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0700000007

第7章 盛中寓衰(2)

此事真叫无巧不成书,原来,王琼林在年轻时也曾有过倒嗓的经历。他根据自己多年唱戏的实践,摸索总结了一套恢复嗓音的经验。

王琼林认识了少年的李德才,了解了他的身世经历及演唱情况后,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大约是同病相怜吧,便将自己复嗓的经验全数教给了李德才。时时耐心指点如何喊嗓、发声、用气等方法,并给予鼓励。加上李德才虚心求教,刻苦练习,慢慢地恢复了嗓音。后因生活所迫,离开广汉,辗转于成都附近郫县等地教票友唱扬琴,教唱时他以旦角配戏。此时认识了一位川戏玩友廖某(绰号廖吹吹,名不详),从廖某学习旦角发声和用气方法。在这辗转的三年间,李德才的演唱及扬琴演奏技巧大为精进,为他后来的成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1年,18岁的李德才重返成都,拜扬琴旦角赵有太为义父,正式改习旦角。李德才此次出道便面临着当时已享有盛誉的三位扬琴旦角“劲敌”。即以唱腔清雅秀丽见长的刘曹霖、戏路颇宽的邢国洪、善创新腔的花腔开派人叶南章,故当时有人说李德才的处境是“三英战吕布”的局面。但李德才却能虚心学三位师长及票友崔白昭等人的长处以丰富自己。将叶南章首创的旦角“疙瘩腔”发展完善而成为四川扬琴重要润腔手法“哈哈腔”。逐渐成为既能演唱又能操五方乐器的“全能手”,并开创旦角坐上首(扬琴领奏)的先例。逐渐形成自然流畅、细腻婉转、华丽妩媚的演唱风格而独步琴坛。

1936年应“胜利唱片公司”之邀与郭敬芝、阚瑞林赴上海灌制了《活捉三郎》《碧莲夜课》《贵妃醉酒》等38张四川扬琴唱片,不仅扩大了四川扬琴的影响,也提高了李德才的声誉。当时成都“五老七贤”之一的刘豫波(咸荥)喜听扬琴,曾为李德才撰写了一副对联:

清雅应在京川上;

德才分乎砚婉间。

上联说四川扬琴之音乐较之京戏、川戏更为清雅、轻细;下联首嵌入了李的名字“德才”,并认为李德才的扬琴旦角演唱艺术与京戏名旦程砚秋(联文中的“砚”)及“名动京师”的秦腔旦角、金堂魏长生(魏字婉卿,联文中的“婉”)亦不相伯仲,对四川扬琴及李德才的演唱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央广播文工团、西南人民广播电台曲艺组、四川省曲艺团演唱扬琴并担任教学工作。其代表曲目有《活捉三郎》《三祭江》《祭塔》《贵妃醉酒》等。1979年7月,四川省文联曾举办“李德才舞台生活七十年纪念演出”。1982年2月17日病逝于成都。

生前曾任四川省曲艺队队长,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分会名誉主席等职。1981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月秋(1925-1996),女,成都人。出生于成都一家破落的小干杂店。李月秋从小聪明伶俐,爱唱爱跳。几岁时,像《小小马儿郎》《月儿弯弯照楼台》一类小曲小调,她居然唱得有板有眼,不同一般。其时一位江湖艺人蒲光明(绰号蒲子),此人弹得一手好琵琶、月琴(清音的主要伴奏乐器)。他在与其父母的交往中,发现了小月秋一副天生的好“喉咙”(嗓子),征得其父母的同意后便将小月秋带去学唱“琵琶”(即“清音”),其时李月秋年仅七岁。12岁学成出师,即随老师蒲光明流浪于川西各市县卖艺为生,开始了她凄苦的流浪生涯,师徒二人为一夕温饱冲州撞府,在社会底层艰难地挣扎。如1940年,师徒二人在汉州(今广汉市)西门一家茶馆卖艺时,即遭到当地流氓的毒打,李月秋险遭侮辱。师徒二人只好含泪离开汉州,“一帆又向他州飞”(孙源湘《女清音》诗)。由于李月秋自幼聪明好学,刻苦习艺,加上她天生一副好嗓子,演唱技艺日渐成熟,可说是走一路红一路。后来李月秋回到成都,在花牌坊正发店卖艺时,已是红透成都西门一带的民间艺人了。先后与蒲光明、蔡文芳、王华德、黄德君等人同棚(合伙)行艺。但当时社会对民间艺人十分歧视,白天不准进城 ,只能在城外周边茶馆卖艺。晚上方许进城,但也只能在一些僻静街巷的“三馆”(茶馆、旅馆、烟馆)行艺。如《成都通览》便有“棉花街、青石桥之店有弹唱者,夜间入店,以备旅客消闷。唯东大街之客店,不准弹唱,因恐扰及商家生意也”的记载,说明夜晚虽准进城,但仍有诸多限制。

李月秋的演唱艺术逐渐引起了当时几位自称“暴”(报)徒的记者、文化人的注意。其中车辐、黄是云、木刻家张漾兮等人开始在报纸上进行大力宣传,称李月秋为“成都周璇”,黄德君为“锦城歌后”。经过这些人联络新闻界及社会各界多方奔走活动,终于突破禁令,将长期沦落江湖的民间艺人请进城里。首先在智育电影院(今王府井百货商场)对面的“新新茶厅”演唱,一炮打响,轰动成都,几处书场争相聘请李月秋前去卖艺。

1946年第11期《秋风》刊登了署名黄话的文章——《谈成都周璇——李月秋的琵琶》,文章称赞李月秋的演唱“了不起,了不起,每句都揎板去的呀,每句开腔都在板后或头眼起腔,唱得洒脱自然,深得灵活运用之妙……”由是李月秋的“清音”演唱给四川听众,尤其是成都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那清亮甜美、圆润高亢的嗓音,细腻婉转的行腔,尤其是在蔡文芳所创之“呵呵腔”基础上发展创造之“哈哈腔”,更独具一格,后来成为四川清音声腔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至今仍为人称道。一位美食家曾这样描述他听李月秋演唱的感受:“听一回李老师的清音小调,就好比吃上一碗乌骨鸡汤挂面,挂面一定是中江银丝空心面,加嫩豌豆尖儿的苞苞儿,再撒点儿白胡椒面儿,那么安逸!”更有甚者,一位卖草药的老者,外号“赛月秋”,他常向人讲:“我只要不听月秋老师的清音,就要害病,我的草药都医不好,咋个才好得倒喃,放一张唱片一听,精神就来了。”可见“入人之深”也,称之为“成都周璇”确不过分。

新中国成立后,加入成都市实验书场(后成都市曲艺团)从事清音演唱。1953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唱的传统曲目《秋江》,受到广泛好评;又应梅兰芳的要求加唱了《尼姑下山》。同年秋及1954年、1956年先后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全国人民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及全国音乐周等活动,均出色完成了任务。

1957年,受国家委派与琴师熊青云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唱《小放风筝》《忆我郎》《青叶》荣获金质奖章,使“四川清音”这一民间艺术第一次走出国门,为祖国、为四川曲艺争了光。

1958年调成都市戏剧学校(今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曲艺班任教。

李月秋的演唱风格柔媚亲切,委婉清丽,表现细腻,生活气息浓郁。其代表曲目有《断桥》《西宫词》《小放风筝》《忆我郎》《青叶》《秋江》《尼姑下山》等;现代题材曲目有《永生的凤凰》《赶花会》《布谷鸟儿咕咕叫》等。

李月秋曾任成都市曲艺团副团长、艺术顾问,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四川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出席全国第二、第三届文化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刘明德(1896-1961),女,清音演员。人称刘二孃。四川合川人。自幼为伯父刘光耀(刘家班班主)收养,并从其学唱清音。她天资聪颖,伶俐过人,且勤学苦练,功底日渐深厚,便随同伯父及温国桢、廖炳兴等同台演出于合川洛阳门茶馆。当刘光耀为使清音在合川繁荣发展,专程赴渝邀请其业师陈婆婆、师叔陈偏颈(皆为重庆陈家班著名艺人)到合川演出并教授清音弹唱技艺的两三年中,她精心求教,技艺大进,擅长清音大调,唱腔优美动听,声音清脆悦耳,韵味十足;并且唱到动情处,辅以形体动作,声情并茂,浑然一体,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其代表曲目有《庵堂认母》《扯袈裟》《秋江》《貂蝉拜月》《皮金滚灯》等。

民国十八年(1929),刘明德收徒刘桂枝、刘国清、刘绍先、刘小清、陈学君、杨其芳(杨秋菊)、姚金芝、张衡生等。次年,她便率领众徒边学习边演出于合川塔耳门东来阁茶馆,在此基础上,于民国二十一年组成合川明德堂科班。此时,该班的姚金芝(人称“金嗓子”、“金不换”)、刘国清、杨其芳等,已崭露头角,相继崛起,形成了以刘明德为首的“刘派”,而雄踞合川曲坛。

周敬承(1899-1944),曲艺家。重庆市江津县吴滩乡人。江津旧制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江津、永川的九如、宝兴、陈食、普安等乡镇小学任教员、教务主任、校长等职。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任永川县民众教育馆试充馆长,次年3月被正式委任为该馆首任馆长。在职期间,他先后创办了民众学校、贫儿教养团、民众电影院、新剧(话剧)团、武术团等民众教育机构和团体,并举办运动会、音乐会,开展街头宣传和书报阅览等群众文化活动,深受民众爱戴。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利用民教馆阵地,办壁报、灯笼报、油印小报等,及时报道前方战况,积极开展抗日宣传。为了推动对民众的抗战教育,他身体力行,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创作了金钱板《日本强盗太野蛮》《卢沟桥——赵金标》等和采用小调填写新词的《打牙牌》《双叹妹》《单叹妹》《十二月劝郎》《新十二杯酒》《东北风》等宣传抗日的通俗文艺作品。在他的带动下,该馆职工钟虞阶、皮文蔚等也相继写作了《送郎参军》《五更劝郎》《亡国恨》《好男儿要当兵》等曲艺演唱节目,利用逢场赶集进行演唱,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

民国二十八年一月十九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路过永川,专门接见了周敬承,对其爱国热忱表示赞许,并为他创作的《抗敌金钱板词》(1-4编合订本)题写了书名。该书在成都出版发行后,流传全川,影响颇大。为此,他还在重庆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和当面嘉奖。

当年4月,周敬承被调任第三行政督察区事务员兼永川民教馆训练班指导员。次年调升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校宣传员。民国三十三年,改调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后勤大队部工作。同年12月,又调国民党节约献金总会任干事。是月19日,他自重庆回永川休假途中,与胞弟周定九(永川县普安乡副乡长)于江津、永川交界处之土地垭遭土匪拦劫,二人同时被惨杀致死,年仅45岁。

王秉诚(1902-1955),四川评书演员。本名刘玉声,字启藩。重庆市人。其父曾任重庆裕丰银号经理,家庭富裕。从五岁起,读私塾十余年,打下较深的古文学基础,后到上海,考入中国公学,又受到新文学的熏陶。但不久父亲病逝,家道中落,只得辍学回渝,一度从事新闻纸张贩运,因经营不善致亏本失败,从而弃商习文。

上世纪20年代初,刘玉声在渝当过店员、科员,同时写文章向报刊投稿。民国十一年,被重庆《东方晚报》聘为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又先后担任《新民报》《南京晚报》《商务日报》《国民公报》等副刊编辑和记者。因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经常接触各阶层人士,熟悉重庆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逸闻趣事,人称“重庆通”。民国十五年,他以“然然”笔名在《重庆晚报》上发表长达30万字的惊世小说《如此江州》,连载两年之久。接着,又在《东方晚报》发表该书续集和另一部长篇小说《巴渝春秋》。这些作品都取材于重庆,乡土味浓,深受读者欢迎。早年的重庆新川电影院放映无声片时,他还曾受聘为口头翻译,担任现场解说员。由于他嗓音洪亮、口齿清楚、语言丰富,解说得声情并茂而大获好评。

刘玉声自民国二十八年起改名王秉诚以说评书为业,首次登台是在药王庙易步云茶社,试讲《天方夜谭》获得成功。从记者改行说书后,他便利用多年收集的当地素材,讲说重庆掌故,每天一回,不仅受到一般市民的喜爱,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赞赏。当时的重庆谷声广播电台曾连续播出而轰动山城。其中《魁星楼的来源》《金竹寺在哪里》《丁三少爷》《四大凶宅》《肖贵与马绍元》《程双刀》等相继在重庆各报刊发表,他辑其十篇以《重庆掌故》书名出版。

王秉诚的讲说艺术,系继承四川著名“清棚”评书家钟晓帆(人称“说书状元”)的传统,以清谈为主,语言雅致,幽默风趣,情节细腻,引人入胜。其书目虽以清谈乡土故事为主,但也讲说《七侠五义》《小五义》《蜀山剑侠》等武侠小说。与众不同之处,是他武书文说,以丰富的细节描述和精彩生动的语言而绘声绘色,在重庆评书界独具一格。重庆解放后,王秉诚先后在杨柳街国安茶社、民国路洁园和解放碑大众游艺园挂牌说书。除继续撰写和讲说《重庆掌故》《巴县教案》外,还讲说了《太平天国》《红楼梦》等新书。1955年,他因患肺病去世,终年53岁。生前是重庆市文联委员、重庆市戏曲曲艺改进会常务委员。其遗著除《重庆掌故》外,还有《宽仁医院》《王长寿与蔺幺姑》《张红鼻子》《普贤堂巷失火》《杀九根毛》《肖贵之死》等38篇自编自说的书目,至今仍在重庆评书艺人中流传。

同类推荐
  • 人格的力量:辽宁理论宣讲“最美讲师”的故事

    人格的力量:辽宁理论宣讲“最美讲师”的故事

    近年来,辽宁大地涌现出一批理论宣讲志愿者,他们长年活跃在基层,以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宣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我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了贡献。
  • 从“煤结”到“煤解”

    从“煤结”到“煤解”

    煤炭资源整合,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2009年,作为中国第一产煤、输煤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作为整合先行省,山西掀起的煤改作为起笔,已经足够浓重。其后的趋势,更有人称其为“风暴”,说它牵动数以万计的“煤老板”的命运,甚至显得微不足道,即使将它上升到牵动亿万民众神经的高度,应该说也不为过。煤炭资源整合,在三晋上北下南的地图上一路驶来。从雁门关外到河东大地,从吕梁之巅到太行山麓,整合发展如火如荼。潞安集团,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决战中,领导班子全过程、全方位组织指挥,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踪监督,诸多部门联合行动,整个企业倾力而上。
  • 愿你25岁的人生同我一样精彩

    愿你25岁的人生同我一样精彩

    本书记录了作者从留学、创业、爱情、追梦到最后敢于面对生活一切苦难豁达潇洒的心路历程。从中也穿插了了一些澳洲风土人情的介绍,相信从中你也能对当地文化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当你跨越欧亚大陆,来到陌生的异国他乡,才知道留学梦并不是五彩缤纷的。
  • 演说经典之美

    演说经典之美

    本书以“思想·开放·个性·好读”为标签,所有内容均源自名家之讲谈实录,或源自名师课堂,或源自公共讲堂(坛),或源自开放非开放之各种讲演、谈话,所选内容我们秉持或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或具有更为开放的思维与向度,或具有极其强烈之个性(表述及其他),而所有的作品,我们都注重“好读”,注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沟通。
  • 新世纪诗典(第二季)

    新世纪诗典(第二季)

    诗歌,生命中意外的美好由北岛、余光中、多多、食指、郑敏、洛夫、王小妮、蓝蓝、杨炼、巫昂、臧棣、沈浩波、雷平阳、洪烛、王家新等两百余位诗人联袂呈现。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之活着

    末世重生之活着

    重生而来是重走旧路,还是踏上新的征途。她救下昔日闺蜜却冷眼看着相依为命的母亲命丧车下。活着,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才有希望。强者有强者的尊严,弱者有弱者的手段。既然你不想活,那么我就会连你那份一起好好活下去!
  • 和顾少的1001个夜晚

    和顾少的1001个夜晚

    ”顾倾烟,你再走一步试试!“慕霆深怒吼道。”慕霆深,你就是个满脑子想着上床的疯子!”顾倾烟愤愤地转身,径直向别墅大门走去。“顾、倾、烟,我叫你站住听到没有!”慕霆深上前攥住她的手:“你有种出这个大门”语毕,他不给她再次出声的机会,抱住她盈盈一握的腰身,埋在她充斥着少女馨香的颈间,耳鬓厮磨:“顾倾烟,我慕霆深这辈子算是栽在你这女人手里了。”邪性总裁pk禁欲娇妻,漫漫情路,到底走什么路数?
  •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It was as a poet that Samuel Beckett launched himself in the little reviews of 1930s Paris, and as a poet that he ended his career. This new selection, from Whoroscope (1930) to 'what is the word' (1988), describes a lifetime's arc of writing. It was as a poet moreover that Beckett made his first breakthrough into writing in French, and the Selected Poems represents work in both languages, including the sequence of brief but highly crafted mirlitonnades, which did so much to usher in the style of his late prose, and come as close as anything he wrote to honouring the ambition to 'bore one hole after another in language, until what lurks behind it - be it something or nothing - begins to seep through.' Also included are several of Beckett's translations from contemporaries - Apollinaire, Eluard, Michaux, Montale - in versions which count among his own poetic achievements. It is edited by David Wheatley.
  • 全世界借我一秒遗忘你

    全世界借我一秒遗忘你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http://m.wkkk.net/fengshang初遇的时候,一个是沉默内敛却心事纯白的懵懂女生,一个是大方开朗,敢爱敢言的陌上少年,季苏和罗宋,遇见,爱上,一切简单的就像是喝水吃饭那么的自然只是谁知日后,竟然会成为彼此的梦魇,日日纠缠,直到两个人的力气,都这么消失殆尽再见的时候,一个是风华正茂的新锐设计师,一个是默默无闻的报社记者,一个身边有了一个精明能干的助理,一个身边有了倾心相陪的骑士直到最后,季苏才终于相信,罗宋已经变成了她爱过的人,所以即使是拥抱,都只能是以最疏离的方式!如果可以,全世界借我一秒,让我遗忘你,从此你的生活,再怎么的活色生香,也与我无关——【季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乔的窝,【26333692】,敲门砖是文里任一文名,没啥特殊情况,乔一般都会在的,欢迎大家来这里找乔啦,么么,爱大家!么,乔的新坑:《唯爱不欢》http://m.wkkk.net/a/256064/青春校园坑:《寂静欢喜,不来不去》http://m.wkkk.net/a/295544/一个关于爱与被爱的故事,如果多年后,他若未娶,她若未嫁,那么他们能否在一起?还是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唯爱不欢的华美骗局!!
  • 穿越从山贼开始

    穿越从山贼开始

    当陆海空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一个游戏世界的时候他是懵掰的。当然自己所在的这一个国家居然是东汉,而且还是末年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可以牛掰的。但当他知道官兵马上就要剿了他们这一个山寨的时候,这家伙就煞笔了。………………本书书友群:573433978
  • 爆萌仙狐

    爆萌仙狐

    (新书《甜心女王很凶萌》已发)她是仙妖所生,是世人眼中的异类,殊不知她原本就是九天之上的一颗透明灵蛋,天地灵气孕育,天为父地为母,身份尊贵显赫。
  • 剑碎星球

    剑碎星球

    30世纪,人类已经进入星际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星空战舰穿梭星宇,战斗机甲探索未知,更有各种先进武器,一炮,轰碎星辰,引发天象变化……林凡得到上古华夏修真传承,在这茫茫星河中掀起巨浪。
  • 造化之城

    造化之城

    陆天羽重生了,醒来后发现自己身上多了一座城。这座城中,保留着荒古时代无数强者的传承。你是天帝传人?巧了,我从造化之城里得到了天帝的传承,不服来较量一下?龙族至高秘技失传了?没事,造化之城里有,不过想要的话得拿龙女来换哦……
  •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嫁接婚姻

    嫁接婚姻

    顾眉是一个八〇后女孩,她因为工作关系和有妇之夫秦致远相识,两人一见钟情。顾眉的年轻可爱让秦致远对贤慧刻板的妻子和日渐平淡的婚姻产生不满,于是离婚后和顾眉组成新的家庭,以为幸福的生活会如期而来。但是,年龄的差距、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无法忽视,他们的婚姻会琴瑟和谐吗?纸婚,也许是因为结婚第一年的婚姻像纸一样易碎易裂而得名。郎情妾意、水到渠成的婚姻尚且脆薄如纸,他们这样中途嫁接的婚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本书是继《七年之痒》和《亲人爱人》之后又一部七十年代生人的婚姻读本,用细腻沉静的笔调解析中国亚健康婚姻。用琐碎的现实生活剖析婚姻的本质,探讨婚姻的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