘛……可以,只是他怎么还做了很多没提之事?另外爱耍流氓这种病能治吗?求能治的赐副药方……
  • 幻想变革

    幻想变革

    【黑历史,慎点】 末日的开端,由一场地震拉开序幕。 —— 丧尸与怪物横行,人类式微。与此同时,各路天之骄子纷纷出现在废墟之上,如盛世烟火,璀璨夺目。“新世界已然降临,我们终将为王。”
  •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牧之所著《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全面系统地解析了自我疗愈心理学的原理,多角度探讨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剖析了自卑、愤怒、焦虑、忧郁、抱怨、悔恨、烦恼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内在根源,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有效的心理自愈方法,同时也阐明了职场、交际、爱情、婚姻、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应对之道,为每一个深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参考指南。
  • 出关与毕侍郎笺

    出关与毕侍郎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念帝仙

    一念帝仙

    永恒的时代被一把剑结束,创世神主的时代被一个人终结,这背后究竟是一场阴谋,还是一个人的执念。新的时代来临,活了十世的神界之主,已经成为了各大界的眼中钉,永生的秘密就此揭开……
  • 秋去春归

    秋去春归

    四季花,谢又开,秋又春,燕去归。而你,归否?
  • Dreamtime

    Dreamtime

    When Jane travels from America to the Australian Outback, she looks forward to adventure, romance, and a new start in life. What she finds is handsome, domineering Scott Farnham--a man whose presence fills her with illicit desire. Scott is aggressively pursuing the wealthy and arrogant Daphne Woolcott, but he makes no secret of his attraction to Jane.In a shocking twist, Scott proposes to Jane instead of Daphne. But as much as she wants him, Jane can't bring herself to trust Scott's intentions. Does he really love her back--or is he only trying to make haughty, beautiful Daphne jeal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