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200000007

第7章 乾隆时期诗学(6)

翁方纲学问宏富,精考据、金石之学,善书法。他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有许多韵味醇厚、性情才思之作,这显然与其学养有关;但也经常以经史考据入诗,陆廷枢《复初斋诗集序》说:“覃溪自诸经注疏,以及史传之考订、金石文字之爬梳,皆贯彻洋溢于其诗。”翁方纲以经史考据入诗曾遭到袁枚的非议。袁枚有诗说:“天涯有客太痴,错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仿元遗山论诗》之三十八)说的就是翁方纲。诗下注云:“夫己氏。”“夫己氏”出《左传·文公十四年》,说当时齐懿公即位,公子元颇不顺从。“终不曰‘公’,曰‘夫己氏’。”“夫己氏”是“那个人”的意思。袁枚不直接说出翁方纲的名字,而称“夫己氏”,亦有兜售学问之意,所谓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袁枚又说:“近见作诗者,全仗糟粕,琐碎零星,为剃俗发,如拆袜线,句句加注,是将诗当考据作矣。”(《随园诗话》卷五)“近日有巨公教人作诗必须穷经,读注疏,然后落笔,诗乃可传。”(《随园诗话》补遗卷一)“近今诗教之坏,莫甚于以注疏夸高,以填砌矜博。捃摭琐碎,死气满纸。一句七字必小注十余行,令人舌口怯而不敢下手。性情二字,几乎丧尽天良。此则二千年所未有之诗教也”(《答李少鹤书》)。这都是指翁方纲。经史考据入诗,当然不便于人们阅读接受,这在翁方纲,则显然是有意为之。

三肌理须细密

杜甫《丽人行》诗有句:“肌理细腻骨肉匀。”翁方纲论肌理,曾引到这句诗。(《仿同学一首为乐生别》)所谓肌理,本身就有细密的特点。宋代张邦基说:“唐子西诗多新意,不沿袭前人语,当时有小东坡之目。然格力虽新,而肌理粗疏,逊于苏黄远矣。”(《墨庄漫录》)翁方纲谈肌理引到这句话(《石洲诗话》卷四)。翁方纲论诗,亦常批评肌理粗疏,由此可见对肌理细密之极力强调说:“(王)逢原诗学韩孟,肌理亦粗。”(《石洲诗话》卷三)“周草窗诗,肌理颇粗。”(《石洲诗话》卷四)“遗山虽较之东坡,亦自不免肌理稍粗。”(《石洲诗话》卷五)“李庄靖诗,肌理亦粗。说者乃合韩、苏、黄、王以许之,殊为过当。”(《石洲诗话》卷五)“(郭羲仲)其拟杜秋兴八首,肌理颇粗。”(《石洲诗话》卷五)“《渊颖集》,渔洋少时所服膺者,取材极博,而肌理稍粗。”(《七言诗三昧举隅》)

翁方纲有时单以粗细论诗。他说:“清江三孔,盖皆学内充而才外肆者,然不能化其粗。正恐学为此种,其弊必流于真率一路也。”(《石洲诗话》卷三)“大抵吴《钞》不避粗旷,不分雅俗,不择浅深耳。”(《石洲诗话》卷三)“阮亭《三昧》之旨,则以盛唐诸家,全入一片空澄淡泞中,而诸家各指其所之之处,转有不暇深究者。学人固当善会先生之意,而亦要细观古人之分寸,乃为两得耳。”(《石洲诗话》卷一)“(贡)玩斋《题苏子瞻像》甚奇,其《题渊明小像》云‘呼童检点门前柳,莫放飞花过石头’,则细意之作也。”(《石洲诗话》卷五)“说理至宋人日精,说部至宋人日富,诗则至宋而益加细密。盖刻抉入里,实非唐人所能囿也。而其总萃处,则黄文节为之提挈,非仅江西派以之为祖,实乃南渡以后,笔虚笔实,俱从此导引而出。”(《石洲诗话》卷四)字面上虽未与肌理相联系,还是主张肌理细密的意思。

翁方纲又经常讲精密、精深、精微、精切、精诣。他说:“高之浑厚,岑之奇峭,虽各自成家,然俱在少陵笼罩之中,至李东川,则不尽尔矣。学者欲从精密中推宕伸缩,其必问津于东川乎?”(《石洲诗话》卷一)“龙标精深可敌李东川,而秀色乃更出其上。”(《石洲诗话》卷一)“宋之元祐诸贤,正如唐之开元、天宝诸贤,自有精腴,非徒雄阔也。即东坡妙处,亦不在于豪横,吴《钞》大意总取浩浩落落之气,不践唐迹,与宋人大局未尝不合,而其细密精深处,则正末之别择。”(《石洲诗话》卷三)“汪浮溪诗,深厚丽密,非南渡诸人可及。”(《石洲诗话》卷四)“宋人七律,精微无过王半山,至于东坡,则更作得出耳,阮亭尝言东坡七律不可学,此事专以盛唐格律言之,其实非通论也。”(《石洲诗话》卷四)“东坡《试院煎茶》诗,作于熙宁壬子八月,时先生在钱唐试院,其曰‘未识古人煎水意’,又曰‘且学公家作茗饮’,盖皆有为而发。又有《呈诸试官》之作,末云‘聊欲废书眠,秋涛舂午枕’,与此诗末二句正相同。但此篇化用卢仝诗句,乃更为精切耳。”(《石洲诗话》卷三)“刘屏山《汴京纪事》诸作,精妙非常,此与邓栟榈《花石岗》诗,皆有关一代事迹,非仅嘲评花月之作也。宋人七绝,自以此种为精诣。”(《石洲诗话》卷四)(《石洲诗话》卷四)也都是主张肌理细密的意思。

翁方纲又讲实际,脚踏实地。他说:“《梁溪集》诗亦平雅,其《游张公洞》五古长篇,虽不及香山,尚较皮陆有实际。”(《石洲诗话》卷四)“《王维吴道子画》一篇,亦是描写实际,且又是两人笔墨,而浩瀚淋漓,生气迥出。”(《石洲诗话》卷三)“韩文公约六经之旨而成文,其诗亦每于极琐碎、极质实处,直接六经之脉。盖爻象、繇占、典谟、誓命、笔削记载之法,悉酝入风雅正旨,而具有其遗味。”(《石洲诗话》卷二)“五言诗,自苏黄而后,放翁已不能脚踏实地。”(《石洲诗话》卷五)还是主张肌理细密的意思。

前面说到,翁方纲所谓肌理,关键在理,“理者,民之秉也,物之则也,事境之归也,声音律度之矩也”,涉及诗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指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所持,万物本身之秩序,事件情境背后之意蕴,音韵声律之规范。翁方纲主张肌理细密,并将这种主张贯彻到具体的批评实践中。

“民之秉也”

翁方纲解释杜诗说:“杜之言理也,盖根极于六经矣。曰‘斯文忧患余,圣哲垂彖系’,《易》之理也。曰‘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书》之理也。曰‘春官验讨论’,《礼》之理也。曰‘天王狩太白’,《春秋》之理也。”(《杜诗熟精文选理理字说》)杜甫有《晚出左掖》诗说:“昼刻传呼浅,春旗簇仗齐。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避人焚草,骑马欲鸡栖。”翁方纲分析此诗说:“其曰‘晚出左掖’乃纯是一片恋主之忱,融结而出,所以觉得‘簇仗齐班’之际,‘昼’漏殊‘浅’也。‘散’而‘迷’者,非因身在柳边,正因心在君侧耳。末句‘骑马’二字,笔略宕开,‘欲鸡栖’,乃正拍合,实自比于日夕鸡埘之暂安,而非如所谓出银台门上马谓之大三昧者也。解此,则虽出而犹未出,虽栖而犹未栖,即虽晚而犹未晚也。解此,则五六句,浓染之笔,更有精神矣。”(《石洲诗话》卷一)

“物之则也”

翁方纲说:“散而无纪者,非物也。”(《月山诗集序》)肌理又是指物之条理。翁方纲认为杜甫能写出事物的本来条理,以见肌理。杜甫有《题桃树》诗,前四句云:“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翁方纲分析说:“盖少陵所居之室,门内有桃树五株焉。其从前承平无事时,原不禁人之摘实而食也。是以一入其门,直见五桃当径。桃树之外则宅门也,桃树之内则堂室也,并未尝于门之内、桃之外别营一斜曲掩护之垣扉篱棘也。至是当天宝乱后,人自为计,家自为谋,于是乎家人遂生防人摘食之计,为之篱垣以掩蔽之。因此入门之径遂不得不迁就斜曲,以升于堂矣。”(《答刘广文问杜题桃树诗》)翁方纲又说:“广东有羊桃,一曰洋桃。其树高五六丈,花红色,一蔕数子。七八月间熟,色如蜡。一日三敛,亦曰山敛,俗语讹‘菱’为‘敛’也。有五稜者名‘五稜’,以糯米水浇之则甜,名糯羊桃。粤人以为蔬,能辟岚瘴之毒,以白蜜渍之,持至北方,可已疟。苏诗‘恣倾白蜜收五棱’,谓此也。”(《石洲诗话》卷三)

杜甫有《望岳》诗,翁方纲说:“向来解此诗者皆以‘岱宗夫如何’作一问,‘齐鲁青未了’作一答,若此则首句直是‘岱宗如何’四字可毕,何为中间著一‘夫’字?少陵岂有如此率尔安放之虚字等于可有可无耶?此一‘夫’字乃是实接之词,非虚字也。犹言‘不图为乐之至于斯’。此一‘夫’字乃即下文之‘青未了’也,乃即下文通篇之‘荡胸层云’诸实际也。盖少陵因夙闻岱宗之高大矣,今一望乃不料其如此之绵亘无际尽齐鲁两大邦之境,而其‘青’尚‘未了’,此其故直欲上叩真宰矣。‘如何’者,仰而讶之之间,将通篇神理摄入一‘夫’字中,于是乎通篇神境皆少陵之眼光矣。”(《与友人论少陵望岳诗》)翁方纲又说:“诗不但因时,抑且因地。如杜牧之云:‘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此必是陕西之终南山。若以咏江西之庐山,广东之罗浮,便不是矣。即如‘夜足霑沙雨,春多逆水风’,不可以入江浙之舟景;‘阊阖情开荡荡,曲江翠幕排银牓’,不可以咏吴地之曲江也。”(《石洲诗话》卷二)

“事境之归也”

翁方纲主张切事,一一具有实地。他说:“渔洋意中,盖纯以脱化超逸为主,而不知古作者各有实际,岂容一概相量乎?”(《石洲诗话》卷六)“渔洋第知以澄迥淡泊为超诣……此事岂可不问何地、何时而皆以禅寮入定、山磬清圆为悟入者也?……一时有一时之阅历焉。”(《小石帆亭五言诗续钞》目录后)“渔洋之诗,虽非李何之滞习,而尚有未尽化滞习者。如咏焦山鼎,只知铺陈钟鼎款识之料;如咏汉碑,只知叙说汉末事,此皆习作套语,所以事境偶有未能深切者。”(《神韵论》下)而要做到具体、真切、实在,则只能诉诸肌理。翁方纲说:“诗必能切己、切时、切事,一一具有实地,而后渐能几于化也。……吾故曰先于肌理求之也。”(《神韵论》中)把事境真切地描写出来,亦可见出肌理。

杜甫《羌村三首》之一云:“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翁方纲分析说:“‘归客千里至’五字,乃‘鸟雀噪’之语,下转入妻子,方为警动。鸟雀知远人之来,而妻子转若出自不意者,妙绝!妙绝!若直作少陵自说千里归家,不特本句太实太直,而下文亦都逼紧无复伸缩之理矣。此等处最是诗家关捩。”(《石洲诗话》卷一)苏轼有《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诗,云:“花开酒美盍言归,来看南山冷翠微。忆弟旧如云不散,昨天追欢意正违。不问秋风强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讥。”翁方纲分析说:“不与会者,不预府中太守宴也。次句‘冷’字、第七句‘强’字皆所谓文之心也。是时先生为凤翔签判,若以孟嘉为桓温参军之例,必与参佐同集,是强之耳。此第七句一‘不’字乃是正点题中‘不与会’之‘不’字也。南山之‘冷翠’正与楚人之‘冷笑’相激射,其不曰‘蜀人讥’,而曰‘楚人讥’,言楚以当蜀也。先生初自荆楚一路北来,筮仕于秦,故以楚对秦也。若云‘蜀人讥’则浅直无谓矣。”(《答俪笙小牍》,《文集》卷十一)说苏轼有《送文与可出宁陵州》诗,翁方纲详细分析其肌理说:

……起句云:“壁上墨君不解语,见之尚可消百忧。”坡公有《墨君堂记》,谓竹也。次云“而况我友似君者”,此“君”字与上句三字,皆指竹。本是送其人,而诗则直以所画竹为主。次云:“素节凛凛欺霜秋。”此七字切竹亦切人,妙在于以竹写其人。次云“清诗健笔何足数”,“清诗健笔”四字二层两顿而出,此句写其人,则不必复以似竹说矣。故合其人之诗笔言之,此是著题之正面,然却是宕开。所以要宕开者,本以似竹为主也。通首用意全在竹,然而人之似竹上句已说明,请问下句如何接法。次云“逍遥齐物追庄周”,此七字则真化工之笔也。《逍遥》《齐物》,庄子二篇名耳。坡公之意却取“齐物”二字为此诗之主。齐物者,己与物齐,即南郭子嗒然丧我之意也,即坡公题文与可画竹忘其身之义也。直欲将文与可化作一竹矣。然若不先用“逍遥”二字,则其“追庄周”之妙不圆也。“逍遥”乍看不及“齐物”之切,岂知坡公以其在集贤院与在陵州等而视之,所以“齐物”之上必用“逍遥”二字而后“追庄周”三字乃圆也,而后上“清诗健笔”乃圆也。次云“夺官遣去不自觉”,“夺官遣去”四字又双顿而出。“夺官”谓辞去集贤,“遣去”谓出宁陵州,以本题实事作接笔,而后“逍遥”“齐物”之旨乃圆也。处处有实境,而顶上圆光始出,此岂空言神韵者所知?次云“晓梳脱发谁能收”,又是妙极化工之笔,并非写其老态也。直是将文与可作一茎枯竹写其萧萧之落叶耳。然后知“逍遥齐物追庄周”之妙,真化工之笔也。“夺官遣去不自觉”到此乃神圆也。又并非借竹为喻,即其上面“素节凛凛欺霜秋”,亦何尝明言借竹为喻,只缘此老笔有化工,不知不觉将一个文与可作为一幅墨竹矣。此等明承暗接,圆合收裹之所以然,即渔洋先生亦恐看不出也。次云:“江边乱山亦为赭,陵阳正在千山头。”此又是妙接。坡公是西蜀人,必亲到此州,知其山如此,亦必此日席间真见文与可秃脱发之老态,所以竟将陵州童山写出一个无发之秃顶来。又是真境,并非借喻。结句云:“君知远别怀抱恶,时遣墨君消我愁。”通首以竹为正意,而文与可之形神全于竹得之。至此乃以“墨君”结住,而通首俱圆矣。(梁章钜《浪迹丛谈》卷十“苏斋师说苏诗”)

“声音律度之矩也”

这是诗之肌理的重要方面。首先是近体音声问题。王维《渭城曲》有句云“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常有《阳关曲》之作。翁方纲对其音律颇有考察。他说:“《东坡集》中《阳关曲》三首:一《赠张继愿》、一《答李公择》、一《中秋月》……第就此三首绎之,与右丞渭城之作,若合符节。……其法以首句平起,次句仄起,三句又平起,四句又仄起,而第三句与第四句之第五字,各以平仄互换。又第二句之第五字,第三句之第七字,皆用上声。譬如填词一般。”(《石洲诗话》卷三)翁方纲认为,“七律到后来,实无可以变化处,不得不参以拗体,五律地窄,则不能也。此等处,微茫之至”(《石洲诗话》卷一)。又说:“拗律如杜公‘城尖径仄’一种,历落沧茫,然亦自有天然斗笋处,非如七古专以三平为正调也。曾文清几《游张公洞》一首,第二句及四六八句,皆以三平煞尾,此昔所未见也,得毋执而不知变耶?”(《石洲诗话》卷四)

古诗音声不同于近体有严格的规范,人们写作起来,往往比较随意。王士禛论诗讲音声,特别注意古诗声调问题,有《古诗声调谱》,总结了种种规则,影响很大。当时赵执信亦有《声调谱》。翁方纲论诗讲肌理,受王士禛影响,也注意古诗音声问题。他说:“诗家为古诗无不谐平仄者。”(《王文简古诗平仄论》序)古诗有其声调、节奏、韵律,但主要讲求自然的抑扬变化;如果说古诗有什么音声规则,那就是要尽量避免和近体相同。翁方纲著有《五言诗平仄举隅》、《七言诗平仄举隅》,并对王士禛《古诗声调谱》多有辨正。他认为:“诗有家数焉,有体格焉,有音节焉。是三者常相因也,而不可泥也;相通也,而不可紊也。……紊亦失也,泥亦失也;紊斯理之,泥斯通之。”(《王文简古诗平仄论》序)

翁方纲对宋元以来古诗的音声情况有具体的评论。他说:“(苏轼)《芙蓉城》篇,前半每六句略以顿歇,见其音节也。至‘仙宫’句以下,则一气不停者,又‘从梦中’一句,用律句转变而下,以转换其音节也。”(《石洲诗话》卷三)“经元明以来,为古体者,间有出入失谐之弊。”(《王文简古诗平仄论》按语)“王履道安中,宣和七年《睿谟殿应制百韵诗》,铺叙而已,未见作家之致,且有音节不谐处。”(《石洲诗话》卷四)“贡玩斋《黄河行》七古,中间及结处,忽然迭下骚句,又插以四言,似于音节太硬。昔阮亭尝以杂言长句,为英雄欺人,然亦看上下音节何如耳。”(《石洲诗话》卷五)“陆河南仁骚体诗,句调不尽叶于音节。”(《石洲诗话》卷五)

翁方纲特别讲到转韵问题。他说:“(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其第一首小小部位中,备极转调之妙。”(《石洲诗话》卷三)“换韵之中,略以平调句子,使之伸缩舒和,亦犹夫末句之有可放平者也。尤以平韵与仄韵相参错,乃见其势,却须以三平正调搀和之。”(《石洲诗话》卷三)“七古仄韵,一韵到底,苦难撑架得住,每于出句煞尾一字,以上、去、入三声配转,与平声相间用之,到撑不住时,必以仄字硬撑也。”(《石洲诗话》卷五)“顾侠君谓元人用韵,顾有淆伪,而入声尤盛,……然其来已久矣。若刘静修《桃源行》‘渔舟载入人间世,却悔桃花露踪迹’。此则竟是北方土音之偶相似者,未及审检耳。然窃疑遗山《虞坂行》‘孙阳骐骥不并世’句亦是如此,虽上已有韵,而以文势论之,此句似迭一韵者耳。”(《石洲诗话》卷五)“刘诜《桂隐集》,用韵亦多随手牵就,盖元人不甚精研韵学也。”(《石洲诗话》卷五)

同类推荐
  • 留住乡愁

    留住乡愁

    全书收录作品83篇,分为情系故乡、难忘亲情、旬阳风情、往事如烟四辑。整部作品文风朴实、语言凝练,情真意切、思想性强,往往以小视角揭示出大主题,展现了“文人一定要深入生活,为时代、为社会立言”的责任与担当。
  • 水时光

    水时光

    《水时光》收入夏海涛近年优秀诗歌172首。这些诗作充溢着饱满的情感,又通过文字这条涓涓细流徐徐流动,给读者意犹未尽之感。
  • 梅山诗稿

    梅山诗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诗歌集结,主要为古体诗,内容多以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抒情为主,辅以叙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全书由四百多首诗歌组成。以时间为轴串联起来。书名取自书中诗《梅山诗稿》。
  • 我愿与你不期而遇

    我愿与你不期而遇

    平凡的生活或多或少磨灭了我们最初的心意,愿你转身遇见最真的自己,纵然平凡琐碎,也不曾辜负初心。不被别人所左右,也不会勉强自己,无论何时都保持清醒,用一颗充满正能量的心拥抱世界。也许某一刻,你就会和幸福不期而遇。
  •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文化行者郭建龙,历时四个多月踏遍中南半岛,在行走中探求东南亚五国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拼凑起东南亚五国近千年的历史图景,在风景之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鲜且独特的东南亚。
热门推荐
  • 麦芽儿

    麦芽儿

    天将黑未黑,麦芽儿就做好了饭菜,满满摆了一桌子,惹得穗子皱着细鼻头,爬上跳下的。麦芽儿对女儿说,穗子,你要是想吃,那就先尝尝吧。穗子红了脸说,我不,我要和爸妈一块吃,不过妈,你做的菜实在是香呵。你吃吧。我不。穗子说,我喊爸去了。还是我去喊吧,你作业做了吗?好了,那你玩会儿,麦芽儿解着围腰说,我去去就回。高粱在棋牌室里玩麻将。棋牌室就开在村长家里。村长房子多,就把靠路的一间献出来,做了村委会办公室,办公室一分为二挂了一门帘,买了两台麻将机,放在里口。平日里没事,门帘一拉,这里就成了麻将馆。
  •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是一部经典的杰作。这是一只鹿的成长故事,从它刚出世不久一起讲到它成年。作者察尔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真实的森林世界,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描述得相当准确,就像一部很有诗意的森林动物手册。
  • 八关斋法

    八关斋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瓷真心甜

    我瓷真心甜

    (快穿1v1高甜)绑定了乖甜可爱的宿主,系统茶白欣慰:去吧!瓷瓷完成任务!怪·楚瓷·力:好!我一个能打十个!茶白:哎?打……等,等会儿!于是在楚瓷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翻天之后……茶白: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在旁默默纵容的崩坏男神低笑:瓷宝,来,抱。
  •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根据夏季的特点,精选了九十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夏季营养食谱》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夏季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绫罗

    绫罗

    小说集《绫罗》选录了当代知名女作家阿袁在国内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中短篇小说六篇,其中包括全国获奖的小说。阿袁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携带着古典诗词般地迷离”,是个典型的学院作家,这些中短篇小说构思精巧,语言风格独特,内涵深刻,作品中的众多人物,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 超强兵王在都市

    超强兵王在都市

    三年前,他为了一个女人闯下大祸,被迫服役三年。三年后,他王者归来,这个女人却已转投仇人怀抱,最好的兄弟也因此家破人亡。这一生很简单,天在上地在下,兄弟在心中,爱人在怀中,便足矣。这一生不简单,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我愿屠尽三千世界,让这天下再无可阻我之物!书友群已建好,河帅1群:39836259,朋友们可以进群与河帅一起商讨剧情啦~~
  • 滦阳录

    滦阳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惊世医妃:至尊三小姐

    惊世医妃:至尊三小姐

    21世纪的医学传奇,医毒双绝,医可救人,亦可杀人;毒可绝命,也可回春。一次意外,穿越到异世奇丑无比的废才小姐身上。呵!废材,草包是吧,可以随意欺负,任意凌虐?那好!姐就让渣男恶女见识一下,废材草包也可以把他们收拾的外焦里嫩,生活不能自理,让他们华丽丽地变成残疾。灵宠,法器,绝世功法秘技,她像捡白菜一样收入囊中。更有美男大BOSS时不时的玩压倒游戏,没想到大魔王还挺支持民主主义:“本王给你三个选择,你是要给本王暖床呢?还是要给本王生娃呢?……还是这两样都要?““……我可以不选吗?”“……嗯,可以,不选就是全答应了。”
  • 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的青春我做主

    好书是具有生命力的。一本好书,我们拿在手上,揣在兜里,或者放在枕边,会感觉到它和我们的心一起跳动。在这套“生活认知成长青春励志故事”里,编者推荐给青少年读者的是充满活力的大众文化形态的小小说佳品荟萃。这本《我的青春我做主》(作者杨晓敏)是其中一册。 《我的青春我做主》收录了《一个人的俄罗斯情结》;《听课的老头儿》等作品。